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16.1 复习笔记

一、现象学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与理论渊源

1.主要代表人物

(1)家庭和教育背景

舒茨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哲学家、音乐学家。他是一位犹太人,189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18年底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舒茨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经济学奥地利边际效用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塞斯与维塞尔。韦伯曾到维也纳大学讲学,舒茨对韦伯的学术思想也作了很深入的研究。

(2)学术生涯

①大学毕业后,舒茨参加了米塞斯主持的讨论小组,并且研究并深化韦伯的理论。

②在1925—1927年期间,他经过阅读柏格森关于意识哲学与内在时间的著作,留下了大量的手稿,后来以《生活形式与意义建构》为名出版。

③在考夫曼的鼓励下,他探讨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由此撰写了《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一书,此书后来的英文版改名为《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④二战爆发后,舒茨举家迁往美国,创建了国际现象学协会,参加了《哲学与现象学研究》的编辑工作,并在上面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学论文。

⑤1943年起,舒茨成为纽约社会研究新学校的客座教授,l956年成为了这所学校的专职教授,主持哲学系的工作。

(3)主要著作

他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编纂为四卷本的《文集》出版。其中第一卷名为《社会实在问题》,第二卷名为《社会理论研究》,第三卷名为《现象学的哲学研究》。

2.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1)奥地利经济学派

奥地利学派主张主观价值论与先验范畴论,主张从主观心理的价值角度,来理解边际效用甚至所有类型的人的行动。它批评实证主义曲解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根本的误解,用适用自然科学的认识论方法即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分析人的行动,是毫无意义的。舒茨接受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认为始终存在先于历史范畴的非时间性范畴,认为我们可以借用这些一般理念类型来理解历史。

(2)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韦伯认为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舒茨认为,韦伯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舒茨同时又认为,韦伯关于行动意义的概念充满矛盾,舒茨对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极端历史主义”运用也不能接受。因此,舒茨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

(3)胡塞尔的现象学

①现象学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世界,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观念都是以感觉为中介的,并通过心智意识来了解它。现象学认为,意识过程就是经验建构外部世界的感觉过程,并把这个过程作为关注核心。人类的行为理所当然地为集体共同体验的日常世界所引导,因此是日常生活建构了人们的意识与行动。

②胡塞尔认为,由于人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感知世界,而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建构的,要想客观测量外部世界与真实世界,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对意识的

抽象过程进行研究。他认为研究者必须悬置自己的“自然态度”,去理解意识本身的基本过程,并因此而发现纯粹心智,通过时点抽取,可以看出一个日常世界的主旋律是否能够悬置。只有脱离日常生活世界,我们才能理解意识的抽象特性,才能洞察实在的本质。

③生活世界又被称为周围世界。在生活世界中,人们展开的是主体间的关系,而不是生产世界与科学世界那样的人与物、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生活世界是人与人日常交往、共处的互为主体的世界。现象学认为哲学思考应从这种生活世界为出发点,也就是要在互为主体的人际关系中去理解社会,坚持用一种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来代替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主体间性思维方式要求人们以主体间的关系为根本,为前提其思考和透视一切,把科学、生产、政治等领域中的原则与结果都移到生活中来衡量、检视与评价。

(4)美国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为皮尔士、詹姆斯、杜威等人。实用主义接受了实证主义从经验事实出发的主张,主张在经验中发现行动与效用的真实意义。实用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形成了一种彻底的经验主义。

①詹姆斯认为世界存在一种原始素材,一切事物都由这种素材构成,这种素材可称为纯粹经验,认识的作用就是纯粹经验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纯粹经验的一部分,其一端是知识主体,另一端是所知的客体。

②实用主义关注的是人们经验活动的实在世界,关注由经验构成的或创造的实在世界,即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与事实,从而超越了传统的经验论与实证论,实现了对经验过程的视角转换;实用主义从本体论和二元论转向了效果论与结果论,从而看到了一个丰富的、真正可称为整体的经验世界。

③杜威认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经验的事物,另一方面是人们接触这些对象

或这些事物的过程。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就是完整的经验活动。实用主义提出了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任务,具有思维方式革命之意义。

二、现象学社会学理论概要

1.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

(1)对韦伯方法论基础的质疑

①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关键是行动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根据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的强度程度不同,区分出从完全不考虑他人,到以对他人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为基础而产生的行为,因而行动的意义就有多种含义。因此,韦伯没有充分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产生的复杂影响。

②韦伯在分析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时,只是把它们看成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的意义,而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真正区别。

③韦伯关于观察式理解与动机式理解的区分是无意义的,并不能真正理解行动的意义。

④韦伯对行动动机的论述,没有认识到,动机有两种含义,可以指一个人努力实现的目标,也可以指行动的原因,因此动机有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之分。

⑤韦伯没有指出行动的核心特征。舒茨认为行动的核心特征是筹划(project),正是通过筹划,行动者将其行动的意义指向他人,对他人产生影响。而韦伯所说的以他人为指向的行动,并不一定会影响到他人,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以他人为取向”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

(2)行动的意义

行动的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①主观意义是“我”(行动者)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主观意义主要涉及的是时间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