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对学习影响
基于归因论浅谈家庭教育理念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
基于归因论浅谈家庭教育理念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近年来,随着中国家庭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行为,并希望能够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发展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在此背景下,基于归因论的家庭教育理念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基于归因论的家庭教育理念,深度分析其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
一、归因理论的相关概念归因理论最开始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德克纳提出的。
归因是指个体在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事件、结果等进行评价时,所做的因果推断。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喜欢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功找到外部稳定的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内在因素。
这种归因方式为人们的自我价值感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
二、归因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归因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家长在对孩子的好坏行为进行评价时,应该多从外部的因素考虑,而不是总是把孩子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孩子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养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也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归因理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1. 归因理论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结果,会受到自己对行为因果关系的判断所影响。
如果个体对结果进行了积极的归因,就会增加自己在类似行为中的信心和动力,产生积极的态度。
反之,如果个体对结果进行了消极的归因,就会在类似行为中产生消极的态度。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能够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采取正确、恰当的归因方式,会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产生重大影响。
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家长应该注重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所受到的教育,避免过于强调孩子的天赋和才能,否则很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反之,在孩子取得不好成绩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分析学习问题的原因,并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办法。
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增强学习信心,也有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成绩观和价值观。
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1、根据学生的归因可预测未来的学习动机。
通过韦纳的归因模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更可以预测到他以后的学习动机。
比如:两名在考试中获得了同样好分数的学生,如果前者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后者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我们可以很容易的预测到前者将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因为他把成功归因于努力——一个内部而可控的因素。
他认为学习是一件自己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事情,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再度获胜。
而后者将成功归因于运气——一个外部而不可控的因素,个人对此无能为力,下一次的成功只有听天由命。
2、学生的自我归因未必正确。
人们有时对自己的能力与周围环境并不十分了解,难免在成败归因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做出不正确的归因。
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不屈服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系统。
3、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韦纳发现,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归因,并非完全以其考试分数的高低为基础,而是受到教师对其成绩做出的反馈的影响。
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反馈中给与的鼓励、支持、指导,应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4、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努力归因”,一个内部但可变的归因。
最重要的做法是在鼓励和表扬时,强调他们的成功来自于勤奋,而不是表扬他们天生聪明;在批评孩子时,强调它们的
失败是因为用心不过,不够努力,而不指责他们脑子笨。
这样,不但给孩子成功的自信,在成功时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而且在失败时也能反省自己,预期到下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教育心理学:归因
教育心理学:归因
勤思范老师:869417568
摘要:
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因素,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和羞愧。
如果归因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和愤怒。
韦纳认为,归因的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1)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如果将成功归为内部因素,个体才感到自豪和满意,如果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学生感到的是感激而不是自豪。
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因素,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和羞愧。
如果归因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和愤怒。
(2)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
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结果的期待和目前的结果一致,即成功者预期以后的成功,失败者看到的是以后的失败。
但如果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则对以后的成败预期影响较小。
(3)所投入的努力。
如果学生认为失败是因为不努力导致,他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困难也能坚持。
若将失败归因缺少能力,即努力也无法取得成功,那他就很容易放弃。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故当活动成功时,个体倾向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反之,活动失败时,归因于一些不可控的原因,以挽回自己的面子。
教学中的归因效应
教学中的归因效应汪潮归因就是寻找原因。
归因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
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随后的行为倾向和方式,这就是归因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外界环境和主观条件。
