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症状鉴别诊断与治疗(刘炽主编)思维导图
中医是如何望诊的?今天带来中医全身望诊思维导图,一次性跟你讲个明
![中医是如何望诊的?今天带来中医全身望诊思维导图,一次性跟你讲个明](https://img.taocdn.com/s3/m/b8d5451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7.png)
中医是如何望诊的?今天带来中医全身望诊思维导图,一次性
跟你讲个明
1. 望诊包括包括了哪些内容?
望诊包括望神、色、形、态四种。
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神的体现,其中,目光、面色、神情、体态最能反映机体神的状态。
2. 望诊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1)评价健康状态: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的神色形态,就可以了解脏腑的功能,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指导养生和防病;
(2)判断疾病部位: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联通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通过望诊,来观察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3)分析病情轻重:人体生命的整体表现称之为神。
通过望神,即通过观察两目、神情、面色、体态、舌象等多方面信息,对病情程度进行大体判定;
(4)辨别病邪性质:各种致病因素因性质不同,致病特点相异,通过望诊,可以辨别不同的致病因素。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https://img.taocdn.com/s3/m/ddf77fc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5.png)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皮肤病的中医辨证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虽然皮肤病发生在人体表面,但通过气血经络与人体内脏紧密相关。
某些皮肤病发于皮表,肌肤腠理受邪,可趋于内,影响内脏;而一些内脏疾病亦可形诸于外,通过皮肤表现出来。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既有与治疗内脏疾病相同的—面,又具有其独特之处,现简述如下。
一、八纲辨证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是辨证的总纲领,皮肤疾病亦不例外。
阴证与阳证、表证与里证、虚证与实证、寒证与热证,是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基本证候。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常作为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其着眼点是对疾病大体的病理分类,而非完整而具体的证,突出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法思想。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为总纲,也就是把疾病分为两大类,其中表证、实证、热证是阳证,里证、虚证、寒证是阴证。
(一)辨表里证【表证】表证即六淫邪气从外侵袭机体造成的位于体表的轻浅证候。
主要见于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或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不适等症,舌苔薄白,脉浮。
可见于风瘾疹(急性荨麻疼〉之风寒外束、卫外不固证。
【里证】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里,即脏腑、气血运化异常所表现的证候。
如溻皮疮(剥脱性皮炎)随病情发展出现皮肤暗红,或见疲斑,偶有青紫,大量糠秕状鳞屑,伴髙热,口干唇燥,甚则热陷心包,神昏谵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二)辨寒热证寒证与热证反映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证】寒证指由阴盛或阳虚所导致的以寒冷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咣白,手足厥冷,口淡不欲饮,分泌物淸稀置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质润,脉迟或紧。
在皮肤科疾患中可表现为皮损颜色暗淡,肤温偏低,或自觉疼痛得温则舒。
可见于冻疮,手足厥冷(肢端动脉痉挛症:!、皮痹(系统性硬皮病)等。
【热证】热证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心烦易怒,或见血液异常外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皮肤病表现和诊断(ppt)
![皮肤病表现和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74b8ac27284b73f342502a.png)
斑块(plaque)
风团(wheal)
水肿性圆顶隆起的皮肤损害,是因真皮 乳头层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所致。是一种 暂时性损害,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
风团(wheal)
结节(nodule)
为一可触及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限局性, 实质性损害,病变常深达真皮或皮下组 织。
结节(nodule)
为一可触及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限局性, 实质性损害,病变常深达真皮或皮下组 织。
色素沉着斑
色素减退斑
淤点(petechia) 淤斑(ecchymosis)
丘疹(papule)
为一限局性隆起皮面的实质性损害。直 径一般小于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 真皮浅层。
丘疹(papule)
为一限局性隆起皮面的实质性损害。直 径一般小于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 真皮浅层。
丘疹(papule)
脓疱(pustule)
是一限局 性的皮肤 隆起,内 含脓液, 其周围有 红晕。
脓疱(pustule)
囊肿(cyst)
