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导学案第【1】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4、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学法指南】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上片:写景第一层:总写北国风光;第二层:具体写冰封雪飘;第三层:设想雪后美景;下片:议论、抒情第一层:评论历代英雄;第二层:抒发宏伟抱负。
1、毛泽东诗词的雄浑、奔放、挺拔、流畅。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诗词作品的独特风格。
笔意爽健,格调流畅,在内容和艺术上处处让人觉得他的博大精深。
表现在《沁园春·雪》这首咏雪词上,尤为突出,它笔力遒劲,挥洒纵横、气势磅礴、诗情奔放、舒卷自如。
论空间,纵横万里;论时间,上下千年;论天象,冰雪、晴日;论地形,大河群山;论人物,帝王英雄。
论景物,河流大雕……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概括力,一气呵成,创造出诗词艺术的极高造谐。
2、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为一体《沁园春·雪》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写景咏怀词。
作者将写景与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词作上阕写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纵横四野,气势磅礴,却又寓情于景,充满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下阕是议论加抒情,由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引出无数英雄,并对历代英雄进行评说,寓情于议。
“俱往矣”由评点历史人物转到赞扬当代风流,从而深化主题,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八上《沁园春·雪》导学案
八上《沁园春·雪》导学案
一、文本理解
1.仔细阅读全诗,了解主要内容和意蕴。
2.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句。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掌握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二、背景介绍
1.了解作者毛泽东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创作背景。
2.探究《沁园春·雪》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
3.了解《沁园春·雪》这首诗在毛泽东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意义。
三、文本解读
1.解读诗歌中运用的典故、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法。
3.探究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思考其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四、语境感受
1.体验诗歌中所描绘的雪景,感受其美妙和神韵。
2.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3.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并思考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启示和影响。
五、写作创作
1.小作文:就你所读的《沁园春·雪》这首诗歌进行分析,包括意象、表达思想与情感方式以及启示等方面。
2.大作文:比较《沁园春·雪》这首诗和其他一首描写雪景的现代诗歌,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总结
通过本次的导学案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诗歌,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
的主要内容和意蕴,还可以领略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借此思考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和生命的意义。
《沁园春雪》教案(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1【教材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课《沁园春·雪》第一课时【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
【课时任务】1、指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全词;2、引导学生理解、赏析上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准“分外、妖娆、折腰、……”等字音;2、理解“妖娆、风骚、红装素裹……”等词语的意思;3、体会上片融情于景的写法。
(能力目标)1、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2、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发学生共鸣。
【教学重点】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演示文稿”19张配合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简介背景(6分钟)(一)情景导入1、出示两张雪景图片,启发学生: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描述或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雪景?(如: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等)2、启发:你还联想到哪些写雪的诗句?(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下诗句,老师予以肯定和表扬)①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3、导入语: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伟人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出示“演示文稿”——写有《沁园春·雪》,背景为毛泽东的照片及毛体的书法《沁园春·雪》的图片)(二)背景介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
《沁园春·雪》导学案(通用16篇)
《沁园春·雪》导学案(通用16篇)《沁园春·雪》导学案篇1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素质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题解与背景: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三、研究下列问题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4、哪几句是虚景?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惋惜、委婉批评不足)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五、作业:1、查找资料。
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2、背诵抄录《沁园春雪》第二课时一、复习上内容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3、学生评价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
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沁园春雪》优秀教学设计 3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这首词语言精确的特点。
3、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教学重点、难点】1、这首词的创作和发表的重大意义。
2、这首词的意境博大深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秀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
3000多年来,有过不少的英雄好汉、帝王将相,试问: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红军长征的胜利更证明了这一点。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宣布:“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东征。
视察地形时,他看到雪后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满怀战胜敌人的信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形象地指出:中国的命运只有掌握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手里才能走上“光明的路”。
未来是属于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
二、指导预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分外()娆()思汗()今朝()数风流人物()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惟须上下俱文采、风骚顿素妖娆输、逊风流人物蜡竞折腰数今朝3、思考下列问题:⑴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⑵上阕写的什么地什么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⑶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三、研习新课1、指名板书注音:分外(fèn)娆(ráo)数风流人物(shǔ)今朝(zhāo)思汗(hán)2、指名口头解释:惟:只。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1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诵全词;2、掌握上下阕所写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重点)3、学会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揣摩,并能体会其作用。
(难点)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学习1、识记文常,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以及文章注释中注音的字词。
3、反复朗读全词,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1)词的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主要采用那些表达方式?(2)作者欣赏这幅图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从词的上阙中哪个字能看出来?(3)上阙中的有虚写的景色也有实写的景色,请你把它在文中勾画出来。
(4)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5)下阕中哪句话是过渡句?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6)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二)重难点突破词的下阙部分作者评论历代的帝王,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和“只识”三个词语,请问它们有什么含义?点拨:“略输”、“稍逊”两个词语一方面表明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的惋惜之情,同时又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而“只识”一词则表现了毛泽东对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的之情。