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的难度、运气和奖励等外界因素,称之为外归因;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人的主观因素,如能力、动机、兴趣、气质和性格等,称为内归因。
根据研究,学生对学习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影响以后的学习积极性。
主要情形是:1、如果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等内部稳定因素,那么这种归因会增强学习活动的坚持。
2、如果归因于“内容太难”等外部稳定因素,就很可能降低学习活动的懈担3、如果归因于“运气不好”等外部不稳定因素,则不一定会降低学习积极性。
4、如果归因于“努力不够”、“准备不充分”等内部不稳定因素,就会保持甚至增强学习积极性。
归因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用它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导学生正确而适当地归因,是不断提高学习信心的重要教学策略。
请看下例:一个六年级学生的作文第一稿只写了126个字,?其中有14个错别字。
老师没给打分,而是与他商量修改意见。
同时表扬了他会讲故事这一特长,然后请他把班级里最近发生的新事编成故事。
两天后,他给老师讲了自编的故事。
老师肯定了他的成绩,然后辅导他如何确定中心和选取材料,并鼓励他:“你的基础并不差,你很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真可惜,没有努力写出来。
要是多下些功夫,该多好哇!”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问能得多少分,老师说可得及格分数了。
他说:“再让我修改修改!”第三稿写好后,老师说能得70分。
他主动要求老师再提点修改意见。
第四稿,有了很大进步,老师给了85分、后来,这位学生积极性高了,经常送作文给老师修改。
一年后参加全县征文比赛,得了二等奖。
在这个实例中,?在教师诱导下,学生把作文差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一内部不稳定因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浅谈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又称原因推论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指在人们进行行为和结果的解释时,注重的是探寻行为的原因,而不是对结果的反应,并根据行为的原因把行为归结到某一种类型中。
归因理论是给予人们思考和行动有一定引导性作用,也是解释各种社会行为的基础现象。
在教育教学中,归因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应用,被用来帮助学习者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影响学习与行为,发展学习者的希望、动机及兴趣,对比这些动机和兴趣影响学习者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性,以及转移新知识到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的提高。
简而言之,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针对这些优势和劣势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
具体的应用措施有很多,可以从行为上进行不同的操作:
第一,通过回顾学生历史学习记录,引导学生分析并思考成绩较差的原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学习习惯上的不足,并和学生一同制定改进计划,从而解决问题;
第二,每次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善于思考,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以及影响成绩的原因,如果是自身准备不充分导致了失误,可以调整自身学习兴趣,克服学习疲劳等;
第三,教师要尽可能拓展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多使用游戏、情境和表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尽可能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学习,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及时给予对学生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的赞赏,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就,以激发学生成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因受挫而影响表现。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依据归因理论,从内部因素方面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激发内在动机,调节学习态度,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建构自我、延伸思维、发展技能,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归因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验, 时间是二个 月, 根据我的观察绝大部分组 的学生都喜欢
2 2
2 0 ] 3 年第2 4 期( 总第2 1 6 期)
的倾 向。 从这两种对学习动机 的定义中不难看 出学习动机
直接 对 学 习结 果 起 促进 的作 用 。 学 习 动机 与 学 习结 果 互 为
的激发具有积 极的影响和作用 , 而动机在学生的学习行为 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动力作用。根据归因理论 , 文章从以下
法。 二、 学 习动 机 与 归 因理论
文献标识码: A
、
引言
文章发现一些现象 : 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 中总 是提不起兴趣, 因为他们 已经学习了好几年的英语却成效
甚微 ; 有 的学 生 却常 常 是在 自 我 强 迫下 进行 学习 , 觉得学习 英语 花 的 时间 太 多学 习过 程 又 太苦 。 从这 两 类 学 生 的事 例
后 让他 们 反 复试 验 改 进 , 根 据数 据 处 理得 出结 论 。一 些 组
评委指出他们 的不足 , 他们每个人都非常高兴和激动, 因为
刚 才 在 台上 展 示 的是 他们 集 体 努 力 的成 果 。 同 时通 过 上课
设计 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实验, 如: 有些在讲表面活性剂对 织物的浸润时, 揭示“ 落汤鸡 ” 的秘密等。通过分组集体协
展 的过程 , 可以看 出实验 自始至终都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有 的印染知识 , 都是在实验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的。印染 实验作为印染教学的基本手段 , 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 。学 生通过观察现象、 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 , 能够使学生对实验
增强了他们的 自信心 , 同时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 学生能正确处理合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意见、 小摩擦 , 培 养 了他们 的宽容之心和人 际交往 能力。
学会积极归因,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学会积极归因,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有些孩子非常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优秀,而有些孩子则显得比较懒惰,学习成绩不尽人意。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常常会采取各种办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积极归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积极归因是指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内在的努力和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在的因素。
这种归因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出乐观向上的心态,激发积极的学习动力。
下面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如何学会积极归因,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培养自信心积极归因的核心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相信自己内在的能力,相信努力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时,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而家长要想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注重夸奖和鼓励。
