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的方法--矫非桐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法又称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地研究和解释科学事实的一种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不使用数理统计技术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国际上一直被人们视为客观的方法。
一、质性研究概述1。
质性研究方法的概念质性研究(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简称QER)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创造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一种科学地探讨行为和事件的方法。
它采用自由的、多变量、非实验性的观察,使用第一手资料而非第二手资料,并且强调理解而非解释。
虽然“科学”并不总是意味着数据和计算,但是质性研究不仅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而且要产生出可重复的结果,就像它所追求的那样。
从根本上讲,科学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去了解事物,并运用这种知识和信息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质性研究是对科学实验所得到的感性资料进行分析,以提取出新知识的研究方法。
即不是依靠精确的实验设计,而是根据对一系列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得到结论。
由于没有对实验做精确的控制,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是通过多次重复可以减少失误率,从而提高质性研究的可靠性。
2。
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2。
质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质性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心理学家埃米尔·伯克的《关于特殊儿童和问题儿童心理学的研究》(1835)这部著作中。
在19世纪后期,德国的格奥尔格·威特海默(Wolfgang Kanter, 1819-1894)、瑞士的阿道夫·迈尔(Adolph May,1819-1894)、奥地利的阿诺德·豪斯霍弗(Arnold Vos hetberg,1851-1926)等人开始对与态度相关的外界条件作定量的测量,他们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函数,因此他们将态度看作是能够测量的,并且对态度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
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方法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范式,使得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各种学科能够广泛的应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也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加充分地、更加透彻地、更加深刻地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内在原因。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质性研究是一种以描述、解释和理解现象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内在意义,了解人们的行为和想法。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研究者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得全面的研究结果。
下面将介绍质性研究的五种常用方法。
首先,访谈是一种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
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受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研究者可以获取他们的观点、经验和看法。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也可以是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这取决于研究者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
通过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受访者的内心世界,获取丰富的数据。
其次,焦点小组讨论是另一种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
在焦点小组讨论中,研究者邀请一组受访者一起进行讨论,通过集体交流和互动,获取他们的共同观点和看法。
焦点小组讨论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受访者之间的共识和分歧,了解他们的集体意识和文化背景。
第三,观察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受访者的行为、环境和互动,获取真实的数据。
观察可以是参与式的,也可以是非参与式的,取决于研究者的角色和目的。
通过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取客观的信息,了解受访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表现。
第四,文件分析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研究者可以了解受访者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文件分析可以包括文本分析、档案分析、图片分析等,通过对文件和资料的细致研究,研究者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和数据。
最后,个案研究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个别案例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可以了解个案的特点、经验和情境。
个案研究可以是单个案例的研究,也可以是多个案例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可以获取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质性研究有许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得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第一篇: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和研究步骤质性研究方法是指将研究对象从主观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以产生对对象本质和意义的理解。
其研究对象通常是个别的、小规模的样本,以非数量化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不是追求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而是强调数据的深度和质量,尤其是对对象的意义和文化背景进行挖掘和理解。
因此,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深入剖析对象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以及对复杂现象、多元主体和深层内涵进行探究的研究领域。
质性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研究对象多样化:质性研究方法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可以研究多种不同类型的对象,如个体、小组、组织、社区、文化、经验、情感等。
2. 数据采集灵活性: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数据来源多样灵活,可以通过访谈、观察、文本分析、情境还原等各种方式获得数据,有效地满足研究对象特征的需要。
3. 研究过程相对自由和开放性:质性研究方法中,研究者不是预先定义好假设和变量,而是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让研究对象自行描绘他们的观点和经验,从而发现重要的问题和意义。
4. 数据分析方式多样化: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主题分析、情境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研究对象所需的分析水平。
