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风格_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流动儿童指的是由于家庭迁移、户籍变动等原因,在城市中暂时居住并接受教育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歧视知觉和社会文化适应是两大核心问题。

歧视知觉是指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来自社会的负面评价和排斥,而社会文化适应则是指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理解和接纳新的文化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歧视知觉和社会文化适应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研究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结合,我们将揭示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形成机制、社会文化适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在其中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过程,还能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

1. 流动儿童的概念与背景流动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工作、生活等原因,从农村或小城镇流动到城市,并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的未成年子女。

他们通常面临教育、社会融入、身份认同等方面的挑战。

家庭背景:流动儿童往往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城市中受到歧视。

教育水平: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流动儿童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容易在学校中受到歧视。

语言障碍:流动儿童可能因为方言、口音等原因,在城市中面临沟通困难,容易被误解和歧视。

社会环境: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可能导致流动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受到歧视。

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

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

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流动儿童是指在城乡流动中的儿童,他们由于家庭背景复杂,常常面临教育的困境。

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文化融合,各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

本文将综述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实践研究的相关文献。

一、理论基础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社会融合理论、儿童权利理论和跨文化教育理论。

社会融合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

儿童权利理论强调儿童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

跨文化教育理论认为,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教育应该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方式进行。

二、实践研究方法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实践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和特点。

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实践可以有效提升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自信心,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业成绩。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跨文化教育的环境中,流动儿童可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并培养出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四、实践研究的挑战和反思实践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反思。

由于流动儿童的背景复杂多样,他们的教育需求各不相同。

如何针对不同的流动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是一个难题。

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需要各方合作,包括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

如何实现各方的协同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五、未来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的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估方法。

还可以深入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

研究者还可以探索如何在教育机构和社区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以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

六、结论流动儿童文化融合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

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促进他们的文化融合和发展。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许松芽【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年(卷),期】2012(34)6【摘要】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随机抽样,对泉州市431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1)流动男生的生理适应显著好于流动女生,流动女生的人际适应显著好于流动男生,流动女生比流动男生感受更多母亲的支持和同学的支持。

(2)流动时间在2-5年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越长的流动时间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有利。

(3)自评学习成绩优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和感受到社会支持好于优以下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差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和感受到社会支持低于优以上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

(4)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母亲是流动儿童主要的社会支持源,其次是老师支持,而同学支持和父亲支持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影响较小。

研究结论: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能够影响心理适应性,不同性别、流动时间、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统计差异。

% This study examined 431 floating children randomly sampl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ating children’ 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1.the floating boys have a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ability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wh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and apparently enjoy greater intimacy from their mothers and more support from their classmates;2. the longerthe floating time is, the higher level of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they enjoy, and those of 2 - 5 ages need concerns in mental health;3. those floating children with a better self-evaluation of excellence enjoy a level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higher than those with a lower self-evaluation of excellence; and 4. social support has significant regressive effect on floati ng children’ 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with mothers as the major social support followed by teachers, while fathers and classmates' support impacts less upon children's mental adaptibility. It concluded that social support has effects on floating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daptibility, but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exist in gender, floating time and self-evaluation.【总页数】5页(P59-63)【作者】许松芽【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6【相关文献】1.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J], 张翔2.流动儿童的抗逆力与自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J], 何玲3.流动儿童疏离感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J], 孙晓婷;毛智慧;刘晓亭;卜秀梅;都弘;兴美丹;曲笛4.流动儿童自尊、自我意识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J], 马向真5.流动儿童自我概念、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J], 谢敏芳;黄徐婧;李黎;高奇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作者:叶妍符明弘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3期摘要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等编制的流动儿童个体歧视知觉的问卷和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对774名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面对歧视体验时会选择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这几类应对方式,流动儿童在歧视归因时,会选择解决问题这一类应对方式。

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应对方式中图分类号:B844.11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随着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即流动儿童。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比例的12.45%,约1834万人(段成荣,2008)。

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从而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提供数据支持。

