湿热类温病证治 - 修改版

合集下载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摘要】《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

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三焦证的治法。

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三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

【关键词】《温病条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湿湿热(中医)《温病条辨》是清・吴瑭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之心得著成。

是书分为七卷,三焦篇论三焦由上及下,辨证方法与《伤寒论》形成一纵一横之妙。

不仅如此,《温病条辨》中载有很多有效的方剂,一直指导着温病的临床实践。

本文以湿温病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以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

1 一般资料1.1 病种的选择《温病条辨》论及湿热类温病包括暑温、伏暑及湿温。

依据证候表现,暑温当归属于温热类温病。

但据《温病条辨》上焦篇被标为暑温之大纲的第22条自注所云:“……热极湿动,火生土也。

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

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

可知吴氏所列暑温乃指暑挟湿而言。

然所论暑温之证候及治疗方剂又有暑温及暑湿之别。

因本研究只涉及湿热类温病治法,故只将其中用治暑湿之方纳入研究范畴。

1.2 方剂的选择为研究病证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对方剂进行统计:如某方用于治疗不同病证,则该方须累计入统计范围;如在某种病证治疗中,一首方剂用于该病证不同病位的治疗,则该方须累计;而在某病证相同病位的治疗中重复记载的方剂,则该方仅记录一次。

据统计,暑温、伏暑中及湿温中载治湿热方分别为18首及79首,方剂分布如表1。

表1 湿热类温病用方统计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计暑温、伏暑1.3 方剂的用药种类 97首湿热类方剂中含清热药的方剂56首,含利水药的方剂47首,含益气药的方剂45首,含解表药的方剂40首,含理气药的方剂35首,含化湿药及含化痰药的方剂各34首。

温病的治证原则

温病的治证原则

温病的治证原则
温病的治证原则
温病是指由暑湿邪气或火热邪气侵袭而引起的疾病,早期流行于中国
南方,后来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

中医认为治疗温病必须要根据病情
和体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就来讲讲温病的治证原则。

1.湿热证
湿热证主要表现为口渴、发热、汗多、小便短赤、舌苔厚腻等症状。

治疗湿热证的原则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可以用石膏、黄连、黄芩
等清热解毒中药来治疗病情,同时可用竹茹、茅根等中药来利湿退黄。

2.阳明证
阳明证主要表现为高热、口渴、大便秘结、尿少、舌红苔黄等症状。

治疗阳明证的原则是泻火、通便、清热解毒。

可以用大黄、芒硝、大
青叶等中药来清热解毒,同时可用芦荟、火麻仁等来通便泻火。

3.太阳证
太阳证主要表现为身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风、恶寒、口渴
等症状。

治疗太阳证的原则是发散风寒、解表发汗。

可以用麻黄、桂枝、芍药等中药来发散风寒,同时可用板蓝根等来解表发汗,促进体
内的阳气运行。

4.少阳证
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头痛、口苦、口干、胸闷、耳鸣等症状。

治疗少阳证的原则是清少阳、解郁消气。

可以用黄芩、黄苓、龙胆等中药来清少阳,同时可用薄荷、香附等来解郁消气。

总之,治疗温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调节饮食,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

只有全面综合地进行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治愈温病。

温病经典方,治疗上焦湿热证,每获良效!

温病经典方,治疗上焦湿热证,每获良效!

温病经典方,治疗上焦湿热证,每获良效!
宣痹汤(《温病条辨》)[组成]枇杷叶(刷去毛)10g 郁金10g 射干6g 白通草3g 香豆豉6g[主治]肺经湿热,气分痹结而哕者。