当孩子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取得了进步,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成功的喜悦。
只有在成功的体验中,孩子才会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进而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激发学习的动力。
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要注重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提升学习动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培养自信心外,家长还需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很多时候,孩子的消极动力来自于对学习的价值观失衡。
如果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苦差事,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必经之路。
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种福分,是一种机会,而很多孩子却没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只有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动力。
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需要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
初中生学习归因方式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初中生学习归因方式对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目的和意义:学业情绪是Pekrun在2002年明确提出了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概念]1[。
它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
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2[。
学业情绪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能通过促进认知活动的开展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于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研究,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不多,关于初中生学业情绪与归因的相关研究很少,余国良等人只是提出了学业情绪与归因问题]2[,但没有对学业情绪与归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严鹏展等人的研究只针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做了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学业情绪以积极为主,排在前3位的学业情绪是希望、高兴、平静,且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和成绩差异]3[,但没有对初中生学业情绪与归因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初中生不同年级之间在学业情绪上归因方式有什么区别。
余国良等人研究表明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在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4[,那么学习不良初中生与一般初中生、学习优秀初中生之间的归因方式是否也存在显著差异呢,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说明。
所以了解初中生在学业情绪上的学习归因方式,掌握学习不良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的学习归因方式对教育工作者看待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开展学习计划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学习归因方式对学业情绪的影响,来了解初中生不同年级之间在学业情绪上归因方式的差异,以及学习不良初中生与一般初中生、学习优秀初中生之间在学业情绪上归因方式的差异。
关于正确归因的小故事
关于正确归因的小故事(实用版)目录1.引言:正确归因的重要性2.小故事:一位学生因错误归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3.分析:正确归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4.结论:正确归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正文1.引言:正确归因的重要性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和评价。
正确归因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进方法和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活和学习中,正确归因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反,错误归因可能导致我们走入歧途,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探讨正确归因的重要性。
2.小故事:一位学生因错误归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在上初中时成绩一直优秀。
但到了高中,他的学习成绩却逐渐下滑。
小明非常困惑,他认为自己学习努力,但成绩却无法提高。
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明找到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3.分析:正确归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小明意识到他的学习成绩下滑是因为他错误地归因。
原来,小明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好,是因为他聪明且努力。
但到了高中,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然而,小明仍然坚持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应对高中的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他错误地将学习成绩下滑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而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学习方法上。
4.结论:正确归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正确归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正确归因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在小明的案例中,只有当他意识到问题出在学习方法上,而不是自己的努力程度时,他才能够调整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正确归因是我们认识世界、改进方法和提高能力的关键。
学会积极归因,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学会积极归因,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1. 引言1.1 什么是积极归因积极归因是指将成功归因于个人的努力,能力和行为,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因素,比如运气,环境等。
这种积极的归因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当孩子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时,他们会更加愿意去努力学习,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能够带来成功。
积极归因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学会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持的态度。
通过积极归因,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会孩子积极归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还在于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2 为什么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个拥有积极学习动力的孩子会更加勤奋、自律和具有坚持不懈的品质。
