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心衰指南)课件

合集下载

解读美国心脏病学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解读美国心脏病学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治疗。运动训练(或有规律的体力活动)能够安全、有效地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有症状患者应限制钠摄人以减轻 充血性症状。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可增加LVEF,改善功能状态。对临床稳定的患者,心脏康复 可改善心功能,延长运动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HF.REF的药物治疗:有液体潴留的患者可使用利尿 剂。所有患者可使用ACEI,不能耐受ACEI者可用ARB, ARB也可替代ACEI作为一线治疗的用药。在已经应用 GDMT但一直有症状者可加用ARB。常规联合应用ACEI、 ARB和醛固酮拮抗剂可能有害。对所有稳定患者应用已经 证明能够降低死亡率的B受体阻滞剂。应用醛固酮受体拮 抗剂的指征包括:①NYHA分级Ⅱ一Ⅳ级心衰且LVEF≤ 35%;②急性MI后、LVEF≤40%且有心衰症状或糖尿病。 肼苯哒嗪和酸异山梨酯联合应用于正在接受GDMT且 NYHA分级Ⅲ~Ⅳ级的非洲裔患者,也可用于不能使用 ACEI或ARB的患者。应用地高辛可能有益。长期抗凝治 疗应用于慢性心衰合并各种房颤伴或不伴心脏性血栓栓塞 性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个体化选择抗凝药物。ACEI或 ARB可相对减少17%的病死率和31%的心衰住院,B受体 阻滞剂分别为34%和41%,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分别为30% 和35%,肼苯哒嗪和酸异山梨酯分别为43%和33%。 HF—PEF的药物治疗:根据指南控制收缩期高血压和舒 张期高血压。应用利尿剂减轻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症状。 在尽管应用GDMT但仍然有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的CAD患 者,施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根据指南治疗心房颤动, 改善有症状心衰。应用8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治疗高 血压。ARB可减少住院次数。 HF-REF的器械治疗:应用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一级预 防的患者包括:①MI后至少40 d、LVEF≤35%、NYHA分级 Ⅱ或Ⅲ级、经过长期GDMT、预期生存≥1年且经过选择;② MI后至少40 d、LVEF≤30%、NYHA分级I级且接受 GDMT、预期生存≥1年且经过选择。在LVEF≤35%、窦性 心律、左束支传导(LBBB)伴QRS≥150 ms的患者,应用心 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应用CRT可能获益的患者包括: ①LVEF。<35%、窦性心律、非LBBB伴QRS≥150

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衰诊治操作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衰诊治操作指南
• 一些患者有运动不耐受但很少有液体潴留 的证据,而另一些患者主诉水肿、呼吸困 难或疲乏。
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和特异性体征
• 典型症状:气促,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 呼吸困难,运动耐力降低,疲劳、乏力, 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踝部水肿
• 特异性体征:颈静脉压升高,肝颈静脉回 流征,第3心音(奔马律),心尖搏动侧面 移位,心脏杂音
HF的分类
• 根据EF值将HF分为两类: EF值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EF值保留的心力衰竭( HFpEF)
HFrEF和HFpEF
定义
EF值降低型心力 衰竭(HFrEF)
EF值正常型心力 衰竭(HFpEF)
HFpEF,临界型 HFpEF,改善型
EF%
≤40 收缩性心衰
≥50 舒张性心衰 41~49,收缩性与舒张性混合 >40,有收缩性心衰史,经治 疗好转,EF升高
心衰重要的危险因素
• 代谢综合征:具备以下条件中3项以上:①肥 胖或超重:BMI>25。(BMI=体重/身高2);②
高血糖:空腹>6.1mmol/L,餐后
2h>7.8mmol/L;③高血压高;④血脂异常:甘 油三酯血症≥1.7 mmol/L,高密度胆固醇降低 <0.9 mmol/L
• 应激性心肌病:由应激诱发,表现为急性可逆 性左室功能障碍,而无冠心病史
异常(如左室肥厚)的患者,控制血压防治心衰
Class Ⅰ Level A
治疗
Stage B(结构性心脏病,但无心衰临床表现) • 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梗死病史超过40天、
LVEF≤30%、已给予恰当的治疗、预期寿命超 过1年的患者,为预防猝死植入心律转复除颤 器 (ICD)是合理的。 Class Ⅱa Level C