亦治肺气痹郁,胸闷不舒,皮肤蒸热者。

[证析]呃逆的基本病理是膈膜痉挛,引起痉挛的原因却与五脏功能失调和气血津的盈虚通滞有关。

举凡上焦气痹,阳明实热,痰饮停滞,瘀血阻隔,肝气郁结,中焦虚寒,真阴欲竭,肾阳衰微,均可引起呃逆。

本方证属上焦气痹机理。

三焦膜腠是津气运行通道,设若外邪相侵,肺气失宣,湿凝气痹,引起膈膜痉挛,即呈呃逆。

胸闷不舒,皮肤蒸热,亦是肺气失宣,湿凝气痹证象。

[病机]上焦湿热。

[治法]轻宣肺痹,开源截流法。

[方义]肺气痹而不宣,故用枇杷叶、射干、香豉清宣肺气,开肺气之痹结。

郁金行气解郁,又能行血而开血分之痹结。

通草清利湿热,导水下行,与枇杷叶等宣肺药物同用,又有开源截流之意。

[应用]1.此方加木贼、半夏、黄芩、青皮、槟榔片、芦根等药,治疗湿热初起,头部两侧胀痛,胸胁苦闷或痛,咽痛,苔黄而腻等证,每获良效。

是上焦兼少阳三焦并治的配伍形式。

2.对气分痹结,呃逆,胸闷较甚者,可与四逆散合用,增强行气解痉功效。

枇杷叶有解痉降逆作用,宜重用。

湿热证治2

湿热证治2

2016年9月25日11时8分
33
温病学
主讲 张朝曦
xi-zhzh@
此为湿温病失治误治后出现“湿胜阳微”之
象,危在旦夕,应即予扶元回阳逐湿以救急。
处方:丹参20 茯苓15 桂枝15 仙灵脾10
白术15
牛大力30
黄芪30 党参30 五指毛桃30
五味子10 甘草6 共4剂,水
煎服,复煎,日1剂,分2次服。
xi-zhzh@
营血分证治——暑湿内陷心营
请列举湿热类温病中使用中药滑石的 证型和方剂。
2016年9月25日11时8分
8
温病学
主讲 张朝曦
xi-zhzh@
营血分证治——暑湿内陷心营
邪遏卫气——三仁汤 卫气同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 仁滑石方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雷氏芳香化浊法 合三仁汤 湿热蕴毒——甘露消毒丹 暑湿郁阻少阳——蒿芩清胆汤 暑湿弥漫三焦——三石汤
温病学
主讲 张朝曦
xi-zhzh@
营血分证治——湿热化燥 伤络便血
【证候】灼热烦躁,骤然腹痛,便下鲜 血,腻苔剥脱,或转黑燥,舌质红绛。
辨证要点:身灼热,烦躁,便下鲜血, 舌红绛。
2016年9月25日11时8分
18
温病学
主讲 张朝曦
xi-zhzh@
营血分证治——湿热化燥 伤络便血
外感引动伏暑——卫营同病: 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欲饮,心 烦不安,舌红绛,苔少,脉浮细而数。 治疗:透邪宣表,清营泄热 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
2016年9月25日11时8分
11
温病学
主讲 张朝曦
xi-zhzh@
营血分证治——暑湿内陷心营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关键词湿热之邪湿饮停聚脾胃湿温的病因,是感受湿热病邪。

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能否发病,还取决于脾胃阳气的胜衰。

如饮食不节,饥饱无度,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则易内湿停聚。

特别是在夏秋之节湿盛之季,脾胃之机多较呆滞,尤易导致湿邪内困,在此情况下,外界湿热之邪便易乘虚而入,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辨治原则湿温病的发生,虽邪气侵入的途径不一,但病变部位则在脾胃。

起病即有湿邪困脾的气分证,此时虽兼有湿邪在表的卫分证,但为时较短,随着表征的解除,则主要表现在气分湿热。

但同时还必须分清湿邪所在的部位及湿与邪的孰多孰少。

湿重于热:治宜祛湿为主,兼以清热。

若湿郁上焦,多见头昏胀痛,胸闷不舒。

治宜辛开宣降肺气,药用杏仁、橘红、枇杷叶等,使肺气宣畅,外资卫气之宣发以散表邪,内助水道之通调以利水湿。

湿阻中焦者,可见脘痞腹胀,呕恶便溏,口淡不渴等症。

治宜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药用藿香、佩兰、白蔻、半夏、石菖蒲、厚朴等,振奋胃气,苏醒脾气,使中焦气机宣畅,升降复常,则水湿自化。

湿蕴下焦,则小便不利,治宜淡渗之品,药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通草等。

下焦阳气,以利小便。

曹炳章说:“湿即气也,气化则湿化……,在上焦则化肺,在中焦则化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

华云岫讲得更为具体,他在总结叶天士治湿病的经验时说:“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渗湿、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振,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湿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淡泄之,亦犹低湿处,必多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渠以泄之耳。

”然三焦又为一整体,用药当互为策应。

热重于湿:治宜清热为主,兼以祛湿。

此时若仍以祛湿为主,则辛苦香燥之品必使津耗而热增,以致化燥,故清热当为主法。

但热中挟湿,与因热致燥者不同。

治热而燥者,可用清热滋阴之品;治热而湿者,则宜清热燥湿之品。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2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2

