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一二级联动资金缴纳及返还基本情况说明

土地一二级联动资金缴纳及返还基本情况说明

土地一二级联动资金缴纳及返还基本情况说明

天津市土地出让金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取得土地时必须全额缴纳出让金。针对土地整理单位自己拿地也不可同时与土地整理成本冲抵。

具体流程:

1摘牌缴纳全额土地出让金

(一般签订合同30天内交50%,90天内交齐全款)

2出让金上缴市整理中心

3市整理中心上缴市财政局

4市财政局根据成本审核相关情况返还整理成本

5整理成本返还至整理中心

6整理中心返还至土地整理单位

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管理及实战案例分享

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管理及实战案例分享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大纲: 一、土地一、二级联动整体方案策划 1.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认知 (1) 一二级土地联动项目的主动与被动选择 (2)一、二级土地开发中土地价值的有效挖掘 (3)一、二级土地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研判(结合案例) 2.全国各地对于一级土地开发执行深度的对比表 二、土地一、二级联动实施流程及关键节点 1.一、二级土地整理常规流程图解析 案例:某项目一级开发整理 2.一、二级土地项目开发重点管理 (1)一二级土地整体战略定位 (2)项目开发步骤及强度 (3)开发周期策略 3.一二级土地开发运营管理 (1)一级土地分期出让时序 (2)二级土地分期开发策略 (3)一二级项目优惠政策的策划与获取 4.土地一、二级开发核心内容

(1)土地总体规划(土地指标获取,土地整理及征用等)、城市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2)道路、公共空间、公共节点景观、水电气等公共配套、房屋拆迁及安置、附属工程等(派出所、学校、体育馆、安置房、公租房等) (3)产品定位、设计前置化、工程管理三大目标、销售策略与技巧、物业运营等二级开发重点板块 案例:万科、中信案例比较分析 (4)一级转二级的关键点(核定挂牌价、设置门槛条件、补充协议的签订、利用瑕疵问题延缓进度) 三、土地一、二级联动项目经济测算 1.出售型物业土地获取前的静态测算 案例:龙湖项目拿地前测静态测算表 2.出售型房地产项目动态测算表分解 案例:小苑项目测算表详解 3.长期持有型物业的经济测算模型 案例:花园城持有型物业测算表 四、土地一、二级联动项目运作风险 1.风险问题(结合案例) (1)交易方风险 (2)国家及当地法律、法规变动风险 (3)人脉风险(政府换届等) (4)融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2. 风险控制策略及手段 (1)合理分配资金,滚动开发 (2)品牌开发企业的一二级联动

土地调研表

土地调研表

备注:周边是指方圆一公里范围内

拿地39问 1.该城市现有商圈地理位置、主导商业业态及规模? 2.当地关于用地性质的规定:商业、酒店、居住、办公各类用地各如何规 定? 3.出让方式当地规定必须净地出让还是可毛地出让?对毛地出让当地政 府有何具体规定? 4.是否需要回迁房及回迁房的具体面积、户数和交付时间? 5.土地上现有建筑物的类型与面积:地块上是否有其他现存的需要清除的 障碍物?地块内的有无需要保护的建筑、公共设施及公建配套,如古建筑、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人防设施、变电站等,如有,是否可以拆除,是否需支付相应的补偿费,补偿费为多少?是否已含在土地成本中? 6.当地政府对地块内的园林和树木是否有保留、保护的要求?如没有,则

申请伐移树木需报哪些部门审批,是否需另外交纳什么费用? 7.是否有变电站、管线等在地块内或经过地块?是否有穿越该地块的管线? 如电缆等;尤其是邻近房屋正在使用的公共管线是否穿越该地块? 8.是否有河流、小溪流经本地块,地块内的湖泊、鱼塘的数量大小和分布, 水利及水务部门有无保留及改造的要求? 9.地块上从前是否有化工场或对地块存在潜在污染的相关类型的厂房等? 此污染问题是否会对未来项目的发展有影响?是否从事过相关的检测工作?如有,提供相关的报告。 10.当地规定的交地标准如何?交地时地块规划红线内是否达“三通一平”: 通路、通电、通上下水及场地自然平整? 11.交地规划红线外基础设施是否达到“八通”[通路、通电(是否能按照开 发商的要求量提供10KV多回路电源到项目规划红线)、供热管线通、通雨水排放、通污水排放、通上下水、通燃气、通电话及有线电视]?如交

