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采用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
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
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
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
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
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全称为九等中正制度,是明代时期实行的地方官吏选拔制度。
这一制度于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颁行,是明代的官员考试制度的前身。
九品中正制度的核心原则是“资历”和“中正”,即官员的资历和为官的品行。
九品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中有三个阶段,共计27个级别。
九品依次为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
而中正则是官员的品质评定,良好的品质才能升官。
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强调选拔官员要有优良的品行和素质,注重官员的政治道德和忠诚度。
另一方面,它规定了官员的晋升和调动的标准,进一步确保了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这一制度在明初对官员制度进行了重要的改革,有效地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九品中正制度还规定了考试科目和评分标准。
官员考试主要以文学、法学和历史学为主要科目,以考察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和才能。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考试内容和标准,通过考试者可以晋升到相应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对官员选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为官员提供了公平公正的选拔机会,打破了传统的世袭官员制度。
同时,它也引入了科举制度的一些特点,如分科考试和考试成绩的计分制度,提高了官员选拔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然而,九品中正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九品中正制度仍然倾向于重贵族血统和名门望族,对人才的选拔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它对官员的品行要求过于理想化,难以实际操作。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官员滥用权力,对普通百姓实施压迫和剥削。
总的来说,九品中正制度是明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要探索。
它在明代初期对官员制度进行了革新和优化,为官员的选拔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
同时,它也是明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后来的科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虽然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但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对明代政府的稳定和官员的选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九品中正制的意思,希望能帮到你。
九品中正制的意思九品中正制,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共分九个品级,由中正去考察任命,这是一种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介于察举和科举制度之间。
中正通常由二品官员担任,主要负责各州、郡、县人才的选任工作,人才的选拔任用权限集中在中央,个人感觉貌似今天的中组部。
提到九品中正制,不得不说到曹丕和陈群,当时,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达到自己改朝换代的目的,采纳了时任吏部尚书的陈群的建议。
察举制度因为滋生了腐败现象,生存不下去了,于是九品中正制由此产生。
九品中正制是将官位分为九个级别,从家世和品德等方面去评判一个人,地方各州县没有了自己的选人用人权力,都由中正官汇报中央裁定。
用人权力收归中央固然是好事,可是这样就形成官员上下级之间不能很好地流动,下级根本没机会上升到比自己更高一个级别。
因为中正官都是由二品官员担任,他们大都出身官僚世家,只会任人唯亲,根本不会为下层人说话。
这样就阻碍了上下流动,唯才是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其产生和灭亡的过程和原因,九品中正制也一样,在经过短短的风光之后,在隋朝随着门阀的衰败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任何王朝在实施人才选拔之前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只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偏离原来的方向,这就需要统治者拥有强大的内心来应对各方面的压力。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九品中正值的影响深远,首先是能为统治集团甄选到品德优秀的人才。
九品中正制之前选拔人才的途径主要是察举制,这种制度由世族操控,推举出来的人才往往隶属于某个利益集团,当官的目的在于培植势力,并不在乎被推举之人是否德才兼备。
而九品中正制就不同了,它祛除了察举制的弊端,考察人才的品德,设定具体评价标准来确定品级。
其次是有利于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秩序。
在推行九品中正制之前,各州郡长官有权利建立自己的统治小集团,他们将中央的权力分解,根据各自利益来选择官员。
九品中正制内容
九品中正制内容九品中正制是古代中国官员职务等级制度中的一种,其由高至低分别为正一品、御史大夫、正二品、御史中丞、正三品、御史侍郎、正四品、御史、正五品、千总、正六品、都督同知、正七品、知府、正八品、通判、正九品、散官或主事。
以下是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详细介绍:一、正一品正一品是九品中正制中的最高官职级别,也是皇帝的特别信任之人,他们分别是太傅、太保、宰相和礼部尚书。
正一品官员的主要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朝政。
二、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九品中正制的第二级官职,分为左、右御史大夫两个等级,主要负责监察政府官员的工作。
三、正二品正二品是九品中正制中的第三级官职,分为尚书、都省、大理寺卿、太常礼院卿等。
四、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九品中正制的第四级官职,分为左、右中丞两个等级,主要职责是协助御史大夫进行监察工作。