若出血量大,导致气随血脱,症见便血不止, 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脉微细。病势危 急凶险,常因气脱阳亡而毙于倾刻,
故首当益气固脱,
急予独参汤或生脉散
如脱固气复,由于阴损及阳,多呈脾胃虚 寒,阴血亏虚之象,症见面色白光白,四 肢欠温,倦怠乏力,仍有少量便血,舌淡 脉缓无力。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黄土汤(《金匮要略》)
治宜清化湿浊,宣通气机 方用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猪苓 淡渗利湿
茯苓
寒水石
对 药
淡渗利湿、健脾
利湿、清下焦热 化大肠湿浊 燥湿开郁
晚蚕砂 皂荚子
兼湿阻小肠: 症见小便不通,呕逆加重等(身热不扬、热
蒸头胀、神志昏迷、恶心呕吐、身重头痛)
治宜淡渗利湿、芳香开窍 方用茯苓皮汤(+苏合香丸)(《温病条辨》)
若暑湿偏重于中焦 症见发热汗出,渴不多饮,脘腹痞胀,纳呆恶 呕,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泄中焦暑湿 方用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
杏仁滑石汤 [组成]杏仁9克 滑石9克 黄芩6克 橘红4.5 克 黄连3克 郁金6克 通草3克 厚朴6克 半夏 9克
[用法]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气分证 1.多出现于病程的中期阶段 2.以中焦脾胃证候为主,湿热留恋气分, 弥漫三焦的特性较为明显 3.湿热的偏重程度和病变的部位不同
湿重于热 发热 身热不扬 口渴 不渴或渴不欲饮或喜热饮 面色 萎黄 症 神情 淡漠 状 胸腹 脘痞腹胀较甚 二便 便溏,溲混 舌苔 白腻 脉 濡缓 高热
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菖蒲、郁金、竹沥、玉枢丹—— 芳香辟秽, 豁痰化浊 山栀、连翘、竹叶、丹皮 —— 轻清宣透 湿中之热 灯芯、木通 —— 清热利湿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治法】辛开苦降,燥湿泄热 【方药】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川连 厚朴 石菖蒲 醋炒半夏 淡豆豉 炒山栀 芦 根 本方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 夏辛温燥湿.此寒温同施,苦辛并进, 分解中焦 湿热,调整脾胃功能.故谓之"辛开苦降".辅 以菖蒲芳化宁神,豆豉透热除烦, 芦根清热生津 止渴.若出现白 , 加连翘,淡竹叶,生薏仁,滑 石轻清淡渗,泄热利湿.若津伤较甚而口渴,小 便短赤显著者,可加白茅根,竹叶等生津之品.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湿热类温病的病因具有阴阳双重属性. 证候方面:一是多见有以脾胃为中心而弥 漫全身的湿热症状;二是阴阳合邪的某些 矛盾性症状,如身热而不扬,面色不红而 淡黄,不烦躁而呆痴,渴而不欲饮,知饥 而不欲食,大便数日不下而不燥结等等, 须细加辨识.
治疗方面:因病邪为湿热相合,故每每互 相牵制.清热多用苦寒,但苦能化燥伤阴, 寒可遏湿难解;祛湿多偏温燥,然温能助 热增邪,燥则易伤阴津.临床必须审度病 势,合理遣方用药,力求做到清热不碍湿, 祛湿不助热,而同时照顾到阴津盛衰.切 勿急于求成而用刚猛之剂,否则将造成邪 未去而正已伤之态势,反致困顿.
【治法】清泄胃热,兼燥脾湿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石膏 知母 甘草(炙) 粳米 苍术 本方药物即由白虎汤加苍术而成.药用生石膏, 知母清泄胃热,除烦止渴;甘草,粳米益胃护津; 苍术燥湿运脾.临床运用时,若腹满加厚朴,呕 逆加竹茹,半夏,溲短赤加活芦根.中焦湿邪较 盛,可酌加藿香,佩兰,滑石,大豆卷,通草等 芳化渗利之品.
(六)暑湿郁阻少阳 【证候】寒热如疟,午后身热加重,入暮尤 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始终 不除,口渴心烦,脘痞呕恶,舌红苔薄黄 而腻,脉弦数. 【分析】少阳为人身表里之枢纽,主司气机 疏调,暑湿之邪阻遏气机,故本证较为常 见.本证以寒热如疟,脘痞苔腻,身热午 后加重为辨证要点.

温病学整理(湿热类)

温病学整理(湿热类)
舌白,渴不多飲,先宜芳香通神利竅,安宮牛黃丸;繼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
吳瑭自注:按此證表裏經絡臟腑三焦,俱為濕熱所困,最畏內閉外脫,
故急以牛黃丸宣竅清熱護神明;但牛黃丸不能利濕分消,故繼以茯苓皮湯。
3.
藿香正氣散
大腹皮白芷紫蘇
茯苓半夏曲白朮
陳皮厚樸桔梗
藿香炙甘草
生薑大棗
藿香正氣大腹皮
厚樸夏曲茯苓配
①香薷證:無汗惡寒身痛沉重
如麻黃湯症,兼濕身拘緊
②脾胃濕證:苔膩、痞脘、不饑不食
③暑熱證:發熱、口渴、心煩
7.暑濕並重
白虎加蒼朮湯
石膏知母炙甘草
粳米蒼朮
陽明白虎辨非難
難在陽邪背惡寒
知六膏斤甘二兩
米加六合服之安
《條辨》上焦篇第26條:手太陰暑溫,或已經發汗,或未發汗,而汗不止,煩渴而喘,脈洪大有力者,白虎湯主之;脈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身重者,濕也,白虎加蒼朮湯主之;汗多脈散大,喘喝欲脫者,生脈散主之。
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
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①吳鞠通:脘連腹脹,大便不爽
②食滯脘腹脹滿證
脘腹脹悶,大便不爽,
舌苔白膩
濕鬱中焦,
阻滯經絡

