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 口耳目 第二课时
3《口耳目》第二课时课件
![3《口耳目》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d84048aef8941ea66e058a.png)
明道理:
站要有站相,坐有坐样。有利于我们身体生长和健康 平日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ěr
耳
学写字
“耳”的四横的长短各不相同,第 一横平且稳,中间两横不碰边,最 后一横向上斜。
shǒu
手
学写字
第一撇较平缓, 中间一横短,下面一 横长且在横中线,弯 钩写在竖中线上。
最后,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本课的会写字吧!
间,这就是“站”。
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京剧演员就像松树 一样笔直地站立着,给 人的感觉是那么精神, 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
站岗的哨兵 执勤的交警Fra bibliotek升旗时的学生
大家仔细看这位黑脸京剧演员的姿势是“站” 吗?
坐
你知道图中的人物是谁吗?
他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铁面无私的判 官,名字叫包拯,人们称之为黑脸包公。
口目耳手
这四个字都是独体字。
学写字
一起来写一写这几个字吧!看看你能 不能拿到三颗星!
写字姿势正确
笔顺正确
关键笔画位置正确
主题概括
本文中的“口、耳、目、手” 象形字 , 是表示 人体器官 的字。儿歌告诉我们应该 爱护身体 , 养成好习惯 。
拓展延伸
五官歌 两个眼睛看四方,两个耳朵听声响。 一个鼻子闻花香,一张嘴巴喝热汤。 两片嘴唇亲爸妈,撅起小嘴像这样。 两个脸蛋胖嘟嘟,它们都在我脸上。
你们看,包公断案时是什么姿势呢?
坐姿像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老师来领读,大家来跟读,看看你 们都会读了吗?
读时舌头要放平。 读时舌头要翘起。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还可以同桌 互读、男女 赛读哦!
3《口耳目》 第二课时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3《口耳目》 第二课时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d1d9776137ee06eef9188a.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3 口耳目备课时间 2020.9.7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运用看图识字方法让学生识字的课文。
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观看花儿的场景,学习有关身体部分名称的5个字;第二部分则通过两个京剧人物形象图,让学生通过学习两句俗语学习两个表示动作的字。
图画展示的是生活,因此,看图识字的本质是利用已经熟悉的生活识字。
这身体部分的5个字和两个表示动作的字,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并常说的,有利于学生掌握。
本节课重点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有过一些接触,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就成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2.借助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站、坐、行、卧”的要求,激发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愿望;学习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口、耳、目、手、足能做的事情。
3.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
4.认识笔画“横折”“撇”“弯钩”,知道笔顺规则“先外后里再封口”,继续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正确书写“口”等4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1.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站、坐”2个生字。
3.认识田字格,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正确书写“耳、手”2个生字。
教学难点1.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2. 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以及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发导入探索航行。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和身体部分有关的字宝宝可还记得?(课件出示5个字宝宝,学生巩固认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
读课题,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先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礼物: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然后说一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认真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3《口耳目》第二课时PPT部编版优秀ppt课件
![一年级上册语文3《口耳目》第二课时PPT部编版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bc55eb866fb84ae55c8dc3.png)
我会写
四个横的 长短变化不同, 后一笔横最长
新笔画
撇
新笔画
弯钩
我会写
书写时间
儿歌
儿歌
【生字加油站】
站坐 站、坐、行、卧
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站、坐”这2个字?在哪里见到过?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京剧人物形象——花木 兰/包公
站如松
坐如钟
理解文章
回忆生活中哪些人能做到?
站如松
坐如钟
行如风
“口”字要写得稍微小一 落”。据此分析,根据题干的提示填空作答即可。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 (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注注释释点:1.,正确认左读以竖下生和字 横折折稍稍往里
1、《藏戏》的作者是马晨明,课文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个方面介绍了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斜,整体字形上宽下略窄。
我会写
“目”的横折 的折不需往里斜, 要写直,与“口” 不同。中间两横 不碰到右边的竖, 两横等距。
游戏时间
看看谁的反应快
口耳目 手足
写字姿势
田字格
谁的火眼金睛发现了?
