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玉器展品的陈列研究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坎特伯雷玉斧(上)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坎特伯雷玉斧(上)](https://img.taocdn.com/s3/m/b1ead40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7.png)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坎特伯雷玉斧(上)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当中,玉器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从沟通神灵的纽带,到帝王身份的象征,再到民间收藏的兴盛。
暂且不论原因,只看现象,玉器在用途上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归根结底一直处于较高的阶级,被权贵们掌握甚至垄断。
商兽面纹玉斧,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人在玉石上赋予了太多的人文情怀,以至于将它区别于一般的珠宝或美石加以区分。
“君子比德与玉”这一古训流传至今,充分体现了“玉德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从而更延伸遍布到中国的文字之中,像基因一样代代流传。
“玉树临风、亭亭玉立、冰清玉洁”,和玉有关的泛美之词数之不尽,可见玉文化在华人心中的重要性。
相比而言,欧洲的西方国家则对玉石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单纯就矿物特性本身而言,无论是软玉还是硬玉,相比普通岩石都具有更高的硬度和韧性。
在石器时代的用玉方式上,欧洲人更多地将玉器“实用化”,制作成斧、凿等工具用于日常生活。
虽然后来也偶有将他们制作成工艺品的例子,可始终没有作为宝石加以对待。
在本期介绍中我就将带大家了解一下,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坎特伯雷和这件最杰出的物品,一把经过抛光的玉斧。
坎特伯雷,是一座位于英国东南部的非都市城市。
这把玉斧就发现在这里,所以叫坎特伯雷玉斧。
第一眼看过去,这把玉斧看起来就像大英博物馆馆藏的成千上万其他斧子一样,但相比这绝大多数,它显得更薄,更为宽阔,看起来几乎是全新的,而且非常锋利。
它的形状好似一个超大号的泪珠—约21厘米长,底部宽8厘米。
摸起来很酷而且感觉令人异常光滑。
玉斧,现藏于苏格兰博物馆,材料据推测来自意大利边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
斧子在人类历史中起到非常特殊的作用, 近东的农业革命经过数代传遍整个欧洲大陆,最终在大约6000年前,移民依靠皮毛船只抵达英国和爱尔兰海岸,随之而来的还有农作物种子以及家畜。
他们发现浓密的森林覆盖这片土地。
于是斧头帮助他们清除他们播撒种子及放牧野兽所需的空间。
今天我去了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展品让我了解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今天我去了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展品让我了解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ef49ba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2.png)
今天我去了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展品让我了解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今天我去了博物馆,亲眼目睹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展品不仅让我对古代文明的辉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以下是我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展品。
首先,我看到了一件非常古老而珍贵的玉器。
它被保存得非常完好,色泽明亮,充满着岁月沉淀的韵味。
这件玉器象征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我对于这件玉器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始了解相关的历史资料及文献,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其次,我看到了一幅具有鲜明特色的国画。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精髓,画家通过勾勒出山川河流、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变化和生动的笔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被这幅画所吸引,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我对于绘画的技法和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国画的基本技巧,并通过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在博物馆的另一个角落,我看到了一组古代陶瓷艺术品。
这些陶瓷器物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绚丽多彩的釉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们不仅作为生活用具,还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创造力。
我很惊讶于古代人们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于美的追求,这使我对于古代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此外,我还看到了一些文物,如青铜器、书法作品、古代乐器等。
这些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记录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成就,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些展品让我对于古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了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每一件展品都仿佛给我讲述着一个个历史的故事,让我不禁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今天的博物馆之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物和艺术品的魅力。
它们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见证,更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资源。
我希望未来可以继续参观博物馆,欣赏更多的展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
博物馆展陈的空间布局探讨
![博物馆展陈的空间布局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73062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6.png)
博物馆展陈的空间布局探讨中国博物馆主要有艺术类、历史类、综合类、科学与技术类这四种类型。
博物馆展陈体系主要由专题陈列、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三个部分构成。
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所以要有符合自身要求的展陈设计形式与空间布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博物馆的需要,才能满足馆藏展品展示的需要,才能满足参观者的审美需要。
标签: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空间布局从博物馆的专题分类角度来讲,其包括历史专区、艺术专区、科学技术专区以及综合类专区,由于博物馆所面对的观赏者不同,因而在物品展陈过程中需要结合观赏者的实际需求做出合理的安排,例如,博物馆时常因参观需要进行专题系列展陈或因某方面的发展需求进行暂时性展陈,所谓的博物馆展陈是指博物馆将所要陈列的物品在规定的空间范围内,依据各方面的需求,遵循自身的战车设计原则以及空间布局结构,将所要展陈的物品依次进行摆放,逐步推动博物馆适应当代观赏者的参观需求。
