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
洛阳诗韵
课堂 练习
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艳) B.氤氲(气或光色温和动荡的样子) C.衣袂(衣服的领子) D.笃诚:( 忠实,诚心诚意)
2.作者认为“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 A 对“特殊况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洛阳地理、历史情况与其他城市不同。 B.洛阳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C.具体地说是指洛阳的古、美、绝、奇。 D.洛阳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足可代表中华民族 灿烂的精神财富。
5.作者写唐三彩描绘其哪些特点?作用是什 作者写唐三彩描绘其哪些特点? 么?
明确:历史:1300年;色彩:赭、白、绿; 造型:优美、生动、逼真;用途:文化使者、馈 赠亲友。作用是加深洛阳的文化味。 6.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说明洛阳之奇? .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说明洛阳之奇? 明确:①山水之奇:龙门两山与黄土地、 伊水与黄河的对比;②石窟之奇:历时久, 数量多,浩大辉煌,雄奇的奉先寺,卢舍那 塑像。③沿途壮美大观。
课堂 小结
《洛阳诗韵》是一篇情思悠 悠、文意深长的优美散文。作者 在构造文章上采用先果后因的逻 辑关系,先写对洛阳的感受,抒 发喜爱之情;再从不同侧面选取 典型材料,从古、美、绝、奇四 方面描摹这一古色古香的历史文 化名城,谈喜爱原因,表现洛阳 的“特殊况味”,抒发对悠久灿 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挚爱的感情。
5.结合上下文来看,这“特殊的况味”指什么味? 结合上下文来看, 特殊的况味”指什么味? 提示:认真品读1~5自然段,进行归纳。 文化味,具体表现: 璀璨明珠;历史沉积;文化遗产; 文情诗意,才俊辈出。 6.文章从哪些侧面选取材料描绘洛阳“诗一般的韵味”? 文章从哪些侧面选取材料描绘洛阳“诗一般的韵味” 找出关键性语句回答。 找出关键性语句回答。 提示:阅读6~15自然段,进行归纳。 从洛阳的古、美、绝、奇四个不同侧面展示洛阳辉煌的 历史画卷。 关键性语句:洛阳古,她有…… / 洛阳美,她有…… / 洛阳绝,她有…… / 洛阳奇,更因她有……
《洛阳诗韵》课件
读准加点字的音,掌握加横线词语的意义: 璀璨 笑靥 馈赠 况味 邙山
笃诚 天竺 粗拙 贬谪 明媚娇妍 姹紫嫣红 赭 铅釉 谙熟 夹峙 伊阙 岚气氤氲 浊黄 澄碧 龛
摄人心魂 棹
《洛阳诗韵》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要求找出生字生词,找出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大意。
注音并释词:
笑靥:此处指笑脸。
《洛阳诗韵》课件
花向琉璃地上生, 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洛阳直诗韵至》课今件 朝眼更明.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洛阳诗韵》课件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洛何阳诗况韵》课飘件 零泥土中.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洛入阳诗门韵》唯课件觉一庭香.