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教学PPT课件

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教学PPT课件

毒毛旋
急性心衰 静脉 5- 0.5-1h 22h 0.25mg/次,

K花子甙
10min
24h总量可达
0.5-0.75mg
应用注意事项:个体化原则 以下情况减量: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甲减;低钾;
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肺心病;药物合用
慢性HFrEF的药物治疗:洋地黄
适应证:慢性充血性心衰效果好,如伴房颤则是 的最佳适应证代谢异常高排血量心衰疗效欠佳( 甲亢、贫血性、心肌炎、心肌病)
动态监测:评估疗效的辅助手段
降幅超过30%:治疗有效的标准
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
用于评定患者的运动耐量 评价心衰治疗的疗效 简单易行、安全方便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 步行距离<150米: 重度心衰 步行距离150-425米:中度心衰 步行距离426-550米:轻度心衰
慢性HFrEF的药物治疗:受体阻滞剂
慢性HFrEF的药物治疗:洋地黄
制剂
适应证
给药 作用开 峰效 半衰 途径 始时间 时间 期
用法
排泄
地高辛
慢性心衰 口服 1-2h 4-8h 1.6d 0.125-0.25mg/d 肾
西地兰
急性心衰 静脉 10min 1-2h 33h 0.2-0.4mg/次, 肾 24h总量可达 0.8-1.2mg
•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 慢性心衰 • 急性心衰
• 左心衰 • 右心衰 • 全心衰 • 低心排血量心衰 • 高心排血量心衰
心功能NYHA分级
分级
功能状态
体力活动不受限

日常活动不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心悸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心力衰竭指南PPT课件

心力衰竭指南PPT课件

对于LVEF不高于35%,窦性心律,尽管给予药物治疗
NYHA分级III或不固定IV级患者和心脏不同步,QRS
间期长于0.12秒的进行或没进行ICD治疗的患者, 应
接受再同步治疗, 除非有禁忌症
NO CHANGE
I IIa IIb III
对于中重度或重度HF患者及LVEF也降低但可以严密监测肾 功能及钾浓度的患者,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肌肝在男性不高 于2.5mg/dL或在女性不高于2.0mg/L,钾不高于5.0mEq/L。 在不能监测高钾或肾功能紊乱的情况下,其风险会抵消醛固 酮拮抗剂带来的好处
1
2
3
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的 治疗
4
Patients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 IIa IIb III
对于当前或以前有HF症状和有体液潴留而
LVEF减少的患者,需给予利尿剂或限制钠的
摄入
NO CHANGE
I IIa IIb III 对于当前或以前有HF症状和LVEF减少的患 者,除非有禁忌症,建议应用ACEI
NO CHANGE
5
利尿剂应用的推荐
布美他尼 速尿 托噻米 氯噻嗪 氯噻酮
美托拉宗
6
静脉注射利尿剂的应用推荐
布美他尼 速尿 托噻米
美托拉宗
7
心力衰竭ACEI的选择推荐
8
Patients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 IIa IIb III
NO CHANGE
I IIa IIb III
对于当前或以前有HF症状和LVEF降低的患 者,使用洋地黄对降低住院率有益

心衰指南解读-课件PPT课件

心衰指南解读-课件PPT课件
举例:心肌梗死病史;左心室收综功能 不全;无症状性心瓣膜病
A级所采用的所有措施;适当的患者使 用ACEI;适当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断剂.
C级
C级:器质性心脏病并且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
举例:如已知器质性心脏病呼吸短促和 乏力,运动耐量减少
治疗:A级所采用的所有措施常规使用 药物;ACEI; 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限 制食盐.
D级
D级:终末期心衰,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的难治 性心衰,包括多数须住院治疗,某些患者需心 脏移植.
举例:如尽管接受了最大剂量的药物治疗,患 者仍有典型的心衰症状,(如反复住院或没有 特殊干预不能安全出院的患者.) 治疗:A,B,C级所采用的所有措施;机械辅助设 备;心脏移植;持续(非间断)IV类正性肌力药输 注以缓解症状;收容关怀
**如二狭,劳动力明显减退,检查见二尖瓣口呈中 等狭窄则判为III级C.
ACC/AHA最新指南将心衰新分级
▪ A级: 心衰高顾但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衰 症状;
▪ B级:器质性心脏病但是没有心衰症状; ▪ C级:器质性心脏病并且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
状; ▪ D级:终末期心衰,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的难治
性心衰,包括多数须住院治疗,某些患者需心脏 移植.
A级
分级:心衰高危但没器质性心脏病或心 衰症状.
举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患者服 用心脏毒性药物.
治疗:治疗高血压;鼓励戒烟;治疗体液 紊乱;鼓励有规律的运动;禁止吸烟和 使用违禁药品;适当的患者使用ACEI
B级
B级:器质性心脏病但是没有心衰症状;
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
① 有充血性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② 收缩功能正常或仅轻度损害; ③ 左室舒张受限或僵硬度异常 临床特点:心肌显著肥厚,心腔大小正常,EF