铁丝先是直直的,像横再把 铁丝折弯,这就是横折。
横折
我会写 要点提示:“坊”字有两种读音,一种读fáng ,表示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第二种读fāng ,表示里巷或者店铺,如“坊间”“书坊”。
(4)“复圣”颜回是古代文人的代表人物,呼应了父亲身上的优秀品质;表明父亲对文化的信仰的传承,是家风的传承。由此可见父亲对知识的信奉,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家族的 精神传承,这样写丰富了人物形象,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背诵《马诗》《石灰吟》《竹石》;《为人民服务》第二自然段;默写《竹石》。 知识点九:课外积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④于是她除了精心处理自拍照片,还统筹规划发送时间,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同时不忘偶尔也给“拉斐尔们”点个谦逊而不失自信的赞,在心中默默给每一条最新动态打一个分,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 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我们就 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译文 【解析】(1)③段“但她说她自己并不喜爱这种生活,这么做是迫于互联网社交时代的大势所趋”一句可以看出,她其实并不喜欢这种生活;从第⑥段“小半年来……这个事儿逐渐变 得矜持而精简”,可以提炼出她的心理变化“矜持而精简”;从第⑩段“渐渐又变得焦虑不安起来”可以提炼出“焦虑不安”;从第?段“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再次焕发着破网突围的激情”可以 提炼出“焕发激情”;从最后一段“黑暗劈头盖脸地砸在鸥小姐身上,像生活的真相一样沉重……失落的她只和荧荧发亮的手机屏幕对望着,却再也按不动刷新键了”可以提炼出“沉重失
部编版一年级(上)口耳目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口耳目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ed00716bec0975f565e291.png)
3 口耳目教学目标:1.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检查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下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学习新笔画横折、平撇、弯钩。
学前准备:1.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古文字、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重点:1.认识5个生字。
2.学会形象记忆生字。
教学难点:根据古文字了解汉字的字形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学习新笔画横折、平撇、弯钩。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学习重点:1.认识5个生字。
2.学会形象记忆生字。
学前准备:1.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古文字、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操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摇摇你的手,张张你的口,轻跺你的脚,拉拉你的耳,眨眨你的眼,我坐正!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观察插图,初步识字。
教师导学: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图片的内容,并认读图上的汉字。
学生试学:1.图上画着什么?小朋友怎么欣赏花的?说一说他们的动作吗?2.认识“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并指出相应的位置。
3.认读课题,初步识字。
达标检测:图形和汉字连线,认识汉字。
三、借助图画,学习生字。
教师导学:出示图片、古体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字体与图画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习新笔画“横折”“平撇”“弯钩”。
学生试学:发现汉字的字形,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习新笔画,初步掌握字形。
学习汉字笔顺。
检查反馈:认读汉字,了解汉字认识情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5个生字,学习“站”“坐”,。
2.能朗读、背诵儿歌,理解儿歌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渗透自主识字的意识。
学习重点:巩固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生字,学生认读。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bbde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2.png)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认读生字词:小鹄鸟、呱呱叫、欢快等。
2.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故事情节,并感知故事中的情感。
3.能够运用课文语言描述图片和记叙事情。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小鹄鸟》。
2.内容理解与表达:情感体验、互动表演。
3.写作训练:绘画表达、记叙文写作。
教学重点1.理解并认读生字词。
2.表演和懂得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1.表达情感细节。
2.记叙文写作,根据图片内容描述。
教学方法1.故事形式引入课文。
2.互动式的讲解及点拨。
3.图片展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教师吸引注意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鹄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鹄鸟的故事,欢迎大家来到口耳目教室。
”(2)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好!”2. 课文阅读(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2)教师做出正确的发音模仿和读音示范。
3.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一个经历,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小鹄鸟的心情。
(2)教师用贴图表现小鹄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故事中的情感与情境。
4. 互动表演(1)教师安排学生角色,分别为小鹄鸟、大鹏鸟、树、阳光、小草等。
(2)学生扮演角色进行互动表演,体验故事情境。
5. 绘画表达(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绘制图片内容,能够描述图片内容。
(2)学生自主发挥,进行绘画创作,并描述自己的作品。
6. 记叙文写作(1)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绘画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2)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思路或自己的想象,写出一篇自己的记叙文。
板书设计单词解释小鹄鸟一个小的、年轻的鸟,通常有长腿和长尾巴呱呱叫鸟类的叫声欢快快乐、欢乐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复述《小鹄鸟》中的情节。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3.完成记叙文作业。
