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 邹农俭

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 邹农俭
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 邹农俭

第一章世界城市化概述

1.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3.城市群: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形成的一批大小不等、相互依存、密度较高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城市人口及各种要素高度密集后,又不断迫使城市内部要素向外扩展,以及整个区域内城镇个体不断壮大而形成的。城市群是由一组有相互关联的城市组成的,它有别于相互独立的城市个体而形成的城市共同体。在城市群内部,城市个体与个体的界限难以分清,城市连绵不断,相互协作、辐射、渗透。城市群一般集中了一个国家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外贸机构,是国民经济的心脏地带。城市群对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甚至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4.逆城市化:所谓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外、农村的反向流动,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西方资本主义早发国家城市化声势巨大,洪流滚滚,在这样一个大潮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地移向城市,紧接而来的是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城市集中度过高,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住房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造成住房紧张、地价飞涨;交通改善难以满足蜂拥而至的人口,造成行路难;空气污染;就业岗位难觅;升迁机遇难得;城市基础设施脱节;社会治安难管。总而言之,因过度集中而引发了一系列所谓“城市病”。医治这类病的良方,只能是人口从市区向郊区、农村适当分散。

5.当代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

(1)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尽管从产业革命开始,城市化就启动了,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城市化只是少数工业化早发国家的专利;到了20世纪60年代,城市化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终于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2)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得益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兴起,全世界的城市化速度愈益加快,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冲击力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开始唱了主角。

(3)大城市急剧增加。在城市化的洪流之中,一批大城市急流勇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了超大型城市、巨型城市。

(4)崛起了一批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形成的一批大小不等、相互依存、密度较高的城市群体。

(5)高科技城市的兴起。高科技城一般规模不大,即使是城市群,也是以中小城市为主,但科技含量较高,以高科技为主导产业,因而城市的能量巨大。高科技城的建设起步较迟,但是起点高,它不是由城市自然扩展、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而是异军突起。它一扫传统城市的臃肿、低效率,一开始就以现代化的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6)逆城市化。所谓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外、农村的反向流动,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西方资本主义早发国家城市化声势巨大,洪流滚滚,在这样一个大潮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地移向城市,紧接而来的是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城市集中度过高,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住房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造成住房紧张、地价飞涨;交通改善难以满足蜂拥而至的人口,造成行路难;空气污染;就业岗位难觅;升迁机遇难得;城市基础设施脱节;社会治安难管。总而言之,因过度集中而引发了一系列所谓“城市病”。医治这类病的良方,只能是人口从市区向郊区、农村适当分散。

6.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2009):

(1)只有工业化才是城市化的真正推动力。只有产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桎梏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以集中的现代化大生产逐步代替以手工业为主要形式的分散的小商品生产,并建设起规模巨大、工人成千上万的大工厂。这时城市从数量、规模到布局、结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得以空前的发展。产业革命之前,古代城市尽管已经遍布全球,城市也有兴盛的时

期。然而,古代城市在本质上不能与产业革命以后的城市相提并论,无论是城市的结构和功能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那时,城市的产业主要是手工业、商业。手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规模不大的作坊,大部分城市的商品贸易局限于不大的区域地域,城市多为地方性城市,不可能有世界意义上的城市。早期城市,中世纪城市根本不能与拥有大型工厂,社会组织十分复杂,人口结构多重化世界性贸易普遍的产业革命之后的城市同日而语,缺乏大工业的城市,其支撑力、经济基础、技术基础是相当脆弱的。

(2)产业革命之前的城市化微不足道。古代城市兴起之后,尽管也有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也有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事例,但这种演变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只是小小的波浪,并没有掀起巨波洪涛。城市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之后又过了近2000年,到了公元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仅占总人口的3%。公元18世纪中期,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后至1850年城市人口就占总人口的6.4%,仅用了50年时间,城市化水平就翻了一番。又过了50年,达到13.6%,1950年则达到28%,这就足以证明产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城市化难成气候,所以城市化是工业化之后城乡格局变动的特别指称。

