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专题六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普通高中适用)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解读与解题技巧例析:赏析诗歌中的思想感情(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解读与解题技巧例析:赏析诗歌中的思想感情(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解读与解题技巧例析赏析诗歌中的思想感情(附练习与答案解析)【考点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分析诗歌的意境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主要包括:1.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的主旨;2.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技巧点拨】答题思路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1.抓住两种“情语”:(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

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

因此,不必将“情语”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原文语境作准确的理解。

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二、抓住具体抒情方式,领悟含蓄、隐晦的情感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对于考试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间接抒情,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给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难度。

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分具体的间接方式,对症下药。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主要途径是通过细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色调是什么(指冷色调与暖色调),它们又与情感有着怎样的正关联或负关联。

2.托物言志:抓物语悟情志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

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

古诗词阅读指导之思想情感题

古诗词阅读指导之思想情感题

古诗词阅读指导之思想情感题“思想情感题”是界定能否真正读懂诗歌的基准题型,把握“思想情感”是准确赏析古诗歌的前提。

这是因为古诗歌的思想情感定位不准,其他题目的解答便偏离了方向。

题型一词句情感[题型例释]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

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

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当然,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较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例1] (202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 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

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

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自主尝试][解析] 本题旨在分析后两联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要注意局部情感不能脱离主旨,要立足于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本诗是作者写给沈康这个新任常州知州的,除了告知其常州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外,还有前任对继任者的多种复杂情绪,如考虑到常州百姓的贫苦生活,希望沈康能够凭借其卓越才能把常州治理好;最后就是直抒自己对常州的情感,有对自身治理常州不尽如人意的失落与惆怅,还有对常州秀美风光的喜爱与留恋等情感。

[参考答案] 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题技法]概括分析词句情感题“两步骤”[多练提能]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六类题型分类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六类题型分类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六类题型分类练习与答案解析壹、思想情感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安定城楼(唐)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①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③竟未休。

【注释】①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

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②回:挽回、扭转。

③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盘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情感又一跳转,由颔联的激昂转入低沉,诗人想象自己一生无为,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泛舟湖上,渺如沧海一粟。

E.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

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

(6分)答案1、CD【解析】C项“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主要还是诗人的身世自况,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情感没有那么积极。

D项意思表述全然相反。

颈联是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情感比较积极。

高中复习必备:(诗歌鉴赏):思想感情理解、领悟题【含答案】

高中复习必备:(诗歌鉴赏):思想感情理解、领悟题【含答案】

思想感情理解、领悟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构建起解答古诗情感题的知识背景一、掌握理解、领悟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品关键词语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除要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如看标题、理层次、联作者、借注释、论人世、知题材等)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抓住诗中能或隐或显地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词语并加以仔细品味了。

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

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

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

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物语”。

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其基本义。

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

弄清上述隐性关键词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就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边练边悟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情语”。

(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愁)(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独)(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冷、凉(暗含冷寂)](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孤、独(暗含孤傲)]边练边悟2探寻下面画线诗句的隐性关键词,并依此分析该处蕴涵的感情。

①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普通高中适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普通高中适用)

专题六古诗歌鉴赏思想感情题(一般高中合用作业 ) 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1)~ (2) 题。

(11 分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斜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这首诗抓住从黄昏到深夜的特点,描述了一幅“山间初夜图”:斜阳西下、群壑蒙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欲归、烟鸟栖定。

B.“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仔细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很有神韵。

C.“孤琴候萝径”写诗人独抱古琴,孤零零地屹立在洒满月色、长满藤萝的小径,痴痴期盼友人丁大的到来,期望知己之象绘声绘色。

D.诗人运用视觉、感觉、听觉等写景,笔意在若隐若现间运用自如,点染空灵,将暮后山中风景勾画得极具特点,并寓情于景。

E.从表面上看,前六句不过写景,只有结尾两句才写候友,其实否则,诗人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隐藏在光景中没有露面罢了。

B 项,分析:选 AB A 项,“樵人欲归”剖析不妥,“归欲尽”的意思是差不多走尽了。

“激动心情”剖析不妥。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表现了将要见到友人的舒适。

★ (2)诗中抒发了如何的思想感情?抒怀主人公拥有如何的心态?(6 分 )答:分析:诗题中的“待丁大不至”限制了诗作的感情范围,前三联的环境描绘酝酿了感情基础,“孤琴候萝径”集中显现了诗人的感情所向。

参照答案:抒发了对丁大归宿的期盼之意和对丁大的牵挂与相信之情。

抒怀主人公不心焦,不诉苦,表现出异样沉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 ]此诗写在山间夜宿,期望友人不至。

前六句尽写夜色:斜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望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候。

全诗不单表现出山中从黄昏到深夜的季节特点,并且交融着诗人期盼知己的心情,境地清爽清静,语言委宛委宛。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如何把握准确诗歌感情(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如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