总结通过口耳目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热爱。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共2课时 教案+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共2课时 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8b02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0.png)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字源演变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生字卡片。
2.拷贝歌曲《中国工夫》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看图对照人体器官,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2.会写“口、目”2个字和笔画横折。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教学过程板块一游戏导入,引出新课活动1拼图游戏,揭示课题1.设疑:(把一个没有眼睛、嘴巴、耳朵、手、脚的人物画像,贴在黑板上。
)这个人身上好像少了点儿什么,同学们能说出来缺少了什么吗?2.激趣:哦,他的眼睛、嘴巴、耳朵、手、脚竟调皮地跑到了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身体部位拼回去,好吗?3.师生互动,拼贴身体部位。
4.学生贴眼睛、嘴巴、耳朵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它们还有什么名字。
5.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
活动2自由讨论,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1.引导学生了解人体各部位的作用。
(1)动画演示:两个小朋友做游戏,一人做动作,一人猜身体部位。
(2)教师依次单击图片,引导学生一边视察,一边说出身体部位名称,了解人体各部位的作用。
课件展示2.每个小朋友都长着口、耳、目、手、足,你知道这些身体部位是干什么用的吗?3.学生自由讨论。
4.师生交流。
预设:(1)口就是嘴,是说话的、吃饭的。
(2)耳是听声音的。
(3)目就是眼睛,是看东西的。
(4)手是拿书包的。
(5)足是走路用的。
5.引导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这些身体部位,说出它们的名字。
操作指点: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空想,而且对人体五官的感知也不是零起点。
部编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识字3 口耳目(第二课时)
![部编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识字3 口耳目(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fb6a89567ec102de3bd898e.png)
老师来领读,大家来跟读,看看你 们都会读了吗?
读时舌头要放平。 读时舌头要翘起。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还可以同桌 互读、男女 赛读哦!
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京剧演员就像松树 一样笔直地站立着,给 人的感觉是那么精神, 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 站要有站相。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
站岗的哨兵 执勤的交警
升旗时的学生
你知道图中的人物是谁吗?
他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铁面无私的判 官,名字叫包拯,人民称之为黑脸包公。
你们看,包公坐着断案时时什么姿势呢?
身子正、腰板直、腿放平的包公看上去一身正气, 我们要学学他的坐姿,坐着就像钟一样端正。
联系实际想一想:你的坐姿是怎样的?
×
×
你知道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吗?
头抬高
眼与书有一尺 把书拿起来, 斜放在桌面上。
两脚放平
身子坐正, 腰背挺直。
√
你们觉得正确的走姿和卧姿又应该是什么样的?
正确走姿
脚步轻,行如风, 收腹摆手挺起胸。
行如风
正确卧姿
你睡觉的姿势 是怎样的?
我睡觉时,身体弯曲着侧躺。
卧如弓
让我们一起边读儿歌,边互相检查站姿、坐姿吧!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卧如弓。
最后,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本课的会写字吧!
口目耳手
这四个字都是独体字。
学写字
ěr
耳
学写字
“耳”的四横的长短各不相同,第 一横平且稳,中间两横不碰边,最 后一横向上斜。
shǒu
手
学写字
第一撇较平缓, 中间一横短,下面一 横长且在横中线,弯 钩写在竖中线上。
部编版语文一年上册 识字一 3 口耳目 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上册 识字一 3 口耳目 第二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9f760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3.png)
3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耳、手”2 个生字和撇、弯钩2 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 知道坐、站的基本姿势, 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了解坐、站、行的规范姿势。
教学重点会写“耳、手”2 个生字和撇、弯钩2 个笔画。
教学难点知道坐、站的基本姿势, 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了解坐、站、行的规范姿势。
教学准备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Ⅰ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听写词语:一口耳目大手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师生评价。
(写得正确,得一颗星;既正确又规范,得两颗星) 同桌两个人交换过来,互相评价。
得两颗星的小朋友,你们都是最棒的!2.小朋友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正确、规范,真不错![出示幻灯片,生字宝宝回到了词串里,你们还能读准确吗?指名读词串。
3.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Ⅱ朗读课文,认识“站”“坐”1. 观察书中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2. 教师板书两个字(站、坐),指名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出示“站、坐”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 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 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6. 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行、卧”的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站立时像松树一样挺拔;坐姿像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走路像一阵风;睡觉时身体像弓一样侧卧。
)【设计意图】出示课文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画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扩词并说完整的话,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Ⅲ诵读俗语,理解应用1. 出示句子:“站如松,坐如钟。
”(1) 出示松树和台钟的图片,想一想,“站如松,坐如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松”“钟”分别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站立时像松树一样挺拔,坐姿像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口耳目第二课时语文一年级上册PPT课件部编版3
![口耳目第二课时语文一年级上册PPT课件部编版3](https://img.taocdn.com/s3/m/05400cf5f12d2af90342e6bf.png)
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站如松”的人?哪些 “坐如钟”的人?
