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教学设计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doc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初步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方法(3)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水的人工净化系列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分类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淡水资源匮乏、必须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保护并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掌握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等混合物分离方法2、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三、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观看视频、图片,讨论水资播放一段关于淡水资源匮乏的视频及水资源分源的现状。
布图,引出地球淡水资源缺乏这一现实。
情境创设:学生讨论水中含有的哪些鲁滨逊流落在一个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取杂质,如何把这些杂质除去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以饮用吗?泥水中含有哪些杂质?他怎样从泥水中提取纯净的水?小结:杂质的种类小组讨论如何除去这几种1、不溶性杂质(如泥沙)杂质,并试着设计方案2、可溶性杂质(如食盐)3、微生物一、净化天然水(一)、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学生根据要求分组完成这1、沉降法一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在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取100ml天然水样品。
记录静置,同时在烧杯B中加入明矾粉后搅拌再静置。
2、过滤法思考如何除去烧杯底部的演示:(1)过滤器的制作;(2)过滤操作不溶性杂质总结:过滤操作的要点观察演示实验,并总结过滤一贴: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二低:滤纸边缘低操作的要点。
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靠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在烧杯内壁上。
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交流讨论:过滤后如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有哪些?小组讨论,总结浑浊的原因演示实验:在滴有品红的水中加入活性炭包,观察现象分组实验:向上述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包,静置,观观察实验现象察分组实验情境创设:鲁滨逊用自制的过滤装置制得了澄清的水,加思考并解释热煮沸后,这种水饮用是否绝对安全?为什么(二)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蒸馏分组实验:分组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1、取吸附后的清液于玻璃片上,用酒精灯缓慢现象加热,至水分消失。
课时2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
课时2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
3.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节水、护水和净水的意识。
2.在集体讨论、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如何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
【教学难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情景导入)教师出示PPT(课本第26页图),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地球上总的水资源当中,有多少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又有多少是能够利用的。
教师:水的天然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淡水资源。
但是,地面上的淡水往往掺杂很多的杂质,为了满足实际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们需要根据天然水水质的不同实行相对应的净化处理。
【新课导入】二:(故事导入PPT)展示一幅鲁滨孙漂流记的动漫图片教师:鲁滨孙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获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新课导入】三:(图片导入见PPT)幻灯片展示:湖水、雨水、海水等相关图片教师: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的储量很小,水的天然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淡水,但是往往含有杂质,为满足需要,人们还需要对水实行净化处理。
【提出问题实行探究】探究点一: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认真观察课本“实验探究21”净化天然水,完成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的杂质有泥沙、可溶性的矿物质和细菌等。
(2)净化天然水的步骤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3)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加速泥沙的沉降。
(4)用什么能够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用什么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①用肥皂水能够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②通常可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过滤的作用是什么?操作要领有哪些?答案:(1)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初中化学_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课题2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初步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方法。
3.学会转化和区分硬水和软水。
过程与方法:通过水的人工净化系列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分类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淡水资源匮乏、必须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保护并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掌握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等混合物分离方法2.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教学过程:2.和学生一起分析湖水(天然水)中的杂质。
3.一边和学生分析一边板书。
4.化学就是这样一门神奇的学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学会如何把这杯浑浊的天然水变成可以直接喝的饮用水了。
和大家一起学习《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让我们一起踏上愉快的探究旅程吧!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25页。
5.板书课题: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二、实验探究:如何除去天然水中的杂质?1.除去泥沙。
补充:可用明矾吸附小的颗粒加速沉降。
对于不能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用什么方法除去呢?2.分析过滤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根据需要:小的走,大的留;大的走,小的留。
3.明确实验过程:按照制作过滤器、安装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步骤过滤一杯天然水。
4.制作过滤器:师生同时进行。
准备两种型号的滤纸,大型号滤纸边缘能超过滤纸边缘,让学生讨论分析:湖水中含有哪些杂质。
学生观察:大的颗粒已经沉降下来了。