土地一二级联动流程、风险、控地方法

土地一二级联动(流程技巧风险) 地产公司的土地来源无非是四种:招拍挂、资产收购、股权收购、司法拍卖资产处置这四种。但是随着近期土地市场愈发地火爆,招拍挂拿地更多地是在拼自持、拼无偿移交、拼现金流,拿不到地的不好受,拿到地也好不了多少。 很多公司转而在做收并购和资产收购类项目,但是这种项目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风险不可控,而且市场上所剩的优质项目也并不多了。很多公司又想到了一二级联动,这是一种不错的拿地思路。本文就作者参与的多个一二级联动项目,并最终挂网拿地的经验,做一些分享。 一二级联动,指的是房地产公司参与从土地一级整理到土地挂网,最终取得土地的全过程。一二级联动的项目常见的有旧城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与熟化两种。一二级联动的优势在于既可以通过参与土地一级整理获得土地一级开发的利益分成,又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手段低价获得大量成片的土地,是很多大型地产公司增加土地储备所梦寐以求的。 第一部分获得一二级联动的项目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前提:良好的政商关系与影响力 往往来说一二级联动项目都是由地方政府的平台公司操作的,民企能做的只是少部分。在能做的这少部分里面,如果你总结之后都会发现,很多公司在自己的发源地或者深耕的区域,是会有一些一二级联动的项目的。 原因何在,一来是所在区域发展多年积累良好的政商关系,相关的资源比较丰富,能够接触到最新鲜的项目信息,也比较容易利用资源拿到项目。二来是在

地方深耕多年,开发实力和品牌接受程度有目共睹,地方政府更愿意接受这类企业,毕竟玩儿砸了可不好。 因此具备良好的当地政商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基础:有勾地经验与能力 首先应当知道地方政府对于该项目的需求,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基于财政的压力,政绩的表现,心里的大好蓝图得不到实现。在项目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需求,是解决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引入产业、城市发展还是解决土地财政困境,然后提出对应的答案。 其次是要了解自己公司有无相关勾地的IP、题材,能否讲出生动的故事,最好是能有一两个成熟落地的项目,作为案例,说服力才会强。很多人去找地方政府谈项目,什么康养项目、文旅项目、产业项目,只会喊口号,谈概念,连自己的故事都讲不清楚,这样是不行的。 再次是要对自己公司的实力有准确的把握,根据自己公司目前的规模,市场上的排名,公司的资金实力,战略需求,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从而在谈项目时,对项目的面积大小,开发时间周期,风险把控有一个全面可观的认识。 关键:雄厚的资金实力及畅通的融资渠道 资金层面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个是一级开发的资金实力,一级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自有资金,靠政府是不可能的,政府之所以放开一级开发的准入,就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解决财政不能解决的问题。对项目的资金需要事先应当有一个准确的测算,前期的资金投入是百分之百的自有资金,而且这种前期情况是没有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相关的融资产品方案的,在后期的时候可以通过股权合作的形式获得部分融资。 二个是二级市场拿地配资的能力。这个其实比提供一级开发资金还难,在资管新规23号文以前,地产前融配资还是可以做的,但也要求30%的自有资金,这对于本来在一级开发已经打光了几乎所有子弹的房企来说,要求确实很高。在23号文以后,地产前融可操作的空间变小了,银行基本上只能做432的开发贷了,信托、险资做前融还有部分操作空间,但审查越来越严格,债权投资空间很小,大部分只能是做股权投资。 这就要求做一二级联动的地产公司必须由一定的规模,可以从其他项目抽调流动资金,或者直接向集团总部借用资金。 三个是融资的能力,特别是长期融资的能力,鉴于一二级联动开发的时间一般为五年甚至长达十年,普通的房地产融资一般都是1-2年的时间,这种压根不够用。这就需要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量身定制长期的金融方案。 还有个思路可取,中央对地方政府旧改、土地储备是有专项地方债扶持的,可以利用专项地方债,获得部分融资,这个问题还要具体咨询金融机构的朋友,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保障:专业的操刀团队 其一、综合能力过硬的一级开发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懂拆迁,能下乡,能讲故事,善于搞政府关系,执行力极强的团队。 其二、高效的二级开发团队,二级开发的目标是要尽可能快地开盘、回笼现金流,从而弥补一级开发的资金。从而为后续的一级整理提供源源不断地资金,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例如,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 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 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 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 作,良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 技术工作,要有规范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 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一二级联动开发的盈利模式及风险