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说一说“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 轻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 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 左(顾2)右假盼如:你向是左一右位两浪边漫看的。文学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你依愿然意 :到依这旧所。民族小学来学习吗?为什么? 惊1、飞正远确映书碧写山本去课,7一个树生梨字花,落会晚认风9个。生字。 蒙生蒙:细 “只雨要雨琴点声很一细响很,密雨的点小就雨…。…,这叮是咚春!雨叮的咚特!叮点叮。咚咚!……” 4在、朗指读名中反还馈原:画文面中,反初复步用了了解什借么助词具语体直事接物描抒写发小情姑感娘的弹方出法的。琴声? 在1朗、读 学中习还课原文画,面理,清初课步文了条解理借,助理具解体课事文物内抒容发。情感的方法。 阅二读、法 复习《“黑板”跑了》 2(学.生指:名叮分咚段!背叮课咚文!叮。叮咚咚!) 3⑹、老这师小提木示匣了里大到家底回装报些父什母么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 (262科)利课亚文的的木第匣2、第5自然段浑然一体,那么中间为什么要插进第3、第4自然段,这两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③②看你, 认一为丝木一匣毫什的么改样变?,科都利是亚遗的憾木。匣现究在竟我有们什阅么读奥这妙一呢段?,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这就是这段话的出处。 瞥教了学一 流下程:很快地看了一下。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14、“黑板”跑了》 5、填空说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6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0c88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8.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一)教案: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目标:1. 学会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认读生字词造句。
2. 听懂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4. 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插图造句。
教学准备:1.《口耳目》课文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师生问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谈论生活中的观察经验,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等。
3.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Step 2:听说读写1. 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朗读能力。
3. 练习生字词,造句,并与同伴分享。
Step 3:分析课文1. 学生观察插图,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找出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Step 4: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Step 5:拓展延伸1. 学生上台依据已学内容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
2.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反思:1. 教学准备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教具,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2.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师生互动频繁,增强了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造句和讨论,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二)教案:教学内容:《天地人》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2. 通过观察插图,初步了解天地人的概念。
一年级语文:《口耳目》 - 第二课时
![一年级语文:《口耳目》 -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c892ab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e.png)
识字3.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足”、“站”、“坐”。
2.能够给“足”、“站”、“坐”组词。
3.正确书写“耳”、“手”。
教学重点:记住图片、识记生字教学难点:会写“弯钩”一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课前准备:PPT,生字卡片 (教师)一、猜谜语引入:1.猜谜: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小耳朵认真听!(读第一个谜面)。
谁能用一个字来说一说谜底?(目)二、游戏闯关米老鼠和唐老鸭来到语文游乐园,他们邀请你们一起来陪他们接受挑战,你们愿意吗?一)我来出示,你来说1、出示“口、耳、目、手生字卡片生字卡复习,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大声说出这个字2、开小火车读二)看图认字小朋友真厉害,上节课的生字都掌握了,新游戏又来了,你们敢接受吗?1、出示图片,这是两个京剧里的人物!一个是花旦穆桂英,一个是黑脸的包公!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学生相机回答,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站”“坐”。
学生齐读生字,你可以给他们找朋友吗?生组词回答2、老师说过站立的时候,坐端正的时候,小脚丫都要并并拢,你知道脚丫用一个字来说叫什么吗?(师出示生字卡片足)。
反应灵敏,你真棒!那谁又能给“足”找朋友呢?你们真有爱,给足找了这多朋友!我们看一下它是如何演变过来的。
生字认识了,那放到课文的俗语中,你还认识他们吗?三)谚语学习我们来到游乐场的第三个游乐玩具前,看看又有什么等着我们?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谚语的意思。
教师及时补充,大概意思准确就可以。
2、出示图片:站得像松树一样笔直笔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站如松”?(解放军叔叔、参加集会的小朋友)(追问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的呢?)3、指名读+动作:有哪个小朋友想读?其他小朋友一边读一边做做动作?7、齐读+动作:还有谁想读?这么多人呀!那我们全班一起来读好吗?读站的时候自然也要——站直。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识字一3《口耳目》|人教部编版8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识字一3《口耳目》|人教部编版8](https://img.taocdn.com/s3/m/454882f855270722182ef738.png)
读书 P10 儿歌,
héng zhé gōu 坐坐如钟:坐姿象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héng zhé 我有一双小小手
小小左手和右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有了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横折 撇(短斜撇) 弯勾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什么?