五、正三品正三品是九品中正制中的第五级官职,包括吏部郎中、礼部郎中、兵部郎中等。
六、御史侍郎御史侍郎是九品中正制中的第六级官职,分为左、右御史侍郎两个等级,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员的工作。
七、正四品正四品是九品中正制中的第七级官职,包括吏部员外郎、礼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等,主要职责是辅助上级官员处理工作。
八、御史御史是九品中正制中的第八级官职,分为左、右御史两个等级,主要职责是监察官员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九、正五品正五品是九品中正制中的第九级官职,包括刑部主事、礼部主事、户部主事等,主要职责是负责一些行政事务。
除了以上九个官职之外,九品中正制还包括千总、都督同知、知府、通判和散官等官职。
历史解密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 九品中正制是何时开创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九品中正制是何时开创的导语:九品中正制,别名九品官人法。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设立中正官,官员分九个品级。
开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九品中正制,别名九品官人法。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设立中正官,官员分九个品级。
开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拉拢那些世代作官的名门望族,并不是唯才是举。
此制度到西晋时期逐渐完善,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动,在古代社会存在了400年左右。
上承察举制下启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
东汉末,察举制被门阀氏族利用并操纵,他们掌控了民众的舆论导向,滋生了腐败因素,加剧了阶级矛盾。
地主和知识分子渴求参与政治活动,却苦于没有门路,所以察举制已不合时宜,因此社会上对于选官方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统治阶级迫于压力,不得不重新修改选拔官员的制度。
魏文帝曹丕接受了当时的礼部尚书陈群的提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九品中正制由此产生。
中正官的设立是这一制度的关键,这一官员的职能是掌管对各地区人物品评的负责人,官员的产生是先推举后任命,所以这一制度又被看做察举制的进一步发展。
最初建立这一制度时,中正官由各郡长官推举,晋朝以后,改变为由朝廷中的司徒授予官职。
在州郡分别设立大小中正官,小中正官由大中正官推举,然后由司徒任命。
为了保证中央王朝对选拔官员的控制,防止他人干扰中正事务,司徒要求被任此职务。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朝廷官吏的挑选有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的地主贵族和官僚阶级,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总是能轻易干扰我国古代官僚的选拔。
为了防止这种垄断,九品中正制产生。
我国古代的寒门学子没有家世生活常识分享。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九品中正制是唐朝时期的一种官员选拔与晋升制度,又称九品簿籍法或九等官制。
该制度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开始施行,取代了前期实行的戍籍法。
九品中正制是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格的选拔考核和晋升机制,规范了官员的选拔与晋升流程,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九品中正制的“九品”指的是官员的九种品级,分别是从上到下的九品: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和正五品。
官员的级别由朝廷依照官员的才能、资历和功绩来划分,每个品级下又分为正官和从官两个等次。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思想是选拔与晋升官员必须以其才能和德行为依据,以避免腐败和无能的官员上位,保证官员的素质。
官员的选拔和晋升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考绩、资历和推荐。
考绩是指官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包括勤勉、廉洁、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资历是指官员的学问和经验,包括职位的任免、考试的成绩和官员的年限等;推荐是指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评价和推荐,包括上级官员的奏章和评议。
在九品中正制下,官员的晋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的。
官员的晋升主要分为两个环节:晋阶和晋级。
晋阶是指官员从一品到六品的级别晋升,按照资历和考绩的要求来评定,晋级是指官员在各个级别之内的晋升,符合资历和功绩的要求即可。
九品中正制在唐朝的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制度通过选拔优秀官员进入政府,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扩大了社会的流动性,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才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九品中正制在唐朝廷贵族和富商巨贾的世袭特权中实现了一定的平衡,避免了藩镇割据和权臣专权的现象。
总的来说,九品中正制对唐朝的政治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通过严格的选拔考核和晋升机制,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管理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该制度的实行对后世的官员选拔制度和流动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展示了在官僚制度中推行科举制度的可行性。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中正制,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种等级制度,用于评定官员的等级和品级。
它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在明代成为官员选拔和晋升的重要标准。
下面将对九品中正制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1. 九品:九品指的是官员的等级和品级,一共分为九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正品、从品、七品、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二品、一品。
这九个等级中,一品最高,正品为二品,且每品都可再分为九等。
2. 中:中指的是人员选拔和评定中的一种角色,它是九品中正制的核心。
