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命运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命运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命运

班级:

姓名:

学号: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命运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干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 文化历史悠久, 色彩丰富, 这是汉族人民

与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漫民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 既有高度发展的汉族文化, 也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少数民族独特的创造和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就不会像令大这样光照寰宇, 绚丽多姿。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社会主义百花园才能繁花似锦,春色满园。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和谐发展,命运,心灵之歌。

前言:

少数民族文化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冲击,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去传承和发展。电影《心灵之歌》刻画了布农族文化的魅力和传承。在9.21地震之后,录音师桐哲带着灾后关怀的专题进入了原住民的布农族部落,为了工作,他每天四处收集各种声音,但没有得到与其工作有关的,跟布农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每天听着他们的歌声,深受感染,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寻找的声音,从当初只是为了工作到现在有着不一样的心情,怀着那一份感动放弃了原有地生活,在布农族部落种下了他心灵的那一棵树。布农族小学教师祖慧为了教育、为了传承而努力的单纯信念,牺牲自己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内心的那一份感情。在桐哲和祖慧的帮助下,为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阿布打开了封闭的心,唱出了他的心灵之歌,那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同时,桐哲没有把灾后的关怀录到,而是把民族之歌寄了回去,但被经理抹杀在摇篮之中,那不仅是一首歌被禁播,而是一种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一种命运。当地的布农族人民在面对地震的打击后用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来温暖人们的心,用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使人们从悲痛中走出来,难道这仅仅是灾后关怀能够做到的吗?

故乡的歌是一支悠远的笛,无时无刻不再响起。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在向钱看,走出自己的家乡,去那繁华而又热闹的城市,虽然可以听到那动人的旋律,但未曾感动。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遭到不同的冲击而丢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命运受到了更严峻的打击。只有少部分人,那部分跟随着自己心灵的声音而走的人,才会真正的记得,才会在自己可以飞得更高的时候往回看看,回到自己心灵之声起源的地方,对那有一份感情。需要这少部分人,只有他们,才会是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面对21世纪,才会更经得起风雨;只有他们,才能听到自己的心灵之歌,才能让心灵之歌更响亮,传的更高、更远。

正文:

一、什么是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人类的各种活动紧密相连。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又承载了文化所赋予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由许许多多的民族组合而成,这许许

多多的民族,在不断的社会变革和自身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承载自身价值的文化,这些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整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取向。这是由这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少数民族历史发展变迁的见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流砥柱。少数民族文化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热情和感情,其民族精神深刻地印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上,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大众演示、大众遵从并为大众传播和承袭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来自于民间,同时又深入民间,因此作为精神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而具有十分强大的传承功能。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文化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益加速发展,文化全球化带来的除了文化交流等实践方面的改变,更多的是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模式的转变,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保持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更需要的是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独特的精神价值体系。因此,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促进地方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建设少数民族地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与现代化社会接轨,与国际化接轨,让世界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瑰宝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发展同样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少数民族文化。因此,传承与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要想使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在保护与传承自身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不断地吸取不同的文化成果,不断地吸取营养。任何的文化封闭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都是盲目地排斥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表示,都是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表现。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是要不断地同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博采众长,不断地吸收其精髓。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以及西部大开发、经济区域化、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等现象,使得一些便捷迅速的生活方式被带到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种随着经济渗透所带来的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随着原有的一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延续了千百年的生活方式遭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就使得少数民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抢救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就显得尤为迫切。只有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使他们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落到实处,只有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才能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保持少数民族文化地域性和民族独有特点的同时,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生机和活力。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我们传承的不是落后,我们传承的是精华,是一切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从根本上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存续。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持一种维持不变的传承,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依靠不断地创新,依靠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交流。

近百年来,人类数量急剧增加,自然资源受到破坏性开发,人类的各种文化状况、种族分布、居住环境都受到了灾难性破坏。同时,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人类文化同化的加速,同时又对传统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的命运尤其令人忧虑。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13亿人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约1.1亿人,最大

