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proe)二辊轧机的三级项目ppt

合集下载

《数控技术与应用》三级项目指导书

《数控技术与应用》三级项目指导书

《数控技术与应用》课程三级项目指导书燕山大学机械制造系2012年3月目录第1章项目知识基础 (1)1.1 基本原理 (1)1.2 基本编程指令 (3)1.3 基本编程方式 (5)1.4 车床基本操作 (6)1.5 铣床基本操作 (7)第2章项目(一):数控车镗加工 (10)2.1 项目内容 (10)2.2 加工条件 (10)2.3 考核方式 (11)第3章项目(二):数控车铣加工 (14)3.1 项目内容 (14)3.2 加工条件 (14)3.3 考核方式 (15)第4章操作面板简介 (18)4.1 机床操作面板 (18)4.2 数控系统操作 (21)第1章项目知识基础1.1 基本原理1)数控加工原理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只需要将零件图形和工艺参数、加工步骤等以数字信息的形式,编成程序代码输入到机床控制系统中,再由其进行运算处理后转成驱动伺服机构的指令信号,从而控制机床各部件协调动作,自动地加工出零件来。

当更换加工对象时,只需要重新编写程序代码,输入给机床,即可由数控装置代替人的大脑和双手的大部分功能,控制加工的全过程,制造出任意复杂的零件。

编程部分机床控制部分图1-1 数控加工原理框图1)数控加工原理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只需要将零件图形和工艺参数、加工步骤等以数字信息的形式,编成程序代码输入到机床控制系统中,再由其进行运算处理后转成驱动伺服机构的指令信号,从而控制机床各部件协调动作,自动地加工出零件来。

当更换加工对象时,只需要重新编写程序代码,输入给机床,即可由数控装置代替人的大脑和双手的大部分功能,控制加工的全过程,制造出任意复杂的零件。

机床坐标系统及联动加工2)数控加工坐标数控机床加工时的横向、纵向等进给量都是以坐标数据来进行控制的。

象数控车床、数控线切割机床等是属于两坐标控制的,数控铣床则是三坐标控制的,还有四坐标轴、五坐标轴甚至更多的坐标轴控制的加工中心机床等。

坐标联动加工是指数控机床的几个坐标轴能够同时进行移动,从而获得平面直线、平面圆弧、空间直线、空间螺旋线等复杂加工轨迹的能力。

《辊压机培训》PPT课件

《辊压机培训》PPT课件
《辊压机培训》PPT课件
辊压机部分概述
一、工作原理 二、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三、辊压机的基本结构 四、各部分功能及故障分析
2
辊花层 ZD310 硬质层 ZD5 过渡层 ZD3
层压破碎理论
物料密实阶段 物料破碎阶段 物料成饼阶段
3
稳定工作的条件
第一 相对密封的破碎腔 第二 足够大的破碎压力 第三 一定程度的过饱和喂料、 通过量。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结束
4
进料装置
料压的重要性
通过量(T)=辊缝(m)× 辊宽×线速度×3600 ×2.2 (吨/m3)
侧挡板的重 要性
5
必要工作压力
作用:提供必要的压力。
细粉量
压力(kg)
70 100
150
1、从曲线中可以看到,当油缸压力在50以下时,细粉量很少。 2、当压力从70--100时,细粉量最多, 3、当压力大于150时,细粉量基本不再变化。 结论:当工作压力在70-100之间工作时,效果最好,压力过高,细粉重新聚合。
扭力支撑
挤压辊装置
8
机架
9
传动
四、信号采集系统
11
液压系统
一、液压系统的作用、压力的计算及基本公式 P1*V1/T1=P2*V2/T2
二、液压系统及各阀的工作原理 三、常见故障:1、不保压:各溢流阀故障的判断。
2、左右压力不均等。3、一侧压力不稳,频繁辊 缝跳闸。多见于调试初期。结构的变化、三通阀 的取消。
量 常见故障的判断:液压系统(辊缝、辊偏、未
启动)、干油系统(泵、分配器)、润滑系统 (油温、轴温、轴震)、信号采集系统(无效 值、温度、变送器)
23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金属工艺下压辊轴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下压辊轴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班级:车辆一班小组成员:xxx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xxxx提交时间:2023年6月28日星期二目录一、零件分析 (1)1、零件名称 (1)2、Caxa图 (1)3、三维图 (2)二、铸造工艺设计 (2)1、工艺分析 (2)2、选择造型方法 (2)3、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3)4、确定加工余量 (4)5、确定起模斜度 (6)6、确定线收缩率 (6)7、确定浇注系统 (6)8、最终加工工艺图 (7)三、锻造工艺设计 (7)1、锻压概述 (7)2、零件的工艺分析 (7)3、毛坯形状的具体工艺参数及加工工艺流程 (8)1)考虑锻件敷料、锻件余量、锻件公差,绘制锻件图 (8)2)毛坯质量及尺寸的计算 (9)3)选定锻造设备 (10)4、加工温度 (11)5、具体加工流程 (12)四、后期处理 (14)1、步骤具体道具及机床 (14)1)铣键槽 (15)2)磨削加工 (16)3)螺纹孔加工 (17)五、工艺比较 (17)六、成员感想 (18)七、评分表 (20)八、参考文献 (21)一、零件分析1、零件名称下压辊轴2、Caxa图3、三维图二、铸造工艺设计1、工艺分析该零件属于轴类件,且为细长阶梯下压辊轴,由于水平放置会使铸件轴的同直径处上下质量不同样,故选择竖直浇筑2、选择造型方法零件材料45钢,小批量生产且结构简朴,故选择手工沙箱造型。

