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第四卷——隋唐五代文学
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第四弹——隋唐五代文学贞观诗风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他们对南、北文学不同的艺术特色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了“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
如何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来表现新朝的恢弘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是初唐诗人面临的课题,也是南、北诗风融合的关键。
贞观诗风的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
在太宗的诗里,常常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
杨师道和李百药是具有贞刚气质的北方人,早年作诗善于吸收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较少合而未融的弊病。
但他们后来成为唐太宗器重的宫廷文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沈宋体沈、宋是指宋之问和沈佺期,他们是武后时期台阁诗人的代表人物,所谓“沈宋体”是指经沈宋规范的、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
代表作有沈佺期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宋之问的《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沈宋体的最大贡献是使唐律诗的体制得以定型,从而为诗歌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文章四友指初唐诗坛的崔融、李峤、苏味道和杜审言。
他们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高宗后期起,他们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其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龙朔体“初唐四杰”以自觉的意识改革文学风气,他们在“开辟翰苑扫荡文场”的气势下创作的诗歌题材和风格因发生于龙朔年间故称龙朔体。
杨炯的《王勃集序》有如下表述:“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思革其蔽用光志业。
”所谓龙朔初载的“文场变体”是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其特点是“绮错婉媚”而缺乏诗歌所应有的激情和生气。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第二十八章宋词一、名词解释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二、论述题1、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
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
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3、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精选文档)隋唐至以后各朝代名词解释与论述题
中国古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隋唐五代史一、名词解释(1)常举常举是唐代科举形式的一种。
常举每年定期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等,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
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唐玄宗以后进士科地位日益突出,逐渐成为科举的主要科目。
(2)制举制举是唐代科举形式的一种,是由皇帝下诏举行的不定期的特别考试,以求非常之才。
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可由吏部给予官职。
(3)永业田永业田是唐代均田制授田的一种,是北朝桑田的更名,唐初称世业田,指受田者有权世袭并可变卖的田地。
贵族官僚依爵位、品秩高低受永业田。
丁男受永业田二十亩,占正丁受田数的十分之二,妇女则不给田。
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可自由出卖。
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者,准卖永业田。
身死后,永业田可以传给后世子孙。
这些规定表明前朝不准土地买卖的禁令在唐代已有所松动。
(4)大索貌阅隋代搜刮人口并核实在籍人口的行动。
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
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
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
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5)输籍法隋文帝时所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亦称输籍定样。
即将人民所输租税,依每家资产情况作出缴纳标准,从轻定额。
每年县令派人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共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的上下。
这样就弄清了户口和人民应纳税额,百姓固然不能逃脱,地方官也不能随便舞弊,更重要的是所定赋税比世家大族对属民的剥削为轻,这样做既打击了世家大族,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6)平章政事唐以后多个王朝宰相群体的一员。
唐时初为不是正式宰相的其他官员参与宰相事务的名义职衔。
逐渐演变为正式官名。
唐中期后只有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者才被认为是真正的宰相。
隋唐文学史试题(莫道才)(1)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赵彦卫《云簏漫钞》说唐传奇“文备众体”从中可见创作者的错误,参考错误,”错误,参考答案是:议论.2、在意识形态领域,唐朝统治者奉行错误,错误,参考答案是:道并存的政策,思想比较自由。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是:王勃》错误,参考答案是:滕王阁序.4、对李白影响最大的先秦作家是错误,参考答案是:屈原5、五代十国时期,词盛行的地区主要是错误,参考答案是:错误,参考答案是:南唐。
6、古文运动先驱者中,公开声称“不师孔氏”的作家是7、清代最有影响的李商隐诗注本是:冯浩的错误,参考答案是:玉溪生诗集笺注。
二、选择题〔在所选择的答案序号前打“√”。
每题1分,2、共5分〕1、唐代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包括错误,参考答案是:1,2,3(1)策问(2)帖经(3)杂文(4)小说2、清代最著名的杜诗注本有错误,参考答案是:2,3,4(1)王嗣奭《杜臆》(2)仇兆鳌《杜诗详注》(3)浦起龙《读杜心解》(4)杨伦《杜诗镜铨》3、中唐文人中排诋佛老最坚决的作家是错误,参考答案是:1(1)韩愈(2)柳宗元(3)白居易(4)元稹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是晚唐诗人的名句错误,参考答案是:3(1)皮日休(2)陆龟蒙(3)聂夷中(4)曹邺5、红拂妓是唐传奇中的人物错误,参考答案是:4(1)《南柯太守传》(2)《柳毅传》(3)《李娃传》(4)《虬髯客传》三、指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之处〔每题4分,共8分〕1。
白居易的《与元九书》是一篇宣传现实主义、批判六朝诗风的宣言,诗人也是一生实践其诗歌主张,所以才写出了像《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优秀作品.参考答案:1、一生实践(2分)、《长恨歌》(1分)、《琵琶行》(1分).2。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高度赞扬了韩愈、柳宗元的讽刺性散文,指出他们的作品是“一塌糊涂泥潭里的光彩和锋芒”.参考答案:韩愈(2分)、柳宗元(2分)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王右丞参考答案:1、即王维(2分),2、是盛唐著名3、诗人,4、尤善山水田园诗(2分)。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名词解释+论述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名词解释+论述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名词解释+论述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上)1、20、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
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21、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
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首推潘岳和陆机。
22、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缺少艺术形象和真情流露,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代表人物有孙绰、许询等。
23、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创作风格的评价。
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借咏史抒发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感慨深沉、情调激昂,笔力矫健,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24、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刘宋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颜延之喜用典故、堆砌辞藻,成就较逊;鲍照诗歌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表现了寒士的慷慨不平,他们艺术成就高,影响大,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25、竟陵八友:南齐竟陵王萧子良礼才好士,一时天下文士皆追随之。
