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
车站线路间距+铁路线路安全范围

车站线路间距注:①表列序号1,编组站内旅客列车通过正线或客运站内货车通过正线时与有列检作业的相邻线间,线间距应加宽至5500mm;改建既有车站时可采用5000mm。
②表列序号2,编组站的到达场、出发场和到发场铺设列检运输小车轨道的相邻线的线间距不应小于5500mm,列检运输小车轨道宜设在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间。
③表列序号9,中间站的牵出线与相邻正线的线间距可采用5000mm,配有调机的牵出线(编组站除外)经常无调车人员上下车作业的一侧与相邻线的线间距困难条件下也可以采用5000mm,但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时不应小于5300mm。
④在区段站或其他大站上,最多每隔8条线路应设置一处不小于6500mm的线间距,此线间距宜设在两个车场之间。
⑤曲线地段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标准规矩铁路建筑限界》的有关规定加宽线间距。
⑥照明和通信电杆等设备,在站线较多的大站上应集中设置在有较宽线间距的线路间,在中间站应设置在正线之外。
铁路线路安全范围《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
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1千伏以下:1.0米;1——10千伏:1.5米;35千伏:3.0米;66——110千伏:4.0米;154——220千伏:5.0米;330千伏:6.0米;(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500千伏:8.5米;《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第十条: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铁路管理机构提出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
车站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

Ⅱ 上行 99.319 121.967 221.286 0
850
下行 102.819 118.467 221.286 0 850
上行 99.319 59.746 159.065 62.221 912 3 下行 102.819 56.246 159.065 62.221 912
第四章 梯线与车场
基本要求
第三节 坐标及线路实际有效长的计算
已知:
中间站A共有4条线路,正线直向通过速度 ≤120km/h,采用混凝土岔枕。正线兼到发线Ⅱ 道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安全线有效长为50m, 中间站台宽4m。出站信号机采用基本宽度为 380mm的高柱色灯信号机。有轨道电路。到发 线采用双进路。
要求:
1)标出各道岔中心、连接曲线角顶、警冲标及信 号机坐标;
第一篇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第一章 车站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 第二章 线路连接 第三章 线路全长和有效长 第四章 梯线与车场 第五章 站场平、纵断面及排水
第一章 车站线路间距
基本要求
1、了解车站线路的种类 2、了解三种限界 3、了解常见相邻线间距离
第一节 铁路线路种类
一、正线(main line) 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深入车站的线路 二、站线(station track)
控制机车车辆停车位置,保证邻线行车安全 2.设置地点:
①警冲标位于两直线间
②警冲标位于直线与曲线(包括道岔导曲线)间
③查表:道岔辙叉号、线间距离S、连接曲线半径R
二、信号机的位置
1.出站信号机前为逆向道岔
①无轨道电路,与尖轨尖端平列
a0
②有轨道电路,设在基本轨接头处
a
2.出站信号机前为顺向道岔 ①信号机的基本宽度 ②信号机相邻线路是否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铁路线间距

顺序
名称
线间最小距离(m)
1
区间双线
v≤120公里/小时
120公里/小时<v≤160公里/小时
160公里/小时<v≤200公里/小时
2
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
3
站内正线
4
无列检作业
有列检作业或上水作业
v≤120公里/小时
一般
改建特别困难
120公里/小时<v≤160公里/小时
一般
13
线间设有融雪设备的相邻线
14
安全线与其他线路
15
其他战线
客运专线铁路线间距
顺序
名称
线间设施
线间最小距离(m)
1
区间正线、站内正线
v≤200公里/小时
200公里/小时<v≤250公里/小时
250公里/小时<v≤300公里/小时
300公里/小时<v≤350公里/小时
2
正线与其相邻到发线
无
声屏障
+结构宽
接触网支柱
+结构宽
雨棚柱
+结构宽
有站台
+站台宽
3
到发线间或到发线与其他线
无
接触网支柱
+结构宽
雨棚柱Leabharlann +结构宽有站台+站台宽
4
正线与其他线
改建特别困难
160公里/小时<v≤200公里/小时
一般
改建特别困难
5
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
6
站内相邻两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7
站内相邻两线只有一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8
铺设列检小车轨道的两到发线
铁路车站线路概述

铁路车站线路概述
一、线路分类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二、线间距
三、标准轨距
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 mm(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
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曲线轨距按规定加宽。
四、安全线及避难线
1.安全线
岔线、段管线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应铺设安全线。
岔线与站内到发线接轨,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安全线。
