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 邹农俭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研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⑥考古学原理 22 ⑦考古学史
初试参考书目
348 文博综合: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文 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年版;《文 物学》,李晓东著,学苑出版社,2005 年。 F073 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初试参考书目
复试参考书目
专业代 专业名称 码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人数
065100 文物与博 065100 文物与博 物馆(专 物馆(专业学位) 业学位) 01 (全日制)考古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学 ②203 日语或 204 英语二 ⑤F073 考古学通论 02 (全日制)博物 ③348 文博综合 馆学 ④--无 03 (全日制)文物 学
复试参考书目
专业代 专
专业及方向
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
码
业 名 称
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目
060200 中 060200 中国 国 史 史 01 (全日制)历 史文献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02 (全日制)专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⑤F070 中国史综合 门史 ③626 中国通史 03 (全日制)中 ④--无 国古代史 04 (全日制)中 国近现代史
复试参考书目
专业代 专业 码 名称 035200 社会 工作 (专业 学位)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人数
035200 社会工 作(专业学位)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01 (全日制)社会 ⑥社会工作概论 ②204 英语二 政策与社会福利 ⑤F072 社会工作专业综合 ⑦人类行为与社会 28 ③331 社会工作原理 02 (全日制)青少 环境 ④437 社会工作实务 年社会工作与老 年社会工作
《区域经济学》电子教案
区 域 经 济 学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主要参考书目
•
区 域 经 济 学
[2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 大地出版社,2004。 [2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 出版社,2004。 [23]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5]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 济出版社,2002。 [26]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4。 [27]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 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8]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9]曾坤生等:《区域经济论——市场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长 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0]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出版社,2004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贵 州 师 区 范 域 大 经 学 济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学
编写制作: 编写制作:李孔俊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李孔俊
CONTENTS
跨学科研究_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_邹农俭
2009年第1期N o.1,2009浙江社会科学ZHEJIANG S OCI AL SCIENCES2009年1月Jan.,2009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t邹农俭内容提要跨学科研究和单一学科研究都是一种方法论,研究主题本身决定了对之进行研究的方法论。
研究主题的综合性、复杂性逻辑地要求对主题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分析、揭示,在学科分野日益明晰、细化的现时代,跨学科研究更有其必要性。
在所谓的学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既有条件下,跨学科研究反倒难以贯彻了。
只有建立科学的实现机制,跨学科研究才能落到实处。
确立主题为主的研究方法论,建立主题为主的科研机制,以及调整目前高校的学院体制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主题问题分析实现机制作者邹农俭,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南京210097)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又是解决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学科发展日益精细化,学科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专,这是学科发展、繁荣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大量研究主题需要综合地加以揭示,从多个学科视角进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就有了跨学科研究的问题。
在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很有必要重提和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1.研究题目本身要求科学研究必须回归到主题本身实际上研究主题本身是不分学科的,按学科研究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人类在面对大量复杂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眼前摆着一大堆知识体系,我们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很小的一部分,于是人的一生只能拥有一小部分知识,钻研于某一个细小的方面。
面对大量的知识,聪明的人类开始了分工,你掌握这部分,他掌握那部分,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于是我们说人类拥有了足够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日益复杂化,社会分工也随之细化,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学科门类。
划分了学科以后,有利于对某一个方面的研究深入进行下去,有利于较为规范地对问题进行科学的揭示,但同时也显示了学科划分、分科研究的弊端。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构视 角
“ 国家 一 会 ” 析框 架源 自于 西方 政治 社会 , 社 分
一
直 受 到 国 内学 术 界 的青 睐 , 者们 热 衷 于利 用 学
“ 国家 一社 会 ” 二元 框架 对 中 国乡村社 会政 治 变迁 进 行 研 究 , 是 越来 越 多 的 学者 开 始 意 识 到 这 一 但 框 架存 在 一定 局 限性 , 们对 这 一框 架 做 出修 正 , 他 以更 契合 对 中 国现 实 的分析 。 针对 “ 国家一 社会 ”始 终 以 国家 为 主线 , 调 强