一级开发的5种赢利模式 开发成本补偿+增值收益 开发成本 固定比例土地出让金分成 持有优质配套设施, 持续赢利 一二级联动开发

1.开发成本固定比例 这一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开发企业和政府分工进行一级开发,根据开发企业分工的多少,每年获得开发成本或支出的2%--15%作为收益。 2.土地出让金分成 具体来说,是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比如30%---70%给予企业。 3.开发成本补偿+增值收益 也就是说,政府先对企业一级开发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补偿,然后用土地出让金减去开发成本,双方分成。

4.一二级联动开发 这个模式的核心在于,开发商通过与政府的协商或者事先约定,在一级开发后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对该地块进行二级开发的权力,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5.持有优质配套设施,持续赢利 这种模式其实类似于部分一二级开发联动,也就是说完成一级开发后,开发商继续进行可赢利的公共配套设施的二级开发。比如金融资讯、科技贸易、行政办公、科技会展、商业、酒店、文化、康体、娱乐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在后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选择一二级联动开发,必须有强大的进行二级开发的能力;选择优质配套设施赢利,必须没有快速回款的压力; 选择开发成本固定比例,必须算清楚融资成本; 选择土地出让金分成,则必须有预测土地未来成交价格的能力

约定“保本回报”的法律风险。 比如合同在“定义”条款中将“保本回报”定义为:在土地一级开发中,政府对开发企业在土地一级开发中的投资,按实际占用资金的天数,以年化收益率18%予以保本。该约定可能导致该合同被认定为借款合同。一旦双方因本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且该合同被认定为借款合同,那么开发企业从政府获得的投资回报将仅限于保本回报,并且回报比例超出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部分无效。 解决办法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资金提供方的预期收益幅度而非固定金额,以体现收益与经营风险相挂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进一步约定,如果资金提供方的实际收益低于某一标准的,使用资金一方将给予何种形式及数额的补偿。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说明 一、项目概况 1.立项依据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 (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 (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 (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2.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

(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 (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 (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 (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 (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 (1)总投资概况 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 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 ②土地调查经费 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 ④数据库建设经费 ⑤成果汇总经费 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 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 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

⑨不可预见费 4.年度投资计划 按照投资年度划分: (1)2007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2)2008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3)2009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二、经费预算编制依据 1.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 本预算内容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 2.经费预算编制采用的计算依据 本预算编制采用的经费计算依据。 (1)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编制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费预算及说明》; (2)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007年编制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 (3)财政部和国家测绘局1999年颁布的《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 (4)部分采用了近年来土地变更调查市场价格,进行测算。 三、各项工作经费的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1.准备工作经费

《房产土地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

《房产土地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 1、本表依据税务登记证、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契证等有关证件填写。没有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契证的,据实填写。 2、纳税人有多个厂区或有多本土地证时,各本土地证或各厂区的土地房屋应各单独填写本表。自有房屋行数不够时,可插行续表。其中纳税人有房产为宾馆酒店或商场超市的,房产信息应填入表—2或表—3。以某一块土地房产填表为例:如, ①只有工业(含仓储、自有办公房):仅需填写表—1 ②只有酒店宾馆:须同时填写表—1和表—2。其中,纳税人和土地信息填入表—1,房产及相关信息填入表—2; ③只有商场超市:须同时填写表—1和表—3。其中,纳税人和土地信息填入表—1,房产及相关信息填入表—3。 ④既有工业又有酒店宾馆或商场超市:须同时填写表—1和表—2或表—3。其中,纳税人和土地信息、工业房产信息填入表—1,酒店宾馆或商场超市房产及相关信息填入表-2或表—3。 ⑤既有酒店宾馆又有商场超市:须同时填写表—1、表—2、表—3。其中,纳税人和土地信息填入表—1,酒店宾馆、商场超市房产及相关信息分别填入表-2与表—3。 3、纳税人上传本表时请同时提供房产证、土地证、契证、厂区房屋平面布置总图(仅工业房地产提供)、固定资产房屋明细帐复印件及逐幢建筑物外观全貌数码照片。纳税人有房产为宾馆酒店或商场超市的,还需提供宾馆酒店或商场超市近三年损益表。

