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设计指南.
水厂工艺设计方案

水厂工艺设计方案水厂工艺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民对高质量饮用水的需求,我公司拟设计建设一座高效、先进的水厂。
该水厂工艺设计方案如下:一、原水处理工艺设计1. 排水收集: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并进行初步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自流式喷雨设备:采用自流式喷雨设备,通过喷雨将原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较大颗粒的杂质和悬浮物。
二、混凝沉淀工艺设计1. 混凝剂选用:选用高效合成混凝剂,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和沉淀速度。
同时,合理控制混凝剂的用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浪费。
2. 混凝槽设计:设置大型混凝槽,以保证混凝剂充分溶解和混合,并提供足够的混凝时间。
在混凝槽中,通过搅拌装置确保混凝剂和原水充分接触,形成较大的絮凝物。
三、过滤工艺设计1. 滤池设计:采用多级过滤工艺,包括粗滤池和细滤池。
其中,粗滤池用于去除较大颗粒的污染物,细滤池用于去除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2. 滤料选用:选择优质滤料,具有较强的吸附和过滤性能。
滤料应具备一定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运行稳定和长寿命。
3. 杀菌消毒:在滤池出水口设置消毒设备,采用紫外线杀菌和一氯二氯消毒等方式,确保出厂水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除碱和硬度工艺设计1. 除碱剂选用:根据原水特性,选择合适的除碱剂,并合理控制用量,以确保达到去碱效果的同时不造成新的污染。
2. 硬度调整:根据原水硬度情况,采用饱和草酸钙溶液或复合硬度调整剂对水质进行调整,以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要求。
五、后处理工艺设计1. 活性炭吸附:在出水口设置活性炭吸附器,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提高出厂水的口感和品质。
2. 输水和储水:经过处理的水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储水池,以备市区供水。
六、自动控制系统设计1. 采用PLC控制系统和SCADA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水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测。
2. 设置传感器和仪表,对水质、水位、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水质稳定和运行安全。
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水处理工艺设计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步骤和设备,使水质达到特定的要求。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示例:一、目标与要求项目的目标是处理废水,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降低处理成本。
1. 出水标准:COD浓度<100 mg/L,BOD5 浓度<20 mg/L,SS浓度<30 mg/L,pH 6~9。
2. 处理成本:处理成本要尽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并考虑后续运营维护成本。
二、工艺流程设计根据目标与要求,在分析废水特性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工艺流程。
1. 一级处理:物理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沉淀物。
a) 机械格栅:用于去除较大颗粒物。
b) 沉砂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可沉淀悬浮物。
c) 旋流沉淀器:用于去除小颗粒物,提高废水的澄清度。
2.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二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a)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适用于较高浓度、复杂废水处理。
b) 曝气法:利用氧气供给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适用于低浓度废水处理。
3. 三级处理:深度过滤三级处理主要是通过深度过滤去除废水中残余的悬浮物。
a) 活性炭滤池:用于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氯气。
b) 砂滤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细颗粒物,提高出水水质。
三、设备选型与布置设备的选型与布置直接影响工艺的效果和成本。
1. 一级处理设备选型与布置根据处理目标和要求,选用适当的机械格栅、沉砂池和旋流沉淀器,合理布置在进水口处。
2. 二级处理设备选型与布置根据处理目标和要求,选用适当的活性污泥法或曝气法设备,合理布置在一级处理出水口处。
3. 三级处理设备选型与布置根据处理目标和要求,选用适当的活性炭滤池和砂滤池,合理布置在二级处理出水口处。
四、运营维护与经济效益分析为了保证工艺的有效运行,需要进行运营维护工作,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 运营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和维修设备。
水处理工艺规范

水处理工艺规范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保障水质安全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处理工艺规范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水进行净化、消毒、过滤等处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指南。
本文将从水质标准、水处理流程、设备选型和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一份详尽的参考。
一、水质标准在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时,需要参考相应的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通常包括水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限值等内容。
根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对不同用途的水设定了一系列的水质指标。
例如,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水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指标必须符合规定的限值。
而工业用水则可能对溶解氧、悬浮物、pH值等其他指标有特殊要求。
在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时,必须根据所处理水的用途和对水质的要求,合理选取相应的水质标准。
二、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最终得到符合规定水质要求的水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混凝与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几个主要步骤。
以下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1.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曝气、混凝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后续处理步骤的工作负担,避免设备堵塞和处理效果下降。
2. 混凝与絮凝混凝与絮凝是指在水中添加适当的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溶解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混凝与絮凝过程中需控制剂量、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 沉淀沉淀是指将混凝后的水通过重力沉降,使絮凝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分离。
