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2c1404f7ec4afe05a1df34.png)
下6一页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 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 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 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 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 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 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 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 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 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下7一页
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 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 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 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 自毁长城。 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 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 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 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 虑,编撰《金石 录》,完成丈夫未竟之 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 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 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 ,使 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 。
返回 9
李清照纪念馆: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 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 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 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 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 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 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清朝乾隆年间著名作 者任宏远曾有 《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 “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 春流漱玉声。收藏惊浩劫,漂泊感生平。往 昔风流在,犹传乐府名。”李清照的词也是 婉约 派的,诗是豪放的。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1e18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3.png)
第三部分
诗词鉴赏
三诗词鉴赏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 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辞面勾勒写词时间 与环境,昨夜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故把酒以消愁绪,翌 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 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 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三诗词鉴赏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灵动自然。词人情 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地, 却又不忍亲见,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 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真实可感。 孰料,“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 然,“却”字道出了“卷帘人”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之喜, 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对比。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 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 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感谢聆听
——完结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 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 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 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 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275fe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1.png)
文学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 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 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 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 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 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 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 的特点。
女汉子
提起李清照,后人往往对她的婉约风格赞不绝口,王士祯就在《花草蒙拾》中 评价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但事实上,她的豪放词一点 也不逊于婉约词,从她数量不多的豪放词里,可以感受到她的“倜傥丈夫之 气”。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她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 在她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豪放大胆之举,毫无顾忌地打量陌生男子,随意 地划船嬉戏,豪饮而酩酊大醉,像男子一样地外出玩耍,这些都表现了她超越 于时代的大胆率真甚至狂放不羁。所以,沈曾植曾在《菌阁琐谈》里这样评价: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当她年方二八,与青梅竹马的 赵明诚结婚后,夫妻二人琴瑟 和鸣,情投意合,二人同去郊 外春游饮酒,一句“共赏金尊 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 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 至》)”道尽其中的恩爱甜蜜。 亦或是换一个场景,在参加亲 朋好友的酒会时候,也要尽饮 杯中酒,畅快地大醉一番: “金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 昏(《庆清朝慢禁帷低 张》)”,一直喝到酒尽烛灭。 小女子心思,尽在杯中玉酿。
李清照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在汴京生 活,住的地方是清净优雅,生活品 质是典雅高贵。她生活在天子脚下, 看遍了城市的繁华。
中年丧夫
目 录
赵明诚走了,清风徐来,李清照倚 着窗边,一手搭着栏杆,一手握着 一壶酒,迷离地看着这荒凉僻静的 庭院。以往每个有星星的夜里,他 们都会坐在石椅上看漫天星辰,把 酒言欢。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ef5bb8453610661fd9f461.png)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 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 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 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 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 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又
想知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探究讨论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惜花(惜花实际上是惜春,
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名家赏评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 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 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喝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 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 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 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话写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 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 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 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 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 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又
想知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探究讨论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惜花(惜花实际上是惜春,
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名家赏评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 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 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喝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 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 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 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话写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 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69b7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9.png)
02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 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 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秦观被 贬官之后所写,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 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秦观在创作这首词时,正值他人生低 谷,仕途不顺,心情郁闷,夜晚听闻 风雨声,有感而发。
作品影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传唱 ,影响深远。
修辞手法
借代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如用“绿”来借代叶子,用“红”来 借代花。这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拟人
作者在词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应是绿肥红瘦”,将绿叶和红花拟人化 ,形象地描绘出叶茂花稀的场景,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03
主题思想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历代评价
清代词评家陈廷焯
易安此词,颇饶奇致。起得超妙,接得逼真,雨 丝风片,映带逼肖。
现代文学家夏承焘
起得超妙,非时流小令所及。
当代学者唐圭璋
起得峭拔,造意极奇。
比较分析
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比较
两首词同为李清照所作,风格相近,都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更侧重于写景,《如 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则更侧重于抒情。
富有音韵
运用平仄和韵脚,使词句富有音韵之 美,易于传唱。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雨疏风骤的景象,抒发作者 内心的情感,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
以小见大
以夜晚的雨声和风声为切入点,展现 出作者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思考,寓意 深远。
05
作品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 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 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秦观被 贬官之后所写,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 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秦观在创作这首词时,正值他人生低 谷,仕途不顺,心情郁闷,夜晚听闻 风雨声,有感而发。