一、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博物馆如果要在文化市场中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并不单单依靠建筑体或者收藏品本身,如何去开拓展示形式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代博物馆的种类非常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建筑师与艺术家都在不断将艺术精神带进展陈里面来,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是衡量其形象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展陈设计不仅要能突出博物馆的史学研究和考古研究的水平,还要能反映出一个博物馆应当具有的面貌和气质。
(一)遗址与室内展示相结合传统的博物馆建设大部分都脱离了文物遗址,而当代博物馆的建设更加注重自然与直观,重视遗址与博物馆建设之间的关系,对遗址在展陳设计艺术中的作用非常重视。
本文以前参观考察过秦始皇兵马俑,至今印象还非常深刻。
步兵、车兵、骑兵列成蓄势待发的恢弘阵势,陶塑艺术风格的得到了完美呈现,处处都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几年前的成都金沙博物馆之行,再一次被历史遗存感染和震撼。
金沙的魅力在于我们可以近距离的面对遗址的保护与挖掘,大规模通透的结构分割出不同的展区,无障碍的空间设计,不仅使观众可以直接观看的文物,也可以透过各种玻璃体的结构观看到各种区域的展示。
殷墟博物馆研学心得
![殷墟博物馆研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3e93f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b.png)
殷墟博物馆研学心得1.引言1.1 概述殷墟博物馆是中国考古界的一颗明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明遗址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殷墟博物馆是保护与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场所。
在殷墟博物馆进行的研学活动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商代的历史与文化,亲眼目睹了丰富多样的文物与考古遗址。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殷墟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了商代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众多珍贵文物,其中不乏一些国宝级的珍品。
这些文物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与商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历史内涵,为我们展示了商代时期神秘而繁荣的文化。
在参观殷墟博物馆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商代时期的人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例如,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其铸造技术极其先进,展示了商代人民在冶炼和铸造方面的高超造诣。
而陶瓷器则以其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展示了商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观殷墟博物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
商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和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参观殷墟博物馆,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参观殷墟博物馆是一次难得的研学之旅。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体验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宏伟与博大,还深刻认识到了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前往殷墟博物馆,亲身感受这段源远流长的历史,让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殷墟博物馆研学的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包括殷商文化的发展历程、殷墟遗址的发现与保护等。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254320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b.png)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博物馆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但是从当前整体来看,部分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博物馆展陈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做好博物馆展陈设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展陈;文化需求;陈列设计本文以博物馆展览展示的历史为主线,从历史文物的角度出发,结合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功能定位、价值定位和审美要求,对当前博物馆展览展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缺乏创新意识,形式单调陈旧创新是展览设计中的核心,也是设计的灵魂,它是提高展览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博物馆中,很多展览形式过于单一,比如展出的文物过于陈旧或是展品数量太少等。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陈列历史文物时为了突出其历史价值而把一些并不是特别珍贵的藏品都集中展示了出来或陈列于同一位置,这种情况就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此外,一些博物馆为了突出展览的历史意义而把一些普通的文物、模型摆放于展柜之中,但却没有对其进行艺术上的处理或将其进行适当的包装或处理(如采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这样做不仅没有突出该文物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还会造成观众对于该文物及其价值的误解。
因此,在博物馆展览中,应该对每一件展品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传统设计与现代技术以及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结合,使得在现代背景下的展陈创意产生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效果。
根据展览内容和展示方式进行创新思维,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来吸引观众。
二、缺乏对展品特征的充分了解如果说展陈设计是对文物进行艺术加工,那么博物馆展陈设计则是将这种艺术加工过程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
如果要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博物馆展陈设计师必须对展品有充分了解。
博物馆展陈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展品特征与其展示功能,通过展览设计,使观众感受到文物信息,了解文物特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品介绍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7c374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d.png)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品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
作为一座以展示陕西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收藏、展示和研究陕西的历史文物,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陕西历史文化的机会。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汉馆是博物馆的重要展区之一,主要展示了秦汉时期的历史遗物和文物。
在秦汉馆的展厅里,观众可以看到大量的秦汉时期的器物、壁画、铜器、玉器、青铜器、金器等文物,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生活风貌,还反映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展览介绍:1.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之一。
这些兵马俑都是秦始皇陵的守护神,以保护秦始皇的陵墓免受侵犯。