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

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

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3)关注“时”“空”体悟“情语”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如春(常有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

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语,需要引起注意。

(4)注意作者人生经历揣摩“情语”不同的作者,一位作者的不同生活阶段,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亦各不相同。

比如《望海潮》是柳永写给早年好友孙何的投赠之作;《雨霖铃》是作者因得罪皇帝而被迫离开都城汴京时与红颜知已(虫娘)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之作。

《念奴娇》是作者被贬黄州后的游赤壁时赞美周瑜英雄盖世而感慨自身失意之作;《定风波》是作者看透人生之后笑对风雨的旷达之作。

《醉花阴》是李清照南渡前期重阳思夫之作;《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晚年漂泊孤苦无依的凄凉之作。

一、常规题型(一)思想感情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金]元好问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②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诗写于1247年。

1243年元好问应元邀请,出使燕京,与张纬文相聚,是冬,离京回忻州。

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练习

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练习

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练习第一篇: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练习“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题练习1、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战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

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3、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5分)4、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6、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问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问二: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7、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

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之鉴赏情感题

高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之鉴赏情感题

诗歌鉴赏之情感1.(2019·攀枝花市高三第二次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崇义里滞雨李贺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①古帘暗,湿景传签筹②。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注】①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投的吏部。

②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

(1)(对点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谁家子”引出,仿佛是自问之语,实则包含着诗人极度的忧愤。

B.诗人虽处于人生壮年,但由于长期漂泊,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

C.“瘦马”以下四句由直接抒情转入景物描写,笔触细致,紧扣题目“滞雨”行笔。

D.遥望南宫,旧帘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虚实结合,意境幽静冷寂。

(2)这首诗最后两句“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有何含意?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2.(2019·山东临沂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破阵子·赠行①[宋]辛弃疾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

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②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拚③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

天寒将息呵。

【注】①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

②扶头:酒醉状。

李清照《念奴娇》:“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③拚:甘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首二句用年少时的满眼春光与而今的秋叶离开树枝形成对比,语言含蓄蕴藉。

B.下片首二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醉酒的情状,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

C.结句“天寒将息呵”,笔锋一转,与前面形成顿挫,读来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D.以议论为主是辛词的特色之一,本词引议论性的语句入词,论随情至,富有表现力。

(2)(对点题)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经典基础题一、古代诗歌阅读(2020·楚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①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①荒戍:荒废的防地营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及时节,荒凉的古垒边,黄叶飘零,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远行友人的悲伤离愁。

B.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

”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

C.“江上几人在”句想象归客一个人归还将遇见哪些故人,这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及对故交的情意。

D.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当此送别之际,设想他日重逢,开怀畅饮,更见惜别之情。

2.这首诗运用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021·清原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

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

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

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

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

⑤裂帛:指写家信。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

B.“日暖南山石。

”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颔联上句中的“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

D.“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

4.请简要分析本诗表达的情感。

(2020·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安定城楼(唐)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①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③竟未休。

【注释】①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

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②回:挽回、扭转。

③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盘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情感又一跳转,由颔联的激昂转入低沉,诗人想象自己一生无为,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泛舟湖上,渺如沧海一粟。

E.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

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

(6分)答案1、CD【解析】C项“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主要还是诗人的身世自况,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情感没有那么积极。

D项意思表述全然相反。

颈联是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情感比较积极。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

甚:为什么。

云山:田园。

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

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

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六思想感情主旨鉴赏 课件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六思想感情主旨鉴赏 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之(六)
思想感情、主旨鉴赏
【学习目标】 1.熟悉古诗词中所抒发的
各种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其鉴赏 术语;
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的解题思路。
思想内容(主旨):
? 1题目类型: 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⑶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志向、理想) ⑷主旨是什么 2 解题格式: ⑴所抒感情:抒发(寄寓 /揭露)什么情感
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 情感是借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五、六两句构成 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即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 (步骤三 )
巩固练习 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
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
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巩固练习 (08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 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 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 一腿蜷缩的样子。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 析。
试题传真:12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六套古诗歌鉴赏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套古诗歌鉴赏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套古诗歌鉴赏练习试题及答案太常引·暮行李齐贤栖鸦去尽远山青。

看暝色、入林垌。

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莒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

争夜候明星[注],又何处、长亭短亭?[注]明星:启明星。

1.从这首词的上阕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栖鸦去尽远山青。

看暝色、入林坰”写出了暮色推移的时间变化,体现了作者急于找到宿处的迫切心理;(1分)②“灯火小于萤”一句写出一星灯火使行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希望;(2分)③“人不见、苔扉半扃”通过住宿处的破败写出了作者的失望心理。