1对象与方法1.1被试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昆明市三所流动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学生共774 人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流动儿童566 人,非流动儿童208 人。

1.2研究工具1.2.1歧视知觉问卷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等编制的流动儿童个体歧视知觉的问卷。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歧视体验问卷,共有17道题。

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表明歧视体验越多。

二是歧视归因倾向问卷。

采用故事情境的方式,用得分来反映儿童歧视归因为户口身份的程度。

1.2.2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计62题,6个维度。

每题选“是”计1分,选“否”计0分,在某一维度上的得分之和越高说明更倾向于选择该应对方式。

1.3 施测及数据处理将选择对象集中在一起进行测验。

采用SPSS11.5 软件包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整个测验过程及对数据的处理均严格按测验的实施程序、规则及统计学原理进行。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

03
影响因素:政策与制度
户籍制度与教育政策
总结词
户籍制度和教育政策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重 要因素。
详细描述
户籍制度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和权益保障产生限 制,如异地高考、入学和转学等问题。教育政策如九年制义 务教育、高考加分等,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少数民族流 动儿童的忽视或歧视。
感强的儿童通常更容易适应城市生活,与当地儿童建立友谊,融入社
会。
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状况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影 响其社会融入。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等,可能阻碍儿童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儿童在面对新环境时的 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等。这些 能力可能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融入程度。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对社会的龄也可能影响他们在城市 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而影响其社会融入。
性别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性别也可能影响其社会融入。一般来说,女性儿 童在适应新环境、建立人际关系等方面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03
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民族认同对其社会融入具有重要影响。民族认同
亲子关系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
社区环境与文化氛围
社区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社会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社会融入。
文化氛围是指社区中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社会融入产生影 响。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融 入及其影响因素
2023-11-07
目 录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共3篇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共3篇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共3篇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1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发展,流动儿童问题在社会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那么,这些流动儿童在社会中的融入到底是怎样的?如何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呢?一、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爱和支持。

但是,由于他们经常需要更换居住地和学校,常常失去家庭与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这些孩子经常亲身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感影响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

流动儿童往往感到自己处在社会边缘地带,其社会认同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受到影响。

他们需要经历良好的教育,以了解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二、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许多国家即时面临的问题。

由于经常需要更换学校,他们很难获得适当的教育和学位。

许多流动儿童也无法享受到公共教育。

这导致了流动儿童越来越难以融入社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建立具有流动性质的学校,并为流动儿童提供教育援助。

三、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是人们关注的另一个方面。

由于自身经济状况、家庭因素、教育状态等差异,流动儿童在融入社会时存在一定困难。

许多流动儿童很难找到工作,失去了成为自立人的机会。

更进一步,许多流动儿童无法适应良好的社交环境,难以适应他们所处的社会,也不知道如何与当地人交往,建立合适的社会信任关系。

因此,为了帮助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提供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和儿童发展项目等,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交技巧和社交智能。

四、流动儿童的社会作用尽管流动儿童在面临许多挑战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但他们在社会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甚至富有潜力。

在中国,流动儿童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流动,促进了各地区的有序转移。

此外,许多流动儿童在农村地区的家庭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和社会角色。

这些孩子在家庭、社区和学校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内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内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M丨和谐社会建设H 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DC095)阶段性成果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内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刘晓宁 李明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0)【摘 要】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已经是新型的城镇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已有研究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内涵与概念、测量维度及工具、影响因素及其结构模型、促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深化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内涵及其机制的认识,探索其结构维度,编制有效的测评量表,揭示其内在影响机制,建构理论模型,提出对解决该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完善其保障机制及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内涵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概述近些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定居在流入地区的意愿逐渐增强,并由“单一式”流动转向“家庭式”流动,流动儿童的规模也呈现出持续性地快速增长趋势。

2010年全国六普的数据报告显示,流动儿童规模已经迅速增长到约3600 万,在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从2000年五普数据的4.9%提高至10.3%。