其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在当时名声最高的是“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
我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隋唐五代文学起源于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我国文学不仅在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2. 隋唐五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诗歌尤为突出,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的“诗之盛世”。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 唐诗:唐诗是指唐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诗以其雄浑、豪放、清丽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仙:诗仙是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和价值的诗人,其作品被后人奉为经典,影响深远。
代表诗仙的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3. 诗魂:诗魂是指诗人在创作时所表现出的灵魂和情感,是诗歌作品的灵魂所在。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魂常常被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天赋和情感世界。
4.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现感情、抒发思想的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隋唐五代时期,散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范畴。
5. 骈文:骈文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散文体裁,是汉语散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格调优美、语言富丽,常用于叙事、议论等文体。
6. 题咏:题咏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以诗、赋、散文等形式来歌颂、赞美某个主题或对象。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题咏成为了诗歌创作的常见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
7. 韵律:韵律是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艺术手法,是通过音韵结构的安排和运用,造成诗歌的音韵美感。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韵律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元素,为诗歌的表现和传达增添了魅力。
8. 词牌:词牌是我国古代词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古代词曲创作的重要途径和规范。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词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古代词曲创作的基础。
古代文学史简述题及答案隋唐五代文学李白、杜甫
古代文学史简述题及答案隋唐五代文学李白、杜甫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十八章李白一、名词解释李杜:特指李白和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习惯将其并称。
二、论述题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李白集入世、隐逸、求仙、任侠于一身,世界观比较复杂,但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积极入世,他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
主要内容为:(1)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唱理想,同时也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如《将进酒》、《行路难》。
(2)反权贵、反传统的傲岸精神。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3)描写并赞美祖国山川,大略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天真的情怀。
2.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参考答案: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
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
(2)充沛的气势。
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
(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
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
(4)语言清新俊逸。
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5)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第十九章杜甫一、名词解释1.“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
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隋唐五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沈宋”,是初唐武后暑期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
他们所创作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已趋于定型。
所谓“沈宋体”,在当时是指经沈宋诗为规范的、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
代表作如沈的《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七律),宋的《麟趾殿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七律)等等。
2、上官体即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
上官体出现于贞观、龙朔之间。
内容上仍以应制奉和为主,体制比较短小,声韵谐美,风格绮错婉媚,代表了当时宫廷诗的最高成就。
3、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他们的创作特点有:一.重视抒发情怀和不平之气,面向市井,写个人生活情怀,也写沧海桑田的感慨,思索人生的哲理。
二.四杰往往用七言歌行来铺叙抒情,夹以议论,篇幅可长可段,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示出流宕和气势。
三.当时渐趋于成熟的五言律,对偶的整齐、声律谐调,表现感情具有稳定性,而四杰的五言律也透露出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
四.四杰诗风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作品,不免有雕琢繁缛之病4、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
他们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以前对山水诗评价过低,认为是远离时代的。
其实不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山水诗,只因为是在乱世,诗人才那么心情沉重。
那么,在太平时期,王维歌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也正符合时代的要求么!5、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考试题目及答案2009-06-27 20:581.上官体初唐前期的诗坛,为梁陈余风所笼罩,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
上官仪的作品尤其“绮错婉媚”,当时号为“上官体”。
2.四杰:指初唐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诗歌逐渐摆脱绮靡文风和诗风的影响,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大为开阔了,给唐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四杰”使诗歌从没有生气的宫廷生活中挣脱出来了,转向了广阔的社会,从无病呻吟转向抒怀言志,从纤弱变为壮大,从齐梁逐渐走向盛唐。
3.高岑:中国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
高、岑的诗主要以边塞战争、塞上风光和仕途艰难为题材,善用七古等体裁来表现报国安边、奋发进取的壮志和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愤。
意气豪迈,情辞慷慨,奇偶相生,手法多样。
4.王孟: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的并称。
他们均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而且好用五言描写自然景物。
他们的诗歌都不注重词藻的华美,而是以极自然生动的文笔,表现一种高远而清幽的意境。
立意新颖,诗歌的形象富于个性特征,艺术风格较为相近。
5.七绝圣手:指王昌龄,他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6.诗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谪仙人”,晚年自称“酒仙翁”。
李白生活在开元、天宝盛世,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时期度过的。
他的诗歌,洋溢着时代的热情,雄豪奔放,潇洒飘逸,不可模仿。