从兵马俑的制作工艺、造型等方面来看,都展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
2.秦代陶俑在秦汉馆中,还展示了大量的秦代陶俑。
秦代陶俑是中国古代陶俑的代表之一,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形象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的态度和观念。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这些秦代陶俑,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感受到秦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3.汉代青铜器汉代青铜器也是秦汉馆的重点展品。
这些青铜器制作精美,线条流畅,纹饰繁复,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
青铜器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器物,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用品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4.秦汉壁画秦汉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代表之一,它们以其色彩斑斓、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而备受世人瞩目。
在秦汉馆的展厅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大量的秦汉壁画,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社会、宗教等方面的情景,还反映了当时的绘画艺术水平和审美观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5.汉代玉器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代表之一,它们的制作工艺精湛,形态优美,纹饰繁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玉器的喜爱和追求。
剥落繁华见真纯——山西博物院艺术专题陈列实践与探索
![剥落繁华见真纯——山西博物院艺术专题陈列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dace927ed630b1c59eeb557.png)
艺 术语 言 与主 题 内容 、建 筑 空 间 形 态与 展 示 空 间特 色 、 物 陈 列 与 文 化 展 示 、 文 艺 术设 计 与 Z 艺技 术 等 问题 进 行探 讨 和 论 -
号和 文脉特质 ,构造 山西博物 院陈列 艺 术 的独特 个性和鲜 明特 色。将现 代审美
古代传统的文化与精神深深地感染 着我 意识 、艺术理念和创作手法 与山西 传统 文化 的内质精 神相 结合 ,力求做 到整体
的艺 术设 计 与 内容设 计达 到 完 美 的统
一
述 ,意在 交流 与提 高对 当代 博物馆陈 列
艺 术 的认 识
【 关键词 】 艺术语 言 展 示空 间 文
化 内涵 材 料 Z 艺 -
。
为了实现这一 展示宗旨 , 艺术专题陈
力 。正是有 了这样充 满对 山西 传统文化 的激情和悟性 ,才使我们在艺 术专题陈 列设计 中, 紧紧围绕陈列内容体 系, 发挥
提升 ,是在努力实现 自我超越而达到预 期的 目标上渐趋成熟 ,更是在艺术创作
结合 院藏文物精 品, 选取 山西 在历史 文
明进程中的闪光点而形成最具 代表 性的历史 文化系列 7个 专
题 陈列 和艺术系列 5个专题 陈
列 。其中艺术系列专题陈列 中
《 山川精 英》展 示 院藏古 代 玉
给观众一个成功的艺术专题陈
列 ,我们首先沉潜到 山西 古代
赫抽L 一资讯
父流渠适。
这次艺术专题 陈列展品是 由山西博
物 院 藏 文 物 精 品 与调 集全 省 最 具 代 表 的
经典文物组成 ,许 多展 品具有极高 的审 美价值 。 品本 身就十分精彩 , 展 任何附加 设计 与装饰都显 得多余。如古代 建筑和 古代 书画展 品的特征 十分丰富 ,视 觉感 很 强 , 多的装饰 易产生 主次 不分 , 过 引起 视 觉疲 劳 , 造成信息 的流 失和歧义 。 古代 钱 币和玉器展 品的体 量偏小 ,因其陈列 的密度相对较高 , 不易进行过 多装饰 。 也 只有采用简约的陈列设计方式 ,化繁 为 简 , 中求意 , 简 才能更好 地突 出展 品 , 传 达展品的魅力。 瓷苑艺葩》 在《 展厅 , 我们 采用简洁的陈列龛柜和 中心展柜进行有 序排列组合 , 不仅不单调 , 反而使展示空 间充满 了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 ,展柜 中 主辅用光照 明与 剔透 的玻璃质感 ,让精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7057b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0.png)
良渚博物馆介绍讲解
摘要:
1.良渚博物馆简介
2.良渚文化的历史背景
3.良渚博物馆的展品与陈列
4.良渚博物馆的建筑特色
5.参观良渚博物馆的意义
正文:
良渚博物馆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以良渚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致力于保护、研究和传播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史前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化,距今约5000 年,以玉器、陶器、石器等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良渚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玉器、陶器、石器等各种良渚文化遗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种精美的玉器,如玉琮、玉璧、玉钺等,展现了良渚先民的高超技艺。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场景复原等手段,生动展现了良渚文化的生活面貌和发展历程。
在建筑设计上,良渚博物馆也颇具特色。
建筑外观以良渚文化特有的玉器纹饰为灵感,呈现出简洁而庄重的视觉效果。
内部空间则以开放、通透为原则,使参观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欣赏文物,感受良渚文化的魅力。
参观良渚博物馆,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良渚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激发我们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之心。
故宫博物院展品详细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故宫博物院展品详细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24f6c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3.png)
故宫博物院展品详细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建筑群内,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博物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之冠”,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故宫博物院展品众多,包含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陶瓷、绘画、玉器、铜器等各类艺术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沿革。
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展示了中国古代造物主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每一件展品都有其独特之处,让人们能够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壮丽。
比如,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收藏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其中以明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和清代的粉彩瓷最为出名。
这些瓷器不仅造型精美,釉色绚丽,而且瓷质洁净细腻,堪称工艺美术的杰作。
此外,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也是一大亮点。
这里陈列着大量名家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了中国古代名家的墨迹、绘画和书法等珍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成就,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展品的详细介绍,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每一件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故宫博物院作为一座世界级博物馆,其展品无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展品的研究和展览,人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价值传播给更多的人们。