(3)城市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现代词语。从学术的角度来说,一个专有名词的创立,或是为了准确刻画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表述一个特定概念。如果用城市化来表示城市兴起之后城市扩展、城乡变动这一社会现象,那么产业革命之前的数千年,尽管也有城市化的现象,城市化水平也有漫长的量的积累,但与工业化相伴随的这种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城市化浪潮相比,显然不能等量齐观。我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侧面,以城市化来命名与工业化相并行的城乡格局的巨大变动,这种社会现象城市化才有所特指,研究城市化才有意义。

7.世界城市化的形态(2016):

(1)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为主,或通过城市化造就大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化模式,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集中型城市化并不排斥小城市化,所谓集中是就其主体和主要层面来说的,城市化的主攻方向是大城市。大城市的膨胀使得城市与城市几乎连接了起来,形成了所谓集合城市、大都市圈。

分散型城市化:是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通常把原西德和东德、法国等视为分散型城市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以“多核分散型空间”为理论,着重发展中小城市。其理论模型是:在一个区域内,以多个中小城市为基本结构,依托发达的交通网,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大中小城镇体系,让各个城镇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发展,避免大城市的过度膨胀和乡村的衰落。

(2)拉力型城市化与推力型城市化。

推动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拉力”和“推力”。“拉力”是指城市能量的扩展对乡村的要素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拉动城市化的发展。“推力”是指农村的变革不断产生诸如剩余劳动力等要素,这些要素从农村游离出来,进入城市,构成推动城市化的能量。当然这种划分完全是一种理论解析,这样做是为了区分城市化实际进程中两个方面的力量对比,以便于分析城市化的不同背景和内在结构。

拉力型城市化模式在产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

推力型城市化模式实现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的积累,让农民或乡村集体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通过市场市场机制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建设的资本,或者是政府通过扩大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3)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扩展时与原建城区接壤,连续向外推进,城市在城市化中外延不断扩大。飞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有城市扩展时并不沿原建城区依次递进,而是到离开中心城市的地方去布

点发展,许多卫星城镇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4)内生型城市化与外生型城市化

内生型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内部,由于企业增加、人口增多,城市规模便不断扩张,城市化的动力源于城市自身。

外生型城市化则是指城市的郊区和乡村,一旦城市扩展至此,土地被征用,建起了城市性设施,原来的田园环境被城市道路、企业、学习所取代,被迫接受城市化。

8.城市化带来的新问题:

(1)乡村的衰败。城市化本来是城乡联动的产物,由于在将以乡村为中心的社会转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进程中,人们将注意力过多地投向新的向往地而忽略了乡村的同步协调,致使乡村在城市化中反而落伍了,甚至落入了衰败的陷阱。具体表现为:对乡村的投入不足,乡村凋敝;乡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大量外流,使得乡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忽视,工农业产品的比价拉大,动摇了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2)“城市病”。“城市病”长期袭击和折磨着一些国家的执政者和城市管理者,并已经成为当今困扰人类的几大突出难题之一。具体表现为: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经济衰退、社会治安恶化、失业、贫困等。

(3)“过度城市化”(2011):又称“超城市化”,或称“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顾名思义,城市化超越了工业化的实际水平,这样就使经济发展程度难以承受城市化的强大压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现代化大城市必须建立在工业的基础之上,它的生存有赖于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先进的通讯网络、运输工具和储藏设施以及大工业提供的各种非农业性质的专门工作。“过度城市化:没有把握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城市化进程的节奏、速率。

“过度城市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第一,迫使经济增长停滞,经济结构的转换困难。城市收到过多人口的压力,既要安排劳动力,又要增加城市建设费用,这就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城市拥有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后,经济结构转换无法顺利进行,发展高新技术缺乏必要的动力。第二,致使社会结构中存在很多矛盾。收入差距拉大,城市中涌现一批贫困人口,甚至导致社会结构的恶化。第三,造成城乡的摩擦和矛盾,城乡相互埋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无法协调。

第二章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

略看

第三章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之源

1.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劳动力。通俗地说,假如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是100个农业劳动力,而现有120个农业劳动力,那个多余的20个即为剩余劳动力。可以理解为:假如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状况的条件下,劳动力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在达到一定量以后,再投入劳动力,农业的产出不再递增,这部分“再投入的劳动力”实际上对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已经失去意义,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类型: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人们将在农忙时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称为绝对剩余,将在农闲季节多余的劳动力称为相对剩余。

