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知识清单--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新高考历史——两次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战争背景:①国际方面:19 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幅提升,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而亚洲等地区成为其扩张目标。
②英国方面: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大增,迫切需要海外市场。
同时,英国在印度等地拥有殖民地,为其向中国倾销鸦片提供了便利。
③中国方面:中国是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来商品需求少;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力量薄弱;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与世界脱节。
(2)导火索:①鸦片走私: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国家经济。
②虎门销烟:林则徐在广东虎门进行销烟,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3)战争过程: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沿海北上,先后攻占定海、天津等地,威胁北京。
清政府妥协求和,战争于1842 年结束。
(4)结果及影响:结果: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影响:①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变化: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背景:①列强需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已取得的特权和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修约” 被拒:英法美等国提出“修约” 要求,希望增加通商口岸、鸦片贸易合法化等,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③国际局势: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在欧洲的扩张受阻,将目光转向远东;英法联军在对俄战争取胜后,也把视线更多地集中到远东。
解析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这两次战争及其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鸦片战争的起因。
19世纪初,英国通过贸易逐渐控制了中国的鸦片市场,而鸦片的流入导致了中国人民的药瘾问题。
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和人民健康,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鸦片贸易,这引起了英国的不满。
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沿海港口,并赔偿大量赔款。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深远。
首先,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国家地位大幅下降。
其次,中国的经济受到了重创,不仅失去了重要的贸易港口,还需要支付巨额赔款。
这导致中国的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此外,中国政府的无能和腐败也被暴露无遗,引发了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社会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更为惨烈,英法联军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北京的圆明园也被洗劫一空。
中国再次战败,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割让更多领土,并进一步加大了赔款。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军事技术已经无法抵御外敌的侵略,于是开始探索新的途径。
这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战争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清朝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试图加强国家实力。
然而,由于改革的局限性和内部的阻力,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果。
除了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外,鸦片战争还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冲击。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一些中国人开始怀疑传统的价值观和观念,开始寻求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与危害(本科)-鸦片战争论文-军事论文
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与危害(本科)-鸦片战争论文-军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题目: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与危害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关键词引言一、鸦片战争的背景二、两次鸦片战争三、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四、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五、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参考文献以下是正文摘要:从1840年到1860到,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下一系列。
中国开始沦为半地半封建社会。
本论文提到了鸦片战争的背景,仔细说明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讨论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危害及客观进步性。
关键词:鸦片战争;背景;进程;影响;危害;客观进步性引言: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地社会。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已经完成,法、美工业也正在迅猛发展。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
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地半封建社会和旧主义时期的开端。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一、两次战争,一种命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
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
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1839年6月3日至2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英、美等商人呈缴的鸦片21298箱。
英国殖民主义者再也坐不住了,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决定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此时,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当中国国内太平天国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英法两国在美俄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并以此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者攻陷广州;1858年5月,侵略军攻陷大沽、天津,此时侵略军的炮筒直指紫禁城!1858年6月26、27日,清廷分别于英法订立《天津条约》。
11月8日,英法又逼迫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人性的贪念让他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放火焚烧。
试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战争的原因同:两起战争皆因鸦片而起,都以清政府丧权辱国为结局。
同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罪行史的一部分。
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议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入侵中国,但是,他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对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希望通过战争加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赖神父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发展。
过程同: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赔款,割地。
异: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1840)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第三阶段:英军的扩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战争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1:额尔金率领的英军和葛罗率领的法军组成联军,1857年2月攻陷广州。
2:在广州成立占领委员会,卖国贼柏贵任广东巡抚,为外国侵略在维护殖民秩序。
3:英法舰队北上占领天津。
俄美公使随同前往进行“调停”,伪装“中立”。
4: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
5: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6: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7:英法两国侵略目的达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总而言之A,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D,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七个条约.结果同: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异:A,开辟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只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B,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影响同: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百年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以及经过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
到了十九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
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
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
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
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叫嚣。
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
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
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
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