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方向末端设置安全线。
安全线向车挡方向不应采用下坡道,其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50m。
2.避难线
为防止在陡长的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计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避难线。
铁路信号运营基础 第二章铁路线路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铁路线路第一节:铁路线路的组成1.线路:机车车辆走行的通路。
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铁路线路的组成: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铁路线路分类:有砟轨道线路,无砟轨道线路2.有砟轨道线路组成:轨道、下部建筑轨道组成: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连接零件、防爬设备等一、钢轨1、作用:承受车轮传来的力,传给轨枕;引导列车运行方向。
2、钢轨类型:以每米钢轨重量表示,如75kg/m、60kg/m、50kg/m、43kg/m。
3、钢轨的标准长度:12.5m和25m。
4、轨缝:钢轨接缝处必须保持的缝隙。
(防止热胀冷缩)5、轨距:国际标准:标准轨轨距为1435毫米;宽轨轨距为1520毫米及以上; 窄轨轨距为1067毫米及以下。
通过更换转向架可以实现列车在不同轨距的铁路上进行联运。
6、钢轨断面:采用“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组成;断面特点:轨底较宽,有利于保证钢轨的稳定性。
二、轨枕1、作用:保持钢轨的位置、方向和轨距2、分类:按制造材料分有木枕、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3、轨枕的布置:每千米布置的轨枕数,由运量、行车速度等运营条件确定。
我国铁路规定:木枕轨道每公里轨枕数:1440——1920根混凝土轨道每公里轨枕数:1440——1840根三、道床1、位置:道床介于轨枕和路基之间,铺设在路基上的道砟(碎石或沙子)层。
2、作用:把轨枕上的压力均匀传给路基;排除轨道中的雨水;阻止轨枕移动;缓和车轮对钢轨的冲击;使轨道具有足够的弹性。
四、道岔列车运行过程中,当由一条线路转入另一条线路,或跨越其他线路时,需要设置线路的连接与交叉设备,即道岔。
五、连接零件连接零件包括鱼尾板(又称接头夹板)、螺栓、螺帽和弹性垫圈等部分。
六、防爬设备爬行:列车运行时,使钢轨做纵向移动。
为防止爬行,可安装防爬设备,如防爬器、防爬撑等。
有砟轨道线路缺点:道砟间隙被赃物填满后变得板结,使得道砟排水性能、承载能力降低,失去应有的弹性,加剧机车车辆的振动和冲击。
铁路车站—铁路车站和车站线路

站界、股道和道岔的编号 股道和道岔编号
1.股道编号方法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 Ⅰ 、Ⅱ、 Ⅲ…… ),站线用阿拉 伯数字编号(1、2、3……)
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房一侧开始顺序编号; 在双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从正线 向外顺序编号; 尽头是车站,站房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房的线路起顺序编号。 站房位于线路终端时,应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编号; 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
车站线路种类与线间距
段管线: 由机务段、电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等专用并管辖的线路。
岔线: 在区间或站内与铁路接轨,通往路内外单位(厂矿企业、砂石场、港 湾、码头、货物仓库)的专用线路。岔线直接为厂矿企业服务。有的 岔线连接大的厂矿,为了取送车的方便,也设了车站,车站间还需要 办理闭塞。
特殊用途线: 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置的安全线、避难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区间与分界点
2.区间与分界点
为保证行车安全和必要的线路通过能力,铁路上每隔一定距离 (10公里左右)需要设置一个车站或线路所 ,车站和线路所把 每一条铁路线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同的段落,每一段落则称为区 间,而车站或线路所就成为相邻区间之间的分界点,区间和分界 点是组成铁路线路的两个基本环节。
其中,两相邻车站之间的区间叫做站间区间,相邻两线路所间或 线路所与车站之间的区间就叫做所间区间。
目录
一区 间 与 分 界 点 二 车站线路种类与线间距 三 站界、股道和道岔的编号
站界、股道和道岔的编号 站界及警冲标
1.站界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分清工作责任,车站和它两端所衔接的区 间以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分割明确的界限,通常称为“站界”。
站界、股道和道岔的编号 站界及警冲标
《铁路线路与站场设备运用》教学课件—03站场基础知识认知

机车车辆限界 建筑限界 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 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三、线路间距
(一)直线地段线路间距
(二)曲线地段线路间距 线间距加宽
外侧线路上的车体中部向内侧偏移,内侧线路上 的车体两端外角向外侧偏移,相邻曲线外轨超高 不同。
加宽量与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量相同
特点:尽头式布置
连接到发线
3、货物线
通过式货物线
供货物装卸作业时使用的线路
尽头式货物线
4、调车线 用来集结车辆、解编车辆和停放本站作业车及 其他车辆的线路。5、其他用途线 车来自上为办理其他各种作业所设置的线路
包括: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禁 止溜放车停留线、驼峰迂回线、车辆站修线等。