3、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由于竖直制造沙箱会出现不利于取模的现象,而水平放置又会使铸件轴的同直径处上下质量不同样浇注时零件轴线成水平位置,故制作沙箱时沿轴线水平分型,浇筑时将沙箱立起来,即采用水平分模造型,竖直浇筑的方法。

4、拟定加工余量由课本28页表1-1毛坯铸件典型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可知钢并且手工砂型可知为G~K级,我们选择J级。

根据课本28页表1-2规定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轴的最大尺寸为42,在40-63之间规定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为1.4。

二辊轧机说明书

二辊轧机说明书

燕山大学Inventor三级项目二辊轧机机构装配设计专业:11级轧钢3班成员名单:杨雄张勇强张江昌刘东琦梁光维指导老师:于凤琴2013年10月31日前言二辊轧机三级项目主要通过对轧机二维图纸的分析,加深锻炼认识分析图纸的能力,通过Inventor软件对各个零件的绘制,进一步熟悉该软件的各种绘图功能,掌握各种零件的绘制过程和技巧。

在轧机设计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轧机结构件,可以使设计者充分了解轧机结构,对轧钢专业的学生以后设计轧机打下基础。

目录第一章、Inventor软件说明及二辊轧机设计介绍第二章、辊系结构设计2.1 辊系结构介绍2.2 零件的绘制2.3 装配辊系结构第三章、机架结构设计3.1 机架结构介绍3.2 零件的绘制3.3 装配机架结构第四章、压下结构设计4.1 压下结构介绍4.2 零件的绘制4.3 装配压下结构第五章、总的装配图第六章、小结6.1 组员分工和组内评分6.2 心得与体会6.3 参考文献第一章、Inventor软件说明及二辊轧机设计介绍Autodesk Inventor软件为工程师提供了一套全面灵活的三维机械设计、仿真、工装模具的可视化和文档编制工具集,能够帮助制造商超越三维设计,体验数字样机解决方案。

借助Inventor软件,工程师可以将二维AutoCAD绘图和三维数据整合到单一数字模型中,并生成最终产品的虚拟数字模型,以便于在实际制造前,对产品的外形、结构和功能进行验证。

通过基于Inventor软件的数字样机解决方案,您能够以数字方式设计、可视化和仿真产品,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开发成本,缩短上市时间。

二辊轧机具有先进的轧制工艺参数计算机采集装置,可进行轧制过程的压力、转矩、电机功率、转速等参数的测量。

设计步骤:1 辊系结构设计;2 机架结构设计;3 压下结构设计;第二章、辊系结构设计2.1 辊系机构介绍辊系机构简介:组成:辊系主要由两个轧辊及四个轴承座与轴承组成。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