质性研究方法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研究者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并阐明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包括选取样本、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等。
3. 数据采集:通过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
4. 数据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以发现关键问题和意义。
5. 结论和发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发现,并与已有文献做出比较和讨论,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6. 研究结果的传达:将研究结果撰写成文章或报告,以向其他学者和实践者传达研究成果。
总的来说,质性研究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满足多种研究对象和问题的需要。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1. 访谈法:访谈是一种问卷调查的补充形式,它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被访者的内心世界和想法,能够向被访者提出更具体、更丰富的问题,以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2. 观察法:观察法常被认为是质性研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提供对行为对象的无编辑的、客观的观察。
3. 聚焦小组讨论法:聚焦小组讨论法则借助小组的统一思想和参与讨论的动态影响,让参与的个体能够更友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常常被用于获取个体的内心和心理反映,以深入的解释被访对象的主观意愿、行为以及某种特定现象的原因。
5. 历史書面方法:历史書面方法是收集有关古代或近代历史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常常使用档案资料、报纸和学术资料来分析一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作为重要的资料支持研究的结论。
浅谈质性研究方法
2020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一、质性研究的定义及主要方法质性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学界(陈向明,2008),但对其定义和具体学术名称却无统一定论,有学者译“定性研究”(如沃野,2005),也有学者译“质化研究”(叶浩生,2008;秦金亮,2002)。
国内质性研究最初介绍者之一的陈向明在《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中对定性研究和质性研究进行了区分,她认为,“定性研究更多是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陈向明,2000:23)。
因此,将Qualitative Research 译为“质性研究”更为合适。
而对于这种研究范式的定义,本文认为可采取陈向明的归纳,即“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理性探究,使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行为”(陈向明,2000:12)。
质性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综合了人文类、社科类甚至一些物理科学的特征。
在具体研究方式上包含广泛,民族志、实地调查、扎根理论、焦点小组、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都可以结合实际的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在质性研究中进行运用。
在实际操作阶段,质性资料的收集方式可归纳为访谈与观察两种类型,而根据具体的研究展开形式,又可将访谈归为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将观察分为参与式观察及非参与式观察。
质性资料的分析方式可根据其最终取向,归纳为描述性和理论性两类,其中描述性通常追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和深描,而理论性则追求通过质性资料分析归纳出相关理论。
二、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跨学科特征也反映在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多重研究传统与理论思潮曾对它产生影响。
沃野(2005)认为,在哲学、社会理论上,现象学、诠释学、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主义、个性基因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对质性研究产生了影响。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通过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特点包括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以及重视研究关系。
质性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在于目的、内容、设计、手段、工具、关系、抽样策略、收集资料等方面。
质性研究方法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在质性研究中,推广度和伦理道德问题也非常重要。
推广度指研究结果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伦理道德问题则指研究过程中是否尊重被研究者的权利和尊严。
在进行质性研究时,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以及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都需要考虑到研究的实际情况。
最后,对研究的质量进行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信度和效度问题外,推论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也需要被重视。
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类属分析是根据资料呈现的某个观点或主题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个较大的分析单位。
在类属分析中,需要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概念和术语,包括类属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等。
情境分析则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中,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
分析资料的手段包括画图、列表、写反思笔记、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以及阐释循环,即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对比,建立联系。
质性研究成果需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
与量化研究报告不同的是,质性研究报告需要考虑读者对象、叙述风格、叙述人称、书写角度以及研究者的位置等。
报告需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并对涉及主题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描述,还需要详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关系的反省历程,以帮助读者判断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质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旨在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动机。
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使用各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非结构化的数据,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意义和模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质性研究的五种常见方法,包括参与观察、访谈、焦点小组讨论、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
