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发霉了教案
面包发霉了 教学设计
面包发霉了白沙小学雷剑峰【教学目标】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初步了解霉菌的构造,知道发霉的原因。
【教学难点】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新鲜与发霉的面包各两块、课件。
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发霉的食物一份、干面包两小块、滴管、水、塑料袋两个。
【教学过程】一、对比引入,揭题激趣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面包(新鲜和发霉的面包),想不想尝一尝? 你肯定不选哪块?学生发现发霉的面包,面包怎么啦?揭题:面包发霉了!2.说说生活中遇到过的食物发霉现象。
二、初步探究,观察霉菌1.初步观察,发现霉菌。
发霉的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观察一份发霉的食物,说说有什么发现(发现霉菌)2.仔细观察霉菌。
(1)怎样才能更清楚看到食物上霉菌的样子?(放大镜、显微镜)(2)指导学生用放大镜多角度观察。
(3)学生活动,观察放大镜下的霉菌。
(4)汇报交流,描述看到的霉菌样子。
(5)观看显微镜下的霉菌图。
(课件图片展示各种显微镜下的霉菌)3.小结:霉菌种类很多,颜色各异,可千万不要被它美丽的外表所迷惑,大多数的霉菌是对人体有害的,绝对不能食用。
三、引导猜测发霉条件1.提出问题观察了面包上的霉菌,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还想研究什么?(预设: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什么条件有关呢?……)2.面包发霉的条件猜测(1)教师引问: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你觉得与哪些因素有关?(2)集体讨论。
预设学生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②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③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四、设计实验,论证猜测1.研究实验方法(1)以“水分的多少”这一因素为例设计实验计划①霉菌的生长可能与有没有养分、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等因素有关,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小学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
小学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主题:小学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面包发霉了》这一实验,通过此实验,学生将了解食物霉菌的生长条件和发霉的过程,并学习如何正确保存食物以防止食物发霉。
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
2. 学生能够分析食物发霉的条件。
3.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保存食物的方法。
二、教学素材:1. 面包(新鲜面包和老面包各一片)。
2. 放置在不同环境中的两个小袋子。
3. 实验记录表格。
三、教学过程:1. 引入:- 与学生一起分享平时是否有吃到发霉的食物或了解发霉的情况。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物会发霉?我们如何防止食物发霉?2. 实验步骤:a. 准备两片面包,一片新鲜面包,一片过期的老面包。
b. 把新鲜面包放在一个小袋子中,老面包放在另一个小袋子中,分别封好。
c. 将新鲜面包的小袋子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老面包的小袋子放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d.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面包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包括时间、颜色、气味等。
3. 分析实验结果:a. 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b.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新鲜面包没有发霉?老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哪些因素影响了面包的发霉?4. 讨论:a. 与学生一起讨论:面包发霉的原因是什么?b.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食物的发霉生长?5. 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a.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出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包括:- 避免食物潮湿:将食物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并在容器中放入干燥的剂。
- 避免食物暴露在阳光下:将食物放在避光的地方,例如柜子或冰箱。
- 避免食物过期:及时消耗食物,不食用过期食物。
6. 总结:a. 回顾实验结果和讨论的内容。
b. 强调正确保存食物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四、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在新鲜面包上喷洒一些水,然后将其放置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观察,分析面包的变化。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三篇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三篇篇一:《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面包是小学生喜欢吃也很熟悉的食物,当我们把吃剩的面包放置一段时间后,面包会有什么变化?(现象)孩子们或多或少有些感知,但平时都不是很注意,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探讨,他们会有许多的问题要问,探究的兴趣会很浓,好奇心更强烈。
通过外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步步深入感知了解霉菌。
(观察了解现象)经过回忆我们还在什么物品看到过霉菌,(收集更多的现象)初步猜想食物的发霉会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发生现象的因素)再设计实验、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验证猜想、得出结论)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方案)(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2、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初步学会借助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了解食物发霉的现象四、[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五、[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每组6块面包片,写有1、2、3、4、5、6的号码纸片,4个塑料袋、纸袋内放(发霉的面包)、显微镜、载玻片、滴管。
教师准备:电子显微镜、投影、发霉的面包、载玻片(事先制好)。
六、[教学过程](一)回忆感知,揭示课题。
1、师出示新鲜的面包。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食物?你能说说我们经常吃的面包有什么特点吗?(师生交流)2、面包时间放长了会怎么样?(师生交流)3、师小结:面包时间放长了会发霉、变黑、细长的绒毛……等等,对面包发霉了你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吗?(生交流)揭示课题:《面包发霉了》[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对新鲜面包的特点和时间长了会有什么变化的回忆,使学生对发酶这件既普通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养成留意和研究自己身边的现象的良好习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线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面包发霉的原因。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面包、盘子、水、显微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面包,盘子,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块新鲜的面包,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面包上的霉菌,并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面包上的霉菌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面包放在盘子里,用水湿润面包,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面包发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会发霉?发霉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食物发霉的情况,其中面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发霉的面包不仅影响食用安全,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因此,了解面包为何会发霉以及如何有效避免面包发霉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作业目标:1. 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2. 学会有效防止面包发霉的方法;3. 增强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能力。