中可以理解为中选、中用、中调、中迁等,代表中央政府对官员的选拔和控制。
3. 正:正是九品中最高的品级,相当于现代的正职或高级职位。
正品的官员通常担任重要的政府职务,享有较高的荣誉和待遇。
4. 从:从是在九品中的第二等级,相当于现代的副职或中级职位。
从品的官员作为正品的助手,负责辅助和执行正品的职责,同时也享有一定的权力和特权。
5. 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六、五、四、三、二、一为九品中剩余的七个等级,依次表示官员的品级递减。
这些品级通常被授予一些中低级别的官员,他们在政府中担任着各种各样的职务。
6. 晋升:在九品中正制中,晋升指的是官员从一个较低的品级向一个较高的品级提升。
晋升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考核和选拔,表现出色的官员有机会获得晋升的机会。
7. 选拔:选拔是指从候选人中挑选合适的人员担任相应的官职。
在九品中正制中,选拔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考试、面试和审查程序来选择优秀的人才。
8. 迁调:迁调指的是官员在九品中互相调换职位或调至其他地方任职。
迁调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官员的安排,使其在不同领域或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
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古代官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官员的选拔、评定和晋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政府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官员,并使其能够适应不同职位的要求。
九品中正制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政府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建设,同时也为后世的官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汉朝的九品中正制
汉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种有序且有着明确等级的官员选拔制度。
该制度自东汉时期开始施行,经过改革修正后,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为我国封建时代官吏选拔制度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最初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官员的选拔问题,使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九品中正制中的“中正”一词,指的是以正直、公道而闻名的人物。
这也说明,该制度的实施旨在选拔诚实守信、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官员,以确保朝廷政务的顺利运转。
九品中正制分为九个等第,每个等第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计27个品级。
从最低等第的下九品开始,一直到最高等第的上一品,仅有少数精英才有资格被选为上一品的中正。
除了品级之外,九品中正制还规定了每个品级所需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例如,想要成为下九品中正,须具备举孝廉的资格,对政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要成为下六品中正,则需要考取秀才或会试,并且通过官方的考核。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为汉朝基层官员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程序和权威性的衡量标准。
在这个制度下,每个官员都必须依据自己的品级、职务和任务来执行具体的政务工作,这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对于从下层官员晋升到上层官员的过程中,九品中正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广泛的晋升渠道和更为公正的机会。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个显著的问题是,职务和品级的匹配不一定每一次都是精准的。
可能出现品级高但任务不匹配或品级低但任务太重的情况,这会影响官员的工作动力和稳定性。
此外,一些有能力、有实际表现的官员,由于缺乏相关发展或者身处特定背景的限制,可能无法成为高品级的中正,从而错失了晋升的机会。
虽然九品中正制在实践中存在问题,但它对于中国封建时代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带来了一种更加公平、透明和有序的官员选拔机制,引导人们更加注重品德、能力和管理,这为封建社会的文明推进奠定了基础。
封建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为后人所继承,成为后世官员选拔制度发展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的精神和理念,被我国现代官员选拔机制继承,对我国现代国家治理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九品中正制
简述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种,也是唐代之后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九品中正制进行详细介绍。
一、九品中正制的概述九品中正制是指以“品”为单位,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正、从、员三个职位。
其中,“品”指的是官员的等级,而“中正”则是指担任某个职位时所需达到的资格条件。
此制度在唐代初期已经形成,并在宋代进一步完善。
九品中正制实行了长达千年之久,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九品中正制的等级和职位1. 九个等级(1)第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光禄大夫等。
(2)第二品:太常卿、少师、少傅、少保等。
(3)第三品:侍中、侍郎、尚书左右丞相等。
(4)第四品:御史大夫、尚书左右仆射等。
(5)第五品:卫将军、镇军大将军、太子太傅等。
(6)第六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太子少傅等。
(7)第七品:中卫将军、中郎将、散骑常侍等。
(8)第八品:卫尉、郎中令、殿中监等。
(9)第九品:庶民2. 正、从、员三个职位每个等级都分为正、从、员三个职位,其中正职是主要负责人,从职是副手,员职则是辅助工作。
例如,第一品的正职为太师,从职为太傅和太保,员职则是光禄大夫。
三、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方式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举荐制度,另一种则是科举制度。
1. 举荐制度在唐代初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方式以举荐为主。
当时官员需要通过各级官员的推荐才能晋升到更高的官位。
这种方式更加注重官员之间的关系和人脉,在某些情况下也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贿赂现象。