加減正氣散
藿梗厚樸
陳皮茯苓
防己豆卷
通草苡仁
《溫病條辨·中焦篇》濕溫第59條:
濕鬰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
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①吳鞠通:脘悶,便溏,身痛,
黃芩滑石湯與甘露消毒丹:兩方均有黃芩、白蔻仁、滑石、通草。但甘露消毒丹中有薄荷、連翹、貝母、射干,善於清化上焦肺與咽喉的熱結;黃芩滑石湯中有大腹皮、茯苓、豬苓,善於理氣消脹,滲利下焦。因此,黃芩滑石湯以治療濕熱小便不利、便溏等下焦之證為長;甘露消毒丹以治療濕熱咽喉腫痛、咳嗽、哮喘等上焦之證為勝。

湿热类第4节证治

湿热类第4节证治

【证候分析】
寒甚热微,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湿浊偏盛 寒热往来——邪在半表半里 身痛,手足沉重——膜原外通肌肉, 呕逆胀满——膜原内近胃腑,湿阻气机 汗出——阳气郁极则通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舌苔白厚浊腻
特异证候的分析
本证身痛有汗的机理? 邪阻膜原,表里之气失和,阳气被邪阻 遏,不能布达肌表四肢,故恶寒身痛,阳 气渐积,郁急则通,故恶寒消失,而发热 汗出,身痛缓解。
6暑湿积滞,郁结肠道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大黄,枳实,厚朴,摈榔——推荡积滞,通腑泄热 山楂,六曲——消导化滞和中 黄连,连翘,紫草——清热解毒 木通——利湿清热 甘草——调和诸药
【讨论】轻法频下
(1)制剂宜轻,不宜猛投:为暑湿夹滞郁结肠道, 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 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 胶结不去。 (2)需连续攻下;因本证为暑湿夹滞胶着肠腑, 湿性粘腻,非一次攻下可净,故需再三缓下清化, 暑湿积滞方尽。正如俞根初所云:每有迟一二日, 热复作,苔复黄腻,伏邪层出不穷。往往经屡次 缓下,再次清利,伏邪始尽。
(3)卫气同病
暑湿病初起
【证侯】 发热,微恶风寒,稍有汗出,咳嗽胸闷 头身困重,肢体倦怠苔白薄腻,脉浮濡数
分析思路
病性— 病变层次— 病位—
辨证
邪遏肺卫,兼湿邪内阻,表里同病。
【治法】清暑解表,宣肺化湿 【方药】卫分宣湿饮《暑病证治要》
香薷、青蒿、鲜荷叶——芳香辛散,疏解 在表暑湿 杏仁——宣降肺气 竹叶,滑石——清暑利湿 茯苓、通草、冬瓜皮——淡渗祛湿
恶寒,身热不扬, 无汗或少汗,午后热 势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 口不渴,苔 白腻,脉濡缓. 【分析思路】 1 湿与热的轻重 2 病变层次 3 特异性证候的分析

温病湿热证辩治

温病湿热证辩治

温病湿热证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

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

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

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

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

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

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

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

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2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2
辨证要点-灼热烦躁,目合耳聋,神识不清, 舌绛苔黄腻
[治法]清心开窍,涤暑化湿 [方药]清营汤合六一散,送服至宝丹
附: (1)卫营同病(见于伏暑) 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安,舌
红绛,苔少,脉浮细而数。 病机:邪袭卫表,暑热内郁营分(外感引动伏暑发于心营) 治法:透邪宣表,清营泄热 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
皮肤、黏膜出血斑进行性扩大,唇青肢厥, 舌质深绛或紫晦,脉细数而涩。
[分析] 病机-血分瘀热,内闭心包
辨证要点-灼热不已,神昏谵语,皮肤黏膜出 血斑,舌深绛或紫晦
[治法]清心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犀地清络饮
附: (1)热瘀互结,气阴两脱 症见:身热面赤,皮肤、黏膜瘀斑,心烦躁扰,四
肢厥冷,汗出不止,舌暗绛,脉虚数。 病机:暑邪内郁血分,瘀热互结,气阴两伤 治法: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固脱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 (2)热瘀互结,阳气外脱 症见:肢厥大汗断:流行性出血热
中医诊断:伏暑
辨证:热毒夹湿,气血两燔
经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佐以祛湿治疗一周,
体温已正常,精神好转,皮疹消退,小便量多 3700ml-4500ml/日。此患者后期至多尿期,治 宜益气固肾,方用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调治。
处方:
熟附子10g
肉桂3g(焗) 淮山20g
山萸肉10g
杞子12g
(3)暑伤肺络 症见:灼热烦渴,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
烦躁喘促,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 病机:暑湿犯肺,肺络受伤 治疗: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四、后期证治
积极准确治疗
卫、气、营、血阶段
向愈 恢复期
余邪留恋、气阴两伤
治宜清涤余邪,醒胃扶正
过用苦寒凉药 或误用攻下 或素体阳虚 或感受湿邪过重

