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综合测试---浙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 =32 I=127 K=39 Ca=40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201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下列标志符号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禁止吸烟B.节约用水C.回收循环利用D.禁止燃放鞭炮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A、碳原子B、氮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3、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统称为氧元素。
这是因为,不管在氧气分子中,还是在水分子中,这些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4、2010年0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获得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
C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5”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6()A.O B.Zn C.N2D.CO7、面额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其正面左下方的数字“l00”。
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
防伪油墨中含有氟化镁(MgF2),其中F的化合价为-l,则镁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二氧化碳(CO2),双氧水(H2O2),氧气(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气B、氧原子C、氧分子D、氧元素9、有一种病是“缺铁性贫血症”,这里“缺铁”指的是()A.铁单质B.铁元素C.铁原子D.铁分子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氖气Ne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2SO4D.硝酸钙CaNO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矿泉水的广告称其矿泉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它一定是单质C、两种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原子D、氢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5712、物质的构成与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是()A.原子分子物质B.分子原子物质C D.分子原子13、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精品】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复习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A、充入灯管B、灭火C、制造炸药D、冷冻麻醉2、小华用凉开水养金鱼,不久鱼儿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原子C、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分子D、凉开水几乎不含水分子3、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B、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上车或登机D、煤矿矿井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5、“安全生产,人命关天”。
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液化石油气B、二氧化碳C、汽油D、面粉6、下列现象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A.白磷在40℃时即可燃烧,烈日下白磷不经点燃就可燃烧B.红色的铜经加热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8、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9、下列各项中,组成人的呼吸系统的是……()A. 鼻、咽、喉B.呼吸道和肺C.气管和肺D.气管、支气管和肺10、下列不属于平静呼气动作的是……………()A. 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舒张C.膈肌收缩D.肋骨下降,胸腔容积变小11、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A. 白天B.晚上C.在光的情况下D.昼夜1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A. 氧气和淀粉B.氧气和蛋白质C.氧气和脂肪D.氧气和各种有机物13、在太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A、直接将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B、只进行光合作用,贮存能量C、既有能量的贮存又有能量的释放D、温度上升的很高,从而使贮存的能量大大增加14、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属于“力”?()A.时间B.距离C.重量D.速度2、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造成的?()A.物体自由下落B.投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C.磁铁吸引铁钉D.电动车在行驶中刹车3、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物体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力作用在它上面。
B.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才能维持。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会运动。
(二)填空题4、当我们用力推一个物体时,物体会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
41、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_的方向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解答题6、如果你是一位飞行员,你如何在空中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61、假设你是一位建筑师,你需要设计一栋抗震能力强的建筑,你会如何设计?请给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解释原因。
二、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C.重量。
在物理学中,重量是力的度量。
2、A.物体自由下落。
这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使物体受到一个向地心方向的力,因此物体自由下落。
3、B.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表述。
(二)填空题4、当我们用力推一个物体时,物体会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1、一个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方向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解答题6.作为飞行员,我可以通过操作飞机的舵和升降舵来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舵可以改变飞机的姿态,使飞机转向或者倾斜;升降舵则可以改变飞机的升力,使飞机上升或下降。
通过这些操作,我可以实现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控制。
7.作为建筑师,我会设计一个外形简单、结构对称、质量分布均匀的建筑,以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
我会选择使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如钢和混凝土,以减少建筑的质量并提高其强度。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1-2.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2 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2.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B.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C. 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海南岛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
富硒土壤中的“硒”指的是(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4.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在地壳中,“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排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锡B.硒C.氧D.硅5. 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 原子B. 中子C. 电子D. 质子6. 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7.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白酒C.干冰D.苏打水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电荷数一定相等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C.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9. 核内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 ( )A. 原子B. 分子C. 阳离子D. 阴离子10.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①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11.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 H 原子,白球代表 Cl原子,其中代表混合物的是(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C.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13.下列物质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铜B. 金刚石C. 氖气D. 碘14.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B. 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C. 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D. 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15.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练习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测验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l O~16 K~39 Cl~35.5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冰水混合物C、氧气D、高锰酸钾3、空气中体积分数占78%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铁钉B、木炭C、白磷D、硫粉5、下列物质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纱或水的是( )A、木炭B、铁丝C、硫D、红磷6、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A、质量减少B、质量增加C、化学性质改变D、化学性质不变7、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