这种动力可以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强,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该重视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只有在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的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更好的发展。
2. 正文2.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提升孩子学习动力的重要一环。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自信。
一个自信的孩子会更有动力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有信心和毅力。
所以,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要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当孩子取得成绩或者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成就。
要避免过分苛刻的批评和负面评价,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或者失败。
要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和接受挑战。
归因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归因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摘要通过对归因理论的学习,文章认为学生的自我归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文章试着从归因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入手探讨归因理论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积极归因,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机。
关键词归因理论动机英语学习一、引言文章发现一些现象: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是提不起兴趣,因为他们已经学习了好几年的英语却成效甚微;有的学生却常常是在自我强迫下进行学习,觉得学习英语花的时间太多学习过程又太苦。
从这两类学生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其共同的特征就是知道应当学习却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即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因此其学业成绩自然也就不稳定、不理想。
本文试图从归因的角度谈谈缺乏学习动机的心理原因,以及个人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的方法。
二、学习动机与归因理论1.学习动机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动机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对学习动机的定义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皮连生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对学习动机的定义是: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从这两种对学习动机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学习动机直接对学习结果起促进的作用。
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互为因果。
一定的学习动机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针对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背诵成千的英语单词,要与遗忘作斗争;要使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转化为个体熟练的技能都需要作出大量的重复的练习。
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不可能取得学习的成功的。
2.归因的概念及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
通常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它总是对结果提出为什么,探寻个中原因。
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Weiner)于1974年提出来的。
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1.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首先,稳定维度而言,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对未来结果的期待与目前的结果是一致的,会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或自卑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对以后成败的预期影响较小.其次,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什么影响..最后,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反之,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2.归因方式的不同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意义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进行归因.1. 个体心理:2、心理过程:3、心理特征:4、意识:5、心理学:6、高等教育心理学:7、实验法:8、观察法:9、调查法:10、教学效能感:11、教学反思:12、教学监控能力:13、学习:14、社会学习论:15、认知—结构理论:16、意义学习:17、先行组织者:18、认知结构:19、学习动机:20、归因:21、需要层次理论:22、自我效能理论:23、学习迁移:24、形式训练说:25、共同要素说:26、概括说:27、关系转化说:28、经验整合说:29、知识理解:30、智力技能:31、干扰说:32、陈述性知识:33、程序性知识:34、策略性知识:35、学习策略:36、元认知策略:37、复述策略:38、精加工策略:39、组织策略:40、问题解决:41、问题表征:42、创造性思维:43、现实自我:44、投射自我:45、理想自我:1. 简述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观点?2.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特征和内容体系学科特征:3.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作用4.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活动的影响5.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和方法6.教学监控能力的作用:7.简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9.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0.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11.如何进行正确的归因:12.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3.学习迁移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14.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措施15.大学认知发展的特点15.影响知识记忆的因素:16.遗忘曲线说明了什么,17.促进大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措施18.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9.如何训练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11111120.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额创造性思维21.自我意识的结构2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23.大学生自我教育措施:24.态度和品德的区别和联系25.道德价值观辨析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6.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原则2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8.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29学习理论55530信息加工32试述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维纳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