湿温病:含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药等(内容清晰)

湿温病:含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药等(内容清晰)

湿温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日腻,脉缓等主要症状。

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稽迟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

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

阳气虚衮。

两种不同转归。

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

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该书将其隶属于伤寒之中,并载其脉象为。

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晋王叔和《脉经》记载了湿温的病因证治,如提出其病因是“常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薄。

”,其主证为“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

”指出“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宋代朱肱《类证治人书》指出白虎加苍术汤为治疗本病的主方。

金元时期对湿温的治疗仍局限在伤寒范围。

迨至清代,有了本病的专著《湿热病篇》,薛生白在该书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指湿温。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称暑兼湿热,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

薛、吴二氏系统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施治等,一直为今日所遵循。

.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感冒等,有表现为湿温证候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1.1 病因病理湿热病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当中,则易感受湿热病邪。

如饮食失慎,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停聚,郁久化热,亦可蕴生湿热之邪。

且湿热偏盛季节,脾胃功能本多呆滞,如劳倦过度或恣食生冷等,更易使脾胃受伤,导致湿邪内困,加重湿滞不运,这些是本病发生的条件。

吴鞠通说:。

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指出仅有外感而无内伤,或仅有内伤而无外感,皆不易形成湿温,惟。

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方能发病。

如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

”湿温病由于其病邪牲质的特异性,因此病机传变较之一般温热为病有所不同。

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腻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本病传变较之一般温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

湿热类温病证治

湿热类温病证治
吴鞠通:“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 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藿朴夏苓汤
三仁汤
杏仁、豆豉 宣上
杏仁
厚朴、半夏、白蔻、藿香 厚朴、半夏、白蔻 畅中
泽泻、猪苓、赤苓 渗下
滑石、苡仁、通草、淡竹叶
豆豉、藿香:疏表透卫 滑石、竹叶:泄湿中之热
区别 用于湿邪偏于卫表 而化热尚不明显者
用于湿渐化热者
或配合银翘马勃散
头痛甚者—加蔓荆子、柴胡、野菊花等 肢体重痛明显者—加薏苡仁、忍冬藤、茯苓皮等 兼咳嗽者—加枇杷叶、桑叶、贝母、桔梗等 有呕恶者——加竹茹、苏叶、法夏等
2、邪阻膜原
证候: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手足沉重,呕逆胀满, 舌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
病机特点:湿温初发,湿热秽浊阻滞膜原
或气分湿热未解而邪热深入营血。 后期既可出现温病伤阴的表现,有可出现伤
阳的表现。
治疗思路
以治热为主还是以治湿为主?
分解湿热
宣通散发湿郁:气化则湿亦化 -宣畅气机
清解蕴热 利尿祛湿
驱湿外出 发汗祛湿 通便祛湿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一、卫气分:1、邪遏卫气 2、邪阻膜原 3、卫气同病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陈银环
湿热类温病证治特点和思路
病因:阴阳双重属性。
证候: 一、多见以脾胃为中心而弥漫全身的湿热症状 二、阴阳合邪的某些矛盾性症状
如:身热而不扬、面色不红而淡黄 不烦躁而痴呆、渴而不欲饮 知饥而不欲食、大便数日不下而不燥结
湿热类温病证治特点和思路
类方介绍
达原饮: 厚朴、槟榔、草果、知母、芍药、 黄芩、甘草
薛氏透达膜原方: 厚朴、槟榔、草果、柴胡、藿香、 苍术、菖蒲、六一散

48湿温湿热并重证治

48湿温湿热并重证治

48湿温湿热并重证治48 湿温湿热并重证治同学们,咱们上节课讲了湿重于热,阻滞膀胱,弥漫三焦,导致神志昏迷。

这类的病变,吴鞠通把它放在中焦篇,这个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说明什么呢?他没有抓住主症,主症是小便不通,应该放在下焦膀胱。