[1]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建设必须面临的极具挑战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概念与测量1、流动儿童的概念何谓流动儿童?研究者从各种研究需要出发对流动儿童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例如,1998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和青少年入学暂行办法”将流动儿童定义为6至14岁(或7至15岁)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临时居住在居住地半年以上的儿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则将流动儿童指向18岁以下、在本镇街道上居住半年以上,户籍在其他城镇街道上或者在本镇街道上居住半年以下,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儿童。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等人(2010年)将流动儿童定义为与父母或监护人一起在流入地生活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2]刘欣(2013年)将流动儿童定义为7至18岁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居住地暂居半年以上并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儿童;[3]雷鹏(2012年)将流动儿童定义为6到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流入到城市暂住半年以上的儿童。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个案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个案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个案研究董钰萍(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0)摘要:中国城市里涌现的“民工潮”现象是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关于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命运。

随父母迁移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通过对Y 市弱势家庭流动儿童小洁在流入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质化研究,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弱势的家庭环境、城市社交的拒斥和代际传递的局限等。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个案研究中图分类号:G7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2)02-0095-04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

“预计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时,城市人口将会达到8.4亿,农村人口则减少到6.3亿。

其中从农村直接转化到城市人口预计为3亿,这样就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1]目前,各大中城市所呈现出的“民工潮”现象,其实是大批农民的自救现象,这不仅是他们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是整个中国发展的权宜之计。

[2]这些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占了整个流动人口的最大比例,作为随父母流入的第二代“移民们”,流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势必引起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

以往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研究多停留在思考和呼吁的层次,鲜少有对该现象的具体情况和过程进行探讨。

因此,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解释性个案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一)研究对象本文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旨在探讨该个案在特定情境脉络下的活动性质,以了解它的独特性及复杂性[3]。

按照自己对流动儿童概念的理解,按照具有代表性的要求,经家人和陈阿姨的引荐,确定小洁作为研究对象。

小洁一家是从四川农村流入到浙江Y 市打工,虽然小洁是在流入地出生的,但是她的家庭概况和整体发展状况较为典型地代表了这一类流动人口———农民工的子女(详见表1)。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诸多挑战。

他们常常因为身份认同、文化差异、教育资源等因素遭受歧视,这种歧视知觉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孤独情绪的产生。

因此,理解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这种关系,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梳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孤独情绪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流动儿童的实际数据,深入剖析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流动儿童,指的是由于家庭、经济或其他原因,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儿童。

他们常常面临着新的环境适应、文化差异和社会融入等多重挑战,这些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歧视知觉和孤独情绪是两个尤为关键的因素。

歧视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或群体对自己持有的负面态度或行为的感知。

在流动儿童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歧视。

这种歧视知觉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孤独情绪。

孤独情绪则是指个体在社交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隔离感。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新环境的适应和社交网络的建立都需要时间和努力。

如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或排斥,那么他们的孤独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

然而,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行动与反思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行动与反思