三、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相关科普文章、实验报告等,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 实验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观察不同条件底下包的发霉情况,比如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条件下的比照实验。
3. 调查问卷: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面包保存的习惯和认识,分析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制作宣传海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宣传海报,呼吁大家注意面包的保存方式,预防面包发霉。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在家中进行面包保存实践操作,记录下实验结果并总结经验。
四、作业要求:1. 完成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整理;2. 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3. 完成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4. 制作宣传海报,展示团队合作能力;5. 完成实践操作,并撰写实践报告。
五、作业评判:1. 阅读材处理解和整理能力;2. 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3. 数据分析和诠释能力;4.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实践操作和实践报告撰写能力。
六、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深入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防止方法,提高对食物安全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更加重视食物安全,健康饮食。
小学科学35面包发霉了(教案)
小学科学35面包发霉了(教案)小学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可引起发霉现象。
2.认识导致霉菌生长的条件。
3.掌握防止面包发霉的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个发霉的面包样本。
2.镜子、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白板、黑板或电子白板。
4.幻灯片或图片,展示面包发霉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介绍儿童喜欢吃面包,但有时发现面包发霉了。
问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面包会发霉。
探究:2.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小块发霉的面包样本。
请学生观察面包上的发霉物,并描述颜色、形状和触感。
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学生可以更仔细地观察霉菌。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发霉物是什么?为什么面包会长霉?3.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面包发霉的过程,说明霉菌在湿润、潮湿、温暖环境下可以迅速生长。
此外,霉菌还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和食物(如面包)才能生存。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导致面包发霉的条件。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都没有面包的存放方法,应该怎么做才能延迟面包发霉的时间?解决问题:5.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共同讨论减缓面包发霉的方法。
并记录下他们的想法。
6.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减缓面包发霉。
7.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评估每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总结与拓展:8.教师总结并强调以下方法可以减缓面包发霉的时间:a) 将面包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
b) 把面包放在密封袋或容器中,减少霉菌接触。
c) 避免将湿手接触面包,以免将微生物带到面包上。
d) 不要将面包放在温度过高的地方。
e) 定期检查面包,及早发现发霉现象。
9.拓展讨论:除了面包,还有哪些食物容易发霉?如何有效保存食物,防止霉菌生长?四、教学延伸活动:1.让学生带来一些不同食物的样本,观察并记录它们是否发霉。
2.利用家庭科学实验,让学生模拟不同环境对食物保存的影响,并分析结果。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面包发霉的条件和过程,知道霉菌的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卫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面包发霉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等。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1)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探究面包发霉的原因。
(2)理解霉菌的生长规律和对食物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新鲜面包若干、密封袋、放大镜、滴管、水、培养皿、记录表等。
2、多媒体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一块发霉的面包,引导学生观察面包表面的霉菌,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发霉的面包吗?知道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0 分钟)(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霉菌的概念和特点,如霉菌是一种微生物,肉眼看不到,需要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观察。
(2)讲解面包发霉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3、实验探究(20 分钟)(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相同大小的新鲜面包、密封袋、滴管等实验材料。
(2)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面包发霉的情况。
例如,一组面包放在常温、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另一组面包放在温暖、潮湿、密封的环境中。
(3)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将面包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并每天观察记录面包的变化。
4、观察与讨论(10 分钟)(1)组织学生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观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面包表面霉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表格中。
(2)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环境中面包发霉的速度和程度,分析原因。