作者简介 :耿瑛 ( 93 1 7 一),女 ,南京大学社会学 系博士研 究生 , 究方向:城 市社会 学。 研
3 0
唐 晓腾 则 在 “ 国家 一社 会 ” 架 下 , 出 当前 乡村 框 指
社会重构不再是单纯 的 “ 国家主导性 ” 要通过 的, 转变 基 层 政权 组织 的职 能 , 高 民主化 程 度 , 现 提 按 代社会结构重构乡村的政治组织 、 经济组织和社会 组织 。圈正如 有 的学 者概 括 的那 样 : 乡村 社会 变迁 是 由外部力量和村庄内在的经济社会结构的相互 作用推进乡村社会变迁。同 从该视角出发的学者更关注乡村 自治等制度
乡 村 社 会 是 中 国社会 的 基 础 , 村 社 会 的变 乡 迁 决定 着 中国社 会 的整 体 发展 。进入 18 代 , 90年 更 多 的本土 学 者将 注 意力 集 中于 中国社 会 自身 的 发 展 研究 , 中国 学术 界 对 乡村 社 会 变 迁 做 了大 量 的研 究 和探 讨 。近 十 年来 , 中 国乡村 社会 变迁 对
社会流动和社会文化等视角梳理 中国乡村社会 变迁研 究成果, 对于继续深化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大有裨益。
江苏沿江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_邹农俭
2008年5月第3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N anji 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Soc ial Science)M ay,2008N o.3江苏沿江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邹农俭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江苏沿江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农民工中男性占六成,20 39岁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工占了近70%,六成多为已婚者,四成的农民工孩子与父母一同出来了。
一半多一点的农民工是初中文化程度。
农民工的高频率流动并未根本改变,跨区域流动农民工构成农民工群体的主体。
农民工的就业情况是,有工作的占97.5%,分布在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36%和54%,60%的农民工在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工作,7%l的农民工在本企业工作时间在2年以内。
农民工个人月经济收入平均为1205元,个人开支平均为373元。
参加社会保障的情况不理想,应是今后需要着力予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收入;流动;权益保障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8)03001115 收稿日期:20071211作者简介:邹农俭,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97长江流域江苏两岸既是我国最早出现农民工的地区,又是目前重要的农民工输入地,为了比较真实地了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我们南京师范大学五十多名师生于2006年暑假对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南通、泰州等8个市的农民工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实地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方法,并对一些重点地区就农民工专题与基层干部、用工单位负责人、社区管理人员、农民工进行了座谈。
问卷调查是这样进行的,考虑到农民工总体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分布也很难找到规律性,因此,需要根据可控和可行性来发放问卷,首先是考虑到各个市都要有所体现,八个市大体均衡分布;其次是考虑行业分布,根据我们典型调查得到的结论,主要行业实行了配比;再次是考虑样本在地区内的适当分布,在一个市内抽取街道,再在街道内抽取社区,社区内抽取农民工。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倒计时模拟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霍乱之乱(节选)池莉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大雨将至的迹象。
那天是我和秦静在防疫站值夜班。
流行病科室里的人都走了,只有科室主任闻达在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他对各种流行病怀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
写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小时下班。
他的妻子认定他这么做是为了逃避做晚饭,有一次吵到单位来了,闻达闻讯仓皇地向楼顶逃窜。
他的妻子在顶楼逮住了他,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
第二次闻达又逃到了顶楼,他的妻子又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凑巧的是,这两只皮鞋正好都被扔在了飞驰的大卡车上。
从此闻达只好穿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但他还是照样在下班之后写他的报告。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口中念念有词。
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
这哪里像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闪电穿过了云层,接近了我们抬头可见的天空,暴风雨就要来了。
闻达骑上他那破旧的自行车,摇晃不定地回家去了。
秦静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说:“难怪人家说: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是个烧炭的,一问才知道是防疫站的。
”闪电如游蛇窜行在楼房的玻璃窗之间,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忽隆隆黑压压地横扫了过来。
城市化进程与逆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与逆城市化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在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逆城市化现象。
对于搞好城市建设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ounter-urbanizationMa FengmingMa YanxinAbsta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due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when we improve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with great exertion, we must also concern the phenomenon of counter-urbanization.Thus,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eople to improve coordination for urban construction.Key words:unbanization; counter-urbanization; level of urbanization;unbanization process一、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城市化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变迁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城市化的定义也有多种,其中比较经典的定义是:城市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力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区、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城市价值观和文化不断提高,并向农村推广。
