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6394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2.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落花生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
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分几局部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2、指名说板书种花生过收获节3、课文就这两大局部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不长,但是这篇*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重点突出)(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身的*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一)1、下面俺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
怎样知道*哪一局部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板书:看详略2、现在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点呢?3、对。
重点段俺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俺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
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学默读。
5、指名读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俺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俺们就重点学。
落花生完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落花生完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38c25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1.png)
落花生完整教学设计落花生完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落花生完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爱慕之心”等词语。
2、读句子,理解爸爸与“我”的对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学习课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6、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①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②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③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
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课题15 、落花生)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
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12bca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7.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花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10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的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重点内容(出示实物花生)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花生)花生又叫什么?(落花生)板书课题:落花生普普通通的话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也对花生产了兴趣。
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第三段——议花生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道理1、分角色朗读课文问:姐弟们谈论出了花生的那些好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姐弟谈:味儿美、榨油、便宜。
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他的果实埋在地里)2、赞花生(出示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想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又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读一读,思考: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
通过果实的样子,“矮矮地”与“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进行比较,果实结出时的位置“埋在地里”与“挂在枝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花生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需要别人去挖掘、发现,因此父亲才得出以上的结论。
)(2)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什么可贵的品质?(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4c3eac3c1ec5da51e27045.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__的叙述顺序,分清__主次。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__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自读设问,讨论交流,读中悟理。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作者大体的思路,老师用这样的思路引导大家:(1)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2)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花生,而一定是落花生?(3)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4)作者借花生想告诉我们什么?(5)在写作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读一篇课文从接触题目开始,就要一边读一边想,教给学生读题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读书。
)二、诱导初读1、范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自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
3、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听清对字音读的是否准确。
思考: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哪些部分是次要?哪些部分是主要的?(诱导预读,理清__的思路,弄清__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分清__的主次,为突出读写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也为理解__所要表达的思想打好了基石。
并且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听读自读中,带着问题边读边想;一种学习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议、互补、互改。
)三、引导细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围绕花生讲了什么?2、自读第一自然段,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
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或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增加了广阔的自由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思考方式。
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将多种读书思考方法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3、课文通过8个字概括了种花生的过程,通过一句短短的句子就把收花生的过程一笔带过,想想这是为什么呢?(不时地围绕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提示、指导,促使这种学习方法尽快转化为能力。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87f0aff01dc281e43af058.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第二课时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
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0095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5.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尽管__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学生在中年级就学习了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__内容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并在本册的第四组中的前两篇课文中(《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习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因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__的思想感情,为六年级继续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准备。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__的表达特点,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三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2661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d.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三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岔口。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范文一一、教材分析《落花生》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5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散文名篇,以其淳厚朴实的风格著称。
因原文的行文不易于小学生读懂和理解,所以在选入课文时做了“翻译式”的改动。
这篇散文的文字本就不见功夫,所谓“无技巧”,修改后更是显得简单平易,学生对课文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
另外,文章的抒情性不强,主要部分是以“实录”的对话形式出现,主要通过父亲对花生的谈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如何在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挖掘这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是这课教学首先应考虑的。
《落花生》所在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一单元在要求学生“把握主要内容、领会作者所受到的启示”的基础上,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为训练重点。