• 东汉,魏晋。隋唐时代,洛阳是全国乃至亚洲的 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
• 汉明帝时建白马寺,为我国最早的佛寺。 •
《洛阳诗韵》课件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 我国被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 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位居我国八大古都之首,是国务院首批公 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 阳、雅典)”之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 要发祥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 、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 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期间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从商周到隋 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 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钟灵毓秀、 人文荟萃。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 ,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因此有“诗都”之称,城中牡丹香 气四溢,又有 “花都”的美誉。
洛阳诗韵教案
一、教案名称:洛阳诗韵优秀教案第一章:洛阳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洛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引导学生欣赏洛阳诗歌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洛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洛阳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难点:1. 洛阳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 洛阳诗歌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洛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洛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洛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 文学作品欣赏:选取一些洛阳诗歌,让学生朗读和欣赏,分析其特点和魅力。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洛阳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洛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对诗歌的影响。
二、教案名称:洛阳诗韵优秀教案第二章:洛阳诗歌的韵律与节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洛阳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对洛阳诗歌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洛阳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洛阳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洛阳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理解和分析。
2. 洛阳诗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读。
教学准备:1. 相关的洛阳诗歌资料和作品。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洛阳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理解其特点和作用。
3. 诗歌分析:选取一些洛阳诗歌,让学生朗读和分析,注意其韵律和节奏的运用。
4.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洛阳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解读。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洛阳诗歌韵律和节奏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洛阳诗歌韵律和节奏的重要性。
三、教案名称:洛阳诗韵优秀教案第三章:洛阳诗歌的情感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洛阳诗歌的情感表达。
洛阳诗韵练习题答案
洛阳诗韵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洛阳被誉为“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答案:诗都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赠汪伦》。
答案:王昌龄3. 洛阳的牡丹花被誉为“______”,每年春天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答案:国色天香二、选择题1. 以下哪首诗是描写洛阳的?A. 《登鹳雀楼》B. 《望岳》C. 《洛阳春》D. 《江雪》答案:C2.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纸张价格昂贵B. 文章写得好,受到广泛欢迎C. 洛阳的纸张质量高D. 洛阳的商业繁荣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洛阳的诗歌创作情况。
答案:白居易在洛阳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琵琶行》和《长恨歌》是其代表作。
他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深受当时及后世读者的喜爱。
2. 洛阳的牡丹文化是如何与诗歌结合的?答案:洛阳的牡丹文化与诗歌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许多诗人以牡丹为题材创作诗歌,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名句,这些诗歌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也反映了当时洛阳的繁荣景象。
四、论述题1. 论述洛阳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洛阳作为中国古代的都城之一,其文化氛围浓厚,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洛阳生活和创作,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洛阳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牡丹花等元素,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洛阳诗韵练习题的一些答案示例,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洛阳的诗歌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洛阳诗韵教案
洛阳诗韵教案教案标题:洛阳诗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洛阳诗韵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2. 学习洛阳诗韵的基本格律和韵脚,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3. 提升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洛阳诗韵的起源和特点;2. 洛阳诗韵的基本格律和韵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洛阳诗韵的相关资料和典籍,如《洛阳诗韵》等;2. 准备一些经典的洛阳诗韵作品,如《白日依山尽》;3. 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如文字解析、音频、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洛阳诗韵的概念和背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2. 展示一些经典的洛阳诗韵作品,让学生感受洛阳诗韵的美。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工具简要介绍洛阳诗韵的起源和特点;2. 分析洛阳诗韵的基本格律和韵脚,并与其他诗韵进行比较。
