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归纳和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归纳和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 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 词性(连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 词性(连词)

连词记忆口诀
连接词语和与或, 平等换位涉两者。 连接分句在主前, 不能主前不是连。
实战练习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2)上边和下边的有几堆火都没有熄。 (3)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4)喂,你听见了没有?
• A.(1)连词 (2)介词 (3)副词 (4)拟声词 • B.(1)介词 (2)连词 (3)副词 (4)叹词 • C.(1)副词 (2)连词 (3)介词 (4)叹词 • D.(1)副词 (2)介词 (3)连词 (4)拟声词 • 答案:C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
连词
• 一、用法:连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 • 二、连词种类:
• (一)词语连词:最具代表性的是“和”“或”,分别表示二者并列 或二者择一。以及与之表达同样意思的“与、同、跟、及、以及、并 且、或者、而”等。
• 例句:我和他都在二班。 • 我或者他会成为冠军。
感谢您的聆听!
• (三)分句连词,连词可以出现在主语的前边。凡是联结分句时不能 用在主语前边的词,不是连词。因此,许多关联词语的前半部分是连 词,后半部分是副词,下面举例说明。
• 如:无论他让不让我去,我都要去。 • 只有他不让我去,我才不去。
• 只要天不下雨,运动会就照常进行。 • 不管天下不下雨,会议都照常进行。 • 既然拿来了,我就不再拿回去。 • 如果你不让他去,他就不去。
• 如:不但……而且、或者……或者、要么……要么、因为……所以、与 其……不如、因此、如果、即使、只有、只要、无论、不管、以便、 以免、那么、而。
• 例去,所以我也不去。
• 虽然他不让我去,但是我偏要去。
• 三、连词的特点: • (一)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 • 如:刚才的人是你,还是他? • 这一句的“还”具有修饰作用,不是连词,而是关联副词。 • (二)词语连词,连接的双方不能互换位置的,不是连词。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初中语文词性知识归纳实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医生、工人、老板、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杨树、鲜花、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物质、关系、友谊、道德、法律、能力;4、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明天、春节、元旦、早晨、晚上;5、表示处所的,如:北京、江南、亚洲、边疆、中国、美国;6、表示方位的,也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前后、左右。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如:说、笑、看、写、走、旅游、休息、工作、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要、会、敢、可、可以、应、应该、愿意;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如:大、小、高、矮、宽、窄、长、短、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丑、纯粹、高明、高尚、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悠闲、忙碌、兴奋、激动;4、表示颜色,如:黑、白、红、青、苍白、碧绿、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四、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1、表示确数,如:一、二、百、千、万;2、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3、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二、初五。

五、量词:表示单位的词。

1、表示事物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台、条、件、对、双、群、类、米、千克、公里、吨;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次、趟、回、遍。

六、代词:是代替其它的词或者短语、名子的词。

代词有三种:1、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的人称代词,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2、起区别作用的指示代词,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3、用于提问的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哪儿、哪里、多少、几。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个”、“只” 、“斤”等。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如“他 ”、“她”、“它”等。
各类词特点及举例
副词
连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词类,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如“很”、“ 都”、“曾经”等。
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分句或句子, 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如“ 和”、“但是”、“因为”等。
作用
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了 解词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 性和生动性。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进行划 分。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等。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的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同一词语 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如“美丽”在“美丽的 花朵”中是形容词,而在“美丽地绽放”中则是副词。
典型动词用法举例
行为动词
如“走”、“跑”、“跳”等,表示具体的动作。例如, “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身体。”
存现动词
如“有”、“在”、“存在”等,表示事物的存在或消 失。例如,“桌子上有一本书。”
能愿动词
如“能”、“会”、“愿意”等,表示能力或意愿。例如 ,“我能帮你完成这个任务。”
心理动词
如“喜欢”、“讨厌”、“想念”等,表示人的心理活 动。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
表示感觉的形容词
如“冷”、“热”、“痛”等,可 用来描述人的感觉或感受。如:“ 今天很冷”、“我感觉有点热”。
05
副词详解与运用
副词概念及分类
概念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 或整个句子的词,表示时间、地点、 程度、方式等概念。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词性初中语文语法——词性(一)实词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