学生回答:过滤。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也是利用了过滤的原理。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制作过滤器:选择不同型号的滤纸。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学情分析本课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因此要利用好这一有利因素,通过观看实物、图片、演示实验以及分组实验,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净化水的方法,进而了解自来水的具体生产流程。
初中化学_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学生课前学习活动观看微视频,完成视频后测。
二、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引入《中国诗词大会》让诗词大放异彩,中国古诗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文化基因。
今天我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这是一道识别诗句题,请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我们家里的自来水就是由这滚滚的黄河水变来的,它是如何实现华丽变身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体会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
完成识别诗句题:黄河之水天上来。
感受母亲河的伟大。
惊讶于黄河水和饮用水的差别明确学习目标哪位同学能大声朗读以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聆听学习目标。
分析黄河水与饮用水的不同展示一杯黄河水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杯黄河水与饮用水有什么不同呢?找出黄河水与饮用水的不同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微视频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大家对照教材26、27页,完成这张表,把答案填在学案上吧,时间两分钟。
在这四种净化方法中,过滤操作是最为复杂的,我们重点说一下。
首先,过滤得目的是分离混合物中的难溶性固体和液体。
2,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对照教材26、27页,完成表格,并把答案填在学案上找学生回答,并举出生活中例子让学生表述“一帖”“二低”“三靠”的具体内容操作的要点:我们常把它简称为“一帖”“二低”“三靠”沉降、吸附、过滤、灭菌这四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从混合物中拿出杂质。
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思路,拿出水?拿出水的方法叫:蒸馏,这是一位同学自己在家通过蒸馏的方法获得纯水的图片。
为了得到更多的蒸馏水,他在锅盖上放了一个凉水瓶,你知道为什么吗?理解蒸馏的含义确定净化水的方法我们一起学习完了净水的方法,大家下面看看这些杂质用哪种方法除去吧?确定出杂质的方法净化水操作大家理论上已经学会了如何将黄河水净化成天然水,大家想不想亲自操作一下啊?有人比大家更着急,她用沉降、过滤得方法除去了难溶性杂质,我们一起看看她是如何做的?播放视频观看视频,找出过滤操作的失误,加深对过滤操作的理解。
初中化学_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教材和实验探究了解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初步掌握过滤的基本实验操作,提高对化学实验严谨性的认识,提升化学实验素质。
3.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通过对水的净化,感受爱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4.通过水的净化实验探究,初步建立一个正确的对待他人、社会、环境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方法难点:过滤的基本实验操作教学方法:科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好,请坐曾经九曲浪淘沙,骏马奔驰向天涯,敢问路向何处走,甘泉送入万千家。
这是老师写给黄河的一首小诗。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我们都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切】那么从涛涛河水到最后的“甘泉”,中间经过了怎样的步骤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水的人工净化【板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二、承上启下在净化水之前,我们先通过一段科技小品文回顾一下水是如何循环的【切PPT】大家一起来看(1min)好,这篇小品文再现了水的天然循环,通过循环,水实现了自身净化,但有时还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老师这里就有一瓶取自某个池塘的水,像这样的自然界的水,我们把它叫做天然水【板书:天然水】,结合这篇小品文,同学想一想,这瓶水里可能有哪些杂质呢?(泥沙、细菌、可溶性杂质、颜色和异味)通过整理,我们发现天然水中,可能有以下杂质【切PPT】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将这些杂质除去呢?请大家自学教材31-33页,尝试找出除去杂质的方法,我们进行一个实验探究。
(巡视,单独问一问)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他的方法(沉降、过滤、吸附、蒸馏)三、实验探究好,大家已经将方法找到,下面我们按照同学们找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首先来做第一步——沉降【同时板书】沉降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水放在这里静置一下,大块的泥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到水的底部去了【切PPT】大家请看主要的步骤,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烧杯B中加入明矾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尝试在课本中找出答案(等待1min)这位同学说一下(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或者加速泥沙的沉降)好现在我们开始操作【教师演示】实验已经做完了,明矾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呢?因为沉降的时间比较长,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知道,我们先做下面的实验。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主备人: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水资源的分布的学习,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实验室和工业上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学会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水的人工净化系列实验探究,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分类的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淡水资源匮乏必须节约用水的认识,提高保护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意识。
二、重点:1、掌握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别,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三、难点:掌握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保护水资源,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学生观察烧杯内的黄泥水。
小结: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方法:颗粒较大的泥沙, 颗粒较小的悬浮杂质.继续思考:如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小结:1.用到的仪器及用品有哪些?2.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3.玻璃棒的作用:分组实验:实验探究二:如何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总结:活性炭具有的结构,所以具有作用,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实验探究三:如何证明水中有可溶性杂质?蒸发:实验探究四:如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体会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回顾总结归纳: (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