7.诗圣:诗圣: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8.诗豪: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祖籍洛阳,他们家因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就出生在苏州属县嘉兴。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总汇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论述题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隋唐五代史名词解释
隋唐五代史名词解释1、格律诗: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
2、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汉魏古乐府相对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元稹、白居易是其代表。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
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
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
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
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姑于杜甫。
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新乐府诗多来尝“播于乐章歌曲”。
3、竹枝词:竹枝词,是一种诗体。
这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
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一般认为是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的。
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体;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4、词:词,是在城市经济繁荣以后,市民文学发展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词起于民间,其源自隋,经文人的模仿与创作,而崛起于中唐,兴盛于晚唐、五代。
(词是中国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文人创作渐多,晚唐五代趋于繁荣,宋代极盛。
唐五代一般称之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
词起源于民间,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与当时新兴的民间音乐、少数民族和外国传入的音乐有密切关系。
)5、变文:变文,也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本非案头读物,乃供艺人说唱之用。
隋唐五代文学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隋唐五代文学的名词解释有哪些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盛的时期,文学作品的产生和发展为后世的文学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名词,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第一,边塞文学。
边塞文学指的是在边境地区创作的文学作品。
由于边塞地区经常发生战争和冲突,边塞文学往往关注战争、边疆生活和英雄壮举等主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孤雁图》和《水调歌头》等。
边塞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题材,展现了人们对战争的思考与感慨,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家园的深情怀念。
第二,律诗。
律诗是指按照一定的音律要求和格律规则创作的诗歌形式。
在隋唐五代时期,律诗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形式。
律诗注重音律和节奏的统一,以及字数和音节的规则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律诗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还大大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规范化。
第三,唐诗。
唐诗是指在唐朝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
唐诗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诗大致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其中以五言诗最为流行。
唐朝的诗人们以杜甫、李白和王维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内容广泛,涉及政治、自然、爱情等多个方面。
唐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借景抒怀,凭借简练的文字表达深沉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第四,文人。
文人是指在隋唐五代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知识分子。
他们热衷于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以才华横溢和修养深厚著称。
文人们往往以成为官员为目标,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和考取功名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些文人也因为其杰出的才能而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例如韩愈和柳宗元等。
文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当时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宫廷文学。
宫廷文学是指在皇宫中创作的文学作品。
由于受到皇帝和贵族的喜好和审美标准的限制,宫廷文学往往偏向于正统和保守的文体。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李商隐和杜牧等唐代宫廷诗人的作品。
宫廷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局限,但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唐五代史题库
隋唐史题库一、名词解释:三省六部制隋唐科举制政事堂议事制《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永贞革新甘露之变大索貌阅两税法江东犁刘晏《大唐西域记》昭武九姓胡羁縻州《史通》《通典》古文运动药王周世宗石敬塘二、简答题:1、简述隋统一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简析隋朝的历史地位。
3、简述隋代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4、简述隋末农民战争首先爆发于山东的原因。
5、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6、简述武则天的功过。
7、简述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8、简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9、简述四镇之乱。
10、简述牛李党争。
11、简述唐代的法律体系。
12、简述唐代兵役制度的变化。
13、简述唐代官员的入仕途径。
14、简述唐代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5、简述两税法的内容、特点及利弊。
16、简述《氏族志》与《姓氏录》。
17、简述隋唐五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18、简述唐朝的和亲政策。
19、简述唐代儒、道、佛三教融合的基础。
20、简述周世宗改革。
三、论述题:1、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历史意义。
2、试论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
3、试论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4、试论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危害。
5、试论唐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及其危害。
6、试论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及其影响。
7、试论北魏、隋、唐均田制的异同点。
8、试论唐代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区别。
9、试论唐代赋役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10、试论唐代兵役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11、试论唐代均田制崩溃的原因。
12、唐代中期,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根本原因何在?13、试论唐后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14、试论隋唐五代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情况。
15、试论唐代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中心地位和桥梁作用。
16、依据史实,论述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17、试论唐初对东突厥的战争及其历史意义。
18、依据史实,论述唐与日本的友好往来及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9、试论史馆修建和官修史书制度的利弊。
