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备课手册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集体备课》-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集体备课》-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a0ecb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8.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集体备课》-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第八单元集体备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关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精读课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词汇学习、口语交际以及习作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团结合作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团队合作意识不强、沟通不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掌握本单元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团队合作交流。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2)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掌握。
(1)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团队合作和交流。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词卡片。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团结合作。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团队合作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老师简要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每组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并表演一个团队合作的情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备课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fff99d7e21af45b207a8ab.png)
4. 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教学
1、有感情朗读四篇课文,精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感情饱满、停顿得当。
2、明确课文思路,能用自己话概括课文内容,明确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本内涵,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顺序。
4、学习体会实在的事物和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两者结合的作用,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能辨别,体会其表达妙处,并尝试运用。
3-4
26.月光曲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幽静、蜡烛、琴键、微波粼粼、恬静、陶醉”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背诵第九自然段。
3、能够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发的联想,体会两者综合的作用。借皮鞋匠的联想,感悟《月光曲》的意境。
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难点: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
措施
1、反复涵咏,披文入情。培养学生熟读成诵、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品味来感受作者的独特的体验,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8aa4adab1711cc7930b71681.png)
第八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共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一篇略读课文《海的女儿》。
一次习作“故事新编”,一个“语文园地”。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讲了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经常在听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后,自己非常想拥有一只宝葫芦。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将他们拒之门外,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与孩子们共享花园。
《海的女儿》讲述的是一个人鱼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学生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4.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读故事后的感受。
重点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难点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 课时《巨人的花园》2 课时《海的女儿》1 课时习作 2 课时语文园地 2 课时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本课所节选的部分选自张天翼的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是这部小说的第一章。
作为整篇小说的开端,介绍了王葆在听了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后,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故事奇妙,语言通俗易懂,易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感受人物形象。
童话以奇妙的想象征服了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不仅喜爱,而且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体会童话中人物的形象。
这篇课文中的王葆的年龄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相仿,语言也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有兴趣。
以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自我体验为基本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感悟童话的内涵。
【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
2. 默读课文,说说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3. 从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中任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感悟的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分析及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分析及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b293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f.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分析及集体备课教案1. 教学计划分析1.1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主题为《散文文体》。
1.2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文体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1.3 教学重点•学习散文文体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和情感。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1.4 教学难点•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情感和特点。
2. 集体备课教案2.1 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几篇经典的散文作品欣赏。
2.2 教学准备•教学资料:散文文本、课件等。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环境:清静整洁的教室。
2.3 教学活动安排1.导入:通过一些图片或问题导入散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讲解散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
3.讨论: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内容和感受,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4.欣赏:学生分组欣赏散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重点。
2.4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来理解散文的特点。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
3. 总结本单元教学以散文文体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相信学生在本单元能够取得显著的进步。
小学三年级八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八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d167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1.png)
主备人
备课组长审核
小组成员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教学小数的知识,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认、读、些知识和买东西、寄书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其中的数学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不超过两位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2.会比较两个或几个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本单元教学内容中,小数的意义是重点,它是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
单元教学难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小数加法和减法。
课时安排
文具店一课时,货比三家一课时,存零用钱一课时,寄书一课时,能通过吗一课时,练习一课时
教导处审核意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分析(单元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分析(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40424aacb8f67c1cfad6b8eb.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分析(单元备课)
一、单元名称:有趣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
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写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组成。
四篇课文四个故事,有的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有的以心理描写的形式展开。
其中有两篇是根据民间故事整理的,但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题目的阅读期待性很高,故事的趣味性很强,儿童化的色彩浓厚。
语文园地由四个栏目组成,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四、教学目标: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语气、神态来体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内心情感。
3.借助表格或示意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会复述故事。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db9fa6c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e.png)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第一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第8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围绕“童话天地”这个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
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
