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暑课件
合集下载
现场急救之中暑急救小常识课件PPT
中暑的症状
重症中暑分类症状
热痉挛症状
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 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 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 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 挛的疼痛。
热衰竭症状
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 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 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 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 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 或稍微偏高。
发生中暑的气象条件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制强弱、 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诱发中暑的因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因素还是气温。根据气象特点,可将发生中暑现场小气 候分为两类:一类是干热环境,这是以高气温、强辐射热及低湿度为特点,环境气温一般可 较室外高5-15℃,相对湿度常在40%以下;另一类为湿热环境,即气温高,湿度高,但辐 射热并不强。由于气温在35-39℃时,人体2/3余热通过出汗蒸发排泄,此时如果周围环境 潮湿,汗液则不易蒸发。
热射病症状
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 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 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 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 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 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 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 等。
PART 03
儿童中暑急救方法
什么是中暑
热疲劳(heat exhaustion) 热失神(heat syncope) 热痉挛(heat cramps) 热射病(heat stroke)
中暑类型—从病情的差异 大致上可分为四类
什么是中暑
01
热失神 (heat syncope)
原因:在直射日光长时间照射的情况下睡醒。由于流汗引 致的脱水和末端血管的扩张,全身的血液循环降低 而导致。
中暑的急救护理ppt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导致人 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从而引发
中暑。
症状表现
体温升高,出汗减少,头晕、恶 心、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
致昏迷。
Part 02
中暑的急救 措施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
降温处理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使用湿毛巾、冰 袋等工具帮助患者降温。
补充水分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如清水、淡盐水等,以补 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
清洁皮肤
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皮肤, 去除汗水和污垢,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
保持干燥
使用干毛巾或纸巾轻轻吸干皮肤 上的水分,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 潮湿状态。
防止感染
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或感染,应及 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
饮食调理,增强 身体免疫力
补充水分
中暑后,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如白开水、淡盐水等,以维持身体 正常运作。
避免过量饮水
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因此,补充水分时应适 量,避免过量饮水。
冷敷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冷敷降温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 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处,帮助降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患者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 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Part 03
中暑的护理 方法
均衡饮食
中暑后,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 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刺激性食物
中暑后,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以免 加重身体负担。
Part 04
中暑的预防 措施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
穿着适宜
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以利于散热。
补充水分
中暑。
症状表现
体温升高,出汗减少,头晕、恶 心、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
致昏迷。
Part 02
中暑的急救 措施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
降温处理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使用湿毛巾、冰 袋等工具帮助患者降温。
补充水分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如清水、淡盐水等,以补 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
清洁皮肤
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皮肤, 去除汗水和污垢,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
保持干燥
使用干毛巾或纸巾轻轻吸干皮肤 上的水分,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 潮湿状态。
防止感染
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或感染,应及 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
饮食调理,增强 身体免疫力
补充水分
中暑后,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如白开水、淡盐水等,以维持身体 正常运作。
避免过量饮水
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因此,补充水分时应适 量,避免过量饮水。
冷敷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冷敷降温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 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处,帮助降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患者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 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Part 03
中暑的护理 方法
均衡饮食
中暑后,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 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刺激性食物
中暑后,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以免 加重身体负担。
Part 04
中暑的预防 措施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
穿着适宜
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以利于散热。
补充水分
现场急救之中暑救护PPT课件
中暑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等严 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降低中暑发生的关键,应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如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水分等。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了解 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口渴、心悸、注意 力不集中等。
表现
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 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多汗或无 汗等症状。
中暑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中暑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脑、心、肝、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果
中暑的后果包括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器官 衰竭。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总结词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降低体温并减少热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温度过高,因此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减少热量的进一步吸收。同时,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 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风险。
详细描述
