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林业司法鉴定的困惑和对策
浅析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054318a300a6c30c229f74.png)
浅析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法院的司法活动中,司法鉴定结论是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法定的、重要的证据种类。
司法鉴定一方面可以成为当事人诉讼请求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于法院准确的定罪量刑、保证办案质量、避免冤假错案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实践中却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鉴定时间过长鉴定时间过长是现在司法鉴定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从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到获得鉴定报告这一流程需经过多个部门及办理多项手续。
同时,因启动鉴定时间迟、提交鉴材不完备、鉴定事项不明确等原因,往往造成鉴定周期延长,费用增加,尤其是送至外地鉴定的案件,少则3月,多则半年,有的甚至会历时1年多,严重影响了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
对策建议:一是法院对当事人从鉴定申请的提出,到鉴定资料的提交,再到鉴定机构的选择等方面提供鉴定指导,减少程序,提高效率。
二是制定和完善司法鉴定程序规则,严格规定鉴定时间,对于没在规定时间完成的鉴定机构,要采取通报批评,信誉降级等方式严格处罚。
二、鉴定费用过高在审判和执行实践中遇到的专门性问题需要进行司法技术鉴定的,人民法院委托至鉴定机构,鉴定机构所进行的工作大多为文字材料方面的,看看材料,量量尺寸,问问情况,拍拍照片,需要进行现场勘验的,无非是测量、走访、拍照等简单化工作,真正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鉴定并不多,运行成本相对低廉,但鉴定费动辄数百元、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当事人往往难以承受。
对策建议:一是设置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对于各项收费的金额要求个机构明确挂牌公示,同时通过举报信箱、举报网站、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监督。
二是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参照诉讼费用的减、缓、免交制度建立司法鉴定费用的减、缓、免交制度,同时参照法律援助的成功经验,建议在司法鉴定行业内建立鉴定援助制度,从而确保需要司法鉴定的当事人都参与司法鉴定程序。
三、鉴定委托程序不规范按规定,鉴定机构可以受理公民个人的委托,但不能一概受理,更不能盲目受理。
林业司法鉴定的实践与思考
![林业司法鉴定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cb216c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8.png)
2023-11-12CATALOGUE目录•林业司法鉴定概述•林业司法鉴定的技术和方法•林业司法鉴定的实践应用•林业司法鉴定的挑战与问题•林业司法鉴定的未来发展与展望•案例分析:以某地区森林火灾案为例01林业司法鉴定概述定义性质定义和性质目的通过对林业案件中的专业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为司法机关提供证据支持,保障司法公正和公平。
意义提高司法活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的和意义发展历程现状发展历程和现状02林业司法鉴定的技术和方法03化学成分分析木材识别与鉴定技术01木材宏观识别02木材微观识别林业损害鉴定技术损害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取样、测量等方法,对林业损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损害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对林业损害程度、范围、损失等进行评估,为赔偿和修复提供依据。
损害鉴定报告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编写林业损害鉴定报告,提出赔偿和修复建议。
010302林业生态影响评估技术生态调查生态评估生态影响报告林业司法鉴定实验室建设与认可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认可03林业司法鉴定的实践应用林业司法鉴定在案件调查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调查提供技术支撑,帮助确定案件的事实和责任方。
审判在审判中,林业司法鉴定可以提供证据支持,帮助法官了解案件涉及的专业问题,以便做出公正的裁决。
案件调查在案件调查和审判中的应用VS在林权纠纷解决中的应用确定权属解决争议在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生态补偿生态修复在森林保险和林业金融中的应用森林保险林业司法鉴定可以为森林保险提供风险评估和损失鉴定,帮助保险公司制定合理的保险方案。
林业金融林业司法鉴定可以为林业金融提供风险评估和资产价值评估,帮助金融机构做出投资决策。
04林业司法鉴定的挑战与问题缺乏专门的林业司法鉴定法律法规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林业司法鉴定的规定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
要点一要点二技术规范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鉴定机构之间的技术规范存在差异,导致鉴定结果的可比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司法鉴定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司法鉴定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22854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8.png)
司法鉴定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验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存在着认定缺位。
在传统领域的诸多项目中,不同的部门已经分别出台检验鉴定规范,但离真正体系化统一的规范体系还有差距。
因此,我国司法鉴定急需统一的鉴定材料收集、保管、销毁的具体程序与操作规范来指导实践。
(二)司法鉴定实施程序中无视主体的诉讼参与权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鉴定人实施鉴定时,侦查人员、检察人员、法官是否应当在场的问题尚未进行规定。
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对鉴定活动没有参与权或在场权,致使无法对鉴定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现行的司法鉴定实施程序缺乏必要的公开和透明,不利于发现案件事实。
同时,鉴定实施的过程没有诉讼方面的法律进行规范,导致在鉴定实施的过程中诉讼当事人没有相应的在场权和知情权,无法对鉴定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案件一旦进入刑事诉讼过程,侦查机关进行的鉴定活动是不允许诉讼当事人参与的,诉讼当事人对于鉴定活动的实施过程一无所知。
(三)鉴定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司法鉴定在实施过程中处于追诉方的控制之下,缺少足够的制约;无视鉴定公开、鉴定透明的要求,违背了正当程序的最低标准。
实践中,鉴定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仍旧隶属、依附有关部门。
在公安机关内设的鉴定机构以及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设置的司法鉴定中心等,均不属于独立的机构,有着极强的关系色彩,往往出现人情鉴定、关系鉴定。
司法鉴定大多数是经公权力机关委托从而启动的,至于选择哪一家鉴定机构或鉴定机构会指派哪一位鉴定人进行鉴定,当事人在获知鉴定报告前基本难以得知,当事人只有在获得鉴定意见的时候才可能得到鉴定机构以及鉴定人的信息,这就导致鉴定人回避的相关规定形同虚设。