站 站如松:站立时象松树一样挺拔。
弯勾
读书 P10 儿歌, 说说儿歌的意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站 站如松:站立时象松树一样挺拔。
坐坐如钟:坐姿象旧时摆放在桌子上
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行行如风:走路时象刮风一样快。
卧卧如弓:睡觉时象弓一样弯。
站 站如松:站立时象松树一样挺拔。
héng zhé gōu 坐坐如钟:坐姿象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读书 P10 儿歌, 行行如风:走路时象刮风一样快。
héng zhé gōu
piě wān gōu
héng zhé
héng zhé gōu
piě
wān gōu
坐坐如钟:坐姿象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我有一双小小手 小小左手和右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有了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大眼睛,亮晶晶, 样样东西看得清。 小嘴巴,真能干, 能说话,会吃饭。 小耳朵,真是灵, 样样声音听得清。
我有两只小小脚, 会走路,会跑步 我的小脚本领大
héng zhé
héng zhé gōu
口 耳
目 手
足
口
kǒu
口
耳
ěr
耳
目
mù
目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课文、生字解析带练习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课文、生字解析带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c4349545fbfc77da369b144.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课文、生字解析带练习x《口耳目》课文解析课文意思:这四句话告诉我们站、坐、行、卧的规范:站着像松树那样笔直挺立,坐着像座钟那样端正。
行走像风那样快而有力,睡卧像弓那样身体侧弯。
问题解疑1.人为什么要“站如松,坐如钟”?因为站如松,含腹挺胸,挺拔直立,显得人很有精神;坐如钟,看起来端庄、稳健。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人为什么要“行如风,卧如弓”?行如风,体现了人干净利落、雷厉风行的精神面貌;卧如弓,身体充分放松,能够解除疲劳。
《口耳目》生字解析口音序:K 结构:独体部首:口笔画:3组词:口气,瓶口,人口,伤口。
目音序:M 结构:独体部首:目笔画:5组词:目光,眉目,题目。
耳音序:E 结构:独体部首:耳笔画:6组词:耳朵,耳边,木耳,顺风耳。
手音序:S 结构:独体部首:手笔画:4组词:手心,手背,小手,拉手,举手。
《口耳目》同步练习一、看图认一认,连一连。
二、我会填。
1.“目”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共( )笔。
2.“耳”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共( )笔。
3.“手”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共( )笔。
三、选字填空。
①站②坐()()四、写出下面的笔画。
(教师帮助读题)横折()弯钩()撇()横()竖()五、和爸妈一起读儿歌。
参加答案:一、略二、1.五2.六3.四三、②①四、五、略。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手足随堂教学优质课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手足随堂教学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c84e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0.png)
二、小动物,画一画。
小朋友们,你最喜爱的小动物是什么?在纸上 画一画小动物的脸,并向爸爸妈妈介绍小动物的口、 耳、目、鼻、眉。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3 口耳目手足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听歌曲,做动作: 《小手拍拍》
观察图画
口、耳、目、手、足能 做哪些事?(课后题)
口
耳
目
手
足
识记字形
观察眼睛图、甲骨文“目”和楷体 “目”字,你有什么发现?