3.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

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恰当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4. 代词注意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上面句子里加线的词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称为代词。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语法知识—词性》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语法知识—词性》课件(共34张PPT)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 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 章,一
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 极其不如国风。小 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 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 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 深度。
(二)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 “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
1、表时间:在 于 自 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一)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1、表程度: 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统统 3、表时间: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 公 然 6语、法表功语能气::1、难修道饰究动竟、简形直,不却修饰幸名而词也。许 其实 索性 7、表肯定、2否、定都:能必作状必语须。准 的确 不 没 未 勿 别 例如:这个人很热心。 今年夏天十分热。
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 A、作为某种结构的标志。
“的”是定中结构的标志。如,我的书 “地”是状中结构的标志。 如:慢慢地走 “得”是中补结构的标志。如,跑得很快 洗得干净 B、组成跟所附的词语功能不同的新短语。 “的”附在实词后形成名词性短语。如,红的 个儿高的 想的 “所”附在动词前形成名词性短语。如,所见 所闻 所述 “似的”附在词后形成形容词短语。如,飞似的 木头似的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 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 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 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 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 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与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及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局部,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局部〕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刚。

处所名词,如:颐与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认,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与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开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局部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疑心。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词性讲解

初中语文词性讲解

初中语文词性讲解一)名词1、什么是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是名词。

表示人的:XXX、XXX、XXX、教师、学生、同志、作家、工人、农民表示事物的:山、水、飞机、思想、道德、风格、党性表示时间的:早晨、从前、秋天、元旦、星期日表示处所的:北京、中国、边疆、台湾、亚洲表示方向的:上、下、上面、中间、西边二)动词1、什么是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表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的词是动词。

动词包括:1)表示动作行为的。

如:跑、跳、读、写、研究、团结、保卫等。

2)表示发展变化的。

如:生长、发生、增长、缩小、扩大等。

3)表心理活动的。

如:爱、恨、想念、喜欢、打算、讨厌、害怕、相信等。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

如:有、无、存在、出现、消失、死亡等。

(5)表示命令的。

如:叫、让、请、令、使、派、命令等。

6)表示能愿的。

如:能、应该、敢、要、会等。

7)表示趋向的。

如:上、下、来、去、出来、起来等。

8)表示判断的。

如:是。

三)形容词1、什么是形容词表示人、事物的状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是形容词。

形容词包括:1)表示形状的。

如:大、小、粗、细、圆2)表示性质的。

如:好、坏、勇敢、坚强、正确、错误3)表示状态的。

如:快、慢、忧愁、敏捷、缓慢、绿油油、洁白、油亮(四)数词1、甚么是数词表示数目和序次的词是数次。

数词可分为以下几类:1)基数和序数基数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

如:一、二、三、四、五、六、7、八、9、十、百、千、万:亿、零、半序数表示顺序先后的数词叫序数。

如:第一、第二、初一、初二、老迈、老二(2)分数和倍数分数分数用教学用语“几分之几”来表示,有时也用“成”、“分”来表示。

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五”、“八成”、“三分”(“分”、“成”是“十分之一”的意思。

“八成”为十分之八,“三分”为十分之三)。

倍数倍数是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倍”构成的。

如:一倍、五倍、百倍五)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量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
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
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
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
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
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
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
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小试牛刀:
把下面各词填入下表:
校园繁忙北京积蓄三万豁亮诚实中间哪里瞻仰战场颓唐
夜晚二分之一斤朵驾驶那里自己坚固起来大伙政治希望
2.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应该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
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二.虚词;语法功能上,虚词一般不能以次序为手段直接组合,大都不做句子成分,主要起关联作用,作为组合实词的一种语法手段;有的表示语气,成为某类短语和句子的标志。

词汇意义上,除少数虚词外,大都不表示事物的实在意义。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1.副词
(1)表示程度:很更加太格外
(2)表示情态:特地大力亲自
(3)表示否定:不勿别没有
(4)表示语气:竟然公然也许
副词运用特点:能直接修饰或补充或说明动词、形容词;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部分可起关联作用。

2.介词
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共同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方位、处所、时间、条件等。

自从当随着在按照经过根据由于为了对于让把比除了
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有的还可以做补语。

在阅览室看书对人民负责同他说话按客观规律办事比过去更好
3.连词
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和而且不仅虽然即时所以
4.助词
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的地得着了过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