考虑到初升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并教给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此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好处、妙处,使学生真学、真想、真收获、真提高。
对谈及做人的两句话,为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同时体现一二课时的特点,本课设计将其放在第二课时解决。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话部分。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4.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5.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准备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查资料了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7af30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c.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落花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准认读本课含有生字的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语和对比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3、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写法,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写法,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质疑笔名,引起疑问1、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2、对,是落花生。
(老师板书:落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有关花生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它?指名介绍花生。
3、“落花生”不仅仅是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国著名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呢!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4、指名回答(好端端的一个人,干嘛起个落花生的笔名啊?)5、问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板书课题)。
请大家齐读课题。
咱们看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同时还要看看,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二、检查预习:找准起点,夯实基础过渡:课文都预习过了。
有信心把课文读对读顺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示意)呦,都有信心,那我就考考你们。
1、请看第一题。
(课件出示两行词语:半亩茅亭榨油分辨;吩咐尝尝便宜石榴)指名读一人一行,第二个同学读第二行时,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们读的这四个词,读音上有什么特点?(1)指名生读。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_1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969cb05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e.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能真切体会许地山先生通过落花生所赞美的“从不炫耀,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懂得做人要做不求虚名,切实有用的人。
2、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积累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__,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名字的含义。
3、发展性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为人们“默默奉献”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可贵之处自在哪里;能从长辈为自己起的名字理解长辈的期望。
二、适用年级:五年级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介绍教师的名字,请同学们分析含义。
2、揭示课题:落花生系许地山先生的笔名,他为什么为自己起这样一个笔名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检验一行同学,比比看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统计讲评)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通过举手抢读,检验以上同学朗读的程度。
3、老师带四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下面课文,看同学们朗读的情况。
4、提名四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5、分成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理解感悟1、请一小组到前面分角色演出,演后评议。
2、再请一小组到前面演出,演后评议。
3、公推最好的一组到前面演出。
演后评议。
4、许地山先生为什么起名叫落花生呢?请根据课文的理解提出落花生的好处。
5、花生最可贵的用处是什么?(通过重点词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6、许地山先生起这样一个名字是矢志做个什么样的人?(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许地山先生要做的这样人多吗?举例说明。
(发挥想象,踊跃发言)2、名字可以言志,亦可以表明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关爱,请写一二百字片断,说一说自己的名字3、指名的人到黑板前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读出自己写的片断。
附:板书味美榨油很实用落花生便宜许地山埋从不炫耀默默奉献挖《落花生》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6个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22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2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7bd85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8.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2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花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落花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7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15、落花生。
师:谁能说说花生的特点?学生交流后,师再作小结。
2、引读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它为题的文章,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文,注意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字词:吩咐茅亭榨油石榴空地2、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把各部分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3、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文章重点内容。
种花生→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重点)4、默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语句,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⑴ 为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长资料。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_3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_3](https://img.taocdn.com/s3/m/9d5cfd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9.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1设计背景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的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其次,对于阅读材料来说,由于语言文字的包容性极大,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
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散文。
__重点记叙了一家人品尝花生时的讨论,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自然段(二至十四自然段)写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
内容可分两层:一是讲花生的好处与特点;二是以花生喻做人。
第三段(第十五自然段)写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课文通过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
__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语言质朴简洁,清新自然,适宜于学生边读边思考。
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
这个训练点包含两个互相联系的阅读理解过程。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1464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d.png)
《落花生》教案(优秀10篇)落花生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由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理清段落,概括段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听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四,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facb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d.png)
《落花生》教学设计《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花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落花生》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认识“茅”,会写“亩”、“尝”等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学习课文,知道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课文主要抓住什么内容展开叙述。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5、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花生生长示意图;石榴、苹果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简介作者。