三、学习实践(3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洛阳诗韵作品进行深入研究;2. 学生研读洛阳诗韵的原文,分析其格律和韵脚;3. 学生尝试模仿洛阳诗韵的风格,创作符合洛阳诗韵格律要求的诗歌。
四、展示与分享(15分钟)1. 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创作的洛阳诗韵作品,并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洛阳诗韵的学习要点和关键知识;2.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资料,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评价学生对洛阳诗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收集学生创作的洛阳诗韵作品进行评估。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古代文学艺术的展览或表演;2. 组织学生进行洛阳诗韵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研究,深入探讨洛阳诗韵的演变和影响。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2. 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表达自己的机会;3. 关注并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方案。
洛阳诗韵体裁
洛阳诗韵体裁洛阳诗韵体裁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形成于唐代中期的洛阳城。
它与其他诗歌体裁不同的是,它在格律和题材上都有明显的特色。
洛阳诗韵的流行史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本文将对洛阳诗韵的历史、特点、流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洛阳诗韵最初流行于唐代中期的洛阳城,故得名洛阳诗韵。
唐代宰相韦德泰、卢照邻等人是这一诗歌体裁的代表。
它在唐末五代时期逐渐衰落。
直到宋代崔护《拟洛阳怀古》才又引起文人的重视。
元代王孝威在《诗格并序》中专门论述了洛阳诗韵的格律特点。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也有关于洛阳诗韵的介绍。
二、特点格律上,洛阳诗韵的音节比其他诗歌体裁多一些。
它的格律要求每一句都有六到七个字,除了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外,其他行都是双音节的。
并且只用平声韵和上声韵。
具体来说,平声韵有“平仄脚”、“仄平脚”、“仄仄脚”,而上声韵有“仄平平脚”、“仄仄平脚”两种。
话题上,洛阳诗韵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气氛温馨、清新。
它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休闲的感觉。
同时,洛阳诗韵也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是它的特色之一,也是为什么它受到文人的青睐的原因之一。
三、流派洛阳诗韵的流派主要有三个:魏风派、卢风派和宋风派。
魏风派的代表诗人是唐代韦德泰、王建,他们的诗歌描写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融合了历史、地理、神话等元素,情感浓重。
卢风派的代表诗人是卢照邻、卢纶,他们的诗歌更加抒情,言语细腻而含蓄,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宋风派的代表诗人是睢阳爱民、李樗,他们的诗歌具有更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关注的是庶民的生活和疾苦。
四、影响洛阳诗韵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辟了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题的诗歌形式,并且在技艺上体现了更高的格律要求。
此外,它的流派也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的类型更加多样化。
对于后来的文人,洛阳诗韵更是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如唐代诗歌《行香子·杨柳岸晓》、宋代诗歌《念奴娇·书江西造口壁》等,都受到了洛阳诗韵的影响。
洛阳诗韵课文讲解
洛阳诗韵课文讲解洛阳诗韵课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这篇课文以洛阳为背景,描绘了洛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表达了作者对洛阳的深情厚爱。
下面我将从背景、内容和讲解要点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洛阳诗韵课文。
一、背景洛阳诗韵课文作于白居易贬谪洛阳期间。
公元 815 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洛阳县尉。
在洛阳期间,他深感洛阳的美丽和历史文化的厚重,于是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课文。
二、内容洛阳诗韵课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洛阳地理”,描绘了洛阳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洛阳的山水、气候和土壤,使得读者对洛阳的地理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部分为“洛阳历史”,介绍了洛阳的历史文化。
作者从洛阳的起源开始,讲述了洛阳在汉、唐两个朝代的发展历程,以及洛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些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
第三部分为“洛阳人物”,讲述了洛阳的历史名人。
作者选取了洛阳历史上几位杰出的人物,包括司马迁、班固、李贺等人,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
通过这些人物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洛阳的文化底蕴。
三、讲解要点在讲解洛阳诗韵课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写作环境,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2.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讲解中,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修辞手法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3.注重对课文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
洛阳诗韵课文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记录洛阳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在讲解中,可以通过介绍洛阳的地理、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洛阳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洛阳诗韵课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洛阳诗韵 (2)
洛阳诗韵洛阳,古都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源地之一,洛阳有着深厚的诗词底蕴和独特的诗韵。
洛阳诗韵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倾诉。
1. 洛阳诗韵的起源洛阳作为中国古代七大古都之一,自古就是文化的重要中心。
早在先秦时期,洛阳就是齐国文化的中心,这里孕育出了一代代的文化名人。
而洛阳诗韵的形成,则是在汉代达到了高峰。
当时洛阳是东汉的都城,无数文人才子在这里相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