常见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槽等。
在沉淀过程中,需控制水流速度、沉淀时间、泥污浓度等参数,以确保沉淀效果。
4. 过滤过滤是指将沉淀后的水通过过滤装置,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常见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活性炭、多介质过滤器等。
在过滤过程中,需控制过滤速度、过滤介质的厚度和孔径等参数,以保证过滤的效果。
水处理设计手册

二十二 . 过滤器滤料填充计算公式及参考数据 ......................................................... 19 二十三 . 无油空压机的选择 ...................................................................................... 22 二十四 . 换热器的设计原理 ...................................................................................... 23 二十五 . 超滤系统 .................................................................................................... 23 二十六 . EDI 装置 .................................................................................................... 23
水处理技术手册( 内部资料,务需外传)编辑:郭新程娇
审核:陈宪平 罗红亮
东营禹龙水务有限公司
贰零零三年十一月
目录
一. 常用管道的允许流速 .......................................................................................... 4 二. 流速、流量与管道直径的关系 ............................................................................ 4 三. 原水箱设计规则 .................................................................................................. 4 四. 管道与流量的关系参考数据表 ............................................................................ 5 五. 管道内外径的关系 .............................................................................................. 5 六. 原水泵设计规则 .................................................................................................. 6 七. 絮凝剂、助凝剂加药设计规则(可参照 exsell 表格) ........................................ 6 八. 机械过滤器设计规则 .......................................................................................... 7 九. 活性炭过滤器设计参数 ....................................................................................... 8 十. 反洗水泵设计规则 .............................................................................................. 9 十一 . 罗茨鼓风机的选择 .............................................................................................. 9 十二 . 5um 精密过滤器的参考数据 ............................................................................. 10 十三 . 阻垢加药的设计 ................................................................................................ 10 十四 . 反渗透系统的设计 ............................................................................................ 11 十五 . 反渗透清洗系统的选择 ..................................................................................... 11 十六 . 中间水箱的有效容量设计规则 .......................................................................... 12 十七 . 鼓风填料式除碳器的设计 ................................................................................. 12 十八 . 混床的运行设计及再生工艺过程技术数据 ........................................................ 14 十九 . 混床再生周期及耗酸碱量的计算 ....................................................................... 15 二十 . 各类交换床常用运行流速 ................................................................................. 18 二十一 . 树脂再生周期及耗盐量的计算 .................................................................... 18
福建安特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项目编号:YT10-18项目类型;芯片废水项目名称:福建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福建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清洗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深圳市怡泰水处理有限公司二○一0年五月目录§1 概况 (3)§2 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 (3)§2.1 设计水质和水量 (3)§2.2 排放标准 (3)§3 相关技术规范 (3)§4 设计原则 (4)§5 设计范围 (4)§6 工艺设计方案 (4)§6.1污水主要污染物及去除方法 (4)§6.2工艺流程图 (5)§6.3工艺流说明 (5)§7 构筑物及设备清单 (7)§8 经济指标评价 (10)§8.1 占地面积 (10)§8.2 运行费 (10)§9 工期与质保 (11)§9.1 工期 (11)§9.2 质保期 (12)福建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清洗废水处理方案说明书§1 概况福建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在生产中用纯水清洗零件的废水必须收集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是营运期废水排放必须达到国标 (GB8978-1996)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
§2 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2.1 设计水质和水量§2.1.1 设计水质参考同类型废水水质,其原水水质指标如下:单位:mg/l§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冲洗水,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该废水水量120T/H,故设计时处理能力按5T/H考虑。
§2.2 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时段一级标准:§3 相关技术规范1)甲方提供设计资料,如水量和占地要求等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建筑结构荷栽规范》GBJ9-875)《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6)《混凝土设计规范》GBJ16-89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9)《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10)其它的有关设计手册及规范§4 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水处理工艺设计