(三)岔线 指在区间或站内与铁路接轨,通往路内外单 位(厂矿企业、港口、码头)的专用线路。
(二)曲线地段线路间距
2、曲线地段相邻两线间无建筑物或设备
无建筑物或设备时,两曲线半径相同
最小线路间距可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确定:
(1)h外>h内
S曲
S直
84500 H R 1500
h外 h内
(2h)外 h内
S曲
S直
84500 R
(二)曲线地段线路间距
2、曲线地段相邻两线间无建筑物或设备 例3.2.2(无高柱信号机)
II 1
I1
II 2
I2
II 3
I3
II 4
三、道岔编号方法
(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向里、由主向次依次 编号。
上行列车进站一端用双数,下行列车进站一端用单数; (2)站内道岔,通常以车站站房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 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3)每一道岔均应编为单独的号码,对于渡线、交分道 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铁路车站线路

铁路车站线路1.铁路车站线路的种类(1)正线。
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或者直接与区间连通的线路)称为正线。
正线可以分为区间正线和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线路为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为站内正线(一般供列车通过之用)。
(2)站线。
①到发线。
供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到发的线路,称为到发线。
②调车线和牵出线。
专为车列的解体、编组所使用的线路,称为调车线和牵出线。
③货物线。
货物装卸所使用的线路,称为货物线。
④其他线。
办理其他各种作业的线路,如机走线、机待线、迂回线、禁溜线、加冰线和整备线等,称为其他线。
(3)特殊用途线。
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置的安全线和避难线,称为特殊用途线。
(4)段管线。
由机务段、电务段、车辆段和工务段等专用并管辖的线路,称为段管线。
(5)岔线。
在区间或站内与铁路接轨,通往路内外单位(厂矿企业、砂石场、港湾、码头、货物仓库)的专用线路,称为岔线。
有的岔线连接大的厂矿,为了取送车方便也设了车站,车站间需要办理闭塞。
但这些车站不办理铁路营业业务,仅为取送车服务,均不划入营业车站。
2.线间距线间距是指相邻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线间距一方面要保证行车安全、作业安全及便利,另一方面要考虑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和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的需要。
决定线间距的因素主要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建筑限界、超限货物装载限界、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和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站内两平行线路的中心线间必须有一定距离,这一距离一方面须满足建筑限界或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另一方面须满足在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或进行作业活动的需要。
3.股道编号和道岔编号(1)股道编号。
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
站内正线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Ⅲ…),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股道编号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的方向顺序编号。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线路间距规定

2
正线与相邻到发线
无
5000
声屏障
5940+结构宽
接触网支柱
5200+结构宽
雨棚柱
4590+结构宽
有站台
3530+站台宽
3
到发线间或到发线与其他线
无
5000
接触网支柱
5000+结构宽
雨棚柱
4300+结构宽
有站台
3500+站台宽
4
正线与其他线
无
5000
站内正线须保证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此外,在编组站、区段站及区段内选定的三至五个中间站上,单线铁路应另有一条线路,双线铁路上、下行各另有一条线路,须能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300
3
站内正线
5000
4
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
无列检作业
5000
有列检作业或上水作业
v≤120km/h
一般
5500
改建特别困难
5000
120 km/h<v≤160km/h
一般
6000
改建特别困难
5500
160 km/h<v≤200km/h
一般
6500
改建特别困难
5500
5
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
5000
6
站内相邻两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300
7
站内相邻两线只有一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
8
铺设列检小车轨道的两到发线
5500
9
换装线
3600
10
编组站、区段站的站修线与相邻一条线
8000
11
牵出线与其相邻线
调车作业繁忙车站
6500
改建困难或仅办理摘挂取送作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线路间距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线路间距规定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线路间距