5、总结归纳(5 分钟)(1)每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验材料和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对于食品的保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以及如何有效防止食品腐败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2.学会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难点: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实验。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面包,微生物观察箱,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2.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食品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面包的发霉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食品腐败的原因和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食品,记录其保质期,思考如何有效保存食品。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情境分析:在《面包发霉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首先,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霉的原因及其风险。
2.学会正确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发霉。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发霉?2.食物发霉的原因。
3.食物发霉的风险。
4.正确保存食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物发霉的原因及风险,正确保存食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发霉。
四、教学准备:1.准备面包等易发霉食物。
2.准备显微镜等实验器械。
3.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发霉的食物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什么是发霉,食物发霉的原因和风险。
3.实验:让学生观察发霉食物下的霉菌,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发霉的真相。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发霉。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正确保存食物的重要性。
六、作业设计:1.观察家中食物,找出易发霉的食物,并记录下来。
2.了解发霉的原因及风险,写一篇关于发霉的文章。
3.制定一个食物保存计划,防止食物发霉。
4.观察发霉食物下的霉菌,写一份观察报告。
七、评判标准:1.完成作业内容的详细水平。
2.对发霉的原因及风险的理解。
3.制定食物保存计划的合理性。
4.观察报告的准确性和深度。
八、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食物保存实践活动。
2.邀请专家讲解食物保存知识。
3.观看相关纪录片,加深对食物发霉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食物发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食物保存认识。
2.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进修能力。
3.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
面包发霉了-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面包发霉了-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品保存的方式以及面包发霉的原因。
2.学生将能归纳总结出保护食品的方法,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重点1.食品保存方式的介绍2.面包发霉的原因3.学生归纳总结保护食品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面包保存时的细节问题2.学生思考保护食品的实际操作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盒面包,问学生平时买完面包后一般会怎么保存?2. 学习(30分钟)2.1 食品保存方式的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示或模拟,介绍常见食品保存方式及其细节问题,如:•冰箱•饭盒•密封袋2.2 面包发霉的原因(10分钟)教师通过语言解释或图片展示等方法,简单介绍面包发霉的原因。
让学生了解到面包发霉可能因为环境潮湿、湿度过高等因素。
2.3 食品的保护方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归纳保护食品的方法。
如:•加湿器护理•食品真空包装•食品冷藏法3. 练习(20分钟)3.1 分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3—4人的小组,让小组内的同学通过讨论,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保护食品的方法。
3.2 展示、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展示,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4. 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梳理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带家长一起,检查家庭中的食品保存方式。
2.总结练习中学到的保护食品方法,写下来并分享给小伙伴。
六、板书设计食品保存方式面包发霉原因冰箱环境潮湿饭盒湿度过高密封袋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面包在保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学会了学习,总结保护食品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保护食品,为健康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班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
中班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一、教学目标1.认识发霉的面包是如何产生的,了解霉菌生长的条件。
2.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和观察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处理食物。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发霉的面包、新鲜的面包。
2.显微镜、放大镜。
3.幼儿认识的一些食物图片。
4.黄瓜、香蕉等易变质的食物。
学生准备:1.纸巾、塑料袋。
2.面包模具或保鲜袋。
3.鹅毛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时间:5分钟)教师将一块发霉的面包和一块新鲜的面包拿出来,让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并引导幼儿发现面包上的黑点。
教师问:你们平时吃的面包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发霉了呢?2.探究(时间:20分钟)教师提问:为什么面包发霉了?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原因。
(1)观察面包上的黑点教师带领幼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面包上的黑点,并让幼儿描述黑点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解释:这些黑点是我们常说的霉菌。
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可以生长在一些潮湿、暗藏的地方,而面包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之一。
(2)实验探究教师告诉幼儿,霉菌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让幼儿一起进行实验。
教师用纸巾包裹一块面包,并放在一个湿润的环境中,比如一个塑料袋内,然后将另一块新鲜的面包放在常温下。
几天后,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观察两块面包,比较它们的变化。
3.总结(时间: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提问:为什么被包在湿润环境中的面包容易发霉?为什么新鲜的面包不容易发霉?教师依次解答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得出以下结论:1. 霉菌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有水分的地方容易生长霉菌。
2. 霉菌需要暗藏的环境,因此被包住的面包更容易发霉。
教师补充: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尽量不要让食物暴露在空气中太久,也不要把食物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食物变质、发霉。