的汉族为1l亿人,最小的赫哲族为4千人。少数民族总人数虽然不多,但其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及世界人类文化中的宝贵遗产。由于历史发展的各种条件限制,少数民族文化更多地保存着我们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气候状态变化下,人类生存的文化痕迹。这些“生存文化痕迹”可以拼图出人类的发展史,可以看见生命文化的演变。最重要是,他们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载体,带着许多不可知的生命信息素,这些“生命信息”仍是帮助我们去解读自己,探索自己神秘不可知的钥匙。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艰难处境

目前,讨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有许多误区。一方面,更多地被他们丰富的民风民俗吸引,另一方面,各取所需地把他们的文化分成许多小块,从各自的领域去研究,使用。这样取舍的结果,无法从一个物种的完整性和文化的全面性上去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当社会发展加速时,它们就面临着更快的损失。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集居在边疆及交通不发达地区,更多地属于贫穷地区,目前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文化抢救问题,更紧迫的是“温饱”问题和经济发展自给问题。吃上饭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至于西方国家注重的人权问题,是否能自治,那将是一件很长远的事,保护民族自身的文化,一时也难于提上日程。“脱贫致富”才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头剧,至于文化发展和文化保护就落到一个空档,没有人重视,更没有一套完整的措施去保障。民族自身不重视,政府也不重视,专业文化机构明白,却没有能力去保护。新的经济来了,交通解决了,饭吃上了,衣服也穿上了,但民族的原有文化迅速消失。新经济带来的新文化冲击旧经济及旧文化体系,年青人沿着新公路走出了闭封的社区,走进了城,就变成了新城市人(哪怕最下等的城市人);有了钱,第一位就是盖房,新房就应该是“新”,什么叫新房,与旧的房不一样,用上了现代材料,换成了现代形式的房就是新房。于是中国大江南北,盖的都是相同的水泥砖房,至于原文化概念中的“居住环境”、“居住文化”等等有关产生文化差异的民居、乡村、山寨等,全都迅速变换。如今年8月我到甘肃、青海考察这二省的独有民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时,东乡族自治县、保安族自治县仅剩下的具有300年历史的房屋,是二位八十多岁的五保户家庭。因为他们都没有后代和生产能力,靠政府救济生活,无钱盖新房,才保留住这传统的民居小院,保留了他们民族仅有的一点居住文化,其余的民居及生活环境全部天翻地覆,面貌一新。最可悲的是,就连这点文化遗迹也将随着二位老人的消失而马上失去。从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来讲,冲击得更大,在日常生活中,除极少数地区的老人仍穿戴传统民族服饰外,年青人已全部换装,世界一体化的“休闲服装”,早已充斥每一条山川大沟。仅有为旅游而“生存”的“改良式”民族服饰,除表面有点象的特征外,所有原民族服饰具有的“历史文化信息”基本消失,原产生服饰文化的要素和习俗已被新的需求替代于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只为满足旅游者的感官需求和“便利”的旅游经济效益,使原几千年形成的符合生态规律的传统纺织文化被现代的“化纤绸”“尼龙花边”、“的确良布”、“晴纺丝线”等代替;纺车、织机、挑花、印染、服饰等等有关形成纺织文化的载体己随着历史变迁,没有实用价值。新的文化需求将取代旧的文化,现在,谁会有时间花几个月或几年织出一块土布或绣出一套衣服呢?在今天,谁不会在匆忙的时间里,选择简便,更快地方法去替代从前繁重复杂的文化表现方式。因此,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又能可靠的保护我们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很关键一点。

二、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威胁。

物质形式的威胁。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商品竞争中,少数民族处于劣势,无奈之下,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的商品,接受了那些先进民族的生活娱乐方式,久之,自己的文化内容被改变了。,文化的最小单位是在每一种文化互动过程中的,是体现在每一种物质形式中的。白族自历史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自“丝绸之路”开始就积极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为使彼此交流方便,定三月三为共同交换商品的日子。如今,这项开放式的民俗

活动保留和传承下来,可是,我们遗憾的看到,在三月三街上看到了众多非白族的商品,各种各样的商品正使这个白族的传统民间交流活动变成一个巨大了低廉商品产销会。当然,笔者并没有片面的认为一个民族的商品受到其他民族的威胁,其文化亦被破坏。