《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三级项目报告内容:偏心轴加工工艺制定班级:13级机自12班小组成员:周凯、秦宇、高伟男、吕昊霖指导教师:邹芹朱玉英提交时间:2015.6.18目录一、零件的整体概述及分析二、轴的制造(方法一)1.铸造工艺⑴工艺分析⑵造型方法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⑷确定加工余量⑸绘制铸造工艺图2.机加工工艺⑴机加工工艺性分析⑵粗加工⑶螺纹加工⑷调质处理⑸半精加工⑹精加工⑺铣三、轴的制造(方法二)1.锻造工艺⑴毛坯锻造的工艺分析⑵绘制锻件图⑶变形工艺⑷确定加工余量⑸确定毛坯尺寸⑹选择锻造设备和工具⑺确定锻造温度⑻工艺方案⑼锻后处理2.机加工⑴粗加工⑵调质⑶半精加工⑷精加工四、成员感想五、参考文献一、对零件进行整体概述,以方便对零件工艺流程的制定该零件为偏心轴,由40Cr制成,属于调质钢,偏心轴的外圆直径分别为Φ52、Φ55、Φ58、Φ70、Φ76、Φ80、Φ96和Φ55,属于阶梯轴,轴的中间处有键槽,左端面有两个螺孔,右端面有一个中心孔,且只需制造一个零件。

拟定流程:1.铸造--机加工2.锻造--机加工二、轴的制造(方法一)1.铸造工艺⑴工艺分析铸件为一阶梯轴,铸造简单,而且对后续加工有便利。

⑵造型方法由于毛坯为对称性铸件,因此采用分模造型的方法;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由于轴对表面要求高,根据铸件的重要表面朝下或处于侧面的原则,所以,本铸件采用平放方式进行铸造。

浇注时毛坯轴线呈水平位置,沿轴线水平分型;浇注位子图分型方案⑷确定加工余量①工件为单件生产,且为调质钢,经查表该铸件的公差尺寸为14,加工余量为J级。

则对于Φ52段加工余量为6.0mm、Φ55段加工余量为6.0mm、Φ58段加上下工余量为6.0mm 、Φ70段加工余量为6.5mm 、Φ76段加工余量为6.5mm 、Φ80段加工余量为7.0mm 、Φ96段加工余量为8.0mm 、和Φ55段加工余量为6.0mm 。

② 收缩余量()%100L /⨯-=m Lj Lm k 。

燕山大学钢管轧制工艺及设备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钢管轧制工艺及设备三级项目

钢管轧制工艺及设备三级项目编制轧制表专业:小组名单:日期:2014年10月目录一、项目简介 (3)二、项目要求 (3)三、计算方法 (3)四、计算编制轧制表 (4)4.1任务书 (4)4.2轧管后光管尺寸 (5)4.3孔型和连轧管芯棒选取 (6)4.4荒管的尺寸计算 (8)4.5管坯尺寸计算 (9)4.6穿孔机调整参数 (11)4.7最终结果统计 (12)一、项目简介为使整个机组中各设备平衡协调的工作,必须把各道工序的工作量(集中表现为各设备上的轧件变形量)分配得当。

在生产中予先根据主要工艺参数包括钢管的尺寸、工具的形状及尺寸、轧机的调整参数等进行计算,据此组成的工艺文件即为轧制图表,简称轧制表。

轧制表在日常生活中起指导生产的作用;在设计建设新的钢管厂时,首先根据任务书中生产纲领的要求(品种规格范围、产量、质量等)计算编制轧制表,然后依此为据提出机组中各主要设备的基本参数及其布置形式等,最后再作出通过能力平衡等设计计算工作。

因此,可以认为轧制表是一切设计工作的基础。

二、项目要求1、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分配工艺变形量,使各设备间负荷作到均衡;2、为了保证质量和轧制过程的正常进行,机组中各设备所承担的工作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充分考虑毛坯、变形量及工具的调整等。