1、师板书课题“落花生”。
“落花生”是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文章,学习第四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师:“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生介绍后,师出示花生开花结果的示意图,加以说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花受粉后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师: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什么口味的?(让生畅谈。
)4、师:文中的作者许地山,(同学们通过资料袋了解作者。
)作者也喜欢吃花生,而且在他母亲的带领下在自家的空地上种花生。
嘿!居然收获了,他们一家人高兴地聚在一起过收获节。
同学们愿不愿意和作者一起来分享他的喜悦呢?(生答)。
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落花生。
《落花生》教案4篇【新编】
![《落花生》教案4篇【新编】](https://img.taocdn.com/s3/m/5bcab00e9e314332386893b1.png)
《落花生》教案4篇《落花生》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句子,理解爸爸和“我”的两句话的含义,明确做人的道理。
2、学习本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1、句子,理解爸爸和“我”的两句话的含义,明确做人的道理。
2、学习本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回忆一下,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板书:种收吃议二、读文明理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议花生这一部分。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议花生部分,可以分角色读,可以出声读,可以默读,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少字,不唱读。
思考:作者一家人是怎么议花生的?2、你喜欢谁的议论?为什么?相机引导理解:投影出示:A:“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把谁和谁联系起来了?为什么要我们像花生?为什么说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要外表美?你从父亲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作者懂得了父亲的话没有?他是怎么说的?B:“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有用”对谁有用?“讲体面”“只讲体面”怎样理解?体面要不要讲?你见没见过只讲体面的人?C:父亲让我们做什么样的`人?在正确答案后划“”。
1、虽然外表好看,可是没有实用。
()2、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3、外表好看,更有用。
()4、外表既不好看,又没有用。
()在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人?举例。
这篇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方法就叫“借物喻理”。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能给我们启迪,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谁能举这样的例子?3、小组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小学:《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
![小学:《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ab5b1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3.png)
《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上P5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
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教学目标: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一、导入课题,明确练笔要求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落花生》这篇课文,大家来回忆一下,课文写了花生的那么特点?【板书:特点】(引导学生答出: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等特点)2.师:是的,花生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那么作者从花生的特点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板书:道理】(引导学生答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板书:落花生——有用的人】这种借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今天我们就要用这种方法来写一写身边事物的特点,并写一写从这个事物中领悟的道理。
二、小练笔指导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也有像花生一样的事物,它们身上的一些特点,能让我们领悟到一定的道理,你说说出一些例子来吗?【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谈话,发现事物特点】预设:1.粉笔师:它有哪些特点呢?(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外表简单,短短的,大概两寸长,和我们中指差不多,长得也非常普通,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却很实用,可以在黑板上书写,用自己的身躯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知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师:把粉笔的样子和作用都说出来后,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感受到粉笔的精神——牺牲自我,粉骨碎身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精神,进而引导学生要像粉笔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
)预设2:梅花师:谁还能像第一个同学那样,来说一说事物的特点,再说说其中领悟到的道理。
(预设:梅花,没有白杨的笔直与挺拔,没有柳树的婀娜与优美,但它有自己独特的美。
你看它枝干不粗壮,却仍有别具一格的风韵,虬枝斜出,屈曲盘旋的枝干,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
15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
![15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d28f4a28ea81c758f578f0.png)
15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篇一:15落花生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15落花生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谜底:花生同学们,有兴趣猜谜语吗?课件出示谜语2、板书课题,读题3、介绍落花生:因为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
花生的老家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一带。
大约在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花生传到了中国。
4、介绍许地山【许地山】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正音2、指名读课文三、理清课文脉络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主要讲了什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2、给课文分段四、学习第一、二段1、默读,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不懂?2、学生回报3、理解“开辟”“居然”4、用“居然”造句5、指导朗读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15.《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
![15.《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df993b52d380eb62946dda.png)
15.《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做人的道理。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点】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
2.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落花生2.学生思考:“落花生”就是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可以引申它的这个特点与它品质的关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2.思考作者详细写的是哪部分,略写的是哪部分,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1、学习“种花生、收花生”(1)自由读(2)抓住对“居然”的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
)(3)指导朗读(读出姐弟几个那份惊喜与兴奋之情)。
2.学习“尝花生、议花生”过渡:母亲为了庆祝收获,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姐弟三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3)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4)你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
(5)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6)齐读第10段,读完之后,请同学感悟、总结花生与众不同的品质?(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7)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8)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落花生》课后小练笔教学设计
![《落花生》课后小练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feef3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b.png)
《落花生》课后小练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由物及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练笔。
2.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借物喻人的道理,进一步读懂课文,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了学生语文迁移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由物及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语文迁移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借物喻人的道理,进一步读懂课文,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了学生语文迁移运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的课后小练笔。
二、指导方法1.读懂要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练笔的要求: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
