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阑尾炎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小儿阑尾炎的诊治分析和体会

小儿阑尾炎的诊治分析和体会急性阑尾炎在小儿外科急腹症中是非常常见的,小儿是一个特殊群体,一般对病情表达不是太清楚,另外对自己身体的检查常常不给予配合,所以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对小儿的生命有严重的影响。
关键字:急腹症;小儿阑尾炎;早期诊断;并发症引言小儿阑尾炎作为小儿疾病里面非常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小儿的患病情况一般比成人要严重。
小儿急性阑尾炎同时也是小儿腹部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特点是:易坏疽穿孔, 病情变化快,起病急, 病势重等。
因为小孩子生理方面的原因,致使这个疾病的诊断颇为艰难,容易发生误诊现象,由此可见,对于小儿阑尾炎的早期治疗和正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一、产生小儿阑尾炎的原因由于小儿阑尾炎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所以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不过和以下几点有些许关联: ①某些细菌通过破损的黏膜以及人体的血液循环到达人体阑尾,从而引发引急性炎症。
②如果人体的胃肠道功能出现了障碍,就会伴随着阑尾肌肉的痉挛,人体的阑尾腔出现梗阻现象从而引起炎症。
③人体分泌物的滞留,致使阑尾腔内的压力变大,阑尾壁的血液运输发生了障碍,这样会对细菌的侵入产生有利因素。
梗阻的原因常见的有阑尾扭曲、管腔瘢痕狭窄、粪石等。
二、对于小儿阑尾炎的诊断对于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一般是通过右下腹的转移性腹痛,以及人体伴有呕吐和发烧等病史,此外固定的麦氏点可以对人体进行压痛便可以确诊为阑尾炎。
不过由于小儿对于自身腹痛的个体表现非常不精准,特别是年龄很小的孩子哭闹不予以配合诊断,因此完成诊断十分困难。
又因为小儿的阑尾相对来说腔大壁薄,上面的肌层组织相对较少,容易发生穿孔和坏疽情况,此外,小儿的大网膜功能发育的不是很完善,大网膜短并且薄,发生穿孔的时候炎症不容易被局限起来。
因此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情相比较成人的发展来说迅速而且严重,在发病类型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穿孔性的阑尾炎占12.8%。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刘 琴 贺 丽 李 丹 黄 笑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 湖南长沙 410007)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6-0020-01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 6月 ~2014年 2月,我院共收治 88例小儿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将其 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阑尾炎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全面护理, 可提高预后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 6月 第 21卷 No.2
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16.00%(8/50),对照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56.
00%(28/5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腹腔内出血 皮下气肿 肠管损伤 泌尿系统损伤
切,可促进术后机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温且木·阿布都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
营养(下旬刊),2012,22(10):3635-3635. [2] 张璐,李俊晓,孙丹丹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
综合性护理可协同提高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方便手术的开展及促进术后
小儿阑尾炎实习报告心得

在我参加的小儿外科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对阑尾炎患儿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学工作的严谨性和责任感,同时也让我对小儿阑尾炎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在实习初期,我深刻感受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通过对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学习,我逐渐掌握了阑尾炎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临床观察的细致入微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
阑尾炎患儿的症状可能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但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
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我学会了从患儿的面色、神志、体位、腹部体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力求找出线索,为诊断提供依据。
三、诊断技术的掌握在诊断阑尾炎的过程中,除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也至关重要。
我参与了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的操作和解读,学会了如何根据影像学结果判断阑尾炎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此外,我还学习了实验室检查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四、治疗方法的多样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实习期间,我见证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小儿阑尾炎中的应用。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轻微、炎症较轻的患儿,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严重、炎症较重的患儿。
在手术过程中,我学习了阑尾切除术的操作技巧,以及术后护理要点。
