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af5bf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f.png)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摘要:中药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之高。
近年来,我国对药物监管的力度逐渐增大,以及市场对中医和中医制剂的需求逐渐提高,对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研究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由于中药都是天然药物,其本身就带有病菌、霉菌等,在原材料环节运输和制作过程中很难把握其洁净。
因此,对药固体制剂灭菌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阐述了中药固体制剂灭菌现状以及中药制剂染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中药制剂生产中可以应用的几种灭菌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灭菌措施引言:中药在运输、保存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一直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种类繁多,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丸剂等,所以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流程也不尽相同,这也就让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更加难以控制。
中药药材是天然生长在自然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对其在种植、采收等过程中可能会携带的霉菌、病菌等也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法。
另外,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条件相对较低,手工比重较大,这也增加药材受污染的风险几率。
一、中药固体制剂灭菌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对药品质量以及药物、食品安全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药品与食品安全的相关指导方针和法律法规。
随着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一步落实,我国制药企业对于生产厂房和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保证了药品质量安全。
但由于中药具有品种较多、供货产地范围广泛、药物特性不同等特征,对其灭菌方法,时至今日依旧稍有欠缺,因此在对药品进行最后微生物检测时还是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其中,中药制剂微生物超标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两方面。
为了制药企业的平稳发展以及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对中药灭菌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1]。
二、中药固体制剂灭菌现状在生产中药固体制剂灭菌前,对原材料进行灭菌,是保证生产药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虽然截止到目前为止,在中药固体制剂生产中可以选择的灭菌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药品药性、携带病菌和霉菌不同等问题的阻碍,现有灭菌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也无法满足中药制剂基本的灭菌需求。
药物灭菌技术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药物灭菌技术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85c5e8bb68a98270fefa59.png)
药物灭菌技术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灭菌是一些中药原料药材及其制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这将影响到药物的稳定性、治疗作用及用药安全。
现今已有很多种灭菌技在中药及其制剂中应用,如物理灭菌法的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等,化学灭菌法的臭氧灭菌法、乙醇蒸汽灭菌法等。
本文主要对这些常用灭菌技术的特点和一些灭菌新技术做简单介绍,并各灭菌工艺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标签:中药;制剂;灭菌灭菌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全部杀灭的技术,使物品残存活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预期的无菌保证水平[1]。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不同的中药及其制剂所要采取的灭菌工艺不同,有时也可以采用多种灭菌方法组合灭菌,以既达到灭菌效果又保证药物质量。
1 中药及其制剂灭菌的重要性药品微生物限度普遍受到各国的极大重视,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将非规定灭菌药物染菌限度纳入国家标准,成为药品检验的常规检验项目之一[2]。
而对于中药及其制剂来说,其达到理想灭菌效果难度更大,一是因为中药及其制剂微生物来源多途径性。
如中药原料药材在采集、收购、加工过程中会引入很多微生物,在生产的过程中,又会因环境空气、设备用具及操作人员的原因,也可能产生被微生物污染的问题;二是因为灭菌时要考虑该中药及其制剂的特点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有些具有很好灭菌效果的灭菌技术可能会因考虑这些而不适用。
中药及其制剂微生物超标对药物的影响主要在这两方面:一是对药物有效性的影响,即药物的质量。
药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其有效成分可能会改变甚至遭到破坏,如pH值被改变,各种含糖类制剂被污染菌分解等。
二是对药物安全性的影响。
药品被分解产生的副产物可能会形成新的不安全因素;使用被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创伤用药品,可能使患者发生败血症;吸入污染了霉菌或细菌的气雾剂将会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等[3]。
因此为保证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灭菌方法尤其重要。
浅谈中药原生药粉常用的几种灭菌方法
![浅谈中药原生药粉常用的几种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002d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1.png)
浅谈中药原生药粉常用的几种灭菌方法1. 引言1.1 介绍中药原生药粉的重要性中药原生药粉在中药制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药材经过研磨、筛选等加工工艺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含有丰富的药效成分,并且易于吸收和利用。
中药原生药粉可以用于制备多种中药制剂,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领域。