作品影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传唱 ,影响深远。
修辞手法
借代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如用“绿”来借代叶子,用“红”来 借代花。这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拟人
作者在词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应是绿肥红瘦”,将绿叶和红花拟人化 ,形象地描绘出叶茂花稀的场景,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03
主题思想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历代评价
清代词评家陈廷焯
易安此词,颇饶奇致。起得超妙,接得逼真,雨 丝风片,映带逼肖。
现代文学家夏承焘
起得超妙,非时流小令所及。
当代学者唐圭璋
起得峭拔,造意极奇。
比较分析
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比较
两首词同为李清照所作,风格相近,都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更侧重于写景,《如 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则更侧重于抒情。
富有音韵
运用平仄和韵脚,使词句富有音韵之 美,易于传唱。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雨疏风骤的景象,抒发作者 内心的情感,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
以小见大
以夜晚的雨声和风声为切入点,展现 出作者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思考,寓意 深远。
05
作品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d92822aa00b52acfc7caf9.png)
三.艺术特色
1.这首小令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 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 2.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 种写法,真实可感,画面感强;行文上显得紧凑而 有内容; 3.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 花,以“肥”“瘦”代指多少,语言凝练,生动鲜 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李清清照 照
教学目标: 1.我知道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 3.我会赏析词的美体味情感。 4.我能流利的背诵。
李清照(1084—1155?),
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 士。宋词有“婉约”、“豪放” 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李清照的父亲李 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 学者。她早年过着平静、优越 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清丽 婉约。金兵南下,北宋灭亡, 她饱受流亡之苦,诗词中多寄 身世之感、故国之思多表现哀 伤。她的作品被后人编辑成
醉花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词人的一次郊游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
节?
夏天,“藕花深处”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5)为什不是么,“会争渡误”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沉起醉”
高中语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部优课件
![高中语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部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ac9ec03d8ce2f01662314.png)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剪 月满西楼。
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 雁字回时, 剪 月满西楼。
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 雁字回时, 剪 月满西楼。
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 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 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 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 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 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 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 说:“海棠花依旧如故”。 知道吗?知道吗?应是 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一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2.尽管饮酒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 事是什么?
3.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试问卷帘人? “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却道”有丰富 的内涵,请同学们说说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6e6d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e.png)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 既然兴 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 的失误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 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作者
的什么心理
明确:女主人公昨 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 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 落红满径了 之所以试 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 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 悲惨,1个“试”字,将 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 地传达出来 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 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 “应是”也包含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n词人回忆了1次 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醉在归途中误 入藕花丛中,把 栖息的水鸟都吓 飞了 表现了作 者早期生活的情 趣和心境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在1个 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 shàn 溪,为的是忽然 兴至,要去访问1个朋友戴安道 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 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声誉. 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
术的是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 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 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
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 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 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 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 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 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
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 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
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
明确: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怎么 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 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 的推测与判断,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 不是”之意 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 在,可谓语浅意深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 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作者
的什么心理
明确:女主人公昨 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 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 落红满径了 之所以试 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 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 悲惨,1个“试”字,将 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 地传达出来 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 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 “应是”也包含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n词人回忆了1次 愉快的郊游情景, 因醉在归途中误 入藕花丛中,把 栖息的水鸟都吓 飞了 表现了作 者早期生活的情 趣和心境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在1个 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 shàn 溪,为的是忽然 兴至,要去访问1个朋友戴安道 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 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声誉. 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
术的是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 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 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
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 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 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 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 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 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
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 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
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
明确: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怎么 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 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 的推测与判断,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 不是”之意 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 在,可谓语浅意深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PPT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cc4e645acfa1c7aa00cc98.png)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 急猛。 疏:指稀疏。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 夜,仍有 余醉未消。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 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 凋零。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 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作者 的什么心理? `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 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 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 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 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 字有何内涵?