(三)学法指导学习本词,应该先弄清它的创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阕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三、组内合作,收获共享(1)我们组讲解的问题是:(2)我们组讲解的思路是:(3)讲解中需要强调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是: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的()“雪”是词的()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_雪》导学案
《沁园春•雪》学案设计者费正和课前知识准备1注音或写汉字分外妖娆()惟余莽莽()稍逊风骚()成吉思汗()顿失t cot do ()红zhu ang 素裹()江山多ji c()一代天ji do ()2找出课文中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字或词并写下来3查找下列词语含义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顿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外妖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合作探究一背景知识介绍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原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问题研讨㈠、《沁园春雪》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哪些是近景?哪些又是远景?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呢?㈡、《沁园春雪》的上下阕是如何过渡和连贯起来的?㈢、对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毛泽东用了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三、研读探究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4、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5、我们该如何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呢?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五、梳理巩固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沁园春·雪》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一、背景知识1.1 沁园春《沁园春·雪》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诗,收录于《毛泽东选集》中。
在诗中,毛泽东借雪景来表达自己对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沁园春”是毛泽东的诗名,也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
毛泽东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流传甚广的名篇。
1.2 雪雪,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文学意象。
在文学中,雪往往被用来描绘自然的美景,同时也可以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表达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雪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常被用来表达寂静、纯洁、深情等情感。
二、诗歌分析2.1 诗歌背景本篇诗歌创作于1960年代初期的冬天,当时正值中国大陆政治风云变幻、经济困难的时期。
2.2 诗歌结构《沁园春·雪》全诗共有三十二个字,共七句,属于七绝体。
2.3 诗歌意义一、第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出北方严寒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地区客观环境的敬畏。
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诗歌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二、第二、三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描写了中国古代名胜长城及昊起的黄河江山,写出了一种历史失落和心灵的不安,反对对古老文化的颓废、消失不见和自然生态的破坏。
这几句诗中所表现的态度,可看出作者寄予诗中情感的厚度和人格苍劲挺拔的个性。
三、第四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描绘出声势磅礴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作者对天地自然的豪放感和激烈的情感。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展现出大无畏的个性和革命精神,具有郑重的感召力。
四、第五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用“红”和“素”两个词,表现出白雪覆盖之后的明媚景象,同时由此引出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句诗是作者对美好希望的展现,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性。
五、第六、七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沁园春_雪》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雪》导教案《沁园春·雪》导教案【教课目的】1、累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尝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谈论、抒怀相联合的写法。
4、感觉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概。
【教课要点难点】1、品尝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写景、谈论、抒怀相联合的写法以及此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感悟毛泽东弘大气概的精神境地。
一﹑自主学习1、查找资料,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1936 年 2 月,抗日战争迸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赏析风光。
面对苍莽大地,胸中激情激荡,事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 年 8 月,抗战成功后,为了国家的前程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公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 .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然发布,惹起了极大的惊动。
2、介绍毛泽东:3、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以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说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4、联合书下讲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掌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概括出来。
上阙:描绘北国壮丽的雪景,热忱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
下阙: )谈论历代帝王,颂扬今世无产阶级革* 命英豪。
二、合作、研究、展现(一)、解题并整体感知:《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相关系。
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怀诗。
雪在词中,已不再是衬托物,不再是一种窘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唱的对象。
置身于毛泽东描述的冰雪世界,你不只毫无寒冷之意,并且会油但是生壮美之感。
为何呢 ?因为这个冰雪世界是“活的”,并且有着红日的照射,“妖娆”、“多娇”,“引无数英豪竞折腰”。
(要求看课本上的彩图或放幻灯片)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革 * 命领袖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激情壮志。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5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5篇)《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义。
教学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
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
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还有宋朝胡仔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元朝黄庚的“江天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等等,决不胜举。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二、初读课文1、了解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2、学习字词莽(mang)素(su)成吉思汗(han)单于(chanyu)妖娆:妖艳美好。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3、齐读。
三、再读课文(一)学习上阕1、从词的哪些句子可知描写的是北方冬季的景色?(第1—3句。
)2、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来描写景色的?(夸张、拟人、比喻等。
)3、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沁园春雪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水平目标:品味诗歌凝练、贴切的语言;深情诵读这首词,深入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深情朗读。
教学难点:结合诗句的内容,把握朗读的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预习准备(早自习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注意停顿和重音。
2、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
自古以来咏雪的诗句不胜枚举,你会背诵的在哪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梨花开。
——岑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白雪却嫌春色好,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咏雪的诗词,欣赏北国壮美的雪景,品味伟人博大的胸襟。
二、了解背景。
193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区,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而此时,国民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检查预习。
1、注音释词。
(指名演板,每小组一名)(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园春()莽.莽()素裹.()分.外()稍逊.()折.腰()数.风流人物()成吉思汗.()妖ráo()原chí蜡象()jìng折腰()一代天jiāo()(2)解释词语。
惟余莽莽红装素裹折腰输风骚一代天骄俱往矣风流人物2、指名朗读。