2.为何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

(1)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是个常数,一个国家拥有多少国土面积是个恒量,地球就那么大,农业自然自然资源的开发也是极有限的,因此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也是有限度的。

(2)农村人口不断增加。

(3)农业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排斥。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模型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拉文斯坦等人提出。这一学说认为,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农村向城市迁移,主要是受到农村内部的推力和来自城市的拉力同时作用的结果。农村的推力主要有:技术替代对劳动力的排挤,农村人口过度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以及农村偏低的收入,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不利的农产品贸易条件等。城市的拉力表现为:城市就业机会多,选择余地大,报酬高,生活条件优越等。推力和拉力的强弱因不同的场所而有所区别。

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了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的理论模式。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构成的,一类是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传统部门,主要是农业部门;另一类是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现代工业部门。他把这种经济称为“二元经济”。

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且存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剩余劳动力。城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很高,且基本没有失业。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付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相应的工资。这样廉价、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被用来代替资本而为工业部门所吸收,使工业部门得以发展,其获取的超额利润被用于再投资,创造新的资本扩张,再去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刘易斯认为,现代部门的发展,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而现代部门的发展又取决于积累率的高低。

三、“三态论”

1964年,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了“三态论”,即根据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水平来划分各种经济状态:传统农业的均衡状态、现代农业的非均衡状态和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状态。在第一种状态下,农业劳动的生产率和边际产量很低,当其一部分劳动力被抽出时,一般会减产。在第二种状态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农业劳动的边际产量比其他部门的劳动边际产量低,因此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过剩。在第三种状态下,由于有了新的更好的农业投入因素对生产起作用,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开始增加,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零。但是如果不改变生产技术或人力、非人力资本的数量和形式,其劳动力抽出超过一定限度便会影响产量。

四、“多国模型”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1)从转移的地域角度分析: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就地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到附近的小城镇和本乡本村,即在农村劳动力附近的乡村、小城镇从事非农业活动。异地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了城市或向县城以外的乡村转移,农村劳动力发生了跨区域的流动。

(2)从转移的目标——不同的城镇实体的角度分析,有向小城镇转移和向大、中城市转移。

(3)从转移的农业劳动力的专业化程度分析:分为兼业型和专业型。兼业型是指农业劳动力转向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仍兼营原来的产业,如工农兼业、农商兼业。专业型是指农业劳动力已经成为非农产业的专业劳动者,不再兼营农业,基本上与农业脱离了关系。

(4)从转移的时间长短分析:分为季节性转移和常年性转移。季节性转移主要是农民利用农闲季节外出打工、经商等;常年性转移是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业活动。

5.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从就近转移起步,向异地转移扩展。新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就近转移为起点,离土不离乡是基本的模式。农村劳动者以乡镇工业等农村中的非农产业为载体,以劳动者所在地的乡域为范围,开始了非农化的漫长征途。伴随随着转移经验的积累,劳动者眼见的开拓,农村劳动者突破就地转移的框框,向乡外、省外乃至国外寻找就业岗位。

(2)从兼业开始,向专业化过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初始阶段,劳动者一般选择共兼农、商兼农等兼业经营的形式。如果企业不景气停工,他们仍回流到土地上去,若非农产业稳定了,有了保障,他们又逐渐割断与农业的期待。总的趋势是,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化转移的过程中,由兼业向非农业的专业化过渡。

(3)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向其他行业渗透。农村劳动力受到国外宏观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限制,向非农行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乡村工业、建筑业、采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城市流动的行业也主要是纺织业、环卫、饮食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低,就业竞争性相对弱,政府不允许进入限制少。随着宏观条件的成熟和劳动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大军的多元化转移呈强化趋势。

6.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2004)