第14条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规定如下: 1.直线部分
第2表客运专线铁路线间距
站内正线须保证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此外,在编组站、区段站及区段内选定的三至五个中间站上,单线铁路应另有一条线路,双线铁路上、下行各另有一条线路,须能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2.曲线部分
区间及站内线路曲线部分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线路中心线至建筑限界的水平距离,均按曲线半径大小,根据本规程附图一规定的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公式计算确定。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曲线加宽 (1)计算标准
客车车体长C=26m;转向架中心销距Z=18m,路段旅客 设计行车速度 vk :140km/h、120km/h、 100km/h、 80km/h; 外轨最大允许超高h=150mm。
(2)计算公式
①平面内侧加宽
z W z2 2 2 RW W 2 z 2R W 4 2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机车车辆限界 1600:机车一侧汽缸最外侧距线路中心的最大距 离。
在钢轨水平面上1250毫米高度以下,机车车辆宽 度应逐渐减少,因为这个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较 多,如站台、道岔转辙机、电气装置等,为了防止 与这些设备接触,所以规定不同的限界要求。
五、限界
乘降作业。
货车到发线满足不了
一、线路种类
2.站线
(2)调车线DC和牵出线QC
①调车线又称编组线,供进行列车的解体、编组作 业并停放车列或车组的线路。 ②牵出线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为尽 头式,其端部设有土挡。 ③这些线路没有出站信号机,更没有其它如站台、 横越设备等。
一、线路种类
二、线路种类判断
三、股道编号
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 应有统一的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 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 .单线铁路
三、股道编号
2 .复线铁路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法, 由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 (2)站线设缓和曲线
站线设置缓和曲线以后,无论站线与正线或站线与 站线相邻,一般均利用其缓和曲线移动量之差来调整两 曲线间的线间距,以满足加宽的要求。缓和曲线移动量 的计算公式为: 2
《铁路站场与枢纽》重点内容站场设计技术条件重点内容

《铁路站场与枢纽》重点内容站场设计技术条件重点内容壹第⼀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重点内容:? 线路种类? 相邻线路间距? 道岔排列形式? 线路连接形式? 线路实际有效长的确定?车站咽喉概念第⼀章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重点内容车站线路的种类? 常⽤限界? 常见相邻线间距离⼀.车站线路的种类1.正线2.站线(1)到发线(2)调车线和牵出线(3)货物线(4)办理其它作业的线路,如站内救援列车停留线、机车⾛⾏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检修线、存车线、禁溜线、驼峰迂回线等。
3.段管线4.岔线5.特别⽤途线(安全线和避难线)⼆.常⽤限界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需要记住的是:旅客站台边缘,⾼站台,⾼出轨⾯的距离是1250mm三.常见相邻线间的距离贰第⼆章线路连接重点内容了解道岔的种类掌握⼀般设计中道岔辙叉号码的选⽤掌握相邻道岔岔⼼间距的计算⽅法了解各种线路连接⽅式理解线路连接设计中f 、d 、g 的作⽤和设计要求⼀.道岔的种类1.单开道岔2.双开道岔3.三开道岔4.交分道岔⼆.道岔号数1.道岔号数的计算N = cota = FE/AE辙叉号码N 越⼤,辙叉⾓a 越⼩,导曲线半径R 越⼤,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
但N 越⼤,则道岔全长L 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程费⽤相应增加。
18号、24号辙叉转⾓分别为9号、12号辙叉的⼀半。
2.道岔号数的确定1)客货共线道岔号数选择规定①正线道岔的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不应⼩于路段设计⾏车速度;②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00~160km/h的路段内,正线道岔不应⼩于12号。
在困难条件下,改建区段站及以上⼤站可采⽤9号;③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于l00km/h的路段内,侧向接发列车的会让站、越⾏站、中间站的正线道岔不应⼩于12号,其他车站及线路可采⽤9号;④列车侧向通过速度⼤于50km/h,但不⼤于80km/h的单开道岔,应采⽤18号;⑤列车侧向通过速度不⼤于50km/h的单开道岔,不应⼩于12号;⑥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不应⼩于12号,在困难条件下,⾮正线上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可采⽤9号对称道岔;2)客运专线道岔号数选择规定①正线道岔的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不应⼩于路段设计⾏车速度;②正线与跨线列车联络线连接的单开道岔应根据列车设计通过速度确定,选⽤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160km/h或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220km/h的道岔。
铁路知识

第一节概述车站既是铁路办理客、货运输的基地,又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基层生产单位。