实验室中净化天然水的主要操作步骤及作用在上述净化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步骤?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净化程度最好的又是哪一步?(二)物质的简单分类--------- 分类法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实物展示天然水和蒸馏水,思考: 这两杯水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这是我们初步学习的物质的简单分类,多识一点:天然水一定属于混合物,它又可分为硬水和软水,二者的组成有何不同?组成上的差异会导致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性质呢?怎样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怎样将硬水转变为软水?(三)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验室中我们能把天然水净化为蒸馏水,生活中,天然水又是怎样转变为自来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四)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都有哪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收获?课堂检测作业:利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将学案补充完整课本:挑战自我P34 选作 2 必做 1。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化学教案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化学教案化学教案: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原理;2.理解不同净化方法的优缺点;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天然水的主要污染物;2.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不同净化方法的优缺点;2.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授课结合案例研究;2.创设实践场景,进行实验探究。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饮用的水是怎么获得的?”2.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天然水中可能存在什么污染物?”3.引出新课题:“人工净化天然水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如何进行人工净化。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天然水的主要污染物,如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微生物等。
2.介绍不同的水质标准,比如饮用水标准和工业用水标准。
第三步:探究活动(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净化方法,如过滤、沉淀、蒸馏等。
2.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研究自己所负责净化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3.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净化天然水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讨论。
第四步:实验探究(40分钟)1.将学生再次分组,每组进行一个净化实验。
2.实验内容可以包括:过滤、沉淀、蒸馏等净化方式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对比不同净化方法的效果,讨论其优缺点。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1.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各净化方法的优缺点。
2.整理出净化天然水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分析其适用场景。
第六步:拓展延伸(10分钟)1.讲解目前国内外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净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2.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水资源净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然水的主要污染物,掌握了几种常见的人工净化方法,并且通过实验探究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水资源净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案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科学探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濮阳市第六中学:王美洲第二节:黄泥水的人工净化课型:实验课执笔:王美洲审核:吴秀娟【学习目标】1、知道吸附、过滤、杀菌、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步骤及原理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掌握过滤操作步骤及实验要点【学习重点】规范过滤的操作。
【实验用品】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纱布活性炭酒精灯蒸发皿浑浊的黄泥水【课堂活动】探究实验一:沉降实验步骤:1、烧杯1和烧杯2分别加入100ml黄泥水样品。
2、向烧杯2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
3、与烧杯1对比现象。
观察浑浊的程度。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过滤(1)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溶解泥沙②过滤(2)注意事项: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除颜色和异味实验步骤:1、将装有活性炭的干燥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下面放一个干净的烧杯2、将装有稀释过的红墨水从干燥管的上部倒入3、观察烧杯中得到的液体的颜色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_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水资源的分布的学习,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2、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初步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掌握过滤法这一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天然水的人工净化系列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分类的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水的净化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资源匮乏,必须节约用水的认识,提高学生保护并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过滤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诱思导学;通过实验演示、启发讨论,归纳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动态展示为辅;【教学用具】黄泥水、明矾粉、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药匙、活性炭包、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表面皿、胶头滴管、坩埚钳、玻璃片、硬水、软水、肥皂水、试管、多媒体【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2自然界中的水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沉降2.过滤3.吸附4.蒸馏《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初次走进实验室,对实验室基本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接触和使用过一些仪器,并初步学会了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巧,他们喜欢到实验室动手动脑,自主探索,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基础。