五、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阑尾炎的治疗需要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每位成员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人文关怀的体现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关注患儿的病情,还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面对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
这让我意识到,医学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关爱生命。
七、实习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小儿阑尾炎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特征和治疗方案探讨啊. 河北医学 , 2 0 1 6 , 2 2 ( 1 ) : 1 4 7 — 1 5 0 . [ 3 1 陈莉莉 , 刘金荣 , 赵顺英 , 等. 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无效 的儿童难治
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I 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切. 中华儿科杂志, 2 0 1 4 , 5 2
察患儿肺部炎症阴影 吸收情况 。 1 . 4 疗效判 断标准【 1 ]患儿体温恢 复 , 临床症 状消失 或基
本消失 , 肺部炎症 阴影基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失 , 为显效 ; 体 温恢 复 , 症状改善 , 肺部炎症明显吸收 , 为有效 ; 患者症状无 明显变化 , 肺部炎症 阴
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长时间单独 接受抗生 素治 疗易产生耐药
肺炎支原体属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 大部分肺 炎 支原 体肺炎患儿接受 大环 内酯类抗 生素治疗 就可取得 良好 效果 , 但部分患者采 用单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药 物治疗并不能 取得 良好效果 , 患儿 可见 持续 高热 、 肺 内病变持续加重现象 , 严
对 照组 基础上 , 观察组加 用 甲波尼龙 治疗 , 静脉 注射 , 剂量 为
性, 也可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 , 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甲波尼龙属 于人工合成合 的一种糖皮质激素 , 是 临床 常用
的类 固醇激素 , 抗感 染 、 免疫抑制及抗感染作用显著 , 患儿用药 后 药物可在 3 0 s 内发挥最大功效 ,抑制患儿全身炎症反应 , 避
免肺泡与气管水 肿现象 , 减 少支气管 分泌物 , 改善患儿肺换 气 功能 , 从而促进炎症消失[ 3 1 。本 次研究 中 ,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 高于对 照组 , 咳嗽消失时间 、 体 温恢 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 差异 显著( P < 0 . 0 5 ) 。由此可知 , 难 治性肺炎支原体肺 炎患 儿采 用小 剂量甲波尼龙辅 助抗 生素 治疗 的效果显著 , 能够有效缩短症状
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156例临床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156例临床体会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腹腔镜手术[1]术式的选择及相应的适应症。
方法应用小儿腹腔镜对156例小儿阑尾炎分别行双孔法、三孔法及采用带操作孔道腹腔镜的脐部单孔法手术[2]治疗。
所有病例均行气管内插管麻醉,造成人工气腹,使用电视腹腔镜,以内凝或电凝及套扎方法完成阑尾切除术。
结果无中转开腹手术[3],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平均3ml,且多为脐部切口出血。
手术时间20~60min,平均30min。
其中腹腔包裹积液1例,脐部切口感染2例,住院时间3~7d,平均5d。
随访1~24个月,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
结论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推广。
适当选择腹腔镜手术的具体方法可发挥其优势,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pediatric appendicitis laparoscopic surgery [1], the selection of operative.MethodsPediatric laparoscopic method application in 156 cases of pediatric appendicitis were separately double hole method, three hole method and used for channel operat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bellybutton puckering method [2]. All cases were performed 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a, artificial pneumoperitoneum, using television laparoscopic coagulation or within electric coagulation and complete appendectomy TaoZa method. Results No transfer laparotomy were completed in laparoscopic surgery[3],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verage 3 ml, and navel incision bleeding. Operation time of 20 ~ 60 minutes, 30 minutes on average. Including abdominal package effusion, navel incision infection in 2 cases, hospitalization time 3 ~ 7 days, 5 days on average. Were followed up for 1 ~ 24 months, the remaining cases were recovered well. ConclusionPediatric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ppendicitis has shorter time, less bleeding, small trauma, fewer complications, 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tc, suitable for promotion. Choose appropriate methods to laparoscopic surgery can exert its advantages,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effect.Key