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问答题

合集下载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问答题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问答题

教化学, 心理学知识问答题1, 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化科学知识,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阅历及直接阅历相结合的规律。

(2)老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驾驭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及思想品德教化相统一的规律。

3, 遗忘的规律及特点有哪些(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简单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 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心情的影响。

4,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留意力(1)留意唤起学生的随意留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留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留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留意交替运用。

5, 试论述教化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 发展地, 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主动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2)民主同等。

(3)教学相长。

-7,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详细方法各是什么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详细方法是:全面了解和探讨学生;组织和培育班集体;做好个别教化工作;及家庭社会教化亲密协作,统一各方面的教化力气;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安排和总结。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百题问答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百题问答

1、简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多种角色。

答:(1) 设计者 (2)信息源 (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6)反思考者与研究者(7) 终身学习者2、专家型教师有哪些特征答:①专家型教师善于通过学习计划、评估和反思来改进教学,从而产生教学的创新。

②专家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情绪,处理面临的教学问题,并进行评估和反思。

③专家型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对工作投入,追求自我实现。

④专家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具有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3、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答: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职业发展)④(行动研究)4、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1)(树立正确的育人观)(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5、在教学中怎样科学地安排学习答:在教学中科学的安排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地用脑。

)(2)(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睡眠。

)(3)(避免连续过长时间的学习。

)(4)(合理地安排课表。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对策答:教师职业倦怠是在长期的工作环境及压力中积淀下来的,可以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7、全面发展教育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

这五育各自有不同作用,在确定的同一时空里,为完成同一任务,向着共同的目标,彼此配合融洽,协调发展,不断提高。

五育之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则互相促进;如果缺少任何一个部分,其他各育要受到损失;如果五育各自分离,则全面发展教育就会失去活力。

8、实施德育的原则有哪些答: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9、商要叙述常用德育方法的基本内涵答:(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情感陶冶法)(4)(品德评价法)(5)(自我教育法)(6)(实际锻炼法)1 0、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有哪些答: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17道《教育学》经典问答题

117道《教育学》经典问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

(P7)答: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____,强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P8)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0)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P10)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6、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P15)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

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P22)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P24)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教育学问答题(自己整理)

教育学问答题(自己整理)

教育学问答题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

现代教育生产性的主要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2)民主性。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公平性上。

(3)科学性。

现代教育从内容到手段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4)革新性。

教育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现代教育不断创新推动着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使教育不断地逼近理想目标。

2、历史上有哪几种教育起源观?(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勒图尔诺和沛西’能,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它的错误在于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

(2)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它的错误在于单纯从模仿来说明人类的教育活动,并不能科学地说明教育的基本特点。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一些学者,主张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的需要。

其观点有:教育具有社会性,为人类社会所特有;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试下,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3、如何理解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教育自身要现代化面向世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学习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教育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公民。

面向未来: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2)实施科教兴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建构现代化的教育体制。

(3)推进素质教育:从教育内容上推进: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协调在教育活动中,并使诸育相互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教育方法上推进: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性,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个指导方针的联系: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为重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

小学《教育学》问答题集锦

小学《教育学》问答题集锦
答:○1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 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8、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P63——64(三个要点)
答:○1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2 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3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9、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征?P67——68(三个要点)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8、班级授课制有什么优点?P114——115(四个要点)
答:○1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 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21、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P134——136(五个要点)
答:○1 导向性原则
○2 疏导原则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 因材施教原则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6、教学进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P100——101(五个要点)
答:○1 引起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
○3 巩固知识
○4 运用知识
○5 检查知识(包括技能与各种认识能力)
17、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P104——109(六个要点)
答:○1 直观性原则
答:○1 明确的共同目标
○2 一定的组织结构

教育学考试试题

教育学考试试题

教育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 教师
B. 学生
C. 教育方式
D. 教育事业
2. 下列哪个理论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
A. 行为主义
B. 建构主义
C. 社会文化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3.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A.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C. 开发学生潜能
D. 塑造学生思想
4.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A. 记忆力培养
B. 语言能力发展
C. 社交技能培养
D. 运动协调能力
5.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 提高国家竞争力
B. 塑造个体人格
C.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D. 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你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3. 什么是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应对?
4. 你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为重点?为什么?
5. 请谈谈你对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三、论述题
请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者阅读体会,选择一个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开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你的观点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措施。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事业规律性与教育工作方法的学科。

A. 学生的B. 教师的C. 教育的D. 社会的答案:C. 教育的2.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

A. 培养优秀的教师B.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C. 掌握教育的规律D.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C. 掌握教育的规律3. 儿童教育学是研究()儿童教育规律性的学科。