20、试论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五)——隋唐五代文学部分(2)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五)——隋唐五代文学部分(2)24.论述韩愈的文学理论。
答:韩愈是中唐的文坛领袖,不仅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住诗文创作理论上也提出了新的观点。
一、主张写作以古文为主的散文。
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的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的散体文,因为他是先秦汉代的古代散文为号召的,故称古文。
他反对内容空洞无物、形式雕琢华丽的骈体文,主张写作以古文为主的语体散文,内容要言之有物,着重实用,文以明道,“道”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道德修养。
二、提出“气盛言宜”说,并且提倡作文时语言上的创新。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
“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
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这样就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
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三、提出的“不平则鸣”论。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
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
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
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即“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四、追求雄健怪奇的诗歌风格。
在诗论上,韩愈提倡追求雄健怪奇的审美风格。
他在《调张籍》诗里说“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头脑里充满了各种怪怪奇奇的意象,他评孟郊诗说“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这些都说明他自己提倡和追求的是矫健怪奇的诗歌风格。
韩愈是当时文坛领袖,同时又是诗文高手,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考研笔记分享: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贞观诗风: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力文人和南朝文士,他们对南、北文学的不同有着清醒认识,并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
贞观诗风的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太宗及其周围的一批诗人,如杨师道、李百药等早年虽有融和南北艺术技巧较为成功的作品,但后来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
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同时,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七言歌行:是七言古诗与骈赋相互渗透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诗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南朝乐府和近体诗的一些影响。
七言歌行上承乐府诗即事抒情的传统,又吸收了格律诗玲珑精致的风姿,意脉流荡,波澜开合,曼词丽调,风情万种。
唐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七言歌行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真正被之管弦、播于乐章的只是其中极少的部分,大量的还是作为诗篇流行于世。
文章四友:指继上官仪之后,武后时代的四个宫廷诗人,即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其诗较少雕饰,对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唐五代.doc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二、填空1、唐代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的需要。
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三、简答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儿个阶段?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5、沈宋6、王绩三、填空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终隋-•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o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箪气质的特长?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迫求是什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五、论述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一、背诵篇目:《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钓鱼湾》、《题破山寺后禅院》、《江上琴兴》、《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凉州词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其二、其四、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二首》其二、《黄鹤楼》、《长干曲四首》其一、《古从军行》、《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凉州词二首》其一。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四)——隋唐五代文学部分(1)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四)——隋唐五代文学部分(1)展开全文1.简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答: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首先,从客观条件来说,唐代多样多彩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
唐代曾经是我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一百多年的开拓发展,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
同时,它也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
这样丰富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朝代都有的,这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文学的繁荣乃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已经朝着独立成科的道路迅速发展,骈体文把散文美的形式推向极致,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弱点。
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将要影响我国千余年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已经呼之欲出。
原有的多种文体的写作目的与写作规范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体不断出现。
这些都说明,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为我国文学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做好了一切准备。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唐人创造了全面繁荣的一代文学。
唐代文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
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也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当诗发展到它的高峰时,散文开始了它的文体文风改革,就文体文风改革的规模和影响说,前此还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它相比。
小说也开始走向繁荣,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而当散文、小说、诗相继进入低潮时,诗的另一种体式——词,又登上文坛,焕发光彩。
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
其次,唐文学的繁荣,还表现在作者众多而大师辈出上。
《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全唐诗》收作者二千二百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唐人小说今天可以找到的还有二百二三十种。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2(隋唐五代文学到宋代文学)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2(隋唐五代文学到宋代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华夷如一 2、士人 3、漫游 4、入幕 5、读书山林 6、贬谪7、文以明道 8、传奇 9、词 10、《全唐诗》二、填空1、唐代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的需要。