有诙谐有趣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有狡猾又充满智慧的《狐狸分奶酪》;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有让孩子们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风娃娃》。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文语言特别优美,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并且在学习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
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栏目组成。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中的4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情节紧扣孩子的心灵。
故事中有奸诈、狡猾、损人利己的狐狸,有珍惜友谊的松鼠和小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上是一个难点。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理解课文内容。
还可以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53个生字。
会写2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语文园地八》中“日积月累”出示的成语。
3、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通过学习一组关于动物的童话小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5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5、通过学习一组关于动物的童话小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
五、教法与学法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喜欢的课文进行排练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感受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上的变化,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分析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4fe984ee06eff9aff80739.png)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1、单元学习内容及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有: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图,会画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
学生已学过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认识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
以后要学习扇形统计图及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
2、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是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3、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理解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进行交流。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每一格代表的意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会画折线统计图。
难点:学生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第1页共1页。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4051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a.png)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映了孩子们的生活,写出了他们的理想,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童年时光,准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努力锻炼自己,健康成长。
“语文天地”中,除了实行一些语法方面的辨析同音字、形近字,积累名言警句、练习按顺序排列句子以为,“畅所欲言”和“笔下生花”内容中也都设置了记叙成长过程中的事情的相关练习。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童年时光,准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努
力锻炼自己,健康成长。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让学生对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长辈心存感激,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让学生明白做人要有善良的心,要会关心别人,把对别人的关爱当
作点点滴滴的、持之以恒的行动。
3、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难点:1、展示学生快乐生活的画面,真正地让学生走进情景中并且获得兴奋的感觉,在体验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构建。
2、激发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同身受,在体验中成长。
展开想象,再想象中品味,在品味中收获。
单元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又要注意寓教于乐。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启发学生的想象水平。
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左右。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8单元 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8单元 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59894e050876323012126a.png)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二、单元目标1.认识2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对内容。
3.抓住关键语句,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4.自主阅读《海的女儿》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5.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6.能运用学过或读过的童话故事的写作方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三、单元重点:(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童话故事,充满奇思妙想,非常有趣。
展示了人物的美好形象。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介绍了宝葫芦的故事,非常有趣、想象奇特。
《巨人的花园》介绍了巨人和孩子的故事,说明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快乐、幸福的道理。
《海的女儿》描写了小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了小人鱼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后题有“根据已有内容创编宝葫芦的故事。
”习作《故事新编》重新编一个故事,可以是《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是《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四、童话教学引领1.各年级童话教学安排一二年级多以童话为主,但未明确提出阅读要素。
三上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四下第八单元:感受童话的神奇,体会人物的真善美的形象。
2.如何指导学生读童话(1)重视朗读的作用朗读是一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朗读能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调动多种感官进行。
童话和寓言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还学生以朗读为主,通过朗读有所感悟。
(2)尝试想象朗读学生边读边想象,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故事中的情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话。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4832dbc1c708a1284a443f.png)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内容组成:本单元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一篇略读课文:《好汉查理》和一个语文园地。
2、教材的地位、作用: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是在继续掌握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内容在前几册同一主题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扩展,把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这单元中还包含了更多的时代内容,如: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3、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本单元课文都真实感人,浅显易懂。
故事条理清楚,层次明显,尤其是叙述的具体语句的描写较突出。
4、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本单元教材的特点,给本单元设定目标如下:①能够认识汉字22个,会写36个。
②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
《掌声》一课要读出人物情绪的变化,《一次成功的经验》中人物的对话也应读出不同的语气。
③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
④逐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合作的能力。
如搜集圣诞节卡片、阅读有关合作的小故事。
⑤学习ABB式的形容词,试着让学生练习说点短语或句子,进行词语的积累。
⑥背诵《三字经》,了解成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继承传统美德。
⑦引导学生发现谜面中句式的特点,训练思维,体会语言的妙处。
⑧夸夸身边的同学。
让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
5、单元教学重点:①继续重视自学生字,阅读能力的培养。
②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并有一定的速度,读后试着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③能运用掌握的学习法,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学段要求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262b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4.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览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杨树青青》、《猜谜语》、《文具店里的一本书》三篇课文。
通过这三篇课文,学生将了解杨树的生长变化、学习猜谜语和认识文具店里的故事。
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杨树青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了解杨树的生长过程,体会自然界的魅力。
2.通过学习《猜谜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探究欲。
3.通过学习《文具店里的一本书》,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杨树青青》: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理解描写杨树生长的含义。
2.《猜谜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3.《文具店里的一本书》: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生活的美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难点:1.词语理解: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情感表达: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1.激发兴趣:利用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2.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巩固训练:通过词语填空、句子默写等方式,巩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流程安排第一课时《杨树青青》1.师生共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组讨论杨树生长的描写手法。
3.以小组为单位呈现分析结果,引导全班理解描写的深层含义。
4.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猜谜语》1.学生介绍自己会的谜语,分享经验。
2.分组学习新的谜语,小组间互相出谜语,猜谜语。
3.探讨猜谜语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