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 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应将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和分 泌物能够顺利流出,避免窒息风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词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 持身体的水电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 能。
VS
详细描述
中暑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 流失严重。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 质对于恢复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补 充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水中毒或 电解质紊乱。
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中暑是降低中暑发生的关键,应重视采 取有效措施,如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合理安 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水分等。
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暑的认识,了解 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培训与演练
中暑的症状与表现
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口渴、心悸、注意 力不集中等。
表现
中暑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 快、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多汗或无 汗等症状。
中暑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中暑可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如脑、心、肝、肾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果
中暑的后果包括高热惊厥、休克、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器官 衰竭。
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总结词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降低体温并减少热量的吸收。
详细描述
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温度过高,因此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 ,减少热量的进一步吸收。同时,保持通风良好有助于散热。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物 或分泌物导致的窒息风险。
详细描述
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呕吐, 因此保持呼吸道畅通至关重要。应将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和分 泌物能够顺利流出,避免窒息风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词
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 持身体的水电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 能。
VS
详细描述
中暑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水分和电解质 流失严重。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 质对于恢复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补 充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水中毒或 电解质紊乱。
中暑的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中暑的分类与原因
分类
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等。
原因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缺乏水分和电解质补充,过度劳累等。
中暑的严重性
01
中暑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如肝、肾、心脏等,甚至危及生 命。
02
预防中暑是关键,应避免在高温 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及时补充水 分和电解质。
02
中暑的急救措施
Chapter
中暑急救与护理的误区
01 02
误区一
中暑后立即用冷水降温。虽然用冷水降温可以暂时缓解中暑症状,但如 果中暑者出现意识不清或呼吸、心跳停止等症状时,用冷水降温可能会 加重病情。
误区二
中暑后立即大量饮水。中暑后大量饮水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 衰竭等严重后果。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不超过200毫升。
务。
03
中暑的护理方法
Chapter
轻度中暑的护理
01
02
03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 好、阴凉的地方,避免阳 光直射。
补充水分
给患者喝一些淡盐水或运 动饮料,以补充因出汗过 多而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观察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 搏、呼吸等指标,如果出 现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等 症状,应及时就医。
中暑后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迅速转移到阴凉处
将中暑者迅速转移到阴凉处, 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保持室内
通风。
补充水分
给中暑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 预防脱水。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中暑者的病情变化, 如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应
及时就医。
注意饮食调整
中暑后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 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
《中暑的急救及护理》课件
严重中暑病例需寻求医生或救援人员的帮助。
降温
使用冷毛巾敷于头部、颈部和手腕,帮助降低 体温。
清凉食物
食用清凉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等,帮 助降低体温。
中暑的急救方法
移至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凉爽 的地方休息,避免进一步 受热。
松开紧身衣物
解开中暑者的紧身衣物, 方便热量散发和降低体温。
呼叫急救
若症状严重,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并告知对方中暑的 情况。
中暑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暑,避免进一步受热。
2
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体液,饮用适量的清凉饮料,避免脱水。
3
降低体温
使用冷水敷湿皮肤,或者将身体浸泡在凉水中降低体温。
中暑的护理措施
防晒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保护 皮肤和眼睛。
保持水分
多喝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预防中暑。
中暑事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在户外运动时,因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 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工地上的工人由于高温下的重体力劳动, 出现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
总结和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
要及时观察身体状况,发现中暑症状及时处理。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如防晒、补水、避免长时间暴晒等。
求助专业人员
《中暑的急救及护理》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暑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措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中暑的发生。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导致体温调节失常, 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中暑的症状和原因
1 症状
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脱水等。
2 原因
长时间暴晒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不能有效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降温
使用冷毛巾敷于头部、颈部和手腕,帮助降低 体温。
清凉食物
食用清凉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等,帮 助降低体温。
中暑的急救方法
移至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通风凉爽 的地方休息,避免进一步 受热。
松开紧身衣物
解开中暑者的紧身衣物, 方便热量散发和降低体温。
呼叫急救
若症状严重,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并告知对方中暑的 情况。
中暑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暑,避免进一步受热。
2
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体液,饮用适量的清凉饮料,避免脱水。
3
降低体温
使用冷水敷湿皮肤,或者将身体浸泡在凉水中降低体温。
中暑的护理措施
防晒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保护 皮肤和眼睛。
保持水分
多喝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预防中暑。
中暑事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在户外运动时,因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 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工地上的工人由于高温下的重体力劳动, 出现乏力、口渴等中暑症状。