(1)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要与形成我国农村工业中具有比较生产优势的产业格局结合起来。我国农村具有劳动力供给充足、劳动工资成本低的条件,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具有比较生产优势。(2)劳动力转移要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结合起来。以我国目前的城市结构看,城市体系自身结构的运行,已很难再生长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我国未来城市化的重点将是城市体系中发展不充分的中小城市。为使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一致,有必要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城市发展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劳动力转移政策,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劳动力向中小城市转移。

(3)在农业生产比较利益推动下,鼓励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与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的收入需求弹性较高,比较利益较为突出,发展这些产业和产品可以吸收一部分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

7.劳动力异地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促进了输入地经济的发展。第一,为输入地经济的腾飞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第二,缓和了输入地就业结构中的“结构性空位”。“结构性空位”或称“结构性失业”,是一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曾出现的社会现象。一些失业者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愿成为此等工作劳动者。第三,促进了新一轮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镇建设和农村非农化进程。

(2)推动了输出地经济的发展。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流动,大大提高了输出地农民的收入,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同时,他们还从输入地学到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进行二次创业办厂。

(3)加强了不同社区的文化交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为例,这里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由于其生活方式细作、儒雅、讲究,语言又迥异于北方方言,自成风格,在文化上对苏北、中原一带的北方习俗相对排斥。大量以北方文化为主流的外来工的移入,形成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文化撞击。这种撞击引起生活方式的多方面交流,促成了南北方文化的交会。

(4)促进了开放性城市管理功能的形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以人口管理为例,实施的是以户籍为基础的静态管理,是对本地城镇户口居民的管理。城市功能的发挥是与区域间劳动力不流动,城乡封闭的僵化格局相一致的。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进入,动态化、开放化成为城

市的一个常态,并且城镇经济已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这部分外来人口。面对这一现实,多年来沿海城市在劳动力市场、身份证管理、市容、计划生育、市政公共设施方面为形成开放型、有序化的城市管理功能做了不少工作。

8.外来劳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大量人口盲目流动使社会治安状况恶化。不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大量低成本的外来劳动力供给不能配置到适当的需求中去,不能转化为有效劳动资源。这些没能找到工作的人中许多人人开始犯罪,破坏了输入地的社会秩序,增加了社会治安的压力。

(2)引发了新的城市病,给城市建设带来巨大负担。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建设与其开放型的人口流动格局相比,显得很不适应,在现有户籍管理人口为基础的城市设施尚已超载的情况下,无法给外来劳动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外来民工为生活所迫而无序租房、乱搭乱建、挤占街道、甚至夜宿车站桥下。在外来人口聚居的地方,如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普遍存在生活环境恶化、卫生差的状况,形成现代都市中特殊的区域结构——新贫民区。

(3)大量劳动力外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输出地务农劳动者的素质。由于外出劳动力是一支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队伍,这些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输出地自身人口结构相对劣化,一些乡村只剩下儿童、老人和中年妇女,有效劳动力资源不足。

9.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增加,以及农民流动意识的增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将会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加入跨区域流动的行列,较为发达的地区都面临外来人口流入的课题。因此,要改变将农村人口流动仅仅作为农村工作来对待的狭隘观点,百拓对待“民工潮”临时性、被动性的应付方法,而应以积极的姿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立足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深思熟虑,统筹谋划。必须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的发展之中并予以战略性的考虑。

(2)完善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健全新型的劳动关系和管理法规。

(3)提倡对内开发,向落后地区输出技术和管理经验。

(4)人口管理制度与城市化进程相一致。

(5)开发人力资源,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减轻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社会成本。

(6)加强农业经济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

(7)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创造能够使人口流动良性循环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乡镇工业、小城镇、城市化

1.乡镇工业:或称农村工业,70年代称社队工业,是在乡村的地域内兴起的,或是农民办的企业。乡镇企业既是一个新生事物,是随改革开放政策而来的一项新事物,同时又是中国农村中具有悠久传统的一门产业。只不过改革开放之前,宏观的环境、条件不容许农村工业的发育、发展;改革开发给乡镇工业带来了阳光和雨露,使它异军突起,迅速地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2.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的原因:

(1)农业的资金积累为兴办工业提供了最初的、必不可少的启动“资金”。由于农业活动在先,创办工业在后,农业就成了孕育工业成长的“母亲”。

(2)农村大量就业人口的强大压力。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农村人口与土地等生产资料之间已经极不平衡、协调,劳动者迫切要求在农业之外寻找就业岗位。大量的农村廉价劳动力,成为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劳动力资源。

(3)农村存在着丰富的、可以加工的各种原料。在农村生产农副产品、各种土特产品,发展利用当地原料的加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4)我国的农民尽管对工业活动还不够娴熟,但也绝非完全陌生。实际上,农村工业有相当部分是原来农村副业的延续和突破。

3.乡镇工业的基本特点:

(1)乡镇工业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工业化表明了我国农民的觉醒。

(2)由于发展乡镇工业的强大压力,乡镇工业在经营、发展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3)由于乡镇工业的启动动力来自于乡村集体和农民的积累,决定了其起点的低层次性。

(4)因为农民积极性和农村能量的长期受压制,农村改革以后,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形成了改革开放10年来乡镇工业的超常规增长。

(5)乡镇工业存在着不少的弱点,如布局零乱、结构重复、技术进步不快、管理不善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没有理顺等。

4.新型小城镇的基本特征:

(1)多业型的产业结构。传统的集镇产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实力薄弱;新型小城镇的产业结构,有的以工为主,有的以商为主,形成综合型的产业结构。

(2)中间形态的产业技术结构。乡镇工业是小城镇的主要内容,在技术层次上,乡镇工业既没有现代城市工业那样先进,又不像传统农业那样落后,属于“中间形态”。

(3)混合型的人口结构。小城镇的人口结构中,既有原来的集镇居民,又有大量来自农村的人口,还有部分从城市聘来的技术人员,而且往往是户口不在镇的人口超过了户口在镇的人口。在劳动力结构中,有许多工兼农、商兼农的兼业劳动者。小城镇又是培植社会新阶层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一批农民企业家、农民工薪阶级在这里跃上了时代的舞台。

(4)城乡交融型的社会文化。小城镇的社会文化有别于单纯的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处于从农村同质性文化向城市异质性文化转变的过程中,且具有很多不稳定的特征,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叉地带。

(5)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城市有比较系统、齐全的基础设施、交通、水电、通信一应俱全,而乡村则几乎没有,小城镇也只是初步具备,尚有待于完善、提高、系统化。

(6)空间布局的紧凑性。新型小城镇和分散于田野之间的农村聚落不同,呈现明显的居民住宅区和工业区、商业区相对集中的城市型状态。只是新型小城镇虽有很粗的功能分区,但不像大中城市那样,工业区、商业区、居民住宅区界限分得很清楚。

5.小城镇的积极影响:

(1)小城镇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分布。

(2)小城镇与人口分布的合理化。

(3)小城镇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

第五章大城市城市群城镇体系

1.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该理论由克里斯泰勒与20世纪30年代提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心地是它周围区域的福利和服务的源泉。中心地所影响的范围大小由它的“服务能力”来度量。所谓中心地现指城镇群中的中心城市,又指群体中的每一个城、镇,因而各个中心的服务区域是一环套一环的,形成一个覆盖网。各个中心地的影响范围形成六角形的形状。这一理论揭示了中心与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点(中心)”与“面(区域)”结合了起来,并指出了中心与区域的结合方式;缺陷是把城市功能指看作是“服务功能”未免太窄了。

2.发展极理论:发展极是指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某些主导部门和企业聚集的地区。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他认为国民经济在各个地方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经济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那些聚集着大量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会首先发展起来,再向周围地区扩展其效应。

这些地区就被称为发展极。

3.梯度理论:梯度理论揭示的是城市与周围乡村的关系,它首先肯定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在技术上城市处于高层次,周围乡村从中心到边缘,技术层次从高到低,形成一定的梯次结构。当人们在推行某种新技术、新方法时,可以考虑梯度理论,从中心开始,然后根据技术的层次逐步向中间地带、边缘地带推移,这样操作可能更顺当一些。

