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公开课学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3. 能够运用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教学难点:1. 胶体的本质特征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的原理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电子天平、量筒等2. 实验材料:氢氧化铁、氯化铁、豆浆、紫外线灯等教学过程:第一章:胶体的定义和性质1.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区别。
1.2 讲解:介绍胶体的定义和性质,如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丁达尔效应、聚沉等。
1.3 实例:分析豆浆、牛奶等日常生活中的胶体实例。
1.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性质的问题,如豆浆是否属于胶体、胶体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等。
第二章:胶体的制备方法2.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过程,引发学生对胶体制备方法的好奇心。
2.2 讲解:介绍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如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
2.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问题,如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第三章:胶体的分离方法3.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分离实验,引发学生对胶体分离方法的好奇心。
3.2 讲解:介绍胶体的分离方法,如渗析法、离心法等。
3.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分离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分离方法的问题,如渗析法和离心法的原理等。
第四章:胶体的应用4.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胶体应用的思考。
4.2 讲解:介绍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4.3 实例:分析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作用原理。
4.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应用的问题,如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作用等。
第五章:胶体的实验操作技巧5.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分离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技巧的关注。
《胶体》教案(2课时)
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用途《胶体》教案(2课时)第2课时一、课题胶体的重要性质[目标] 1、知识传授:⑴初步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⑵一般了解胶体凝聚方法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德育渗透: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胶体的重要性质[教具]多媒体[教法]实验探究法二、教学过程Ⅰ、复习课文[提问]1、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怎样鉴别Fe(OH)3胶体与Fe(SCN)3溶液?Ⅱ、引入新课[引言]从外观看,胶体跟溶液并没有明显区别。
那么,怎样来鉴别胶体和溶液呢?下面介绍胶体的几种重要性质,其中某些性质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Ⅲ、讲授新课[揭题]二、胶体的重要性质[实验]让一束光照射盛有Fe(OH)3胶体与Fe(SCN)3溶液的试管[小结]1、丁达尔现象操作:强光照射,侧面观察现象: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原因:胶体微粒对光线的散射而形成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过渡语]丁达尔现象有何应用呢?超倍显微镜就是利用了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这个性质——因为每个微粒都发生了散射现象,就如无数个小发光体,使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小发光体的大小、形状及其“动”的形象。
它是怎样“动”的呢?这就是布朗运动。
[小结]2、布朗运动特点:永恒、不规则原因:胶粒(小而轻)受分散剂的(无规则运动)的撞击。
[过渡语]既然胶粒在“动”,那么它们相互碰撞到一起,不能结合成较大颗粒而沉淀吗?事实上胶体都比较稳定,并不沉淀,这是为什么?[实验]用Fe(OH)3胶体做电泳实验[小结]3、电泳现象: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推测:Fe(OH)3胶体的微粒带正电荷[讨论]Fe(OH)3胶粒为何带上正电荷?[讲解]当物质分散成胶体的微粒时,分散质的总表面积有很大的增加。
例如,若一个西瓜的表面积为4πR2,用刀切成二半,总面积就增加2πR2。
胶粒直径表面积吸附力选择性吸附胶粒带上带电粒子向两极小→大→强→离子→电荷游去电泳[小结]胶粒的带电规律[谈话]电泳原理在工业上有许多应用。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胶体
高中化学优秀教案胶体
教学目标:
1. 了解胶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胶体与悬浊液、溶液之间的区别;
3. 了解胶体的分类和性质;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 胶体的定义和特点;
2. 胶体与悬浊液、溶液的区别;
3. 胶体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引入话题,让学生猜测什么是胶体,了解胶体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10分钟)
1. 定义和特点:通过图示和简单实验展示胶体的特点,介绍胶体的定义。
2. 胶体与悬浊液、溶液的区别: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溶解情况,让学生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区别。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几个简单的实验展示胶体的形成过程和性质,让学生能够直观观察和理解胶体。
四、讲解(10分钟)
1. 胶体的分类:介绍胶体的分类方式和示例。
2. 胶体的性质:讲解胶体的性质以及应用,引导学生理解胶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练习与讨论(15分钟)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加深对胶体的理解。
六、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胶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澄清可能存在的疑惑。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验演示、练习与讨论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胶体的知识。
同时,通过导入和总结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
胶体公开课学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体系叫。
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做思考: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请画出分散系的分类图,思考: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剂是液态(包括水)的分散系进行再分类。
请同学阅读课本26页第一自然段,并画出分类图。
是胶体的本质特征是3、科学探究A:如何制Fe(OH)3胶体?取一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中逐滴加FeCl3饱和溶液5-6滴。
继续,待溶液后,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科学探究B::如何证明胶体粒子比浊液粒子小方法: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可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现象叫。
此性质是鉴别胶体与溶液的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形成的。