同时,故宫博物院的展品也为世界各国的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这一部分旨在介绍文章的布局和组织,以便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故宫博物院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渊源和地位,向读者展示这座博物院的独特魅力。
同时,还会突出文章的目的,即介绍和详细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展品。
博物馆玉器文创首饰设计研究与实践
![博物馆玉器文创首饰设计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a95bb3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8.png)
博物馆玉器文创首饰设计研究与实践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5期摘要:玉器是中国历史中的瑰宝,玉器文化源远流长。
博物馆文创产品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饰设计是文创设计的组成部分。
文章从玉器文物的艺术特征入手,对其中的元素进行简述;再将玉器与博物馆文创首饰相关联,调查目前玉器文创首饰的现状并发现问题;然后探究玉器文创首饰设计的思路方法;最后以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例进行实践设计。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首饰设计;玉器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05.0200 引言玉器在中国古代被视作神器灵物。
在中国的所有造物种类中,玉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品种,拥有独特的地位。
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审美在造物生产的进程中创造出一件又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这些玉器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艺术角度来看,玉器是自然造物与人类文明互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相互融合。
玉器的造型、纹饰、加工工艺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使其艺术特征更加丰富突出,这些丰富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
随着文博行業的发展,近些年来国内已有数千家博物馆对文创衍生品进行开发,其中玉器首饰在文创产品中并不罕见。
玉器的深厚文化沉淀和独特艺术价值让众多首饰设计师对之青睐有加。
本文从研究设计的角度出发,先对玉器的造型、纹饰、加工工艺以及文化这四种艺术元素进行分析,再调查博物馆文创首饰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探究专业珠宝设计的方法步骤,最后进行具体的首饰设计实践。
1 玉器的艺术特征玉器艺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器艺术以其流畅优美的造型、复杂精美的纹饰、细致多样的加工工艺、寓意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艺术史中独树一帜。
1.1 造型种类玉器在产生初期的主要作用是装饰。
当时人们正处在原始时期,朦胧的美感使玉器以饰品的形式产生。
玉器之美体现在规整匀称的和谐统一,写实与传神的完美融合。
博物馆玉器名称中龙、凤、夔、螭、虺英译现状的实地调查及探讨
![博物馆玉器名称中龙、凤、夔、螭、虺英译现状的实地调查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dd8908626fff705cd170a54.png)
博物馆玉器名称中龙、凤、夔、螭、虺英译现状的实地调查及探讨作者:阮诗芸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摘 ;要:对六所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颐和园文昌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明十三陵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实地考察发现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将“龙”“凤”译为dragon及phoenix。
通过对比文化作品中的龙与dragon、凤与phoenix,指出形象差异:“凤”是一个族群,有阴阳之分,而phoenix常与耶稣的单一神之形象及重生相联系。
此外,西方国家正在用“龙”来丑化中国,其他一些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凤凰”,不应采取现有归化手段;前人提出的其他音译均存在问题,“龙”“凤”译为Loong及Foong为最佳方案。
上述博物馆对玉器中“龙”相关名称“螭”“夔”“虺”的英译存在分歧混淆。
通过文献梳理,追溯其种类源头,建议将三者翻译为Chi-Loong、Kui-Loong/Foong、Hui-Snake。
關键词:玉器英译;龙凤;夔;螭;虺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8)01-0107-07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玉乃石之美者,古者称其象征仁义智勇洁之五德,坚刚而润,为君子所贵。
玉器展品名称的正确统一英译对传播中华文化意义重大。
“龙”“凤”及其相关意象是玉器中的常见图形纹饰,如青玉龙首璜、青玉蟠虺纹璜。
这些物象在玉器及中华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形态容易相互混淆,对外国学者研究玉器及中国文化带来不便。
国内学者对“龙”“凤”英译至今未有定论,而“龙”相关的意象鲜少得到关注,也缺乏对玉器名称中此类意象的研究。
笔者在《博物院玉器名称英译现状实证调查及玉礼器剑饰翻译策略》[1]一文中考察了玉器名称英译的现状,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玉器名称来考察常见的“龙”“凤”及与其相关的“夔”“螭”“虺”五种意象的英译现状,并从社会、语音、古代文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玉器名称中这五种意象的翻译策略。
福州博物馆研学旅行研究内容
![福州博物馆研学旅行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f66c2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0.png)
福州博物馆研学旅行研究内容引言福州博物馆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处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展品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福州博物馆的研学旅行内容,包括展品、参观路线和研学项目,希望能为您在福州博物馆的研学旅行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展品介绍1.陶瓷馆福州博物馆的陶瓷馆展出了丰富多样的陶瓷艺术品,包括唐代三彩、宋代青瓷和元代景德镇瓷器等。
参观者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陶瓷作品,了解福州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2.福建古代书画馆福建古代书画馆陈列了各种古代书画作品,包括碑刻、字画和书法作品等。
参观者可以欣赏到福建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的作品,并了解中国古代书画的发展历程。
3.建筑文化馆建筑文化馆展示了福建传统建筑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参观者可以了解到福建传统建筑的特点,如歇山式屋顶和雕花工艺。
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福建传统建筑在福州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4.文物馆文物馆陈列了丰富多样的古代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金器等。
参观者可以欣赏到福州及周边地区的珍贵文物,了解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参观路线推荐福州博物馆的参观路线多样,这里为您推荐一条较为完整的路线,帮助您更好地参观博物馆。
1.一楼陶瓷馆:首先参观陶瓷馆,了解福州陶瓷的历史和发展。