洛阳的繁荣和开放氛围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继而推动了洛阳诗韵的形成。
2. 洛阳诗韵的特点洛阳诗韵以其别具一格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首先,洛阳诗韵以辞章华丽、音调婉转的特色为主。
古代洛阳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辞藻,以及优美动听的音韵,使得他们的诗歌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例如,洛阳诗人王建的《琵琶行》中,“月上寒江夜,花开满洛城。
风吹落花去,不知何处寻”这样的句子,展现了洛阳诗韵的典型特点。
其次,洛阳诗韵偏重于描绘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
洛阳作为一座繁华的城市,诗人们常常以洛阳作为背景,描绘城市的繁华和人们的生活。
他们关注社会风俗,洞察人情世故,将这些情感和体验融入到诗歌当中。
这种关注社会现实的特点,使得洛阳诗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背景。
第三,洛阳诗韵注重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洛阳诗人们常常以个人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为切入点,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追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体悟融入到诗歌中,使得诗歌表达出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洛阳诗韵以其唯美与思想性的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提醒。
3. 洛阳诗韵的影响洛阳诗韵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洛阳诗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诗人们在洛阳诗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使得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发展。
2024年《洛阳诗韵》课件
洛阳诗歌的艺术特色
2024/2/29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洛阳诗歌注重形式美,追求对仗工整 、音韵和谐。诗人们运用各种修辞手 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营造出 优美的诗歌意境。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洛阳诗歌注重情感表达,诗人们以真 挚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激情与感伤。同 时,他们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 物形象,营造出深远的意境,让读者 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联想。
2024/2/29
缅怀历史与文化遗迹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诗人们常常通过怀古 主题的诗歌,缅怀历史与文化遗迹,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敬仰。
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在怀古主题的诗歌中,诗人们还常常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他们通过对 比古今的巨大差异,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16
04
洛阳诗歌代表作品欣赏
2024/2/29
17
《诗经》中的洛阳诗歌
01
02
03
《周南·关雎》
描述洛阳地区的美景和人 们的情感生活,展现了古 代洛阳的浪漫气息。
2024/2/29
《小雅·鹤鸣》
以洛阳为背景,表达对逝 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 感慨。
《小雅·采薇》
描述洛阳地区采薇女子的 生活场景,展现古代女子 的勤劳和美丽。
汉代辞赋家如贾谊、司马相如等人的 作品中,常有对洛阳的描绘和赞美。
汉代文人五言诗与洛阳
文人五言诗在汉代逐渐成熟,洛阳作 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文人五 言诗的重要题材来源。
2024/2/29
9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诗歌
2024/2/29
建安文学中的洛阳诗篇
建安七子等人的诗歌作品中,有不少以洛阳为背景,表现了战乱 时期洛阳的沧桑变化。
洛阳诗韵公开课课件
洛阳诗韵公开课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洛阳诗韵》这一章节,主要内容有:了解洛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通过阅读和解析洛阳相关的古诗词,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洛阳诗韵》中的古诗;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学生能够通过古诗感受洛阳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重点:背诵《洛阳诗韵》中的古诗,感受洛阳的历史和文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洛阳诗韵》相关资料、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洛阳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洛阳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洛阳诗韵》中的古诗,解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和美感;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背诵(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背诵,检查学生对《洛阳诗韵》中的古诗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洛阳诗韵》古诗背诵意象和修辞手法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一首关于洛阳的古诗;2. 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洛阳的历史和文化,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收获。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洛阳的历史文化景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洛阳,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讲解(15分钟)1. 讲解《洛阳诗韵》中的古诗,解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和美感;(1)古诗的意义和主题:通过对古诗的逐句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洛阳诗韵》ppt课件
洛阳牡丹文化
洛阳是牡丹之乡,牡丹文化是洛 阳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每年春 季,洛阳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 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
观赏。
洛阳的文化名人
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杜甫曾在洛阳居住多年,创作了大量与洛阳有关的诗 歌。
对洛阳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保护与发展并重
在现代化进程中,洛阳需要平衡 保护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
性互动。
创新与传承相结合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洛阳需要 注重创新发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 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提高文化软实力