4.集聚型城镇群理论:这一派理论不仅主张发展大城市,而且要形成城市带,形成产业、人口的大范围集聚布局。要让生产要素在更大的区域内流动,不要抑制大城市的膨胀,反而要帮助大城市克服空间上的障碍,形成更大规模的集聚。当然大城市不可能无限膨胀,这就要求围绕大城市,培植一批城、镇的成长,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与镇之间,通过发达的交通网联结起来,加强协作,让城市之间的各种功能尽可能发挥规模效益。

5.扩散型城镇群理论:这一理论认识比较超前,认为科技、交通工具、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旧的时空观,城市文明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在乡村同样能享受到,决定生产地点的传统因素也不再有意义了。如工业化阶段集聚出效益、规模出效益。我们应该跳跃工业化的若干阶段,在全国均衡地发展中小经济中心,取代大型城市,完善交通网络、通信网络,发展现代化产业。

6.城镇体系:是指具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的城镇网络。其中常有一主要的、最大的城市居中心地位,其他各城镇则规模不等、职能不同、层次各异。各城镇在诸多方面互有联系、互为依存,而又互有制约。对城镇体系的研究能为该区域范围内合理分布社会生产力、合理安排人口和城镇布局、充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以及进行经济战略部署提供依据。

7.如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一、所谓合理的城镇体系表现为,在空间组合上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系列化的等级体系;在功能上表现为相互渗透、相互协作、各有分工、互为一体的共同体。

二、把建立从大到小、完善的、系列化的城镇等级体系作为城市化和城镇发展的目标,(1)根本原因在于各种生产对生产空间规模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产业、产品要求生产规模大,作业过程紧凑,并且需要相关的产前、产后服务紧密,这些产业、产品只有集中才能提高效益,这就决定了生产的空间形态规模比较大,这是大城市成长的立论基础。同理,也有一些产业、产品要求相对分散,有的是为了接近原料产地,有的是便于消费者,这样规模不大的城镇同样有其存在的基础。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对生活空间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的。(2)不同规模的空间实体,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是有所区别、各有侧重的,其中有些功能无法相互替代。在完善的城镇体系中,大城市是龙头和中心,大城市规模大,能量大,只有大城市才具备足够的能量带动较大的区域协调运转。小城市、小城镇是基础,它们接近农村,便于接纳城市的能量向乡村辐射,也有利于集中乡村的要素向城市输送。中等城市是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互为依托、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3)在我国这么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通过城市化、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尤为重要。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差异性比较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体系结构不可能是全国单中心型的,而是因大区域的不同,形成多中心,以各区域为基本单元,各区域有着各自特点,相互协作的城镇体系。

三、形成合理城镇体系的意见:

(1)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是通过城镇体系的规划实现的。要科学地做好城镇体系发展规划。

(2)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关键是合理布局生产力,而时下这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力布局紊乱。生产力布局紊乱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和全国统一市场未形成。要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根本性问题就是要对现行的条块分割行政体制进行改革以及培育全国性的统一市场。

第六章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1.把握城市化的运行过程必须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过程与目标的统一。当今的城市化必须要有目标和规划,城市化自由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人的思维,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也使制定科学、理性的城市化目标、规划成为可能。城市化目标明确后,城市化的实施过程应与之统一、协调。

(2)形式与内容相符合。城市化的演化过程中要重视形式与内容两者的相符,如当农村人口已经比较稳定地转化为城镇人口了,户籍制度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从城市化的实践看,形式一般之后于内容,但不能过分脱节,需要大致吻合。

(3)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统一。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城市化的基础和推动力,只有建立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的城市化才是正常的,有效的。

(4)城市化之源与城市化容量的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之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地是城镇,出于理想的考虑,农村剩余人口与城镇接纳人口的容量这两者应大体上保持对等、平衡,这是城市化有序、协调演进的前提。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的速度相适应。城市化进程中比较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村人口进城的步伐。要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

第七章城市化与城乡关系的演变

1.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在:

(1)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2)城乡形成两大不同性质的经济板块。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主要范畴,国家通过计划手段,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对国有经济实行重点倾斜。在农村则是集体和个体所有制为主,国家对农村经济只提要求,给与很少支持。