(其他同学点评)3、多媒体展示节奏、重音,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自主学习。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雪篇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3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7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 交流、补充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课后学习: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二云南省泸县第四中学张开芳一、导入: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
第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2、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 zhuāng 素裹()顿失 tāo tāo()江山多 jiāo()一代天 jiāo()4、诗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5、背诵比赛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7、《心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
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
9、简答二、研讨展示:5、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7、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8、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三、练习反馈:(一)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二)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通用12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通用12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2、通过朗读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3、比较中理解词的知识并试着填词;教学过程:一、导入:问:“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这句话同学们熟悉吗?学生:不熟悉!解说:这是一首歌的歌词,老师只是知道,但我的父辈们却是非常熟悉,而且人人会唱,不信就请某老师唱一段。
问:歌词中有一句——“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是对毛泽东的赞美,何以对毛泽东给以这么高的评价?你能介绍一些毛泽东的革命事迹吗?(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光辉业绩)小结:毛泽东不光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
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
不信,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
(板书课题)老师介绍写作背景二、自由朗读全文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词所描写的内容。
(思考:词的上下阕各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读文,并能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理解。
画面一:绘北国壮丽雪景。
画面二: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师:刚才同学们能够结合文章,介绍画面,谈得都很好,但是却未能通过你的朗读展示词的魅力,将这首词的磅礴大气传递出来。
三、观察画面,揣摩意境,再次朗读文章要想把握词的精髓,朗读很重要。
朗读要收到成效,标准的普通话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适当的停顿、重读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同学们静心看下面的片断,酝酿感情,再次朗读全文。
1、放片断2、学生自由朗读并对需处理的字、词做好标记3、个别示范朗读,自评(你是如何处理重读、停顿的);同学点评,穿插老师点拨。
(把握关键处:如“冰封”和“雪飘”动静结合;望领起七句写景;山舞的“舞”、原驰的“驰”;竞折腰的“竞”;“惜”等)四、个性创作(大组诵读)看!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词人溶为一体,也变的气宇轩昂,意气风发。
第1课 沁园春雪导学案
第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重点)2.掌握本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3.感受本词描绘的北国美丽雪景,品味语言美。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预学案】一、回顾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代表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
二、背景链接1936年2月,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地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滔.滔()妖娆..()折.腰()风骚.()天骄.()沁.园春()莽.莽()成吉思汗(..)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今朝.()四、对照注释,理解词意【探究案】任务一:赏析上阕1.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句子创造了怎样的意境?2.诗人对雪景的具体描绘由哪个字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内容?3.作者具体描绘的雪景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任务二:赏析下阕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惜”字领起哪些句子?3. 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该句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检测案】1.这首词中总括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找出其中的过渡句。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4.背诵并默写全词。
《沁园春.雪》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导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2. 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1. 理解多角度生动细致写景的方法;2. 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导学重点1. 品读精练、优美的语言;2. 学习多角度生动细致写景的方法。
导学难点领会本词的思想感情,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导学方法:问题导学教学时数:1课时导学环节一、导入1.课件展示毛泽东的年轻和成年画像,让学生认识毛泽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2.解题。
提问,让学生知道: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二、了解作者课件显示“关于毛泽东”的常识。
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领袖。
2.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朗读(一)读准字音1.学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勾画词语,标出句子序号。
2.抽学生试读。
抽2名学生分别读上、下片;学生评价,教师指导并正音。
分(fèn) 娆(ráo )逊(xùn )数(shǔ) 汗(hán)(二)读出节奏1. 女生读上片2. 男生读下片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读懂意思(一)掌握词义(课件显示词语)让学生自学、抽问、勾画重点词语。
(二)品析语言、情感、写法(课件显示问题)1.上片前3句中的“千里”“万里”的意思?互文,交叉表达,“千万里”的意思。
2. 读“望”的内容语句(上片中7句)“望”字能否换成“看”,请揣摩一下动作。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8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依据以上理论,再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的,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这点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第一、诵读法,诗歌的理解在于朗读,常说“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将诵读作为主线贯穿全过程采用初读、听读、分组朗诵、全班朗诵、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的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第二、提问法,提问是教学中永远不会过时的教学方法。
按照“切入- 顺承-深化-引伸”的顺序,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受到启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练习法。
设计两道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
第四、分组讨论法。
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参与活动。
《沁园春雪》导学案(优秀4篇)
《沁园春雪》导学案(优秀4篇)《沁园春·雪》导学案篇一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一)课前自学
1.给加黑的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
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 素裹()顿失tāo tāo()
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
3、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片);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片)。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介绍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4、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二)合作探究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三)组间展示,精讲点拨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3、在上阙,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四)达标检测
1、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2、你还知道那些写雪的诗词请写出来。
(五)课后提升
毛泽东诗词名句积累: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念奴娇·昆仑》)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