由于湿阻膀胱,气机不利,它不能气化,小便不能排出,邪无出路,就向中焦、上焦弥漫。

弥漫到中焦出现恶心、呕逆。

弥漫到上焦出现头昏脑胀,神志不清。

关键问题在于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湿浊不去,邪无出路,什么症状也解除不了。

所以吴鞠通提出来,先芳香通神利窍。

芳香通神利窍是对的,先用不行。

淡渗分消湿浊是对的,应该和芳香通神利窍同时用。

没有必要分两步走,这是一。

第二个问题,用安宫牛黄丸寒凉的药来豁痰开窍。

他不是热痰,容易导致湿邪冰伏。

应该怎么治疗?淡渗利湿和芳香开窍同时使用,在利湿的同时开窍,湿浊下行了,窍也开了。

同时芳香开窍的药本身它就化湿啊,所以下边用利湿的药,上边用芳香开窍的药来燥湿、化湿。

用什么方剂?淡渗利湿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茯苓皮汤,这个没问题。

芳香开窍不能用安宫牛黄丸,应该用苏合香丸。

临床使用,用茯苓皮汤送服苏合香丸。

大家看茯苓皮汤的组成:茯苓皮、生薏仁、猪苓、大腹皮、白通草、淡竹叶。

这个方剂组织得很好,茯苓皮利水,用皮,利水作用比茯苓快,比白茯苓更强。

生薏仁甘淡微寒,利湿,从湿中泄热。

猪苓利湿。

这三个利湿药加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联合利尿剂,互相促进。

它们的区别,猪苓就是利湿,利水;薏仁不仅利湿,而且它是寒性,能够从湿中泄热,茯苓皮利水作用强,它毕竟是茯苓的皮呀,所以也有健脾的作用,但是就不如茯苓强了,它长于利水。

三个药合起来,从湿中泄热,加通草通利三焦水道,增强利湿作用。

大腹皮苦温,降浊,燥湿,既能燥湿,又能使湿浊下行,在行气药里边,它是下行的。

因为湿阻膀胱,就需要用下行的药。

淡竹叶清热,前面咱们反复说过多次,它的清热是能够从小便里边泄热,这个病虽然以湿邪为主,(但)湿中有蕴热啊,所以在利尿的同时,加导热,竹叶导热下行,从小便而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方:加减正气散
脘痞、苔腻-理气化湿-藿香、厚朴、陈皮、茯苓
• 湿盛、食滞-加茵陈、大腹皮、杏仁;神曲、麦芽一 加减正气散 • 身痛、便溏-加薏仁、通草、大豆卷;防己 二加减正气散 • 苔黄-加杏仁、滑石 三加减正气散 • 寒湿证-加草果、焦楂、神曲(大腹皮、苍术、谷芽) 四加减正气散(五加减正气散)
3. 热重湿轻,蕴阻中焦
【证候与病机】壮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 脘疲身重,苔黄微腻,脉洪大滑数 -病机要点:热盛阳明,湿困太阴 【治法】清泄胃热,兼燥脾湿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 【临床运用】 • 热郁化火,津伤不甚-配以黄芩,黄连 • 呕恶,不食-加藿香,佩兰,滑石,大豆卷,通 草
湿热蕴毒证治
少阳枢机不利 暑湿郁阻少阳证 暑湿夹滞肠道证 暑湿 气分 病在少阳,暑湿内阻 病在阳明,暑湿挟滞】寒热如疟,午后身热加重,入暮尤剧, 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始终不除,口渴心烦, 脘痞呕恶,舌红苔薄黄而腻,脉弦 -病机要点:邪郁少阳,枢机不利 -类证鉴别:疟疾;湿阻膜原证 【治法】和解少阳,清热化湿 【方药】蒿芩清胆汤 • 青蒿、黄芩-清泄少阳胆热,和解枢机 • 竹茄、陈皮、半夏、枳壳-辛开湿郁,理气和胃,降 逆化湿 • 赤苓、碧玉散清利暑湿
三 、营血分证治
热闭心包,瘀阻血脉
【证候与病机】灼热不已,发热夜甚,神昏谵语,口干 漱水不欲咽,皮肤,粘膜出血斑进行性扩大,唇青肢 厥,舌质深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 润,脉细数而涩 -病机要点:热闭心包,血络瘀滞 【治法】清心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犀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临床运用】若病情深重,热郁不化时,可配入安宫牛 黄丸半丸,或三分之一丸,以增豁痰开窍之力
暑湿弥漫三焦
【证候与病机】发热汗出口渴,面赤耳聋,胸闷喘咳, 痰中带血,脘痞腹胀,下利稀水,小便短赤,舌红苔 黄滑,脉滑数 -病机要点:暑湿久蕴气分,弥漫三焦 【治法】清暑化湿,宣通三焦 【方药】三石汤(《温病条辨》) 【临床运用】 • 暑热盛无金汁时可加黄连,黄芩;上焦见症明显-加 黄芩,连翘,瓜蒌皮;中焦见症明显加黄连,厚朴, 蔻仁;下焦见症明显加苡仁,茯苓,车前子等
暑湿伤气
【证候与病机】身热自汗,烦渴胸闷,神疲肢倦,小便 短赤,大便稀溏,苔腻,脉浮大无力或濡滑带数 -病机要点:暑湿病邪内郁,损伤正气 -类证鉴别:暑伤津气证 【治法】清暑化湿,培元和中 【方药】东垣清暑益气汤(引《温病条辨》)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证候与病机】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时清 时昧或似清似昧,苔黄浊腻,脉濡滑数 -病机要点: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类证鉴别:热陷心包证、热灼营阴证、热结腑实证 【治法】清化湿热,豁痰开窍 【方药】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临床运用】 • 痰热较重,邪热炽盛-加服至宝丹 • 湿浊偏盛而热势不著-送服苏合香丸 • 并见痉厥-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 • 湿热盛动风-酌加地龙、秦艽、灵仙、滑石、丝瓜络、 海风藤,黄连酒炒