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
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一、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人物布坎南;下面书目中可找到相关论述:1.《政府经济学》王耀才、乔林碧,中国广播出版社。
2.《政府经济学》孙荣、许洁,复旦大学出版社3.《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唐兴霖;中山大学出版社4.《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斯蒂格利茨;中国物质出版社5.《公共选择理论》穆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自由、市场和国家》,布坎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二、治理理论1.《治理与善治》;俞可平;2.《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俞可平;社会科学出版社3.《增量民主与善治》;俞可平;社会科学出版社4.《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俞可平;社会科学出版社5.《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俞可平,社会科学出版社。
6.《全球化与政治发展》;俞可平;社会科学出版社三、政府——市场(经济)——市民社会1.《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中国编译出版社2.《第三条道路》;吉登斯;三联出版社3.《第三条道路及其批判》;中共中央出版社4.《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5.《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第二卷;哈贝马斯;重庆出版社6.《公民与国家》格罗斯,新华出版社。
四、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1.《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奥斯特罗姆;商务出版社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不得不较多地考虑满足社会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而实行无偿或低价的物品和服务的分配,另一方面又往往无暇顾及各方面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于许多行政和经济领导部门更多强调职业道德自我约束而较少重法规的管束,因此,这些部门的人员一旦产生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动机,便会将这部分本来用于保证基本社会福利的“租金”部分或全部转向给予他们回报的“寻租者”,自己作为“供租人”与“寻租者”分享这些物品和服务中产重型的额外好处。
P3。
2.《制度变迁的周期》程虹;人民出版社。
3.《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德勒巴克;经济科学出版社4.《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三联出版社哈丁的公共悲剧:它意味着,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环境的退化。
农村城化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篇一: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研究(调查报告)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防城港市东兴谢宗耀)、摘要(介绍论文研究主题,300——500字)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工化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由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落后的农业大国, 科学地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决定着当代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0 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了36%,20XX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7.5%,预计到十二五末,这一比例将超过51%。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城市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农村城市化存在着工业化程度不高、土地利润率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等诸多问题。
我们必须确定正确的农村城市化发展思路,完善配套的农村改革措施和政策,建立系统的城市化保障措施,建立融资机制,构筑多元的城市融资渠道。
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现状,接着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问题对策建议英文(含摘要、关键词)引言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当前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如何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城镇化的战略,从农村之外来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城市化就是一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之路。
同时城市化战略也是中国保持长期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所以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是我国必须进行的,没有农村城市化的进一步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永远提不高,农村的广大市场也启动不了,扩大内需政策成为一句没有基石的口号。
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今是应该如何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是要不要进行农村城市化的问题。
北京市10区2024年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10区2024年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过庄子的《逍遥游》,再来读《齐物论》,就好像忽然从汪洋恣肆、自由自在、适意飞翔的九万里高空掉进了“槁木死灰”般寂静的死穴,不免产生一种________的突兀困惑感。
尽管《齐物论》开篇有关“地籁”的描写被誉为“大风赋”,足以引发人无穷的________。
“天籁”,甚至成了对音乐最高境界的褒奖之词,而结尾那_______的“蝴蝶梦”更在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演绎,但深究起来,( )。