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下列不需要的是()A、碳原子B、氢原子C、氮原子D、氧原子8、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A+3O2 2CO2+2H2O可推测A的化学式是()A、CH4B、C2H4C、C3H6D、C3H89、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点燃CO2B、2KClO3加热2KCl+3O2↑C、Zn+ H2SO4 = ZnSO4+H2↑D、HCl + NaOH=NaCl+H2O10、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A、铁生锈B、水汽化C、煤燃烧D、呼吸作用11、下列生理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煤气中毒12、动物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占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13、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呼吸作用()A、完全停止B、同时进行C、部分停止D、无法进行14、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于()A、根从土壤中摄取B、叶从空气中吸收C、光合作用合成D、以上都是15、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常用是()A、碳和氧气B、石灰石和盐酸C、大理石和稀硫酸D、碳酸钠和盐酸16、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4-2.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金属钛(Titanium)因为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材料,被誉为“未来金属”。
金属钛的元素符号是( )A. TIB. tIC. TiD. ti2.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 H2S B. P2O₅ C. AgNO₃ D. H2O3.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Si)是制作芯片的材料。
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元素的名称为 SiB.硅原子的中子数为14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4.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 SB. C60C. HD.Fe₂O₃5.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6. 硫化镉是“文身彩贴”的主要成分,可经皮肤进入人体内,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已知硫化镉中镉(Cd)元素的化合价为+2、硫(S)元素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是( )A. Cd2S B. CdS₂ C. Cd2S₃ D. CdS7.铁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Fe(OH)₂、Fe2O₃、Fe B. Fe(NO3)₂、Fe、FeCl₃C. Fe、FeO、Fe2O₃D.Fe(OH)₃、FeSO₄,FeCl₃8.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2 个氢原子:2HB.+2价钙元素: +2C.3 个氮分子:3N₂D.1个镁离子:Mg⁺ ²9.下列四位同学对“CO”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10.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 He可表示氦气B. N₂表示2个氮原子C. NaCl可表示1 个氯化钠分子D. SO₂只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11.下列几种物质按氯元素的化合价规律排列:KCl、、HClO、HClO₃、HClO₄,则横线上的物质应是( )A. NaClB. NaClOC. Cl₂D. KClO₃12.“3H2SO₄”中有“1”(已省略不写)“2”“3”“4”四个数字,关于它们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C.“3”表示分子的个数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13.下列关于 Na、Na⁺ī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 Na稳定A.①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14.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温州蒙氏教育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测试卷
温州蒙氏教育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测试卷姓名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50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C.氮气D.氧气2.右图所示装置是小东正在做的实验操作,他所做的实验是( ) A.验纯B.验满C.吸水D.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支气管⑤气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⑦肺泡(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④→⑦→⑥C.①→②→③→⑤→④→⑥→⑦D.①→②→③→④→⑤→⑦→⑥4.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5.分析人体从鼻孔吸人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气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7.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三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A.碳循环B.氧循环C.水循环D.三种都是8.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发生“自燃”的是( ) A.木炭B.铜C.白磷D.硫9.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
会变蓝的部分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0.除了下列哪一项以外,其余现象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A.大量潮湿种子周围的空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要暖和许多C.地窖内的蔬菜腐烂散发出霉味D.进入贮存大量水果的地方,点燃蜡烛发现火焰不大,燃烧不旺11.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1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测试卷(含答案)
第2章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Ca—40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3.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汤姆生、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的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4.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X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12b B.12a/bC.b/12a D.12b/a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lO B.Al2O3C.O2Al3D.OAl6.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
当活塞慢慢上提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H 2O ——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B .4H —— 4个氢元素C .C a +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2CO 2——两个二氧化碳离子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 .铝AlB .氯化钾KCLC .氧化铜CuOD .五氧化二磷P 2O 5 9.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C 20H 11N 2O 10S 3Na 3。
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 C .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4 g10.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是一种机械波B.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光没有速度D. 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2. 下列不属于光的三个主要来源的是:A. 黄光B. 自然光C. 发光体D. 光源3.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A. 光线可以穿过镜面B. 光线会发生折射C. 光线会形成反射光束D. 光线会发生散射4. 光的折射是指:A. 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发生的方向改变B. 光线在同一介质中发生方向改变C. 光线从光源发出时发生的方向改变D. 光线在真空中传播时发生方向改变5. 态势地球是指:A. 地球的形状为正圆形B. 地球恒定不变C. 地球的形状为椭圆D. 地球的形状不规则二、填空题1. 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
2. 物体能发出的光称为_____________。
3. 可以用来引导光线传播的介质是_____________。
4. 镜面反射的法则是_____________。
5. 光向着密度较大的介质传播时,会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光的反射过程。