2.三楼福建古代书画馆:在欣赏完陶瓷后,前往三楼参观福建古代书画馆,欣赏福建书画的精品作品。
3.二楼建筑文化馆:接下来,参观二楼的建筑文化馆,了解福建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
4.五楼文物馆:最后,前往五楼的文物馆,欣赏福州博物馆的珍藏文物,领略古代文明的魅力。
研学项目福州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学项目,让学生们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1.陶瓷制作研学项目:学生们可以参与陶瓷制作的工作坊,亲自体验制作陶瓷的过程,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技巧和历史背景。
2.传统书画体验课程:学生们可以参加传统书画体验课程,学习传统书法和绘画的基本技巧,并亲自尝试创作。
3.建筑文化工作坊:学生们可以参加建筑文化工作坊,学习福建传统建筑的特点和技术,亲自尝试制作建筑模型。
2023-2024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开学收心金卷(浙江温州专用)(考试版)
![2023-2024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开学收心金卷(浙江温州专用)(考试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4d8c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8.png)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浙江温州专用)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文化探究(43分)(2024上·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为弘扬中华玉文化,初二年级将开展“玉润中华,玉成其美”的主题研学活动。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研学报告。
(21分,每题3分)第一部分玉鉴古今玉,在中华文化早期被先民尊为与“天”“神”沟通的法器,玉琮和玉璧就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玉器。
夏商周时期,玉器成为礼仪的载体和阶层的标志,天子不仅以玉制作的六器祭祀天地与东南西北六方,还和诸侯佩戴象征六个等级的六瑞。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多被赋予道德内涵..,以玉比德的风气兴起;玉器的装饰性也更加突出,以扭动身躯的龙凤造型、张口挺胸的虎形最为典型,表现出一种遒劲..之美。
唐代丝绸之路畅通,有实用价值的玉杯、玉碗增多,并出现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等新型配饰。
宋代玉器器型更加多样而实用,图案题材丰富,雕刻惟妙惟肖....。
明清时期,玉器创作世俗化特征更为明显,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雕刻有稻穗、鹌鹑的玉佩,有“岁岁平安”的寓意。
此时,在玉器制作上,人们将传统工艺与绘画、金银加工等先进技法溶会贯通....,集中华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
从通天法器到君子品德的象征,再到礼仪载体和阶层标志,及至成为百姓生活中兼具实用性的工艺品,不断发展,历经数千年仍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1.在博物馆参观玉文化主题展后,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上面的材料。
小文不能确定加点字的字形、字音,你认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内涵”表达的意思是“玉器含有的道德内容”,“涵”字应写为“含”。
B.“遒劲”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造型雄健有力”,“劲”字应读为“jìng”。
C.“惟妙惟肖”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雕刻得形神逼真”,“肖”字应读为“xiào”。
D.“溶会贯通”表达的意思是“综合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法”,“溶”字应写为“融”。
枣庄市博物馆(新馆)文物陈列展览工作思考
![枣庄市博物馆(新馆)文物陈列展览工作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6f0ea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e.png)
枣庄市博物馆(新馆)文物陈列展览工作思考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0期摘要:枣庄市博物馆新馆开馆在即,如何结合并充分利用枣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博物馆新馆展陈工作,使枣庄市博物馆真正成为展示枣庄市悠久历史的艺术殿堂,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对枣庄市历史文化资源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解剖枣庄市博物馆现有的展陈方式和手段,以期为枣庄市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提供较为适宜和合理的理论支持,更好地把枣庄建设成新兴旅游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历史;文化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0.017为了更好地推进枣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枣庄市政府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了包括枣庄市博物馆新馆、枣庄市文化馆、枣庄市美术馆、枣庄市科技馆、枣庄市城市规划与展览馆在内的市民文化中心。
按照工程进度,博物馆目前正在开展装修与布展工作。
借此机会,笔者希望通过对枣庄市历史文化资源和博物馆老馆展陈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枣庄市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内容、方式与效果有所帮助,使其与枣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经济、文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这是枣庄市博物馆陈列体系的构筑方向。
1 枣庄市历史文化资源状况分析众多的考古资料证明,枣庄市是一座历史资源异常丰富的城市,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还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
除上述以纪年断代总结历史文化方式以外,枣庄的历史文化还具有如下鲜明特色。
1.1 农耕文明北辛遗址位于枣庄滕州官桥镇北辛村的古薛河故道南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64年在薛河兩岸文物普查时所发现,并由此命名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辛文化。
1978年冬和1979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和藤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了各类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碳14测定,距今7300年至6300年,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繁盛的阶段,也是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时期,1982年被编入历史教科书,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文明。
玉器展览活动方案策划
![玉器展览活动方案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9f71b6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e.png)
玉器展览活动方案策划一、前期准备工作1. 确定展览主题:根据玉器的种类、时代背景、地域特点等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如“中国玉器艺术的瑰宝”。
2. 确定展览地点:选择一个安全、干净、宽敞的展览馆作为展览场地。
3. 确定展览时间:根据参展玉器的数量、展览准备工作的时间等因素确定展览的时间,一般为2-4周。
4. 确定参展玉器:联系收藏家、博物馆、艺术家等,征集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玉器作为展品。