4.课堂表演谜底揭晓,激发兴趣。
第三课时《文具店里的一本书》1.教师讲解课文背景,提出学习问题。
2.学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具店故事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2abc5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3.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概览第八单元主要围绕着传统节日展开,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关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并且通过阅读篇章、课文等形式感受这些节日的习俗和传统。
二、教材分析1. 课文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以叙事和说明文为主,通过具体的节日故事和习俗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在阐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时,教材也加入了亲情、友情等主题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和美好。
2. 阅读材料分析除了传统节日的故事和介绍,本单元还包括了一些相关的民间故事、诗歌等阅读材料,旨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 练习题目分析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与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等相关的练习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这些练习题目涵盖了词语搭配、句型转换、段落归纳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鼓励表达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用语言描绘传统节日的场景和氛围,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串联知识除了教材中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拓展他们的历史文化视野。
四、总结第八单元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单元,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共同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好,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愉悦而有意义的过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分析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分析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a1af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6.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分析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分析第八单元教案分析是根据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内容,结合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出的一份教学计划。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学习新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操练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阅读理解:教师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4. 写作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口语表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情感培养: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导入和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教学。
3. 阅读材料:相关的阅读材料,用于阅读理解训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部编版四下音乐第8单元 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下音乐第8单元 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1d891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e.png)
部编版四下音乐第8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提供了对部编版四下音乐第8单元的教材分析,旨在帮助教师们进行集体备课,为教学提供参考和辅助。
教材概述第8单元的教材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1. 音乐鉴赏:介绍不同音乐作品和音乐类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声乐表演:引导学生通过歌唱和朗诵等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 舞蹈表演:教授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技巧,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
4. 乐器演奏:介绍常见的乐器及其演奏技巧,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和朗诵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舞蹈形式感。
4.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乐器及其演奏技巧,培养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音乐鉴赏: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
2. 声乐表演:选取适合学生的歌曲和诗词,进行歌唱和朗诵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舞蹈表演:教授基本舞蹈动作和舞蹈规律,编排简单的舞蹈节目,让学生展示舞蹈才艺。
4. 乐器演奏: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训练,培养学生的乐器技能。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实施本单元的教学:1. 演示法:教师通过自己的演示展示音乐、声乐、舞蹈和乐器演奏的技巧和风格。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声乐、舞蹈和乐器演奏的任务。
3.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声乐、舞蹈和乐器演奏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音乐、声乐、舞蹈和乐器演奏方面的进步和表现。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声乐、舞蹈和乐器演奏进行综合评价,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9bf87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8.png)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材分析】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材 主要是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及炼铁 高炉及炉內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来说明炼铁的化学反应 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的方式介绍了化 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学建议】
1、在讲授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可以再次 做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 验,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对比和分析,得 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
实验探究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 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 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认识金属材
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金属材料的合理开发与使用。
【教学建议】
1、在讲授金属的物理性质时,重点放在相似性和差 异性上;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 实物入手,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
实验改进: 可将上述装置除尾气的部分,改成用气
球收集,这样收集得到的未燃一氧化碳气 体可重复利用
或把尾气烧 掉,防止污 染空气
【教学建议】
1、有关炼铁的原理重在理论分析,讲授时可结合P17 图8-20与8-21进行讲解,讲清炼铁这一复杂过程的的 主要化学反应原理就行。
【教学建议】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 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应使学生 了解它的价值,主动参与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屏显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第八单元备课手册
课题
29掌声
课型
单元导读
授课
节数
2节
授课时间
2015年1月4日星期日
教
学
目
标
1、读背单元导读,知道爱的表达方式。
2、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5、同步阅读《落满霞光的竹林》文章《一个美丽的故事》,从中感受老师的爱。
掌声后(4、5)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改变命运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珍惜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认读和运用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生字。
2.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3.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献出自己的爱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
学
重
难
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既能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朗读,又能初步学会默读。
2.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献出自己的爱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
(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单
元
教
后
小
结
通过第八单元测试后发现孩子们字词掌握扎实;对课文内容理解能准确做出判断;课内与课外阅读除个别学生外能准确作答。但形近字积累以及给句子换个说法题型掌握不好。这说明学生对生字的归类意识不强,如:“桶”与“通”;“哄”与“拱”等。还有把“难道我说的话不是正确的吗?”这一类句子换个说法,意思弄不清楚造成转换错误,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舞蹈
3.理解词语: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及小结
教
学
内
容
本组课文以“爱的奉献”为专题编排了《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八。另有《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落满霞光的竹林》同步阅读文章10篇供拓展阅读。
教
材
分
析
本组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同学们充满友爱的鼓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残疾女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的谦让与合作中获得成功;圣诞节前夕,金吉亚给予了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同时给予了她同情和关爱;自称为好汉的小男孩查理在小女孩的信任与理解中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同步阅读中更是以“爱”字贯穿全组课文,从爱家人到爱学生,爱朋友、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无处不体现出“爱”这个主题,课文内容均以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体会到: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献出自己的爱。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前
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音乐(用于配乐朗读)。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同步拓展文章。
板书
设计
29掌声
掌声前(1)文静默默早来晚走忧郁
掌声响起(2、3)(第一次鼓励第二次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