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
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
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
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
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
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
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
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
《两次鸦 片战 争》 说课稿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次鸦片战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而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材内容上,本课主要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同时,学生还能够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如领土的丧失、主权的破坏、社会性质的变化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两次鸦片战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在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引导学生反思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关于鸦片战争的讨论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背景和原因
国际形势:
资本主义发展: 17 世纪 40 年代最早爆 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资本主义 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 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对外殖 民扩张,以掠夺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 品销售市场。 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又率
1. 统治阶层极端腐败
a.贪污搜刮,贿赂公行 b.吏治败坏(政务苟且偷安,征收苛捐杂税却积极营私) c. 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经济方面
1. 土地集中,贫富悬殊 土地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通过高利贷,强买强卖等种种
巧取豪夺的手段兼并土地,造成了'扶着日益其富,贫者日益其贫"
1. 民生凋敝,白银外流,政府财政危机 a.人口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消解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 状态中。
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新的思想萌发封建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当时较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忧国忧民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产生了从抵抗侵略出发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从而中国思想界出现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关于鸦片战争 的讨论
张娜
5B1564
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变,中国
们忧国忧民,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产生了从抵抗侵略出发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从而中国思想界出现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寻求强国御海之道,摆脱落后
挨打的局面,实现民族振兴。
虽然这个时期中国人刚刚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惊醒,对西方资本主义认 识尚浅,对本国的封建主义的认识同样不够深刻。但开启了向西方学习,救国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仗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特权,加速扩大外国在华资本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民族资本压得抬不起头来,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长期控制和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进出口之间,进行不等价交换,加上早期的贩运鸦片,从中吮吸着中国人民的大量血汗,使中国陷入贫困的境地。鸦片战争之后的巨额的战争赔款,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那2100万银元,开了战争赔款的恶例。
168年前,英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近代史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在短短的20年间,中国却两度陷入了鸦片战争的泥沼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历史的背后留下的并不是空白,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原因。“以史为鉴”,不再因为相同原因犯相似的错误,这就是历史这门科学存在的意义。
一、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然封建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新的社会因素不断地冒了出来,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依然没变。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经济的统治地位从而抵制了舶来品的倾销。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完全找不到销路,而英国对中国茶叶的大量需求导致其一直处于贸易入超的地位。为了改变中英贸易的状况,英国企图变中国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从本质上看,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是英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
20年间,两度沉沦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和创伤的身心,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史的一幕幕。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了历史,人们却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一百多年沉重而暗淡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个镜头,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比如:两次鸦片战争。
浅谈第二次鸦片战争
浅谈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篇:浅谈第二次鸦片战争浅谈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
圆明园的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
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
如同巴特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
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
1860年在北京三天三夜的大火烧毁的不止是一个民族的智慧成果,印证的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剧——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列强在清政府获得巨大的利益,食髓知味的他们希望谋求更多的利益。
大清朝的内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外有:俄国在1854至1856年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因而将视角转向东方;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法国看到英国在东方的成功后,也希望在印度、支那(大清)建立殖民地;对内有:1851年太平天国大举**后,席卷了华中、华南许多省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有12年后修订条约的规定,而英、美、法也根据《南京条约》中的利益均沾的原则分别在1854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希望在该次修约中取得利益。
但是清政府并没有答应这一无理要求,于是列强开始寻求各种借口兴兵开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广东的民间的排外活动是有发生,当时任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的叶琛采取默许态度,对一切外国的投诉置诸不理。
1856年5月,美、英、法三使,先后对叶名琛发出修约照会,不得要领。
1856年10月8日发生亚罗号事件,叶名琛对英态度强硬,毫无诚意,不赔偿、不道歉,只答应放人,此举令英国方面极为不满,复以英国企图修改《南京条约》亦遭清朝拒绝。
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
27日,英舰炮击督署,叶“危坐二堂,绝无惧色”。
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督署后退出。
12月,洋行夷馆被毁,尽成灰烬。
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介绍
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介绍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那么你了解两次鸦片战争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介绍在近代史上的一些中西方战争中,两次鸦片战争比较广为人们所知。
通过这两次鸦片战争比较,历史学者发现两次鸦片战争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是,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策划者都有英国,英国是这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负责人。
通过战争,受益最大的就是英国。
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也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并且在这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都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每份条约都毫无例外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都使得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比较,也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是两次战争发生的背景不同,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在虎门销烟之后英国人恼羞成怒下发动的侵华战争。
第二次是西方列强普遍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趁着我国国内发生太平天国运动而趁火打劫。
并且第二次鸦片战争相比于第一次,侵略的国家除了原有的英国之外,法国也派出了侵华军队。
美国和沙俄也趁机大发战争财,成为了英法联军的帮凶。
第一次侵华并未造成我国文化上的损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焚毁了我国建筑史上的最高杰作--圆明园,这是一笔无可估量的损失。