在车站上,除办理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各项作业以外,还办理和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项工作。
为了完成上述作业,车站上设有客货运输设备及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项技术设备,还配备了客运、货运、行车、装卸等方面的工作人员。
一、区间与分界点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必要的线路通过能力,铁路上每隔一定距离(10 公里左右)需要设置一个车站,车站把每一条铁路线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同的段落,每一段落则称为区间,而车站就成为相邻区间之间的分界点,因此,区间和分界点是组成铁路线路的两个基本环节。
由于车站上除了正线以外,还配有其他线路(到发线、牵出线等),所以我们把各种车站称为有配线的分界点。
此外,还有无配线的分界点,它包括非自动闭塞区段的两车站间设置的线路所和自动闭塞区段的两车站间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处所设置的通过色灯信号机。
区段通常是指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它包含了若干个区间和分界点,区段的长度一般取决于牵引动力的种类或路网状况。
从上述可知,区间也有不同的分类。
车站与车站之间的区间称为站间区间,车站与线路所之间的区间称为所间区间,自动闭塞区段上通过色灯信号机之间的段落称为闭塞分区。
二、车站的作用与分类车站是办理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基地,旅客的上下车和货物装卸车及其有关作业都是在车站上进行的。
车站通过办理上述业务,使铁路运输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也是铁路和旅客、货主联系的纽带。
车站还是铁路运输的基层生产单位。
在车站上,除了办理旅客与货物运输的各项作业外,还要办理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项作业。
如:列车的接发、会让与越行;车列的解体与编组;机车的换挂与整备;车辆的检查与修理等。
车站不仅是铁路内部各项作业的汇合点,也是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的保证。
目前,我国铁路上有大小车站几千个。
根据它们所担负的任务量和在国家政治上、经济上的地位,共分为六个等级,即:特等站、一、二、三、四、五等站。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六章站场基础知识

正线 到发线 其他线
6.25 O O
表7-4 两倾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
线别
正线
到 发线 其他线
插入段 f 最小距离(m) 一般情况 直向通过速度>120 km/h 直向通过速度≤120 km/h 4.50 O
12.5 6.25
三、车站线路间距
在车站内,线路间距一方面要保证行车安全及车站工作人 员进行有关作业的安全和便利,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通行超限货 物列车和在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的需要。
例如图7-1中,1道与Ⅱ道的线路间距因线间装有高柱信号 机,Ⅱ道通行超限货物列车,信号机最大宽度为410 mm,所以 线路间距应为:
2 150+410+2 440=5 000(mm) Ⅱ道与3道的线路间距,因中间站台宽度为6 000 mm,加 上两边站台接近限界1 750mm,所以线路间距为:
道岔辙叉号数 N 越大,辙叉角 α 越小,导曲线半径 R 越大, 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高。但 N 越大,道岔全长 L。就越长,
占地长度也越长,工程费用增加。故设计站场时,辙叉号数应 按《技规》和《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的下列规定选用:
1.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80 km/h的单开道岔, 不得小于30号。
1 750+6 000+1 750=9 500(mm) 有的车站设有换装线,考虑到货物的直接换装及作业安全, 只考虑两个车辆限界的半宽1 700 mm和200 mm的富余量。所以 线路间距应为:
1 700×2+200=3 600(mm)
根据上述原则,在新建或改建车站时,在线路的直线地段
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的间距如表7-1所示。 新建或改建铁路站场建筑物及设备时,在线路的直线地段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线路间距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线
路间距规定(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线路间距
第14条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规定如下: 1.直线部分
铁路线间距
第1表
站内正线保证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此外,在编组站、区段站及区段内选定的三至五个中间站上,单线铁路应另有一条线路,双线铁路上、下行各另有一条线路,须能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2.曲线部分
区间及站内线路曲线部分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线路中心线至建筑限界的水平距离,均按曲线半径大小,根据本规程附图一规定的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公式计算确定。
3-1 线路种类

二、线路种类的判断
三、股道编号
车站线的分类
1.正线 2.站线 3.管段线 4.岔线及特殊用线
一、线路的种类 1 、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
线路。
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站内正线
请问:站内正线是否属于站线?