目
相似
这五个生字与身体部位形状都 相似,你来连一连吧!
口耳 目手 足
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口
看物品,说词语
口罩
口红
口哨
耳
耳环
耳机
耳罩
目
看图片,说词语
目录
目光
比目鱼
手
看部位,说词语
课堂演练
一、给下列生字组词。
目: 目光 目录 目的 口: 开口 人口 门口 手:手心 双手 手背
二、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 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 主要靠脚。
字词听写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3 口耳目手足
预习卡
圈 一 圈
搜
一
搜
靠手的项目:打篮球、打排球
靠脚的项目:踢足球
听老师读生 字,你来把生字 圈出来。
学认字
口耳目手足
看物品,说词语
口
口罩
口红
口哨
耳
耳环
耳机
耳罩
目
看图片,说词语
目录
目光
比目鱼
手
看动作,说词语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3《口耳目》第二课时PPT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3《口耳目》第二课时PPT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47b3c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e.png)
儿歌
儿歌
【生字加油站】
站坐 站、坐、行、卧
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站、坐”这2个字?在哪里见到过?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京剧人物形象——花木 兰/包公
站如松
坐如钟
理解文章
回忆生活中哪些人能做到?
站如松
坐如钟
行如风
斜,整体字形上宽下略窄。
我会写
“目”的横折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需往里斜, 要写直,与“口” 不同。中间两横 不碰到右边的竖, 两横等距。
我会写
四个横的 长短变化不同, 后一笔横最长
新笔画
撇
新笔画
弯钩
我会写
书写时间
教学难点: 5、作者把鹅称为用“鹅老爷”,1.运用拟人和排比修辞的句子: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年纪最大、最聪明,而且也最生气。“你过来,”她说,“你做的事都应该遭报应了。你曾多次从你 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骑鹅旅行记(节选)》 12.古人告诉我们“与其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的富有哲理的话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比喻解决问题没有从根本入手的句子是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5.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知道一些生活常识,感受大自然事物的神奇。与同学交流、分享和大人一起读的收获。 C、公正平和,博爱无私的天秤座 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 8.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两句诗句可以来赞扬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月20日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 C ) 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原则,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习作者认真观察 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40d95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4.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使这些单调的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想学乐学,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
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法:培优辅差学法:小组合作教学课时:1课时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二认读生字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
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
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学写口耳目手 4个字。
认识3种笔画竖横折撇。
2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急生字,会写口耳目手 4个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音节卡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美丽的图画。
春天到了,景色多美啊!鲜艳的花朵,引来了漂亮的蝴蝶,也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
大家看图画,想一想,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呢?二教学目过渡句:大家说的非常好!看要用目来看,说话要用口来说,听要用耳朵来听,指要用手来指,站要用足来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ù
注意: 中间两个
短横的距离是 相等的。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u
注意: 1.弯钩要写在 竖中线上。 2.第三横是长 横,写在横中 线上。
zú
注意: 下面是
“人”,在田 字格的左下格。
zhan
注意: 左右结构。
“立”上横与 下提距离中线 位置相同。
zuo
注意: 竖线写在
田字格的竖中 线上,两个小 人两边坐。
大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小嘴巴,真能干,能说话,会吃饭。 小耳朵,真是灵,样样声音听得清。
我有一双小小手,小小左手和右手。 一共十根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服会梳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有两只小小脚, 会走路,会跑步。 我的小脚本领大。
第三课 口 耳 目
第二课时 语文 · 人教版 · 一年级上
kǒu
ěr
mù
口耳目
s hǒu
手
zú
足
站 坐
z hàn
z uò
标准的站姿,从正面观 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 两眼正视,两肩平齐,两臂 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 脚尖张开60°,身体重心落 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两眼 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 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 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1、腰背自然挺直,胸部 张开,双肩放平,胸离课桌 一拳左右;双臂 放在桌上略 张开,左手大拇指和其余四 指分开成八字形,按住纸左 边。
2、写字时,眼睛与纸面 保持一尺远距离。
注意写字 时字要在 田字格的 中间位置, 不要偏移。
横折是个小淘气 轻重轻重轻又重
kǒu
注意: 上大下小
ěr
注意: 中间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