由于中药原生药粉具有一定的微生物和杂质含量,如果不经过有效的灭菌处理,就有可能造成药品污染或降低药品的药效。
灭菌对于中药原生药粉的质量保障至关重要。
采用适当的灭菌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和控制其中的微生物,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中药制药过程中,选择适合的灭菌方法不仅能确保中药原生药粉的品质,还能提高药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中药原生药粉的生产和使用,灭菌不容忽视,是确保中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2. 正文2.1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高温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它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中药原生药粉进行灭菌。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高温的蒸汽将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从而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高温蒸汽灭菌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杀灭细菌,适用范围广泛,不引起药物成分的变化,对中药原生药粉的质量有较好的保证。
在中药制备过程中,高温蒸汽灭菌常常被用于对原料药粉、容器和包装物等进行灭菌处理。
高温蒸汽灭菌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需要设备较为复杂、能耗较高、不适用于热敏感的药物等。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灭菌效果和操作安全。
高温蒸汽灭菌是一种重要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保证中药原生药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以确保中药原生药粉的质量和安全。
2.2 紫外线辐射灭菌紫外线辐射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它利用紫外线的特殊波长来杀灭微生物。
紫外线灭菌主要运用于对表面进行灭菌,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其操作简单方便,不会产生化学残留物,不会改变药材的化学性质。
我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总结及讨论
![我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总结及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c1a2e781c758f5f61f6724.png)
・ 工作探讨 ・
我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总结及讨论
陈天朝 t 聂书慧 z 白明 学 , 程 伟z
1 . 河南 中医 学院第 一 附 属 医院药 学 部 , 郑州
4 5 0 0 0 0; 2 . 河 南 中 医学 院药 学部 , 郑州 4 5 0 0 0 7
o u r h o s p i t a l , t h e p r e c a u t i o n s 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o f i mp l e me n t i n g v a r i o u s s t e il r 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s b y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i n g ,
Me d i c i n e Ho s p i t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Ci t y i n He n a n Pr o v i n c e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7,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a u t h o r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s t e i r l 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s o f h o s p i t a l p r e p a r a t i o n i n
s u mma iz r i n g d a t a a n d c h e c k e s t h e i n s t r u c t i o n s o f h o s p i t a l s t e i r l i z a t i o n e q u i p me n t s . 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c u re n t s t e r i l i z a — t i o n me t h o d s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h a d s o me p r o b l e ms , a l t h o u g h t h e y c o u l d e n s u r e t he mi c r o b e o f h o s p i t a l p r e p ra a t i o n s me e t i n g t h e n a t i o n a l s t a t u t o r y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s . I t i S u r g e n t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n e w s t e r i l 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s s u i t a h 1 e f o r o u r h o s p i t 茵方法 ; 查 阅文 献 ; 新方法
干货来啦!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的因素及对策
![干货来啦!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的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70d201fa6c30c2259019e34.png)
干货来啦!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的因素及对策?中药制剂系根据国家批准的处方,将中药饮片粉碎或提取后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
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的限度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的一项重要参数,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必须针对中药制剂微生物污染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对策进行预防。
现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在中药制剂生产和检验中容易发生微生物污染的几个原因及预防措施。
1物料中药生产所用的物料包括中药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