4.拓展(时间:15分钟)教师让幼儿观察一些易变质的食物,比如黄瓜、香蕉等,引导幼儿思考:这些食物容易变质吗?为什么?教师鼓励幼儿亲自操作,将这些易变质的食物放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几天,看看它们变质的程度是否有差异。
面包发霉了幼儿园教案
面包发霉了——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发霉面包会产生的危害,并学会正确处理发霉面包。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节约使用食品。
3.通过探究实验,启发幼儿对食品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1.大葱、干辣椒等调味品2.炒锅、平底锅3.发霉的面包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询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发霉的面包?如果发现面包发霉了,我们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思考发霉面包会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2. 实践探究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先将发霉的面包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一个放置在通风的地方,另一个遮盖住,然后观察它们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霉的面包开始腐坏,变色变硬。
遮盖住的面包会更快地腐坏,并且有细菌的生长。
这样有害的面包一定不能食用!接下来,教师提供香料、大葱、干辣椒等调味品,让幼儿通过实验体验使用调味品去腐坏的面包,使其变得更容易食用。
3. 课堂讲解教师介绍了“致病菌”的概念,并带领幼儿分析发霉面包中的“致病菌”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险,引导幼儿了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幼儿喜欢的卡通形式、图片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示各种细菌如何寄居在食品上,并有哪些危害。
4. 分享交流让幼儿主动分享课堂经历及教师的讲解,引导幼儿从这次实践活动和讲解中,学到了什么,思考自己日常是否存在浪费食品的情况。
5. 活动延伸让幼儿带回家发霉的面包,帮忙家长进行处理,共同节约食品,保护环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实验、课堂讲解和分享交流等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发霉面包的危害,学会处理发霉的面包,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节约使用的习惯。
同时,也希望幼儿能够继续保持对环保的关注,从自己的生活做起,共同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幼儿园发霉面包课程教案
幼儿园发霉面包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比如,面包过期发霉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如何教给孩子呢?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堂课程,让孩子们了解在遇到发霉面包时应该怎样处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发霉。
2.知道发霉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3.掌握处理发霉面包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孩子们健康生活的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发霉?2.发霉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3.处理发霉面包的方法。
4.环保意识的养成。
四、教学流程1.开场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面包发霉的原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0分钟)2.课堂讲解:通过试验、讲解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发霉面包的危害以及处理发霉面包的方法。
(20分钟)3.小组探究: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处理发霉面包的方法。
(30分钟)4.整合反思:让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处理方法,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10分钟)五、教学步骤1.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2.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
3.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小组探究活动。
4.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5.督促整理、清洁现场,增强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估1.课堂讲解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2.通过小组探究环节,查看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总结反思环节,检查孩子们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孩子们既能够了解知识,又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但是在课程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些内容对孩子们来说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的取舍。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发霉的原因及风险;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发霉的原因及风险;
2.如何正确处理发霉的食物;
3.预防食物发霉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发霉的原因及风险;
2.预防食物发霉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准备面包等食物样本;
2.实验用具: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发霉的面包或其他食物,引发学生对“面包发霉了”这一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2.讲解:简要介绍发霉的原因及风险,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物会发霉以及发霉的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实验:让学生观察发霉食物的样本,应用显微镜观察食物表面的霉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其观察和实验能力。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发霉的食物,进修正确的食物储存方法和食用注意事项。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食物发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食物发霉的原因及风险,还培养了观察和实验能力,学会了正确处理食物,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自我珍爱认识。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
《面包发霉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及预防方法;2. 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面包、水、碟子、密封袋、放大镜等;2. 实验器材:实验用的工具、实验台、实验服等;3. 实验环境:安静、整洁的实验室,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2. 实验目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面包在不同环境下的发霉情况;3. 实验步骤:(1)将一块面包放在碟子上,不加任何处理;(2)将一块面包放在碟子上,用水轻轻浸湿;(3)将一块面包放在密封袋内;(4)将一块面包放在冰箱里;(5)将一块面包放在阳光下晒太阳;(6)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发霉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下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