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洛 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 立文化自信,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 出贡献。
05
总结与思考
总结洛阳的文化与诗歌魅力
洛阳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 传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诗歌艺术在洛阳的繁荣
洛阳的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 篇,展现了洛阳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洛阳诗歌的文化意义
洛阳诗歌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是中国著名的花卉之一,被 誉为“花中之王”。它以其艳丽的花 色、硕大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而闻名 于世。
洛阳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 已经有关于牡丹的记载。如今,洛阳 每年春季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 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其他风景名胜
• 除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牡丹外,洛阳还有许多其他著名 的风景名胜,如关林、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馆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前来游览 。
洛阳诗韵原文
洛阳诗韵原文
洛阳诗韵是唐代诗歌创作的一种文体规范,主要规定了洛阳地区的韵脚和韵式。
其原文如下:
平声
一韵:庚蒸登僧幷
二韵:耕耿登僧灯
三韵:庚陵登僧簦
四韵:耕横登僧灯
五韵:庚京登僧娘
六韵:耕征登僧椹
七韵:庚清登僧廷
八韵:耕厅登僧鞠
上声
一韵:鱼花居车鱼
二韵:莫说府书无
三韵:须伽居车苏
四韵:鸟庵氵仵芋
五韵:闾阎衢鱼车
六韵:梨栏为郎途
七韵:囚花徒车鱼
八韵:梨渚诸侯麈
押韵方式为平声押平声,上声押上声,平声押上声,上声押平声。
洛阳诗韵为唐代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地区性的规范,使得唐诗作品的押韵更加规范化、有序化。
《洛阳诗韵》ppt课件
杭州绝
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岗石窟合称 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密布于伊水两 岸的崖壁上;长达1公里。据统计,东西两山 现存窟龛共2100多个,佛塔40余座,碑刻题 记3600多块,全山造像10万余具。这些佛教 石雕艺术杰作,大的高达数尺,巍峨雄壮, 小的仅方寸见长,精巧细致。因时代的不同, 佛像有的体态丰盈,有的身姿纤秀,仪态万 千,栩栩如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佛教艺术 的灿烂,更令人感慨人力之艰。
杭州诗韵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奇 古、 美、 绝
杭州奇
钱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以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的壮观景象,吸引着无数人前往观看 每逢农历8月18 日,来浙江海宁一带观潮的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这时的岸边,人山人海,万头躜动,人们焦急地等待那 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 只见远处出现一条白线,由远而近;刹那间,壁立的潮头, 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震耳欲聋。这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这就是天下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汹涌壮观的钱塘潮, 历来被誉为“天下奇观”。
洛阳典故诗文
1 武则天与假燕菜 2 鲤鱼跳龙门 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洛阳名人 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模本 元稹:
洛阳诗韵
叶文玲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
九朝古都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名胜古迹
1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5公里处;是佛教传入 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官办佛寺,是中国佛教的 释源和“祖庭”,也是古代亚洲的佛教重地 因佛 经是用白马从天竺今印度驮回,故命名为白马 寺。现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洛阳诗韵教案
洛阳诗韵教案洛阳诗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洛阳诗韵的来历及特点;2.学习洛阳诗韵的基本韵脚和使用方法;3.通过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首先给学生介绍洛阳诗韵的来历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洛阳诗韵是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一种韵律形式,流行于唐代。
洛阳诗韵以洛阳为名,因为唐代洛阳是文化繁荣的地方,许多诗人都在那里创作诗歌。
2.学习洛阳诗韵的基本韵脚:洛阳诗韵的基本韵脚包括:平声、仄声、入声和通声。
平声和仄声是洛阳诗韵的主要韵脚,平声有a、o、e等,仄声有i、u 等,它们可以组合成不同的韵尾。
入声和通声是辅助韵脚,洛阳诗韵中不常使用。
3.学习洛阳诗韵的使用方法:洛阳诗韵在古代诗歌中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一般每句诗的韵脚要求一样,这样才能形成韵律感。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洛阳诗韵作品,了解其中的运用方法,然后自己动手创作洛阳诗韵的诗歌。
4.学习洛阳诗韵的实践: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洛阳诗韵的示例,让学生感受洛阳诗韵的韵律美,并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运用洛阳诗韵的韵脚进行创作,同时要注重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能力。
5.学生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展示,并相互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三、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看是否运用了洛阳诗韵的韵脚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评价,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教学资料:1.洛阳诗韵的来历及特点的介绍资料;2.洛阳诗韵的基本韵脚和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3.优秀的洛阳诗韵作品的选集;4.学生的诗歌创作展示材料。
五、教学反思:洛阳诗韵作为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一种韵律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洛阳诗韵的基本韵脚和使用方法,并进行了诗歌创作的实践,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2024版《洛阳诗韵》PPT课件
旅游学视角下的洛阳旅游资源开发
洛阳的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洛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 民俗风情等,这些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吸引力。