1.1中药原料中药原料主要是中药材,大多数为天然野生植物、动物或矿物,即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动物或其脏器等,是中药制剂被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原药材本身带有大量的微生物、虫卵及杂质,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微生物容易生长繁殖。
另外,中药材在采集、贮藏、运输过程中同样会受到各种污染,因此,生产投料前应对所用药材进行严格的洁净处理,防止微生物污染。
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用于中药制剂的中药材必须经前处理,即对原药材进行拣选、整理、剪切、炮制、洗涤、干燥、灭菌处理。
前处理应根据药材不同的性质,分别采取适当的方法。
一般耐热而质地坚硬的药材,可采用水洗、流通蒸气灭菌、干燥的综合处理方法;对直接入药的含菌量高的中药材可经粉碎后采用60Co照射后再投入生产。
如某中药原粉,经3kGy的60Co照射前后各项指标分别为杂菌数56000,100CFU/g霉菌数600,10 CFU/g,大肠埃希菌检出、未检出,大肠菌群100 CFU/g<N<1000CFU/g,N<10 CFU/g。
这些方法一般不影响药材的外观和有效成分的量(除龙胆、秦儿外),杀灭微生物效果好。
再如某中药颗粒剂原料药材,通过前处理、提取、过滤等单元过程的组合,得到的提取液于夹层锅中经105℃的流通蒸气灭菌2 h,经检验细菌数17350 CFU/mL,霉菌数<10CFU/mL,大肠埃希菌未检出。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d43c808866fb84ae45c8d50.png)
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摘要:中药口服固体制剂通常就是将天然的药物经过粉碎、提取处理之后制成片剂、胶囊、颗粒等躲在后面那个制剂形式的总称。
在这些固体制剂当中主要的材料是天然的药材,这些天然的药材中会携带一定的致病菌和杂菌等,此外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等级并不是很高,机械设备和辅料用具等水准都不是很高中,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部分都采取了手工操作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这样也就携带了更多的细菌,影响了药品的疗效和使用安全。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灭菌措施比较,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重要口服固体制剂;灭菌措施;比较在中药制剂生产的过程中,卫生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中药口服固体制剂通常就是将天然药物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制成各种口服类药物的总称。
它的原料主要是天然的药材。
天然药材在种植、生长到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非常强的特殊性,很多的中药原料药物都会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此外,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条件并不是很高,很多因素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污染,为了更好的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细菌进行控制,不同的灭菌措施有不同的特点,在效果和适用范围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比较。
1、中药制剂污染菌的主要因素1.1原料药的污染原药药材通常都是天然的物质,因为这些药材在生长的过程中要和自然有较多的接触,在采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粗加工,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无菌处理,同时在包装上相对较为简陋,所以一般而言,其也带有非常多的微生物。
1.2半成品处理中的污染制剂生产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生药原粉、浸膏和浓缩液由于存放的时间比较长,保存的时间也不是非常的科学,在运送和传递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密封工作,所以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常会使得细菌大量的滋生和繁殖,这样也就使得细菌出现变性和交叉污染的问题。
1.3辅料污染中药前期处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很多都是由食品生产单位生产出来的,比如黄酒、醋和蜂蜜等等,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的条件并不是很好,高温,湿度也比较大,这也为细菌的繁殖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此外,食品行业在生产中规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生产操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卫生观念并不是很强,在机械和容器等很多工具的灭菌处理并不是十分的重视,灭菌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细菌繁殖和细菌污染的情况。
中药原粉灭菌现状及新技术发展
![中药原粉灭菌现状及新技术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6e466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0.png)
中药原粉灭菌现状及新技术发展
中药原粉的灭菌是指对中药草药原材料进行灭菌处理,以杀灭其中的菌类和其他微生物,确保中药原粉符合卫生质量要求,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中药原粉灭菌主要采用的技术有高温蒸汽灭菌、热风灭菌和辐射灭菌等。
1. 高温蒸汽灭菌:是常用的中药原粉灭菌方法,通过加热蒸汽使中药原粉中的菌类和微生物被杀灭。
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且能够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真菌。
然而,高温蒸汽灭菌对有些芳香类中药原粉易造成气味变化,同时也可能使一些活性成分的失效。
2. 热风灭菌:是通过热空气对中药原粉进行灭菌处理,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
热风灭菌适用于不耐高温的中药原粉,并且不会引起药材的气味变化。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温度分布不均匀、处理时间较长等缺点。
3. 辐射灭菌:是指利用电离辐射杀灭中药原粉中的微生物。
电离辐射具有很高的穿透能力,能够杀灭中药原粉中的各类微生物,避免了传统灭菌方法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然而,辐射灭菌技术存在辐射致突变、微生物抗性的问题,也受到一定的争议。
目前的研究中,对于中药原粉灭菌新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超高压灭菌等。
这些新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安全地杀灭中药原粉中的微生物,同时减少对药材品质的
影响。
然而,这些新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更多的研究还需要进行。
浅谈中药原生药粉常用的几种灭菌方法
![浅谈中药原生药粉常用的几种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1064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0.png)