暑湿积滞,郁结肠道
【证候与病机】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 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 -病机要点:湿热夹滞,阻于肠道 -类证鉴别:暑湿郁阻少阳证 【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方药】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轻法频下”,便硬为度 俞根初:每有迟一二日,热复作,苔复黄腻,伏邪 层出不穷。往往经屡次缓下,再次清利,伏邪殆 尽。 叶天士:“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 此多湿热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 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 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 蒿芩清胆汤实为小柴胡汤、温胆汤、碧玉散相合 裁减而成。方中青蒿、黄芩为君,清少阳胆热;陈 皮、半夏、枳壳、竹茹为臣,降逆化痰;茯苓为佐, 清利湿热;碧玉散为使,导热下行。诸药合用,少阳 胆热一清,脾胃痰湿得化,则诸症自愈。 • 本方病证虽发于手足少阳经,病位累及三焦、胆、 胃、心。临床应用本方要抓住胆热犯胃、湿热痰 浊中阻所致的证候,属热重于湿者,以寒热往来、寒 轻热重、胸胁胀闷、口苦、纳呆、舌红、苔腻、 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本证与疟疾、湿阻膜原证鉴别
疟疾-寒热分明,定时定日,发作前后如常 寒热往来,秋季 本证-热多寒少,日日如食,典型症状突出 苔白厚腻浊(积粉),脉缓 膜原-湿多热少,寒重热轻,手足沉重, 足少阳胆-湿热俱盛,热重寒轻,典型 症状,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湿阻膜原证 邪在少阳证
少阳 湿热 寒热
【临床运用】 • 暑热较重-加用栀子、荷叶 • 湿邪较重-加大豆卷、白豆蔻、苡仁、通草 • 三焦湿热下注成淋,而见腰痛,尿频、尿急、尿痛- 加木通、栀子、柴胡 • 肝胃不和,胃浊上逆作呕者-加黄连,苏叶,生姜或 合左金丸 • 肢体酸痛-加桑枝、薏仁、丝瓜络 • 湿热发黄,热重湿轻-去陈皮、半夏加茵陈蒿 • 心烦甚者加栀子,淡豆豉等清热除烦 • 少阳证,属湿热内郁者;急性黄疸;小儿湿温;痰湿 中阻所致眩晕证;夜汗肝胆湿热扰于阴分,以致前阴 及下肢汗出者;心悸、失眠属痰热
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证候与病机】灼热烦躁,骤然腹痛,便下鲜血,腻苔 剥脱,或转黑燥,舌质红绛 -病机要点:身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红绛 【治法】清火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味 【临床运用】 临床上若见暑湿郁肺,损伤肺络,表现为灼热烦渴, 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烦躁喘促,舌红苔黄而干, 脉细数者,亦可按本方法治疗
【证候与病机】低热,头目昏胀不清,口渴或咳,舌红 苔薄腻 -病机要点:湿温后期,余热未清 【治法】清涤余邪 【方药】清络饮(《温病条辨》) 【临床运用】 • 口渴明显-石斛,花粉 • 咳嗽较甚-加杏仁,象贝 • 咳而无痰,咳声清高-加甘草,桔梗,麦冬,知母 • 小便短黄-可加杏仁,苡仁,滑石 • 夏令常以本方代茶,有预防暑病之效
【临床运用】
开上 藿朴夏苓汤 杏仁 藿香 豆豉 杏仁 三仁汤 雷氏宣疏表 湿法 藿香 苍术 防风 生姜 陈皮 砂壳 畅中 蔻仁 厚朴 半夏 同上 渗下 适应证 赤苓、猪苓 湿邪较重, 热象 泽泻 不显, 表症较著 薏仁 薏仁、竹叶 湿遏卫气、 表里 通草、滑石 合邪, 湿中蕴热 秦艽 表湿突出
• 兼夹风寒-加苏梗、桔梗、葱白、生姜等 • 兼暑证-去蔻仁加鲜扁豆花,鲜荷叶;加连翘、山栀、 滑石 • 兼大便不利-去藿香,川朴、豆豉,加蒌仁、枳实, 或加紫菀、苏子,郁李仁
余邪留扰,气阴两伤
【证候与病机】身热已退或有低热,口渴唇燥,神思不 清,倦语,不思饮食,舌红苔少,脉虚数 -病机要点:余邪留扰,气阴两伤 【治法】清泄余热,扶中益虚 【方药】薛氏参麦汤(《湿热病篇》) 人参 麦冬 石斛 木瓜 生甘草 生谷芽 鲜莲子 【临床运用】并见心烦喜呕者,可合用竹叶石膏汤
余热未清
证候: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小便黄赤,或身目 发黄,脘腹胀满,肢酸倦怠,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交蒸,蕴酿成毒,充斥气分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王孟英:“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临床运用】 • 黄疸明显-可减去贝母、薄荷,加大黄 • 咽喉肿痛较明显-可加白僵蚕、银花、桔梗等