2. 科举制度在唐代中期以后,科举制度逐渐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选拔方式。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进士、举人和解元。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格以上的成绩,就可以晋升到九品中正制的最高等级。
这种方式更加注重官员的能力和才干,也更加公平公正。
四、九品中正制的特点1. 官员等级分明九品中正制将官员分为九个等级,并明确规定每个等级所对应的职位和职责。
九品中正制探析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就逐渐脱离了选才任官的原则,基本上没有达到唯才是举的初衷,豪门士族很快霸占了所有的中正官职,控制了选官大权[1]。
随着士家大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也最终被科举制所取代。
一、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社会政治和教育的需要,是九品中正制创建的根本原因。
中国自秦以来建立了君主集权的官僚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与官僚制,是其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官僚帝国时代政治体制的这些基本特征,使选士制度的建立成为直接的社会需要。
第一,要确保各级官僚机构正常、有序的运转,必须选拔具有知识的优秀分子到各级官僚机构中充当官吏。
而要保证各级官吏的素质和官僚队伍不断地吐故纳新,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以选贤任能。
第二,一个王朝建立之后,必须要犒赏有功之臣,但是这很容易形成权贵阶层,直接威胁皇权。
因此,如何在维护官僚贵族特权的同时,维护皇权,是历代君主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建立选贤任能的选士制度,从社会下层选拔贤才来担当官僚,无疑是最名正言顺的办法。
这样,即可促进社会上下层流动,又可分解功臣世族的权力,使官僚阶层互相牵制,从而使君主专制得到维护和加强。
第三,为了确保专制王朝长治久安,就需要统一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
选士制度“选贤任能”,可以向全社会昭示做人的标准,引导社会风尚,明确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进而达到“广教化,美风俗”的教育目的。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的。
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是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原因。
曹氏父子作为皇权的代表,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可是,世家大族势力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使曹氏不得不走回头路,转而和世家大族达成妥协[2]。
九品中正制简单解释
九品中正制简单解释《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官职制度,始于元朝,主要用于聘任官吏,它曾被用于担任一些管理官和总督的职位。
在不同时期,九品中正制都有所变化,但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九品中正制可以分为九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中正秩,是最高级别的秩序,后来又称为爵位秩。
即第一阶级的官员称为中正。
第二阶级的官员叫做中正乙等,九阶级的官员名叫中正玖等。
每一个官吏在九品中正制的等级越高,就可以负责的范围越广、拥有的权力越大。
根据九品中正制,官吏的选任都需要在官员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试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法律、史学、军事学等。
只有取得理想结果的考生才有资格被提升为官员,有资格参与任职。
如果达不到理想的成绩,考生将无法被任命为官员。
九品中正制既是官职制度,又是遴选官员的制度,它使官吏在公务执行上更加认真负责。
由于九品中正制对政治上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使得官吏的能力得以长期培养,为晋朝的政治有着良好的影响。
在历史上九品中正制是一种成功的制度,让总督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更容易得到提升,既保护了官吏的利益,又使官吏更加坚定服务国家。
受此影响,晋朝的它的政治和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也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上面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它能够带给中国历史文化繁荣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使公务的执行更加认真负责,有利于促进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同时,九品中正制也对官吏的职位晋升提供了一种可信负责的考核标准,保护官吏的利益,使官吏更加服务于国家。
总之,九品中正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品中正制制的概念
九品中正制制的概念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以才德为主要标准,区分人才等级,进行选拔和任命。
本文将从设立中正官、区分人才等级、评定依据、选拔方式、选拔范围等方面介绍九品中正制。
一、设立中正官九品中正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察举制度。
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了陈群的建议,设立中正官,以选拔人才。
中正官通常由现任官员兼任,其主要职责是对人才进行评估和推荐,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
二、区分人才等级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从上至下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职位和职责,不同等级的人才享受不同的权利和待遇。
这种人才等级制度使得人才得到了合理的区分和利用,为朝廷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三、评定依据九品中正制下的评定依据主要包括才能、功绩、名望、财产等。
其中,才能是最重要的标准,包括治国理政的能力、文化素养、军事才能等。
功绩是指官员在任期间的政绩和军功等方面表现。
名望是指官员在民间和社会上的声誉。
财产是指官员的家庭财产状况,以确定其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四、选拔方式九品中正制下的选拔方式主要包括推荐、考核、任命等环节。
推荐是由现任官员或地方豪门推荐优秀人才给中正官。
考核是对被推荐的人才进行才能、功绩、名望等方面的考核,以确定其等级。
任命是由朝廷根据考核结果对人才进行任命和升迁。