浅谈中药原生药粉常用的几种灭菌方法【摘要】中药原生药粉在中药制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化学灭菌法、蒸汽灭菌法和辐射灭菌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原生药粉中的微生物,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在中药制备过程中,灭菌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采取正确的灭菌措施,才能保证原生药粉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让人们用药更加放心。
对于中药原生药粉的生产和使用,必须重视灭菌工作,选择适合的灭菌方法,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原生药粉、灭菌方法、高温灭菌、紫外线灭菌、化学灭菌、蒸汽灭菌、辐射灭菌、质量、安全性1. 引言1.1 中药原生药粉的重要性中药原生药粉是指由中药材破碎、粉碎后得到的粉末状药物原料。
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原生药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药品质量。
中药原生药粉可以作为制剂的原料,也可以直接用于制成中药饮片等剂型。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的药效、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中药原生药粉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药原生药粉是中药制剂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制剂的质量。
如果原生药粉质量不过关,将会影响制剂的功效,甚至导致药物的副作用。
中药原生药粉的纯度和微生物含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安全性。
如果原生药粉未经适当处理,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影响药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保证中药原生药粉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原生药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灭菌方法来消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从而确保原生药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灭菌方法的必要性灭菌方法是中药原生药粉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原生药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原生药粉往往受到空气、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从而影响其药效和安全性。
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2a001d9c5da50e2534d7fb8.png)
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对于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我国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在灭菌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为日后提高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在灭菌过程中的应用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灭菌技术在我国得到普遍的发展,尤其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篇文章主要对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当前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湿热灭菌【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396-02前言: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显著发展,医疗制药行业也取得一定成绩。
当前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药固体制剂由多种中药共同组成,其成分相对较为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材料是中药饮片,由于不同的中药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都不同程度的带有不同的菌种,同时由于受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环境影响,药物受到细菌污染的几率也较大,因此在中药固体制剂过程中采用相应的灭菌手段极为重要,可见本文关于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研究现状1.1 湿热灭菌技术的研究现状湿热灭菌技术主要是通过水蒸气、沸腾的水喷淋等方式,将微生物中存在的菌体蛋白质进行变质,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细菌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流通过程中的蒸汽不能够完全杀灭微生物中的细菌,主要是由于中药材在制剂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间隙较大,微生物有足够的空间吸附在中药材上,因此流通蒸汽灭菌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对于中药的色泽和疗效影响不大。
湿热灭菌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对于中药固体制剂的灭菌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优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湿热灭菌技术能够通过水蒸气,彻底的杀灭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和细菌,从而保障中药效果成分;其次,采用湿热灭菌技术所取得的杀菌效果良好,能够提高中药固体制剂的研发;最后,湿热灭菌技术的灭菌方法简单方便,并且能够快速的对中药固体制剂进行灭菌,达到快速杀菌的作用[1]。
中药提取 灭菌方法
![中药提取 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410a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7.png)
中药提取灭菌方法中药提取是一项常见的制药工艺,它通过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制成药物以供治疗疾病。
然而,中药材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不仅可能对中药提取过程造成污染,还可能对最终的中药制品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进行中药提取过程中的灭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提取的灭菌方法。
一、理论基础:1. 微生物灭菌的定义:灭菌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杀灭或完全去除制品内、外的所有活体微生物的过程。
