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

一.什么是银行票据贴现?

是指资金的需求者,将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或短期债券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或贴现公司(融资公司)收进这些未到期的票据或短期债券,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付给现款,到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

中国票据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现在,通过短短30年的时间,银行票据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商业运作中最主要的信用支付工具。近几年,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不断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谋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为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筹集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方面,企业通过票据贴现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意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将票据贴现业务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进一步加大了发展力度。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风险,票据案件的发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点及形成原因

票据贴现业务风险,从广义上说是指商业银行在贴现业务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贴现业务的收益和预期的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丧失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狭义上来说是指银行在贴现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

1.信用风险

贴现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时因付款人或委托付款人无法承兑而造成损失的风险。《票据法》规定,票据具有无因性。汇票到期时,无论出票人是否交足备付金,付款人都必须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持票人。商业汇票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产生基于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易活动,通过票据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导致信用票据化。票据行为都依附在不同的信用基础上,代表了特定的信用关系。出票人﹑持票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票据的承兑实现了信用的票据化。在背书过程中,被背书人向背书人提供信用,通过票据背书这种形式使得信用票据化。一旦出现付款人或委托付款人无法支付的情况,持票人可以通过票据追索权向前手或所有票据债务人进行追索,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是票据持票人还是将面临请求付款人、委托付款人付款的情形。因此,票据贴现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承兑行的信用风险。

票据贴现业务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三类:一类是不法分子伪造、变造或克隆银行承兑汇票,骗取银行资金,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第二类是银行为没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和贴现:第三类是银行贴现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

典型案件:

2000年,上海中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运秀与无业人员乔智训合谋,于2000年12月间,由乔智训从广州以2万元购得一张伪造的票面金额为人民币3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一份。然后,通过他人持票到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城建分理处进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骗得人民币296. 08万元,其中刘

运秀得赃款181万元,乔智训得赃款2万元。2001年1月,刘运秀与乔智训再次合谋,由乔智训从广州购得三张伪造的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共计人民币503万余元,后找人在锡山市、连云港市等地银行进行贴现,因被银行工作人员识破而诈骗未遂。案发后,除追缴部分赃款赃物外,刘运秀亲属主动为其退赔赃款人民币165万元。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做出一审判决,以票据诈骗罪,判处刘运秀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判处乔智训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

2.市场风险

贴现业务的市场风险是持票人向商业银行申请办理票据业务时,由于企业和银行对市场供求情况的预测和市场行情的分析上出现判断失误,而给企业和银行带来因利率变动造成的风险。利率风险会对企业财务成本或银行的资金收益产生影响。一方面,由于贴现利率的上升或下降,会对企业持票人来说造成企业财务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贴现和转贴现利率的变动,会造成商业银行持票人买卖利率倒挂,造成银行业务的利润损失。企业客户在缺少资金时向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为融通资金,贴现行再向其他商业银行进行转贴现,贴现行赚取的是票据市场的利差。在市场资金紧张时,转贴现利率上升,甚至高于贴现行买入时的利率。会给贴现行带来利率风险,严重的还将引发流动性风险。

典型案件:

2009年,央行鼓励各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支持保持经济增长。为了达到决策层和监管层的要求,“冲高贷款规模”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在“慎贷”心理之下,为了既满足规模又控制风险,不少银行选择了风险相对较低且操作快捷的银行承兑汇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加入了“抢票大战”。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561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2105亿元,占据半壁江山。2009年12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718亿元,同样,票据融资跃居2000亿元以上。

在各家银行疯狂的“票战”之下,票据贴现利率暴跌,甚至跌破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价。贴现利率从2009年9月份的年率3. 5%,降到10月份的3%,到11月初则降为2. 5%,11月底降为1. 7%,12月初已经降为1. 5%。

继2010年1月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2月25日起,央行再度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又回笼3000亿元基础货币。上调后,六大国有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从16%提高到16. 5%,现执行14%标准的其他达标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4.5%,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10年央行调整准备金后,票据市场贴现价格3天内增长年息200基点,市场价格增长到3.5%,商业承兑汇票接近同期贷款利率。与其它可替代的金融,工具较少,从而给前期大量买入票据业务的商业银行带来较大损失。

3.道德风险

从其诱发动机来看,贴现业务道德风险可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有意识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为票据犯罪。道德风险可分为持票人风险和银行内部人员风险。持票人风险是指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克隆”票据、“以假换真”调换票据或者伪造、虚开增值税发票,伪造、变造贸易合同,虚假的银行查询查复书,或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有意识地诈骗银行资金。银行内部人员风险,是由于企业和银行内控制度不严密,银行内部人员作案或银行与企业内外勾结作案而给银行造成资金损失。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范内部风险已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