科学探究D:如何证明胶体有介稳性?实验1:向装有少量Fe(OH)3胶体的试管中逐滴加入MgSO4溶液观察现象:结论:实验2:将装有少量Fe(OH)3胶体的试管加热。
观察现象:结论:归纳:胶体在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体系。
巩固练习:1.当分散剂为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分散系一般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时, 是____________ ,大于100nm时,是____________,在1nm~100nm之间时,是___________。
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NaCl溶液B.盐酸C.Fe(OH) 3胶体 D .Fe(OH) 3沉淀6.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并振荡B.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C.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D.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mL到沸水中,边加边振荡课后合作小组学习交流内容:1.我们使用的墨水也是胶体,不同牌号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则可能会堵塞笔,什么原因呢?2.利用豆浆胶体制成我国的传统食品豆腐3.试着用胶体知识解释江河入海口处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原因?4. FeCl3溶液为什么能使血液迅速凝固?5.明矾为什么能净水?6.静电除尘器原理和冶金工业用电选矿的原理是什么?7.土壤为什么具有保肥作用?8如何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中的粒子大。
《专题一 第二节 胶体》学历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胶体》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胶体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制备方法和胶体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胶体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特性;理解胶体与其他物质形态(如溶液、浊液)的区别。
2. 技能与操作:学会制备简单的胶体,并观察其性质变化;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胶体的电学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对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的认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及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制备胶体及观察其性质变化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及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3. 作业与测验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胶体基本概念及性质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胶体(如肥皂泡、果冻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胶体的概念。
2. 胶体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胶体的定义、分类(如溶胶、高分子胶体等)及其与其他物质形态的区别。
强调胶体的稳定性及动力学特性。
3.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演示如何制备一种简单的胶体(如淀粉胶体),并指导学生亲手操作,观察胶体的制备过程及性质变化。
4. 胶体性质探究(10分钟)通过实验验证胶体的电学性质(如电泳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时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胶体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出一份关于胶体基本概念的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胶体在生活中应用的小论文,例如阐述胶体在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反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实验操作和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胶体的学案
班级:姓名:
课题
第一节:物质的分离
课型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
3、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重、难点
重点:胶体的性质
难点:胶体的应用
学案
【自主学习】请大家自学课本25~26相关内容。
注意:1、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定义。
4、实验现象
实验1: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结论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实验2:
过滤后的现象
结论
Fe(OH)3胶体
泥水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比较
名称
溶液
胶体
悬(乳)浊液
外观特征
分散质粒子直径
丁达尔效应
透过滤纸
透丁达尔效应
①丁达尔效应是指:通过胶体时,从与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一条
胶体聚沉的方法:
①:在水溶液中产生了与胶体颗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消除了胶粒之间的斥力,从而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②:中和了胶粒的电荷,使得胶粒之间的斥力减小,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③:可以加快胶粒的运动速率,增大了胶粒的碰撞机会,从而易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四、胶体的应用
(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粒带能吸附NH4+,可防止铵盐随雨水流失。
(2)医疗卫生:血液(渗析);血清上的电泳实验;利用电泳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胶体)。
(3)日常生活中胶体聚沉的应用:制豆腐;两种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明矾、硫酸铁净水。
(4)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
高中化学10分钟教案(精选5篇)
高中化学10分钟教案(精选5篇)高三化学胶体教案篇一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概念;了解胶体的性质;了解胶体的实际应用。
2.掌握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掌握胶体的精制方法;理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初中已有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列表比分散系的有关知识。
要重视以旧带新,联系已学过的与胶体知识有关的基础,以达到边复习边旧知识、边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2.结合实验和列表比较,从观察比较中认识胶体的本质特征。
3.胶体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记忆难、应用难等问题,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归类知识。
一节胶体一.教学目标1.理解胶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胶体特征。
2.能够从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等角度理解胶体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3.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以及胶体的精制。
理解氢氧化铁胶体的制法原理。