words:Children; Appendicitis; Laparoscope; Appendectomy; Indications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選择性地对156例小儿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及诊治效果分析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及诊治效果分析前言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腹外科中常见病,该病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势严重、容易引发坏疽穿孔,患儿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若是无法积极的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有效治疗,就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随着临床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单孔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同时小儿手术也逐渐采用了这一诊疗技术。
小儿急腹症由于设备限制较多,因此一般采用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在腹腔镜下结扎阑尾根部或经肚脐提出阑尾后在直视下进行结扎,但是年龄较小、体脂较大的患者也会出现经肚脐提出困难,导致结扎不成功,引发炎症的出现,单切口腹腔镜在这一方面则发挥突出的优势,手术器械可以顺利在脐环内同一个方向进入。
一、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完成治疗,根据患者诊疗方法的不同,采取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一般资料实验组对照组t/X2P年龄(月)64.25±10.2568.13±11.050.625>0.05性别(男/女)25/2926/280.825>0.05术前发热时间(d)4.51±2.234.18±2.550.993>0.05单纯性阑尾炎12(22.22%)12(22.22%)1.251>0.05化脓性阑尾炎28(51.85%)26(48.15%)0.825>0.05坏疽性阑尾炎14(25.93%)15(27.78%)0.832>0.05二、方法2.1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第一,为患者实施手术前常规抗生素治疗,充分排空膀胱,不留置胃管和尿管。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取平卧位,在肚脐部做纵向切口,进行皮下组织的分离到筋膜部分,横向水平做一个5mm和两个3mm的操作切口,然后置入腹腔镜镜头,构建二氧化碳气腹,保持压力在8~14mmHg[1]。
小儿阑尾炎实习报告心得

小儿阑尾炎实习报告心得在我最近的小儿外科实习中,我有幸观察和参与了小儿阑尾炎的诊疗过程,对儿科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小儿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儿科医生的细心和耐心。
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医生需要通过观察、询问家长和细致的体检来获取病情信息。
这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中,我了解到影像学检查如B超的重要性。
B超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阑尾的直径、壁层厚度以及周围是否有渗液等情况,对于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我还发现,在儿童中,由于阑尾的位置可能偏移,B超检查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医生更加仔细地分析影像学资料。
在治疗方面,我了解到小儿阑尾炎一旦确诊,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我观察到医生们严谨的操作和精湛的技术。
他们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每一个细节,以确保手术的成功。
我深感手术医生的工作压力和责任重大。
在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中,我也学到了很多。
儿童术后恢复较快,但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伤口恢复情况。
术后疼痛管理、饮食调整和活动指导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我认识到,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明白了医生在面对急腹症时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判断。
小儿阑尾炎虽然常见,但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医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其他医疗人员,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在与家长沟通时,医生需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以获得家长的信任和合作。
这对于儿童的诊疗过程至关重要。
总之,这次小儿阑尾炎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明白了临床工作的严谨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阑尾切除术后合并腹腔感染6例体会

1 1 一般 资 料 .
本 组 病 例 共 6例 , 2例 , 4例 ; 龄 1 ~ 男 女 年 7
阑尾 残 株 残 留 者 。 持 续 发 热 以 及 有 腹 痛 、 胀 、 肠 刺 激 征 腹 直 等 , 时 白细 胞 持 续 增 高 时 , 注 意 腹 腔 感 染 存 在 ; 注 意 腹 同 应 ② 腔 是 否 有 固定 性 压 痛 或 包 块 , 肠 指 检 直 肠 前 壁 有 否 痛 性 包 直 块 ; 超 声 检 查 对 腹 腔 脓 肿 诊 断 和 定 位 灵 敏 度 较 高 , 腹 腔 炎 ③ 对 性 包 块 查 出率 也较 高 , 辅 助检 查 中 较 好 的 检 查 手 段 ; 是 电子 计 算 机 x 线 断 层 扫 描 ( T) 行 定 性 定 位 诊 断 ; 应 排 除 腹 腔 感 C 可 ④
14 统计学方法 计 数资 料采 用 ) 检验 , . c 2 均数分 析 采用 t
检验。 2 结 果
此 时 段 进 行 吸 痰 、 身 等 不 良 刺 激 ( 应 工 作 应 在 鼻 饲 前 完 翻 相 成 ) 以免 引 起 反 射 性 呕 吐 。 采 取 上 述 防 范 措 施 的 滴 入 鼻 饲 , 法 , 于 进 食 速 度 均 匀 、 慢 , 明 显减 少 胃食 管 反 流 次数 , 由 缓 能 降 低 并 发 肺 炎 的发 生 率 , 善 脑 卒 中延 髓 麻痹 患者 的预 后 , 得 改 值
1 临 床 资 料