总结和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
要及时观察身体状况,发现中暑症状及时处理。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如防晒、补水、避免长时间暴晒等。
求助专业人员
《中暑的急救及护理》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暑的紧急处理和护理措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中暑的发生。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导致体温调节失常, 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中暑的症状和原因
1 症状
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脱水等。
2 原因
长时间暴晒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不能有效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中暑急救课件
•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 处休息或静卧 • 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 • 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钾
热射病的处理
• 物理降温
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 有条件时可将患者除头部以外浸在4 ℃水浴中
• 药物降温
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或葡萄糖盐水 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 病情紧急时可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25mg稀释于5%葡萄糖 液100-200ml中,在10-20分钟内静滴完毕
中暑急救课件
概 述
• 中暑,是指在烈日下或高热、高湿、通风 条件差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人体内热 量不能散发,导致神经中枢调节紊乱所致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 状为特征 • 多发生在夏季 • 疲劳、饥饿和体质虚弱者容易发病
中署分级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署诊断标准》,可将 中暑分为三级: • 先兆中暑 • 轻症中暑 • 重症中暑
热射病的处理
• 对症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 烦躁不安或抽搐者,可用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钠0.10.2g/次肌注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机体的应激和组织反应以及脑水 肿、肺水肿 应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脑细胞代谢活化剂 防止心、肾、呼吸功能不全,防止感染等
诊断依据
• 有高温环境中作业或烈日曝晒史 • 可有口渴、头晕、多汗或皮肤干热、体温 升高、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等
救治原则
• 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 有缺氧指征者予以吸氧 • 给予体表物理降温,高热者同时药物降温, 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静 脉滴注 • 循环衰竭者静脉补液同时酌情选用多巴胺、 山莨菪碱静脉点滴
转送注意事项
热射病的处理
• 物理降温
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 有条件时可将患者除头部以外浸在4 ℃水浴中
• 药物降温
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或葡萄糖盐水 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 病情紧急时可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25mg稀释于5%葡萄糖 液100-200ml中,在10-20分钟内静滴完毕
中暑急救课件
概 述
• 中暑,是指在烈日下或高热、高湿、通风 条件差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人体内热 量不能散发,导致神经中枢调节紊乱所致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 状为特征 • 多发生在夏季 • 疲劳、饥饿和体质虚弱者容易发病
中署分级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署诊断标准》,可将 中暑分为三级: • 先兆中暑 • 轻症中暑 • 重症中暑
热射病的处理
• 对症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 烦躁不安或抽搐者,可用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钠0.10.2g/次肌注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机体的应激和组织反应以及脑水 肿、肺水肿 应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脑细胞代谢活化剂 防止心、肾、呼吸功能不全,防止感染等
诊断依据
• 有高温环境中作业或烈日曝晒史 • 可有口渴、头晕、多汗或皮肤干热、体温 升高、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等
救治原则
• 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 有缺氧指征者予以吸氧 • 给予体表物理降温,高热者同时药物降温, 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静 脉滴注 • 循环衰竭者静脉补液同时酌情选用多巴胺、 山莨菪碱静脉点滴
转送注意事项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PPT课件
A.
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
水传
导较空气快240倍。
A•. 在C.高蒸温发作每业蒸的发车1间g水工,作可,散如发果2.再4k加j(上0.通58风kc差al,)的则热极量易。发生中暑; •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
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 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 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 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 10.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 11.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 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 12.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
• 13.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 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14.其他预防中暑的方法
①.气温指数: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升高1℃,都可能对体弱者或老年 人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气温的高低本身就有警示作用。比如33℃时,人 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 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惟
• 6.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 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 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9.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 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 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中暑的预防及急救PPT课件
-
4
-
5
-
6
高温防暑
35℃!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 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 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中暑预警线
据专家介绍,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 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 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 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 体外。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 舒适。
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
10
中暑的种类及症状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高温环境中,大量 出汗、口渴、头昏、 耳鸣、胸闷、心悸、 恶心、四肢无力、 注意力不集中,动 作不协调,体温不 超过37.5℃ ,如及 时转移到阴凉通风 处,补充水和盐分, 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具有先兆中暑的症 状,同时体温在 38.5℃以上,并伴 有面色潮红、胸闷、 皮肤灼热等现象; 或者皮肤湿冷、呕 吐、血压下降、脉 搏细而快的情况 , 经治疗后,一般4~ 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除轻度症状外, 发生昏厥或痉挛; 或皮肤出汗停止、 干燥、灼热而绯 红,体温在40℃ 以上
-
11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 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 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如果 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 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出行躲避烈日
1
热!热!热!