一旦当事人回避,还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造成诉讼拖延,从根本上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二、针对司法鉴定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具备完善的司法鉴定操作标准和程序标准,才能保证鉴定活动有章可循,保证鉴定的客观性;同时还要保障诉讼各方的程序参与权和知情权;积极有效地发挥法律对司法鉴定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职能。
研究涉林司法鉴定现状及对策
![研究涉林司法鉴定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2a74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3.png)
一、涉林司法鉴定现状1.涉林司法鉴定领域。
涉林司法鉴定主要针对涉林案件进行案件性质研判,也作为立案、定案以及处罚的依据。
通常来说,涉林司法鉴定涵盖动植物的定性定量鉴定、森林资源司法鉴定以及森林火灾司法鉴定。
2.涉林司法鉴定机构。
涉林司法鉴定一般为森林公安机关设立的涉林司法鉴定机构,由各省情况决定其组织结构。
据笔者了解,有的涉林司法鉴定机构属于森林公安内设机构,也有由省级森林机关技术处管理的社会鉴定机构。
通常来说,社会上的涉林司法鉴定机构都是以林业调查规划院为背景,这类涉林司法鉴定机构具有一定的林业专业知识,但对于司法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缺乏一定的认知。
3.涉林司法鉴定现状问题。
(1)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我国对于涉林案件的司法鉴定缺乏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各地政府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相关规定,导致委托给不同鉴定机构得到的鉴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比如对于林木滥伐的鉴定,不同鉴定机构对于林木数量和立木蓄积的测定方法不同,其鉴定结果显然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森林火灾中损失的司法鉴定,不同鉴定机构依照的计算材积表不同,导致损失的计算结果也存在差异。
(2)涉林司法鉴定困难。
由于涉林司法鉴定机构一般设置在城市之中,而涉林案件则发生在远离城市的森林之中,从司法机构前往取证的时间到取样后送往检验的时间来看,与公安机关对办案时间的严格控制出现了一定的出入,特别是对于交通不方便、样本保存条件不佳的情况,公安机关无法在合法范围内等到鉴定结果,只能释放嫌疑人。
而涉林案件一旦定性为刑事案件,则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重新缉拿,而深知自身所犯罪状的犯罪嫌疑人在被释放后往往采取更为极端的躲藏、潜逃方式逃避追捕,导致执法效率极低、执法成本极高。
(3)涉林司法鉴定缺乏统一收费标准。
由于涉林司法鉴定机构形式众多,其收费标准缺乏统一性,现行法律法规未根据时事进行更新。
由此导致的林木价值差异,以涉林司法鉴定收费差距较大的形式表现出来。
当前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
![当前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18561f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7.png)
当前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司法鉴定逐渐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司法鉴定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司法鉴定程序不完善、司法鉴定质量参差不齐、司法鉴定费用不透明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公信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加强司法鉴定制度建设和提高司法鉴定质量两个方面入手,综合减少司法鉴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
一、司法鉴定程序不完善1、法律规定不完善当前司法鉴定制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法律规定不完善,缺乏具体操作细则。
司法鉴定的遴选、审批、评估、监管以及管辖等方面相关的法律条款比较空泛,法律界面对司法鉴定人员的具体操作缺乏明确规定,给司法鉴定带来了许多困难。
另外,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司法鉴定结论的认定与审判的衔接和协调等。
2、管理规范不明确司法鉴定过程中的管理规范不明确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司法鉴定部门的管理制度不规范,未设立完备的规章制度、管理指导、标准化操作流程、内审制度等,导致行为标准无法统一或管理缺乏教育、规范不到位等,这为司法鉴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司法判决的不确定度。
对策要加强司法鉴定制度的建设,完善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和操作细则,建立好司法鉴定的标准规定,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司法鉴定质量参差不齐1、司法鉴定人员素质不高在常规司法鉴定中,由于高端人才的欠缺,审判人员往往会根据司法鉴定结果作出判决。
这样,一些司法鉴定人员力不从心,难以完成他们应该担负的责任。
此外,由于司法鉴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差别很大,社会责任心、职业态度等等也会呈现出很大不同,在司法鉴定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违规操作,甚至有的司法鉴定人员行为不当,损害了司法公正的形象,使得司法鉴定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了许多争议。
2、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在现代社会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司法鉴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提高、普及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司法鉴定的质量。
对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体会
![对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c053b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c.png)
对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体会林业司法鉴定工作是指在法律争议或纠纷中,由专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进行的与林业相关的技术、科学或法律问题的鉴定工作。
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通过深入参与鉴定工作,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林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
在处理与林业有关的案件时,鉴定工作能够提供科学、客观的证据和结论,帮助司法机关正确判决,保护公平正义。
例如,在林业破坏案件中,鉴定人员通过对受害森林区域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确定破坏程度和损失价值,为司法机关提供客观的依据,促进案件的公正审理。
其次,林业司法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林业领域复杂多样,涉及面广,需要触及自然科学、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了做好鉴定工作,鉴定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林业知识和相关技术,并能正确运用所掌握的方法和理论。
鉴定人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数据收集和实验分析,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此外,鉴定工作还需要与法律实践结合,将科学鉴定结果表达清晰、准确,并能为法律程序提供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与林业司法鉴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但在实施中仍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鉴定人员和机构应积极学习相关政策和规定,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并加强与法律界的交流合作,不断完善鉴定标准和程序。