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三、简答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 2、上官体 3、初唐四杰 4、文章四友 5、沈宋 6、王绩三、填空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么?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五、论述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么?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参考答案: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二阶段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他们力图改变齐梁余风,扩大诗歌题材,不仅推动了律诗的发展,并对唐代文风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标举“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开拓了唐诗正确发展的道路。
3、《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有如下特点:第一,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第二,全诗以浩瀚幽远、静谧瑰丽的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
第三,表现了对年华、青春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
全篇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第四,韵律和谐婉转,富有音乐美。
4、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是什么?参考答案: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革新主张。
首先,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其次,他明确标举“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第三,他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这就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章盛唐诗歌一、名词解释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2、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
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3、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
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盛唐气象”?参考答案: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
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2、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参考答案: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观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
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王维的诗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3、高适与岑参在边塞诗写作方面有何异同?参考答案:高适、岑参同以边塞诗擅名,同长于七言歌行,诗风同样豪放。
但也有不同:“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高适诗超过岑参;在题材丰富新奇方面,岑参超过高适。
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岑参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
艺术上高适诗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殷璠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诗意奇、语奇、调奇,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第三章李白一、名词解释李杜:特指李白和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习惯将其并称。
二、论述题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李白集入世、隐逸、求仙、任侠于一身,世界观比较复杂,但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积极入世,他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
主要内容为:(1)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唱理想,同时也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如《将进酒》、《行路难》。
(2)反权贵、反传统的傲岸精神。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3)描写并赞美祖国山川,大略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天真的情怀。
2、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参考答案: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
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
(2)充沛的气势。
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
(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
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
(4)语言清新俊逸。
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5)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第四章杜甫一、名词解释1、“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
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2、“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
二、论述题1、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参考答案:(1)叙事诗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
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大力写作新题乐府,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2)抒情诗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对自己丰富复杂、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解剖。
(3)十分重视锤炼诗歌语言,语言苍劲凝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
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极大地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而且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表现力。
代表了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2、杜甫对诗歌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参考答案:(1)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直接开启了中唐的新乐府诗创作。
(2)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为律诗尤其是七律注入丰富深刻的政治内涵。
开辟了全新的题材领域,对晚唐李商隐,尤其是宋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用诗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细内容,扩大了诗歌的功能和题材。
(4)将议论引入诗歌,影响到韩愈的“以文为诗”,宋诗的散文化。
第五章中唐前期诗人一、名词解释1、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
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
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
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
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2、“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自称为“五言长城”。
二、论述题1、中唐前期诗歌有哪些特色?参考答案:中唐前期的代表人物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及“大历十才子”大多生于开元盛世,又都经历了“安史之乱”,一方面,受到盛唐精神的感染和盛唐艺术的熏陶,诗歌中也会表现出对盛唐气象的继承,如诗中表现出追求建功立业的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边塞诗中也流露出英雄豪情和爱国精神、表现出昂扬的感情基调和壮大的气概,仍然关注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时代的盛衰变化在他们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失落,热切的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取代,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遂诗坛的主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