纳税人提交的土地证、房产证、契证复印件和数码照片,应按照所填表格的内容及顺序归类。照片应编名,并与表格中房屋名称和顺序号一一对应。 4、税务登记代码按地方税务局确定的税务登记代码填写。 5、行业、经济类型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6、土地信息中的有关情况,依据国有土地使用证等有关证件填写。没有证件的,据实填写。其中: (1)土地用途划分为工业、商业、居住、综合等四类,依据土地使用证填写,如无土地使用证,按如下分类据实进行填写。 工业类:包括工业用地(含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露天作业场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含用于物资储备的库房、堆场、包装加工车间、中转的场所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含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机场的线路、站场等用地以及城市道路、广场、车站、社会停车场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供水、供电、供燃气、供热、邮政、电信、消防、环卫、公交站场等设施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商业类:包括商业服务业用地(含各种商场、加油站、各类销售和服务网点、批发市场,修理、家政、洗理、中介、邮政、电信、银行、信用社、证券、期货、保险和其他服务的对外营业场所等用地),餐饮旅游娱乐业用地(含酒楼、快餐店,宾馆、酒店、招待所、度假村、旅馆、游乐及旅游设施,俱乐部、康乐中心、歌舞厅、高尔夫球场等用地)。 住宅类:供居住的各种房屋用地,包括普通住宅、公寓用地。

最全土地一二级联动经验总结(流程技巧风险)

最全土地一二级联动经验总结(流程技巧风险) 写在文前 地产公司的土地来源无非是四种:招拍挂、资产收购、股权收购、司法拍卖资产处置这四种。但是随着近期土地市场愈发地火爆,招拍挂拿地更多地是在拼自持、拼无偿移交、拼现金流,拿不到地的不好受,拿到地也好不了多少。 推荐课程:土地一级开发与一、二级开发联动:操作模式、土地控制、成本风险、政企合作、资金运作与案例研究9月12-13日南京 很多公司转而在做收并购和资产收购类项目,但是这种项目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风险不可控,而且市场上所剩的优质项目也并不多了。很多公司又想到了一二级联动,这是一种不错的拿地思路。本文就作者参与的多个一二级联动项目,并最终挂网拿地的经验,做一些分享。 一二级联动,指的是房地产公司参与从土地一级整理到土地挂网,最终取得土地的全过程。一二级联动的项目常见的有旧城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与熟化两种。一二级联动的优势在于既可以通过参与土地一级整理获得土地一级开发的利益分成,又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手段低价获得大量成片的土地,是很多大型地产公司增加土地储备所梦寐以求的。

第一部分获得一二级联动的项目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前提:良好的政商关系与影响力 往往来说一二级联动项目都是由地方政府的平台公司操作的,民企能做的只是少部分。在能做的这少部分里面,如果你总结之后都会发现,很多公司在自己的发源地或者深耕的区域,是会有一些一二级联动的项目的。 原因何在,一来是所在区域发展多年积累良好的政商关系,相关的资源比较丰富,能够接触到最新鲜的项目信息,也比较容易利用资源拿到项目。二来是在地方深耕多年,开发实力和品牌接受程度有目共睹,地方政府更愿意接受这类企业,毕竟玩儿砸了可不好。 因此具备良好的当地政商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基础:有勾地经验与能力 首先应当知道地方政府对于该项目的需求,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基于财政的压力,政绩的表现,心里的大好蓝图得不到实现。在项目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需求,是解决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引入产业、城市发展还是解决土地财政困境,然后提出对应的答案。 其次是要了解自己公司有无相关勾地的IP、题材,能否讲出生动的故事,最好是能有一两个成熟落地的项目,作为案例,说服力才会强。很多人去找地方政府谈项目,什么康养项目、文旅项目、产业项目,只会喊口号,谈概念,连自己的故事都讲不清楚,这样是不行的。

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

土地调查工作项目技术设计书 (城镇地籍) 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大学拟在其所辖区域范围内进行土地调查工程。 1.1 土地调查(城镇地籍部分)的主要任务 1.2 项目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城镇地籍调查面积以实际调查成果为准。 将测区分成八部分,测绘两个班分成八组,每组承担一部分。 1.3 作业内容 (1)在校区已有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完成各作业区域的基础控制测量,并布设调查区的一、二级导线网或GPS控制网,以满足地籍图根控制及日常变更的需要; (2)基于现有的地籍调查数据和资料,完成各地籍调查区域的权属调查工作及地籍测量任务。 (3)应用市国土局提供的城镇地籍管理软件,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 1.4 项目工期要求 工期要求:于2009年 4月12日前完成全部工作。 2.已有资料情况及分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基础控制资料 ****大学已完成了D级GPS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础控制网建设,这些控制网点成果可作为E级GPS和一、二级GPS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城镇地籍调查资料 ****大学之前已经开展了城镇地籍调查,这些地籍调查成果为1954北京坐标系(需对原有成果的坐标系统进行转换至1980西安坐标系),可作为本次城镇地籍调查的作业底图和参考资料。 ⑶影像图资料 校区正射影像图可作为本项目基础测绘部分的工作底图。