并且第二次战争已经深入我国包括京畿在内的内陆地区,对我国的危害相比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损失情况中国就鸦片战争损失严重,当然这种损失不是简单的数字用来衡量的,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关于鸦片战争损失具体如下:政治上,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同英法俄等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丧辱国权的不公平条约,损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其中领土接近200万平方米,包括香港等地,主权包括关税权、领海权等权利,由此中国半殖半封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对一个国家的意义重大,中国每一代领导人都在为此做最大努力,一直到现在2016年中国的一些领土都没有收回。
中国古代的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古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古代曾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这两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标志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
本文将分别从历史背景、起因、战争经过和结果等方面探讨这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 历史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初期,当时中国处于清朝统治下,对外封闭的态势逐渐使中国经济发展滞缓,遭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侵略。
2. 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贩卖鸦片,导致大量中国人沉溺于吸食鸦片之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政府为了打击鸦片贩卖,采取了禁烟措施。
3. 战争经过在中国政府采取禁烟措施后,英国政府以保护贸易和商人利益为由,派遣军队前往中国。
不久后,英军占领了中国的一些港口城市,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4. 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予英国更多的贸易特权,并割让了香港岛予英国。
这次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控制和压迫,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深刻教训。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 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依然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国内爆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冲突。
2. 起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法联军要求中国政府开放更多的港口,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中国政府拒绝了这一要求,并派遣军队攻击英法联军。
3. 战争经过英法联军迅速占领了天津并向北京进军,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随后,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烧毁文物珍宝,给中国的尊严和文化带来了巨大损失。
4. 结果《天津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列强获得了更多的特权,中国的领土完整也受到了威胁。
这次战争的结果,进一步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使中国陷入了更加深重的危机之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两场战争揭示了中国封闭政策的弊端,也暴露了中国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不足。
鸦片战争的发生促使中国逐渐认识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浅析两次鸦片战争
(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虽迫于客观环境和阶级局限性未能实施,但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洋务派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更认识到要有“制器之器”需要“制器之人”,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培养军事、翻译、科技等人才;为进一步了解西方,避免洋人“挟技居奇”,洋务派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浅析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它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也就是说,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
两次鸦片战争是列强为获取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由于中国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战争均以中国战败而结束。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一、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其代表人物是龚自珍、魏源。
战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和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朝廷开始丧失政治上的独立地位,逐步变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战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社会经济为外国资本主义所控制,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恭亲王奕訢因办理对外交涉,形成了以他为首的亲外势力。
辛酉政变之后,清朝廷的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861年,奕訢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外交和洋务,派出驻各国的公使,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军工、译文、派遣留学生等项事务。
而清朝的海关总税务司一职开始由外国人担任。
《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公使纷纷进驻北京,通过各种途径控制清朝廷。
1867年,美国公使蒲安臣离职回国,奕訢请蒲安臣代表清朝廷出使外国,先后到美、英、法、德、俄等国,呈递国书,办理交涉。
在美国,蒲安臣以清朝钦差大臣身份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订立《中美续增条约》8条,规定美国人有贩卖华工自由、传教自由等条款,为美国进一步侵华铺平了道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廷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使得外国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日益加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近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与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与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这两个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阐述这三个事件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19世纪初,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的束缚之中,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疏远。
同时,西方列强席卷全球,中国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失去了主权和独立。
这种背景下,鸦片贸易迅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3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变革之一。
由于英国向中国输出大量鸦片,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震荡。
清朝政府对此采取了限制措施,但事实上对贩毒活动漠视了许多。
面对英军的侵略,中国军队毫无抵抗能力,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让中国沦为一片开放的市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揭示了中国实力的虚弱,尤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软弱。
这次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并直接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之间,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由于英法军队对北京发动了进攻,清朝政府再次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这一次的战争使中国失去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继续削弱了国家的实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让中国对列强的屈服和对外侵略更加露骨。
它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封建王朝的不满,并使中国逐渐走向落后和危机。
四、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事件之一。
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外国列强的侵略,这次革命以废除君主制度为主要目标,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奠定了民主共和国的基础。
辛亥革命的成功彻底结束了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并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然而,革命后的中国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以及外国势力的侵略等。
五、影响和启示两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揭示了中国的软弱和不足,迫使中国开始进行自我反省和改革。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影响:一、政治方面: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以及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主权开始丧失。
中国由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制度开始瓦解;革命任务由原来的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矛盾由原来的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南京条约》中有关“协定关税”的条款,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这表明中国的海关主权开始丧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任命其国民担任中国的海关高级职员,得以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和房屋以及永久居住权,是中国的领海主权、关税主权、领土主权和司法主权丧失殆尽;在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侵占了我国一百多万的领土,是我国的领土主权更加受到破坏。