2. 中药材中的微生物:中药材中常含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来源于采摘、收藏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它们可能导致制品的变质和污染。
3. 灭菌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需要考虑中药材的特性、提取工艺和成本因素等。
二、常用灭菌方法:1. 热灭菌法:a. 干热灭菌:将中药材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利用高温对微生物进行杀灭。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高温耐受的微生物。
b. 湿热灭菌:将中药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灭菌处理。
湿热灭菌可以更彻底地灭菌,适用于对高温高湿环境耐受的微生物。
2. 化学灭菌法:a. 气体灭菌:利用气体的抗菌作用,将中药材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与灭菌气体接触,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用的气体有乙烯氧化物、过氧化氢等。
b. 化学消毒剂灭菌:将中药材浸泡在含有化学消毒剂的溶液中,使微生物被消毒剂杀灭。
常见的消毒剂有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3. 辐射灭菌法:a.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将中药材曝露在紫外线下,破坏细菌和真菌的DNA结构,杀灭微生物。
b. γ射线灭菌:用γ射线曝露中药材,破坏微生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达到灭菌的目的。
中药提取是一项重要的制药工艺,而灭菌处理是确保中药提取过程及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
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提取工艺的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灭菌方法,如热灭菌法、化学灭菌法和辐射灭菌法。
每种灭菌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制药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中药提取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辐照灭菌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辐照灭菌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d5b25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d.png)
辐照灭菌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摘要】辐照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于药制剂的生产中。
本文通过介绍辐照灭菌的原理和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
辐照灭菌虽然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但在药制剂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包括无残留物、无化学反应和高效灭菌。
未来,辐照灭菌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结论指出,辐照灭菌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灭菌效果和确保其安全性。
这将有助于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医疗机构对药制剂的严格要求。
【关键词】辐照灭菌、医疗机构、药制剂、应用现状、问题、优势、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辐照灭菌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辐照灭菌是一种通过辐射照射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药品的制备和保存过程中。
在传统的制药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微生物污染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处于高度感染风险环境的药品,比如手术用具、一次性医疗器械等。
微生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
通过对辐照灭菌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辐照灭菌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探讨辐照灭菌技术在药品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也旨在发现药制剂辐照灭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辐照灭菌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通过对辐照灭菌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推动辐照灭菌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最终旨在揭示辐照灭菌在药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为未来辐照灭菌技术的发展提供战略方向和决策参考。
2. 正文2.1 辐照灭菌原理辐照灭菌是利用高能辐射对药品进行杀菌灭菌的一种方法。
中药辐照灭菌的现状及监管建议
![中药辐照灭菌的现状及监管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15551d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d.png)
中药辐照灭菌的现状及监管建议[摘要]因中药的特殊性,辐照灭菌在有效杀灭微生物的同时可能会对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是中药生产监管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
本文从从中药辐照灭菌的特点、影响因素、风险点、相关法规等现状展开论述,对中药辐照灭菌提出监管建议,以期规范辐照灭菌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药;辐照灭菌;现状;监管建议[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国办发〔2022〕5号)中,要求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建设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监测体系。
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亦把加强安全性控制作为完善中药标准的重点,新增了外源性污染物检验控制以提高中药安全性。
历版中国药典对中药制剂中微生物、真菌毒素的限度要求日趋严格,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缺乏适宜的灭菌方法,中药行业引入辐照技术用于中药材贮藏养护和中成药预处理过程的灭菌,其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本文对我国中药辐射灭菌的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并对中药辐射灭菌提出监管建议。