精神层次的影响。文化有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行为层和精神层。当一个文化被其他的文化影响时,首先在物质层发生作用,其次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最后到达其精层次,从而完成一种文化的改造和重塑。精神层次的改变标志着整个文化体系的变化,只是有些微细的地方可能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大理的古城里有很多的酒吧,那原本是外来人员经营的,其主要受众是外地游客。在这里无法评价究竟是这种现代的休闲方式好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活动好,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引起了对于白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是否被改变的疑问。

三、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费孝通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之, 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文化领域里取得了不朽成就, 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我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 少数民族同样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 我们对于那些“歧视少数民族”的人应该加以反对、批评。少数民族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为历史的发展前进作出了贡献, 同样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 同样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5、王令,刘晓芳.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

教育研究,2006 (6).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汉语言文学2A班潘爱妮学号:20091202566 序号:56号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 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蘑菇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我们对于这个变化,一般将其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 经过多年的演变,重檐式瓦房成了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 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

2019高考冲刺素材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的“世界梦”

2019高考冲刺素材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的“世界梦”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从“一带一路”到“巴黎气候协定”,从“中非合作”到“埃博拉”救助,从“亚投行”开业到“亚欧班列”开通,中国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中国方案”带向世界各地。“同不妨异、异无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意蕴 (题目凸显文章内容。) ①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为继,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日益改变国际 领路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传承和弘

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认同。(开篇点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化意蕴丰富。) 一的《礼记》,其中的《礼运篇》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说,“天下”由众多不同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所组成,它不是一人一家一社群一民族一国家之天下,而是所有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所共同拥有的天下。各种不同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之间都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如果遇到分歧、争论和斗争,都应相互协调、妥善处置。“天下为公”,这既是中国古代先圣先贤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髓,更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普遍憧憬和意愿。 ③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 念指明了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的新方向,旨在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彰显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天下担当。它既尊重和关照个人、国家的利益,又超越个人和国家的界限,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

少数民族文化月活动方案

少数民族文化月活动方案 1、活动背景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的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民族风俗浓厚,非常富有历史色彩,他们的住房、服饰、食品、节日、风俗都非常具有特色。 2、活动宗旨 通过展示哈尼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文化发展、中教信仰、生活习性,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承载傣族民俗风情,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同学们课外生活,让更多同学老师认识、了解哈尼族人民的生活我系特举办此哈尼族文化月活动。 3、活动主体 本次哈尼族文化月活动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完成,前期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达到预热,让全院师生了解活动概况,中期通过活动展演、长街宴等一系列活动向大家展现哈尼族风貌,让更多同学了解、认识哈尼族,后期则是哈尼文化讲座,旨在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哈尼族民族风俗及历史文化。

活动地点:经济管理学院喷水池广场 活动时间:11月14日----28日 活动对象:文华学院舞蹈系学生会及全院师生 4、活动负责人 主办单位:文华学院舞蹈系团支部 策划承办单位:舞蹈系学生会 协办单位:单位 邀请单位: 赞助商:优习网、大学生精英论坛 5、五活动宣传 (一)宣传部 时间:11月14日(星期三)进行张贴海报、挂横幅、礼仪拿着展报游动、小规模游街、发卡片+传单+歌伴舞蹈等宣传。 地点:1、三栋教学楼一楼两个楼梯口、二栋教学楼一楼、男女生宿舍一楼、食堂门口张贴哈尼海报 1、经管学院喷水池处设点进行舞蹈、卡片、传单宣传 2、学院外商业街、校内球尝食堂门口进行礼仪游动宣传 3、到时得现场进行拍照 (二)外联部 负责联系一些商家,更大范围的宣传我们学生会,拉到些赞。 6、活动开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纲

《公共体育(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认识,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习惯与文化内涵,将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规则与实践。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理论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1.2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 (一)教学目的: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掌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的挖掘整理。 (二)重点与难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基本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等。 实践部分