其次,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亟需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林业司法鉴定工作也不例外。
鉴定人员应主动了解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便于信息的共享和获取,提高司法鉴定的协同性和便利性。
此外,鉴定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委托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委托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056cb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2.png)
委托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委托司法鉴定作为司法活动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社会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委托司法鉴定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鉴定费用过高、鉴定结果不公正、鉴定机构不专业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鉴定工作的效果和公信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建立一个公正、公平、高效的委托司法鉴定工作体系。
首先,鉴定费用过高是当前委托司法鉴定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部分鉴定机构对于鉴定费用的定价过高,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中,鉴定费用往往成为了被告人无法承担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鉴定费用的合理定价机制,以确保鉴定费用的合理性和可承担性。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鉴定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他们不得擅自提高鉴定费用,以维护被鉴定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鉴定结果不公正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些鉴定机构存在不专业、不公正的问题,他们可能受到委托人的利益驱动,甚至有可能出具偏向某一方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鉴定机构准入制度,只有那些具备良好信誉和专业能力的机构才能从事司法鉴定工作。
同时,应加强对鉴定机构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公正行为,并严惩相关责任人。
再次,鉴定机构的专业能力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目前,有些鉴定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并不理想,无法满足鉴定工作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大对鉴定机构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提升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同时,可以在建立一个鉴定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鼓励各个机构之间共享资源、互相借鉴经验,以提高整体水平。
此外,在委托司法鉴定工作中,还应加强对委托人和被鉴定人的权益保护。
委托人在选择鉴定机构时应得到充分的信息和权益保护,可以通过加强事前咨询和签订委托合同等手段实现。
被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应享有合法的诉讼权益和申诉渠道,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委托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鉴定费用过高、鉴定结果不公正、鉴定机构不专业等。
司法鉴定法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司法鉴定法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5d25e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7.png)
加强鉴定机构与人员的监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司法鉴定法律法规体系,为鉴定机构和 人员的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强化行政监管
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对鉴定机构和人员的日常监 管,确保其依法履行职责。
加强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鉴定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04
CATALOGUE
应对策略二:规范鉴定程序
展望未来司法鉴定法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鉴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司法鉴定将逐渐实现智能化,提高鉴定效率和准 确性。
跨学科合作
司法鉴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鉴定的全面性和科学 性。
展望未来司法鉴定法的发展趋势
• 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司法鉴定领域的国 际交流与合作将日益频繁,推动全球司法鉴定水平的提高。
CATALOGUE
应对策略一:加强鉴定机构与 人员建设
完善鉴定机构设置
建立独立、公正的鉴定机构
01
确保鉴定机构独立于涉案各方,避免利益冲突,保证鉴定结果
的公正性。
健全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02
规范鉴定流程,明确鉴定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确保鉴定工作的
有序进行。
加强鉴定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
03
提高鉴定机构的装备水平,满足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需求。
加强鉴定结果的公开和透明
公开鉴定过程和结果
通过公开鉴定过程、方法、数据和结果,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了解鉴定的全貌, 提高鉴定结果的公信力。
建立信息查询平台
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信息查询平台,方便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查询和了解鉴定相关 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
建立鉴定结果的申诉和复核机制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4b6dc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6.png)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林业司法鉴定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程序,对林业领域中的争议性问题进行技朰性的评定,为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的一种专门工作。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证据的收集与评估、技术的评价与鉴定、最后形成司法鉴定意见书。
林业司法鉴定的程序及方法不仅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需要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这是保障司法鉴定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一、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一)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林业司法鉴定的第一步是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确定司法鉴定的范围与目的,并搜集相关证据资料。