水处理工艺设计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环境工程专业)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3xx学分:3学分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设计问答和设计方案制定)。
中文简介:《水处理工艺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中一项重要的校内教学设计,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结束之后单独开设的实践环节。
本环节选择“某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这个题目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因为这个设计分初水处理之前集水池与泵房单元设计、格栅单元设计、沉沙单元设计、生物处理池单元设计(曝气池、回流系统、曝气系统等)、消毒池单元设计、污泥处理系统单元与污水厂平面、高层计算与设计。
设计过程里面包含了一系列的操作:参数选择、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专业资料,如规范、教科书能力培养、根据文献资料进行方案设计、根据设计指导书及老师的现场答疑指导进行各部分的设计计算、计算结果按比例要求进行污水处理厂平面及高程布置等,很适合用来锻炼学生的设计思路与工程概念,该课程设计能为学生今后参与课外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做一个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使学生综合应用微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术,独立完成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操作及微生物的分离、观察、描述。
可以为污水、垃圾等生物处理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独立思考,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并能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要求: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实验原理和染色方法;掌握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数量的多管发酵法的原理和步骤;了解大肠菌群数量与水质状况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实践环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重在动手实践”的启发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设计前每个小组先有组长带领提出问题在组里进行讨论,如果问题不能解决与教师共同解决,小组形成共识基础上完成相关单元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所有设计均由学生自己分组完成,指导老师全程跟踪。
各单元设计完成后作为阶段设计成果交由批改组长备案,指导老师对该单元设计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设计中出现的各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原因,并强设计图纸与说明书报告撰写时应该的注意事项。
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是指将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使其达到要求并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的示例:首先,将原水经过一个预处理步骤,其中包括过滤、澄清和除杂等处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悬浮物、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杂质。
可以使用多种过滤介质,如砂滤器、活性炭滤器等。
同时,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如聚合铝盐和聚合氯化铁等,来促使杂质沉淀和凝聚,以便更好地去除。
接下来,经过预处理的水流会进入第二个处理步骤,即深度处理。
在深度处理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
例如,可以使用反渗透膜进行膜分离,可有效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离子、微生物、有机物以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
同时,还可以采用电解、臭氧和紫外线等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在第三个处理步骤中,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再次澄清和消毒。
这一步骤旨在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在再次澄清时,可以采用沉淀和过滤等方法,以去除任何残留的悬浮物和杂质。
然后,通过加入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或氯气,来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最后,经过处理的水会经过一个后处理步骤,以提高其品质和可靠性。
后处理可以包括调节水的pH值、硬度和碱度等,并添加一些对水质有益的化学物质,如钙、镁和氯化物等。
此外,也可以采用一些高级水处理技术,如膜分离和电离交换等,来提高水的纯度和适用性。
综上所述,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原水的特性和所需的水质标准来确定。
合理设计和操作水处理工艺流程,不仅可以确保水质安全,还能提高水的可靠性和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
海水淡化水处理选用预处理工艺技术指南

海水淡化水处理选用预处理工艺技术指南海水淡化水处理采用RO反渗透技术成功的解决了水资源缺乏难题,而在设计反渗透系统时最重要的环节是预处理工艺。
预处理主要的目的是过滤地表海水中存在的颗粒泥沙、不溶解固态胶体、微生物等杂质,确保RO反渗透处理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在经过海水淡化预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反渗透装置的进水要求。
海水淡化水处理预处理工艺选用介绍1、混凝过滤混凝过滤主要是过滤掉海水里存在的固态胶体,悬浮物及降低浊度等。
因为海水比重大,就是说在大气压力下具有某温度的海水密度与4摄氏度蒸馏水密度的比值,而且其pH值较高。
因此该过滤技术采用三氯化铁作为混凝剂,投加量在2mg/L范围内。
经过混合器处理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再经机械过滤器过滤,使出水水质的污染指数小于5,浊度小于1,符合陶氏ro膜进水水质标准。
2、加药消除余氯和防止反渗透膜结垢沉淀海水中游离氯等氧化剂存在会使ro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大大降低,因此海水在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之前必须控制游离氯小于0.1mg/L值。
通过计量泵投加1.5至2mg/L亚硫酸氢钠使余氯与亚硫酸氢钠产生反应,既而减少余氯对反渗透膜元件的影响。
海水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的Ca2+、Mg2+、HCO3-、SO42-等离子,在反渗透处理海水淡化过程中,海水被分离浓缩容易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无机盐类的沉淀。
根据海水水质和陶氏反渗透膜装置的水回收率,分析结垢沉淀趋势,在海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前添加阻垢剂。
通过对几种阻垢剂的阻垢效果和价格的综合评价后,选用硫酸作阻垢剂,投加量为15至20mg/L,控制海水pH值在7.0至7.5范围,能够有效预防海水中难溶无机盐类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结垢沉淀。
3、保安过滤在ro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前安装保安滤器主要是为了保护高压泵设施,能够保障膜元件的长期稳定运行。
海水淡化水处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进水水质的种种因素导致整个系统运行效果降低,所以要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