2. 解释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特点和区别。
3. 解释折射现象,并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4. 解释中心天花板一般装饰成凹形的原因。
5. 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以上为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内容,请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答题完成后,请将答案交给老师批改。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C )A.镁条 B.红磷 C.铁丝 D.硫磺2.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以及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一定能加快反应速度⑤化学性质不变⑥若用双氧水制氧气忘了添加二氧化锰,则会使氧气的产量减少⑦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A .①③ B. ②④⑤⑥ C. ②⑤⑥ D. ②⑥⑦5.燃烧时不会污染空气的燃料是()A、煤气B、煤C、氢气D、木炭6.质量相等的四份氯酸钾固体(性质与过氧化氢类似),第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加入少量玻璃细粉,第四份不加其他物质.使它们受热完全分解,反应迅速且放出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第一份 B.第二份 C.第三份 D.第四份7.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C.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D. 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CH等燃料在空气不断输入时,直接氧化,使化学8.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4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 O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9.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这种气体。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空气是一种化合物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铝箔B、硫粉C、铁丝D、木炭3.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5.食油在锅内过热着了火,锅离开火炉后,火仍不熄灭,此时熄灭它的最好方法是()A、用水浇灭B、用灭火器C、盖严锅盖D、把油泼掉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8.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克柠檬醛,使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14.4克水,则柠檬醛中()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9、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着火点低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B、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上车或登机D、煤矿矿井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11、法国科学家库尔特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I)与浓硫酸混合时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从而发现了碘(I)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I+5H2SO4==4I2+4X+H2S+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A、Na2SB、Na2SO3C、NaOHD、Na2SO411.在化学反应aZn+bHNO3(稀)=cZn(NO3)2+dNO2+eH2O中,若e的值为4,则d的值为()A、1B、2C、3D、412、在北半球植物繁茂的中纬度地区,一年中大气CO2含量相对较高的季节是()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13、如右图,三只不同的盒子中,各放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蜡烛并密封,则蜡烛熄灭的先后次序是()A、同时熄灭B、1、2、3C、3、2、1D、2、1、314、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空洞的人为原因是()A 、二氧化碳的排物量增加B 、氟里昂的排放量增加C 、含硫化合物的排物量增加D 、海洋中的营养元素增多15.质量相等的四份氯酸钾固体(性质与过氧化氢类似),第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加入少量玻璃细粉,第四份不加其他物质.使它们受热完全分解,反应迅速且放出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A 、第一份B 、第二份C 、第三份D 、第四份16.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A卷
D C B A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空气中作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的是( )A .水蒸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 .硫粉B .木炭C .镁带D .细铁丝3.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 .氧气不易溶于水C .氧气能液化成无色液体D .氧气物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4.下列有关氧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 .硫在氧气中能燃烧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氧气在-218℃时变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5.鉴定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A .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B .观察气体的颜色C .闻集气瓶中气体的气味D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6.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水结成冰B .煤炭燃烧C .火药爆炸D .铁锅生锈7.将一块白磷装入烧杯中,在下列情况下能燃烧的是( )8.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种类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物质质量总和9.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 .NH 3 + HCl ===== NH 4ClB .CaO + H 2O ===== Ca(OH)2C .2H 2O ===== 2H 2 + O 2D .4P + 5O 2 ====== 2P 2O 510.在A + B === C + D 的反应中,7克A 和8克B 恰好反应生成9克D ,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A.6克B.7克C.8克D.9克11.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O2中的等号表示()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参加反应的水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分子数之和C.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和D.以上说法都不对12.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遇冷凝固成冰块,变化前后质量不变B.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少于100毫升C.在90克水中含有10克氢气和80克氧气D.10克硫粉和10克氧气燃烧生成20克二氧化硫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 3B2 ==== 2C中,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A.AB2B.AB3C.A2B3D.A3B214.光合作用进行的具体场所是()A.绿色叶片B.叶肉细胞C.叶绿体D.叶绿素15.我们知道生物的呼吸作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那么生命终止的根本原因是()A.得不到生活必需的有机物B.得不到呼吸作用必需的氧气C.得不到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D.不能及时得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16.地球上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A.植物体内的有机物B.动物体内的有机物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D.被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能17.所谓地球“温室效应”是指()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的温度升高B.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含量增大,阻碍了热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C.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18.把某些绿色水草放养在金鱼缸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添美感B.给金鱼提供食物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给金鱼嬉戏19..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剧增,为减少大气污染,减缓此现象,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A.优质煤、天然气B.汽油、酒精C.煤气、沼气D.核电、水电、氢能源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和干冰是两种具有相同化学式的物质B.二氧化碳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并不重要C.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D.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很稳定,加热时也不易分解21.草垛或麦秆堆长期放不透气,有可能发生()A.爆炸B.蒸发C.溶解D.自燃22.化学变化中,硫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硫。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2章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Ca—40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3.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汤姆生、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的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4.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X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12b B.12a/bC.b/12a D.12b/a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lO B.Al2O3C.O2Al3D.OAl6.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