在实践中,尤其是涉及林木资源的归属、损失与赔偿等问题时,常常需要对涉案林地的林木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调查与分析,包括林木的品种、数量、质量、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涉案区域的土地性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灾害情况等方面的因素。
(二)证据的收集与评估林业司法鉴定的第二步是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价与鉴别,在实践中要注意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对于林木资源案件,需要对现场勘验获得的树木、土壤、昆虫、鸟类等样本进行采集,进行实验室分析与检测。
还需要对相关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据资料进行评价与分析,以确定案件的事实依据和争议点。
(三)技术的评价与鉴定林业司法鉴定的第三步是通过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评价与鉴定,这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在涉案林木资源问题的鉴定中,通常需要采取取芯对树木进行年轮分析,测定树木的年龄、生长轮次,评价树木的生长状态和自然环境条件。
对于涉案土壤的鉴定,则需进行土壤质地、水分、养分、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与分析。
在涉案昆虫、鸟类等生物的鉴定中,也需要通过形态特征、遗传标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评价。
(四)形成司法鉴定意见书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工作之后,林业司法鉴定还需要形成正式的司法鉴定意见书,并由鉴定人签字盖章。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e1cfa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3.png)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司法鉴定是指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案件中需要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进行认定的一种法律程序。
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司法鉴定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其公正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对司法鉴定工作进行浅析。
首先,就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而言,我国司法鉴定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司法鉴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专业水平。
目前,司法鉴定工作主要由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开展,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司法医学、司法心理学、司法人类学等。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一批司法鉴定中心和实验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设备和条件,为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
然而,尽管司法鉴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技术不足的情况,有些鉴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导致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不高。
其次,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例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有些鉴定结果可能存在主观偏差。
再次,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如机构之间协作不畅、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影响了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司法鉴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首先,应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公正性。
其次,应加强对司法鉴定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升鉴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再次,应加强对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综上所述,司法鉴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活动,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进一步提高司法鉴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78c911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5.png)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林业司法鉴定是指以法律为支撑,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林业案件中的争议事实、技术问题和专业性问题等进行鉴定、认定和说明的过程。
它具有客观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等特点,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林业司法鉴定内容1. 与森林资源利用有关的问题包括森林采伐、育种、造林、管理、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如林业权属纠纷、林权抵押、森林火灾损害、林地征收补偿、森林资源评估等。
包括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环境质量评估、土地退化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如环境损害鉴定、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重金属污染治理等。
3. 与林业科技研究有关的问题包括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森林培育技术、林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如技术合同纠纷、专利权侵权纠纷、技术成果评估等。
包括林业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问题,如林业执法程序合法性鉴定、权利制度合法性鉴定等。
林业司法鉴定程序一般分为鉴定申请、受理、调查和鉴定、出具鉴定意见四个环节。
1. 鉴定申请鉴定申请人是指需要林业司法鉴定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
鉴定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鉴定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或者联系方式;(2)被申请鉴定的事实或问题的具体描述;(3)需要鉴定的技术或专业性问题;(4)必要的证据材料和证明文件。
2. 受理鉴定机构收到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受理,并告知鉴定申请人需要提供的材料和证明文件。