昨日“大烤”极端最高温达到 40.3℃!又出现在衡阳县,刷新今年以 来全市最高温纪录。据查实,这是我市 气象史上高温排位第7位,我市“史上” 最高温出现在2013年8月10日,为 41.3℃。
-
《中暑急救措施》课件
中暑急救措施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中暑的成因、症状、紧急救治措施、药品使用方法、应急 处理、预防建议,让您了解中暑并做好应对准备。
中暑的定义和成因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中暑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温、 高湿度、剧烈运动以及饮水不足。
中暑的常见症状
头痛
中暑时,头部会出现剧烈的头痛。
中暑后的应急处理
中暑后,应及时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活动。多饮水、多休息, 努力保持身体的湿润和凉爽,有助于恢复健康。
预防中暑的几点建议
1 适当增加室内温度
在高温天气,适当增加室 内温度,避免突然进入高 温环境造成体温骤变。
2 穿着透气的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 的衣物,有助于散热和汗 液蒸发。
恶心和呕吐
中暑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头晕
中暑会导致头晕,站立时会感到眩晕。
乏力
中暑会使人感到疲倦和无力。
紧急救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1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避免进一步受
提供足够的水分
2
暑。
让中暑者饮用适量清凉的水,补充体液。
3
湿毛巾降温
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等位置敷上湿毛
寻求医疗帮助
4
巾,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中暑者意识丧失,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中暑急救药品及使用方法
口服盐水
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口服含盐水 分的药物,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的丧失。
冰袋敷凉
将冰袋或冷水敷在中暑者身体的 敏感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清凉喷雾
使用专业的清凉喷雾,喷洒在中 暑者的身体上,帮助降低体温。
3 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中暑的成因、症状、紧急救治措施、药品使用方法、应急 处理、预防建议,让您了解中暑并做好应对准备。
中暑的定义和成因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中暑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温、 高湿度、剧烈运动以及饮水不足。
中暑的常见症状
头痛
中暑时,头部会出现剧烈的头痛。
中暑后的应急处理
中暑后,应及时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活动。多饮水、多休息, 努力保持身体的湿润和凉爽,有助于恢复健康。
预防中暑的几点建议
1 适当增加室内温度
在高温天气,适当增加室 内温度,避免突然进入高 温环境造成体温骤变。
2 穿着透气的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 的衣物,有助于散热和汗 液蒸发。
恶心和呕吐
中暑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头晕
中暑会导致头晕,站立时会感到眩晕。
乏力
中暑会使人感到疲倦和无力。
紧急救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1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
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避免进一步受
提供足够的水分
2
暑。
让中暑者饮用适量清凉的水,补充体液。
3
湿毛巾降温
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等位置敷上湿毛
寻求医疗帮助
4
巾,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中暑者意识丧失,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中暑急救药品及使用方法
口服盐水
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口服含盐水 分的药物,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的丧失。
冰袋敷凉
将冰袋或冷水敷在中暑者身体的 敏感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清凉喷雾
使用专业的清凉喷雾,喷洒在中 暑者的身体上,帮助降低体温。
3 避免在炎热时段外出
《中暑急救措施》ppt课件
注意事项二
中暑症状较重时,应立即就医。在等待救援时,可以让患 者平躺,尽可能多喝水,但不要强迫患者喝水。
注意事项三
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减少户外活 动时间。
注意事项四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如果必须在户外工作或活动,应尽量选择阴凉处并做好防 晒措施。
05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与轻度中暑一样,中度中暑患者也应立即 离开高温环境。
给患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降温和休息
观察病情和就医
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冰袋、湿毛巾等, 降低患者的体温。同时让患者休息,避免 过度劳累。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抽搐 、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 医。
适当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可以预 防中暑发生。
特殊人群的预防措施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高温环 境适应性较差,应尽量避免在高 温天气外出,如需外出,应携带
必要的防暑药品和防晒用品。
儿童
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高温 环境适应性也较差,家长应尽量 避免让孩子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 ,并注意孩子的饮食和饮水安全
。
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容易 受到高温影响而引发各种疾病, 应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 ,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活动和