(1)3.作业依据 (2) 3.1 调查依据 (3)1998年8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省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省土地管理条例》; (6)《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7)《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9)《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 (10)**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制定的《**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 (11)**省土地管理局1991年10月制定《**省土地详查补充调查细则(试行草案)有关的补充意见》; (12)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简称《确权规定》; (13)国土资源部2001年制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14)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土地登记规则》; (15)**省人民政府1996年制定《**省土地登记办法》; (16)**省土地管理局1993年12月发布的《**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简称《细则》); (17)**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变更调查中地类变更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71号); (18)**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2005年10月《**省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标准(土地空间数据部分)》(简称《基础数据库标准》); (19)《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20)《****大学土地调查工作方案》; (21)《****大学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22)该项目技术设计书。 (23)3.2 测绘技术依据 (24)(1)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5)(2)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26)(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7)(4)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28)(5)GB/T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29)(6)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标准》; (30)(7)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31)(8)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2)(9)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33)3.3 测绘基准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采用3°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采用119°30′。4.作业流程

镇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镇区基本情况调查表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镇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镇(乡)填表人电话 一、基本情况 1本镇镇域面积为________公顷,下辖________个行政村 2 32013年就业情况(注:主要工作地点和主要工作类型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主要工作地:1)村里 2)镇区 3)周边镇 4)县城 5)市区6)省内外市 7)省外 主要工作类型(2项以内):1)务农2)制造业 3)服务业4)建筑业 二、产业经济 4镇区支柱产业类型______1)农产品加工2)小型加工制造3)纺织业4)采矿业5)商贸业6)旅游业7)其他______ 5镇区农产品加工企业______家,年产值合计_________万元;农业科技服务机构______家,农业科技及服务人员人数________人 6镇区工业企业______家;年产值合计_________万元; 7镇区引进外来企业______家,年产值合计_________万元; 外来企业主导产业(最多可选两项)______1)农产品加工2)小型加工制造3)纺织业 4)采矿业5)商贸业 6)旅游业 7)其他_________; 外来企业入驻本镇主要看重因素(最多可选两项)________1)土地价格低2)区位优势3)政策优惠4)劳动力5)乡土情结 6)其他_________ 8镇区本地农民创业企业______家,年产值合计_________万元;

农民创业主要产业类型(最多可选两项)______ 1)农产品加工2)小型加工制造3)纺织业4)采矿业5)商贸业6)旅游业7)其他_________; 9镇区是否有产业园区:1)有2)无,建成区占地面积______亩,主导产业_______1)农产品加工2)小型加工制造3)纺织业4)采矿业5)商贸物流业 6)其他______ 10镇域内是否有特色产业(可多选)_____________ 1)旅游景区 2)商贸市场 3)现代农业园 4)矿区 5)其他_________三、财政与城镇建设 11镇(乡)域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单位:元) 其中:支出项请选择1)一般公共服务2)教育3)社会保障和就业 4)医疗卫生5)城乡社区事务6)农林水事务7)交通事务8)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9)其它(请注明)_______ 122013年镇区现状建成区面积______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______公顷; 2010年镇区现状建成区面积______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______公顷; 2005年镇区现状建成区面积______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______公顷; 13镇区是否开发商品房:A.有 B.没有,若有,商品房单价______元/平方米;目前商品房总建筑面积______;已售比例______%;空置比例______%;购房主要人群来源(可多选)______ 1)村 2)本镇区 3)周边镇 4)县城 5)其他______ 14镇区居民在株洲市区购买商品房的户数__________;在县城购买商品房的户数_____;本镇区购买商品房的户数______;在周边镇购买商品房的户数__________; 三、设施配置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项目可行性报告 2015年10月

