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课件

古诗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首·其一》
作者:杜甫
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表达了对真实、宁静生活的思索和追求。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ppt课件
古诗一:《满江红·怒发冲冠》
作者:岳飞
描述岳飞在对抗敌人时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斗志。
词牌:满江红
表达了壮怀激烈、志在必得的决心。
古诗二:《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描述了登高远眺的美景和豁达心胸。
词牌:鹳雀楼
表达了追求上进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古诗三:《静夜思》
1 作者:李白
词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表达了对真实、宁静生活的思索和追求。
古诗六:《静夜思》
1 作者:李白
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时的思索和感慨。
2 词牌:静夜思
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的主题。
古诗七:《春晓》
1
词牌:春晓
2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 的向往。
作者:孟浩然
描绘了春天的清新和朝气蓬勃的景象。
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时的思索和感慨。
2 词牌:静夜思
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的主题。
古诗四:《春晓》
1
词牌:春晓
பைடு நூலகம்
2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 的向往。
作者:孟浩然
描绘了春天的清新和朝气蓬勃的景象。
古诗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 首·其一》
作者:杜甫
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精品课件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蝴蝶在花间起舞,舍不得离去。
注释2
花儿开满枝头,多得把花枝都压低了。
注释3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4
自在的黄莺也在歌唱,真是柔美圆润。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 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 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 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 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 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 “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 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 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 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 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 住的,看,一枝粉红的 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思考: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 给诗人带来的是什么心情?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古诗翻译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头鞋 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 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 象出满园的春色,园门虽然关得紧, 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
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 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 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 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 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 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 “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
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 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 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 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 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 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 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 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 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 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浪淘沙》+《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步履沉重
昏庸无道
崇山峻岭
百家争鸣
乘龙归天
举世闻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课文有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黄河是中 华民族的摇篮,找一找是哪一段。
奔腾不息的黄河已流淌了150万年。远古时代 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许多地方被森林覆盖 ,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 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黄河被誉为中华民 族的摇篮。
蓝 田 人 活 动
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生铁冶炼技术惠及世界;在这里创作出来的唐诗宋词、龙
门石窟、《清明上河图》等文学艺术珍品举世闻名„„
华夏文明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强大凝聚力的来源。
黄河受污染河中的鱼儿纷纷死去
渭河称为黄河干流最大的污染源
保卫母亲河
我们把黄河亲切的成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 受这些灾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无动于 衷。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名 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吁: 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请大家思考讨论: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
1、认识、宣传保护黄河的意义。 2、树立忧患意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4、兴修水利 5、统一整治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污
广告词欣赏
黄河清,天下平。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
玷污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青。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又具体介绍了中华民族在 黄河流域的起源及历程?
默读5至9自然段。补充下表
80 万 年 前 700 0年 前 500 0年 前 公 元 前 21 世 纪 公 元 前 16 世 纪 公 元 前 11 世 纪 公 元 前 770 年 夏 商 周 时 期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后 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二首【第2课时】《暮江吟》白居易》课件全篇

(2)“时鸣.春涧中”中“时鸣”的意思是( B ) A.偶尔、不时地鸣叫 B.一起鸣叫
C.时常鸣叫,叫个不停
课后作业
➢ 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 ➢ 完成《典中点》“基础与提高”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道残阳铺水中,
品析:“铺”形容“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 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情景,“铺”字很形象, 写出了秋日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半江瑟瑟半江红。
理解: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 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 景象。
声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
中切换成画面;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暮江吟》: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中,晚
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色,一半呈现出鲜红色。九月
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
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则像一把精巧的弯弓挂在空中。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国学诵读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李白) 月白庭空树影稀,鹊栖不稳绕枝飞。 (《月下》陆游)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关于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天狗食月等。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
教参考师答点案拨::《首鸟先鸣要涧》把:这在两寂首静诗没读有熟人声练的,深读山明里白,;细然碎的后桂 想花轻一轻想地每落首着诗,中夜都静得描好写像了整哪座些山景全物都是,空抓的住。了月景亮物从的东边哪的 些山头特上点升;起再来充了分,展惊醒开了合山理林的中想的象鸟,儿,将它诗们的不意时境发在出头的一脑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北师大版第十册《古诗二首》电子课本

北师大版第十册《古诗二首》电子课本
北师大版第十册《古诗二首》电子课本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②,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③,
只缘身在最高层④。
[注释]
①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山东南(一说是浙江省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
②千寻塔:非常高的塔。
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③浮云:飘浮浮的云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
望眼:远望的眼睛。
④只缘:缘,因为。
身:自身,自己。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年级语文上册3.3古诗二首课件北师大版

上 白
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 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云
间
孤零零一座边城 一 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兵士们何必老是吹奏那哀 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柳
要知道,春风是难以
春
吹过玉门关外的。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思考:这首诗表现出什么?
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 但悲而不失其壮。也表现出盛唐诗 人的宽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 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出仕 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 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 编其诗十二卷。其诗与李白齐 名,并称“刘白”,白居易称 他为“诗豪”。所作《杨柳词 》《竹枝词》《浪淘沙》等, 都思想深刻,语调清晰,有浓
春羌一黄 风笛片河 不何孤远凉 度须城上州 玉怨万白词 门杨仞云 关柳山间
王之涣:
公元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 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 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 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 文安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 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 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 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
主题思想
• 《凉州词》一诗,作者通过对驻守在黄 河上游、生活艰苦的孤城将士们听到羌 笛吹奏《折柳曲》,不免产生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豪 迈的气概和柔细之情。也寄予诗人对守 卫边疆的将士们的深切同情。
补充诗句
•
凉州词
王之涣
• 黄河远上____, 一片孤城 ___ 。
2021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课件