A. 幼儿的B. 小学生的C. 高中生的D. 初中生的答案:A. 幼儿的4.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C. 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D. 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答案:B.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 教育学研究的主要范围包括()A. 教育思想理论B. 教育心理学C. 教育方法与教学评价D. 以上全部答案:D. 以上全部第二部分: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业,包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规律性和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掌握教育的规律,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2. 请简要介绍儿童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儿童教育学是研究幼儿教育规律性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幼儿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

儿童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指导幼儿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教育实践中的数据,探究教育问题的规律性。

理论研究是通过对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的分析和综合,提出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的原则和方法。

4. 请简要介绍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连续性和差异性。

客观性要求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科学性要求评价过程符合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全面性要求评价内容涵盖教学全过程,连续性要求评价能够指导教学改进和提高,差异性要求评价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评价。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1.教育的功能(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主要的授受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3.近代社会的教育特点或变化?第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第二,教育的世俗化;第三,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教育学研究的价值:(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际。

6.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7.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8.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在生产劳动力;(2)教育在生产科学技术;10.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受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11.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_综合版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_综合版

二、谈谈高校教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工作。

三、结合实际,谈谈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的原则和重点。

四、结合实际,谈谈高校课堂讲授教学法的优点与不足。

五、阅读上述材料,谈谈高校应如何认识和处理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

六、阅读上述材料,以辅导员的身份制定一份危机干预的计划方案。

七、结合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特点,谈谈如何做好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八、阅读上述材料,谈谈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九、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学精神文化整合性特点的理解。

十、高校应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职业型人才?结合所在高校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十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共性特质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十二、阅读下列材料,谈谈如何处理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十三、联系实际,谈谈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

1、高等学校具备哪三项职能?请结合实际谈谈高校职能的价值?如何正确处理高校职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你是如何看待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间的矛盾。

3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大学精神文化有哪些特征,结合实际进行举例说明?4. 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如何看待两个理念之间的矛盾5. 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的。

6. 面对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迷失,学术失范和资源约束困境,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克服7. 你对高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8. 什么是教学设计?结合实际,谈谈高校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9. 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现代教学方法的共性和特质是什么10.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需要重点克服的问题?11. 高校学生具有哪些心里特点和社会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育学问答题(五篇范例)

教育学问答题(五篇范例)

教育学问答题(五篇范例)第一篇:教育学问答题1、你希望学校领导关心青年教师哪些方面2、教师备课要备什么3、面对繁杂的教学工作,你如何调整心态4、你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弱点5、我喜爱的书刊,给我的影响6、怎样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7、新课程执行过程中,你碰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8、课堂教学中,你最关注的是什么9、如何让家长尊重教师?10、如果教研组长来询问你是否愿意上公开课,你愿意吗?为什么?11、谈谈你对职业道德的认识12、谈谈与人相处13、你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应从哪里抓起(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习质量?)14、从哪些方面帮助班主任管理学生15、如何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16、学校在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你认为这些活动是否必要,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吗?可以举例说明17、人最难超越的高度就是自己18、我的价值观19、我参加校本研修之感想 20、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凝聚力。

21、你怎样定义教师22、如何看待家长的不理解第二篇:教育学问答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5、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6、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7、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8、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9、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诞生及发展。