目录 1.基本情况 (1) 2.工作内容 (1) 2.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 2.2 不动产权籍调查 (1) 2.3 基本农田调查 (2) 2.4 专项调查与专题分析 (2) 2.5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2) 3.成果目标 (3) 3.1 县级调查成果 (3) 3.2 市、省级汇总成果 (4) 3.3 国家成果 (5) 4. 项目投入 (6) 5.项目绩效目标 (7) 5.1 2016年度绩效目标 (8) 5.2 2017年度绩效目标 (8) 5.3 2018年度绩效目标 (9) 5.4 2019年度绩效目标 (10) 5.5 2020年度绩效目标 (10)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项目可行性报告 1.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三)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项目类别:跨年度支出项目 项目属性:新增项目 2.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2016年至2020年,计划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查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开展土地、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权籍调查;开展基本农田调查、专项调查与专题分析,查清基本农田、批而未用土地、城市开发边界、开发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及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对耕地、建设用地、自然生态状况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分析;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三次调查数据应用服务体系。 2.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采用优于1米和2米的卫星影像,以不小于1:5000比例尺为主(林区或牧区采用1:10000比例尺、沙漠无人区采用1:50000比例尺),以县区为基本单位,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实地调查城镇以外的每块土地的利用类型、范围、面积、分布等状况,查清全国耕地、园地、草地、林地等各类土地的利用和分布状况以及土地的闲置状况;同时,开展耕地细化调查,查清蓄滞洪区内耕地、内陆滩涂上耕地、林区内开垦耕地的位置、范围、面积和分布等状况。 采用优于0.2米的航空影像,以1:2000比例尺为主,结合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调查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查清全国城镇内部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空闲地等各类土地的利用和分布等状况。 2.2 不动产权籍调查 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土地征收等成果资料,查清村民小组等集体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doc 33页)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doc 33页)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说明 一、项目概况 1.立项依据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 (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 (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 (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2.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

(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 (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 (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 (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 (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 (1)总投资概况 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 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 ②土地调查经费 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 ④数据库建设经费 ⑤成果汇总经费 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 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 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

【深圳】《土地一级开发与一、二级开发联动模式与案例研究》高级研修班(6月7)

【深圳】《土地一级开发与一、二级开发联动模式与案例研究》高级研修班(6月7) 【课程说明】 主办:中房商学院中房博越 时间:2014年6月7-8日 地点:深圳 【课程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土地开发重心: 1、从城市中心向城市郊区转移 2、从一线、省会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转移 3、从纯土地获取向附带拆迁、功能置换、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式转变 4、从纯房地产开发向附带产业、商业、旅游等综合开发转变 由于城市郊区、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省会(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土地成片开发最重要环节就是前期的土地一级开发。而企业参与一级开发的目标之一就是一二级开发联动。 所以:随着城市化进展,特别是城市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确立,以及三四线城市财政限制,企业参与土地一级开发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课程收益】 1、梳理土地开发流程,了解土地一级开发、二级开发的差异性 2、解析五种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并掌握各种开发模式的特点,参考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解 3、重点理解一级开发、一二级联动开发中各存在的问题、风险及开发的实现方式、政

企合作模式等,结合案例分析一二级联动开发的企业商业模式 【学员对象】 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开发部主管部门领导及其他相关人员 【金牌导师】 杨老师: 现任世联地产集团战略顾问总经理、华东区域顾问业务总经理,具有12年房地产、城市战略咨询经验区域开发、产业地产与旅游地产领域资深专家;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房地产总裁班客座教授,并先后为多家房地产标杆企业如中建、中铁、海尔等企业进行内训。 【课程大纲】 一、土地与土地开发基础 Part 01:土地开发流程与一、二级开发: 1、土地生命周期 2、土地开发的几个环节 (1)城市进入性(2)区域开发商业模式设计(3)定位与规划 (4)区域运作策略与土地营销(5)区域增值 3、一、二级开发的差异性 4、土地开发的法律问题 (1)国家对土地开发的法律规定(2)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开发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3)相关规定带来的操作问题 二、一级开发的模式与案例 Part 02:一级开发模式分析 1、全程运营模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面积汇总表