当然,我们还可以去分析, 当然,我们还可以去分析,面临一 两个,三个、 个,两个,三个、四个风险因素的 流动儿童,其流行率的变化。 流动儿童,其流行率的变化。
表2 流动儿童心理病理的流行率
研究者(年份) 研究者(年份)
流动儿童的学校 学前 小学 √(3 6) √ (4 - 5 岁) 初中
流行率
王芳,吴晓丽, 王芳,吴晓丽,沈玉 林等(2005) 林等(2005) 刘晓瑛,宋媛, 刘晓瑛,宋媛,陆艳 红等(2006) 红等(2006) 李晓巍,邹泓, 李晓巍,邹泓,金灿 灿等(2008) 灿等(2008) 曾守锤(2010) 曾守锤(2010)
我的定义: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 我的定义: 流入地学习或生活的儿童。 流入地学习或生活的儿童。 根据《 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 根据《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 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 目前中国有1981万多名流动儿童 目前中国有 万多名流动儿童 ( )。
1 谁是流动儿童? 谁是流动儿童?
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流动 年 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 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界定, 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界定,流动 儿童指的是, 周岁( 儿童指的是,“6至14周岁(或7至15周 至 周岁 至 周 ),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 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 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 年。” 6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15岁以上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岁以上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岁以上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没有学习能力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没有学习能力的流动儿童是流动儿童吗?
3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 有哪些? 有哪些?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
群体认同感强
共同经历
流动儿童通常来自相似的生活背景,共同经历过迁移、流动等过程,这种共享的 经历增强了他们之间的群体认同感。
互助与支持
在面对新环境、新挑战时,流动儿童更倾向于相互帮助和支持,这种互助精神进 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群体认同感。
身份认知模糊
地域认同困惑:流动儿童在迁移过程 中可能会面临地域认同的困惑,他们 既不属于原籍地,也不完全融入迁入 地,导致身份认知上的模糊。
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社会认同有助于流动儿童形成积极的心态,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相反,社会认同 困境可能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行为偏差。
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建议
01
关注流动儿童的多元认同需求
教育部门应关注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多元认同需求,提供有针
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会认同。
社区支持:社区是流动儿童生活的重 要环境,社区的支持和包容有助于流 动儿童建立积极的社会认同。
社会舆论:社会对流动儿童的看法和 态度,会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和 社会认同。
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流 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理解和关注这些 因素,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 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04
CATALOGUE
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的作用
心理健康
自尊心与自信心
社会认同能够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得 到提升,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减少心理压力
社会认同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减少由于身份差异、文化差异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当他们感到被社会接纳时,能够更 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共3篇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共3篇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共3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大量的农民工和其家庭被迫迁徙到城市谋求生计,其中的孩子就成为了流动儿童。

这类孩子在过去往往面临家庭教育的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赚钱而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照顾,加上其常常变换住址,导致孩子们不能够长期在一个学校里就读,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心理障碍多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本文将重点研究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旨在帮助改善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应该建立在法律法规保障基础上。

政府应该加大立法力度,完善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法规,从政策层面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保障。

同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父母的教育引导,提高其责任感和家庭教育能力。

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和培训,让流动儿童的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其家庭教育的能力。

其次,社会应该鼓励和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在教育领域,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流动儿童免费入学,并尽可能减少流动儿童因为教育问题而换学校的现象。

同时,学校也需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服务,增强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除此之外,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等也应该加强援助力度,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兴趣爱好、才艺特长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第三,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中,互动和帮助有很大必要性。

由于流动儿童长期居住在城市中,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

因此,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孩子与家庭、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努力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社会应当建立志愿者组织,聘请优秀的社工人员,随时为流动儿童提供帮助和关爱。

同时,在学校中也可以设置互帮小组,让知识优秀的同学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增强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必须促进家庭与社会紧密结合。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概念测量、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概念测量、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
期刊数据库收录的题目中含有流动儿童随迁子女农民工子女流动少年和社会融合社会融入城市融入来源于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发表于20062018年的文献参考国际移民社会融合和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成果重点围绕概念界定测量维度基本现状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对农村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合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较于城市流动儿童,农村流动儿童处于劣势地位,从熟悉的农村迁至陌生的城市后面临的环 境变化及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其社会融合问题引起的关注也更多,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 却“无人问津”。相较于父辈,因农村流动儿童的农村生活经历和务农经验技能更少,未来在城市工 作和生活的几率更高,如果不能实现社会融合,将可能沦为“双重边缘人”②,并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及社会和谐安定。③
2019.02
LAN ZHOU XUE KAN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 概念测量、 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
刘红升 靳小怡Βιβλιοθήκη 摘 要 农村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是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社会发展问题。基于 2006—2018 年相关文献,围绕概念界定、测量维度、基本现状、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对农村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研究发现: 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理论研 究亟须补强,以支持概念框架构建和测量维度划分; 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总体状况不容 乐观,群体分化与融合过程研究应受到重视; 家庭、学校、社区、个人及社会等因素对农村流 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有重要的影响,影响机制及融合后果研究应得以加强。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可持续 生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项目编号: 13&ZD044) ; 陕西省社科基金面向“十三五”重大理论与现 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的关键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 2016ZDA05) 。 132