这不仅仅是由于庄子《齐物论》的文辞隐晦独特,其中论及的许多概念抽象玄奥,也由于自魏晋以来,涌现出众多的解庄注庄者,往往“以庄注我”,各取所需,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虽然《齐物论》的确读之不易,但此文在《庄子》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影响却不亚于《逍遥游》。
如果说《逍遥游》是以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一系列的庄子思想的框架,那么,《齐物论》则主要以抽象思辨的方式对这一框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了补充与说明,两篇文章______,构成了庄子思想的完整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堪言状联想脍炙人口相得益彰B.不可名状遐想脍炙人口相辅相成C.不可名状联想朗朗上口相得益彰D.不堪言状遐想朗朗上口相辅相成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还是十分费解,这《齐物论》究竟说了些什么B.这《齐物论》究竟要说些什么,十分被人们所费解C.这《齐物论》究竟要说些什么,还是让人感到十分费解D.不知说了些什么的《齐物论》,让人感到十分费解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说《逍遥游》是形象地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B.《逍遥游》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C.既然说《逍遥游》形象地勾画出了一系列用了寓言、比喻的庄子思想的框架D.如果说《逍遥游》是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迈向现代化的苏南农村
例 为 26 : 52 : 2 。 这 里 的工 业 的 产 值 密 度 已 达 到 每
平 方 公 里 1 4 3 2 万 元 , 是 江 苏全 省平均 水 平 的 .3
倍 1
。
农 民收 入 亦 主 要 来 自非 农业 经 营 , 农业 收 入 占 农 村居
民家庭收入的 比重 已 不到
20
。
%
可以 说 , 苏南地 区 已
无 法 包 容 的 。 农 民 队伍 的 分 化 , 社 会 结 构 的 复 杂 化 是
现 代 社 会 的基 本 特 征 , 是 工 业 化 的重 要 积 淀 物 。
4 . 多 功 能 体 系 的社 会 组织 结 构 。
农业社会的社会组织特 征是功能单一 ,组 织结构 松 散 组 , 织体 系 不 完 善 。 现 代 社 会 则 是 高 度 组 织 起 来
阶级 、 阶层早 已 形成 , 也有一 些社会群 体处 于变动 之
中 , 尚未 形 成 稳 定 的 社 会 阶 层 , 还 出 现 了 一 些 边 界模 糊 的 边缘 性 群 体 。 而 且 各 种社 会 阶级 、 阶 层 、 社 会 群体
的 面 貌 都 在发 生 比 较大 的变 化 。 这 种 变 化 有 的 已 经 定
( 市 ) 有 10 个 , 其 中 无 锡 县 高 达 3 35 亿 元 , 冠 全 国 县 级
之 首 。 19 9 3 年在全 国农村 综合实 力 百 强 县 ( 市 ) 评 定
中 , 苏 南 地 区 有 7 个 县 ( 市 ) 进 入 前 10 名 , 无 锡 县 、 江
阴市雄居 第一 、 二 名 。 产 值超 亿元 的 乡 、 镇 , 从 星 星 点
一 般 成 为社 会 成 员 身份变 化的 起 动 点 。 农 民 的 职 业变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的思考——以广西农村为例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涂文静∗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实现农民增收、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广西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以就地转移为立足点,并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地转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政府职能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被中央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党建设的重中之重。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即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小康建设,而这两个目标最终的指向都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动力和主要内容。
这是因为:首先,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呈正比关系的,而农业自然资源是一个常数,因此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是有限的。
可是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人口数量与劳动资料越来越不平衡,单位面积农田上的劳动力过多,农民负担沉重;其次,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地增强了劳动力量,因而降低了对人的劳动的需要”。
1据测算,今后15年,若能通过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使农村人口减少30%,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农村的人均收入可增加30%。
2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困境分析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简单的“搬家”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割裂城乡的做法,使得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牵涉到以户籍制为主导的一系列就业制度、福利制度、教育制度等等。
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善的,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面临着诸多困境。
1. 农民“进城”的成本较高农民“进城”是必须支付成本的。
每进入城市一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即一个农民“进城”,变成城市居民,平均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
3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只需要1.5亿劳动力,也就是说,我国尚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6个亿,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全部进城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将要支付4000亿“进城”费。
社区介入缺少的困境与打破[整理版]
第9卷 第4期2009年 8月中国发展China Devel opmentVol .9 No .4Aug . 2009收稿日期:2009-06-30作者简介:丛囡(1984-),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方面的研究;邹农俭(1957-),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E -mail:congnan1984@sina .com社区参与不足的困境与突破丛 囡,邹农俭(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 要:中国的社区建设普遍面临着参与不足的问题,其中原因之一是中国城市居民参与意识不强,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区的历史起点、权力结构和工作方法等组织机制的问题。