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梅花蜜蜂路灯2.弄懂事物代表的品质那么这些事物各自都象征着怎样的品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竹子韧性十足、中空外直,象征那些宁折不屈、高风亮节、谦虚正直的人。
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放得越热烈,所以它是象征那些不畏严寒、顽强不屈、傲霜斗雪的人;蜜蜂十分勤劳,每天都在不停地采蜜,所以它象征那些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人。
路灯每天晚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站在那为我们照亮漆黑的夜晚,它是象征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3.指导练笔方法,举例说明。
知道他们的品质后又该如何来写呢?我们可以仿造《落花生》这篇课文,由物及人,用我和爸爸的对话引出梅花的品质和相关的道理。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写: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爸爸带我来到街心公园儿散步,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萧瑟的花坛里竟然有许多粉红色的小花儿在那光秃秃的枝头绽放。
我指着那些花儿问:“爸爸,这是什么花儿?怎么会在这么冷的天开放?”“那是梅花儿,”爸爸耐心的给我解释道,“它就是在冬天开花儿的,它不像菊花儿、海棠花儿那样只能在温暖的环境中开放。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通用9篇)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1ae6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0.png)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落花生》的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落花生》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落花生》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按生长顺序把植物描绘具体的写作方法。
3、联系课文、生活实际理解从丑菊身上的得到启发,学习正确的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对思想内容的理解,继续进行重点训练项目分清文章的主次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课外阅读、生活实际,体会名可以丑,但是一定要美。
教学设计:一、导入以描写菊花的词句导入,描绘菊花的美丽,从而与题目中的丑字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新1、直接切入文章重点: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丑菊的样子和特点,批划下来,多读几遍,然后再跟组内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2、汇报时,学生都能找到相关语句。
要让学生首先感知文本内容即写了什么,起初丑菊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又等了几天什么样。
3、生练读,试读出丑菊的娇小、美丽。
4、通过评读,让学生赏析作者写法的精妙,同时也是朗读指导。
5、学习作者按植物生长顺序描写的方法,读写结合,仿写一种植物。
先由师示范,再在组内练说,然后汇报,师指导。
6、带着对写法的感悟,再读课文,使生在更深程度上理解感悟丑菊的美丽。
7、学习文章第3自然段,了解丑菊夜晚、白天的不同特点,以读代讲,感悟丑菊的神奇、可爱以及作者对其的欣赏之情。
8、了解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开头的种丑菊和结尾的议丑菊。
9、练习课文内容、课外阅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思想上的升华,体会作者寓理于物的写作方法。
三、梳理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文章重点。
《落花生》小练笔教案
![《落花生》小练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6caecbe2bd960591c67762.png)
选择一样事物,写写领悟到的道理一、导入揭题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落花生》这篇课文,大家来回忆一下课文写了花生的哪些特点?(板书:特点)生1:花生的味儿美;生2:花生可以榨油;生3:花生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生4: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是的,花生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那么作者从花生的特点中领悟到什么道理?(板书:道理)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相机板书:落花生——有用的人)2、这种借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今天我们就要用这种方法来写一写身边事物的特点,并写一写这其中领悟到的道理。
二、练笔指导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花生一样的食物,能让我们领悟到一定的道理,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预设(学生说的不一定是以下的几样事物,但过程是一样的):生1:粉笔;师:它有哪些特点?生1:它外表短短的,大概只有两寸长,和我们的中指差不多细,长得并不好看,但它可以在黑板上写字,用自己的身躯给我们换来无穷的知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师:对,这位同学把粉笔的样子和作用都说出来了,那么你能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呢?生1:我能从粉笔的特点中感受到粉笔那种粉身碎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精神,我们也要像粉笔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师:说得真好,谁还能来说说其他事物,像前面这位同学一样说说事物的特点,再说说其中领悟到的道理。
生2:蜘蛛长得很难看,灰灰的身子,长着八只脚,爬起来速度很快。
它会织网,只要借助一点点的支撑点,就可以织出一张大网。
如果网被风刮破了,被雨淋坏了,它会重新织。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像蜘蛛一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这样就一定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师:真棒!看来这位同学已经知道怎样去描写事物的特点了,大家来说说,在描写事物特点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清楚?生3:事物的外表样子和它的作用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落花生》+小练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做人的道理。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
2.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落花生
2.学生思考:“落花生”就是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可以引申它的这个特点与它品质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板书:种花生——收花生
——尝花生——议花生
2•思考作者详细写的是哪部分,略写的是哪部分,并体会这样写的好
处。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种花生、收花生”
(1)自由读
(2)抓住对“居然”的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
)
(3)指导朗读(读出姐弟几个那份惊喜与兴奋之情)。
2.学习“尝花生、议花生”
过渡:母亲为了庆祝收获,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姐弟三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3)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4)你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
(5)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
(6)齐读第10 段,读完之后,请同学感悟、总结花生与众不同的品质?(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7)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
(8)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
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并借助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9)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作者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
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 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
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
四、小结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
五、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六、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1.出示例文,学生自读。
蜡烛
蜡烛是什么?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颗小沙粒,蜡烛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蜡烛在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似乎太微不足道了。
可是,我要为无私的蜡烛唱一支赞歌。
蜡烛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头上竖起一个羊角辫。
生命就从羊角辫上开始。
渐渐地,火苗吞没了羊角辫,开始熔化蜡烛的身体。
滴滴蜡珠犹如一串串泪珠,凝固了。
古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
是啊!蜡烛的精神不仅是古人赞美的对象,而且是我们的榜样。
所以,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死,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
在电灯走进千家万户的当今时代,蜡烛的作用好像消失了。
不!没有。
在停电的时候,蜡烛仍然有着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烛安送西去的灵魂,玛瑙般的红烛喜迎新生的家庭。
还有那五彩的生日烛,象征着又一岁的开始,每一根都洋溢着幸福的纪念。
在微微烛光下读书,感到温暖,在微微烛光下行走,感到安适。
在这时,我的全身暖了!是呀,做人不要做只有体面的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生也和蜡烛一样短暂,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所以,我们都要像蜡烛一样黑暗的时候燃起,在光明的时候熄灭,做一个为国家着想、对国家有用的人!
在赞颂蜡烛、人生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老师。
他们就像蜡烛,时间的火苗熔化着老师的青春。
老师是学生征程中的蜡烛,永远为学生胜利的终点,而教诲则是那不灭的烛光,永远照亮着学生的心灵。
蜡烛啊!我赞美你,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身体!老师啊!我歌唱您,
教导了学生,衰老了自己!
2.提小:无化果的默默奉献精神-清洁工、秋菊傲霜盛开革命
先烈、松柏的坚强勇敢解放军、梅花的凌寒怒放民族精神等等。
3•学生构思,仿写。
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板书:
落花生
种花牛
人要做有用的人,
]
收花生不要做只讲体面,
品花生而对别人没有用
谈花生
处的人。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