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

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一、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废水的处理工艺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特性:包括废水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溶解性等。
不同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生物法适用于有机物的去除,化学法适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2.处理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确定需要达到的废水排放要求。
如COD浓度低于其中一标准、重金属离子浓度低于其中一标准等。
3.可行性:考虑处理工艺的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和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因素,选择经济效益较好的处理工艺。
二、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1.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适用于一些难降解的物质的去除。
如悬浮物的去除可以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法;有机物的去除可以通过吸附材料吸附等。
2.化学处理:包括添加化学药剂进行沉淀、氧化、还原等反应,适用于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如氧化剂可以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络合剂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从而去除重金属离子。
3.生物处理: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适用于有机物的去除。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等。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将有机物降解掉。
4.膜分离: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适用于废水中颗粒物和溶解物的分离。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5.其他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高温燃烧等,适用于一些难降解物质的去除。
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步骤1.废水特性的分析:通过对废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得到废水的污染物特性和浓度。
2.确定处理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确定需要达到的废水排放要求。
3.工艺选择: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
4.工艺设计:确定工艺步骤、设备和操作参数等。
5.工艺实施和调试:进行工艺设备的安装、运行和调试。
6.工艺效果的评估: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处理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7.工艺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
(完整版)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说明计算书:河道取水,0.5万吨每天,无阀滤池

一.设计原始资料1.净产水量:5000m3/d2.水源为河水3.(1)最高浑浊度为2000NTU(2)碱度为5mg/L(3)总硬度:月平均最高368mg/L, 月平均最低156mg/L(4)PH值:6.9—7.6(5)色度:12度(6)大肠菌群数:1800CFU/100ml(7)水温:月平均最高27.7℃月平均最低6.9℃4.净化出水要求: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5.净水厂地形图:比例尺1:2006.地形资料:拟建水厂厂址地形平坦,地质为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600kPa,无地下水7.各种材料均可供应。
二、水厂工艺流程选择(一).确定净水厂的设计水量根据GB50013—2006规定: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
水厂自用水率应根据原水水质、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的5%~10%。
当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可适当减小。
考虑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及用水安全,自用水率取8%则设计水量G=5000×(1+0.08)=5400 m3/d(二)确定净水厂工艺流程和净化构筑物的型式原水的含沙量或色度、有机物、致突变前体物等含量较高,臭味明显或为改善凝聚效果,可在常规处理前增设预处理。
原水来自河水含沙量较低,色度12度,满足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以不进行原水的预处理。
设计工艺流程:取水→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穿孔旋流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消毒剂→清水池→二级泵站→用户三、混凝剂的投配根据最高浊度,此河水水质与长江水类似,则混凝剂PAC采用碱式氯化铝(含三氧化二铝10%),投加量最高为20mg/L,无需助凝剂。
沉淀或澄清时间1.2h。
每天工作时间为18h。
1.溶解池W1和溶液池W2的确定W2=aQ/417cn=18×100×20×5400/18 /(1000×1000×10×2)=0.54m3n----液体投加混凝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混凝剂投加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每日不宜超过3次,取2次。
水处理工程设计技术手册

水处理工程设计技术手册概述:本手册主要介绍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技术,包括水处理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案等内容。
其中,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介绍水处理工程的理论知识,实施方案则涉及到水处理工程的具体实现及项目管理等方面。
第一章:水处理工程的基本原理1.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水处理是将污染水体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式处理成为可以达到规定使用标准的水的过程。
整个过程包括预处理、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其中,化学反应和微生物作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手段进行处理。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沉淀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微生物降解等。
第二章: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方法1.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了设计出可行有效的水处理工程,必须充分考虑水体特性、水质达标要求、处理能力、设备可靠性、操作控制等因素。
2.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步骤水处理工程设计一般包括方案编制、设备选型、管路设计、设备安装、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多个环节。
其中方案编制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水处理工程实施方案1.水处理工程实施的基本流程水处理工程实施包括前期准备、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正式运行等环节。