I.2 农村土地调查分类面积汇总表 表I4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公顷(0.00)、亩(0.0)第页共页 填表人:填表日期:检查人:检查日期: 填表要求:1.名称填写行政区域名称(县或市(地)或省)。 2.代码按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和《县级以下行政区域代码编制规则》填写。 3.行政区域总面积应等于国家或省或县下达的相应行政区域控制面积。 4.各一级分类面积之和应等于行政区域控制面积。 5.县级汇总,填表至行政村,汇总至乡镇和县。各乡镇之间空一行,县合计在首行。 6.市(地)级汇总,依据县级相应汇总表填写。填表至乡镇或县,汇总至县和市(地)。各县之间空一行,市(地)合计在首行。 7.省级汇总,依据市(地)级相应汇总表填写。填表至县,汇总至市(地)和省,各市(地)之间空一行,省合计在首行。 8.“飞入地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参照此表,将行政区域栏改为所在行政区域,并增加所属行政区域名称和代码栏,以及行政区域总面积改为飞入地面积。 9.“海岛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参照此表,在行政区域栏后增加海岛名称和面积栏,删除行政区域总面积栏。 表I5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公顷(0.00)、亩(0.0) 第 页共 页 填表人: 填表日期: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填表要求:1.各二级分类面积之和应等于表I4一级分类面积(下同)。 2.县级汇总,填表至行政村,汇总至乡镇和县。各乡镇之间空一行,县合计在首行(下同)。 3.市(地)级汇总,依据县级相应汇总表填写。填表至乡镇或县,汇总至县和市(地)。各县之间空一行,市(地)合计在首行(下同)。 4.省级汇总,依据市(地)级相应汇总表填写。填表至县,汇总至市(地)和省,各市(地)之间空一行,省合计在首行(下同)。 5.“飞入地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参照此表,将行政区域栏改为所在行政区域,并增加所属行政区域名称和代码栏。 6.“海岛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参照此表,在行政区域栏后增加海岛名称和面积栏。 续表I 5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公顷(0.00)、亩(0.0) 第 页共 页 填表人: 填表日期: 检查人: 检查日期: 续表I 5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公顷(0.00)、亩(0.0) 第 页共 页

土地一级开发与一、二级联动大纲

《土地一级开发与一、二级开发联动:操作模式、资金运作与案例研究》第一部分:土地与土地开发基础 Part 01:土地开发流程与一、二级开发: 1、土地生命周期; 2、土地开发的几个环节 ?城市进入性; ?区域开发商业模式设计。 ?定位与规划; ?区域运作策略与土地营销; ?区域增值。 3、一、二级开发的差异性。 4、土地开发的法律问题; ?国家对土地开发的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开发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相关规定带来的操作问题。 第二部分:一级开发的模式与案例 Part 02:一级开发模式分析 1、全程运营模式 ?模式解析; ?全程运营模式的要点; ?案例研究:亚龙湾一级开发浅析; 2、主导整合模式: ?模式解析; ?操作要点与成功要素; ?案例研究:清水湾一级开发浅析; 3、一级主导开发模式: ?模式解析; ?操作要点与成功要素; ?案例研究:泰达城一级开发浅析; 4、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 ?模式解析; ?操作要点与成功要素; ?案例研究:吉山产业园一级开发浅析; 5、公建代建开发模式:

?模式解析; ?操作要点与成功要素; ?案例研究:一级开发浅析; Part 03:国一、二级土地联动开发成功案例分析: 1、成功案例标准; 2、案例01:金融街金海湾项目----陌生区域一、二级开发捆绑案例。 ?发展历程讲解 ?发展定位与规划调整; ?合作方式; ?排他性土地控制策略; ?土地获取方式; ?启动策略; ?城市设施建设与区域土地开发。 3、案例02:广陵新城开发----典型三线城市一级开发; ?发展历程讲解; ?定位思考与功能确定; ?历史文化名城与区域开发的价值结合; ?一级开发中的政企合作; ?一、二级开发联动实现措施。 ?一级价值兑现实现流程。 4、案例03:即墨南山嶺海(8000水城)----大都市边沿一级开发; ?发展历程讲解 ?开发企业介入机会与土地获取条件; ?定位与规划调整策略(及效果分析); ?公共设施(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等)开发与在一级开发中的作用; ?二级市场价值定义一级土地价值的开发策略; ?一级开发控制二级土地的措施; ?二级开发与公共设施开发的互动性分析。 ?政府对一级开发的支持。 第三部分:一级开发、一二级联动问题解析 Part 04:(结合案例)企业参与一级开发应明确的核心问题 1、土地流转方式。 ?土地性质、土地指标; ?土地流转进程安排; ?土地流转中的成本概算。 2、资金流转方式 ?合作投资方式; ?投资概算;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例如,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良 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技术 工作,要有规范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调查日期:20 年月日 调查员: 一、村庄概况 1.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 2.村庄名称县(市)镇(乡) (村) 3.行政村总面积亩,管辖个村民小组。 地势主要类型: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其他 4.本村所属经济趋于类型: A.农区 B. 牧区 C. 林区 D.其它 5.耕地情况 (1)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村集体经营面积亩;可灌溉耕地面积亩,上年年新增加耕地亩,减少耕地亩。 (2)村里主要粮食作物(可多选):A.小麦 B.稻谷 C.玉米 D.大豆 E.薯类F.其他 (3)村里主要非粮食经济作物有。种植面积、产量各是多少? 6.人口状况(2012年)