心衰管理PPT课件

心衰管理PPT课件
• 阿利吉仑(aliskiren)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肾素抑制 剂,能通过直接抑制肾素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并 阻断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应用所致的肾素堆 积,有效降压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有待进一 步研究以获得更广泛的循证依据,目前不推荐用 于ACEI/ARB的替代治疗。
-
26
RAAS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
• 冠心病、高血压已成为CHF的主要病因。2005 年我国17个地区CHF病因调查,冠心病占 57.1%、高血压占30.4%。风湿性心脏病比例 已趋下降,但仍不可忽视。
[2]胡大一.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2006
4
心力衰竭疾病过程分为4个阶段
AHA/ACC新分组方法* (2001年)
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11)高输出综合征
3)容量超负荷
败血症
4)药物缺乏依从性
甲亢
5)严重脑损害
贫血
6)大手术后
7)肾功能减退
8)哮喘
-
11
心衰的病理生理
心肌受损
左室射血功能 ↓
激活交感神经系统、RAAS系统、 内皮素以及其它内分泌系统
心脏毒性
外周循环血管收缩 血流动力学改变
发病率和死亡率
心脏重塑和 左室功能 进行性恶化
5
心衰治疗目标
• 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 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
6
心衰治疗原则
•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致心功 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的早期管理,
• 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 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 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

心衰指南ppt课件

心衰指南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不同治疗 方案的疗效和风险。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怀疑心衰的可能性 。
病因诊断
寻找导致心衰的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 案。
确诊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认心衰的 存在和严重程度。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04 心衰的治疗
药物治疗
下肢水肿、腹腔积液等。此外,心衰还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02 心衰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心脏疾病
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如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均可导致心衰。
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 脉高压等疾病会导致心脏长期 承受过重的负担,最终引发心 衰。
心脏舒张受限
限制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 性等疾病会导致心脏舒张功能 受限,引起心衰。
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治疗严重心衰的有效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目前正在研究如何降低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
机械循环支持
机械循环支持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式,通过人工心脏或心室辅助装置等设 备,为心衰患者提供机械支持,减轻心脏负担。目前正在研究如何提高设备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
改变,加重心衰症状。
水钠潴留
心衰时,水钠潴留会导致体液 过多,引起水肿、气喘等症状

03 心衰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方法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衰的 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 、乏力、液体潴留等。
体格检查
通过听诊、触诊等方式 检查患者的心脏情况, 如心率、心律、心音等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钠、钾、 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以及NT-proBNP等心衰