维纳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简介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明确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例如:“我为什么顺利(或失利)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托福不过人家”等等。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指出,人们对犯罪行为胜败原因的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不懈努力,个人反省检视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指出此次各种胜败与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个人自觉此次胜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例如别人协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言影响其胜败因素的来源,就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源自外在环境(外往下压)。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不懈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内控,其他各项则属外往下压。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够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言影响其胜败的因素,在性质上与否若想由个人意愿所同意。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不懈努力一项就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掌控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要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归因中努力对教育的启示点
归因中努力对教育的启示点归因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努力归因对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投入学习,因为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成绩。
这种内在的动机比外在的奖励或惩罚更持久,也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判断。
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时,他们会更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来取得成功。
这种自我效能感会促使学生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并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努力归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即成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的,而不是靠运气或他人的帮助。
这种价值观将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努力发展自己,实现全面发展。
4.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时,他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果。
这种关注过程的学习态度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这种抗挫能力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努力归因,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以下是关于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努力归因理论的一些建议:1.强调过程而非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例如,可以赞扬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成功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学习获得的。
2.提供具体的反馈: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针对他们学习过程的反馈,而不仅仅是关于结果的反馈。
浅析韦纳成败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
浅析韦纳成败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指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方式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韦纳成败归因理论提醒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要过分自卑或自大,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次,韦纳成败归因理论提醒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动机。
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动机,不要过分追求成绩,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以便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此外,韦纳成败归因理论还提醒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盲目跟随他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最后,韦纳成败归因理论还提醒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态度。
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要抱怨,要积极主动,以便更好地把握学习机会。
总之,韦纳成败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醒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归因对学习的影响
归因理论发展
• 海德 (Fritz Heider):朴素心理学理论
• 外向归因 • 内向归因
• 凯利 (KelIey) :协变分析模型
• 特殊性 • 共同性 • 一致性
• 维纳(Weiner) :自我归因理论
• 可控性 • 稳定性 • 因素来源
维纳的三维归因
归因 类别
稳定性 因素来源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能力
√
√
努力
√
√
任务难度 √
√
Hale Waihona Puke 运气√√身心状态
√
√
方法
√
√
其他
√
√
可控性
可控 不可控
√ √
√ √ √ √ √
归因偏差
• (一)基本归因错误 • (二)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 (三)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
归因对学习的影响
• 在日常生活中,对原因的探索可以激发、 促进或防止、阻碍人们的行为。同样,在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影响 着他们的学习行为。学业成功与失败是学 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不同的归因 倾向会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感体验,由此 而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
学生正确归因倾向的培养与训练
• 1、密切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 2、培养学生对能力的信念 • 3、注意控制学业任务难度 • 4、因材施教,灵活机动 • 5、加强成就归因训练
谢谢老师同学耐心听讲
有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导批评
归因方式对情感反应的影响
结果
成功
归因方式 内部
外部
情感反映 自豪、 感激、
满意
庆幸
失败
内部
外部
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和学习动机对其学业倦怠的影响
摘要 : 中生学业成败归 因 学习动机对其 学业倦 怠有很 大影响 : 初 和 在成功 归 因时, 内部 可控和 外部不可控 与学业倦 怠
呈 显著 负相 关, 内部不可控与学业倦 怠呈显著正相 关; 在失败归 因时 , 维度与 学业倦怠呈正相 关 ; 各 内部动机和 学业倦 怠呈 显 著负相 关, 外部动机和 学业倦 怠呈显著正相 关。其 中, 内部作用较外部作用更大。 关键词 : 学业成败 归因; 学习动机 ; 学业倦 怠; 中生 初
第 1 第 3期 1卷 2 l 年 3月 01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 u a o ii nvri o r l f bn U i s y n Y e t