参与观察是一种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亲身参与被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和社交互动,来获取对其行为和观点的深入理解。
通过观察,研究者可以捕捉到被研究对象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和态度,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和全面的数据。
访谈是另一种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来获取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感受。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也可以是非结构化的,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访谈方式。
焦点小组讨论是一种集体访谈的方法,研究者组织一些主题相关的人群进行集体讨论,以获取他们在某一话题上的共识和分歧。
焦点小组讨论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们在群体环境中的观点和态度,揭示出集体智慧和社会互动的特点。
文本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书面或口头文本来获取信息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书籍、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文本来获取关于某一话题的信息和观点。
文本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社会舆论和文化现象,揭示出社会意识形态和话语权的分布和变化。
最后,案例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个案的方法,研究者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某一特定个案,来获取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深入理解。
案例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个案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揭示出个案在整体中的意义和影响。
总之,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各有特点,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或方法组合。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研究对象和环境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质性研究方法有所帮助。
质性研究评价方法
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又称定性研究,是研究者根据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查询档案或记录获得的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通过分析、归类、提炼,找出某些共同特性和内涵,用文字阐述研究结果。
常用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法、扎根理论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处于不同情形下的不同个体对现象的不同理解,并不将研究者从研究中分离出来,在进行资料分析和对结果进行阐释时,均会受研究者的影响.因此,对质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时,重点关注下列方面:①该研究所用的哲学观、研究的方法学、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结果阐释之间的一致性;②研究者所致偏倚的程度;③研究对象所报告的原话与资料分析所得结论之间的关系.1、哲学基础与方法学是否一致?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应判断该文是否清晰阐述了这个研究的哲学基础或理论假设,是否明确描述了该研究采用的方法学,以及两者是否存在一致性。
例如,如果某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批判理论,采用的方法学是行动研究,那么两者就是一致的;而如果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阐释性观点,采用的方法学是问卷调查法,那么两者就是不一致的。
有些研究只描述了采用质性研究法,而没有描述哲学基础和方法学,那么对这一条的判断就是“不清楚"。
2、方法学与研究问题或研究目标是否一致?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应判断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学是否与提出的研究问题相一致.例如,某研究的研究问题是探索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体验,采用的是现象学研究法,该例中的方法学与研究问题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某研究的研究问题是评价心理指导对疼痛体验的效果,采用的方法学是人种学研究法,那么方法学与研究问题是不一致的。
因为人种学研究法无法探讨出因果关系。
3、方法学与资料收集方法是否一致?该项目关注的是资料收集方法与方法学是否一致。
例如,某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个人访谈法收集资料,该例中的资料收集方法与方法学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某研究描述的是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邮寄问卷收集资料,那么资料收集方法与方法学就不一致了。
colazzi 5步分析法
colazzi 5步分析法
Colaizzi分析法是定性访谈资料常用的分析方法,性访谈资料的分析、整理和收集是同时进行的,而且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1、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是最常采用的质性研究方法,而Colaizzi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7步骤又是被最多采用的资料分析方法。
作者以一个实际范例详细介绍如何采用这7个步骤对现象学资料进行分析,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完整、真实与可信性,为护理研究者规范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个步骤提供参考。
2、第一步是检测目标病变特征,简单来讲就是是否需要支架植入。
OCT的特性就是高分辨率,相当于高清的图像,所以可以有效的识别纤维斑块、脂质斑块还是钙化斑块,以及有没有血栓的存在。
对于各种病变的类型,包括斑块破裂和侵蚀,都可以很好的识别。
所以说第一步,OCT图像的高分辨率可以有助于判断罪犯病变的特征,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征有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
斑块破裂指的是纤维帽不连续、有破裂腔的存在。
3、现象学研究是质性研究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心理学、护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在护理领域中,现象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究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价值观、世界观等主观认识方面或生活体验的研究。
现象学研究分为2类,即以胡塞尔为代表的描述性现象学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解释性现象学[回。
描述性现象学也称为“先验现象学”,其本质是提倡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追求不带任何固有知识和偏见对事物进行认识。
而解释性现象学则强调人类现实的“情境性”,即个体的经历都会受到其生活中的世界。
如何进行质性研究分析