饮食安排。
预防中暑的饮食建议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水分和营养物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预防中暑发生。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力,有助于预防 中暑。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中暑急救措施
01
定义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室照片
无论应用何种降温方法,只要待体温降至38(肛温)左右即可考虑终止降温但 又不让体温再度回升。降温时,血压应维持收缩压在90mg以上;并密切监测 有无心律失常出现。
科室照片
1.先兆与轻症中暑:
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以增加辐射散热。 给予清凉含盐饮料;体温高者给予冷敷或酒精擦浴必要时可静滴5%GNS10002000ml经上述处理后30min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实验室 检查
实验室检查
பைடு நூலகம்1.热痉挛
常见实验室异常为血钠血氯降低, 尿肌酸增高。
2.热衰竭
实验室检查有血细胞比容增高、 低钠、低钾、轻度氮质血症或肝 功能异常
实验室检查
3.热射病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高钾、高钙、 血液浓缩,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 肌酐、尿素氮天门冬酸氨基转移 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 (CPK)增高,蛋白尿、管型尿及肌红 蛋白尿、酸中毒,心电图可呈现各 种心律失常和S一T段压低、T波改 变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
预后严重,死亡率达30%,现场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物理降温:将患者浸浴 在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每隔15,测肛温,肛温 降至38.5℃时停止降温,移至空调室观察。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患者移至空 调室酒精擦浴。用空调车转运。>药物降温:氯丙嗪25-50mg加入500ml溶液, 静滴1一2h观察血压,低血压时酌情加用间羟胺等α受体兴奋剂. >纳洛酮治 疗:纳洛酮0.8mg加25% GS 20ml静脉注射,30-90’重复; >对症及支持治疗。
科室照片
3.体内中心降温:
可用4~1005%葡萄糖盐水1000~2000m静脉滴注,或用410010%葡萄糖盐水 1000m灌肠,也可采用胃管内灌注冷生理盐水降温。
科室照片
4.药物降温:
口氯丙嗪可能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外周血管,肌肉松弛及降低新陈代谢 等作用。口纳洛酮有明显降温、促醒、升压等效果。
科室照片
科室照片
出现中暑前驱症状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即可恢复。 热痉挛和热衰竭的治疗:基本相似及时将病人抬到阴凉处或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休息, 解松或脱去衣服;降温时不要引起寒颤,以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口服凉盐水及其它 清凉饮料。
科室照片
有循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并加萄糖液或氯化钾液。 肌肉的痛性痉挛不需按摩,否则会疼痛加剧。 除了尽快补充钠、氯离子的缺失外,尚需注意适当补充其它电解质如钙、镁等。 热射病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故更需积极抢救。
科室照片
①维持呼吸功能;
②维持循环功能
④防治肾脏损害;
⑤防治肝功能损害;
⑦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③防治脑水肿; ⑥防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⑧加强护理。
科室照片
防止重症中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首要目标是切断过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必 须尽早降低中心体温,降低代谢,较早治疗各种严重并发症,包括休克、颅压 升高、循环及呼吸衰竭,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
辐射60%(主要散热方式,取决 身体表面与环境温度差)
人体产 热与散 热的调 节方式
辐射
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时,辐射散热约 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 辐射及足部。温度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蒸发
每蒸发1g水,可散发 24kj(0.58kca)的热 量。
传导与对流
发 病
机
制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 化代谢过程产生的基础热 量
其次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 是一主要来源
机体由于种种原因产热大 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 有过量热蓄积,引起器官功 能紊乱和组织损害
在正常室内温度下(1525°C)人体散热
传导3%(水较空气传导强 240倍)
对流12%(取决与空气流速
蒸发25%(湿度大蒸发少)
01 先兆中 暑
C临ON床TENTS 表现
02轻症中 暑
03重症中 暑
1.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高温补贴汗、头晕、眼 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时患者体温多为正 常或略偏高。
2.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加重,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 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此时体温轻度升 高。
中暑高危人群的 预防保护
(2)孕产妇:可采取在高温期间 尽力向再位孕产妇进行一次 防暑知识教育,彻底破除不通 风不洗脸、不刷牙等旧的习 俗,一旦孕产妇出现中暑的前 驱症状如四肢乏力、口渴、 头昏、胸闷、大汗、恶心等, 应立即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 凉水擦身,然后急送医院救治。
中暑高危人群的 预防保护
重症中暑:
热衰竭:
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衰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 境不适应,从而引起竭虚脱、休克症状。可表现为头暈、头 痛、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 快、脉搏细数、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重症中暑:
热射病:
又称中暑高热,属于高温综合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患者 在全身乏力、出汗、头晕、头痛、恶心等早期症热张的基建 出现高着无汗钟志牌,续逼高述射我,产服着住现休克已力端 水原、肺水病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重型肝炎、DIC
科室照片
中暑病死率在20%~70%之间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者中80%在 50岁以上,但亦有一定数量的年青人,尤其是剧烈运动者孕产妇。有些中暑 患者可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素乱,严重肌肉损伤者可持续数周肌无力,重症 热射病患者往往留有永久性脑损伤。
中暑高危人群的 预防保护
(1)老年人: 首次热浪袭击 的重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 中特别有心血管疾病等易患 中暑者,在夏季应少外出活动, 衣服薄而宽大,经常淋浴或冷 水盆浴避免利尿剂的过度使 用,特别提出的是用阿托品时 要慎重预防过度抑制出汗。
科室照片
1.环境降温:
抢救现场必须通风阴凉,应及时将患者搬人室温<209的空调间内或在室内放 置冰块、井水等。
科室照片
2.体表降温:
用井水、自来水或温水浸透的毛巾擦拭全身,不断磨擦四肢及躯干皮肤以保 持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同时配合电扇吹风。头部、颈两侧、腋窝及腹 股沟等大动脉处可置冰袋。病人如有寒颤则必须以药物控制,防止产热增加 及乳酸堆积。循环功能无明显障碍者还可做冷水浴,即将患者浸入冷水中,保 持头部露出水面。
3.重症中暑:
先兆和轻症中暑症状加重,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 昏迷等症状。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也可出现混 合型。
重症中暑:
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热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 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肉痉挛,并痉 可引起疼痛。以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腹挛部、背部肌肉的 肌痉挛和收缩疼痛,尤以腓肠肌痛为特征,常呈对称性和阵发 性。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
2.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肤血管扩张,血流重新分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此外,高热 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易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时心输出量降 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而影响散热。
3.呼吸系统
过度换气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且PaO2并不升高;肺血管内皮由于热损伤会发生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中暑高危人群的 预防保护
(5)夏季坚持耐热锻炼,提 高耐热力。
(6)加强急诊抢救医疗 体系功能,做到抢救及时,准 确,减少死亡。
热流由体中心到体表,主要通过环 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皮下 组织经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 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 越多。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 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热蓄积, 产生高热,引起组织损害和器官功 能障碍。
高温对 个系统 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
高温对神经充纺抑制作用,初期使注意力不集中,对究反映不敏捷,肌肉工作能力低下, 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待体温增高到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出现谵妄狂躁,最 后深度昏迷。
诊断
凡有高温接触史,大量出汗,伴有肌痉挛 及体位性昏厥、短暂血压下降者,结合 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热痉挛或热衰竭
过高热、干热皮肤和严重的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被认为是热射病的三大特征, 再加上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有散热 机制障碍或热负荷增加等诱因,一般不 难确诊。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与其他引起高热 伴有昏迷的疾病相区别,如脑 型疟疾、乙型脑炎脑膜炎、急 性脑血管病、有机磷农药中毒、 肝昏迷、尿毒症昏迷、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昏迷、中毒性肺炎、 中毒性菌痢抗胆碱能药物中毒、 产褥热及其它急性感染等。
科室照片
2.热痉挛:
在补足体液情况下,仍有四肢肌肉抽搐和痉挛性疼痛,可缓慢静注10%葡萄糖 酸钙10ml+维生素C 0.5。
科室照片
3.热衰竭:
快速静滴5%GNS2000-3000ml。如血压仍未回升,可适当加用多巴按、阿拉明 等升压药,使血压维持在12kPa(90mmHg)以上。
科室照片
4.热射病:
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 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因素, 均可诱发中暑。主要有: ①产热增加②热近应差; ③散热障碍。
病因:
高温环境作业,或在室温 >32℃、湿度较大C>60%通风 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 力劳动是引起中暑
主要原因。凡可致机体热负 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 的因素,均可诱发中暑。主要 有:①产热增加;②热适应差 ③散热障碍;④汗腺功能障碍。
预防 中暑
科室 急诊科 演讲人 ***
定义
中暑( neat i 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