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标准

合集下载

国家食用油执行标准号

国家食用油执行标准号

国家食用油执行标准号
《国家食用油执行标准号》简称为《GB/T19299-2003》,它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文件,将涉及到国家食品安全的各类食用油产品作出规定。

《GB/T19299-2003》对食用油生产厂家的一些必要的一般要
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选料、清洗、装卸、研磨、提炼、脱脂、过滤、精制、分类(色谱、凝固测定、氢核磁共振)《外观检验》、《气味检验》、《含水量测定》、《脂肪酸组成测定》、《指示性游离脂肪酸测定》、《消化比测定》、《抗氧化指数测定》、《抗氧化剂注入量》、《热性能测定》、《消光度测定》、《甘油三酯测定》、《损伤脂肪酸测定》、《镉测定》、《类胡萝卜素测定》、《砷测定》等14项检验
和报告内容。

这些检验中,抗氧化指数测定、抗氧化剂注入量等质量指标检测,对核心原料的抗氧化指数、抗氧化剂注入量等指标有明确的要求,保证食用油的质量。

《GB/T19299-2003》中,还规定了食用油的包装、包装材料、标签等有关内容,是一份质量和安全技术要求极高的国家标准。

这项国家标准,既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保障了社会的安全。

总之,《GB/T19299-2003》是我国食品行业对食用油安全非
常重要的一份技术规范,它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规定了食用油生产厂家的一些必要的一般要求和质量指标,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使消费者得到有效的保护。

从上文可知,《GB/T19299-2003》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对于食品
行业的安全非常重要,它的实施可确保消费者获得有效的保护
和获得质量优良的食用油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实施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保障,确保大家的健康。

食品油的执行标准号

食品油的执行标准号

食品油的执行标准号食品油是指从动植物中提取的植物油、动物油以及人工合成的食用油。

食品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具有提供能量、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每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油执行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食品油》(GB 2716-2018)是中国食品油行业的基本规范,也是食品油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法规。

该标准于2018年6月1日实施,取代了之前的标准GB 2716-2005。

这是对食品油原料、加工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的标准。

根据GB 2716-2018标准,食品油被分为多个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蔬菜油等级。

对于各个等级的食品油,标准规定了其外观、色泽、气味、味道、含油量、水分和杂质等指标的要求。

同时,还规定了食品油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以确保其品质得到保障。

在食品油的质量控制方面,GB 2716-2018特别关注了油酸值、过氧化值、阳离子、酸度和醛类物质等指标的限制。

油酸值是评价食品油稳定性和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标准规定了各个等级食品油的油酸值限制范围。

过氧化值是评价食品油氧化程度的指标,标准也对其进行了规定。

此外,阳离子、酸度和醛类物质等对食品油的品质和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标准中也对其进行了严格限制。

另外,GB 2716-2018还对食品油添加剂进行了规范。

食品油添加剂是在食品油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物质,其目的是改善食品油的颜色、气味和质地。

然而,添加剂的使用也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标准对食品油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和规范进行了详细规定,并且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总的来说,GB 2716-2018是中国食品油行业的基本法规,旨在保障食品油的品质和安全。

该标准对食品油的质量、储存、运输和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食品油的外观、气味、味道、化学指标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格执行这个标准,可以保证消费者食用到品质可靠、安全放心的食品油,维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食用油的质量安全更是关乎我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国家对食用油的生产和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和检测方法的规定。

本文将介绍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用油的国家标准。

根据《食用油脂标准》(GB 2716-2005),食用油应符合以下标准,一是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二是气味应清香,无异味;三是味道应纯正,无杂味;四是酸价应符合规定范围;五是过氧化值应符合规定范围;六是不得掺假伪劣品;七是不得掺加禁用物质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用油的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测、气味检测、味道检测、酸价检测、过氧化值检测等。

外观检测是通过目测食用油的外观,观察是否清澈透明,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气味检测是通过嗅觉检测食用油的气味,观察是否清香,有无异味。

味道检测是通过尝觉检测食用油的味道,观察是否纯正,有无杂味。

酸价检测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食用油中的酸价含量,来判断食用油的新鲜程度和质量。

过氧化值检测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食用油中的过氧化值含量,来判断食用油的氧化程度和质量。

这些检测方法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是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同时也可以通过目测、嗅觉、尝觉等方法来初步判断食用油的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用油等级标准对照表