如何进行质性研究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质性研究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与定量研究不同,质性研究注重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强调对人们的经验、感受和观点的捕捉和解释。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质性研究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一、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进行质性研究分析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可研究性,并能够提供对现象深入了解的机会。
研究目标则是研究问题的具体表述和解答方向。
二、制定研究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方法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和目标后,需要制定相应的研究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方法。
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现象学研究等。
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收集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时,需要收集研究材料和数据。
研究材料可以是文献资料、案例文件、采访记录等。
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的材料和数据,可以更好地从多个维度了解研究对象。
四、数据分析与归纳收集到研究材料和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与归纳。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重要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对研究问题有意义的结论和发现。
五、解释和论证研究发现在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时,需要对研究发现进行解释和论证。
解释和论证的目的是使研究发现更加具有说服力,并指导之后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
在解释和论证过程中,可以运用理论、案例等方法,为研究发现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解读。
六、形成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在质性研究分析完成后,需要形成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应具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语言精准等特点。
可以采用逻辑结构清晰、段落分明、语句通顺的方法进行写作,以保证文章的整洁美观和流畅性。
总结起来,进行质性研究分析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制定研究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归纳,解释和论证研究发现,并形成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进行一次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的质性研究分析。
研究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研究报告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报告中的应用概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以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特征为目标,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分析来获得详细的信息和描述。
本文将探讨研究报告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并具体展开以下六个方面的论述。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和特点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描述、解释和理解的研究方法,强调个案和上下文的研究,多采用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收集方式,对数据进行主观性的分析和解读。
质性研究方法具有深度、全面和全面的特点,适用于研究复杂、多样和主观性较强的现象和问题。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质性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特定群体、组织或社会现象的内在意义和背后的机制,并提供对实践和政策的有价值的建议。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质性研究方法的数据收集主要通过访谈、观察和文档分析等方式进行。
在访谈中,研究者通过与被访者的深入交流和开放性提问,获取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目标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来收集数据。
文档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档案和资料来获得数据。
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主题和语义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编码、分类、归纳和综合等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
四、质性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质性研究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如能够获得详细、深入和全面的信息,揭示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理解社会实践和个体经验等。
然而,质性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有限、数据主观性和解释性的困难等。
五、质性研究方法在研究报告中的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在研究报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报告中,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提供详尽的研究细节和信息,为读者提供深入的理解和洞察力。
此外,质性研究方法还可以强调实践和调查研究的连续性,使研究报告与实际应用更加贴近。
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非统计数据来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关注个案的深入分析,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
1. 访谈:研究人员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交流来收集数据。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预先制定问题)或非结构化的(更为开放和灵活),以便深入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经验。
2. 观察: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记录现场行为来收集数据。
观察可以是参与式(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或非参与式(研究人员只观察),可以是实地观察或通过视频等工具进行远程观察。
3. 文本分析: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书籍、文章、文件、社交媒体帖子等文本材料来收集数据。
这可以包括语言内容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以了解文本中的主题、观点和模式。
4. 焦点小组讨论:研究人员组织一小组人进行集体讨论,以获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焦点小组通常由6-12名参与者组成,旨在促进互动和深度讨论。
5. 反思和参与:研究人员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并与其建立亲密的关系。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特定群体,如社区、组织或文化群体,以获取更深入
的理解。