在正式运行之前,必须进行试运行阶段,以验证工程的可行和有效性。
2.水处理工程的现场管理在水处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现场管理。
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工程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
结论:本手册旨在对水处理工程设计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总结。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了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方法,提供了实施方案,相信可以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及工艺设计方案

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及工艺设计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废水处理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环保工作。
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及工艺设计方案

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及工艺设计方案英文版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Process and Design ProposalIntroductionWith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generation of wastewater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Effici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crucial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and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etailed process flow and design proposal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Process FlowPreliminary Treatment: This stage involves the removal of large solids and debris from the incoming wastewater. Screens and grit chambers are used to intercept solids and grit, respectively.Primary Treatment: The primary treatment aims to remove settled solids from the wastewater. Sedimentation tanks are used to separate the solids, which are then removed.Secondary Treatment: This stage involves biological processes to remove dissolved and suspended organic matter.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 or biological filters are commonly used for this purpose.Tertiary Treatment: Tertiary treatment further purifies the water, removing nutrients, phosphates, and other dissolved impurities. Processes like advanced oxidatio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are commonly employed.Disinfection: To ensure the treated water is safe for discharge or reuse, disinfec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chlorine, ozone,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Sludge Handling: The sludge generated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is handled and disposed of properly, either through incineration, composting, or landfilling.Process Design ProposalSelection of Treat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ype and quality of wastewater, suitabl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hould be selected. For example,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 are suitable for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while membrane filtration may be preferred for high-quality effluent requirements.Energy Efficiency: The design should aim to min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energy-efficient pumps, motors, and treatment processes.Automation and Contro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should be integrated to ensure efficient ope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the treatment plant. This include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and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treatment processes.Sludge Management: A comprehensive sludge management plan should be developed, including sludge reduction techniques, safe disposal methods, and recycling options.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The design should comply with all releva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ensuring the treated water meets discharge or reuse requirements.ConclusionEffici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crucial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following a well-designed process flow and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we can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protecting our water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a sustainable future.中文版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及工艺设计方案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废水的产生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供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