五、选拔范围九品中正制下的选拔范围广泛,包括官员的任期、官职的流动、官场的纪律等方面。
在任期方面,九品中正制规定了官员的任期年限,期满后可以根据表现进行升迁或调动。
在官职流动方面,九品中正制鼓励官员在不同职位和地区之间流动,以增加经验和拓展视野。
在官场纪律方面,九品中正制强调官员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
六、总结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以才德为主要标准,区分人才等级,进行选拔和任命。
该制度设立中正官进行人才评估和推荐,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并根据才能、功绩、名望、财产等方面进行评定。
九品中正制是哪个朝代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哪个朝代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隋唐到明清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在科举制度发展完备之前,是世家大族把持朝廷官员任命权力的主要选拔人才的办法。
它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于隋朝,确立于唐朝,正式运行于五代,废除于宋朝。
作为一种官吏选拔制度,这个制度具有民主性和客观性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它要求按照人才的德、才、能进行选拔;另一方面,又承认和保护官僚士族的政治特权,使其有可能垄断官吏的选拔权。
所以,自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施后,就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护与支持,并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九品中正制是隋唐到明清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在科举制度发展完备之前,是世家大族把持朝廷官员任命权力的主要选拔人才的办法。
它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于隋朝,确立于唐朝,正式运行于五代,废除于宋朝。
作为一种官吏选拔制度,这个制度具有民主性和客观性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它要求按照人才的德、才、能进行选拔;另一方面,又承认和保护官僚士族的政治特权,使其有可能垄断官吏的选拔权。
所以,自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施后,就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护与支持,并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其三,对地方长官的考核也很重视。
《通典》卷二十四《职官七·州县令》载:“凡刺史、太守,岁终则上计于尚书省,中正、司马巡察属县,参其贤否而黜陟之”。
由此看来,当时已经注意到对地方长官的考绩。
但是,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因此,往往出现“郡守多不称职者”。
针对这些问题,武则天执政时,曾设置过“考课”官,负责对全国各级地方长官的考核工作。
但是,他们只管检查记录,却无权处理,更谈不上罢免或调动。
这样做虽然比较严格,但毕竟流于形式,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其四,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推荐人才。
隋文帝时,采纳了高颎等人的建议,创立了分科考试的制度。
隋炀帝时,规定每年进士科考试诗赋、时务策各一道,算学、书法、文章各一篇,共三场。
唐玄宗时,将进士科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
常科考试内容为帖经、墨义、口试,答卷由皇帝亲自阅览。
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
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种,它是根据官员的身份和地位来进行分级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官员的地位和职权是由其所处的官阶来决定的。
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九品中正制的标准主要包括官员的资历、能力和品德。
在古代,官员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学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些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官员的地位和权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还包括了官员的家世和社会地位。
在古代中国,官员的家世和社会地位往往会对其选拔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是因为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家族和社会地位,官员的家世和社会地位往往会决定他们的政治前途和发展空间。
再次,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还包括了官员的政治倾向和立场。
在古代中国,政治倾向和立场对于官员的选拔同样非常重要。
官员必须忠诚于皇帝和国家,同时还需要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这些都是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非常严格和全面的。
它不仅考虑了官员的资历、能力和品德,还考虑了他们的家世和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倾向和立场。
这些标准的确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它们为古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虽然已经在现代社会中不再适用,但是它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这一制度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历史和演变。
因此,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
是中国古代三种(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后科举制)重要的选官制度。
魏初时仍然沿用东汉的察举制,由于东汉末年察举制被士族控制,严重影响了庶族阶层入仕,不利于国家选贤任能,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命陈群制定了这一适合当时国情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将被选品的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样,被品选的人才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称为九品。
对人才的品第由中正官进行,这种人才选举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