3. 调查和鉴定4. 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机构应当根据鉴定结论出具鉴定意见,包括鉴定结论、鉴定过程和方法、鉴定依据和证据等。
林业司法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技术分析、模拟试验、文献资料查阅等。
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指鉴定过程中对实际案件所在地的现场检查和调查,它是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包括实地勘察、取样、记录和拍照等,以获取真实、准确的物质证据材料和调查情况。
2.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指鉴定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技术或专业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明确鉴定结论。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8f58f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5.png)
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浅议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论文当前我国法律仅在三大诉讼法中对司法鉴定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且各自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中的鉴定机构的成立及其管理、鉴定人员的从业资格、司法鉴定的程序规则等等方面的内容都缺乏统一的规定,不利于我国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司法鉴定概述司法鉴定,指的是在我国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的相关事实,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委托或指派司法鉴定机构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鉴定意见是我国诉讼证据的种类之一。
证据问题是所有诉讼活动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人们法院案件审判意义重大。
鉴定结论是诉讼证据之一。
证据问题是诉讼活动的核心问题,与诉讼的实体内容直接相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证据制度中的专门性问题的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制度越完善,证据审查越科学,对案件处理越有帮助。
如果司法鉴定制度有缺陷,在证据审查中将出现大量问题,当事人对案件结果不服,必然会多诉诸法律。
二、当前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法律中归于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还较为欠缺,还没有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律,仅在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中对司法鉴定的程序和部分问题做了零散规定。
为了与我国司法实践领域实务相匹配,我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分别就司法鉴定事宜作出了部分规定,这些规定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不同,不同部门的规定存在在互相矛盾和适用范围下载的问题,且这些规定多为部位规章,效力层次较低。
当前,我国除了司法精神疾病和法医鉴定外尚没有形成一部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司法鉴定行业标准,且不同部门的鉴定标准大多依据经验制定,存在科学性的质疑,同一事项的鉴定,依据不同行业标准将产生较大的结果差别。
(一)司法鉴定机构设置不合理当前我国司法鉴定机构设置非常多,管理杂乱,没有专门同一的部门进行领导和监督。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7e6c0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3.png)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方法的实践探讨1. 引言1.1 林业司法鉴定的重要性林业司法鉴定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有效地解决林业领域各类矛盾纠纷,保障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林业司法鉴定可以借助法律手段,对涉及林业权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案件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和评定。
通过司法鉴定可以准确界定权利归属,明确责任主体,维护利益平衡,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林业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林业司法鉴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维护法治、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讨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可以提升司法鉴定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林业司法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1.2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实践中,林业司法鉴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过程不透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司法判决的质量,也影响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林业司法鉴定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升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案例分析和技术应用为依托,探讨林业司法鉴定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反思过去的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能够为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林业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林木资源的品种鉴定、数量鉴定和质量鉴定。
品种鉴定是指对森林植物的种属进行识别和鉴别,确定其分类、命名和特征;数量鉴定是指对林木资源的数量进行测算和评估,包括树木数量、林木面积和资源密度等;质量鉴定是指对林木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检测,包括树木生长状况、健康状态和木材质量等方面的鉴定。
这些内容是林业司法鉴定的核心内容,对于解决林木资源利用、管理和保护中的法律、技术和争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林木资源的品种、数量和质量进行科学、客观和公正的鉴定,可以为司法和行政机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保障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0cdb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7.png)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司法鉴定工作在司法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和权利维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鉴定标准不统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司法鉴定标准化管理,提高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加强对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只有不断完善司法鉴定工作,才能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