四、评价方式:1.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逻辑性;3.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五、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索更多关于面包发霉的问题;2. 让学生利用实验数据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3. 演示更多关于微生物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微生物的知识。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希望这个作业设计方案能够为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激发学生对健康和卫生的重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面包发霉的原因分析。
2.面包发霉的危害。
3.如何预防面包发霉。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发霉的原因。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鲜的方法。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食物发霉的微观过程和食品保鲜的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发霉的原因,食品保鲜的方法。
2.难点:食物发霉的微观过程,食品保鲜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面包、容器、显微镜等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自带面包,提前了解食物保鲜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为什么会发霉,怎样才能防止食物发霉。
2.呈现(5分钟)展示面包发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发霉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食物发霉的原因。
5.拓展(10分钟)讨论:怎样才能防止食物发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食品保鲜方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品保鲜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食品保鲜的方案,回家后实践。
8.板书(5分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方法:低温保存、干燥、密封等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食物发霉的原因和食品保鲜的方法。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面包发霉了,是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普文章。
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加他们对微生物和生活卫生的认识。
以下是一个教学设计的例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微生物,认识常见的一些微生物2.了解面包为什么会发霉,认识发霉的危害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面包和保持生活卫生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微生物2.常见的一些微生物3.面包发霉的原因和危害4.正确处理面包和保持生活卫生的方法三、教学活动: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发霉的面包,并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面包会发霉,发霉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概念和常见的一些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
讲解微生物的特点、生活方式和传播途径。
3.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切板和面包,让学生用干净的手分别碰触五节面包,分别按照以下条件摆放: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摆在有阳光的明亮地方、摆在有微生物的地方(如洗手间),同时也准备一个摆在普通地方的对照组面包。
让学生观察面包的变化,预测哪个面包会率先发霉。
4.讨论和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发霉的原因和对人体的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处理面包和保持生活卫生的方法。
5.综合运用(20分钟):设置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合作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何防止面包发霉?如何保持厨房的卫生?6.答疑解惑(10分钟):针对学生提问和疑惑,进行解答,并补充相关知识。
四、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2.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4.教师记录学生的提问和疑惑,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实践观察的方式,对面包发霉的原因和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面包发霉了-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面包发霉了-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
2.能够掌握防止面包发霉的方法;
3.能够认识到保持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面包发霉的原因;
2.防止面包发霉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课前让学生观察发霉面包,引起学生兴趣;
2.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互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
3.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启发,使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内容
一、面包发霉的原因
1. 面包中的水分和温度;
2. 空气中的细菌和霉菌。
二、防止面包发霉的方法
1. 确保面包储存环境干燥;
2. 储存面包的容器要密封,避免空气流通;
3. 食用面包前要仔细检查,看看是否已经发霉。
三、食品卫生
1. 吃发霉面包会使人感染疾病;
2. 保持食物的干燥和清洁;
3. 不要吃过期食物。
教学流程
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5分钟引入-观察发霉面包,了解学生的认知观察
10分钟面包发霉的原因提问、讲解
15分钟防止面包发霉的方法讨论
15分钟食品卫生提问、讲解
5分钟总结提问、讲解教学评价
1.在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后,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避免食品发霉;
2.在认识到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后,学生能够更加重视食品安全。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检查冰箱和餐桌上的食品是否有过期并清理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包发霉了教案【篇一: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霍山县新城小学张会(一)观察面包、揭示课题1.师出示新鲜的面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看这是什么?”(面包)“想吃吗?不过吃了之后还要完成一项任务,就是要来描述一下你吃的这块面包,所以吃之前要看清,吃得时候要品味哦?”(学生品尝并描述)2.出示发霉的面包:看到刚才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可馋坏了没有品尝到的同学,瞧,老师这还有一块面包,谁想来尝一尝?(学生上前但不敢吃)请他说一说为什么?面包怎么啦?(生猜测原因)是的老师的这块面包放置时间久了,面包时间放长了会发霉、变黑、有细长的绒毛……等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发霉的面包。
揭题:面包发霉了!板书(二)多种方法观察霉菌1、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1)请每小组拿出发霉的面包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2、用放大镜深入观察如果我想进一步看清面包上的霉菌,你有什么方法?(师生交流)1、小组用放大镜观察霉菌。
(师巡回指导)2、学生自己交谈用放大镜观察到的霉菌。
3、师小结:我们看到的一根根的像头发丝一样的是霉菌的菌丝,一点点小黑点是霉菌的孢子囊。
霉菌是一种生物,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要时,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菌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蜘蛛状、絮状等。