Vo.1 .N 3 1 1 o Ma c r h.2 1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中生学业成败归 因和学 习动机
对其学业 倦怠的影响
付 爱 兵 , 灵聪 张
期望和情感变化 , 而影 响学 习行 为 ; 从 积极 归 因与
学业倦 怠 呈 负 相 关 , 极 归 因与 学 业 倦 怠 呈 正 相 消
研 究 方 法
( ) 一 研究对象
在漳州市选 取 四所 中学进 行 问卷调 查 , 发放 共 问卷 90份 , 0 回收 8 5份 , 5 回收率为 9 % 。有效 问卷 5
为 07 ; .9 生理耗竭为 0 7 。 .4
( ) 三 调查 方法 与数据处理
以班 级为单位 对 被试 进行 集 体施 测 , 试 时 间 测 约 为 2 分 钟 , 卷 当 场 回 收 。所 有 数 据 采 用 O 问 SS1. P S 30软件进行统计 处理。
维纳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
维纳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作者:陈春莲杨起群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7期[摘要]维纳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正确的学习归因是密不可分的;认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归因的因素,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促进其有效学习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维纳归因理论有效学习影响因素教学思考[作者简介]陈春莲(1970- ),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心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和学校健康教育。
(云南临沧677000)杨起群(1970- ),女,湖南双峰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广西桂林540002)[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74-02对学生有效学习的探讨是和动机分析分不开的。
对动机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从桑代克(E.L.Thorndike)的强化理论到赫尔(C.Hull)的内驱力理论,从托尔曼(Tolman)的期望价值理论到阿特金森(J.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罗特(J.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再到维纳(Weiner)的归因理论。
维纳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
维纳(Weiner,B)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归因理论家,他从个体的归因过程出发,探求个体对成败结果的归因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对影响行为结果的可觉察的原因特性、原因结构,以及原因归因和情感反应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等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维纳的理论有创建性地把行为者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与后来的期望变化、情感反应及将来的行为联系起来,并在课堂背景中进一步探索教师的归因和情感对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和行为的影响,这是其理论在教育上应用的一个突出表现。
积极归因
成功
感到自豪、满意,提高自我 效能,增加成就动机,愿意 挑战难度更大的学习任务,
从而获得更大进步
产生惊喜甚至感激 之情
产生内疚和无助感,降低自 产生气愤甚至产生
失败 我效能,甚至逃避有难度的
敌意
学习任务
稳定性归因对学习的影响
稳定性因素(学习能力等)
不稳定性因素(运气)
成功
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从而自 信心增强,对未来充满希望, 以更大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对待
内部归因能力努力等外部归因运气任务难度成功感到自豪满意提高自我效能增加成就动机愿意挑战难度更大的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更大进步产生惊喜甚至感激之情失败产生内疚和无助感降低自我效能甚至逃避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产生气愤甚至产生敌意稳定性因素学习能力等不稳定性因素运气成功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从而自信心增强对未来充满希望以更大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对待以后的学习任务较低的自我效能失败经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对下次失败有潜意识的内心期待对以后类似的学习任务可能直接作出失败的估计对下次成功有较高的期望可控制性因素努力不可控制性因素任务难度成功产生自豪感胜任感继续努力以期今后再次成功产生惊喜感激之情和侥幸心理希望今后仍能碰到好运失败不会预期下次还会失败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导致较差的行为表现产生习得性无助现象人由于接连遭受挫折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状态会导致个体动机降低情绪失调甚至认知障碍
请问这两个人的归因相同吗? 如果不同,区别在哪儿?
归因作用的基本路径
行
对结果做出归因
自我效能发生变化
为
结
果
新的行为结果
新的行为
归因与自我效能、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
归因 类别
稳定性
控制源
稳 定 不稳定 内 在 外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正确归因倾向的培养与训练
• 1、密切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 2、培养学生对能力的信念 • 3、注意控制学业任务难度 • 4、因材施教,灵活机动 • 5、加强成就归因训练
谢谢老师同学耐心听讲
有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导批评
归因方式对情感反应的影响
结果
成功
归因方式 内部
外部
情感反映 自豪、 感激、
满意
庆幸
失败
内部
外部
自责、 生气、
内疚
愤怒
归因方式对成败预期的影响
归因方式
稳定因素
不稳定因素
对成败预期的 预期较准确、影 预期不准确、影
影响
响大
响小
归因方式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 长期归因于能力因素将形成个体“自我有 效感”,而“自我有效感”一旦形成又反 过来影响对某一具体活动成败的归因,往 往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高自我有效感” 和“低自我有效感” 。
归因对学习的影响
小组成员:陈劲、毛斌、纪媛媛、 屠淑斐、魏芳芳
归因理论发展
• 海德 (Fritz Heider):朴素心理学理论
• 外向归因 • 内向归因
• 凯利 (KelIey) :协变分析模型
• 特殊性 • 共同性 • 一致性
• 维纳(Weiner) :自我归因理论
• 可控性 • 稳定性 • 因素来源
维纳的三维归因
归因 类别
稳定性 因素来源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能力
√
√
努力
√
√
任务难度 √
√
运气
√
√
身心状态
√
√
方法
√
√
其他
√
√
可控性
可控 不可控
√ √
√ √ √ √ √
归因偏差
• (一)基本归因错误 • (二)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 (三)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
归因对学习的影响
• 在日常生活中,对原因的探索可以激发、 促进或防止、阻碍人们的行为。同样,在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影响 着他们的学习行为。学业成功与失败是学 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不同的归因 倾向会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感体验,由此 而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
学生归因所受影响
• 成绩的不同对 归因的影响 • 性别对归因的影响 • 年龄对归因的影响
家长对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所受影 响
• 性别、父母亲的成败经验
教师对学生归因所受影响
• 教师不可避免地要以学生平时表现以及考 试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归因。教师从 客观的立场对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归因解 释,可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 行正确的归因。应避免影响教师归因的因 素:性别、学生成绩水平、教师的其他个 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