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 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 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 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 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走近李清照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 的琼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 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 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 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 四十六岁。
赏析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 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悠悠然醒来, 天已大亮。但昨夜之思,却已然如隔在胸, 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 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 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 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 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公开课)PPT精选文档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公开课)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3bf02bac5da50e2534d7f88.png)
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
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
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
5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
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
21
如梦令 宋·李清照 •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22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23
• 两词均为小令,结构和 音律都是单词,表现手 法上都侧重勾勒线条, 往往通过一两个字,一 两句话,达到概括表现 主题的目的。另外,从 表现内容上看,也都是 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 生活,都从醉酒、花美 等自然界的变化中刻画 主人公热爱生活、珍惜 生活和青春的朴素感24情。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39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肠。 ——杜牧《清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及韵脚。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
令”。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 。
3
知识积累
词按字数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 58字以内 ⑵中调; 59至90 ⑶长调:91字以外。 本词是一首小令。
4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课件1 (共22张PPT)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课件1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7327e4f5335a8102d220db.png)
李清照的人生际遇
到李清照43岁,金兵大举入侵,夫妇二人流离 失所,行至乌江,在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李 清照写下了豪迈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的诗句。
北宋灭亡,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旧病复发, 病死南京。此时的李清照孤苦伶仃, 四处飘泊, 她也病倒了。突然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大献殷勤, 二人结婚。可他娶她是为了侵吞李清照的财物, 一旦到手,对李清照百般虐待,她只好向官府申 诉离婚。
朗读,感词之画面美
1、自由朗读,这次经历一直萦 绕在词人心中?你能找出来吗?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愫?
2.“常记” 把读者不由自主地 引到了词境。词人常常记起哪些 情景,哪些画面呢?结合词句, 发挥想象,描绘一处扣人心弦的 记忆。
赏读,品词之语言美
哪个字最能表达李清照的心情呢?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根据乐调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 可分为:
• 小令:58个字以内 • 中调:58——90个字 • 长调;9记起有一次在溪边的亭子里游 赏,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因为喝得大醉 而不知道回家的路。尽情地游乐过后,天 黑往回划船,却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 抢着划呀,划呀,却惊动满滩的水鸟,成 群的从水面飞起。
后期的诗词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后期的诗词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 人生无常,不如意十有八 九,但我们心中一定要像李清 照那样留下最美的回忆,要永 存那最美好的梦想。让我们永 远常记那美丽善良、和谐安详 的传世之作——《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b69f8d9ec3d5bbfd0a74fb.png)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注释 译文
写作背景
鉴赏
相关图片
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代表作品
李清照纪念堂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 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 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 环形山的女性。
下一页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 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 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 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 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返回
李清照纪念馆 :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 ,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 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
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
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
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声急骤。
疏, 风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⑤卷帘
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
多而红花少。
鉴赏:
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清晨女诗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 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 ,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赶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 侍女回答:海棠还和昨天一样。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女的粗 心,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经过一夜风雨,现在应该是绿 叶多红花少啊。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花的痛惜、 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 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注释 译文
写作背景
鉴赏
相关图片
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代表作品
李清照纪念堂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 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 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 环形山的女性。
下一页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 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 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 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 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返回
李清照纪念馆 :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 ,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 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
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
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
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声急骤。
疏, 风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⑤卷帘
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
多而红花少。
鉴赏:
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清晨女诗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 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 ,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赶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 侍女回答:海棠还和昨天一样。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女的粗 心,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经过一夜风雨,现在应该是绿 叶多红花少啊。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花的痛惜、 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 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10
写作背景: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 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 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今人王仲 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 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 所云,显非事实。”(第25页)王说甚是。这首词肯定 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 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 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 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 于这一段时间。
返回 9
李清照纪念馆: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 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 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 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 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 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 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清朝乾隆年间著名作 者任宏远曾有 《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 “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 春流漱玉声。收藏惊浩劫,漂泊感生平。往 昔风流在,犹传乐府名。”李清照的词也是 婉约 派的,诗是豪放的。
下6一页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 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 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 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 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 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 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疏, 风声急骤。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 红花少。
12
鉴赏:
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清晨女诗人 从沉睡中醒来,还带着一些酒意,隐约 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 户,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赶 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侍女回答:海棠 还和昨天一样。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女 的粗心,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经 过一夜风雨,现在应该是绿叶多红花少 啊。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花 的痛惜、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叶多花少, 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 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 如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 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 美好的生活。
下5一页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 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 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 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 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 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 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 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 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 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 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下7一页
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 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 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 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 自毁长城。 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 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 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 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 虑,编撰《金石 录》,完成丈夫未竟之 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 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 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 ,使 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 。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父李格非,北宋齐州 人(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齐鲁著名学 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 吏部侍郎赵挺之子,金石考据家。
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 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 约五十首左右。
返回 3
代表作品:
词:《武陵春》、 《醉花阴》、 《一剪梅·红藕 香残玉簟秋》、 《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 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 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 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等。
诗:《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 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等。
文:《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
返回 4
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 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 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 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 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 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 时代便工诗善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注释 译文
写作背景
鉴赏
相关图片
1
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代表作品
李清照纪念堂
2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 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 称“易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 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下8一页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 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 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 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 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 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 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靠, 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 后寂寞地死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