6. 场景分析:研究人员通过对特定场景或社会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场景可以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
以上方法常常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质性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深入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背景和意义,以建立丰富的描述和解释。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与分析技巧质性研究是一种经典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深入了解社会现象、个体行为和人类体验等主观性的问题。
相对于数量研究,质性研究强调对现象的解释和理解,注重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探究问题。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的相关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的常用方法1. 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法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与参与者进行一对一的开放式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价值观、经验和感受。
在深度访谈中,研究者需要保持开放的姿态,尽量不对参与者的回答进行干预和引导,以便获取真实、详细的信息。
2. 焦点小组讨论法焦点小组讨论法适用于研究群体性问题,它通过组织一群参与者进行集体讨论,以获取他们的共同观点和互动过程。
在焦点小组讨论中,研究者应该提前制定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参与者进行交流,并及时记录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3. 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书面或口头材料进行细致分析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对采集来的文本材料进行系统性的阅读和编码,从中提取主题、范畴和模式等信息。
文本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文献、采访记录、日志、社交媒体内容等各种形式的文本数据。
二、质性研究的分析技巧1. 逐案分析逐案分析是一种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技巧。
研究者通过对个案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和主题,从而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理解提供有力支持。
逐案分析适用于研究复杂情境、单一实例和特殊群体等问题。
2.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多种个案进行比较来揭示差异和相似性的技巧。
研究者可以选择不同的个案进行对比,挖掘其中的共性和特殊性,从而深化对研究问题的理解。
比较分析可以应用在跨文化研究、历史研究和政策评估等领域。
3. 主题编码主题编码是一种将质性数据转化为可量化指标的技巧。
研究者通过对文本数据进行逐行逐段的笔记和标记,将其中的关键词和主题进行提炼和归纳,形成可供统计分析的编码表。
主题编码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
质性研究的五种方法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针对研究者所在的社会环境,试图揭示其内在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
此外,质性研究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某一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根据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质性研究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方法。
首先,观察法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在观察活动时,可以通过观察者记录、视频记录、照片记录等多种方式来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情感。
此外,观察记录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发掘更多的见解。
其次,参与者观察是一种质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参与实际发生的社会现象或活动,并同受试者交流,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研究背景和社会现象。
在参与者观察中,研究者通常会用访谈表、视频记录和其他方式对所参与的社会情境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反映和研究社会的变迁。
第三,文献研究是有关质性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它涉及研究者对可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
该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从不同的文献资料中,收集和解析研究背景所反映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研究背景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此外,采访也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获取有关受试者的信息,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观点。
采访可以通过电话、脸谱、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实施,以确保受试者能够给出真实和丰富的回答。
最后,日志记录法也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涉及研究者收集受试者的日常观察、活动经历、记录等内容,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受试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总之,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更深入的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发掘。
质性研究的五种不同方法能够更好地确认社会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指导政策制定,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质性研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步骤
质性研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步骤 质性研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种活动。
那么你对质性研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质性研究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是⼀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的研究⽅法,通常是相对量化研究⽽⾔。
研究者参与到⾃然情境之中,⽽⾮⼈⼯控制的实验环境,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整体性的探究,采⽤归纳⽽⾮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为。
包含但不限于民族志研究,⼈类学研究,论述分析,访谈研究等。
质性研究注重⼈与⼈之间的意义理解、交互影响、⽣活经历和现场情景,在⾃然状态中获得整体理解的研究态度和⽅式。
质性研究以描述的⽅式实现意义的理解,根本的问题,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与思辨的研究、科学的研究不同研究传统,具有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和特⾊。
