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新丰二中的代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3.1温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温度》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本节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基础,也是学好热学的基础。因为温度的概念是理解有关内能及热量等知识的前提,同时,温度计是大纲要求“会”使用的量具之一。在本章第二节中,也要用温度计来研究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特点。教材的第一章安排刻度尺,这一章又介绍温度计,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强化学生养成学习使用量具的良好习惯,为后面学习的其他量具(如天平、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及变阻器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另外,这一章学习的许多知识,是学生理解地理课讲的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对学生学好化学课中物质性质也很有帮助。

物理这门功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声现象后,学习的又一现象——热现象。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温度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因此,教材上的“想想做做”,意在通过实验发现,生活中的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温度计是八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2、大纲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自制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量程、分度值,亲手测量温度,比较体温计的不同之处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不断发展。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实验、观察、讨论、训练、讲解

2、学法:小组学习、小组讨论、观察质疑、比较类比

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初步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五、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温度计的易错之处

三、说学法和教法

1.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为主,例如学生在学习自制温度计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采取学生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2.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分析讨论,归纳结论。运用提问法、类比法、讨论法、直观法等让本节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六、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们在第二章学习了声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热现象是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属于热现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

第二环节: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从而引出温度这一概念。

2、把自制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热胀冷缩的性质)从中,你能找出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通过自制温度计的演示,让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3、以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为例(预先将温度计发放下去),观察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

壳,液体,液体泡,刻度和符号)。通过看桌上的温度计、看书和播放课件,学生互相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量程、分度值、摄氏温度的读法、如何规定零摄氏度和100摄氏度等知识。并通过老师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加以深化。

4、通过对摄氏温度的讲解,并附加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并学会温度计测

量温度。

师:怎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所测液体温度能否超过量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