第1章珍珠球 1.1 珍珠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1.2 珍珠球基本技术:水区队员的技术、封锁区队员的技术、得分区队员技术。 1.3 珍珠球基本战术:水区队员与抄网队员的战术配合、水区队员与持拍队员的基础配合、珍珠球的防守。 1.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珍珠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珍珠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珍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传投球技术;抄网技术;挡板技术;进攻与防守战术配合。 第2章蹴球 2.1 蹴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2.2 蹴球的基本技术:正撞球技术、侧撞球技术、回旋球技术、发球技术 2.3 蹴球的基本战术:失分战术、走球战术、借力战术、开局发球战术、5分球战术、8分球战术、抢分战术、1米战术、回避球战术 2.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蹴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蹴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蹴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回旋球技术;定位球技术;双蹴球技术;推球技术。 第3章花炮 3.1 花炮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3.2 花炮的基本技术:握炮技术、传接炮技术 3.3 花炮的基本战术:快攻战术、阵地突破 3.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花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花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花炮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跑动与掩护技术;抢空中炮、交手、传接炮技术;抢跑和冲炮台技术;防守配合技术。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 导语: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色文化。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不论是在苗乡,还是在侗寨;不论是布依,还是水家;只要贵客进寨、亲人临门,自家酿造的米酒和热情的歌声便是山里人献给客人的最好的祝福。在演出现场的歌声中,雷山县民俗展示演出队的演员手捧牛角酒杯,来到观众席中为观众敬酒,邀观众一起欢呼,与观众一起分享快乐喜悦。让来自外地的游客在陶醉在苗乡里,亲身体验苗家欢迎贵客们热情,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踩鼓舞是清水江畔苗族节日都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内容。鼓身木制,鼓面蒙牛皮,由两名妇女敲击,鼓面和鼓身交替击响,发出“咚咚嗒咚嗒咚嗒嗒嗒”的声音,在山寨回荡,激烈而明快,动人心魄,意味着节日的高潮来临了,这时候不论是远方的客人还是当地的人,都会往鼓声聚集,鼓声响的地方叫踩鼓场,人们在踩鼓场上自发的围成几层大圆圈,踩着鼓点,跳着特定的传统舞,故名踩鼓舞。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讨花带”,则是在“芦笙节”之夜,老人们带着孩子逐渐散去,而青年们舞

兴犹浓时,吹起带有含义的曲调,如:“姑娘,请把美丽的花带送给我”、“请把花带拴在芦笙上,大家喜洋洋”等,以此向姑娘表述爱慕之情。姑娘若有意于某个青年时,她就把自己绣制的花带拴在该青年的芦笙上。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有天下第一锦鸡舞之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简介简介:该舞蹈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反排木鼓舞”,是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这种舞蹈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贡奉,由后人沿袭至今。过去木鼓舞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舞蹈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正文 一、云南的少数民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百度上一搜,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太多太多,然而似乎总是千篇一律。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沉重,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我们,却不得不面临这样的提问。对待这个问题或许我思考的还没有百度上的深刻,但就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说一些自己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一直充斥在我们的学习中,却游离在大多数人思想外的话题,忽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论述。 当被问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我们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这么回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多么漂亮的回答啊,但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我不是说这样的回答不对,只是我们从初中乃至大学,谈到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时无不这一套说辞,是否这样的回答太过空洞。 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想我对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我猜有的人可能连传统文化是什么都不清楚,然而他一样可以答得这么优秀。对于从小接受现代教育,一直被强调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我们,连传统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何其的悲哀! 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华夏文明的辉煌灿烂,随着历史