2013ACC心衰治疗指南

2013ACC心衰治疗指南
ACCF/AHA心衰诊治指南(2013)
第1页,共46页。
HFrEF和HFpEF的定义
定义
EF值降低型心力衰 竭(HFrEF)
EF值正常型心力衰 竭(HFpEF)
HFpEF,临界型 HFpEF,改善型
EF%
≤40 收缩性心衰 ≥50 舒张性心衰 41~49,收缩性与舒张性混合 >40,有收缩性心衰史,经治 疗好转,EF升高
冠脉造影:无明显冠脉狭窄,部分病例可诱发冠脉痉挛(21%)
左室造影:心尖部或左室中部无或低动力学状态,左室射 血分数降低,收缩期外形呈球形改变,像“章鱼篓”
青岛市中心医院ICU
110
第10页,共46页。
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左室心功能的变化呈暂时性、可逆性特点,多数在数 周内恢复,预后良好
休息时无心衰表现 Ⅳ 任何日常体力活动均有
症状,休息有心衰表现
3
第3页,共46页。
概述
年龄≥40岁美国人心衰的风险是20% 确诊心衰后5年的死亡率50%
4
第4页,共46页。
心衰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 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具备以下5个因素中的3项:(1)腹部肥胖;
适当运动
ⅠA
221 第21页,共46页。
药物治疗:
Stage C (HFrEF)
NYHA Class Ⅰ~Ⅳ
ACEI/ARB +β-B
容量负荷过重, NYHA Ⅱ~Ⅳ
袢利尿剂
非裔美国人,持续 有心衰症状,
NYHA Ⅲ~Ⅳ
扩血管药
第22页,共46页。
NYHA Ⅱ~Ⅳ,肌酐
清除率>30ml/min,

《心衰治疗指南》课件

《心衰治疗指南》课件
《心衰治疗指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心衰概述 • 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 • 心衰的诊断 • 心衰的治疗 • 心衰的预防和管理 • 心衰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心衰概述
心衰的定义
总结词
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以 满足身体需要的一种状态。
详细描述
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 构和功能受损,从而使心脏无法 维持足够的血液输出,以满足全 身组织和器官的正常代谢需求。
疗方案。
03
治疗目标
心衰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心肌重塑和降低死亡
率。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预
后。
03
心衰的诊断
心衰的诊断标准
症状
心衰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 、水肿等典型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发现心衰相关的生物标志 物,如B型钠尿肽(BNP)或N末端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 。
评估病情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心衰病 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和治疗合并症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心衰的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治 疗和控制糖尿病。
降低血脂水平
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降低血脂水平, 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预防感染
感染是心衰的常见诱因,注意预防感冒、肺 部感染等疾病。
心脏扩大、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等 体征有助于诊断心衰。
心衰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心衰患者可能出现与支气管哮喘相似的呼吸困难症状,但支气管哮喘通常有过 敏史,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心衰指南解读PPT课件

心衰指南解读PPT课件

激活神经内分泌;(3)中间者,心脏器官水平代偿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则需要激活体神经内分泌等机体整体水平的代偿机制,以暂时维持心脏泵血 和(或)充盈功能。 此时过度激活的体神经内分泌,本身就是心脏的继发性
损伤因素。
• 继发心肌损伤因素: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过度激
活全身代偿因素包括:(1)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2)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3) 利尿及其抗利尿激素系统;(4)多种细胞因子; (5)其他器官系统,例如肾脏等亦参加心力衰竭 的代偿过程。
• ACCF/AHA认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定
义较为合适,是指慢性心力衰竭在诱发因
素的作用下血流动力学短期内恶化,表现
为急性心力衰竭,可以与初发急性心力衰
竭区别,因为二者临床过程差异较大。
• ESC 2012年血流动力学恶化的定义:急性
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快速
发作和改变,往往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
加专门章节“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书写,ACCF/AHA这种 观点更符合疾病发展过程和有利于临床实践。
潜在遗传学病因作为心力衰竭病因
• ACCF/AHA 2013指南确定了潜在遗传学缺陷作为心力衰 竭的病因。 “我们已经发现,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实际 上可能并不是特发性的,而是与遗传学异常有关。我们需
要考虑建议对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查和对患者家属进行筛
查。”心力衰竭病因学遗传学缺陷为心力衰竭针对病因的 个体化特殊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其治疗靶点
• 心肌初始损伤因素 心肌初始损伤因素是指
引起心脏损伤的直接病因。 包括:(1)心
肌缺血。(2)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3)
心肌疾病。(4)遗传缺陷。

2013ACCF+AHA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文版)