要突破这一瓶颈并不是也不能全盘否定和推翻社区的现存机制。
因此,应当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明确政府和社区各自的职能范围,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培育多层面的社区自治组织。
关键词:社区参与;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404(2009)33-0054-04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
在滕尼斯看来,社区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统一体[1]。
特定的地域和人群是社区存在之“形”,而意志的统一体则是社区存在之“神”。
社区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也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但目前还只停留在空有社区之“形”的层面上。
居民委员会指向居民的单向线性关系主宰了社区内部的所有事务,因而社区作为国家基层治理单元的成分远远高于作为居民休戚与共、情感互依的共同体成分。
可见,有了特定的地域和一定数量的人群,作为共同体的“意志统一体”并不会自然生成。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之间,居民与居委会之间,只有彼此互动,形成紧密联系的关系网,对于共同利益的意见和想法才会产生“集体意识”。
因此,可以说居民之间缺乏互动,社区参与严重不足是导致社区“徒有虚名”的主要原因,也是社区发展陷入瓶颈的重要因素。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中的若干问题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中的若干问题
邹农俭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小城镇、小城市在我国城市化的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国基本国情制约的必然结果.然而,小城镇只是我国城市化的启动点.切实解决"小城镇发动型"城市化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任务.城市化的基本目标有两个:农民非农化和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城市化的实践过程、城市发展、不同城镇的职能定位等问题是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把握的基本问题.
【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邹农俭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81
【相关文献】
1.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兼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城市化建设方式的反思 [J], 张丽琴
2.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中的若干问题 [J], 邹农俭
3.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兼评“广义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理论 [J], 许成安;王昊;杨青
4.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支撑——评《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对城市旅游
的影响》 [J], 李小芳
5.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考察 [J], 辛章平;宁海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农业城镇”建设——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流向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一亿多人流向大城市,到年底,只有一部分留在城市,大部分返回到农村,第二年初又流向城市,周而复始。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人口的主要后备力量,成为中国这几年来城市化的“主力军”,增加了这些城市的负荷。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邹德慈提出了在大中城市周围和农业地区建设一些小城镇,小城镇建设可探索“农业城镇”模式的理念。
他认为,“农业城镇”建设,可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有效延长农业的产业链,让农民充分地就业,人人有工做,人人有收入。
让农民用自己的力量开发建设,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管理,由此可以截留和吸纳当地农村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避免农业人口大量地流向大城市,有利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发展“农业城镇”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据了解,我国城镇化率仅达到了44.9%,中国还有55.1%的农业人口存在。
从人口总量来看,农村人口大致还有7.3亿,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的2.4倍(美国全国人口是3亿)。
中国今天存在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
中国所谓“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多年来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问题。
早在2004年,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时候,邹德慈院士曾提出关于“农业城镇”的概念,受到很多专家关注。
邹德慈院士介绍说,我国现在拥有建制镇1.9万多个,乡镇1.5万多个,这组数字是构成了我们最基层的城镇体系,它的高端是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型城市。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一亿多人流向大城市,而且逐年增长。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中存在着很多“巨型城市”,发展中国家也有。
近年来,我国的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人口增长一般快于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比较快。
应该说,这是个好现象,因为一个国家的“巨型城市”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比较集中的体现。
当代农村: 变迁·分化·矛盾·整合
当代农村:变迁分化矛盾整合
邹农俭
【期刊名称】《江西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工业化、城市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线索,农村社会变迁在社会结构层面上的表现是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人群结构.未来中国农村的基本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新时期的农村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社会结构的分化,自然地提出了社会整合的时代新课题.