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这样完整的实验探究课,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天然水的人工净化系列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实验目的性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体会到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这也是本课时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效果分析本课题以探究天然水的净化方法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这一基本科学探究理念,引领学生亲历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验沉降和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还通过演示实验将之与吸附、蒸发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联系起来,对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起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化学教案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化学教案《自然水的人工净化》化学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自然水的人工净化》化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净水方法;把握过滤的试验操作。
2、通过练习过滤的试验操作,提高试验操作技能和动手力量。
3、通过试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异。
二、教学重难点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的净水方法;过滤试验原理及留意事项。
过滤试验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引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故事,让大家思索如何帮忙鲁滨逊把黄泥水转变为可饮用的水。
向同学展现一瓶黄泥水:让同学观看黄泥水,请同学依据已有学问和生活阅历,思索黄泥水中含有哪些杂质。
泥沙、细菌等。
黄泥水中有如此多的杂质,那么鲁滨逊如何把黄泥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水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厂需要把自然界中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过程,之后再传送到家家户户,究竟经受了哪几个步骤呢?今日就来学习水的净化。
环节二:新课讲授1、吸附沉降如何除去像泥沙这种不溶性的杂质呢?静置。
用静置的方法可以除去全部的不溶性杂质吗?请同学留意观看静置后的'黄泥水。
不能,水中仍旧含有大量微小杂质。
放入明矾,让同学认真观看瓶中水的变化。
水中的微小杂质沉降了下来。
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肯定的净水作用,这个过程叫做吸附沉降。
2、过滤让同学观看现象、思索如何除去沉降在水底的不溶性物质,从而使杂质与水分别。
老师讲解过滤操作并演示滤纸的折叠方法、过滤操作的方法。
让同学仔细观看试验操作、沟通争论过滤操作中需要留意的事项和缘由。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过滤操作的留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老师组织同学以化学小组的形式对黄泥水进行过滤操作,试验同时老师留意巡回指导。
初中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和学案
初中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和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2. 掌握常见的净水方法及其原理;3. 能够设计简单的水净化实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净化的过程;2. 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2. 常见净水方法及其原理。
难点:1. 水的净化实验设计与操作。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瓶清澈的饮用水,引导学生思考:这瓶水是如何变得清澈的?进而引出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这一主题。
2. 讲授净水方法及其原理介绍常见的净水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并解释各自的原理。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水的净化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各种净水方法的效果,讨论如何优化实验方案。
5. 总结与反思总结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6.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关于水净化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并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七、教学步骤1. 沉淀:通过加入明矾等化学物质,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状物,以便于后续处理。
2. 过滤:利用过滤层(如沙层、活性炭层等)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进一步净化水质。
3. 吸附:利用活性炭等材料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色物和异味物。
4. 消毒:通过加入消毒剂(如氯、臭氧等),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水的安全性。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学案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学案主备人审批人一、学习目标:1、通过水资源的分布的学习,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实验室和工业上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学会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二、重点:1、掌握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别,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三、难点:掌握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四、课时二课时五、学习过程:【预习准备区】带着明确的任务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1、根据上图信息填空:地球上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而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湖泊以及浅层地下淡水仅占地球淡水总量的,占地球总水量的。
2天然水中往往含有、和等杂质。
3、为了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
4、为了除去水中或空气中的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可向其中加入,它,表面积,因而具有较强的作用。
【互动探究区】(一)我来探究:实验室净化天然水实验探究一:学生观察烧杯内的黄泥水。
思考:1.其中可能含有那些杂质?2.颗粒较大的泥沙静置一段时间后会怎样变化?3.颗粒较小的悬浮杂质又应该怎样进行沉降? 小结: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方法:颗粒较大的泥沙 , 颗粒较小的悬浮杂质 .继续思考:如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带着以下问题观看PPT,获取信息1.过滤需要用到哪些仪器?2.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贴、两低、三靠具体是指什么?3.玻璃棒又有什么作用?分组实验:按照屏幕上的提示,合作探究,规范操作,将小烧杯中的天然水进行过滤,一起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实验探究二:如何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对比分析变化原因:总结:活性炭具有的结构,所以具有作用,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实验探究三:如何证明水中有可溶性杂质?。
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分析变化原因蒸发:实验探究四:如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初中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和学案
初中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和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2. 学会使用活性炭、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水的净化;3. 能够设计简单的水净化实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2.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2.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2. 活性炭、沉淀、过滤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1. 水的净化实验设计;2. 对净化过程中各物质的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2.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学生: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净化水?2. 学生分享生活中所见到的水净化现象。