洛阳的旅游开发与规划 洛阳在旅游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规划,通过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等措施,推动了旅游 业的快速发展。
洛阳的特色美食也备受推崇, 如洛阳水席、洛阳牡丹饼、洛 阳羊肉汤等,这些美食深受游 客喜爱。
洛阳的民间艺术也丰富多彩, 如豫剧、曲剧等地方戏曲以及 剪纸、泥塑等民间手工艺。
03
《洛阳诗韵》诗歌欣赏
Chapter
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洛阳诗韵》是一首描绘洛阳古城风貌和历史文化 的诗歌,作者通过对洛阳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 民俗风情等的描绘,表达了对这座古城的热爱和赞 美。
Chapter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洛阳文化
洛阳的地理位置与文学发展
01
洛阳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古代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其地理位置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洛阳的自然环境与文学创作
02
洛阳的自然风光优美,山川秀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
洛阳的文化底蕴与文学传承
03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古代文学
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学视角下的洛阳文化传承
1 2 3
洛阳的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 洛阳拥有悠久的历史沿革,是中国古代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之一,其文化积淀深厚。
洛阳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影响 洛阳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东周迁都、 汉魏洛阳城建设等,这些事件对于中国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洛阳诗韵试题及答案
洛阳诗韵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下列哪首诗不是描写洛阳的?A. 《春夜洛城闻笛》B. 《登金陵凤凰台》C. 《洛阳春》D. 《洛阳道》答案:B3.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这句诗中“洛阳才子”指的是谁?A. 王昌龄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答案:B4.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A. 李清照B. 辛弃疾C. 苏轼D. 李煜答案:A5.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A. 此情可待成追忆B. 此心安处是吾乡C. 此情无计可消除D. 此心安处是吾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洛阳城东桥晚眺,______。
”(李白《洛阳城东桥晚眺》)答案:人烟寒橘柚2. “洛阳三月花如锦,______。
”(李清照《洛阳春》)答案:多少工夫织得成3.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李白《赠汪伦》)答案:一片冰心在玉壶4. “洛阳城里春光好,______。
”(孟浩然《春晓》)答案:洛阳才子他乡老5. “洛阳城东桥晚眺,人烟寒橘柚。
”这句诗中“人烟”指的是什么?答案:人烟指的是人间烟火,代指人世间的繁华景象。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洛阳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答案:洛阳作为中国古代的十三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洛阳常常被用来象征繁华、文化、政治中心以及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它不仅是帝王将相的都城,也是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之源。
洛阳的春天、牡丹、洛水等元素,经常出现在诗人们的作品中,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和抒发抱负的重要载体。
2. 请分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的意境和情感。
答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通过“洛阳亲友如相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洛阳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友的牵挂。
洛阳诗韵教案幼儿园
洛阳诗韵教案幼儿园一、引言《洛阳诗韵》是唐代大文豪李白为洛阳设立的一种活泼有趣的韵文体裁。
既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备受幼儿园教师的喜爱和推崇。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洛阳诗韵》教学,帮助幼儿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目标1.了解《洛阳诗韵》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幼儿应该能够了解《洛阳诗韵》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韵律、节奏、字音等。
2.掌握《洛阳诗韵》诗歌的写作方法通过教学,幼儿应该能够掌握《洛阳诗韵》诗歌的写作方法,包括选题、构思、运用词语、排列节奏等。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幼儿应该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1.介绍《洛阳诗韵》在教学前,应该先向幼儿介绍《洛阳诗韵》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帮助幼儿了解这种古老的诗歌体裁。
2.选题和构思在教学中,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些常见的《洛阳诗韵》诗歌题目,然后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教授一些构思的技巧,如如何寻找适合的词语,如何排列节奏等。
3.运用词语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运用词语,包括如何寻找适当的词语、如何排列词语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4.表演和评价在教学中,应该给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将自己的诗歌表演出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我们可以集体评价每个幼儿的表演,提供一些积极的反馈,帮助幼儿们更好地成长。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和创造。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
2.观察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观察法,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动态,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帮助。
通过观察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测试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洛阳诗韵》的基本知识和诗歌写作方法。
《洛阳诗韵》第二课时教案(2023)
《洛阳诗韵》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请到上海;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请到北京;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请到西安;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请到洛阳来。