供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用水的需求急剧增加,人们对供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水处理工艺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提高供水处理工艺的科学化、自动化、节能化与环保化水平,已经成为水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深入研究了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对其内容予以梳理,为读者介绍一些基本工艺流程及设备的应用。
一、水质分析与计算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的第一章是水质分析与计算。
此章主要介绍了水质检测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标准水质检测方法。
计算是供水处理工艺的前提,因此,对于环境水源的输入水质必须进行详细的全面地分析,进行适当的计算才能得到处理后需要达到的水质。
二、先进的净水工艺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杂质、色度等,从而达到卫生安全的标准。
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的第二章,介绍了膜分离技术、超滤技术、反渗透技术、混凝技术、搅拌沉淀技术、过滤技术以及消毒杀菌技术等先进的净水工艺。
三、膜法处理工艺及应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膜法处理工艺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供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方式。
供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的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各种膜法处理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如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在膜法工艺应用中的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
四、综合处理工艺综合处理工艺是将各种单一净水工艺相融合,通过一定的处理方式将水中的杂质、颜色和异味去除,为后续的水质处理提供可靠的前提保障。
供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的第四章,详细介绍了综合处理工艺的运行及其技术要求,为从理论上分析和实践操作上公正和准确地提供供水质量保障。
五、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主要针对源水入口处的混合荒废水和有害物质,能够消除异味、色度、浊度和于水中存在的有机微生物等杂质物质,为后续的处理设施、管道及设备的运行提供长久的保护。
供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的第五章,介绍了预处理工艺,及其特殊运行的方式,为供水处理工程设计、操作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对于现代化城市的供水处理工艺技术手册所涉及的内容知识体系转化工程,成为现代城市健康安全得以全面保障不可替代的环节,不仅关系到现代城市的生活质量,和人们健康生活来讲,也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的工程。
水处理设计方案

水处理设计方案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水处理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来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过程,以保证水的安全和洁净。
本文将针对水处理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设计目标在制定水处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常见的水处理设计目标包括:1.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2.去除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3.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4.还原水中的重金属和毒性物质;5.调整水的pH值和硬度;6.降低水的浑浊度和色度;7.提高水的口感和水质。
水处理工艺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水处理工艺。
以下列举了常见的水处理工艺:1. 混凝混凝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
混凝的关键参数包括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混合时间和混合速度等。
2. 沉淀沉淀是将混凝后的颗粒物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出来。
常见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槽。
沉淀的关键参数包括沉淀时间、沉淀槽的尺寸和沉淀剂的回收等。
3. 过滤过滤是将混凝和沉淀后的颗粒物通过过滤介质进行分离。
常见的过滤介质有砂滤器、活性炭和陶瓷滤芯等。
过滤的关键参数包括过滤介质的粒径、过滤速度和过滤周期等。
4.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强吸附能力的材料,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
活性炭的关键参数包括活性炭的类型和用量、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
5.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而进行的一种处理过程。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消毒的关键参数包括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接触时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等。
6. 软化软化是为了调整水的硬度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常见的软化方法有钠离子交换和反渗透等。
软化的关键参数包括软化剂的种类和用量、软化设备的选择和再生周期等。
7. 调整pH值调整水的pH值是为了保证水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常用的调整方法有酸碱中和和二氧化碳饱和等。
(完整版)水处理工艺设计指南

精心整理水处理程序设计指南锺政谚2001/2/22page一、净化处理 2二、软水处理 4三、饮用水处理8四、锅炉用水处理10五、医疗用水处理11十三、二十二、水处理系统之管理二十三、水处理发展之趋势二十四、水处理书单二十五、其他二十六、附录一.净水处理:净水处理之作用及目的:一般净水处理指将原水做初步之净化处理,许多地区并不提供工业用水或自来水,因此需就近引进水源;并视水源之情况实施初步之净化;即称之为净水处理。
净水处理之要求为将水质处理至自来水标准,通常并不牵涉到脱盐(desalination)程序。
其主要要求为脱色、脱臭、除铁锰、消毒、降低浊度等。
净水处理後水质要求,可参考台湾省自来水标准。
净水处理之程序:地面水之净水处理:,地下水之净水处理:地下水一般铁锰含量较高,浊度较低,其水质较稳定,净化处理并须针对水质情况设计;大部份之地下水净化流程如下:粒去除。
2.氧化:经除砂後,随即添加漂白水(折点家氯法)加氯氧化,或使用臭氧氧化,亦有采用三至四层之气曝塔实施气曝氧化。
其目的为将水中之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即可凝集沉淀。
3.沉淀:经氧化後,大部份铁锰即氧化沉淀,此时可添加助凝剂及高分子来加大5.外。
二.软水处理:软水之定义:水中之总硬度>40ppmasCaCO3,即称之为软水。
软化之程度视使用者对硬度要求而定,而软化程序之选定亦随原水水质及软化程度不同而异。
广泛之说法为凡可将水中之硬度去除之程序皆可称之为软化程序。
使用药品例如:6偏磷酸钠或抗垢剂等,并无法降低水中硬度,不能称之为软化。
软化程序之种类:以下之程序皆可达到降低硬度之效果。
1.煮沸或蒸发2.石灰软化法(limesoftener)3.天然沸石软化4.6.1.家。
比部份之SiO2亦可去除;其机制为沉垫Mg(OH)2时之共沉效应;平均去除7.1ppm之Mg++时,可同时去除1ppm之SiO2使用此法只可去除暂时硬度,因此要提高去除硬度效果时,则必须添加大量苏打(Na2CO3),使用石灰软化法时会产生大量之污泥3.天然沸石软化法:天然沸石之功能与钠型阳离子树脂一样;皆可实施离子交换功能;其使用方式亦同样使用盐水再生;由於离子交换树脂之通用;目前此法已经少人使用。
水厂工艺设计方案2024

引言:水厂工艺设计方案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的水源,结合水质分析和需求,设计出适合该水源的水处理工艺。