(3)工农经济利益的严重倾斜。工农业之间的交换是建立在工业对农业的索取、强迫指令的基础之上,国家为了积累工业化的资金,以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形式将农村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

(4)城市——工业、农村——农业模式。城市搞工业几乎垄断了全部工业资源,农村搞农业,经济结构单一。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1)城乡人口的超稳定结构。

(2)市民、农民:不同范畴的利益集团。市民受到国家的优惠待遇,利益得到保护,没有风险,具有较高的社会的地位。农民待遇不公,受到歧视,社会地位低下。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规定:

(1)户籍制度。我国用户籍制度将市民和农民严格控制在两个不同的社会范畴内。通过户籍制度,国家严格控制农民身份的转变,农民不能进入城市就业,不能从事非农业活动。

(2)就业制度。国家对城镇居民的就业统分统包,凡是到了就业年龄的人,国家就为其安排就业。农民则没有“就业”的概念,他们只能在农村的范围内世世代代从事农业活动。

(3)粮食、食油、燃料及副食品供给制度。国家对城镇居民的口粮、燃料、副食品等保证定量供给,且低价供应。农村燃料、副食品等都是自理,供给水平相当低。

(4)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则没有这种制度。

(5)公费医疗制度。

(6)住宅制度。城市住宅由单位分配,房租低廉到只有象征意义,农民的住房则要自己建。

2.新型城乡关系的主要表现。

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

3.中国新型城镇发展为什么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注定了我国不可能也不允许走西方社会“圈地运动”式的,“羊吃人”式的城镇化建设,那样的城镇化实质是以资为本的城镇化,在这其中人只是资本的附庸,人是工具,而非目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我们的城镇化建设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产业升级换代,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化国家,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是我国的基本现实。要想实现我国由农业主导型国家向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业主导国家转型,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因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广大的农村地区向城镇转变,大量的农业人口脱离土地成为自由择业的劳动者,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城镇化地区拥有更多的产业(工业和服务业)能够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样形成的倒逼机制会大力推动产业的自我革命和更新换代,以释放出更多的发展潜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章农村城市化的战略决策

1.小城镇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1)土地问题。耕地锐减是近年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用地规模空前膨胀。同时,乡镇企业、小城镇用地无规划、不经济、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现象随处可见,不节约使用土地是小城镇发展中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2)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是工业发展中的一大副作用,在工业的作业过程中,必然会排放出一定的废水、废气、废渣。而乡镇企业在农村遍地开花,小城镇的面广量多,加之乡村设施陈旧、管理落后、环保意思差,大大加剧了污染。

(3)小城镇的分散化格局问题。农村工业和小城镇的分散化所带来的弊端是很明显的:降低了规模效益、加剧了土地问题的恶化、基础设施利用不经济、扩散了污染、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

2.户籍制度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户籍制度的改革要与社会结构的转型相一致。确保社会成员社会身份的改变与社会进步的进程相协调。通过人的身份的转变促进社会结构的平稳过渡,避免引起社会大动荡。农民身份的变化要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人口城市化、农民素质的提高相配合。

(2)户籍制度的改革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小城镇进行,应允许已转向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者在工作地点的小城镇定居。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广到中等城市、大城市。

(3)旧的户籍制度的改革要与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创立、实施相衔接;对旧的户籍制度改革,同时也是人口管理、社会管理新体制创立的过程。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论文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分析 摘要: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步进化。关于城市化,其理论研究非常之多,也存在不少争论,研究区域的区位论,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生态论等等,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和表现形式,对这些文献的回顾和评价,有助于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和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农村经济发展阶段人口一.城市化的定义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对城市化理论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尽管如此,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对于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的概念源于英文urbanization, urban意为城市、都市;-ization是表示行为发生的过程,即“化”的意思。那么从字面理解,城市化就是非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还包括实质上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城市文化、文明、意识和精