5. 确定展览宣传方案:制作展览海报、宣传册,搭建宣传网站,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二、展览呈现方式1. 多维度展示:将参展玉器按照年代、工艺、主题等进行分类展示,使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艺术品与文物相结合:将参展的玉器与相关的历史文物、艺术品相结合,通过展览布展、解说等方式,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玉器的历史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实物展示与数字展示相结合:除了展示实物玉器,还可以通过数字展示的方式呈现更多的玉器图片、视频等素材,以增加观众的视觉体验和知识获取。
4. 互动展示方式:设置互动区域,例如让观众可以触摸、试戴玉器,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三、展览活动安排1. 开幕式:在展览开始前举行隆重的开幕式,邀请相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收藏家等出席,并举行揭幕仪式、致辞、文艺表演等活动,以吸引媒体和观众的关注。
2. 讲座与讲解:邀请玉器专家、艺术家、收藏家等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讲解,介绍玉器的历史、鉴赏、收藏等相关知识,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玉器的价值。
3. 活动互动:组织观众参与互动环节,例如举办玉器制作工作坊、玉器鉴赏比赛、玉器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让观众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增进对玉器的了解。
4. 特别展览:邀请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家等合作,借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珍贵玉器,以增加展览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5. 附属展览:在展览场外设立相关展览,如有关玉器制作工艺的展览、陶艺展览等,以提供更多的玉器文化知识和观赏选择。
以荆州博物馆为例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发展趋势
![以荆州博物馆为例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489c1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b.png)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以荆州博物馆为例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发展趋势潘艾华(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434020)0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与其相关的产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
传统文化传播和宣传的途径有很多,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收藏各种各样的展品并定期进行公开展览的方式,最便捷、最高效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1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重要意义博物馆应借助文物展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各项职能作用,将我国重要的精神文化内容奉献给人民群众。
由此可见,博物馆陈列展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而言,展览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技巧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充分展现出博物馆独有的文化价值,在进行陈列展览时,应丰富和完善博物馆的展品种类,把相关的美学原理运用到陈列设计中,从而在文化创新的同时,使博物馆的整体展览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博物馆的展品种类繁多,每件展品都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的展览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并使其对相关展品的文化价值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2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常见的问题2.1 博物馆建设设计整体性不强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发展建设的脚步也逐渐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通过新颖的造型设计来突出博物馆的文化特色。
但是在博物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博物馆的陈列功能,导致博物馆的陈列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缺乏统一性,外观与内部陈列设计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很多博物馆往往重视外观设计,而内部的陈列设计相对简陋,对陈列展览的功能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大英博物馆看中国珍宝
![在大英博物馆看中国珍宝](https://img.taocdn.com/s3/m/5ce3403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6.png)
在大英博物馆看中国珍宝作者:陈洪澜来源:《世界文化》2020年第12期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44号,它与巴黎的卢浮宫和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这座创建于1753年的博物馆拥有800万件馆藏品,多是来自世界文明古国和各大洲中的珍稀文物。
其中收藏的中国文物总数多达23579余件(有研究者称,大英博物馆实际收藏的中国文物有23万件。
因为他们常常被指责为掠夺中国文物的罪魁祸首,所以隐瞒了大量真实数据)。
因受展览空间的限制,能够展示出来的藏品仅有2000余件,其余文物被存放在10个收藏室里。
我们这些流失到英国的文物有许多都是孤品,若不在这里仔细看看恐怕是无缘再见了。
大英博物馆讲述的中国历史是从收藏的石器时代的器物开始的。
在中国文物标引栏中是这样介绍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这里展示的器物跨越了7000年的历史,涵盖了各个阶段的古董和艺术品,其中的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书画、壁画、经卷、雕塑、丝绸服饰等都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绝世珍宝。
新石器晚期的玉面神人像商末的鸮卣商末的青铜双羊尊西周的康侯簋中国器物品种繁多。
器物之中以玉器最为珍贵。
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玉器展室里的玉器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都很精美。
其中既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也有红山文化中的玉龙,还有夏商至明清以来各个时期的玉璧、玉玺、玉刀、玉斧、玉杯、玉碗、玉摆件、玉饰品等,竟然形成了一个自古至今的完整系列。
这些玉器无不精雕细琢,温润秀美。
比如一件雕刻于上古时代(公元前2000年)的玉器之祖——玉面神人像,被打磨得十分细腻,足可想见它之后的玉器该有多美。
这件玉面出土于中国湖北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的产物。
它被称为“神人像”,却融合了禽与兽的特征:头戴玉冠,耳饰玉环,有一对人的眼睛、鹰钩鼻子和长满獠牙的大嘴,可能是古人用于辟邪的陪葬品。
中国的青铜器制造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地位显赫。
博物馆陈列方案
![博物馆陈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c5d0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0.png)
博物馆陈列方案一、展览主题本次展览的主题为“时光的记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传承”。
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二、展览目标1、向观众传递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增进观众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激发观众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3、提供一个具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体验的场所,丰富观众的精神生活。