当活塞慢慢上提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H 2O ——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B .4H —— 4个氢元素C .C a +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 .2CO 2——两个二氧化碳离子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 .铝AlB .氯化钾KCLC .氧化铜CuOD .五氧化二磷P 2O 59.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C 20H 11N 2O 10S 3Na 3。
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B .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C .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4 g10.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种气体中,可用来制作霓虹灯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在空气中,按体积百分比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3.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可以燃烧
C.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其他物质反应
D.不易溶于水
4.某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6.实验室里采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下列关于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足够的温度,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硫粉放入氧气中即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C.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
D.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8.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测量3瓶气体的密度B.测量3瓶气体的水溶性
C.通入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3瓶气体中9.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
10.下列物质中,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还是氧化物的是()
A.纯净的盐水B.液氧C.葡萄糖D.冰水混合物1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1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钾和氧气。
现有m克氯酸钾与2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留下残余物n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m+n)克B.(m-n-2)克C.(m-n+2)克D.(n-2)克
13.12克碳在38克氧气中完全燃烧,根据反应物间的质量比判断出反应情况为()A.恰好反应B.氧气有剩余
C.碳有剩余D.无法判断
14.化学反应A + 2B ===== C + D 中,5.6克A和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在要得到0.4克D,所需A的质量为()
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
15.在化学方程式2R ===== X2YZ4 +YZ2 + Z2中,R的化学式是()
A.XYZ3B.X2YZ3C.XYZ4D.X2Y3Z4
16.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克,点燃后生成水,并剩余1克氢气,那么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是()
A.2克氢气和8克氧气B.1克氢气和9克氧气
C.5克氢气和5克氧气D.4克氢气和6克氧气
17.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
A.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C.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又比空气的密度大
D.它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干冰,干冰可以致冷
18.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量()
A.等于植物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
B.小于植物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
C.大于植物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
D.无法判断
19.促使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原因是()
A.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B.肋骨和横隔膜的升降
C.胸腔体积的变化D.胸腔内气压的变化
20.下列关于臭氧和臭氧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B.臭氧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C.臭氧层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D.氯氟烃会破坏臭氧层,因此应该静止使用含有氯氟烃的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实验指通常采用分解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在这个反应中往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锰在这里起到作用,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这种物质叫做,工业上又叫做。
2.有一种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放入无色气体B中,燃烧时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该气体是一种氧化物,写出气体C的化学式是,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有A、B、C、D四种物质。
A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在A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火柴伸入到D的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且D能是澄清石灰水边浑浊。
由此可推断A是,B是,C是,D是。
4.我国主要使用的燃料是煤和石油。
含有硫的煤炭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水成为酸雨,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三个方面的危害实例:
;;。
(2)现在去除空气中的SO2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利用直升机喷洒碳酸钙粉末。
碳酸钙粉在空气中能吸收SO2,并生成硫酸钙(CaSO4)和CO2,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5.A克双氧水(H2O2)与B克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C克水(H2O),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6.进入干涸的深洞、深井底部的人,常会发生窒息死亡的事件。
这是由于深洞、深井底部浓度大,而它不能。
所以很多探险者在进入深洞是往往随身带着燃着火把,起原因是。
三、简答题、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1.如下图实验装置,烧杯中是水,当反应完成并冷却到室温后,则水往哪个容器里流?理由是什么?如果把烧杯中的水改为澄清石灰水,那么又会有怎么样的现象发生,这又是为什么?
P C
2.如下图2个装置:
你可以观察到2个实验装置中右侧玻璃管中各有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该实验证明了什么?
3.某同学把3克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1)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
)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
(3)三次实验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四、科学探究题(共5分)
1.如图所示,如果我们把教材上75页的灭蜡烛实验改成不倾倒二氧化碳,而是把一只大烧杯盖在燃着的蜡烛上,你认为哪支蜡烛会先熄灭?为什么?
萌发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
碱石灰 碱石灰
水 水
点燃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D 6.C 7.D 8.D 9.D 10.D
11.C 12.C 13.B 14.B 15.C 16.A 17.C 18.B 19.D 20.B 二、填空题 1.过氧化氢 加快反应速度 质量 化学性质 催化剂 触媒 2.SO 2 硫+ 氧气 二氧化硫 3.O 2 S SO 2 CO 2 4.(1)危害渔业 损害植物生长 腐蚀建筑等(2)2CaCO 3 + 2SO 2 + O 2 ===== 2CaSO 4 + 2CO 2 5.A-C 6.CO 2 提供呼吸 观察火把是否熄灭来判断二氧化碳的浓度 三、简答题 1.A 容器流,因为生成的P 2O 5是固体物质,A 中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因此水往A 流;B 容器中也有石灰水流入,因为反应生成的CO 2溶于澄清石灰水。
2.左图玻璃管中水上升,因为种子呼吸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碱石灰吸收,所以气压降低;又图是煮熟的种子没有呼吸,所以玻璃管无现象;说明种子呼吸要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1)第三次 (2)第二次 3克 四、科学探究题 1.上面的蜡烛先灭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