是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粘稠物或细胞成分 的囊性损害。一般位于真皮中层或更深, 外观半球形或卵圆形,触之有弹性感。
囊肿(cyst)
继发性损害(secondary lesion)
原发性损害(primary lesion) 继发性损害(secondary lesion)
原发性损害(primary lesion)
是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第一个 结果
斑疹(macule) 丘疹(papule) 斑块(plaque) 风团(wheal) 结节(nodule) 水疱(vesicle)和大疱(bulla) 脓疱(pustule) 囊肿(cyst)
丘疹(papule)
丘疹(papule)
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
![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https://img.taocdn.com/s3/m/8a5f12e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7.png)
源以及网络课程、平台功能融为一体的“融合教材”编写模式,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
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同时注重内容安排合理,深浅适宜,适应成人学历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遵
循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在继承和发扬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时,
第六节尖锐湿疣
第七节软下疳
第八节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九节艾滋病
附录一中英文
名词对照
附录二常用皮
肤性病学资讯
网站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本共用)规划教材)》的读书笔
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皮肤性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本共用)规划教材)》的读书笔
第五节手足口病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八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球菌性皮肤病
第二节杆菌性皮肤病
学习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九章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头癣
第二节体癣和股癣
第三节手癣和足癣
第四节甲真菌病
第五节癣菌疹
第六节花斑糠疹
第七节马拉色菌毛囊炎
第八节念珠菌病
第九节孢子丝菌病
第十章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疥疮
第二节隐翅虫皮炎
目录分析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
第二章皮肤的功能
第三章皮肤性病的临
床表现及诊断
第四章皮肤组织病理
学
第五章皮肤性
病的其他常用
实验室技术
《常见皮肤病图谱 第3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常见皮肤病图谱 第3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985096f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f.png)
厚皮性骨 膜病 (pachy dermop e r. . .
0 6
结节性硬 化症 (tuber ous scle...
0 1
银屑病 (psori asis)
0 2
副银屑病 (parap soriasis)
0 3
掌跖脓疱 病 (palm oplanta r p...
0 4
稽留性肢 端皮炎 (acrod ermatit ...
淀粉样变 性 (amylo idosis)
0 3
痛风 (gout)
0 4
胶样粟丘 疹 (colloi d milium. ..
0 5
糖尿病性 坏死 (gangr ene diab...
0 6
皮肤卟啉 病 (cutan eous porp...
黏液水肿性苔藓 (lichen myxed...
硬肿病 (scleredema)
0 2
烟酸缺乏 病 (pella gra)
0 3
维生素A 缺乏症 (avita minosis ...
0 4
小棘苔藓 (liche n spinulo s...
0 5
睑黄疣 (xanth elasma)
0 6
黄色瘤 (xanth oma)
0 1
胫前黏液 性水肿 (myxe dema pre...
0 2
0 6
手足皲裂 (rhaga des of han...
0 1
湿疹 (ecze ma)
0 2
乳房湿疹 (ecze ma of breas...
0 3
阴囊湿疹 (ecze ma of scrot...
0 4
胼胝性湿 疹 (ecze ma tylotic...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052f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7.png)
黄褐斑的中医疗法以内服为主,常用中药有柴胡、郁金、香附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外洗法,如用白 僵蚕、白附子等中药煎水外洗患处,以缓解色斑症状。针灸也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03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HAPTER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时 ,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 更改治疗方案或长期使用 。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经 验,对中药治疗皮肤病的 疗效进行评价。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 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 性。
注意事项
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黏膜 上的疾病,包括各种皮肤炎症、 感染、肿瘤等。
分类
中医将皮肤病分为疮、痈、疽、 疹、癣、痒等几大类,根据不同 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