车轮的滚滚向前,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古老的民族不断地承受着各种外来文化的猛烈撞击,然而,上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优良传统犹如一道道坚实的堤防,捍卫着华夏文明独特而永恒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上古时期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儒家,墨家,老家,道家,法家,百家争鸣。直到秦汉一统帝国,文化终于统一!宏阔的文化精神;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儒学独尊经学也兴起了。魏晋南北朝时乱世中的文化呈多元走向。玄学兴起;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儒、玄、道、佛相与激荡。但文化并没有湮灭,它继而走向了隋唐的隆盛时代,展现了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两宋时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理学建构;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之勃兴。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臻至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沉暮与开新,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早期启蒙思潮。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可是,当传统文化遭遇到了现代的我们,不知是其不幸,还是这是历史对它的又一大考验。 “文化热”已经持续了那么久,是的,不少研究者发表了诸多有益见解,不仅涉及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等问题。但对我们而言,真正有影响有作用的又有多少?至少在我看来,是学者们争论他们的,我们生活我们的,似乎都没有了关联。还有,“现代新儒家”更是不遗余力地论证中国文化儒家主流论,“孔子”如今也享誉全球了,外国人倒是知道中华文化了,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术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来源和内涵各具特色。为避免理解和交流过程中出现差异,本文梳理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让外界误读的部分文化术语,并从语音来源、历史传承等方面加以解释。 标签:误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语言、节庆、婚俗、饮食、手工艺、建筑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具有凝合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单成分术语或多成分术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文化误读,是指读者主观上由于缺乏对词源、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本文选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被误解的一些术语加以解析,以期加强中外人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和理解。 一、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中容易误读的术语解析 “苦扎扎节” ——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音译过来,与汉字本身蕴含的意义大不一样,这是哈尼族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苦”节,玉溪元江的哈尼族从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起,节日历时3~5天,红河哈尼族每年农历六月欢庆该传统节日。 “赶摆”——又称“做摆”,傣语“赶摆”的原意是盛大节日或集会活动的意思,是傣族丰富多彩的节日统称,少数民族的“赶摆”和其他地方的赶集、赶场、赶街不同,傣族人“赶摆”涵义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很多,不仅是祭祀、集市、商贸的庙会,一些地区还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场合。傣族其他重大节日也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摆斋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叫作“赶摆”。规模比较大的“摆”一般在五谷丰收的深秋时节进行。 早期的“赶摆”还是一种宗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云南德昂族、阿昌族“做摆”之意是祈求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拜佛祭祀,由佛爷念经,以求富裕安乐。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汉字书写的文化术语,在交流和使用中望字生义,致使理解上出现偏误。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文化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来源于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特定时期约定俗成的风俗习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

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与新的经济制度的确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上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这种各民族的深入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而现在正在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也给少数

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摘要】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因为它的古老,更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中国文化经历过高潮、低潮的起伏,并且屡次面临挑战,但是,它却一次次表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不曾中绝的古老文化,在当今时代仍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功能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文化之独特个性、文化体系之特殊价值素质,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文化精神”。它隐含在人的心灵里,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挥着作用,其所具有的心灵姿式和生命律动,只能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的影像投射到具体的物质形式上。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精神。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态度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中国哲人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虽然也把人与自然看作对立的两方面,但总的倾向是不主张将两者割裂,而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一种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视天道与人道这二者为一体)精神。它不但充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还表达了他们对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就是自然界与人的统一,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过度改造自然,同时人对于自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在当今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反对神(包括神的世界、神的权威、神的力量等等)而提倡属于人的东西的思潮。提倡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中国文化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这种思想与近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不谋而合,都充分肯定了人进取向善的天性。