解读?马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 的繁荣兴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 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焦急?——引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忧虑?——引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愤懑? ——引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旷,真堪托死生。 骁〔xiāo〕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初读古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作者都是唐朝的诗人 都描写了马。
解读?房兵曹胡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杜甫 (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诗圣。他原 籍湖北襄阳日,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和李白齐名,世 称“李杜〞。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 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后人一般认为?房 兵曹胡马?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正值诗人漫游 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道 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解读?马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诗中所写的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人是怎样写这匹马的?
良马、战马
诗歌前两句写边塞的场景。 后两句借马抒发自己的情怀。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二首

(唐)王之涣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 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 一般。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 的孤城巍然屹立。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 曲调呢?
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 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 (《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 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 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 风俗。
度:越过。
这首诗,描写了壮 阔苍凉的边塞景物, 抒发了守卫边疆的 将士们凄怨而又悲 壮的情感。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弯弯曲曲的黄河来自天涯, 奔腾万里,它携带的泥沙 也经历浪淘风簸。 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 波涛,直上九天银河,到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家中去 做客。
曲:弯弯曲曲。 Βιβλιοθήκη 涯:天边。 浪淘沙:唐代曲名,来自 民间。与后来的词牌“浪 淘沙”不同。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汹涌 澎湃的惊叹之情以及对 美好生活的憧憬,更表 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 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鸟鸣涧》和《暮江吟》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诗歌理解自然景观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的意象。
2.难点:把握两首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鸟鸣涧》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美丽的古诗《鸟鸣涧》。
请大家先听我读一遍,感受一下诗中的意境。
2.朗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3.解析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请大家先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间的景色,有鸟鸣、涧水、花落等。
师:很好!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意思。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师:这句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山间宁静的夜晚,桂花轻轻飘落。
师:桂花为什么会在夜晚轻轻飘落呢?生:因为人闲下来了,夜晚静谧,桂花才能轻轻飘落。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师:这句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句诗描绘了月亮升起时,惊动了山间的鸟儿,鸟儿在春涧中鸣叫。
师:这句诗表现了什么情感?生: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4.背诵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暮江吟》1.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鸟鸣涧》,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江景的古诗《暮江吟》。
2.朗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3.解析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请大家先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边的景色。
师:很好!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意思。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这句诗描绘了什么场景?生: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江面上一半是夕阳的余晖,一半是波光粼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
v NO.1:生字扫描 v (1)要求会写的字 v Feng leng shou jun ti kan gou v峰 棱 瘦 峻 蹄 堪 钩 v (2)要求会认的字 v wan yan v宛 燕
读读背背 古诗二首
v 《房兵曹胡马》 v (唐)杜甫
v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v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v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v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古诗二首》
诗人简介
v 杜甫 (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 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他 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世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 着中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 高峰。
诗人简介
v 李贺 (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 福昌(今河南益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 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 李昌谷。李贺一生体弱多病,27岁去世。他 做诗态度严肃,想象奇特,新颖浪漫。李贺 诗集,自编为四编本授予沈子明,收诗223首。 北宋以来流传的《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 首。
v 你明白吗?
考考你
v 下面各组成语中,各藏有一位诗人的姓名, 你知道吗?
v 1.一孔之见 冰雪消融
()
v 2.瓜田李下 白璧微瑕
()
v 3.坚贞不屈 星火燎原
()
v 4.张冠李戴 山清水秀 照本科
()
v 你知道吗?
简答题 《马诗》和《房兵曹胡马》两首诗都 写了马,但所描写的马各有不同,请 比较一下他们的不同之处。
3~4句句意
v 胡马所向之地,宽阔广漠,一往无前,不畏 艰险,主人足可以托之一生死。如此勇猛矫 健的骏马,万里江山可任其驰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古诗二首(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教与学的过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
1 / 9
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
(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
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范文最新推荐------------------------------------------------------ 评价:(指名3个学生)
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
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
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课件变红字残阳、瑟瑟、可怜)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
3 / 9
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5、残阳--夕阳。
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
你们看!(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2句)邀请学生来读。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
(你是结合第四句话读懂了可怜的意思)
---------------------------------------------------------------范文最新推荐------------------------------------------------------
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8、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评价:(指名3-4个学生)
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
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9、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
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5 / 9
三、学习古诗《鸟鸣涧》。
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
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习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
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暮江吟》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我们一起总结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鸟鸣涧》,待会儿我们进行古诗挑战赛。
2、现在,我由你们的学习伙伴变成了这场古诗挑战赛的主持人。
哪个小组做好准备了?你们选择几星题?派个代表,小组成员可以站起来相互补充。
三星题--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范文最新推荐------------------------------------------------------ 四星题--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五星题--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
(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板书: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
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
四、总结拓展。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
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7 / 9
想想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王维以月为友,在《竹里馆》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描写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
我这里位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得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
五、板书设计:
---------------------------------------------------------------范文最新推荐------------------------------------------------------ 古诗二首
暮江吟鸟鸣涧
残阳
江边美静山中月夜
月夜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