外因
外感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 、燥情志内伤 等内因所致,如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等。
05 皮肤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和保健建议
CHAPTER
皮肤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
生活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等。
饮食建议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食用过 多的油腻、辛辣食物,以及易致过敏的食物。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和建议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前 ,应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评价,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和使用药物。
04 针灸和拔罐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皮肤病中医诊疗学》读书笔记模板
![《皮肤病中医诊疗学》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a79ca1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f.png)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02
皮肤垢着病
03
沥青疮(沥 青皮炎)
04
扁瘊(扁平 疣)
06
颜面雀啄形 血风疮(颜 面播散性粟 粒性狼疮)
05
鸦啗疮(寻 常狼疮)
面尘(黄褐斑) 黧黑斑(黑变病)
鬼脸疮(慢性盘状红 斑狼疮)
肉蛆(皮肤蝇蛆病)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病名释义 病因病机 诊鉴要点 辨证施治 偏方荟萃 调摄护理 预后判析 医案精选 名论摘要
一临床诊疗进 展
二文献整理进 展
(一)病因病机的研究 (二)辨病辨证的研究 (三)治法的研究 (四)方药的研究 (五)单味药的研究 (六)疑难病的研究
最新中医皮肤病学ppt课件
![最新中医皮肤病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2054b348d7c1c709a1451f.png)
●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表片 性皮肤病。主要是湿热型,青少年多见。可 能与接种接触传染。
● 治疗上注意抗感染及皮肤处理结合。
● 与水痘区别:水痘中心型疱液清亮,
● 其他疱疹的疱疹合并感染后均可结黄痂,但 分布特点不同。
湿痱
● 是由高温闷热环境,汗液不可蒸发,汗腺等 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引起的浅表炎性 反应。
举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 毒热炽盛,气血两燔——红斑狼疮活动期 ● 气阴两伤,血脉瘀滞——亚急性红斑狼疮 ● 脾肾不足,气血瘀阻——病程较久,伴脏器
损害红斑狼疮 ● 肝肾阴虚,气血失调——非活动期 ● 脾虚肝肾,毒邪伤肝——经络阻隔型,伴肝
脏损害 ● 风湿痹阻,气隔血聚——以关节损害为主Biblioteka 注意: 舍病“从”“证”和合
● 治疗:十滴水、炉甘石洗剂,外用,注意衣 物清洁。
● 临床上分红色粟粒疹、晶形粟粒疹、脓疱性 粟粒疹、深部粟粒疹。
疥
● 是疥虫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内所致的慢性传 染病。通过密切接触传染。西医学称为疥疮。
● 其多见于青年,瘙痒明显,夜间重,多发于 指缝、肘窝、腋前缘、脐窝、乳房、生殖器、 下腹及股上部内侧。皮损为针尖大小丘疱疹 及疥虫在表皮内挖掘隧道,部分患者在阴囊 皮肤上形成结节。
“证”“从”“病”的中西医
结合
目前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状况
中草药外用的药理学
皮肤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展望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中药一样有毒副作用 2. 大多数情况下单独、盲目夸大中药的疗效
是不客观的 3. 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4. 中医皮科辩证依据:四诊、八纲
各论
热疮——单纯疱疹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皮肤病的症状、体征与诊断2ppt课件
![皮肤病的症状、体征与诊断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ad6ee8bceb19e8b8f6baef.png)
原发损害
7、水疱(vesicles):局限性、含液态的表皮隆起 物,直径1~10mm,呈灰白色或因浆液性渗出而呈 黄色,或因混有血液而呈红色。疱顶部可呈圆形、 尖锐,或有脐凹,如疱疹性湿疹。水疱可散在分 布、不规则分布、呈簇状分布如带状疱疹,或呈 线性分布如漆酚(毒葛)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 炎。它们可以直接形成或在斑疹或丘疹的基础上 形成,并且一般在短期内失去水疱的特征。当内 容物为浆液脓性时,损害称为水疱脓疱。水疱可 由一个腔或多个腔组成,内含液体。
细心观察全部皮疹,了解分布和形状,最 后完全脱去衣服,站在一定距离观看。
(三)损害的详细诊断
1、分布:可沿皮纹(玫瑰糠疹),皮区(带状疱 疹)或Blaschko线(表皮痣)分布。损害可呈簇状、 环状、新月状或特殊的线性分部。明显双侧对称 性分布疾病:疱疹样皮炎、白癜风和银屑病
2、演变:保持相同外观(疣)、各发育或消退阶 段同时存在(水痘和疱疹样皮炎)
原发损害
3、斑块(plaques):为较大的丘疹(或丘疹融 合),直径>1cm,常呈扁平状,但中央可有凹陷或 为正常皮肤。
4、结节(nodules):在形态上与丘疹相似,但直 径>1cm.常位于 真皮或皮下脂肪中。
5、肿瘤(tumors):柔软或坚韧的,可自由移动 或位置固定的团块,其大小和形状不一(一般直 径>2cm)。通常专指新生物。隆起或位置较深,有 些有蒂(纤维瘤)。其坚硬度取决于损害的内容 物。有些肿瘤长期稳定不变,而另一些则可 增大 或破溃。
继发损害
4、裂隙(fissures)指深达表皮或真皮的线 状裂纹。当皮肤增厚并因炎症和干燥而失 去弹性时,常出现裂隙,尤其是在经常活 动的部位。当皮肤干燥、遇冷、吹风、接 触水和洗洁剂可出现刺痛和烧灼感,提示 已存在镜下裂隙了,即所谓的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