人本主义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并使人们能更有力地抵制外来宗教神学的入侵。 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就是刚健有为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合理地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自古以来,中国的哲人都极力提倡有为、勇于进取,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孟子“舍生而取义”的豪言表现了他坚持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这种不畏强暴、不受诱惑、顶天立地的独立的人格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贵和尚中精神。“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和尚中,就是追求所谓的“和合精神”,即在冲突中追求融合,吸收各种优质成分,“和合”成为新结构、新事物、新生命、新思维,“和合”成宇宙万象。“和合精神”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比如宋明“理学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流失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同汉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国广袤得土地上,这片沃土孕育了辉煌灿烂得中华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这个地方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得进展和繁荣.但随着社会改革得不断深入,新兴得经济文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凝固得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1],随着对外联系得媒介如交通、通讯等得改善,尤其是电视、网络、电话、手机得流行,各少数民族地区接触到了各式各论文联盟样得“文化盛宴”,一些思想前卫得人尤其是青青年对这些新奇、时髦得文化产生了强烈得好奇心和浓厚得兴趣,如此一来,少数民族得许多本土文化就丧失了大量原有得受众群[2]. 一、传统文化得定义、分类和作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保持在每一个民族中得由历史上流传下来得文化,是每个民族得“固有文化”,它包含着有形得物质文化,但更多得体现在无形得精神文化方面[3],尤其在价值观念、风俗适应、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徐万邦先生在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分为以下几个门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得生活文化;二是婚姻家庭和人一辈子礼仪文化;三是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四是科技工艺文化;五是信仰、巫术文化;六是节日文化[4].不论以上哪一类传统文化,基本上一个民族得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得展现,都与各民族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得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得结果,各少数民族得文化基本上中华文化不可分割得一部分,她得存在丰富了中华文化得内容,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WwwM同时,各民族得传统文化对其民族成员有着强大得凝聚力,关于维护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言文字,它不仅是本民族内部交流得重要工具,依然维系本民族得重要纽带.另外,一个民族得传统文化也是那个民族历史、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得载体,是进行民族研究得重要资料:藏族同胞“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得确实是其居住地青藏高原早晚温差大得多变得气候环境;看到碉楼,我们想到了羌族;西藏得布达拉宫,是研究唐蕃关系史得重要文物. 二、传统文化得流失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得不断加快,各民族文化得趋同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化正以惊人得速度冲击甚至取代少数民族文化,使其失去它固有得特色和个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专门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得流通和交换所存在得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得一种威胁”[5],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爱护措施明显增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甚至被破坏得现象并没有得到全然性地缓解.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流失速度较快得是语言、服饰、建筑等几个方面.在云南元谋县,民国初年县城附近得傣族居民仍通行傣语,后来历史变迁,官军驻进了村寨,并要求当地人讲官话(汉语),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该地区能讲傣语得仅限于几位70岁左右得老人,中年人大多也就略知几句日常用语,而青年人则已将讲傣语视为历史上得情况,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一种民族语就面临消逝得可能[6].关于像白族如此没有自己文字得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因此也就不能进行双语教学,除了照顾到学生得同意能力会在幼儿园用白语授课外,小学和初中基本上要求一般话授课,如此一来,白语得功能也就仅限于学生与学生或者老师与学生课下得交流与沟通[7],白语得传承遭遇困境. 少数民族得服饰差不多上是纯手工制作,同时还要配以大量得刺绣、银饰、珠宝等装饰物,因而制作得周期相对来讲较长,花费精力较大,相比较于市场上得服装而言,这成本就显得有点高了,甚至有得条件较差得少数民族还穿不起自己得民族服装,因此选择了汉服.同时,许多少数民族服装由于装饰物较多,穿起来不如汉服那样简洁,因此大多少数民族同胞们在平常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服饰文化 段艳冰 2013.11 【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 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满族过 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 的是旗袍。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 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褂子,外系腰带。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 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 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 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 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宁夏为主要聚居区。男子多带小 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壮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主 治区。 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蓝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 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 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 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 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黎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服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的贡献。 服饰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中国文化读本笔记