二、教学过程1.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分散系一般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分散系分成以上三种的依据是_________,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时,是_________,大于100nm时,是_________,在1 nm~100nm之间时是_________。
2.如何分离胶体与浊液_________,如何分离胶体与溶液_________;如何分离浊液与溶液_________,胶体净化的方法是_________,为什么可以采用该办法_____________。
3.胶体的形成不是物()质_________的反映,而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形式。
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溶胶,如_________;______溶胶,如_________溶胶,如_____等。
三、重点、难点点拨1.如何理解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渗析的关系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3. 能够运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
教学难点:1. 胶体的概念理解;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胶体光源等;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铁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章:胶体的定义和性质1.1 教学内容1. 介绍胶体的概念;2. 讲解胶体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分散性、吸附性等。
1.2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胶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胶体的基本定义;2. 讲解胶体的性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二章:胶体的制备方法2.1 教学内容1. 介绍胶体的制备方法:机械混合法、溶解法、沉淀法、电化学法等;2. 讲解不同制备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2.2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胶体的制备方法和原理;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制备方法的应用。
2.3 教学步骤1. 讲解胶体的制备方法,介绍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2. 进行实验演示,展示不同制备方法的过程和效果;3.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三章:胶体的分离方法3.1 教学内容1. 介绍胶体的分离方法:过滤、离心、膜分离、吸附等;2. 讲解不同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胶体的分离方法和原理;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分离方法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1. 讲解胶体的分离方法,介绍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2. 进行实验演示,展示不同分离方法的过程和效果;3.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四章: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4.1 教学内容1. 介绍胶体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2. 讲解胶体应用的原理和效果。
胶体的制备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胶体的制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胶体,了解胶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掌握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3. 实践操作,掌握一种常见的胶体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1. 胶体的概念和特点;2. 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胶体的制备方法的原理理解;2. 胶体的制备实践操作。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 胶体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1 什么是胶体?1.2 胶体的特点及分类1.3 胶体的应用领域2. 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20分钟)2.1 凝胶法2.1.1 具体操作步骤2.1.2 原理解析2.2 溶胶法2.2.1 具体操作步骤2.2.2 原理解析2.3 乳化法2.3.1 具体操作步骤2.3.2 原理解析2.4 胶凝法2.4.1 具体操作步骤2.4.2 原理解析3. 实践操作:凝胶法实验(40分钟) 3.1 实验材料准备3.2 实验操作步骤3.3 实验结果观察与讨论4. 实验总结与讨论(20分钟)4.1 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结果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4.2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胶体制备方法的理解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理论讲解,介绍胶体的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凝胶法的实验操作,加深对制备方法的理解;3. 讨论交流:在实验总结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胶体制备方法的理解;六、教学工具1. PPT演示;2. 实验室器材和试剂。
七、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结果;2. 学生的实验报告质量评分;3. 学生对于胶体制备方法的理解程度评价。
八、教学后记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什么是胶体,掌握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同时加深对实验操作的掌握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创新及应用能力。
胶体(学案)
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聚沉、电泳等性质,了解胶体性质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交流·研讨】阅读P35,回答下列问题一.分散系1.概念:分散系指 分散到 所形成的 。
2.组 成: 分散质:分散系中 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 的物质。
3.分类:依据 ,分散系可分为 、 、 。
二.胶体1.概念: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 之间的分散系。
按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可将胶体分为 (如云、烟、雾)、 [如Fe(OH)3胶体、淀粉溶液等]和 (如有色玻璃、烟水晶等)①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铁胶体)、金属氧化物胶体。
②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非金属氧化物胶体;金属硫化物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思考】如何制备Fe(OH)3胶体?见P39.【反馈练习】1.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最好方法是()A、闻气味B、观察C、稀释D、丁达尔现象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D、能否稳定存在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大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中,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B.胶粒做布朗运动C.胶粒带正电荷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5.为了除去蛋白质溶胶中混有的少量的食盐,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B、过滤C、渗析D、分液6、“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n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D.所得液体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7、在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原理是:()A.丁达尔现象B.电泳C.聚沉D.渗析8、.将某种溶液逐滴滴入Fe(OH)3胶体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mol·L-1 H2SO4溶液B. 2mol·L-1 NaOH溶液C.2mol·L-1MgSO4D.硅酸胶体9、将1mol·L-1的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色,得到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胶体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分析