三、展品选择1、文物类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青铜器、陶瓷、书画、玉器等,如商周的青铜鼎、唐代的三彩马、宋代的山水画等。
展示不同朝代的货币、印章、服饰等,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色。
2、艺术品选取古代雕塑、壁画、木雕等艺术作品,如古希腊的雕塑、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等。
展示古代建筑模型或构件,如故宫的屋檐、苏州园林的花窗等,体现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四、展览布局1、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展区设立“远古文明”展区,展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如石器、陶器等。
“古代文明的兴起”展区,展示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甲骨文等。
“封建王朝的辉煌”展区,依次展示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代表性文物。
2、设立专题展区“艺术的殿堂”专题展区,集中展示古代的书画、雕塑、壁画等艺术品。
“科技之光”专题展区,展示古代的发明创造,如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等。
3、互动体验区设置多媒体互动设备,让观众通过虚拟技术亲身体验古代文明的场景。
安排手工制作活动,如仿制古代陶瓷、绘制传统书画等,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五、陈列方式1、展柜陈列使用高质量的玻璃展柜,保证展品的安全和清晰展示。
展柜内部设置适宜的灯光照明,突出展品的细节和特色。
2、场景复原复原古代的生活场景,如古代的街市、书房、庭院等,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
配合人物模型和道具,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3、多媒体展示在展区内设置大屏幕,播放与展品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动画等。
利用触摸屏,让观众自主查询展品的详细信息和相关知识。
六、展览说明1、每件展品都配备详细的文字说明,包括名称、年代、出土地点、用途和文化内涵等。
博物馆中国玉器名称英译研究——以天津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中国玉器名称英译研究——以天津博物馆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ac8e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e.png)
收稿日期:2020-12-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11YJA740043);天津大学研究生部资助项目(YCX18023). 作者简介:李鸿斌(1966— ),男,副教授. 通讯作者:杜倩屹,469398667@.
第 23 卷第 4 期
李鸿斌等:博物馆中国玉器名称英译研究——以天津博物馆为例
一、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研究
目前,多数文物翻译研究都是综合性研究,专门研 究文物名称翻译的论文很少。文物名称的翻译有自身 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应遵循一般文物翻译的规律。中 国文物翻译研究主要涉及文物翻译的一般原则或标 准、翻译策略及技法。如穆善培 [3] 和刘庆元 [4] 分别论 述了中国传统译论思想“信”与“达”在文物翻译中的 应用;师新民 [5] 总结了文物翻译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即民族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及回译性原
总体来看,天津博物馆的玉器藏品命名基本都符 合这些规则,便于历史考古学家对这些文物的分类进 行研究及保护,也有利于人们对文物的了解和欣赏,当 译者要把玉器藏品介绍给不了解中国文物和中国文化 的外国人时,由于审美观、语言习惯与中国人有差异, 翻译者不得不对译文内容及语言表达方式做一定调 整,以便于外国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下文所提玉器藏 品除特别注明外,均出自天津博物馆,故将展品名称略 去出处。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f31b85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c.png)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背景介绍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这里,有着许多可以体现中国文化的博物馆。
其中,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地标性博物馆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一名游客,我光顾了上海博物馆,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发展成果。
景点介绍上海博物馆建筑气势恢宏,富有历史感与现代气息的完美结合。
博物馆展览面积达到30000多平方米,其馆藏的文物十分丰富,主要分为史前文物、古代青铜文化、中国玉器、中国瓷器、中国绘画、近现代书画、中国文化民俗、上海史地志、中国近现代史料等9个方面。
在展览区,我首先进入了中国绘画展览区,远远看去,每幅画作都是如此的细致入微,题材也各具特色,比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等,古色古香的画作令我惊叹不已。
接下来,我又进入了中国玉器展览区,这里陈列着举世闻名的各式中国玉器,玉龙、玉棱、玉莲花等,每一件展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令人叹为观止。
在结束了玉器展览后,我还参观了其他各个展馆,比如青铜文物展、史前文物展等,每一个展厅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文化底蕴,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感受与体验作为来自异乡的游客,我对上海博物馆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游览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发展成果。
博物馆内的每个展厅都设计精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走进这里都会因文物的威严而感到震撼。
每一件展品都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生动而又真实地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这些文物几乎都是人们无法在其他地方欣赏到的,所以甚至有时看一件文物就会让人觉得自己心里多了很多一样东西。
另外,博物馆内虽然人潮涌动,但秩序井然,展品讲解详尽,极大地增强了参观者的学术水平。
在展览区的的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还感受到了博物馆内在人文关怀的存在,参观博物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总结上海博物馆成立以来,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文物保护和传承,并在展览设计、展品陈列等方面创新思维,如今它已是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里玉器展品的陈列研究以玉器藏品为论述主题,具体从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角度对藏品玉器进行筹备展陈方法的研究,将不同类型的玉器藏品按照其形制、功用分类进行艺术陈列,更加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生动的展示内容构思。
这就需要从展品陈列的角度对藏品玉器的数据化管理系统进行认知和深度研究,旨在更准确地广泛传播玉器文化知识的信息,充分展示体现出玉器展品所承载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标签:博物馆藏品展品转型数据化陈列艺术设计一、从陈列的角度对藏品玉器的分类研究博物馆在做好玉器藏品保管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坚持进行对玉器的系列研究和以原创性为宗旨的展览展示,长期以来主要深入探讨玉器的年代、来源、分类、材质、工艺和保存环境条件等。
这其中还包括玉器的发掘和传世的来源区分的记录研究。
普遍认为发掘的玉器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研究价值,还有同一特性与不同质地的玉器展品的艺术价值的比较研究,以及玉器的制作技艺即鉴定复仿制的传承研究。