1 辐照灭菌的优势和影响因素辐照灭菌是通过采用高能射线,使被照射物发生一系列物理学效应、化学效应或生物效应,而达到灭菌效果的方法。
辐照形式根据射线的类型可分为γ射线辐照、电子束辐照和X射线辐照,其中γ辐照主要辐照源为60Co(钴)和137Ce(铯)。
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FAO/WHO/IAEA)联合专家委员会根据长期的毒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资料以及辐照化学的研究结果宣布:总平均剂量不超过10kGy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毒理学上的危害,不需要对经过该剂量辐照处理的食品再作毒理试验。
随着试验方法的改进和检测技术的提高,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2003年通过了《辐照食品国际通用标准》和《食品辐射加工工艺国际推荐准则》,在法规上取消了食品辐照加工中10kGy最大吸收剂量的限制[1]。
中药饮片灭菌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中药饮片灭菌的研究现状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b513df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1.png)
中药饮片灭菌的研究现状与思考中药饮片灭菌的研究现状与思考郑慧宁【摘要】中药饮片在制作及加工过程中均会有微生物侵入,微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不仅会影响饮片质量,甚至还会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
基于此,本文对中药饮片灭菌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能提高中药饮片的制造质量。
【关键词】中药饮片灭菌研究现状随着全社会“回归自然”呼声的高涨,社会公众对中药以饮片及制剂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药饮片灭菌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形势下,积极探究中药饮片灭菌相关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中药饮片炮制现状中药饮片是我国中医的一大特色,其也是制备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基础单元,饮片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
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必须掌握炮制时间、炮制方法、原料用量等,全面提升药用效果。
切制中药材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水处理,从而达到软化药材质地的作用,洗法、润法、淋法等是较为常用的水处理方式,在具体处理过程中,需结合药材大小、质地、温度、气候等合理选择浸润时间,以闷透为度,少浸多润。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微生物的鉴别及规定,否则会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2 灭菌技术及其研究现状2.1 干、湿热灭菌干法灭菌主要是通过干热空气或火焰来消除热源物质、杀灭微生物的灭菌方法,这种方法灭菌时间长、对药效影响小,但是穿透力较弱。
湿热灭菌法主要是通过高压饱和蒸汽、流通蒸汽等促使微生物中的核酸、蛋白质变性,进而杀灭微生物的灭菌方法。
2.2 微波与紫外线灭菌微波灭菌主要是通过电磁力效应以及热效应起到杀菌作用。
微波灭菌技术对药材的热稳定性、含水量等有一定要求,灭菌时间越长,相应的效果也就越好。
紫外线灭菌方式主要作用于微生物核酸蛋白,进而达到杀菌效果。
2.3 环氧乙烷灭菌与超高压灭菌环氧乙烷能与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作用,阻碍蛋白质的正常化学反应与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超高压灭菌技术能破坏微生物中的菌体蛋白,进而诱发蛋白质酶失活,全面提升杀灭微生物效果。
中药制剂灭菌技术分析与研究
![中药制剂灭菌技术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a402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2.png)
中药制剂灭菌技术分析与研究摘要:灭菌操作作为影响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的关键操作单元,将直接影响着药品安全、有效及质量稳定。
灭菌操作既要除去或杀灭微生物,又要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治疗作用及用药安全。
中药制剂类型较多,理化性状各异,成分的稳定性不一,故灭菌方法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
灭菌时必须结合药物的性质、剂型等综合选择有效的灭菌方法,合理地运用灭菌技术。
关键词:中药;制剂;灭菌;方法;优点;不足由于中药来源于自然界,在对原药材料进行加工、炮制、制剂、贮运等过程中,药材本身与加入的辅料携带微生物以及外界的间接污染,致使中药制剂发生腐败变质、虫蛀、甚至产生有害的毒性物质,直接妨害临床医疗工作。
为此,医药工作者对中药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实行了严密控制,除工艺上的改进和新型包装材料的改进外,主要是采取了灭菌,防腐和无菌操作三大技术措施,关键是灭菌,这对保证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法是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利用热力防止中药及其制剂微生物超标的方法和设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至今仍被认为是最方便、可靠,且在药品灭菌过程中不残留有害物质的灭菌方法之一。
热力灭菌法分为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又分为高压蒸汽灭菌、流通蒸汽灭菌、低温间歇灭菌、高温瞬时灭菌和过热水喷淋灭菌等。
湿热灭菌法可用于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制剂的灭菌,但应根据被灭菌的药品的性质加以选择。
中药口服液、糖浆剂多采用流通蒸汽灭菌法。
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必须用热力灭菌法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中药及其制剂,高温瞬时灭菌法和过热水喷淋法多用于注射剂、大输液的灭菌。
湿热灭菌时蒸汽的比热大,穿透力强,因而具有灭菌效果可靠、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势。
对于口服液、注射液等液体制剂,湿热灭菌不但可能影响其有效成分,且可能改变其pH值、澄明度,从而影响药物的质量及用药安全。
干热灭菌是利用电热恒温箱或硬气排管内的加热装置,升温至合适的温度和规定时间后,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我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总结及讨论
![我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总结及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62e3e9dfbb68a98271fefaf0.png)
我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总结及讨论总结本院医院制剂灭菌方法的现状、各种方法灭菌时的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资料、查看医院灭菌器械使用说明等,发现本院现用的灭菌方法虽能保证医院制剂微生物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急需找出适合本院的新的灭菌方法。