1.天:孔子之前的商代和周代,流行天命论,将天看做是人格神,孔子将天看做自然界。 这个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与人分离的,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个大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孔子的“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提出了君子应该“畏天命”,这都是因为天是生命创造之源,这种对天的敬畏和信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 2.仁:孔子的“仁”就是从“亲亲”出发,推广为普遍的爱,也就是从爱父母,推广到爱 天地万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它的实现方法就是“忠恕之源”,“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有什么欲求,要想着别人也有这样的欲求,满足自己欲求的时候,要想着使别人的欲求也能被满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我,也不要这样对别人。(忠,中人之心;恕,如人之心) 3.礼:“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最重视丧礼和祭礼,即“慎终”和 “追远”,也就是慎重送别死去的父母和追怀祖先。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定和谐。另外,是人的人生体现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丧礼和祭礼可以使人真切体会到生命永恒延续的过程,使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4.艺:孔子说:“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指的是“六艺”,即 “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包括智育、体育、美育,但最重要的是德育。 5.美育:孔子重视美育,学习《诗经》,感发人的精神,产生美感,学习音乐使人感受到愉 悦。学习《周礼》使人行为规范、文明。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境界。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不仅要拓宽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 6.《老子》: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又成《道德经》,内容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据 此,中国古代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道家,和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道教。《老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维倾向和审美情趣。是中国古代哲学代表之一。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 7.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复返” 的“返”,即世界的高下美丑是人的判断,其实是对世界的误解。真正对美的欣赏,是对美丑的超越。人应该归复于自然而然,回环往复的生命之道。老子通过反的两层含义强调,人不能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识的妄见,契入到后回返往复的生命之道之中,这才是发现世界意义的根本途径。 8.无为: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 事情的成功。而是说,人的一切事业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做,不许能强行改变自然的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老子所提倡的创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 9.婴儿:老子说:“复归于婴儿。”婴儿的状态,无知,无欲,纯净,真实,老子的婴儿状 态就是拥有“童心”。就是不为名利所动,追求淡泊、宁静,面对诱惑,内心不起一点波澜。老子认为,欲望会使人迷失方向,扰乱人的心灵。 10.《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狭义的《周易》指《易经》,广义的《周易》除了 《易经》还包括解释它的《易传》。《周易》的内容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伏羲是这部著作的奠基人。后来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对其内容加以丰富。孔子将《周易》真正理论化。《周易》以阴阳为基础,讲求“变”的思想。 11.乾:中国人认为,宇宙中有两大势力,一为阳,一为阴。《周易》有64卦,前两卦是关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院:创新实验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081 姓名:朱旭 学号:17608014 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多次冲突与融合,满族,蒙古族,鲜卑族,契丹族,藏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激荡,铸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关键字:冲突与融合,满文化,蒙古文化,鲜卑族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有绝大多数,其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中国大部分王朝都是被汉人统治,而且汉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远远比少数民族发达。 在个别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王朝中,该民族与汉族文化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一、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中,最繁荣的无疑是满人统治的清朝了。那么,在清朝,满文化与汉文化是如何冲突的呢? 十七世纪,汉族人口为八千余万,满洲民族人口只有三百余万,满洲人以绝对少数人口统治一个有着绝对多数人口的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有随时被消化掉了的危险,当然十分恐惧,所以满族统治阶级提出“崇尚满洲”的治国原则,大兴“文字狱”,将对满清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赶尽杀绝。。“文字狱”真实地反映当时满族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情感很敏感,内心也是惧怕汉族的民族情绪高涨。在行政管理上,满清政府尽管也使用汉人,但是不敢赋予汉人以实权,甚至在思想内心深处对汉族官员处处揣测和提防。 满清政府还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提出:“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精神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意识上的阉割,导致汉民族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么整天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专心致志从事考据,在古书堆里当不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学者”。 满清政府要求汉族在服装式样、礼仪方式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上放弃汉族传统而沿用满洲传统。顺治初年,满清政府下令汉民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概从满洲制,由束发留辩改变民族习俗入手在精神上征服汉人。满清政府还强调学习满文满语,将汉文官名、城邑名一律改用满文。 满清政府在压迫汉族人民,扼杀汉文化的同时,满文化也在与汉文化进行着不知不觉的融合。 文化典籍的翻译,是满族吸收汉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他重视将汉族的文化典籍翻译成满文,设置了翻译汉文的翻译机构。入主中原后,1651年在科举考试中设立翻译科,应考者限于旗人子弟,雍正元年设立翻译乡试,乾隆4年开始举行翻译会试。 满人学习汉家经世谋略,仿汉制建国家政权。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而汉族儒生士大夫入仕清廷,更是满族吸纳汉族文化重要途径。 满汉民族驻防杂居,文化习俗相互影响。满族入关,八旗分兵把守泱泱中国国土,满族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满族与汉族在杂居中逐渐吸收和顺应汉民族的文化习俗,汉族也同样受到满族的影响。 满族学习和研究汉族文化取得杰出成就。由于满族的乾隆皇帝爱好汉族民间的皮黄演唱艺术,在北京举办戏园子祝寿,通令徽班进京,形成中国今天的国粹---京剧艺术。满族上层学习汉族文化形成了一种风气,《啸亭杂录》记载:当时“士大夫家几上,无不陈《水浒传》、《金瓶梅》以为把玩”。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与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别在雍正、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8396813.html,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梦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对像云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行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优化措施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因为多个民族居住在一起会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部分在逝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古老的成分,也有现代的成分。其中优秀的文化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就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多层次 在云南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的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一般都是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等。但是在科技的影响下,完整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现象是十分少的,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人们的文化是半汉化的状态,有的时候会穿着汉族的服饰,也会讲汉语。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服饰、语言、习惯等方面已经被汉化了。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可以根据他们汉化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1.2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口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国家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更加深程度的进行发掘、整理等。我国在云南实行了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同时它也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的威胁。比如说旅游可以帮助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使得当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旅游也可能会使得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而使得该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