2013ACCF+AHA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文版)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2013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目录表前言1. 介绍1.1. 方法学和证据审查1.2. 编写委员会的组织1.3. 文件审查和批准1.4. 本指南的范围,参考了其他相关指南或科学声明2.HF的定义3.HF的分类4.流行病学5.HF患者的初始评估和系列评估:推荐5.1. 临床评估5.1.1. 病史和体格检查5.1.2. 危险评分5.2. 诊断试验5.3. 生物标志物5.4. 非侵入性心脏显像5.5. 侵入性评估6. 从A阶段到D阶段的治疗:推荐6.1. A阶段6.2. B阶段6.3. C阶段6.3.1. 非药物干预6.3.2 .C阶段HFrEF的药物治疗6.3.3. C阶段HFpEF 的药物治疗6.3.4. C阶段HFrEF 的装置治疗6.4. D阶段6.4.1. 限水6.4.2. 正性肌力药物的支持6.4.3. 机械循环支持644 心脏移植7.住院的患者:推荐7.1. 失代偿性HF的诱因7.2. 住院期间GDMT的维持7.3. 利尿剂治疗住院的患者7.4. 肾替代治疗——超滤疗法7.8. 精氨酸加压素拮抗剂8.HF重要的合并症9.HF的手术/经皮/经导管介入治疗:推荐10.对慢性HF患者的协调护理:推荐11.质量指标/性能测量:推荐12.证据的差距和将来的研究方向缩略语ACE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S = 急性冠脉综合征AF = 心房颤动ARB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BMI = 体质指数BNP = B型利钠肽BTT = 桥接移植CABG = 冠状动脉旁路术CAD = 冠心病CPAP =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RT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DCM =扩张型心肌病ECG =心电图EF =射血分数GDMT = 指南导向药物治疗HbA1c =血红蛋白A1cHF = 心力衰竭HFpEF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rEF =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RQOL =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ICD =植入式以及转律除颤器LBBB = 左束支传导阻滞LV = 左心室LVEF = 左室射血分数MCS = 机械循环支持MI = 心肌梗死NSAIDs = 非甾体类抗炎药NT-proBNP = N-末端利钠肽前体NYHA = 纽约心脏协会PUFA = 多不饱和脂肪酸RCT = 随机对照试验SCD = 心源性猝死V AD = 心室辅助装置参考文献前言对于评估与疾病检出、管理和预防的药品、装置和操作相关的证据,医学界应起到核心作用。

自-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概要

自-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概要

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关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概要梁峰胡大一沈珠军姚远一、前言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了心力衰竭(HF)的治疗指南,更新了2009年版,进行了大幅变动,几乎是完全再版。

指南指出HF不是死亡判决,有效的干预可以使部分患者增加数年有质量的寿命。

新版首次尝试“指南导向药物治疗(GDMT)”的概念,以及聚焦射血分数保留的HF(HFpEF)。

重要的是指南试图给出大多数情况下满足多数患者需要的实践,特定患者的诊疗必须由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偏离指南。

二、HF患者起初和系列连续性评价(一)临床评价1. 病史和体格检查规范推荐I类推荐:对以HF就诊的患者应该获得/进行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便确定心脏或非心脏的疾病或表现导致或加重HF的发生或进展(证据级别:C)。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应该获得3代人的家族史,有助于确立家族性DCM的诊断(证据级别:C)。

对每一位患者应进行容量状态和生命体征的评价,包括体重的连续测量,以及颈静脉压力的估测和周围水肿或端坐呼吸(187-190).(证据级别:B)。

2.风险计分推荐IIa类推荐:公认的多变量风险计分可能有助于估测门诊或住院HF患者随后的死亡风险。

(二)辅助检查的推荐I类推荐:以HF就诊患者的最初实验室检查评价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血清电解质(包括钙和镁),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糖,空腹血脂谱,肝功,以及促甲状腺激素(证据级别:C)。