我们还在别的什么物品上观察到过霉菌?(三)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生长的因素。
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许多物品都会生长霉菌,那霉菌的生长于那些因素有关呢?1、同桌讨论。
2、师生交流。
(可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关)3、设计实验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a、设计霉菌的生长与水分的多少有关系的实验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要求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b、设计霉菌的生长与温度有关系的实验(方法同上,提醒同学们在做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时,最后把一块实物放在冰箱的散热器上,另一块放在冰箱里比较好。
)c、设计霉菌的生长与阳光照射有关系的实验。
(方法同上)(四)课外实验,验证猜测.由于霉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只能放到课后去观察了,请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下一次课堂上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交流,共同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板书设计【篇二:四年级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5、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二、探究过程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
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创设不同的温度条件,以观察霉菌的生长速度。
)也可以自主选择,例如空气、光照??条件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3)分组准备对比实验这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写下我们的推测: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4、后续观察活动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板书设计: 5面包发霉了营养温度霉菌——生长条件水分空气光照 ??【篇三: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一课是安排在学生探索了食物的营养成分,经历了食物由生到熟的观察活动之后,进一步展开的一个观察活动。
它将引领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食物,让学生有联系地看待食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变化与我们的健康。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观察到食物变质后的情况,对发霉这一现象产生了研究兴趣,为食物自身会产生奇妙变化而兴奋不已,从而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为本课的实验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用放大镜观察发霉现象,初步感知食物变质现象。
2.面包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研究霉菌的生长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3.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4.课外实验观察,学生能坚持记录霉菌生长情况,得出科学的结论。
5.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后,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不断的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出面包发霉的研究方案。
【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每组4块面包,4个塑料袋,发霉的面包,镊子,放大镜,滴管,牙签,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面包发霉实验课件,发霉的桔子,发霉的馒头。
活动设计:活动一:观察发霉的面包,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比观察。
(观察现象)活动二:观察完面包上的霉菌后,根据自己的问题和假设展开讨论,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制定出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活动三:课后延伸,对霉菌生长的实验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最后得出结论。
(实验验证)【教学设计】一.感知导入,揭示课题生:放久了放坏了,面包上面长毛了,面包变黑发霉了…..(出示发霉的面包)师:那么,除了面包之外,还有哪些食物也会发霉变质呢?生:桔子,苹果,米饭,馒头…..(出示发霉的桔子和发霉的馒头)师:好了!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发霉这一现象好吗?生:好!师:板书课题――面包发霉了(当我们把吃剩的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食物会发霉。
发霉这一现象,学生或多或少有所感知,但很少有学生去观察研究过,把面包发霉现象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并体验到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二.对比观察,激发兴趣师:提供给学生发霉的面包进行观察。
(取出面包时使用镊子)生:发现面包表面有一些黑点和绒毛。
(用语言描述霉菌的样子)师:想不想看的更清楚呢?生:想!用放大镜观察吧!师:提供放大镜后,你们看清楚霉菌后,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提出问题――面包上怎么会有这么多霉点呢?这些就是霉菌吗?食物上的霉菌会传染吗?长出霉点的食物就不能吃了吗?(用放大镜观察后,有利于提升他们对霉菌的认识,体验观察研究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师:通过观察,你认为面包发霉与什么条件有关系呢?生:想到生物生长有关的条件,如温度,水分,营养,光照等。
(板书)师:怎样证明你的假设是正确的呢?生:做实验。
师:每小组根据你们的推测和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设计出实验方案。
生:分别设计出霉菌的生长与水分的多少有关的实验,设计出霉菌的生长与温度有关的实验,设计出霉菌的生长与阳光照射有关的实验。
(学生参考书上52页的实验)面包发霉的研究方案日期()研究()组,实验中我们只改变()个条件需要的材料:我们的预测:()的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快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我们如何改变: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我们如何使它不变:我们的发现:我们的结论:第()组记录()师: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修改方案后开始实验。
生:1.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霉菌。
(创设相同的条件)2.第一组的学生正把滴了同样的水分的两块面包,一块用塑料袋包扎好,另一块准备放在干燥的地方。
3.第二组的实验是把滴了同样多水分的两块面包,一块准备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另一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师:播放面包发霉的实验课件,引导学生做好长期观察的准备。
生:跟我们设计的实验差不多。
师:你们知道了发霉的因素,那在生活中怎样防止食物发霉呢?生:晒干,冷冻,盐腌,密封,真空,冰镇……师:发了霉的食物还能吃吗?(提示学生看书53页)生:不能!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师:回到家做好宣传员,告诉身边的人过期食品和发霉的食物不能吃。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选择值得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让学生亲历研究过程,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课后拓展,得出结论师:由于时间关系,课后进行观察记录,注意每天观察时要写霉菌的生长情况。
生:表示会坚持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师:发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可以自己设计。
生:设计记录表。
(由于面包发霉是个长期过程,所以把观察记录和结论安排到课后完成,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