正线的作用
正线的作用:通行列车 正线的辨认: 1.它通过的列车多,通常很亮,磨损很严重 2.它直接与站外区间线路连接,一般不用岔 道
② 要点:站内、专用、货物装卸
货物线的长度:满足平均一次来车的长度。
③注意点:货物线比较短。货物线深入货场,货场
有仓库、雨棚、货物站台等。
车站路线图
货物线的分类
1.通过式 是指线路两端联通到发线。取送车、调车都 很方便,对列车摘挂作业有利,优先采用。 2.尽头式: 节省工程量,地方搬运可少跨越铁路,货物线 利用效率高,作业安全。 3.混合式
避难线: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车(司机)或溜
逸车辆(风、坡度其它问题)发生事故而设的线路。
二、线路种类判断
三、股道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站 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单线铁路
2、复线铁路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 法,由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
(2)调车线DC(明确调车含义) ①定义:调车场内进行列车编组与解体作业使用的 线路。主要用于货物列车解体、集结和编组作业。 ②作用:调车场内、解编作业 ③注意点:调出线上没有出站信号机,没有其它如
站台、横越设备等,但有调车信号机。
影响调车线DC数量和长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调车线DC数量和长度及总容车辆:车站的 作业效率、车站改编能力、到发线的能力能否 充分发挥等
《铁路场站与枢纽》-作业1

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练习题第一章车站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一、单选题1.牵出线与其相邻线间的线间距一般取米。
A 5B 5.3C 6.5D 5.5E 站台宽+3.5米2.到发线间的线间距一般取米。
A 5B 5.3C 6.5D 5.5E 站台宽+3.5米3.正线与到发线间的线间距一般取米。
A 5B 5.3C 6.5D 5.5E 站台宽+3.5米4.两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间的线间距一般取米。
A 5B 5.3C 6.5D 5.5E 站台宽+3.5米5.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米。
A 5B 5.3C 6.5D 5.5E 站台宽+3.5米二、多选题1.站线包括等几种类型。
A到发线B调车线C牵出线 D 货物线E安全线F段管线G工业企业线H机走线2.相邻线路线间距离决定于下列因素。
A机车车辆限界B建筑限界C相邻线路间办理的作业性质D 连接相邻线路的道岔辙叉号码E连接相邻线路的道岔后加直线长度3.铁路线路分为等几种类型。
A 正线B调车线C站线 D 货物线E岔线F段管线G特别用途线三、名词解释1.区段站2.编组站第二章线路连接一、填空题1.道岔辙叉号码N越大,则辙叉角α_____,导曲线半径R O_____,侧向通过允许速度V侧_____,道岔全长L Q_____。
2.请用中心线表示法画出左开单开道岔________右开单开道岔__________对称双开道岔___________三开道岔___________复式交分道岔______________普通渡线____________交叉渡线____________。
3.相邻两道岔的配列形式有(绘图表示)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4.线路终端连接由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三部分组成。
5.道岔与曲线间插入直线段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铁路站场设计复习题

《铁路站场设计》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一、线路种类与线间距1、识记辨别车站线路的种类2、了解三种限界与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轮廓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3、超限货物的最大装载限界3、掌握线间距的影响因素、常见相邻线路线间距决定因素①限界:机车车辆限界、建筑限界、超限货物装载限界②相邻线路间设备(站台、信号机、水鹤)的计算宽度③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常见相邻线路线间距(1)站内正线间、到发线间、调车线间、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 5m(2)相邻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且线间有高柱信号机时 5.3m;相邻两线只一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且线间有高柱信号机时 5.0m(3)牵出线与相邻线间 6.5m(中间站的牵出线与相邻正线的线间距可采用5m)(4)不同车场间、调车场不同线束间 6.5m(5)有中间站台的相邻线路间站台宽+3.5m(6)到发线间(包括中间无站台的旅客列车到发线间)、调车线间5m二、线路连接(1)理解道岔辙叉号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P11道岔辙叉号码选用①要求:占地短、过岔速度高、运行平稳,根据列车运行方式和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确定②侧向过岔速度受限原因③N与道岔各因素关系N(辙叉号码)↑α(辙叉角)↓R0(导曲线)↑L全(道岔全长)↑V侧(侧向过岔)↑占地↑工程费用↑(2)掌握一般设计中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1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8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30号;速度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8号;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AT尖轨),不得小于12号;2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3用于侧向接发停车货物列车并位于正线的单开道岔,在中间站不得小于12号,在其他站不得小于9号;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3)掌握相邻道岔岔心间距的计算方法P13(4)同侧顺向分支L=a2+f+b1+Δ(5)同侧顺向平行L=S/Sina f =L-(b1+a2)(4)了解各种线路连接形式的作用、构成P16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普通式、缩短式)、渡线(为了使机车车辆从一条线路进入另一条线路,分为普通渡线、交叉渡线)、梯线及线路平行错移(5)掌握道岔、各种连接设备中心线比例尺表示法道岔中心线表示法(分别为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复式交分道岔)(1(2(3 (4线路连接形式(分别是线路终端连接、普通渡线、交叉渡线、线路平行错移) (1(2(3(4三、线路长度1、全长和铺轨长 了解概念、计算目的、计算方法1、全长:道岔基本轨接头至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立体内侧加宽