”洛阳作为九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才俊辈出、人文荟萃,那么怎样选取典型的材料,才能在短短的千字文中全方位地再现它的美呢?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阅读第二部分课文,该部分可以分几个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层(6)总写洛阳的古、美、奇、绝。
第二层(7、8)写洛阳的古。
第三层(9)写洛阳的美。
第四层(10)写洛阳的绝。
第五层(11至15)写洛阳的奇。
2.课文在写洛阳的古、美、绝、奇时,选用了哪些材料,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料?3.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将全部情感倾注于对洛阳古代文化的赞美之中。
请回答下面所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1.如何理解“横向思路”?明确:围绕一个中心,分别叙写几件事。
①围绕的一个中心是:通过抒发对洛阳的热爱、赞美了悠久的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②文章描述的几件事是:用白马寺表现洛阳的古;用牡丹表现洛阳的美;用唐三彩表现洛阳的绝;用龙门石窟表现洛阳的奇。
2.本文使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明确: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写人的感受。
抒情在先,然后通过记叙提示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记叙中有议论。
①第一部分1至5段是抒情;第二部分6至15段是记叙。
②作者在描述中,对洛阳的古、美、奇、绝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围绕了怎么样的一个中心(采用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围绕赞美洛阳这个中心。
)3.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①“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一颗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的一颗。
2024版洛阳诗韵公开课剖析
洛阳诗韵公开课剖析目录CONTENCT •课程背景与目标•洛阳诗韵文化内涵•公开课现场教学分析•洛阳诗韵艺术特色解读•公开课教学效果评估•总结与展望01课程背景与目标洛阳诗韵课程背景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诗词资源,为开设洛阳诗韵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诗词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诗词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日益受到关注,洛阳诗韵课程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产物。
地域特色与诗词教育的结合洛阳诗韵课程将地域特色与诗词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领略洛阳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提高诗词素养和审美能力。
80%80%100%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洛阳诗词名篇,了解洛阳历史文化背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通过讲解、诵读、赏析、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洛阳历史文化和诗词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01020304洛阳历史文化概述洛阳诗词名篇选读诗词创作实践课堂活动与互动课程内容及安排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精选历代咏洛阳的诗词名篇,通过讲解、诵读和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领略洛阳诗词的艺术魅力。
简要介绍洛阳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和名胜古迹等,为学生理解洛阳诗词提供背景知识。
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互动环节,如诗词朗诵、知识竞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02洛阳诗韵文化内涵洛阳历史文化简介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洛阳就是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对象,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洛阳的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010203古代洛阳的诗词歌赋创作十分繁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 晋 左思 《三都赋》
空白演示
洛阳诗韵
叶文玲
叶文玲,女,生于1942年11月4日,浙江台 州玉环楚门镇人,当代小说家,自幼酷爱文 学,13岁读初中时即在《玉环报》上发表了 《夫妻间的小风波》和《七角钱》两篇小说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调入河南 省文联。叶文玲的小说多表现普通人的命运 和心灵世界,感情真挚,生活气息浓厚,其 所写的《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 小说,主要作品有《无花果》、《心香》、 《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 、《我的‘’长生果‘’》。
芙 蕖 净 少 情
药 妖 无 格 ,
京色。
城,
。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欧阳修《洛阳牡丹图》
文洛 明水 盛之 事畔 。看
牡 丹 , 已 成 域 外 海 内 的
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
运用赭、 白、绿 色铅釉 烧制而 成。
三
举 世
彩
罕 见
骆
的
驼
艺 术
瑰
宝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现藏故 宫博物院)
三彩印花盒
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岚气氤氲 翠峰如簇
那婉约秀丽的姿态,那摄人心魄的慧眼美目,那浅笑 盈盈的秀美双唇,真是集美之大成。
白居易(772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 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 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 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官至翰 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 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 逝世,葬于香山。有《白 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 作有《长恨歌》、《卖炭 翁》、《琵琶行》等。
叶文玲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 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 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唐 于武陵《过洛阳城》
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
文化使者的象征
年年芳草青青,更使历史和现实贴近。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 洛阳牡丹为多
年生落叶小灌 木,雍容华贵、 国色天香、富 丽堂皇,寓意 吉祥富贵、繁 荣昌盛,是华 夏民族兴旺发 达、美好幸福 的象征。
刘禹锡
庭
池前
唯上芍
花 开 时 节 动
有 牡 丹 真 国
第二部分(6~15)分开描述洛阳的特点,写洛阳的古、 美、奇、绝,进一步表达对洛阳的笃拜之情。
1、第1自然段,作者为何用“最忆”二字?
强调洛阳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
2、“情思悠悠”中的“悠悠”二字说明了什么?