邪阻膜原
【证候与病机】 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 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 -病机要点:邪阻膜原,湿浊偏盛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 达原饮(《温疫论》) 雷氏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槟榔、厚朴、草果 《温疫论》:“三味协力,直达 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 一旦湿开热透,热势转盛,即应转手清化,慎匆过剂 使用
二、气分证治
1.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证候与病机】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纳呆,恶心 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泻, 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要点:热被湿遏,湿阻气滞 吴鞠通:“本证以中焦为扼要” -类证鉴别:湿遏卫气证 【治法】芳香宣化,燥湿运脾 吴鞠通:“以升降中焦为定法” 【方药】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证候与病机】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 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溲短赤,苔黄滑腻,脉 濡数 -病机要点:湿热交蒸,郁阻脾胃 【治法】辛开苦降,燥湿泄热 【方药】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临床运用】呕甚而痞-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 草、大枣加枳实生姜方(半夏、生姜、黄连、黄芩、 枳实)。或加草果,白蔻以消胀泄满;呕吐者加霍香, 竹茹;湿热郁蒸肌表,外发白陪者,可加竹叶、薏苡 仁;大便隐血加地榆炭、茜草炭
四、后期证治
湿盛阳微
【证候与病机】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呕吐泄泻,舌淡 苔白腻,脉沉细 -病机要点:素体中阳偏虚,邪从湿化,重伤脾阳, 日久及肾 【治法】温肾健脾,祛寒逐湿 【方药】薛氏扶阳逐湿汤(《温热经纬-湿热病篇》) 【临床运用】湿盛者,还可加入半夏厚朴蔻仁米仁等药 以化湿浊
肾虚失固
【证候与病机】小便频数量多,甚至遗尿,口渴引饮,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脉沉弱 -病机要点:暑病邪气已退,而肾气肾阳具伤,肾虚不 固 【治法】温阳化气,益肾缩尿 【方药】右归丸合缩泉丸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时,可视具体情况逐渐适当加重 附子肉桂用量,若大便溏薄则去当归。若阳衰气虚则 加人参以补之;腰膝酸痛明显者,加胡桃肉以补肾助 阳强腰膝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邪遏卫气
【证候与病机】身热不扬,午后热势较显,恶寒,无汗 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酸困,四肢倦怠,胸闷脘痞, 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要点:湿遏卫气,湿重热轻 -类证鉴别:风寒表证;食滞证;阴虚证 【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方药】藿朴夏苓汤(《医原》) 三仁汤(《温病条辨》) 雷氏宣疏表湿法(《时病论》)
余湿留恋
【证候与病机】身热已退,或有低热,脘中微闷,知饥 不食,苔薄腻,脉象濡弱或缓 -病机要点:余湿未尽,脾气未醒,胃气不舒 【治法】轻宣芳化,淡渗余湿 【方药】薛氏五叶芦根汤(《 湿热病篇》) 【临床运用】周身痠楚,头昏面黄,胸闷不饥,小便黄, 大便干,舌苔白而微腻,脉濡-加杏仁、苡仁、川朴、 通草、蔻仁、半夏等;寒湿较盛,困倦乏力-加苍术, 茯苓;呕恶-加豆蔻壳,苏梗;便溏,食欲不振-加 白扁豆,薏苡仁,大豆黄卷,炒麦芽。也可煎汤或冲 泡代茶饮,以预防感受湿热秽浊之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