如果合适时,进行连续的血清电解质和肾功能监查(证据级别:C)。

以HF就诊的所有患者最初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

IIa类推荐:对选择性HF就诊的患者进行血色沉着病或艾滋病病毒筛选是合理的(证据级别:C)。

HF就诊的患者,临床疑似风湿性疾病,淀粉样变性或嗜铬细胞瘤时,进行此方面的辅助检查是合理的(证据级别:C)。

(三)生物标记物检查的推荐1.门诊推荐I类推荐:呼吸困难的门诊患者,脑尿钠肽(BNP)或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检查,对HF的诊断尤其临床不确定时,有助于临床决策的制定(证据级别: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nd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c.
Citation
This slide set is adapted from the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E-Published on June 5, 2013, available at: [/article.aspx?doi=10.1016/j.jacc .2013.05.019 and /lookup/doi/10.1161/CIR.0b013e31 829e8776]
The full-text guidelines are also available on the following Web sites: ACC () and AHA ()
Slide Set Editors
Clyde W. Yancy and Mariell Jessup
remodeling
HFrEF
THERAPY Goals · Control symptoms · Patient education · Prevent hospitalization · Prevent mortality Drugs for routine use · Diuretics for fluid retention · ACEI or ARB · Beta blockers · Aldosterone antagonists Drugs for use in selected patients · Hydralazine/isosorbide dinitrate · ACEI and ARB · Digoxin In selected patients · CRT · ICD · Revascularization or valvular surgery as appropriate THERAPY Goals · Control symptoms · Improve HRQOL · Reduce hospital readmissions · Establish patient’s endof-life goals Options · Advanced care measures · Heart transplant · Chronic inotropes · Temporary or permanent MCS · Experimental surgery or drugs · Palliative care and hospice · ICD deactivation
e.g., Patients with: · HTN ·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 DM · Obesity · Metabolic syndrome or Patients · Using cardiotoxins · With family history of cardiomyopathy
ACCF/AHA Heart Failure Guideline Writing Committee Members
Clyde W. Yancy, MD, MSc, FACC, FAHA, Chair†‡ Mariell Jessup, MD, FACC, FAHA, Vice Chair*†
Biykem Bozkurt, MD, PhD, FACC, FAHA† Javed Butler, MBBS, FACC, FAHA*† Donald E. Casey, Jr, MD, MPH, MBA, FACP, FAHA§ Mark H. Drazner, MD, MSc, FACC, FAHA*† Gregg C. Fonarow, MD, FACC, FAHA*† Stephen A. Geraci, MD, FACC, FAHA, FCCP║ Tamara Horwich, MD, FACC† James L. Januzzi, MD, FACC*† Maryl R. Johnson, MD, FACC, FAHA¶ Edward K. Kasper, MD, FACC, FAHA† Wayne C. Levy, MD, FACC*† Frederick A. Masoudi, MD, MSPH, FACC, FAHA†# Patrick E. McBride, MD, MPH, FACC** John J.V. McMurray, MD, FACC*† Judith E. Mitchell, MD, FACC, FAHA† Pamela N. Peterson, MD, MSPH, FACC, FAHA† Barbara Riegel, DNSc, RN, FAHA† Flora Sam, MD, FACC, FAHA† Lynne W. Stevenson, MD, FACC*† W.H. Wilson Tang, MD, FACC*† Emily J. Tsai, MD, FACC† Bruce L. Wilkoff, MD, FACC, FHRS*††
HFpEF
THERAPY Goals · Heart healthy lifestyle · Prevent vascular, coronary disease · Prevent LV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Drugs · ACEI or ARB in appropriate patients for vascular disease or DM · Statins as appropriate THERAPY Goals · Prevent HF symptoms · Prevent further cardiac
STAGE B STAGE C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with prior or current symptoms of HF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but without signs or symptoms of HF
STAGE D
Refractory HF
*Data available from clinical trials or registries about the usefulness/ efficacy in different subpopulations, such as sex, age, history of diabetes, history of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history of heart failure, and prior aspirin use. †For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commendations (Class I and IIa; Level of Evidence A and B only), studies that support the use of comparator verbs should involve direct comparisons of the treatments or strategies being evaluated.
*Writing committee members are required to recuse themselves from voting on sections to which their specific relationships with industry and other entities may apply; see Appendix 1 for recusal information. †ACCF/AHA Representative. ‡ACCF/AHA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Liaison.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Representativ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Representative.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Representative. #ACCF/AHA Task Force on Performance Measures Liaison.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Representative. ††Heart Rhythm Society Representative.
Classification of Recommendations and Levels of Evidence
A recommendation with Level of Evidence B or C does not imply that the recommendation is weak. Many important clinical questions addressed in the guidelines do not lend themselves to clinical trials. Although randomized trials are unavailable, there may be a very clear clinical consensus that a particular test or therapy is useful or effective.
e.g., Patients with: · Known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and · HF signs and symptoms
Refractory symptoms of HF at rest, despite GDM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