博物馆玉器的收藏和保管分类不仅仅只是单纯性的纸质登记,现代化的数字应用技术在博物馆收藏业务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是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运用科学的数字化管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每一件玉器进行多维影像扫描、定期环境观察、折射度测定以及品相保养等。
良好的保藏环境使得博物馆的藏品玉器保管技术更具有科学专业化,同时可以建立玉器藏品转型展品的基础资料。
玉器藏品的分类是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的基础环节之一,通常集中体现在玉器专业保管人员对藏品的登记和编目分类,及熟练操作和运用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程序,就是按照玉器藏品的特性进行数据化归类整理的即整理各方面的数据,使其智能化与共享,并将玉器存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科学适宜的专业技术使其得到舒适的保养并无限延长藏品的使用功能为目的。
这种功能是指历史研究、艺术展示、社会教育、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等。
1.藏品玉器背景信息的整理内容对玉器藏品的初步鉴定是在其入藏时就已经完成,主要内容包括玉器的真伪、断代、定名,作为明确玉器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依据。
确切的鉴定是对玉器展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过程,是确保玉器藏品属性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玉器鉴定可以为藏品玉器的分级积累确切的依据,为保管藏品的玉器编目创造有利的记录条件,为后期玉器的展陈提供可靠详实的资料。
展品玉器的背景信息对于玉器展览的陈列设计至关重要,这些详实的文字信息必须经过确切科学权威的鉴定,完整妥善的保管及详明编目后的基础资料。
总之,藏品玉器的编目工作可以促进转型后的玉器展品在博物馆职能的应用范围内发挥前提的作用即基础作用。
因为,博物馆的保管工作不是一项单纯保管的职业部门,藏品保管是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仓库保管的性质,博物馆藏品保管兼具着保管、科学研究双重职责和知识性。
目前博物馆玉器藏品保管的编目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九个方面的基本专业职能。
(1)藏品玉器名称的编目,是指按照玉器入藏时,初步鉴定出属性和科学定名为准进行编目。
(2)藏品玉器的时代编目,是按照玉器的制作形质和使用年代进行分编,再划分朝代和早、中、晚三个不同的时期。
(3)藏品玉器的地点编目,是按照玉器出土发掘的地方,编目出省、市、区、县、村的地名明细。
(4)藏品玉器的来源方式编目,是指玉器的发掘地、采集地、征集地、收购、拨交、捐赠的形式进行编目登记。
(5)藏品玉器的质地编目,是指按照玉器的材质分别进行编目,有的玉器材质有两种以上的材质,则以主要材质为主分类。
(6)藏玉器品的功能编目,是指按照玉器的使用地点、制作特性分类出其自身的用途。
(7)藏品玉器造型特征的编目,是指在编目表中对藏品玉器进行外观描述,如器型、完残、鉴定评语的准确描述的分类编目。
(8)藏品玉器的研究资料编目,是指针对该件玉器所发表过的研究性论著和论文的编目。
(9)藏品玉器的影像编目,是指玉器藏品的图片编目,如玉器的正、侧面、整体、局部采集图像图片的编目。
将同一类藏品玉器分组归类,按照不同特质分类进行属性的研究。
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时期玉器的生产发展状况,有利于后期的玉器展陈列设计工作的开展。
藏品的属性研究是一项对照实物进行具体归类研究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具有价值的文化因素。
展示设计则是抽象的思维主导设计者在多元空间中进行有秩序的再分类研究行为。
所以,展示设计要学习藏品研究的具体性,展示设计的还原步骤是具象、抽象再具象的劳动活动,而藏品研究则是具象、具象再具象的脑力劳动活动。
二、原创性展覽模式要立足藏品的陈展文案1.掌握玉器的属性及玉器藏品的类型玉器的特性,即名称、时代实用功能及其造型和艺术价值。
每一件玉器藏品在入藏保管库房时都有其名称、年代和使用功能编目登记,陈列设计者要对其进行认真核实,以备在展示空间设计时准确运用。
准确熟记玉器展品的特性,就是按照玉器陈列大纲的顺序将玉器展品的规格统一分类,每一件展品的尺寸或大概的规格。
有利于玉器展示设计中的精确分类和展线的合理规划,将这些玉器藏品整理归类后陈列在展厅里,使其展线明确、视觉清晰和舒适的玉器品展示的效果,就必须要求设计者严格按照陈列大纲进行再分类统筹规划和立体化延伸设计。
综上所述,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基本包括的有“仪礼玉器”、“随葬玉器”、“装饰玉器”三大类。
夏商周时期,用玉制度完善,是玉器艺术额成长时期。
玉器由原始社会的彩石玉器时代进入了以和田玉为主题的时期。
这一时期大量的和田玉传入中原,多用于装饰玉器的加工制作。
夏代玉器材质主要有白玉、青玉(含河南南阳独山玉)、绿松石等。
商代玉器材质有南阳独山玉、和田玉、岫岩玉、绿松石等。
西周时期玉器材质有和田玉、岫岩玉、绿松石、汉白玉、玛瑙、水晶、滑石、煤精、天河石等,多为透闪石软玉。
以矿物学分类,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也称软玉。
还有一种是单链状硅酸盐碱性单斜辉石,又叫硬玉(如翡翠)。
大部分的博物馆藏品玉器以古玉为主,这些玉器藏品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人文艺术、民俗风俗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从展示设计的角度对展品玉器进行文案分类,首先要了解和熟知藏品玉器的信息,就是藏品玉器的史学价值,即历史、考古、藏品保管和器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研究与推广价值。
藏品玉器分类工作的进行就是要把来源复杂的藏品玉器科学细分归类和合理保管。
通过前面对部分院藏玉器品特质进行比较研究,认知了一部分具有玉文化代表性的玉器藏品的来源和现状。
可知玉器藏品的分类可详细分为:礼仪类、日用品类、祭祀类、丧葬类、辟邪类、佩饰类、观赏类。
专业技术人员在对玉器进行陈列设计之前,不仅要做好玉器藏品分类、保存、管理,还要对每一件玉器进行化学成分和矿物质成分的分析研究,而后还要从玉器显现的物理特征进行分析,便于更加科学的分类、保管和陈列使用。
如今,根据博物馆策划筹办展览的综合要求,在对玉器进行出土发掘的考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关系、使用功能研究的同时,还要从美学的角度对玉器进行更加细化的研究。
2.认真阅读理解玉器展陈列大纲内容及模式博物馆陈列部门有两大根本的主要职能职责。
其一,展陈职能部门编纂展览的陈列大纲,即策划展览的架构模式和展示相关内容的文案整理。
陈展大纲不仅仅建立在详实的研究信息之上,还要有创意、创新,就是将基础知识立体的展示在特定空间中,即活学活用,也是让静止的展品活起来的根本所在。
陈列大纲就是展览的命脉。
其二,为展览陈列艺术设计指明设计及实施的行驶方向。
可以不夸张的说,博物馆中陈列活动是最具含金量和专业性,并且是以物为本的脑力加体力的艺术创造劳动活动,这种延伸劳动活动具有博物馆学的特点,即是一个实践、认知、创造、延伸的循环过程。
博物馆职能具备传承人类文明、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展览是博物馆体系的明显特点,传递着博物馆科研成果的信息。
毫无疑问,博物馆所陈列出的每一个展览都会直接面向社会,反映着博物馆职能的全面水平。
在博物馆众多职能部门中,展品陈列工作是衡量博物馆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职能工作,陈列工作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搭建起展示藏品研究成果面向社会的“舞台”,将其合理展示给公众,另一方面还要给博物馆展览的对外宣教营造良好的讲解条件。
阅读和理解玉器陈列文字大纲,认清展览主旨所要求达到的展示目的,是开展玉器展示设计的第一步,也是玉器展示设计的最基础的步骤。
通过对展陈模式推敲研究以及对展品玉器信息和数量的熟知之后,将展品玉器所要展示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编纂成册(陈列大纲计划书)和陈列艺术设计(方案)立体的展示在特定空间内(玉器展示总体设计方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考古发掘中,同一墓地或同一层出土的器物,其制造年代不一定是同一个时期。
所以在将藏品转换为展品的陈列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文献资料的记载信息。
在对其分类研究和陈列计划之前必须谨慎为之。
从玉器展品的展示设计的角度来讲,所有参展的玉器展品都是同样的重要,熟知陈列大纲的基本内容,就是熟悉每一件玉器展品的特性,这是陈列设计的基础工作。
展览的陈列大纲一般要求陈列的形式框架先定,即展览陈列的模式,陈列大纲(陈列可行性文案)是展览策划的核心,不仅是一项准确的概念化工作,更是创办展览的标准和宗旨。
所以,玉器展的陈列设计对玉器展品进行分类设计是从陈列大纲即从文字、器物的认知开始起步的,可見陈列大纲起着引导展示设计的作用。
总之,在为展品玉器的陈列设计开始之前,要求设计者一定要从展陈列大纲入手,进行认真仔细的分类分析和研究。
对展品的认知度越深入,展示设计的手法就会越细化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