环节二:探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1. 教师展示天然水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2.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人工净化水的实验方案。
环节三:实验与观察1. 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环节四:分析与解释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净化过程中各物质的作用。
2. 学生展示对生活中水净化设施的理解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1. 根据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2. 调查生活中其他水净化方法的应用,并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馈与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掌握程度;2. 课堂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天然水净化过程的理解程度;3. 学生作业和分享,评估学生对生活中水净化方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1.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2. 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加强实验操作的讲解和演示,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生活场景;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我评价】1、如图是某同学的过滤操作,请指出其中的错误(1)(2)(3)探(4)改正错误后,经过滤的液究体,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进一步处理的方法是_ 过滤中玻璃释棒的作用是疑服务于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利用了过滤的原理------【生交流】水净化器、泡制茶水滤出茶叶等(三)吸附【问题】颜色过滤不掉,怎么办?【演示实验】加入活性炭,期待…..合【问题】作其他同学过滤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水就交是纯净的水吗?流【演示实验】蒸发思考回答做练习小组讨论并交流思考回答帮助认识蒸发与结晶原理再次体现化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认识蒸发与蒸馏的区别引导学生明确物理方法可以分离物质,化学方法可以制取新物质,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自我评价习题的设计,让学生自我、教师及时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认识---,不含或含矿物质较少的 ------ 软水【分类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你会吗?】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呢?【可演示】硬水危害(一分为二看事物)课堂小结【感悟收获】在这次愉快的学习旅程中,你知识的背囊里获取了哪些宝藏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请大胆的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讨论主动交流?,和共享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反思自己、提 高能力。
课堂 检测 教师巡回,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 做检测题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布置作业1、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南方受水灾的人们制作简易净水器2、找寻身边更多的节水事例,交流【板书设计】: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改造 ------------ 应用。
初中化学_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一、课时目标1. 通过探究天然水的净化过程,掌握净化方法和原理,理解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感受化学对社会和生活的意义。
2.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体会分类的思想。
二、课前学习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国情。
2.调查周围河水、湖水的污染情况,分析里面的污染物。
3.询问家里自来水的来源。
三、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说出沉降、过滤、吸附、蒸发、蒸馏的生活原型,是否能从生活实例中说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课堂学案中的习题检测。
是否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纯净物、混合物。
2.实验评价量规3.结果性评价:课堂小测,设置5分钟小测时间,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
三、课堂教学设计(一)怎样让河水变得“澄清”(二)多种多样的物质(三)自来水厂如何让河水变得“澄清”(四)总结:根据板书回答:选择过滤、吸附、蒸馏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可见物质的分离方法由什么决定?物质的性质又由什么决定?过滤、吸附、蒸馏又是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如果将这些分离方法分为两大类,如何划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尽量选择简单的物理方法,当物理方法解决不了时再选择化学方法。
(五)板书设计原理适用范围过滤颗粒大小不同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吸附疏松多孔、表面积较大颜色、异味蒸馏沸点不同从混合物中分离液体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自然界中的水》第二课时学情分析本课为鲁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制)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标题为《自然界中的水》,在第一单元第一节学生就已经初步认识了水的构成微粒是水分子,第二单元第一节又认识了分子的基本性质,所以在水的天然循环中学优生能够很熟练的说出每个环节中水分子的变化,对于学困生的主要难点在于三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的意义。
对于天然水学生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管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能说出天然水中的杂质有泥沙、细菌、颜色等,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过滤的方法,能说出它在生活中的原型,但对于过滤的原理的表述不够准确,吸附、蒸馏的生活原型部分学生能够找到,只是对于原理的分析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自来水学生也不陌生,生产过程个别同学在加工厂见过。
初中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和学案
初中化学《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和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原理及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
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关爱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原理及方法。
2. 活性炭、过滤、沉淀等净化技术的应用。
难点:1. 天然水人工净化过程中各种试剂的作用及反应原理。
2. 针对不同水质,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1. 天然水样品2. 活性炭3. 过滤纸4. 沉淀剂(如明矾)5. 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实验工具教学资源:1. 相关水资源保护的图文资料2. 净化水实验操作视频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2. 讲授新课:1. 介绍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原理及方法。