三、计算方法逆轧制顺序即由成品管向管坯推算、顺轧制顺序即由管坯向成品管推算和由中间轧管工序向两头(管坯和成品管)推算三种。

一般在设计新的钢管时车间多半采用逆轧制顺序的方法进行轧制表计算。

四、计算编制轧制表4.1任务书在MPM连轧管机组中生产Φ114.3×9.56mm、11m定尺长的N80石油套管(钢号30Mn4),已知机组有二辊斜轧穿孔机一台、七机架连轧管机一台、14机架减定径机一台,试编制轧制表。

轧机孔型系数表孔型系Φ181 Φ235 Φ247 Φ291 Φ310 Φ356管坯直径mm 210 270 270 310 310 350单重kg/m 270.16 466.59 466.59 588.72 588.72 750.45毛管外径mm 220 283 294 340 356 402 壁厚mm 20.5~60.0长度mm 3.5~11.0连轧后外径mm 181 235 247 291 310 356 壁厚mm 4.5~39.65长度mm 11.5~34.5脱管后外径mm 173.4 225.8 239 281 285-302.3323.9-344.1 壁厚mm 4.58-39.96长度mm 11.78-35.0连轧直径mm 1架最大mm 700 730 730 780 780 780 最小mm 637 660 660 720 735 735 2架最大mm 700 730 730 780 780 780 最小mm 640 660 660 720 735 735 3最大mm 700 730 730 780 780 780架最小mm 588 660 660 720 730 7304架最大mm 600 650 650 670 670 670 最小mm 500 590 590 610 640 6405架最大mm 600 650 650 670 670 670 最小mm 530 590 590 610 630 6306架最大mm 600 650 650 670 670 670 最小mm 504 590 590 610 630 6307架最大mm 600 650 650 670 670 670 最小mm 510 590 590 610 620 620轧管机芯棒尺寸孔型系列181 235 247 291 310 356 芯棒直径127.8 166.6 188.5 210.3 250.3 302.4 131.8 181.8 194.4 220.3 255.5 310.4139.8 187.1 199.9 232.7 260.4 317.3143.8 197.2 205.1 238.9 264.8 323.1147.8 201.8 209.8 250.3 268.4 328.1151.7 206.2 214.3218.4255.5 271.9 332.3 155.4 210.3 222.2 260.4 274.7 335.9158.8 215.8 225.8 264.8268.6 277.1280.8338.9161.7 217.9 229.1 271.9 284.4 166.6 220.2 231.8232.7274.7 287.7 168.3 222.2 234 277.1 290.3169.9 171.7 224 235.4 293.5295.74.2轧管后光管尺寸定径后的钢管尺寸,即为成品管的热尺寸,所以钢管的外径为:D R =1.01D 0=115.4mm定径后钢管的壁厚取成品管的公称壁厚: S R =S 0=9.56mm4.3孔型和连轧管芯棒选取根据表1轧机孔型系数表,由于成品管的外径为D 0=Φ115.4,则选取Φ235孔型。

燕山大学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三级项目“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综合实验报告———不同刀具角度及切削用量下表面粗糙度控制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组员:指导老师:不同材料在不同刀具角度及切削用量下表面粗糙度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金属材料的切削性能。

2、掌握刀具角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掌握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综合影响规律。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普通卧式车床2、普通车刀3、铸铁工件4、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或光切显微镜三、试验原理金属切削加工的工件表面微观上表现为间距较小(小于1mm)、高低起伏的微小峰谷。

这些峰谷的一些特征参数即为表面粗糙度,其值反映了零件表面加工痕迹的高低不平程度和峰谷间的某些特征。

它和工件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以及零件表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一样,是度量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削刃构造、切屑形状、加工振动、刀具角度、材料性能、切削用量等,我们实验主要研究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 刀具角度:主要考察主偏角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即主偏角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大,主偏角越小,表面粗糙度越小。