胶体教案分析一、胶体教案概述胶体是一种常见的物质状态,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胶体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研究和了解的关键。
本文将对胶体教案进行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案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了解胶体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理解胶体的分类和组成结构;- 掌握胶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胶体相关问题。
2. 教学内容:教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胶体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胶体的分类和组成结构;- 胶体的制备方法;- 胶体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胶体相关实验和示例。
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胶体有初步的认识。
- 实验法:通过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加深对胶体的理解。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实例,引起学生对胶体的兴趣和思考。
- 知识讲解:逐步介绍胶体的定义、特性、分类、组成结构等基本知识。
- 实验展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展示胶体的一些特殊性质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回顾。
5.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笔试或口试:通过考察学生对胶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整堂课的积极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辅导胶体教案
高中化学辅导胶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常见胶体的分类和特点3. 了解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胶体的定义和特点2. 不同种类的胶体以及其特点3. 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胶体和其他物质的区别2. 不同种类的胶体的分类和特点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室用品和材料,如试管、胶体溶液等2.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视频资料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书本教学过程:一、胶体的定义和特点1. 介绍胶体的定义:胶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固体颗粒,另一种是液体或气体。
2. 介绍胶体的特点:① 胶体是一种非均匀的混合物,颗粒很小,不易沉淀;② 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表现出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展示实验:将胶体溶液与溶液、悬浮液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其性质差异。
二、常见胶体的分类和特点1. 介绍溶胶、胶体和凝胶的概念:溶胶是液体和固体颗粒的混合物;胶体是液体和固体颗粒的混合物,颗粒大小在1-1000nm之间;凝胶是液体和固体颗粒的混合物,颗粒大小在1000nm以上。
2. 分类:按照颗粒和溶剂的不同组合可以将胶体分为胶体溶液、胶体悬浊液和胶体凝胶。
3. 举例说明:血浆、牛奶和胶水均为常见胶体。
三、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 日常生活中:牛奶中的脂肪乳球、面霜中的胶体乳液、墨水中的胶体悬浊液等。
2. 工业生产中:涂料、颜料、化妆品等行业均广泛使用胶体。
教学反馈:1. 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写作业等形式进行复习。
2.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详细解答和辅导。
课后拓展:1. 学生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胶体的知识。
2.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自行制备一些简单的胶体溶液。
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胶体的定义和特点,了解常见胶体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胶体》教学教案
《胶体》教案教案撰写是教师资格面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下是化学学科讲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一篇关于《胶体》的完整教案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认识胶体本质特征,能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常见的胶体;了解丁达尔效应,能区分胶体与溶液。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训练,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能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活中的胶体、胶体的性质,进一步建立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意识,体会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胶体的本质特征;丁达尔效应。
【难点】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的制备、丁达尔效应。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展示】黑夜中看到的探照灯的光束、阳光穿过云层或树林的光柱。
【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光束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秘这种现象。
环节二:新课讲授【展示三种试剂】硫酸铜溶液、泥沙水、豆浆。
【实验操作】轻轻摇晃三种试剂,然后放置一会儿,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比较得出溶液、胶体、浊液的稳定性。
【学生观察后得出】溶液最稳定,浊液最不稳定,胶体介于两者之间。
【Flash动画】展示胶体的布朗运动,理解胶体稳定的原因:胶体粒子是带同种电荷的,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力和布朗运动保持了胶体的稳定。
然而胶体在长时间的放置下,会逐渐聚沉。
加热和加入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会使胶体聚沉,这是它的不稳定之处。
因此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
【学生分组进行教材实验探究1】制备Fe(OH)3胶体,将其与泥水、硫酸铜溶液比较。
实验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学生分析制备胶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防止氧化;(2)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稀氯化铁溶液一般都有一定的氧气存在,容易被氧化;(3)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沸腾,但不宜长时间加热,时间过长容易被氧化。
【公开课教案】化学1(必修)胶体教案