二、经济方面: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开通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第二层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又增加10个通商口岸。
三、思想方面: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注目世界,学习西方,从而萌发了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的新思潮;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都显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
促进了人们进一步了解西方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一些爱国志士开始反省,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撰写的大量的介绍西方的书籍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当中,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开设医院和教堂,使西方的基督教等一些西方思想传入了。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的教法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的教法资本主义是依靠暴力掠夺起家的,暴力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血和肮脏的东西。
我们认真分析比较“中英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两课,就会发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同属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罪行。
两起战争有着许多共性和个性的东西。
因此在教授这两课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辩证的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
这也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教法。
首先,这两次鸦片战争,有相似之处,可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
第一次,是英国迫切需要对外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国,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并使之合法化。
所谓战争的导火线,仅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基于此,可廓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试想,当时如果没有禁烟运动,没有两起事件的发生,它们就会偃旗息鼓吗?否。
因为它们早已选中中国作为其侵略对象,蓄谋已久,战争迟早要爆发。
在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区别不同历史时期、阶段、发展进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在这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试比较一下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丧权辱国和人民大众的英勇不屈。
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内:道光帝惊恐万分,派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琦善妥协,奕山投降,牛鉴临阵脱逃,后来签订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
爱国官兵和广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英勇牺牲。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完全寄希望于俄美两国“调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20年间,两度沉沦
——浅谈两次鸦片战争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和创伤的身心,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史的一幕幕。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
留住了历史,人们却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
一百多年沉重而暗淡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
中国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个镜头,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比如:两次鸦片战争。
168年前,英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近代史也随之拉开了帷幕。
在短短的20年间,中国却两度
陷入了鸦片战争的泥沼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历史的背后留下的并不是空白,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原因。
“以史为鉴”,不再因为相同原因犯相似的错误,这就是历史这门科学存在的意义。
一、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然封建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新的社会因素不断地冒了出来,在一度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
但是总的看来,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依然没变。
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经济的统治地位从而抵制了舶来品的倾销。
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完全找不到销路,而英国对中国茶叶的大量需求导致其一直处于贸易入超的地位。
为了改变中英贸易的状况,英国企图变中国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从本质上看,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是英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
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
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
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条款,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
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
法、美
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
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
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
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
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
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第二年春,克里米亚战争结束。
英、法获胜,得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
俄国则因战败,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
美国积极向外扩张,采取与英、法勾结侵略中国的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这么开始了。
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毒害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禁烟而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
战争结果,中国第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辱求和,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而独立的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苦难道路。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压迫、剥削、欺凌的开端。
但鸦片战争又迫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中国近代化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因此,鸦片战争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这两个开端,便交织成一部旧中国109年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鸦片
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
即既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又压迫和抑制了中国近代化的顺利进行,不得不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道路。
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承认自己落后,逐步消除“上国天朝”、“惟我独尊”、“夜郎自大”的虚骄之气。
鸦片战争输入了机器和近代生产技术,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旷野上,移植了几百个近代大机器工矿交通企业,大大缩短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同时开始培养近代技术人才。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仗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特权,加速扩大外国在华资本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民族资本压得抬不起头来,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长期控制和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进出口之间,进行不等价交换,加上早期的贩运鸦片,从中吮吸着中国人民的大量血汗,使中国陷入贫困的境地。
鸦片战争之后的巨额的战争赔款,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那2100万银元,开了战争赔款的恶例。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抗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
撼主要冲击了
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第二次鸦片战争促使了地主阶级的分化。
洋务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地主阶级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分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了革新思潮。
从孔夫子以来,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把华夏以外一切外族的人和事称作“夷”的做法,被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定的《天津条约》所限制。
这是“洋”与“夷”替代的交接点。
这一替代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
因为它意味着从华夷秩序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战争之后,出现了一些反映初步革新思想的议论和著作。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资本主义革新纲领,其内容,在许多地方实开早期改良派的先声。
两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