观察刃倾角对切削流动方向的影响。

2. 切削用量:主要考虑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1)切削速度v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加工塑性金属时,v值越高,材料的变形越小,粗糙度值也越小。

v小于5m/min 或大于100m/min,不宜产生积屑瘤,对减小Ra 值有利。

v在20~30m/min 时切削塑性材料最易产生积屑瘸,使Ra 值增加。

常用低速或高速切削以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

(2)进给量f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根据公式H=f/(ctgKr十ctgKr′)减小进给量f可有效地减小残留面积高度H,故可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3)背吃刀量a p 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影响都小。

二辊轧机结构设计PPT

二辊轧机结构设计PPT
专业:11级轧钢3班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前言
二辊轧机课程设计主要通过对轧机二维图 纸的分析,加深锻炼认识分析图纸的能力,通 过Inventor软件对个零件的绘制,进一步熟悉 该软件的各种绘图功能,掌握各种零件的绘制 过程和技巧。在轧机设计中,会接触到各种各 样的轧机结构件,可以使设计者充分了解轧机 结构,对轧钢专业的学生以后设计轧机打下基 础。
11
机架装配图
通过螺钉将两个对称机架进行包括上下轧辊和若干保准件在内 的共计36个零件,依据上而下,内而外的原 则装配零件,运用插入、配合等约束以及装配 的方式将轧辊和挡环、铜挡环、上半环螺丝、 下半环螺丝、操作侧轴承座、传动侧轴承座、 销轴、轧辊轴承装配在一起,再装入标准紧固 件将凸定位垫固定,最后在轴承座上装入销钉 完成辊系的装配。 二、机架的装配 将左右机架装配到一起,然后调入并安装好标 准紧固件,左后装入定位垫,完成机架的装配。
20
Page
21
静态分析
2013/10/30, 22:47 是 体积 质量 Mises 等效 应力 等效应变
否 是 轧辊:1 0.5
平均元素大小(模型直径的分 数) 最小元素大小(平均大小的分 数) 分级系数 最大转角 创建弯曲网格元素 对部件网格使用基于零件的 测量
0.1 0.2 1.5 60 deg 否 是 Page 16
Page 2
二辊轧机
二辊轧机设备为低碳钢、有色金属 板材冷轧实验设备。具有先进的轧制工艺参数 计算机采集装置,可进行轧制过程的压力、转 矩、电机功率、转速等参数的测量。因此、在 该设备上可进行材料轧制工艺的研究和冷轧件 的开发。
Page 3
目录
二辊轧机设计介绍 辊系结构设计 机架结构设计 装配图 爆炸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辊操作侧轴承座三维视图
下辊传动侧轴承座二维视图
下辊传动侧轴承座三维视图
轧辊轴头二维和三维视图
传动侧保护罩二维和三维视图
操作侧保护罩二维和三维视图
上半环螺丝二维三维视图
下半环螺丝二维三维视图
铜挡环,挡环二三维视图
辊系机构整体视图
辊系机构爆炸视图
机架机构整体视图
机架机构机介绍
• 组成:两个轧辊的轧机机座 • 功能:具有先进的轧制工艺参数计 算机采集装置,可进行轧制过程的 压力,转矩,电机功率,转速等参 数的测量。
辊系机构介绍
• 组成:辊系装置主要由轧辊、上下 辊传动侧轴承座和上下辊操作侧轴 承座组成 • 功能:通过上下轧辊的滚动来碾压 钢材等。
机架结构介绍
Pro-E课程设计 二辊轧机辊系机构装配设计
项目组成员: 指导老师:于凤琴
目录
• • • • • • • • • 1.二辊轧机介绍 2.辊系机构介绍 3.机架结构介绍 4.机构各零部件视图 5.辊系机构整体视图 6.辊系机构爆炸视图 7.机架结构整体视图 8.机架机构爆炸视图 9.辊系机构动画演示
• 组成:机架主要由传动侧机架、操 作侧机架组成 • 功能:机架是二辊轧机的重要部件, 用来安装整个辊系及轧辊调整装置, 并承受来自轴承座的全部轧制压力。
轧辊二维视图

轧辊三维视图
上辊传动侧轴承座二维视图
上辊传动侧轴承座三维视图
上辊操作侧轴承座二维视图
上辊操作侧轴承座三维视图
下辊操作侧轴承座二维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