最初由郡中正进行人才品第,郡中正由各郡长官推选现任的朝廷命官担任。
中正品第人物主要从“家世、状、品”三个方面进行考核,也就是从家世、道德、才能三个方面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品定。
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之初,选择人才“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更重视人的才学,是当时各个阶层进入仕途的重要制度安排。
为当时选用人才提供了制度保证。
后来根据司马懿的建议,各州又设置了大中正,大小中正均由司徒选任。
表面上选举品第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实际上新兴的盘踞朝廷的世族官僚,又重新掌握了国家的人才选用权力。
到两晋后,品第人才完全偏重门第,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士族的政治工具。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延续了300多年的这项被士族门阀把持的腐朽制度终于寿终正寝。
取而代之的是在我国历史上被一直采用的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种,它是根据官员的品级和中正考核来确定官员的等级和地位。
在这一制度下,官员的选拔和晋升主要取决于其个人品德和能力,而不是家世和财富。
这种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政府官员的廉洁和公正,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首先,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主要包括官员的品级和中正考核。
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分别是正一品至九品,品级越高,地位越高。
而中正考核则是通过官员的品德和能力来评定其是否符合担任某一品级官职的条件。
这种考核主要包括官员的廉洁、忠诚、勤政、清正等方面的表现。
其次,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注重官员的品德和能力。
在这一制度下,官员的选拔和晋升主要取决于其个人品德和能力,而不是家世和财富。
这种选拔标准有利于选拔出真正有才干、廉洁清正的官员,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保障政府的廉洁和公正。
同时,这也有利于激励官员努力提高自身品德和能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对于维护政府的廉洁和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制度下,官员的选拔和晋升主要取决于其个人品德和能力,这就避免了官员通过行贿、拉关系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官职的情况。
这有利于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府的廉洁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为政府的公正和廉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尽管九品中正制在古代的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借鉴九品中正制的精髓,结合现代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建设,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官员选拔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种,它注重官员的品德和能力,对于保障政府的廉洁和公正,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官员选拔制度,为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和社会作出更大的努力。
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
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按照官员的品级和正等来确定其地位和待遇的。
在这一制度下,官员的选拔标准十分严格,不仅要求其个人品德和能力,还要符合一定的资历和背景条件。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
首先,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的第一要素是品级。
在九品中正制中,官员的品级分为九个等级,从一品到九品,品级越高,地位越显赫,待遇也越优厚。
而官员的品级主要是由其个人资历和表现来决定的,包括其学历、考试成绩、实绩等方面的表现。
因此,一个官员要想在九品中正制中获得较高的品级,就必须具备较高的学识和能力,以及出色的工作表现。
其次,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的第二要素是正等。
在九品中正制中,官员的正等也是其地位和待遇的重要依据。
正等分为上、中、下三等,正等越高,地位越尊贵,待遇也越优厚。
而官员的正等主要是由其家世和背景来决定的,包括其祖父辈、父辈的官职、功绩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一个官员要想在九品中正制中获得较高的正等,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家世和背景,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关系和人脉。
再次,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的第三要素是个人品德和能力。
在九品中正制中,官员的品德和能力也是其选拔的重要考量。
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廉洁正直、忠诚敬业、能力过人等优秀品质,才能在选拔中脱颖而出。
同时,官员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胜任其所担任的职务。
综上所述,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官员品级、正等、个人品德和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选拔制度。
只有具备较高的品级和正等、优秀的个人品德和能力,以及良好的家世和背景,官员才能在九品中正制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选拔和任用具备优秀品质和能力的官员,保证了政府机构的高效运转和公共事务的公正处理。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官职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官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
本文是九品中正制官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此制度到西晋时期逐渐完善,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动,在古代社会存在了400年左右。