W H 立 内 S h 1, 式 中 H 为 H自 轨 面 至 建 筑 物 计 算 点 的 高 度 , S 1 1 5 0 0 m m 代 入 , 可 得 : W立内 1500 h
W 内 W 平 内 W 立 内 40R 50015 H 00h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一、线路种类
2.站线 (4)办理其它作业的线路,如站内救援列车停留线、 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检修线、存车线、 禁溜线、驼峰迂回线等。
3、段管线: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用 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救援列车
一、线路种类
4 .岔线 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 如工业企业线、专用线、支线等。
2.决定线间距的因素: (1)机车车辆限界; (2)建筑限界; (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4)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 (5)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3.直线地段线间距的确定:
例:确定各条线路之间的线间距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曲线加宽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转向架可以转动,但其为刚性结 构,不能随轨道而弯曲,车体纵向轴线与轨道中心线不 相吻合,致使车体两端向轨道外侧突出,车体中部向轨 道内侧偏入,使车体与建筑接近限界间的净空减少。另 外,由于曲线外轨设置超高,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也 会影响内侧限界示。故,曲线限界需加宽。
1.曲线加宽 (2)计算公式
③外侧加宽
W 外 8 L R 2- 8 lR 2 2 8 6 R 2 1 8 8 R 2 1 0 0 04 4 R 0 0 0m m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 (1)站线不设缓和曲线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 (1)站线不设缓和曲线
W 2 2RWW2 z2
z 2RW
4
2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曲线加宽 (2)计算公式
①平面内侧加宽
W 平 内 8 zR 21 8 8 R 2100040R 500m m
②立体内侧加宽
从立面上看,因外轨设置超高, 致使车体向内倾斜,车体内侧面的 上部明显偏入曲线内侧,则: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曲线加宽 (1)计算标准
客车车体长C=26m;转向架中心销距Z=18m,路段旅客 设计行车速度 v k :140km/h、120km/h、 100km/h、 80km/h; 外轨最大允许超高h=150mm。
(2)计算公式
①平面内侧加宽
△AOD与△BOD为相似△
z
为电力机
五、限界
3.限界图 (2)限界图中几个问题:
②限界图左部为站内限界,右部分为区间及站内正 线限界。
③图1-1-3为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建筑物限界基 本尺寸及轮廓,提速线路速度较高。
④限界图中尺寸是指各种建筑或机车车辆到线路中 心线的尺寸。
⑤曲线地段限界尺寸需内外加宽。
五、限界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机车车辆限界
六、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设备的距离
1.线路中心线 2.主要建筑物:信号机、水鹤、警冲标、站台 (客、货)、站房、电力照明支柱等;
3.要求:保证列车安全、人身安全、不影响办 理规定的作业;
4.根据:建筑限界、机车车辆限界及其它因素 来确定;
5.规定:见图
七、直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要求:在车站上,相邻两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 (简称线间距),一方面要保证行车安全,作业安 全及便利,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和 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的需要。
(2)调车线DC和牵出线QC
①调车线又称编组线,供进行列车的解体、编组作 业并停放车列或车组的线路。
②牵出线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为尽 头式,其端部设有土挡。
③这些线路没有出站信号机,更没有其它如站台、 横越设备等。
一、线路种类
2.站线
(3)货物线Hw
①供装卸作业用的线路,又称装卸线; 注:货车到发线有时进行沿零列车不甩装卸,而货物线 进行甩车装卸。 ②货物线旁要设货物站台、仓库、货场等,线路长度较 短。
②为完成以上的功能,到发线上要有专门的设备: 出站信号机(必有)、站台、横越设备(天桥、地道、 平过道等),根据作业需要选用。没有这些专用设备的车 站线路不能充当到发线。
③客车到发线常常也是货车到发线 客车到发线设备完善
货车到发线不能用做客车到发线
货车到发线满足不了 乘降作业。
一、线路种类
2.站线
4800:机车车辆的中部最大高度,防止机车车辆 顶部与桥梁、隧道上部相撞。
1700:机车车辆限界半宽,机车车辆一侧高自 1250至3600毫米间距离线路中心的最大距离。但考 虑到悬挂列车侧灯可以加宽100毫米。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机车车辆限界