【总页数】6页(P20-25)
【作者】邹农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1
【相关文献】
1.分化与整合:社会转型下农民价值观变迁及其当代重构 [J], 林岩
2.从分化到整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转换 [J], 郝宇青
3.从分化到整合:南非高校分类变迁的内在逻辑 [J], 陈恒敏; 金超逸
4.从分化到整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转换 [J], 郝宇青[1]
5.分化与整合:中西传媒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逻辑 [J], 刘洪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世界城市化概述1.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3.城市群: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形成的一批大小不等、相互依存、密度较高的城市群体。
城市群是城市人口及各种要素高度密集后,又不断迫使城市内部要素向外扩展,以及整个区域内城镇个体不断壮大而形成的。
城市群是由一组有相互关联的城市组成的,它有别于相互独立的城市个体而形成的城市共同体。
在城市群内部,城市个体与个体的界限难以分清,城市连绵不断,相互协作、辐射、渗透。
城市群一般集中了一个国家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外贸机构,是国民经济的心脏地带。
城市群对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甚至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4.逆城市化:所谓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外、农村的反向流动,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早发国家城市化声势巨大,洪流滚滚,在这样一个大潮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地移向城市,紧接而来的是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密度越来越高。
城市集中度过高,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住房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造成住房紧张、地价飞涨;交通改善难以满足蜂拥而至的人口,造成行路难;空气污染;就业岗位难觅;升迁机遇难得;城市基础设施脱节;社会治安难管。
总而言之,因过度集中而引发了一系列所谓“城市病”。
医治这类病的良方,只能是人口从市区向郊区、农村适当分散。
5.当代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1)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尽管从产业革命开始,城市化就启动了,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城市化只是少数工业化早发国家的专利;到了20世纪60年代,城市化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终于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2)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得益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兴起,全世界的城市化速度愈益加快,而且由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冲击力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开始唱了主角。
(3)大城市急剧增加。
在城市化的洪流之中,一批大城市急流勇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了超大型城市、巨型城市。
(4)崛起了一批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形成的一批大小不等、相互依存、密度较高的城市群体。
(5)高科技城市的兴起。
高科技城一般规模不大,即使是城市群,也是以中小城市为主,但科技含量较高,以高科技为主导产业,因而城市的能量巨大。
高科技城的建设起步较迟,但是起点高,它不是由城市自然扩展、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而是异军突起。
它一扫传统城市的臃肿、低效率,一开始就以现代化的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6)逆城市化。
所谓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外、农村的反向流动,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早发国家城市化声势巨大,洪流滚滚,在这样一个大潮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地移向城市,紧接而来的是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密度越来越高。
城市集中度过高,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住房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造成住房紧张、地价飞涨;交通改善难以满足蜂拥而至的人口,造成行路难;空气污染;就业岗位难觅;升迁机遇难得;城市基础设施脱节;社会治安难管。
总而言之,因过度集中而引发了一系列所谓“城市病”。
医治这类病的良方,只能是人口从市区向郊区、农村适当分散。
6.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2009):(1)只有工业化才是城市化的真正推动力。
只有产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桎梏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以集中的现代化大生产逐步代替以手工业为主要形式的分散的小商品生产,并建设起规模巨大、工人成千上万的大工厂。
这时城市从数量、规模到布局、结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得以空前的发展。
产业革命之前,古代城市尽管已经遍布全球,城市也有兴盛的时期。
然而,古代城市在本质上不能与产业革命以后的城市相提并论,无论是城市的结构和功能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
那时,城市的产业主要是手工业、商业。
手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规模不大的作坊,大部分城市的商品贸易局限于不大的区域地域,城市多为地方性城市,不可能有世界意义上的城市。
早期城市,中世纪城市根本不能与拥有大型工厂,社会组织十分复杂,人口结构多重化世界性贸易普遍的产业革命之后的城市同日而语,缺乏大工业的城市,其支撑力、经济基础、技术基础是相当脆弱的。
(2)产业革命之前的城市化微不足道。
古代城市兴起之后,尽管也有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也有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事例,但这种演变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只是小小的波浪,并没有掀起巨波洪涛。
城市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之后又过了近2000年,到了公元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仅占总人口的3%。
公元18世纪中期,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后至1850年城市人口就占总人口的6.4%,仅用了50年时间,城市化水平就翻了一番。
又过了50年,达到13.6%,1950年则达到28%,这就足以证明产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城市化难成气候,所以城市化是工业化之后城乡格局变动的特别指称。