标签:医院制剂;灭菌方法;查阅文献;新方法医院制剂即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医疗机构制剂应是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本院的院内制剂主要是中药制剂,由于中药制剂原料的特殊性,为了保证中药制剂质量,使制剂微生物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必须提高生产中的卫生条件,加强原辅料的前处理,保证制备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加大灭菌技术的应用。
为此,多年来本院从原料灭菌和成品灭菌两个主要环节着手,同时提高生产环境的各项要求来确保本院制剂的质量,其中灭菌是制剂制备过程中保证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操作,灭菌时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特点等选择灭菌方法,以保证药物的治疗作用、稳定性和用药安全。
本文就本院医院制剂的染菌因素、防菌、灭菌方法及存在问题报道如下。
1 医院制剂染菌的主要因素1.1 原药材的污染原药材大都是天然物质,采收时一般仅在产地粗略加工,不做灭菌处理,而且包装比较简单,因此大都带有大量微生物。
1.2 辅料的污染制剂生产中的辅料糊精、白糖、蜂蜜等大都购置于食品生产厂家,由于食品行业的规范要求与药品行业相比较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机械、工具等灭菌处理不够彻底,易造成细菌污染。
1.3 半成品污染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药材原粉、水提液、浓缩液、浸膏在一定的湿度、温度下因存放时间过长、保存方式不当等原因,易导致细菌滋生而发生菌变。
2 综合性防菌措施综合性防菌措施是在制剂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使产品达到卫生标准的重要手段,如工作人员用乙醇擦洗双手,口罩、工作服、工作帽用热压灭菌,紫外线等照射生产空间,机械设备严格按照清洁规程洗涤,小型工具及包装用器具用乙醇浸泡或熏蒸,玻璃器皿采用干热灭菌。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c8461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0.png)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对中药的治疗功效具有直接影响,从目前中药制剂发展现状看,其生产工艺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对药厂发展及药物质量造成影响。
为了充分解决中药制剂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升药品质量,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立足于实际,在分析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取针对性的创新手段,以切实提升工艺水平。
标签:中药制剂;生产工艺;问题;对策引言中药制剂以中医理论为依托,结合药材自身的性质,采用传统的炮制工艺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完成对药材的深度加工。
近些年来,中药制剂的销售量逐步年提升,在医药行业收益比重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由于中药药材化学组成较为复杂,中药制剂生产环节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稳固提升药效以及应对不明确作用机制,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与加工难度。
1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药品企业在中药制剂生产环节主要存在药材前期处理不规范以及制剂生产工艺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到不到解决,将会大大制约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对医药行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1 药材前期处理不规范药材的鉴定以及加工是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提升中药制剂品质的主要途径。
考虑到中药药材资源较为有限,价格水平不断上涨,生产成本攀升,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部分药品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使用劣等药材,导致药品质量下降,也使得制药难度不断提升。
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制剂检验环节缺失,多数药品企业没有根据国家的规定,开展中药制剂的检测工作,造成药材前期处理的不规范。
1.2 药剂生产工艺薄弱从实际的生产流程来看,为了确保药剂效用满足实际的医疗需求,应当做好消毒灭菌以及辅料添加工作。
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我国中药制剂的灭菌效果得到保证,灭菌体系日益成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是由于中药制剂所需辅料较多,在辅料添加环节,时常出现辅料种类添加不正确以及辅料添加量不足等情况,辅料问题的出现,导致中药制剂的药效发生改变,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中药制剂灭菌方法
![中药制剂灭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fab36a48d7c1c708a145af.png)
• 物理灭菌法 • 化学灭菌法 • 滤过除菌法
物理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的方 法。通过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核 酸破坏,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 (二)湿热灭菌法 • 湿热灭菌法是利用饱和水蒸气或沸水进行 灭菌的方法,包括热压灭菌、流通蒸汽灭 菌、煮沸灭菌和低压间歇灭菌等。是目前 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化学灭菌法
• 化学灭菌法是使用化学药品杀灭微生物, 达到灭菌目的的方法。 • (一)气体灭菌法 • 包括环氧乙烷灭菌法,甲醛蒸气熏蒸灭菌 法等
• (二)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 主要消毒剂有醇类、酚类、表面活性剂、 氧化剂等
滤过除菌法
• 滤过除菌法是以物理阻留的方法,通过无 菌的特定滤器,去除介质中活的和死的微 生物,达到除菌的目的。 • 目前常用的滤过除菌器主要有微孔薄膜滤 器、垂熔玻璃滤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王丽萍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
目前,中药固体制剂采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热压及流通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臭氧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及60Co-3,辅照灭菌法。
这些灭菌法用于固体制剂灭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
环氧乙烷(EO)灭菌可以穿透微孔,达到产品内部相应的深度。