10、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有哪些?其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1、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12、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13、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14、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思想和绅士教育思想有哪些?15、简述近代、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作及其主要贡献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6、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7、人力资本论的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18、试分析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9、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有哪些特点和功能?20、学校文化是怎样形成的?21、如何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2、如何切实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23、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4、现代化包含哪几个相互联系着的内容?25、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6、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2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29、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0、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31、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二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32、试述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33、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包含哪几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4、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35、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36、什么是遗传素质?如何理解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7、什么是环境?如何理解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8、试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现?39、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0、试述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年龄特征?41、简述人的本质?第四章教育目的42、什么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43、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44、关于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的两种对立观点是什么?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45、简述确立教育目的是科学依据?46、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47、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改变?48、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49、我国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分别是什么?50、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51、什么是素质教育?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52、素质教育(或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那些误区?53、如何实施素质教育?54、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五章教师与学生55、简述教师职业的性质56、简述教师的作用57、教师的一般角色有哪些?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有哪些角色?58、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59、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素养?60、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素养?61、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素养?62、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63、简述学生是人包括哪些方面的含义?64、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65、试分析学生学习的特殊性?66、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哪些合法权利?我国学生的权利主要是由哪些法律文件规定的?67、《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68、学生作为法律的主体主要应尽哪些方面的义务?69、教师有哪些权利?70、简述教师的义务?71、与保障教师的权力和义务有关的法律责任有哪些?72、简述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73、简述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74、什么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第六章课程75、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76、课程的类型有哪些?7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78、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79、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80、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81、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要求有哪些?82、什么是课程标准?83、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84、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85、什么是教科书?其作用有哪些?86、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87、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和狭义的课程资源的区别是什么?88、怎样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89、怎样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90、什么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受哪些因素影响?91、什么是课程评价?怎样理解课程评价的内涵?92、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各有哪些步骤?93、CSE评价的特点有哪些?94、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95、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96、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7、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98、新的课程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99、简述课程标准的结构?100、简述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01、简述教科书的编排形式?102、简述教科书的编排要求?103、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第七章教学104、什么是教学?教学的含义有哪些?105、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06、教学的意义有哪些?107、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108、什么是教学过程?历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哪些?109、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1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11、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12、简述知识与发展知识的关系113、简述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114、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15、什么是教学原则?116、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各自的含义与使用要求是什么?117、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118、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这些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19、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较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优缺点?120、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121、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和特殊形式是什么?12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23、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第八章德育124、什么是德育?简述德育的构成?125、德育的特点有哪些?126、中学德育的意义是什么?127、简述中学德育的目标?128、简述中学德育的内容?129、什么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与学生细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如何?130、试述中学德育过程的规律131、什么是德育原则?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132、什么是德育的途径?我国中国德育的途径有哪些?133、简述情感陶冶134、什么是德育方法?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方面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135、什么是德育模式?当代较有影响的德育模式有哪些?各自德育模式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是什么?136、试分析当前我国中学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37、简述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第九章班级管理138、什么是班级?如何理解班级的地位和作用?139、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40、什么是班主任?中学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是什么?141、班级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环节?142、班主任应该怎样制定班级管理计划?143、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哪些工作?144、什么是操行评定?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有哪些?145、什么是班级管理原则?146、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原则?14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体有哪些特征?148、班集体的作用是什么?149、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包括哪些方面?应该如何进行指导?150、什么是班会?班会有哪些特征、种类?151、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怎样组织主题班会?15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主要应协调哪些关系?153、班主任应如何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154、家访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55、班主任如何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156、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157、教育科研有哪些类型和特征?158、教育科研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各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159、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有哪些?160、简述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161、简述研究文献收集的原则162、研究文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163、什么是研究假设?其基本类型有哪些?164、一个好的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165、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166、怎样设计研究方案?167、简述科学研究的特征?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简述杜威与《民主主义与科学》2、概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情况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简述教育现代化包含着哪几个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5、试述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6、试述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第四章教育目的7、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和实践的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第五章教师与学生8、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9、试分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10、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第六章课程11、试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要求12、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第七章教学13、什么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有哪些基本方法和方式?14、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第八章德育15、简述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16、试分析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17、简述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18、简述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19、简述社会模仿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20、简述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第九章班级管理21、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如何建设班集体22、如何理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3、简述优等生的个别教育24、简述中等生的个别教育25、简述后进生的个别教育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26、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每一种形式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7、试述撰写研究成果的步骤和要求?28、衡量一个问题能否成为研究课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29、简述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和过程30、研究文件的类别与特点分别是什么?31、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有哪些?32、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具体方法、步骤是什么?33、研究成果表述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篇:教育学问答题名词解析;1.教育:指有目的的曾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

教育学简答真题题库

教育学简答真题题库

教育学真题工、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工.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互相渗透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日益多样化;S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区.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答:工.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2.义务教育既体现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耳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3、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答:工.根据儿童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3.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4.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哪些?答:工.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耳示范者角色;5.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者角色;6.研究者角色。

S、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应循序哪些基本原则?答:工.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标;耳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6、简述我国小学的德育目标。

答:工.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6.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010年教育学真题7.简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X)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S.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与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名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育专业素养?(工)敬业;(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概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基本特征:1、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

2、高等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二、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答:清朝末期,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先后兴起。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开始向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具体体现有哪些?答: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

2、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

3、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

4、高等学校职能具有特殊性。

四、试述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意义?答: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

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一、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1、导向作用;2、调控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二、简述高等教育目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2、专业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

三、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

答:1、定义: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

3、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1)、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2)、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高等教育目的的文化本位论;(4)、高等教育无目的论;(5)、高等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四、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目的观的认识。

1、高等教育的社会本位论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和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它特别关心个体社会化、公民道德和社会政治。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1、阐述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功能及经济关系、经济功能答:关系: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经济关系: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体制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果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手术;2、阐述马克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考查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2、马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3、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如何进行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答:1、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差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的人格形成需要通才和专才教育相结合,3、再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1、在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酬资体系合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5、如何出来平等与效率的关系答:1、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

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2、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6、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什么呢?答: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大多数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有教育部负责;与次同时私立系统尚处在逐步形成之中,7、什么是学位?答: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学位制度就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的称号的制度。

教育学 偏问答题

教育学  偏问答题

一.学校,学校教育,学校文化,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学制建立一. 学校是如何产生的?答: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学校教育出现最早的地方,也正是在文字产生最早之处。