该方案要考虑水源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工艺可行性等因素,以达到高效、稳定、经济的水处理效果。
本文将就水厂工艺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概述:水厂工艺设计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将原水中的悬浮物、浑浊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去除,同时调整水质参数,提供适用于生活、工业等用途的高质量水源。
该方案包括前处理、主处理、后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工艺设计要求。
正文内容:一、前处理环节1.原水质量评估:对原水进行水质分析,评估原水污染情况,确定预处理工艺的设计要求。
2.原水混凝:采用混凝剂将原水中的悬浮物、浑浊物等聚集成较大的物体,方便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处理。
3.沉淀:将混凝后的水体静置,使悬浮物和浑浊物沉淀到底部,进一步净化水体。
4.过滤:通过不同孔径的滤料,将沉淀物、悬浮物进一步过滤除去,得到较为清澈的水体。
5.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物质等。
二、主处理环节1.膜分离:采用超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将水中的微生物、溶解性离子等污染物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水。
2.氧化沉淀: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易沉淀的物质,通过沉淀将其去除。
3.活性炭吸附:再次采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物质等。
4.高级氧化:采用紫外线照射、臭氧等技术,对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
5.调节水质:调整水中的PH值、硬度、溶解氧等参数,使其符合使用需求。
三、后处理环节1.消毒:采用氯、臭氧等消毒剂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杀菌消毒,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2.除盐:对需要去除盐分的水源,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等技术去除水中的离子,得到淡化水。
3.重金属去除:采用沉淀、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技术,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物质,确保处理后的水符合标准。
4.调节水质:根据不同用途的需求,进一步调节水质参数,如硬度、PH值等。
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额定蒸发量:65×2+130×3=520t/h ≈500t/h1.100MW 以下机组,机组的汽水损失不大于额定蒸发量的3% 即500t/h ×3%=15t/h2.机组启动或事故损失汽水是最大一台蒸发量机组的10%即130t/h ×10%=13t/h3.正常排污率是额定蒸发量的1%即500t/h ×1%=5t/h4.暖气用水(供暖) 5t/h所以 系统总出力 Q=15t/h+13t/h+5t/h+5t/h=38t/h二.阴离子交换器的计算1.交换器的直径(m ) d=1.13f 选用d=1.6m 的定型设备其截面积f=(13.1d )2=2.00 m 2 2.实际运行流速(m/h )υ=f Q =00.238=19.0m/h 3.一台交换器装树脂体积(m 3) V=f ×H ZH 而H ZH = 2.0mV=2.00×2.0=4.00m 24.进水中阴离子总含量(mmol/L ) C J = SO 42—+ Cl —+ NO 3—+ HCO 3—+ HSiO 3—除碳器后残余CO 2=12.3mg/L C J =1.89+4.51+0.12+445+0.11=6.74 mmol/L 5.交换器实际运行周期(h ) T=JQC E G V . 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E G =250mol/m 3 T=74.63825000.4⨯⨯ =3.90 h 6.交换器再生用NaOH 量(kg ) G=1000R VE G 而R=65g/mol G=10006525000.4⨯⨯=65kg 折成工业产品的用量(kg ) G G =ξG×100% 而ξ=30%G G =%3065=217 kg 需2%的NaOH 用量(kg ) G x =%265=3250kg 稀释30%碱耗水量(kg ) q x =3250-217=3033kg 取q x =3.0m 3 进碱时间(min ) t=νρf G x 100060 而ρ=1.02 ν=5m/t t=500.202.11000325060⨯⨯⨯⨯=19.1min 7.小反洗用水量(m 3) q 1=6011ft ν 而ν1=10m/t t 1=15min q 1=601500.210⨯⨯=5.0 m 38.置换用水量(m 3) q 2=6022ft ν 而ν2=5m/t t 2=30minq 2=603000.25⨯⨯=5.0 m 39.小正洗用水量(m 3) q 3=6033ft ν 而ν3=15m/t t 3=10min q 3=601000.215⨯⨯=5.0 m 310. 正洗用水量(m 3) q z =a ×V 而a=1m 3/m 3q z =1×4.00=4.0 m 311.再生一次总用水量(m 3) q=3.0+5.0+5.0+5.0+4.0=22.0 m 312.大反洗用水量(m 3) q F =60F F ft ν 而νF =10m/t t F =15minq F =601500.210⨯⨯=5.0 m 3三.除碳器的计算1.进水中CO 2含量(mg/L ) C C 1=44×[HCO 3—]+ CO 2=44×4.22+12.3=198.0 mg/L 2.进入除碳器的水量(m 3/h )q c =Q+T q =38+90.30.22=43.6 m 3/h 3.除碳器的直径(m ) d=1.13f 选用d=1.0m 的定型设备 其截面积f=(13.1d )2=0.78 m 2 4.填料层高度(H ) H=3.2m5.填料体积(m 3) V=f ×H=0.78×3.2=2.50 m 3四.阳离子交换器的计算1.交换器的直径(m ) d=1.13f 选用d=1.8m 的定型设备其截面积f=(13.1d )2=2.54 m 2 2.实际运行流速(m/h )υ=f Q =54.26.43=17.2m/h 3.一台交换器装树脂体积(m 3) V=f ×H ZH 而H ZH = 2.5mV=2.54×2.5=6.35m 24.进水中阳离子总含量(mmol/L ) C J = Ca 2++ Mg 2++ Na + + K +C J =1.90+2.33+0.71=4.94mmol/L5.交换器实际运行周期(h ) T=JC q E c G V . 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E G =800mol/m 3 T=96.46.4380035.6⨯⨯ =23.5 h 6.交换器再生用HCl 量(kg ) G=1000R VE G 而R=55g/mol G=10005580035.6⨯⨯=279kg 折成工业产品的用量(kg ) G G =ξG ×100% 而ξ=30%G G =%30279=930 kg 需2%的HCl 用量(kg ) G x =%2279=13950kg 稀释30%HCl 耗水量(kg ) q x =13950-930=13020kg 取q x =13.0m 3 进酸时间(min ) t=νρf G x 100060 而ρ=1.01 ν=5m/t t=554.201.110001395060⨯⨯⨯⨯=65.3min 7.小反洗用水量(m 3) q 1=6011ft ν 而ν1=10m/t t 1=15min q 1=601554.210⨯⨯=6.35 m 38.置换用水量(m 3) q 2=6022ft ν 而ν2=5m/t t 2=30minq 2=603054.25⨯⨯=6.35 m 39.小正洗用水量(m 3) q 3=6033ft ν 而ν3=15m/t t 3=10min q 3=601054.215⨯⨯=6.35 m 310. 正洗用水量(m 3) q z =a ×V 而a=1m 3/m 3q z =1×6.35=6.35 m 311.再生一次总用水量(m 3) q=13.0+6.35+6.35+6.35+6.35=38.4 m 312.大反洗用水量(m 3) q F =60F F ft ν 而νF =15m/t t F =15minq F =601554.215⨯⨯=9.525 m 313.系统总进水量(m 3/h )Q J =2(q c +T q )=2×(43.6+5.234.38)=90.47 m 3/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處理程序設計指南鍾政諺2001/2/22page一、淨化處理 2二、軟水處理 4三、飲用水處理8四、鍋爐用水處理10五、醫療用水處理11六、醫藥用水處理,生化用水處理12七、食品飲料用水處理八、實驗室用水處理九、電著電鍍用水處理十、海水淡化處理十一、電子廠超純水處理十二、冷卻水塔十三、Condensate 回收十四、電子廠low TOC last rinse reclamation 處理十五、電子廠酸性廢水回收處理十六、封裝廠切割廢水回收處理(參考用)十七、封裝廠研磨廢水回收處理(參考用)十八、晶元廠CMP廢水回收處理(參考用)十九、水處理單元特性說明二十、水處理需求調查資料表二十一、水量平衡計算二十二、水處理系統之管理二十三、水處理發展之趨勢二十四、水處理書單二十五、其他二十六、附錄一.淨水處理:淨水處理之作用及目的:一般淨水處理指將原水做初步之淨化處理,許多地區並不提供工業用水或自來水,因此需就近引進水源;並視水源之情況實施初步之淨化;即稱之為淨水處理。