“悠悠”二字强调了思念之长。
3、“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夸张、拟人修辞形象地写出作者对洛阳浓烈的感情。
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 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 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 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 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 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 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 泛称。 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 第一部汉译佛典。
璀璨 (cuǐ càn)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艳。
笑靥 (yè) 谙熟 (ān) 熟悉。
天竺 (zhú) 馈赠 (kuì)
粗拙 (zhuō) 氤氲 (yīn yūn)
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贬谪 (zhé) 衣袂(mèi)
万阕 (què)
赭 (zhě) 佛龛 (kān)
笃诚 (dǔ)
诚笃,忠诚。
釉 (yòu)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洛 阳地处河南西部,横跨黄河中游 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 腹地”之称。洛阳素称“九朝古都”, 据考证,先后有夏、东周、东汉、 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 个王朝在此设立国都,建都史长 达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 代最多、历史: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画龙点睛、升华全文 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具有中华 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中华民族 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具有博大精 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 首激越雄浑的史诗,韵味无穷。
1、采用横向思路,从不同侧面选取 典型材料揭示文章的中心。 2、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 达方式。写人的感受,抒情在先, 然后通过记叙提示产生这种感受的 原因,记叙中兼有议论。 3、格调清新,语言优美。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想留住情郎却无济于事,他酒醉后登上画船,扬帆而去。碧 波荡漾的春江中,那船儿一定乘风疾驶,黄莺啼晓之声,会 充满他的耳际。 渡口空空荡荡只剩下杨柳郁郁青青,枝枝叶叶都满含着别意 离情。从此后休要寄锦书再诉衷情,画楼里的欢娱不过是一 场春梦,那山盟海誓毕竟空口无凭。
作者怀着对洛阳“十分偏爱”和“笃 诚的崇拜”的情感,用自己的亲 身体验去表现洛阳这个九朝古都 “特殊的况味”,抒发了作者对灿 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挚爱之 情。
棹 (zhào)
船;划船;划船的工具。
通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对洛阳怀着怎样的情感?
十分偏爱,笃诚崇拜
2、作者为什么笃诚崇拜、十分偏爱洛阳?
特殊的机遇和亲缘;洛阳有着“特殊的况味”
3、文章从哪些侧面选取材料描绘洛阳“特 殊的况味”? 古、美、绝、奇
第一部分(1~5)总括洛阳的特点及作者对洛阳的感情, 写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有着笃诚的崇拜。
写作者偏爱洛阳的原因。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机遇和亲缘”,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洛阳作为九 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
“特殊的况味”指的是什么?
洛阳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
1、作者在写洛阳的古、美、奇、绝时,选取了哪 些典型材料?(找关键句)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 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
太康十年(289年),陆机与弟弟陆云一同来到京师洛阳,初入洛阳时,二人志 气高昂,自认为是江南名族,不重视中原人士,只拜访当时的名士、太常张华。 张华一向重视陆机的名声,陆机与张华相见便感到一面如故,他钦佩张华的德望 风范,以师长的礼仪对待他(后张华遇害,陆机为他作了诔文,又创作《咏德赋》 来悼念他)。张华说:“伐吴之战,获得了两个俊士。”并把他们推荐给诸公, 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 和张亢)。
第2自然段的暗喻,交代了洛阳的地理位置。“璀璨的一颗” 明珠,突出了洛阳在黄河沿岸城市中的地位。黄河是中华 民族的摇篮,洛阳堪称黄河文化的代表。
第3自然段的明喻,“似音符,像笑靥”写出了洛阳激扬雄 浑的阳刚之美和明媚动人的阴柔之美。
作者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洛 阳如痴如醉的感情。接着使用一 暗一明两个比喻句表现洛阳的雄 浑和动人。但这还远远不够,从 洛阳发掘出的文化遗产,足可代 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到洛阳,游龙门,不拘四 季,无论晨昏,一棹碧涛 春水路,龙门石窟永远向 你展示着壮美的大观。而 当你沿着香山寺、白居易 墓、宾阳洞、药方洞、万 佛洞、奉先寺一一游赏时, 你将会如品诗韵、如临仙 境,一轴六代九朝的画卷, 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正徐徐向你展开......
清平乐·留人不住
宋代 晏几道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与 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西晋时期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引起的 争夺中央集权的叛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 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害于洛阳。陆机的作品《平复帖》 是我国古代现存于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