(3)城市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现代词语。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一个专有名词的创立,或是为了准确刻画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表述一个特定概念。
如果用城市化来表示城市兴起之后城市扩展、城乡变动这一社会现象,那么产业革命之前的数千年,尽管也有城市化的现象,城市化水平也有漫长的量的积累,但与工业化相伴随的这种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城市化浪潮相比,显然不能等量齐观。
我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侧面,以城市化来命名与工业化相并行的城乡格局的巨大变动,这种社会现象城市化才有所特指,研究城市化才有意义。
7.世界城市化的形态(2016):(1)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为主,或通过城市化造就大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化模式,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集中型城市化并不排斥小城市化,所谓集中是就其主体和主要层面来说的,城市化的主攻方向是大城市。
大城市的膨胀使得城市与城市几乎连接了起来,形成了所谓集合城市、大都市圈。
分散型城市化:是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通常把原西德和东德、法国等视为分散型城市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以“多核分散型空间”为理论,着重发展中小城市。
其理论模型是:在一个区域内,以多个中小城市为基本结构,依托发达的交通网,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大中小城镇体系,让各个城镇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发展,避免大城市的过度膨胀和乡村的衰落。
(2)拉力型城市化与推力型城市化。
推动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拉力”和“推力”。
“拉力”是指城市能量的扩展对乡村的要素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拉动城市化的发展。
“推力”是指农村的变革不断产生诸如剩余劳动力等要素,这些要素从农村游离出来,进入城市,构成推动城市化的能量。
当然这种划分完全是一种理论解析,这样做是为了区分城市化实际进程中两个方面的力量对比,以便于分析城市化的不同背景和内在结构。
拉力型城市化模式在产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
推力型城市化模式实现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的积累,让农民或乡村集体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通过市场市场机制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建设的资本,或者是政府通过扩大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3)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扩展时与原建城区接壤,连续向外推进,城市在城市化中外延不断扩大。
飞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有城市扩展时并不沿原建城区依次递进,而是到离开中心城市的地方去布点发展,许多卫星城镇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4)内生型城市化与外生型城市化内生型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内部,由于企业增加、人口增多,城市规模便不断扩张,城市化的动力源于城市自身。
外生型城市化则是指城市的郊区和乡村,一旦城市扩展至此,土地被征用,建起了城市性设施,原来的田园环境被城市道路、企业、学习所取代,被迫接受城市化。
8.城市化带来的新问题:(1)乡村的衰败。
城市化本来是城乡联动的产物,由于在将以乡村为中心的社会转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进程中,人们将注意力过多地投向新的向往地而忽略了乡村的同步协调,致使乡村在城市化中反而落伍了,甚至落入了衰败的陷阱。
具体表现为:对乡村的投入不足,乡村凋敝;乡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大量外流,使得乡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忽视,工农业产品的比价拉大,动摇了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2)“城市病”。
“城市病”长期袭击和折磨着一些国家的执政者和城市管理者,并已经成为当今困扰人类的几大突出难题之一。
具体表现为: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经济衰退、社会治安恶化、失业、贫困等。
(3)“过度城市化”(2011):又称“超城市化”,或称“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
顾名思义,城市化超越了工业化的实际水平,这样就使经济发展程度难以承受城市化的强大压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现代化大城市必须建立在工业的基础之上,它的生存有赖于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先进的通讯网络、运输工具和储藏设施以及大工业提供的各种非农业性质的专门工作。
“过度城市化:没有把握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城市化进程的节奏、速率。
“过度城市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第一,迫使经济增长停滞,经济结构的转换困难。
城市收到过多人口的压力,既要安排劳动力,又要增加城市建设费用,这就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城市拥有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后,经济结构转换无法顺利进行,发展高新技术缺乏必要的动力。
第二,致使社会结构中存在很多矛盾。
收入差距拉大,城市中涌现一批贫困人口,甚至导致社会结构的恶化。
第三,造成城乡的摩擦和矛盾,城乡相互埋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无法协调。
第二章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略看第三章农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之源1.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劳动力。
通俗地说,假如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是100个农业劳动力,而现有120个农业劳动力,那个多余的20个即为剩余劳动力。
可以理解为:假如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状况的条件下,劳动力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在达到一定量以后,再投入劳动力,农业的产出不再递增,这部分“再投入的劳动力”实际上对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已经失去意义,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类型: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人们将在农忙时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称为绝对剩余,将在农闲季节多余的劳动力称为相对剩余。
2.为何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1)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