淨水處理之要求為將水質處理至自來水標準,通常並不牽涉到脫鹽(desalination)程序。
其主要要求為脫色、脫臭、除鐵錳、消毒、降低濁度等。
淨水處理後水質要求,可參考台灣省自來水標準。
淨水處理之程序:地面水之淨水處理:地面水受季節及氣候變化,其進水水質變化較大。
在水質調查部份最好有全年度之水文調查資料,以便於掌握設計變數。
一般之處理程序如下:1.引水:引進水源,通常為土木工程範圍;例如引水渠道;伏流井取水等。
2.沉砂:原水引進通常挾帶泥沙及雜物,通常於進水口處設置欄柵阻攔雜物,原水進入一緩衝池中,將挾帶之泥沙沉澱。
3.過濾:此處過濾常採用重力式過濾,凝集加藥亦有時合併使用。
4.加氯:加氯之主要作用在於氧化及消毒,採用加氯法之優點在於殘餘氯仍有持續之殺菌能力。
一般加氯法皆採用折點加氯法。
但最大加氯量不超過10ppm.一般加氯後之餘氯量為0.5ppm。
5.輸送:將淨化水輸送至下一製程。
最典型之應用為自來水公司之淨水場;本公司之客戶中例如苗栗長春石化之原水即採用後龍溪之伏流水,即經上述之處理程序。
地下水之淨水處理:地下水一般鐵錳含量較高,濁度較低,其水質較穩定,淨化處理並須針對水質情況設計;大部份之地下水淨化流程如下:1.除沙:一般地下水經沉水式幫浦抽取輸送至一旋風分離機(cyclone)將水中之砂粒去除。
2.氧化:經除砂後,隨即添加漂白水(折點家氯法)加氯氧化,或使用臭氧氧化,亦有採用三至四層之氣曝塔實施氣曝氧化。
其目的為將水中之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即可凝集沉澱。
3.沉澱:經氧化後,大部份鐵錳即氧化沉澱,此時可添加助凝劑及高分子來加大其顆粒,水中之其他小顆粒及膠羽亦可變成大顆粒沉澱。
4.過濾:沉澱池之上層澄清液再經多層過濾器過濾即可得到淨水。
5.除鐵錳:如對鐵錳要求程度較高時,可在多層過濾器後設置錳紗過濾器(green sand)過濾,錳砂過濾之設計參數與活性碳相同,一般希望其過濾流速約為12M/hr。
錳砂經一段時間使用後,其效果降低時,可使用過錳酸鉀(強氧化劑)再生之。
地下水經淨化處理後,其處理效果鐵錳含量通常<0.05ppm以上之淨水處理常用之設計方式,常採用澄清池clarifier (或稱快速凝集沉降池)及重力式過濾器(gravity filter)視其水量及場地之大小決定程序之配置,一般因有加氯或臭氧添加,設備皆設置於室外。
二.軟水處理:軟水之定義:水中之總硬度>40ppm as CaCO3,即稱之為軟水。
軟化之程度視使用者對硬度要求而定,而軟化程序之選定亦隨原水水質及軟化程度不同而異。
廣泛之說法為凡可將水中之硬度去除之程序皆可稱之為軟化程序。
使用藥品例如:6偏磷酸鈉或抗垢劑等,並無法降低水中硬度,不能稱之為軟化。
軟化程序之種類:以下之程序皆可達到降低硬度之效果。
1.煮沸或蒸發2.石灰軟化法(lime softener)3.天然沸石軟化4.陽離子交換樹脂5.納濾(NF,nanofiltration)或逆滲透法6.電透析法(E.D.:eletrodialysis)其適用時機及流程安排茲分述如下:1.煮沸或蒸發法:使用煮沸法一般只能去除暫時硬度,而無法去除永久硬度。
蒸發法則可去除所有硬度。
不論使用煮沸法或蒸發法;因為其能源消耗量大,故適用於廢熱充裕或能源充裕之地區,如產油國家。
煮沸法程序:多效蒸發法(MSF:multi-stage-flash):中東地區使用作為海水淡化減壓蒸餾法(V.C.:vapor compressor)比MSF較節省能源之蒸發法:基本上,採用蒸發法當然不只去除硬度,甚至可脫除大部份鹽類,達到海水淡化之程度。
結冰法:市場上亦有使用冷卻至結冰之方式來達到脫鹽及軟化之效果。
2.石灰軟化法:石灰軟化法是大量用水去除暫時硬度常用之方法。
其程序如下:操作溫度如果在40℃以上時,稱之為Hot lime softener,效果較佳部份之SiO2亦可去除;其機制為沉墊Mg(OH)2時之共沉效應;平均去除7.1ppm 之Mg++時,可同時去除1ppm之SiO2使用此法只可去除暫時硬度,因此要提高去除硬度效果時,則必須添加大量蘇打(Na2CO3),使用石灰軟化法時會產生大量之污泥3.天然沸石軟化法:天然沸石之功能與鈉型陽離子樹脂一樣;皆可實施離子交換功能;其使用方式亦同樣使用鹽水再生;由於離子交換樹脂之通用;目前此法已經少人使用。
4.陽離子交換樹脂:使用陽離子交換樹脂軟化為目前最常用之軟化方式;其優點為處理後之硬度可降低至2ppm as CaCO3以下(此為軟化樹脂系統常訂定之軟水規範)其流程如下:再生藥品通常使用NaCl or HCl or H2SO4再生;視個案狀況決定。
陽離子樹脂之選擇;視水中鹼度決定使用弱酸或強酸型。
5.鈉濾(NF,nanofiltration)或逆滲透法:NF(Nanofiltration)或稱之為loose RO(鬆式RO)為對二價(含)以上之離子去除率高;而單價離子去除率低之薄膜;其截距分子量(MWCO)範圍為分子量200〜600,視其用途而異;一般說來;NF(Nanofiltration)對硬度之去除能力為98%以上;對單價離子包括HCO3-之去除率為20〜70%;,故在NF之濃縮側較不易產生CaCO3之沉墊。
NF有時又稱之為軟化RO。
逆滲透RO對離子之去除率可達90%以上;當然亦可達到軟化效果。
其流程如下:電透析(大陸稱為電滲析)為使用直流電場驅動離子透過選擇性之離子交換膜,以達到去離子之效果。
電透析之原理為法拉弟定律(Faraday’s law)。
其去離子之效率與操作電流有關,通常可達90%以上。
其流程如下:三.飲用水處理:飲用水之需求等級並不高,世界衛生組織之規範為總溶解固體(TDS)<800ppm,即可作為飲用水;但某些水源缺乏地區總溶解固體(TDS)>5000ppm仍有人飲用。
國內對飲用水之規範主要限制在於重金屬含量、大腸桿菌、色度、臭度等。
因此;飲用水之處理只要慎選水源;經過淨水處理後即可提供為飲用水。
市面上飲用水之商品可大致分為三種:1.包裝飲用水2.礦泉水3.加味飲用水1.包裝飲用水:水源水質經過處理後,包裝販賣之飲用水。
例如:杯水,桶裝水;或瓶裝水,蒸餾水等。
市場上之包裝飲用水目前之製程皆以RO為主。
國外亦有使用電透析系統生產。
市面上之××純水、××蒸餾水或××杯水等;都是採用逆滲透系統製造。
其要求標準請參考”CNS包裝飲用水標準”。
2.礦泉水:CNS對礦泉水有較嚴格之定義;一般之規定為規範礦泉水之水源為不受污染之水源;水質檢驗項目計有19項;對水源地區固定範圍內亦有嚴格之規定。
而礦泉水製造包裝過程亦規定只能以物理過濾方式處理,不能改變水質為原則要求。
因此市場上礦泉水之價格通常較包裝飲用水為高。
因為合格之水源難找。
目前,台灣地區合格之水源為統一礦泉水(瑞濱麥飯石礦),台北縣深坑之”一之汨”礦泉水(屬麥飯石礦泉水),新竹”竹寮山”礦泉水,宜蘭礁溪悅氏礦泉水等四處。
在CNS 規定之前;宜蘭礁溪及埔里為國內礦泉水主要產地,但從CNS規定後;只有水源通過標準之廠牌可使用”礦泉水”外,其他品牌皆不得使用礦泉水;只能稱為包裝水。
其製程大致如下:有些進口之礦泉水,其水源並不一定符合CNS規定;但因各地區之特性不一,而在商品上強調其特性,例如從冰山取出溶解之礦泉水等。
法國知名之”沛綠雅”礦泉水,以藍色水滴造型瓶子及含天然氣泡聞名,其水源因含有少量”苯”(BENZENE),故處理流程亦採用活性碳過濾以吸附苯。
3.加味包裝飲用水:基本上為包裝飲用水再加入其他風味之香料;有些則加入二氧化碳作為蘇打水。
包裝飲用水處理流程設計注意事項:除一般之水處理系統外,在後段充填部份,配管應使用衛生級配管。
系統必須設計有CIP裝置,及定期消毒裝置。
衛生級之定義:1.材質為SUS 3系列以上2.接液部份之表面粗糙度等級須達1.6Ra(μm)以上3接液部份不可有死角(dead lag)Ra:中心線平均粗糙度1.6Ra等級以上:精切面:經一次或多次精密車、銑、磨、搪光、研光、擦光、拋光或刮、絞、搪等有屑切削加工法所得之表面,幾乎無法以觸覺或視覺分辨出加工之刀痕。
四.鍋爐用水處理:鍋爐用水之純度視鍋爐之壓力等級而定。
一般在20kg/cm²以下之鍋爐,使用軟水即可如作為汽電共生用水,其水質要求等級相當於超純水。
鍋爐用水之考量為避免爐管腐蝕或長垢,因此一般要求軟水之硬度為2 ppm as CaCO3以下。
如作為汽電共生用水;其要求一般如下電導度:< 0.056 μmSiO2:< 5 ppbTOC:<20 ppbD.O.:<5 ppb汽電共生對水質純度要求主要之原因為避免高精密度渦輪(Turbin)腐蝕及重量不均衡,高速運轉下產生運轉異常而損壞。
汽電共生用水處理請參考第十一章:電子廠超純水系統五、醫療用水處理:醫療用水主要分為醫療器材使用及醫療行為使用二大方面。
醫療器材使用:主要用於醫療器具之清洗、消毒等用途。
醫療行為使用:主要用於調劑、檢驗等用途使用。
醫療器材使用水:主要使用經紫外線殺菌後之RO水。
其一般流程如下一般用途之醫療用水、通常其水質要求不高,菌落數要求為<100 CFU/ml如有特殊要求,通常參考之水質標準如附錄之試劑級用水//USP23標準//Biomedical grade//CAP標準等,針對各類標準,加強其殺菌、去TOC、除熱源等處理程序。
血液透析用水處理:其要求水質標準通常為以AAMI之要求為標準。
在洗腎室之規劃上;通常設計上必須要知道水量之計算洗腎機之用水比例一般為A液:B液:RO水=1:1.83:34 (l/hr)調配後之透析液電導度約為14 MS/cm故一般以病床數計水量之規劃如下:(病床數× 35 (l/hr))+其他用途(l/hr)=規劃水量血液透析用水處理處理流程:六、醫藥用水處理,生化用水處理製藥業及生化科技用水需求,請參考第二十六章附錄之水質標準表,或依照製程用途需求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