第二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2)掌握胶体的性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3)了解胶体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结合上节课的分类,对知识进行一个分类,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三、教学准备CuSO4溶液、FeCl3溶液、泥水、氢氧化铁胶体、激光笔、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引导启发式教学五、教学过程【引入】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思考:氯化钠倒入水中及泥沙倒入水中形成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何区别?【板书】一、分散系【生】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它的组成是分散质和分散剂。
【板书】1、定义2、组成:分散质和分散剂。
【问】碘单质溶于酒精、醋酸溶液、油滴入水中,它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什么呢?【生】回答。
【师】生活当中,我们最常见的分散系还是分散剂是液态的,所以对当散剂是液态时,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答】我们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实验】分别过滤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胶体和泥水【生】观察,并得出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幻灯】渗析。
【师】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板书】二、胶体1、定义2、常见胶体【问】观察三种分散系,外观上那种可以直接判断?如何区分胶体和溶液?【生】思考【实验】(演示)一束光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板书】3、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师】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当夜晚,我们用手电筒一照,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也是丁达尔效应。
胶体课上学案
第二课时胶体(重难点突破学案)重点:胶体的特征难点:几种分散系的比较一、分散系1、概念:分散到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和。
3、分类:(1)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2)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3)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二、胶体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依据的状态分为:、、。
3、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这个现象叫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变化。
(2)聚沉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聚集成较大微粒在作用下沉淀析出的现象叫胶体的聚沉。
措施有、、等。
(3)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阳极或阴极)做的现象,叫做电泳。
(4)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空隙,但不能透过。
4、胶体的应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日常生活、自然地理等方面。
三、Fe(OH)3胶体的制备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人沸水中,液体变为色,得到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分散系进行下面的实验:将其装入U型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这表明,这种现象称为。
几种分散系的比较练习: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路,前者则没有2、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与溶液B、豆浆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的原理C、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通电时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正极移动D、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3、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时呈现明显的蓝色。
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然后将半透膜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则下列操作能证明半透膜完好如初的是()A、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加入碘水,液体没有变为蓝色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液体变为蓝色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 nmB、胶粒做布朗运动C、胶粒带正电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5、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B、重结晶C、渗析D、过滤。
胶体教案(2课时)
★★★★★★★★★★《胶体》教案(2课时)第1课时一、课题胶体[目标] 1、知识传授:⑴初步了解分散系、胶体的概念。
⑵一般了解Fe(OH)3胶体、Agl胶体的制备方法。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德育渗透:适当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胶体概念[教具]多媒体[教法]实验探究法二、教学过程Ⅰ、引入新课[设问]先让学生写出KI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否任何情况下混和AgNO3和KI溶液反应都有黄色沉淀产生呢?[实验]33①②③无沉淀无沉淀有沉淀[提问]上述实验中制得的液体,哪些是浊液?[追问]①、②号液体外观相同,都是溶液吗?它们的性质是否完全相同?请看实验。
[实验]让一束光照射盛放①、②号液体的试管。
[小结]实验发现,②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这被称为丁达尔现象,①中则无。
由此可见两种液体的性质有所不同。
通常我们把②号中的液体叫胶体。
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胶体和胶体的重 要性质。
Ⅱ、讲授新课[揭题] 第8节 胶体一、胶体[讨论]上述①、②、③号试管中的溶液、胶体与浊液是怎样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 + 另一种物质混和物分散质 + 分散剂分散系 [提问] 上述①、②、③号试管中液体,分散质、分散剂各是什么?[讨论]刚才实验时同样的反应物,②中无沉淀,③中有沉淀,这是 什么原因呢?[小结] AgNO 3+KI=KNO 3+AgI ↓AgNO 3+KI=KNO 3+AgI (胶体)浓→快→多→颗粒大→有沉淀——浊液稀→慢→少→颗粒小→无沉淀——胶体[设问]大家知道,分散质的颗粒溶液小,而浊液大。
这可以通过过 滤实验加以证明,前者可透过滤纸,后者则不能。
那么胶体 中的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又如何呢?能否设计出类似的实验来 证明呢?[实验] 3 [小结]淀粉胶粒和溶液里的离子或分子都能通过滤纸。
[追问]现把滤纸换成半透膜,胶粒能否透过半透膜呢?[讨论]⑴要证明食盐水里的Na +、Cl -能否透过半透膜,需要什么试兰色 白色↓剂?所取试液是半透膜内还是半透膜外的液体?为什么? ⑵同样,如何证明淀粉胶体的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小结]⑴证明Cl -、Na +能透过半透膜取膜外外有Cl - 取膜外的液体 焰色反应 黄色→说明膜外有Na +⑵证明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取膜外的液体 碘水 不变蓝色→说明膜外无淀粉[实验]食盐水漏斗架绳 子 烧 杯 半透膜蒸馏水[小结]实验证明:胶体微粒大于溶液里溶质的离子或分子。
公开课胶体教学案
胶体的定义、制备和性质
难点
产生丁达尔现象的原因
时间
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酒精灯、烧杯、试管、Fe(OH)3胶体等
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为情景引入,展示黄西照片
板书:§2-1-3胶体
新课
主持人风格说明胶体所属类别:即:哪个单位的?