质性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 2、⽂献综述,反思⾃我经验 3、选择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关系 4、选择研究⽅法 5、进⼊研究现场,收集资料 6、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7、写研究报告 8、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度、伦理问题) 质性研究的⽅法 ground theory(根基理论): 现象学: 认识论epistemology: 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 ⼥性主义 个案研究 (case study): 实地勘察调查法(Fieldwork): 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视觉分析(visual analysis); 论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质性研究方法课件
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应用
? 历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查阅 资料。研究者也可以访谈相关的人物、回顾 和分析录像带或电影资料、探访事件发生的 地方、实物考察。
? Mackintosh作பைடு நூலகம்有关男性在护理中的历史研 究
13
行动研究
? 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 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用于 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组织研究、社 区研究、医疗护理和教育
用速记法,一定要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话
22
? 非语言行为
1.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眼神, 人际距离 ,说话和 沉默 的时间长短,说话时的 语音,音质和音量, 姿态等 2.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受访者的个性,爱好,社 会地位,受教育程度 ,态度以及他们的心理活 动,进而帮助理解谈话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行为 3.适当的可以用谢图画,图片或卡片等;不仅 可以使用自己的非语言行为,还可以 观察对方 的非语言反映(做些简短的记录 )
23
提问的原则和问题类型
? 重要原则:尽可能的自然,结合当时的具体 情况,感觉比较轻松
? 问题类型: 开放型和封闭性 具体型和抽象型 清晰型和含混型
提问时要注意通俗化,贴近对方的心灵和生活
24
追问
? 基本原则: 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 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
? 追问的时机和度:尽可能使受访者的意愿表现充分 后在进行追问相关问题, 自然而然的衔接 ;使访谈 进展自然,顺畅,按照受访者的 自由联想进行下去
3
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实证主义 ? 后实证主义(研究者) ? 批判主义(教育者) ? 建构主义(学习者)
4
5
6
7
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
质性研究的定义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
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
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
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3)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
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4)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重视研究关系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出核心类别,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发
展出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三)扎根理论研究法资料分析的方法
对资料采用不断比较的方法,去发现事 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片段资料 组合成有功能的整体框架。
持续比较法是其资料分析法的独特之处。
扎根理论研究法资料分析步骤
1、设计分类系统和分类标准,对资料进行编码 2、连接各类别 3、寻找额外分类 4、缩减分类类别 5、寻找类别的排除指征 6、出现核心变量 7、文献查寻 8、对概念进行修正和整合
完成。
现象学研究法资料分析步骤
1、阅读参加者陈述 2、抽出有意义陈述 3、定义陈述 4、归类陈述 5、综合陈述 6、确定反映基本结构的最终描述 7、请参加者审核最终描述
(一)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以社会学中的符号关联理论为基础,研
究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 和演化过程。
在真实世界中所观察到的情况里发展理
第二节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12级护理研究生 矫非桐
本节学习目标
掌握质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熟悉三种主要质性研究方法的研
究过程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现象学研究法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二、扎根理论研究法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三、人种学研究法
记录
原点
哲学
社会学
人类学
论及理论的主张。
扎根理论研究法主要目的
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深入解释,并产生 理论。扎根理论研究法寻找研究问题的 影响因素和相关因素,资料一般从事实 中来,理论从资料中形成。
该情景中所内涵的理论框架(社会心理 过程)。
(二)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对象的选 择和资料收集过程
研究者需要系统地收集资料、分类资料,
现象学研究法主要是研究人类的特定生活经历 研究对象一般在10人左右,但也可根据研究规模 扩大研究对象的数量。通过深入会谈,研究人员 请研究对象描述某方面的生括经历。 参与、观察、档案资料查询、反思 来研究研究 对象的经历。
(四)现象学研究法资料分析的过程
现象学研究法的资料分析通过 编码、分类、
解释现象的实质和意义、提炼主题和要素来
(二)人种学研究法的研究步骤
1.确定研究领域和对象 2.文献考查 3.准备阶段 4.进入研究领域和现场 5.选择研究对象 6.深入该文化中 7.资料收集(观察法,深入会谈法,小组专题访 谈法) 8.分析资料
总结
质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现象学研究法 扎根理论研究法 人种学研究法
现象学 扎根理论 人种学研究 法
观察该现象中的要素
捕捉要素之间的关系
明确现象(生活体验)的本质和含义
现象学研究法目的的步骤
分隔
是现象学研究法资料分析的核心部
分,又称现象学缩减法,是将某一现象从已知
象中沉淀、分离出来的缩减过程。
直觉作用 分析 描述
是对所研究的现象的一种开放性
的、创造性的想象、理解和思考。
(三)现学研究法资料收集的过程
(一)人种学研究法的概念
起源于人类学研究,是对人们在
某种文化形态下的行为的描述和 解释。
人种学研究法的目的
是从所研究的文化群体中学习,
以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特 征、习俗等。
某特定群体的文化。
人种学研究法的特点
1、适用于研究全然无知的现象。
2、适用于研究整体的生活方式。
3、适用于探讨蕴藏于周围情形中的涵义,因为它 不单单收集独立片段的资料,而是整体性资料。 4、适用于护理现象及相关的人类文化。 5、可以收集到别的方法所无法得到的详细深入的 文化相关情景资料。
(ethnographic research)
(一)现象学研究法的概念
是一种观察特定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中的内 在成分和外在成分,把其中的重要要素提炼 出来,并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 景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
观察现象—分析成分、提炼要素—研究关系
(二)现象学研究法的目的
观察某特定现象
现象学研究:叙述现象 扎根(根基)理论研究:由系列的探讨、 发现、修改、及创立新的护理理论 人种学研究:探讨民族文化背景及健康 行为特殊性,民族差异特殊行为及健康 信念
现象学 扎根理论 人种学
适用 方法
心理学
参加观察 深入会谈 叙述录 日记
社会学
参加观察 面谈
护理学
参加观察 面谈 人生史 电影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