1600:机车一侧汽缸最外侧距线路中心的最大距 离。
5 .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安全线:进路隔开设备;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 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安全设备。
避难线: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车(司机)或溜 逸车辆(风、坡度其它问题)发生事故而设的线路。
二、线路种类判断
三、股道编号
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 应有统一的编号。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
(1)站线不设缓和曲线
当正线位于站线内侧而缓和曲线移动量大于两曲线间 加宽值时,则直线部分线间距不加宽。
当正线位于站线内侧而缓和曲线移动量小于两曲线间 加宽值时,则加宽后的直线部分线间距D为:
D S W P(m m )
S—两直线间标准线间距(mm); W—两曲线间加宽值(mm) ; P—正线缓和曲线移动量(mm) ;
25:撒砂管端口,机车车辆闸瓦在轮箍最薄和车架 弹簧下沉最低的情况下距轨面的限制高度。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建筑限界(建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限界):
5500:考虑到超限货物装载限界高度为5300mm,货物 向上振动偏移量为46.5mm,安全量为153.5mm,则:
建筑接近限界高度=5300+46.5+153.5=5500mm。 3100:列车标志至轨面的最大容许尺寸。 6550:在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上,建筑接近限界最大 高度为6550mm,困难时可为6200mm,这是考虑到线路上 空有输电接触网。。
四、道岔编号
4.站内道岔,一般以信号楼中心线或车站中心线 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5.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 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 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应 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
五、限界
1.概念
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线路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 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在线路上运行的机车 车辆的横断面尺寸,也应有一定的规定。
建筑接近限界半宽度=2225+170.5+44.5=2440mm。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建筑限界(建筑接近限界):
2150:信号机、水鹤(距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 线)线路中心的最小距离。
1750:高站台、一般旅客站台、邻靠正线及通行超 限列车线路旁侧的旅客站台距线路中心的最小距离。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 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 .单线铁路
三、股道编号
2 .复线铁路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法, 由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
三、股道编号
3 .尽头式车站
三、股道编号
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
4 .在划分车场的车站,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 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 (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 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 场三股道,应为II3股道。对无站舍(信号楼)的 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
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
(2)站线设缓和曲线
设正线缓和曲线的移动量为P正,正线与站线间加宽 值为W。
①站线位于内侧
PP 正 W m m
②站线位于外侧而 P正 W 时
PP 正 - Wm m
然后由P返算求站线缓和曲线值,如缓和曲线值小于 20m,可不设。
2.种类 (1)机车车辆限界:规定机车车辆的高度、宽度; (2)建筑限界:对建筑物(含技术设备)作出规定; (3)超限货物最大装载限界:把超限货物的长、高、 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五、限界
3.限界图 (1)基准线:
竖直:轨面; 水平:线路中心线。
(2)限界图中几个问题:
①电气化铁路最上部分限界尺寸线: 机车车辆限界尺寸线部分 车上不可超越部分
在钢轨水平面上1250毫米高度以下,机车车辆宽 度应逐渐减少,因为这个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较 多,如站台、道岔转辙机、电气装置等,为了防止 与这些设备接触,所以规定不同的限界要求。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建筑限界(建筑接近限界): 2440:信号机、水鹤、跨线桥柱、雨棚、天桥(距 正线及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距线路中心的最小 距离。考虑到最大货物超装载限界半宽为2225mm,货 物振动横移量为170.5mm,安全量为44.5mm,则:
第一章 线路的种类及线间距
一、线路种类
1、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为
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
一、线路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