[初中生,风格,方式]留守初中生归因风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初中生,风格,方式]留守初中生归因风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之,乐观归因风格的留守初中生在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是注重积极的实际行动的,他们会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悲观归因风格的留守初中生在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停留在思维和情绪层面的,没有产生实际的行动。可以说,在面对问题时,乐观归因风格的初中生是“理性的行动派”,而悲观归因风格的初中生是“感性的思索派”。
留守初中生归因风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方法:采用《儿童归因风格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省禄劝县秀屏中学的197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目的:探讨留守初中生归因风格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留守儿童归因风格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归因风格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乐观归因风格的初中生是“理性的行动派”,注重积极的实际行动,悲观归因风格的初中生是“感性的思索派”,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多停留在思维和情绪层面,没有产生实际的行动;通过改善其归因风格能对应对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能仅凭归因风格准确预测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应对方式。
(三)研究程序
学生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现场填写《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儿童归因风格问卷》,当场收回问卷。
用Epidata3.1软件对所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并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留守初中生的归因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关键词】留守初中生;归因风格;应对方式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并由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代为照看,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许多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情绪体验、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非常需要家长和学校的正确引导,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归因风格又称归因方式,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归因方式及由此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它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归因风格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般看法。归因会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的行为反应,对行为产生原因的推断是其行为的基本动因。通过对事件进行积极归因可以增强人们的行为效能感(Jnaoff-Bulman,1979)。当人们面对压力事件时,归因(尤其是个体对消极结果事件的归因方式)可以预测其行为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又称为应对风格,是指个体在具体的压力情境中,为减轻压力的影响而有目的地采取认知和行为的手段、方法和策略。众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应对风格可以通过调节应激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来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应激源带来的消极后果,而不良的应对风格则会加大应激的负面影响。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调查报告

学校环境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01
总结词:正向促进
02
03
详细描述:学校是流动儿童生 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学 校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词:负向抑制
04
详细描述:如果学校环境不良 ,如遭受歧视和排斥等问题, 流动儿童可能会感到失落和孤 独,进而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影响他们的心理适应和成长
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
01
参加社区活动
鼓励流动儿童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等,
培养其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02
参与志愿服务
组织流动儿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
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03
搭建展示平台
为流动儿童提供展示才艺和特长的平台,如才艺比赛、演讲比赛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提高研究的普遍性和代表 性。
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加强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提高 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4
促进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策略和建议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流动儿童教育公平政策
完善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确保其享有与当地儿童同等 的教育资源。
增加政府投入
为流动儿童提供与当地儿童同等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加大对流 动儿童家庭的经济支持。
建立流动儿童权益保障机制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合法权益,维护其 基本生活和学习条件。
情绪问题
行为问题
流动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甚至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儿童因为家庭迁移、工作变动等原因成为了流动儿童。

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社会认同问题尤为突出。

社会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对于流动儿童而言,他们的社会认同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现状和问题。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先界定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相关概念,然后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包括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地域认同等方面。

接着,本文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区因素等。

本文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作用,包括对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现状和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共同推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

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由于他们经常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他们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的社会认同变得多元而复杂。

他们可能既认同自己的家乡文化,也认同流入地的文化,同时还可能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环境、同伴群体等。

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动态性和可塑性。

由于他们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社会认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们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家在何处:流动儿童的家庭融入及其影响因素