(2分)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衬托。

以“栖鸦”衬托旅途孤寂。

(2分)②想象。

“又何处、长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将踏上的漫漫征程。

(2分)③借景抒情。

以“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的宿处简陋之景抒发了作者难以入眠时的凄凉酸楚之情。

(2分)(如答其他手法且有合理分析亦可酌情给分)【问题】雪晴晚望贾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5.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6.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参考答案】:15.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

16.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断烟”“危峰”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寒日”“溪云”等静景,也选择“归”“下”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视听结合,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思想情感题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思想情感题

【参考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
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 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 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2011年大纲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 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 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参考答案】①诗人戏谑有人夸耀自己,通过诙 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 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 与自嘲。
【发现规律】注意答题的切入角度“戏赠”,重 点抓住“戏”字,分析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必须围绕“戏”来组织。重点在于准确理解 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参考答案】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侯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
雁影;下阕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 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2分, 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
【课堂小结】
1. 运用读懂诗歌的常规方法,总结经验; 2.梳理内容情感题相关知识点,查漏补缺; 3.巩固解题方法,完善要点,规范答题。
【失分悟法】
再做高考真题,找做题失误的原因,从失误中领悟 方法,总结经验。
再做真题——
例1: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I朱熹《次韵雪后
书事二首》(其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 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普通高中适用作业)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2)题。

(11分)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抓住从薄暮到深夜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山间初夜图”:夕阳西下、群壑蒙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欲归、烟鸟栖定。

B ?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细致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很有韵味。

C ? “孤琴候萝径”写诗人独抱古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长满藤萝的小径,痴痴期盼友人丁大的到来,期待知音之象栩栩如生。

D ?诗人运用视觉、感觉、听觉等写景,笔意在若有若无间挥洒自如,点染空灵,将暮后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并寓情于景。

E从表面上看,前六句只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才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人一开始就在写候友,只是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

解析:选AB A项,“樵人欲归”分析不当,“归欲尽”的意思是差不多走尽了。

B 项,“激动心情”分析不当。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表现了将要见到友人的惬意。

★ (2)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心态?(6分)解析:诗题中的“待丁大不至”限定了诗作的感情范围,前三联的环境描写酝酿了感情基础,“孤琴候萝径”集中展现了诗人的感情所向。

参考答案:抒发了对丁大归宿的期盼之意和对丁大的挂念与信任之情。

抒情主人公不心焦,不抱怨,表现出异常平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此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

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

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 (2)题。

(11分)秋晚登城北门①陆游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①城北门:成都城北门。

②幅巾:当时读书人闲居时的一种装束。

③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了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趋衰颓的状况。

B ?颔联抓住“一点烽”和“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俯视中想到岁月空逝,大宋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C ? “杜陵秋”明指长安,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它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

D ?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乾坤的豪杰?E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大势已去的无比感慨。

解析:选BC B项,“俯视”分析不当,“两行雁”是空中的物象,应为仰视。

C项,“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分析不当,应为对故都沦陷的无比忧虑。

★⑵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因登临而起的悲秋之情。

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深秋时节,西风劲吹,寒气袭人,眼前萧条凄凉的景象使诗人愁绪满怀。

②山河沦陷、忧国伤时的叹惋。

颔联和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

③壮志难酬的悲愤。

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而自己却报国无门,悲愁难耐。

(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诗歌鉴赏]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

头两句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

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

最后一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

全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激愤,意想沉痛,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 (2)题。

(11分)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注]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叶梦得(1077 —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被迫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若隐若现的情景。

B ? “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

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D ? “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E “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解析:选BE B项,“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理解错误,该句既有登高临远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世无同道(知音)的孤独之感;E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

★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两句中的“天涯想”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

②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

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 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

③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

“独” “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

④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

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 “莫学衰翁样”。

(答 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情感” 1分,“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诗歌鉴赏]首句“缥缈”,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目中的“绝顶小亭”来写的。

“笑谈”句,可见其豪放旷达,纵情山水,年老而不衰。

“与谁”二 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因为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朝中几已无人了。

作者 “笑谈”的豪情一下转向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惆怅。

下片“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两句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 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 和打算。

这里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矢志不渝,表现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但是整个时局,毕竟不是个人的壮志豪情所能改变的,自觉回天无力,所以有“空惆怅” 之句,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勾销了, 又回到了无可奈何、 孤独寂寞的心境,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

但他又不甘如此,所以结句又劝勉随从小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我这衰老之人的模样。

是示 人,也是律己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 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地收回,重建共 赏的人,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 (2)题。

(11 分)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答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解析:选BD 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功业未就”;D项,颔联是叙事和抒情★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6分)答:..............................................解析:颔联两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杜甫四弟:颖、观、丰、占。

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参考答案: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音信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

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白话诗歌]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弟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唯将迟暮的年华,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诗歌鉴赏]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

五、六句又由“天涯”“ 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疚。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