应 及 早 作 出诊 断 , 否 早 期 诊 断 , 确 定 位 , 接 影 响 患 者 的 能 正 直 预 后 。其 诊 断 要 求 : 结合 手 术 情 况 , 有 腹 膜 炎 者 术 后 感 染 ① 如 的机 会 较 多 , 别 是 弥 漫性 腹 膜 炎 及 小 儿 或 老 年 患 者 , 中 有 特 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阑尾炎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阑尾炎手术后腹腔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本组对46例腹腔感染患儿及早准确做出诊断并及时采取引流,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结果46例阑尾炎术后并确诊为腹腔感染的患儿经及时准确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
平均住院时间为17 d,随访1~3年,无肠瘘,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
结论儿童阑尾炎手术后腹腔感染较其原发病严重,故应重视预防。
【关键词】儿童;阑尾炎;腹腔感染
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病势较成人严重。
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不同年龄是有不同的生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常易误诊和延误治疗,形成穿孔。
弥漫性腹膜炎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
因此早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现将本科至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施行儿童阑尾炎切除术265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4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4~1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3~12 d。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发热及右下腹麦氏点反跳痛加重。
由于儿童的表述不明确,经辅助诊断; WBC计数超过10.0×109/L,B超提示右下腹团块状阴影平均5.0×6.0 cm,诊断确定为阑尾炎后进行手术,多以压痛点最明显处为中心作右下腹斜切口,如诊断怀疑或阑尾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可经右腹直肌切口行阑尾切除术或并用腹腔引流术。
本组46例患儿中,在术中发现有阑尾穿孔者30例,未穿孔者16例,术后1~2 d,患儿表现为发热,多为不规则持续热,腹痛,腹胀,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增高。
其中表现为典型肠梗14例,有直肠或膀胱刺激征者15例,腹部扪及压痛性包块者15例,肛门指诊触及直肠前壁包块2例。
X线胸片提示有胸膜病变13例、腹部平片提示肠梗阻影像15例,B超提示脓肿性暗区或炎性包块者14例。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术后腹腔感染要求及早做出诊断,早期诊断,正确定位对预后至关重要。
术后腹腔感染的表现,除盆腔脓肿有典型的直肠刺激征外,其他部位腹腔感染长缺乏突出的症状、发热、腹胀或腹痛,白细胞增高是最常见的表现,在术后有这类症状持续者即应警惕腹腔感染的可能[1]。
诊断要点;①结合手术情况,如有腹膜炎者术后残余感染机会较多,术中有阑尾植株残留者;②需排除切口感染;
③注意腹部有无固定压痛部位或包块,盆腔脓肿时肛门指检常能触及直肠前壁包块;④X线检查在膈下脓肿病例常会提示胸膜炎性改变;⑤B超检查对腹腔脓肿诊断和定位灵敏度较高,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
2.2 治疗结果本组46例术后对已有明确脓肿定位患者及时引流、并在B超下进行穿刺,抽脓,对弥漫性腹膜炎者及肠梗阻以及腹腔多发性脓肿者宜作剖腹探查。
对腔脓肿经直肠引流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对确诊为腹腔感染的儿童进行抗生素治疗,常用药为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甲硝唑等,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平衡,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46例腹腔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访1~3年,无后遗症状发生,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术后腹腔感染是由于阑尾手术本身属于有菌手术,再加上急性阑尾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或坏死、穿孔、腹膜炎等改变,对腹腔造成污染,术后可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甚至膈下感染,腹腔内感染多由于大范围或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脓肿冲洗不干净,引流不彻底所致。
形成的脓肿可以发生在盆腔肠间隙或膈下间隙,有腹腔感染者表现有持续高热、腹痛、腹胀、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增高是最常见的表现,同时注意腹部有无固定压痛部位或包块,盆腔脓肿时肛门指检常能触及直肠前壁包块,X线检查在膈下脓肿病例常会提示胸膜炎性改变[2]。
B超检查对于确定腹腔内脓肿大小、位置有价值,因为无创伤性,可以反复多次动态观察腹内感染的变化。
对于已有明确脓肿定位应及时引流,还可以在B超下进行穿刺抽脓,对于穿孔有弥漫性腹膜炎者,术中直接用生理盐水或含有抗生素的溶液冲洗腹腔和切口[3]。
有急腹症表现,如腹膜炎、肠梗阻等以及腹腔多发性脓肿须引流者宜作剖腹探查。
为了避免阑尾炎术后腹腔感染在行使手术时就应重视预防,尤其重视引流,特别对阑尾穿孔致腹膜炎者必须引流[4]而引流重点是盆腔,引流条须切实置入盆腔,避免扭折,必要时增加引流部位。
阑尾有较大穿孔者应注意有无粪石脱出进入腹腔。
对包裹、粘连于阑尾的炎性大网膜最好一起切除,以防止腹腔感染及肠粘连,如遇阑尾根部因粘连不宜切除者,可放弃阑尾炎切除以免损伤肠管。
总之,阑尾炎是常见病,由于儿童的表述不明确,所以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这就要求医生要有高超的技术、过硬的本领以及细心的观察和明确诊断,确保术后感染的发生。
若贻误病情或手术中处理不当,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性,决不可小视。
参考文献
[1] 解围琦. 手术中的疑难问题及紧急处理.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475.
[2] 张光辉.阑尾术后腹腔感染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09(2):58-59.
[3]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51-852.
[4] 李振东.小儿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中华儿外科杂志,2004,4,(3):132.
[5] 蓝瑚,夏穗生.手术失误及处理昆明.云南科教出版社,199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