感谢:混合物集团-----分散系公司--------溶液、浊液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4.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A.电泳B.电解C.凝聚D.渗析
5.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A.在河流人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B.由豆浆制成豆腐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
8.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填“>”或“<”)100nm,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填“>”或“<”)1nm,而胶体颗粒的直径介于之间。
挑战接招,细心认真
[课后提升]
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人们有时还需要将胶体粒子转变为悬浮粒子,这就要破坏胶体的介稳性。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D.FeCl3是电解质,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很快疑结而止血
7.(1)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称作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________形成的。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_________和_______。
《专题一 第二节 胶体》教学设计
《胶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胶体的观点、性质及分类;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操作技能钻研胶体的性质;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胶体的性质及分类;2. 教学难点:胶体与其它分离系的区别及检验。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激光笔、白屏等;2. 实验试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食盐水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3. 课件、教案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几种常见的胶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颜色、状态、光泽等物理性质。
2. 引导学生回顾初高中所学液体分离系的分类,提出问题:什么是胶体?它有何特点?(二)讲授新课1. 介绍胶体的观点及本质。
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胶体的形成过程,并讲解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2. 介绍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等。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3. 介绍胶体的应用,如净水、食品加工、医疗诊断等。
(三)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胶体?它们的应用是什么?2. 胶体有哪些特性,在生产生活中有何应用?3. 如何制备胶体?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四)教室小结1. 总结胶体的观点、本质和性质。
2. 强调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五)安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更多胶体的应用实例,并在教室上与同砚分享。
(六)实验教学1. 准备实验器械和试剂,进行胶体制备实验。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诠释实验结果。
3.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胶体的性质,理解并能够利用丁达尔效应诠释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学生能够分析并总结胶体的性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的体系叫。
被分散的物质称做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做
思考: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
请画出分散系的分类图,
思考: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剂是液态(包括水)的分散系进行再分类。
请同学阅读课本26页第一自然段,并画出分类图。
是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3、科学探究A:如何制Fe(OH)3胶体?
取一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中逐滴加FeCl3饱和溶液5-6滴。
继续,待溶液
后,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科学探究B::如何证明胶体粒子比浊液粒子小
方法: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可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现象叫。
此性质是鉴别胶体与溶液的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形成的。
科学探究D:如何证明胶体有介稳性?
实验1:向装有少量Fe(OH)3胶体的试管中逐滴加入MgSO4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
实验2:将装有少量Fe(OH)3胶体的试管加热。
观察现象:
结论:
归纳:胶体在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体系。
巩固练习:
1.当分散剂为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分散系一般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时, 是____________ ,大于100nm时,是____________,在1nm~100nm之间时,是___________。
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
C.胶体D.溶液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NaCl溶液B.盐酸
C.Fe(OH) 3胶体 D .Fe(OH) 3沉淀
6.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并振荡
B.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
D.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mL到沸水中,边加边振荡课后合作小组学习交流内容:
1.我们使用的墨水也是胶体,不同牌号的墨水不能混用,否则可能会堵塞笔,什么原因呢?
2.利用豆浆胶体制成我国的传统食品豆腐
3.试着用胶体知识解释江河入海口处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原因?
4. FeCl3溶液为什么能使血液迅速凝固?
5.明矾为什么能净水?
6.静电除尘器原理和冶金工业用电选矿的原理是什么?
7.土壤为什么具有保肥作用?
8如何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中的粒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