食用油等级标准对照表

食用油等级标准对照表GB 1534 花生油GB 1535 大豆油GB 1536 菜籽油GB 1537 棉籽油GB 8233 芝麻油GB 8234 蓖麻籽油GB 8235 亚麻籽油GB 10464 葵花籽油GB 11765 油茶籽油GB 19111 玉米油GB 19112 米糠油GB 15680 棕榈油GB 21123 营养强化维生素A食用油GB 22327 核桃油GB 22465 红花籽油GB 22478 葡萄籽油GB 22479 花椒籽油GB/T 23347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GB/T 35026 茶叶籽油GB/T 37748 元宝枫籽油SB/T 10292 食用调和油NY/T 230 椰子油LS/T 3242 牡丹籽油LS/T 3251 小麦胚油LS/T 3254 紫苏籽油LS/T 3261 盐肤木果油LS/T 3262 食用橡胶籽油LS/T 3263 盐地碱蓬籽油LS/T 3264 美藤果油LS/T 3265 文冠果油GB 17756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GB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食用油标准一览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1、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2、过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二、色拉油卫生标准(GB 13103-1991)规定:1、酸价≤0.32、过氧化值(meq/kg)≤10三、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5197-1994)规定:1、酸价≤0.52、过氧化值(meq/kg)≤10。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

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

食用油的标准号对照表便是为了方便人们对不同食用油的相关标准进行对照和查询而制定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食用油的相关标准。

1. GB 1535-2003《食用油脂》。

这是我国对食用油脂的国家标准,其中包含了食用油脂的分类、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食用油脂的生产和销售,是食用油行业的基本标准之一。

2. GB/T 1536-2004《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脂肪酸甲酯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3. GB/T 1537-2004《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4. GB/T 1538-2004《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生物酚类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5. GB/T 1539-2004《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是我国对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粮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为保障食用油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食用油标准号对照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用油的相关标准。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食用油产品标准是指根据食用油的性质、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和监督食用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因此,对食用油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油产品标准。

1.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限量》此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最高限量,包括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硫农药和合成杀虫剂等。

该标准的实施对确保食用植物油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GB2715-2024《食品用污染物限量》此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的污染物限量,其中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石蜡油、酶解蛋白酶、沙门氏菌和大肠菌群等。

该标准的实施对确保食用油的卫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3.GB1535-2024《食用油脂》此标准规定了食用油脂的分类、命名、质量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其中包括食用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杂质、水分和溶剂残留等质量指标。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确保食用油脂的质量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GB1534-2024《未提炼食用植物油脂》此标准规定了未提炼食用植物油脂的分类、品质、外观、色泽、气味、酸价、过氧化值、杂质和微生物指标等要求。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未提炼食用植物油脂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5.GB/T1536-2024《动物脂肪和食用动物脂》此标准规定了动物脂肪和食用动物脂的分类、品质、外观、色泽、气味、酸价、过氧化值、杂质和微生物指标等要求。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动物脂肪和食用动物脂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除上述标准外,不同国家和地区还有各自的食用油产品标准,如美国的USP/NF标准、欧盟的EVOO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常由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制定,旨在保障食用油产品质量安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总之,食用油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只有质量合格的食用油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豆油产品标准号

豆油产品标准号

豆油国家标准号
豆油的国家标准号是GB 1535—2003。

该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要求,适用于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

此外,大豆油还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如有害元素(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指标(总数菌、大肠杆菌、霉菌)等都要求低于规定的标准。

在食用品质方面,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

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

其中,压榨成品大豆油按质量指标由高到低分四个等级,浸出成品大豆油按质量指标由高到低分三个等级。

此外,本标准还规定了不再以色拉油等表示等级。

花生油标准对照表

花生油标准对照表

花生油标准对照表
中国花生油标准对照表:
一、花生油品种:
1、鲜榨花生油:指以鲜榨花生为原料,经过清洗、研磨、脱脂、冷却、精制等工艺生产而成的食用油。

2、烘炒花生油:指以烘炒花生米为原料,经过清洗、研磨、脱脂、冷却、精制等工艺生产而成的食用油。

3、精制花生油:指以鲜榨花生油或烘炒花生油为原料,经过清洗、研磨、脱脂、冷却、精制等工艺生产而成的食用油。

二、花生油质量指标:
1、挥发性:指花生油中的挥发物,应符合GB/T1700-2002《食用油挥发性指标》中的要求。

2、酸值:指花生油中的酸性物质,应符合GB/T1700-2002《食用油酸值指标》中的要求。

3、色度:指花生油的颜色,应符合GB/T1700-2002《食用油色度指标》中的要求。

4、水分:指花生油中的水分,应符合GB/T1700-2002《食用油水分指标》中的要求。

5、杂质:指花生油中的杂质,应符合GB/T1700-2002《食用油杂质指标》中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技术监督所执行的有效标准
序号
标准/文件编号
标准/文件名称
1
GB/T17623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气相色谱测定法
2
DL429.7
油泥析出测定法
3
DL429.9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4
GB/T261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5
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6
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风机齿轮油标准(厂家提供)
7
GB/T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பைடு நூலகம்
8
GB/T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9
GB2536
电工流体 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10
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
11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12
GB/T5654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13
GB/T725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14
GB7595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15
GB759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16
GB/T7600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库仑法)
17
GB/T14542
运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
18
DL/T72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