上承察举制下启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
东汉末,察举制被门阀氏族利用并操纵,他们掌控了民众的舆论导向,滋生了腐败因素,加剧了阶级矛盾。
地主和知识分子渴求参与政治活动,却苦于没有门路,所以察举制已不合时宜,因此社会上对于选官方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统治阶级迫于压力,不得不重新修改选拔官员的制度。
魏文帝曹丕接受了当时的礼部尚书陈群的提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九品中正制由此产生。
中正官的设立是这一制度的关键,这一官员的职能是掌管对各地区人物品评的负责人,官员的产生是先推举后任命,所以这一制度又被看做察举制的进一步发展。
最初建立这一制度时,中正官由各郡长官推举,晋朝以后,改变为由朝廷中的司徒授予官职。
在州郡分别设立大小中正官,小中正官由大中正官推举,然后由司徒任命。
为了保证中央王朝对选拔官员的控制,防止他人干扰中正事务,司徒要求被任此职务。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朝廷官吏的挑选有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的地主贵族和官僚阶级,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总是能轻易干扰我国古代官僚的选拔。
为了防止这种垄断,九品中正制产生。
我国古代的寒门学子没有家世背景,没有钱财珠宝,他们收到大地主阶级的欺压和剥削,在那个年代几乎与政治无缘,无数有才华的士人空有一腔热血和救国救亡的思想,却无处施展。
九品中正制的产生,使得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九品中正制通过各种测试将士人分为九个等级,然后再由朝廷选派中正官员考查这些士人。
在这九个等级之中,被评为上等的士人将被推荐到朝中做官。
九品中正制度将考查全国各地士人的权力都赋予了中正官。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什么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希望能帮到你。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在于中央难以防止地方把持权利。
这种选人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缓和统治阶级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所以在九品中正制实施之后世族必然会从中得到好处。
等到世族的力量发展壮大以后,中央就很难再操纵他们,这样谈起双方利益妥协就没有丝毫的意义。
特别是世族把持住了选择官员的通道,统治阶级的权威性就会受到很大威胁。
这其实不难理解,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双刃剑,都有它的正反两面。
何况九品中正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很多非议,所以它的弊端显而易见。
要详细分析其弊端,我们要从它的起源讲起。
这就要提到曹操,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深谙用人之道。
他认为人才不问出处,只要你有本事,那么我就欢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进入到统治阶层内部。
可是这样一来,就直接威胁了世族的利益,他们并不能容忍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外放。
所以在曹丕建立魏朝以后,他没有再继续推行曹操的用人制度,而是将权力下移,设置由世族担任的中正官,让他们去选择官员。
世族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培植势力,从根本上就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虽然九品中正制设定了框架,让中正官在此框架内圈远人才,但是评价标准是随中正官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长此以往也就丧失了公平性。
如果一个人非常有才能,但是他的家庭门第比较低,那么他就进入统治集团的可能性就被降低了。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的最大弊端,最大的不公平之处。
所以这样的制度并没有持续多久。
九品中正制的简介东汉后期,我国的政治制度日益完善,选官制度也比前代更为科学和严谨。
地主贵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汉后期也不例外。
当时的大地主贵族家大业大,势力范围及其深广,他们依靠自己在朝中的势力间接操纵了地方吸纳人才。
许多家境贫寒的知识分子没有办法参与到政治中去,使得矛盾激化,九品中正制在这个时候产生。
九品中正制 名词解释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
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的制度。
公元200年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规定州设大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由本地长官推举本籍有名望的人担任,由中正官将当地士人按身、德、材、行四个方面来评定辖区内的人物,写出评语并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作为选任官吏的依据。
其程序是先由小中正将品评的人物材料上报大中正处,再由大中正将审核确实的人物上报大中正处,再由大中正将审核确实的人物上报中央政府司徒处,司徒最后考核后即发往尚书处录用。
此制度初期尚能选拔较有才能之人,后来大、小中正均有世家大族把持,把门第出身放在评品标准的首位,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
九品中正制成了世族豪门垄断政权的工具。
选士制度,对当时的教育起了消极的影响。
至隋朝,罢除了该制度,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員舉薦多以個人喜惡,或徇私受賄, 以致出現「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 父別居」現象
東漢政府倡清議,重氣節 喜品評物
氣 節
曹魏因應時勢訂立九品
內容
誰來當中正官? 如何評定? 如何分級?
都邑設小中正,由才德兼備的本地籍官 員出任,將州郡人物依簿世、品狀分為 九等
若 有 虧 者 則 降 之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施行 背景
(察舉制敗壞原因)
只 得 另 想 辦 法
察 舉 制 無 法 施 行 ,
無 法 考 察 士 人 ,
人 民 到 處 流 徒 ,
「郡國舉孝廉,率取年少能報恩者,耆宿 大賢,多見廢棄」(范曄《後漢書〃樊條傳》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 素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以上二引文,指出了察舉制甚麼弊病,而 引致察舉制不能行?
若 有 改 進 可 以 升 品 級
品中 第正 一官 次每 三 年 覆 核 人 物
評價
好處: 中央用人可標 準可循 重視品狀,用 人客觀 包括己仕末仕 者,有助澄清 吏治
流弊 中正由世族出任
只問門第,不問 才德
世家大族子弟多 仕進 造成門閥政治
將人分評等 級 助長社會階 級觀念 造成「上品 無寒門,下 品無世族」
高門子弟壟斷高位,只重清談,不理 政事,使政治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