家在何处:流动儿童的家庭融入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融入;影响因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功能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21.04.004
一、引言
. All Rights Reserved.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成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举家迁移的趋势也日 益明显。“六普” 数据显示,两代户和三代户分别占流动人口家庭户的 385%和 5%,一代户中大部 分流动人口也是同配偶或兄弟姐妹等一起流动,单独流动的仅占 267%,这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化 进程已从夫妻共同流动阶段迈向核心家庭化阶段,并逐渐走向扩展家庭化阶段[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发布的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8) 》 指出,从 2015年起流动人口规模总量连续三年下降, 2015年流动人口家庭规模为 261人,超过半数的家庭同城居住人数为 3人及以上[2]。这意味着当前 我国流动人口总体规模已进入调整期,家庭化流动趋势增强。
三、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对中山、杭州、武汉和贵阳等四个流动人口聚集城市的田野调查。采用 随机整群抽样原则,根据学校区位和学校类型差异在每个城市的主城区和远城区抽取 4所流动儿童接 收学校 (2所初中和 2所小学),其中打工弟子学校不低于 1所;每所学校以 5至 8年级学生为调查对 象,每个年级抽取 2个班级,以班级为整体进行整群抽样。最终获得学生有效样本 3677个,流动儿 童有效样本 1817个。 (二) 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 “家庭融入总体状况”。基于已有研究,本研究将 “家庭融入” 定义为家 庭成员从思想和形式上融入家庭,对家庭产生依恋、认同和归属情感。国内虽有少部分学者关注到流
— 33—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许松芽【摘要】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随机抽样,对泉州市431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1)流动男生的生理适应显著好于流动女生,流动女生的人际适应显著好于流动男生,流动女生比流动男生感受更多母亲的支持和同学的支持。

(2)流动时间在2-5年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越长的流动时间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有利。

(3)自评学习成绩优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和感受到社会支持好于优以下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差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和感受到社会支持低于优以上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

(4)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母亲是流动儿童主要的社会支持源,其次是老师支持,而同学支持和父亲支持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影响较小。

研究结论: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能够影响心理适应性,不同性别、流动时间、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统计差异。

% This study examined 431 floating children randomly sampl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ating children’ 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1.the floating boys have a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ability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wh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and apparently enjoy greater intimacy from their mothers and more support from their classmates;2. the longer the floating time is, the higher level of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they enjoy, and those of 2 - 5 ages need concerns in mental health;3. those floating children with a better self-evaluation of excellence enjoy a level of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higher than those with a lower self-evaluation of excellence; and 4. social support has significant regressive effect on floati ng children’ 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with mothers as the major social support followed by teachers, while fathers and classmates' support impacts less upon children's mental adaptibility. It concluded that social support has effects on floating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daptibility, but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exist in gender, floating time and self-evaluation.【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社会支持;泉州【作者】许松芽【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6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中,流动儿童是伴随着中国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根据相关法律和有关研究,流动儿童是6至14岁(或是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

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及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

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及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

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且较为稳定的个人
因素 (自尊和应对方式) 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变
异量的 ,远高于安全感
的解释量。由
此可见,儿童在流入到城市的时候,其本身已形
成的较为稳定的个人因素对其学校归属感及学校
则是城市身份认同偏好组和身份认同模糊组的最 佳预测因素。可见,对于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的 流动儿童被试来说,单纯的通过干预他们面对问 题时的应对方式是无效的,有效改善其自尊水平 才是最根本的途径。为此,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 城市融入及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引导 他们对自身积极的评价,增强其自尊水平,并引 导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应对。
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 徐坤英等通过理论分析后指出,个体自尊对学校归 属感的形成非常重要 。应对是指个体在面对现实 环境的变化时,有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行为,具有 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流动儿童 的社会融入 ,在陌生的城市寻找到归属感。目 前,众多研究一致性的结论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 混乱,流动儿童群体内部按照其身份认同的状况大 致可以分成三类,即认同乡村身份、认同城市身份 和身份认同模糊。已有的研究只是对身份认同本身
通过比较还发现,自尊是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
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学校归属感的最佳预测因素,而积极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性别、年级和转学
. Al次l数R因i素gh的t影s 响R后es,e自rv尊e、d.积极应对对流动儿童
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
第 卷第 期 年月
教学研究
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及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
雷 鹏 陈 旭 刘妍洁 彭丽娟
( 西南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