7.经济情况 (1)本村经济发达程度占所在县(市)什么水平? A.上等 B.中上等C中等D中下等E.下等 (2)全村上年年实际总收入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 (3)全村上年年利、税万元,比去年增长 %。 (4)上年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万元,比去年增长 %;其中,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依次是。 二、村庄建设 1.村委会是否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A.有 B.否若有,占地平方米。 2.村里有个医务室和诊所,占地平方米,医务人员人,床位数。 3.有个图书室,占地平方米。 4.村内是否有小学? A.有 B.否 若有,占地平方米,学生人数人。 5.村内是否有幼儿园? A.有 B.否 若有,占地平方米,儿童人数人。 6. 村内是否有市场?若有,占地平方米。 7.村里是否有企业? A.是,有个,企业全年总产值万元,经营方式(集体、私营)? B.没有 8.村里有没有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 A.有 B没有 如果有,有哪些。 9.村民住房主要类型是什么? A.钢筋混凝土 B砖混 C砖石 D砖木 E土房 F土木 G木建筑 H其它

全国剧场基本情况调查表

全国剧场基本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称(章):组织机构代码:□□□□□□□□□ 剧场功能面积及其使用情况调查表

《全国剧场基本情况调查表》有关指标解释 1.剧场场地出入口:剧场占用的场地(建筑红线范围内)开设的临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的出入口。 2.托管式经营:剧场的业主委托专业的剧场管理公司进行剧场的经营管理。 3.半托管式经营:即业主或者是拥有若干个剧场的文化部门与剧场管理公司合作,双方按一定比例出资成立剧 场经营管理公司来承接剧院的管理任务。 4.院线式经营:剧场不交出经营权和所有权,院线管理公司只提供剧目、信息等服务,而剧场通过支付给院线 管理公司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得到更多的演出剧目、更合理的演出安排和更有效的市场信息。 5.自主经营:业主是剧场的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管理者。剧场设有经营管部门,专门负责制作和引进剧目; 剧场收入来源依靠自行组织演出节目的票房收入和场租,其中场租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6.总用地面积:指剧场建筑或建筑群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包括室外工程(如道路、绿化)的面积,其形状和大 小由建筑红线控制。可参照当地城市用地规划等相关法规。 7.占地面积:按照剧场整个建筑(或建筑群)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分面积计算(包含飘窗、屋顶探出等部分, 非首层建筑面积)。 8.总建筑面积:指剧场建筑隔层建筑面积之和。具体计算方式可参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等。 9.绿地面积:指剧场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面积,不包括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具体计算方式可参照—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 10.地下停车场面积:指剧场地下建筑中用于停放机动车的面积。 11.总决算(不含土地费用):剧场建设项目的总决算由工程费用、其他费用(不含土地费用)、预备费用和财务 费用决算等组成。 12.建安工程费(决算):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号文件),剧场建设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 用为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的决算之和。 13.舞台设备及安装费(决算):剧场建设项目中的舞台设备费及其安装工程费用的决算之和。 《剧场功能面积及其使用情况调查表》有关指标解释 1.表演区:指剧场中直接用于表演的建筑空间。主要包括如下各类空间: 1.1.主舞台:主要的表演空间。对于镜框式舞台,即台口线与天幕之间、台口构造外侧边线在舞台面上的投 影线之间围合的空间。 1.2.侧舞台:设在主舞台两侧的辅助舞台。 1.3.后舞台:设在主舞台后面的舞台。 1.4.乐池:设在台唇的下面或前面,为表演进行伴奏的乐队所使用的空间。 2.观演区(观众厅):设有观众席、供观众观看演出,安装有演出设备的空间,即观众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