神的扩散。因此,城市化的定义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意味着农村地域不断被转化为城市地域,主要表现在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但从质的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不断改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综合看来,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人口的城市化。 第二是空间城市化。 第三是乡村城市化。 可见,城市化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两大系统的更替和提升,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和聚集的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既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过程。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建设出现新的契机,进入了城市、城镇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世界上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城市化等的概念入手,阐述现有城市化指标的问题,并构建恰当的城市化指标体系,分析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正确评价中国城市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城市化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30年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但它是以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的。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都迅速增长,很多地方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城镇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到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少数地区,使得中国城市化布局极不平衡,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不相适应,使中国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1989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社会文化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反过来,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对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控制能力增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使劳动效率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化同样能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城市化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过度城市化或者城市化不足都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便于计算,在统计分析中,我们选择单项指标城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 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079。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46.5%,2014年可能超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

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经历了十一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时期政府从国家层面上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都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或根本性的影响。正是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才取得了今天较为显著的成就,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道路先后经历了单一化、多样化和协调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3.1 城市化的连续性和不稳定性 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中国城市化进程word版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5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01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比。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乐观论调充斥了媒体,似乎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唯一途径。中国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李京文/吉昱华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理论界的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观点认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略有滞后,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 下表可见1999年世界收入类别国家GNI 、按PPP 调整的GNI 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1999年城市化率为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1999年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I 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无法就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结论。1999年,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为1200美元和4250美元,分别高于中国420美元和700美元,如果考虑到中国正进入一个加速城市化的阶段,1995—2001中国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4个百分点,中国的人均GNI 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达到1200美元需要5年多的时间,五年中如果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4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则五年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9.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得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NI ,中国的城市化的滞后程度大约不到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支持严重滞后的观点。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国家,情况就更为明显。1999年,该地区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分别为1010和374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34%,与中国的情况大体相当。如果运用200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9年,中国城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GROUPECONOMY 集团经济研究2006? 4下半月刊(总第196期)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向前推进的。我国1949年城市化水平只有12%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至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超过17.9%。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城市化水 平达到40.5%。由于经济过剩的压力和企业开工不足造成的下岗压力等原因,现在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过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程度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滞后了,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经济任务。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曾明确认识到需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 3000万。接着,因“大跃进”而引起的 经济衰退,使我们在1962-1965年间进行了经济调整,在减少工业项目,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的同时,减少城市人口,并提出提高建制镇的标准,减少市镇数量。此后,至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甚至出现了城市数量减少的“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由115个减少为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为2900个。由于建国以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图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包括对于城市化问题上也是采取计划的方式。从5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政策如: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完全由国家计划,国家试图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城市化, 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城市化没能顺利推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客观上看,我国推进的是以重工业体系为主的工业化,属资本密集型,虽然也能吸收劳动就业,但在这种模式下劳动所占的份额较少,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问题。所以,当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政府规定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城市里存在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政府就会号召人们进入城市就业。其二,从主观上看,舆论过度渲染了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城市化完成以后出现的人口逆向流动的趋势,也过度渲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想通过人口的有计划迁移来避免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失业、贫困、犯罪问题和交通、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涉及到一个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政府的力量是极其强有力的,但它也不能任意取消或者改变这个自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农业生产中新的激励机制实施后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中出现了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本来,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将会引起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但因我国改革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改革初期城市中计划经济仍然占有绝对地位,所以,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走了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城市化道路—— —城镇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约19000个建制镇。应当肯定,在城乡隔绝的社会结构体制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限制下,小城镇为依托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起点太低,乡镇布局星罗棋布,比较分散,有的城镇只有三四千人,城镇人口数量不足使商业和服务业难以发展。城镇虽小,但医院、学校都要五脏俱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城镇规模小的另一个方面,是难于进行有效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公共物品难以积累,于是在不少地方,“村村象城镇,镇镇像农村”。各小镇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生产要素在城镇之间的流动壁垒,使企业之间难于合并和资产重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小城镇缺乏现代大工业最基本的规模效益和最起码的交通、通讯、供电等社会生产条件,现代工业很难发展起来,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考察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时发现,城镇化仅仅是城市化的初始表现形态,而且,城市化在初始阶段与工业化相联系,当实现工业化以后,进一步的城市化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在充分肯定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我们应进入城市化的更高阶段。 二、当前阻碍进一步城市化的体制因素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文/卢旭东 战略研究 47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