2. 讲解活性炭、过滤、沉淀等净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
3. 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天然水人工净化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原理及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净水方法及原理,下节课分享。
3. 思考如何在家中进行简易的天然水净化,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天然水人工净化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问题解决能力。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鲁科版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设计课题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天然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2.通过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学习沉降、过滤、吸附、杀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节水与环保意识。
达成评价:1.能根据数据认识到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掌握净化天然水的过程、每步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3.能够体会纯净水的来之不易,增强节水意识。
重点难点天然水的净化过程与过滤操作先行组织:水是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源,是动植物乃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其中大多数是海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十分匮。
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嵌入评价任务一认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活动一:展示水资源分布的饼状图和人均水资源的数据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3%,其中有76%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11%是不可挖掘的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有13%,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淡水占有量仅2220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8,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而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任务或活动评价:能够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意识到地球上淡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责任感,树立节水与环保意识。
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活动二:展示资料一: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包含工业三废的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
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2
1.沉淀:介绍沉淀的原理,即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水中悬浮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讲解常用的沉淀剂及其作用,如明矾、聚合硫酸铁等。
2.过滤:讲解过滤的原理,即利用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对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进行拦截,使水变得清澈。介绍实验室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如过滤器的选择、过滤速度的控制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和水净化的意义。首先,通过展示一组当地水源污染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接着,提出问题:“我们每天用的自来水是如何变得干净、安全的?”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随后,简要回顾已学的有关水的知识,如水的组成、性质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头报告等形式,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提高他们的表达与展示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为主题,结合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2.2自然界的水,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水净化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素养。
1.所负责的净化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是什么?
2.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如何优化该方法,提高水净化的效果?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学案
2-1第二课时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一、【自学导纲】蒸馏水(纯净水)(二)自来水厂通过:、、完成净化自来水的过程,这个过程加入可以用来灭菌。
(三)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软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用区分硬水和软水,若,则为软水;若,则为硬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家用)。
二、【合学提高】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蒸发和蒸馏,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三、【展学交流】(一)展示实验:沉降→过滤→吸附→蒸馏思考: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二)体验成功: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2、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烧杯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液体B.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C. 滤纸边缘可以高于漏斗口D. 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的那一边3、下列混合物可以用过滤法分离的是()①含泥沙的粗盐②浑浊的河水③含有沙子的大米④食盐和白糖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4、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进行检验,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四、【检测反馈】1、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2、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未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初步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方法
(3)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水的人工净化系列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分类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淡水资源匮乏、必须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保护并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等混合物分离方法
2、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达标检测:】
1、见课本p34“在线测试”和“挑战自我”
2、《基础训练》p51—52第1-7小题。
【课下作业:】
见《基础训练》p51“教材自主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