但缺点是易燃易爆,残留物可致变异性,用于药品方面较有限,多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灭菌。
微波灭菌:含水量多少影响微波灭菌效果,故不适合于含水量低的药材和药粉臭氧灭菌:臭氧穿透力弱,不及∞Co-3,和环氧乙烷,温度、湿度也影响其杀菌效果。
通常,温度低、湿度大杀菌效果好。
实验证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5%,臭氧对空气中的悬浮物几乎没有杀灭性,在同样温度下,相对湿度超过60%时,杀灭效果逐渐增强,在相对湿度为90%时,达到最佳灭菌效果;由于臭氧具有强有氧化性故不适用于易氧化的品种。
紫外线紫外线穿透力弱,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60Co-ff辐照灭菌穿透力强,可对包装完整的药品进行辅照;常温灭菌,灭菌后物品温度升高
少的优点。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制药企业采用辐照灭菌法,且这一趋势又以几何级数的形势向上攀升。
但辐照灭菌又存在下列问题:
一、辐照装置的资格认证无标准可依。
目前国内还没有欧盟批准的辐照机构,我国对欧盟出口食品均不允许进行辐照处理。
2004年--2006年,我国出口食品先后10次被欧盟通报存在有非法辐照问题。
二、辐照品种不规范
l、辐照的成药品种随意增加
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60Co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内部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按照卫生部的标准,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共198种,中成药70种,允许低剂量(3kGy)辐照中药材品种5种,不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2种(含龙胆苦苷的药材如秦艽、龙胆及其制品)。
标准还规定。
凡“通知”中未规定的中药,原则上不允许辐照,若需辐照,则需向卫生部药品检验所报批后,才能辐照。
根据标准要求,对于除标准中规定的70种中成药以外的其他上市中成药和几乎全部的医院制剂原则上是不允许辐照的。
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制药企业不顾名单规定的限制,随意将自已的制剂送去辐照。
而辐照中心也往往来者不拒,不加限制。
2、违规进行复方辐照。
研究显示:相同的辐照剂量,成药要比单味药材的成分变化更大。
研究显示:相同的辐照剂量,成药要比单味药材的成分变化更大。
许多医药企业为图方便,不顾标准规定,擅自将自己的复方制剂而不是单味药材送去辐照,随意增加辐照品种,俨然将辐照中心当作了自己的一个灭菌车间,由此对中间过程疏于管理。
将未进行前处理的染菌量极大的中药材直接送去辐照,由于复方制剂药材品种多,成分复杂,初始染菌量较大,辐照部门无法针对每一种单味药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辐照,为使灭菌一次合格,往往只能进行涵盖面更广的大剂量超标准辐照,这样势必对复方制剂中相当数量的药材形成了超剂量辐照。
而超剂量辐照又会带来如下问题,我们曾对我院部分固体制剂进行了中成药60C伊丫辐照灭菌考
察,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品种,在辐照后出现了一些有效成分薄层鉴别难以检出,具体影响如下:
a、含葸苷及醌类的中药最为敏感,如大黄、丹参、何首乌、番泻叶、紫草、虎杖、决明子、芦荟等,仅此一项涉及我院119种固体制剂中的56种。
b、含黄酮及其苷类的中药,如葛根、黄芩、红花、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侧柏叶、槐
米、蒲黄、雪莲、石韦、淫羊藿、罗麻叶等。
c、含香豆素及其苷类的中药,如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秦皮、蛇床子、穿心莲、孑蒿、茵陈等,以上品种涵盖了我院制剂的大部分品种。
3、对不符合标准的样品辐照。
标准4.1规定:待辐照灭菌的中药必须符合法定药品标准。
以辐照代替饮片处理前期的拣选除杂、水洗处理,对前处理不彻底的不合格饮片进行辐照,势必会加大辐照剂量,进而影响药效,同时也产生用药安全的新问题。
三、送照流程不规范。
标准4.4规定:待辐照灭菌的中药应进行药品的卫生学检验。
5.2规定:中药送照单位应向辐照单位提供包括辐照前含菌量,要求的辐照后含菌量。
5.3规定:辐照单位则应向送照单位提供包含辐照后含菌量,最高和最低吸收剂量等的辐照灭菌报告。
而现实情况是:多数送照单位,送照前无卫生学检验报告,对初始染菌量一无所知;辐照单位则凭经验,最终一照了之,大多数情况下,既不提供辐照后含茵量的检验报告,也不提供最高和最低吸收剂量。
甚至对于送照单位关于辐照剂量的问询也往往以涉及本单位技术保密为由加以拒绝:更多情况下,是否也存在辐照单位进行了超剂量辐照而不便于透露的情况呢?
四、超剂量及重复辐照
按卫生部标准规定:中药辐照灭菌时的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下列数值:散剂:3 kC,y,片荆:3 kCy,丸剂:5 kGy,中药原料粉:6 kC,y。
由于初始染菌量较大,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加大剂量才能保证辐照效果,同时,据苏德模等人对中成药辐照灭菌研究结果表明:散剂经2 k6y辐射,细菌数降低在90%以上。
蜜丸经辐射后细菌数降低:2 kGy为78%--85%;
4 kCy为85—93%;
5 kC,y为87—96%;
6 kGv为89—97%。
即当初始染菌量较大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的辐照剂量只具有相对的安全保证,并不能保证被辐照样品100%合格,由此也造成了部分企业对不合格样品重复辐照,再次加大了辐照剂量。
标准也指出:60Co辐照仅是中药灭菌的辐助手段,不应滥用。
五、辐解产物及其危害对于高剂量辐照会产生辐解产物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但鉴于目前种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具体产
生何种辐解产物,及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人们所开展的工作却比较有限。
已有的证据表明部分辐解产物的确会产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
有报道:硫酸阿托品溶液经辐照后,有4个新的产物生成。
辐照的种种不规范性和局限性,造成了多数品种在目前辅照条件下,卫生学菌检超标,而超剂量辅照又会带来下述问题:
1、是经辐射的药品的安全性问题。
1984年,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实验室用经辅射处理的鸡肉喂饲小鼠,发现患睾丸肿瘤的比例增加,包括加重癌病损害。
2、是部分药品经辅照后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甚至检测不出,造成变色、变味,疗效下降。
例如有报道称:当辅照剂量达10KGy时,秦芄的镇痛、降压作用没有改变,但其抗炎作用基本消失。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广泛应用于中药灭菌领域的辐照灭菌,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
未雨绸缪,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具备如下特点:(1)灭菌彻底;(2)不破坏和降低药效;(3)不产生有害残留;
(4)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中药灭菌方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韩克忠,朱玉娟,等冲药制剂的灭菌【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6):12240-12241.
【2】姜红,陈宏泰,等.对中药灭菌方法的述评【J】.天津药学.1994,6(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