)二. 学校教育的概念?什么是学校教育?答: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业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九.学校教育的地位?1.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2.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3.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导向和枢纽四.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七.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八.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六.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五.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

二是规章制度。

三是角色规范。

十.学制建立的依据?1.学制的建立与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学制的重要因素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制约着学制4.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的改革影响着学制建立二.课,课时计划(教案),复习,课堂管理,作业任务,课外活动,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一.课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教育学简答题、问答题汇总

教育学简答题、问答题汇总

案例分析题(P113)⑴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而这位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这个阶段学生的教育必须结合感性的实例,配合直观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掌握,教师的教育应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迎合学生的兴趣,明确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什么。

(如有需要自己拓展)⑵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①人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在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遵循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否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将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②在人的不断发展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面临着不同的任务。

教育就应该根据各个阶段的特征展开,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若违反了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特点,把小学生当作中学生进行教育,把初中生当做高中生进行教育,最终学生不但难以掌握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还会产生不愉快的心理体验,甚至害怕和逃避学习。

③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指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第二是指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

因此,教师一定要了解人的这一生长发展规律,了解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并抓住时机加强教育力度。

④由于受教育、遗传、环境、个体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性。

教育就必须紧紧围绕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这一特点,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成为学有专长、富有个性的人才。

⑤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变,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

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注意掌握每一个年龄阶段中那些比较稳定的共同特点,按照这些共同特征,确定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防止从主观愿望出发,任意地规定教育内容和方法;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差异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措施,切不可死抱传统不放。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2)特点:教育以非正式,弥散性的方式进行,性质职能专业性模糊,年龄层次差别大。

此时的高等教育是相对知识水平而非相对普通教育。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大约12世纪初,意大利、法国、英国有了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大学,如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即中世纪大学〉特点: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学领域。

在中国汉代太学为高教从萌芽到雏形奠定基础,始于唐盛于宋的书院教育是从。

的标志3、成型阶段(培养专门人才)始于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教育在内部纵横关系的平衡上以及与其社会其他活动的平衡上都取得了最大的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有的“赠地学院”教学科研延伸课程校外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创办柏林大学,突破传统大学模式,科学研究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目标建立一所德国式大学,确定了大学科学研究的地位。

引发社会服务职能(威斯康星)1、规模化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世界高等教育必然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然后再进入普及教育阶段。

2中心化3综合化4国际化5职业化6终生化7多元化三认识高等教育学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分支学科。

任务: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发展动因: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教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教学的研究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教学的发展四高等教育研究方法(1)多学科研究法: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法:收集图书、报刊、档案、公文、报告、信函等信息资料加以分析、解释、以发现事实,检验假说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问答题总汇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问答题总汇

古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等级性2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个别施教及师生关系的不平的现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髙,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2决左教冇的规模和速度3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冇结构有制约作用4对教冇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教育对经济的影响:1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人力资本理论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2政治决左着教冇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徳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冇制度4教冇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是社会文化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交流和融合・3・创造和更新・教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1内发论2外砾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而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弃理想3教育目的的确宦必须考虑受教冇者的身心发展规律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而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当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而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品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的原因:1我国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而发展学说始终没有改变2我国教育的根本性质即社会主义性质没有改变什么是素质教冇:1是而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飲誉权和荣誉权)2受教育权学生的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3努力学习,完成规泄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要求: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2 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3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1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左的研究能力教师的人格特征要求:1积极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忍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要求: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的精神4良好的道徳修养学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1教学生授受关系2人格上民主平等关系3社会道徳上相互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条件:1学科专业素养2教学专业素养3人格特征4良好的职业道徳素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髙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徳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学科课程的优缺点:优1以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和简约性为特点2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3按科目组织课程易于编订教材,易于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P133)
答: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76、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P137)
答: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77、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P139)
答: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78、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P141)
答:(1)问题的特征。

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实际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

解决不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文字题"时比较容易,解决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际题”时比较困难。

(2)已有的知识经验。

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研究发现,优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经验显著地多于差生。

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3)定势与功能固着。

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79、简述如何进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P142)
答:(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80、简述创造性及其基本特征。

(P145)
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81、试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P146)
答:(1)环境;(2)智力;(3)个性。

82、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P147)
答:(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83、简述创造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P147)
答: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84、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P148)
答:(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方法有:(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85、简述态度的实质及其结构.(P152)
答:态度是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的结构包括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86、简述品德的实质及其结构。

(P153)
答: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它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87、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P155)
答: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

区别:(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大。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88、简述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P156)
答:(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道德,自律道德.(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三水平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89、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P160)
答:(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90、试述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P161)
答: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

91、试述高中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P161)
答: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92、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P162)
答:(1)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2)认同。

(3)内化。

9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P163)
答;(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模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94、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P165)
答:(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95、简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内涵)。

(P172)
答: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