我们应该重视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对策,确保司法鉴定工作的高效运行,为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司法鉴定工作、现状、问题、对策、标准化管理、专业素养、监督管理、司法公正、重要性、完善、维护1. 引言1.1 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司法鉴定工作是法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司法鉴定工作能够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准确客观地鉴定案件中的争议事实,为法院依法作出公正判决提供科学依据。
司法鉴定工作既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参考,也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司法鉴定工作可以为法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帮助法官了解案件事实,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推动案件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司法鉴定工作能够保障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确保法院依法采纳证据,防止司法错误的发生。
司法鉴定工作还可以提高司法效率,缩短案件审理时间,促进司法公信力和司法公正。
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司法鉴定工作是司法实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案件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鉴定,为法院司法裁判提供专业的技朧支持。
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鉴定机构和人员存在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养不高的情况较为突出。
一些案件中的鉴定结果存在争议,实际性和准确性不够令人满意。
司法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略析涉林刑事案件司法鉴定争议问题
![略析涉林刑事案件司法鉴定争议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01f6c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3.png)
略析涉林刑事案件司法鉴定争议问题对于涉林刑事案件司法鉴定,目前还存在诸多争议,而最主要的集中于两点:一是鉴定范围问题,二是鉴定资质问题。
而要弄清这两点,必须以法律为依据,结合涉林刑事案件的特点,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涉林刑事案件司法鉴定范围问题在涉林刑事案件诉讼中,盲目依赖和迷信鉴定意见,视鉴定意见为最终判断的现象普遍存在。
譬如树种、林木株数(件数)、蓄积量、野生动植物种类与数量、涉案物品价值等,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往往不加分别地要求强制性鉴定,结果造成事实认定的泛鉴定化和调查取证的形式主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一条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我们说,鉴定意见是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就专门性问题所作的专业判断意见。
不属于专门性问题或者不需要专业知识来解决的问题,都不属于司法鉴定范围。
那么,涉林刑事案件的哪些事实属于“专门性问题”?(一)物种。
识别树种是否属于专门性问题?对此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树木伐倒后没有去枝、去皮,从外形很容易看出,或借助权威资料可以迅速加以确认,那么此时对树种的认定就属于司法认知范畴;如果树木去枝、去皮,从外形已很难识别,且现有检材非有专门知识的人不能辨别,则此时应对树种进行鉴定。
当然,野生动植物种类的认定亦同此理。
(二)数量。
林木株数(件数)、野生动植物数量认定呢?如果是对现状物的统计,只需数数就行了,当然不属于专门性问题;可如果现状物是破损物或零碎物,要以此认定案件事实所需的整株林木、整株野生植物或整只野生动物数量,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侦查人员或现场勘验人员根据现场情况不能认定,就需要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了。
林业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对策
![林业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ed7452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d.png)
林业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对策
向青松
【期刊名称】《花卉》
【年(卷),期】2024()2
【摘要】林业司法鉴定作为解决森林资源纠纷的手段,在推动可持续林业管理和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林业司法鉴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专业水平不一、技术手段滞后等,这影响了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对林业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以便提升林业司法鉴定的质量和效能。
【总页数】3页(P196-198)
【作者】向青松
【作者单位】云南忆尘司法鉴定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6
【相关文献】
1.中学写字教学问题对策的研究——方正林业局第四中学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报告
2.林业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对策
3.河南林业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5.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安徽歙县生态林业发展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林业司法鉴定的困惑和对策邓勇周婷婷摘要:通过案例导入,立足于贵州现状,阐述成立贵州林业司法鉴定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成立贵州林业司法鉴定机构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林业司法鉴定机构设立重要性必要性对策措施案例导入:2008年,贵州省某县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侦查终结一滥伐林木盗、伐林木案,该案涉及的采伐地点位于两个基层组织有所争议之地(是否有不清楚),采伐木材42.3立方米。
采伐人持有地区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颁发的《贵州省林木采伐许可证》,对采伐地点、蓄积、出材量等做出规定。
采伐时被有争议的另一方人员举报控告,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笔者作为其辩护律师,到该县检察院起诉科提交律师意见书,认为:一、鉴定报告存在多处严重问题,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二、要求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对此,检察院两次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但不同意取保候审。
案件到法庭审理阶段,我们阅卷后发现一些问题后,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后认为问题更多,就连采伐地点都认定错误,于是我们申请鉴定人出庭说明,而鉴于对案件的协调,在开庭之前法官问辩护人要求鉴定人说明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问题最起码有10个之多,但正式开庭时才提问,但法官已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坚持要辩护人说出,当时我们向鉴定人提的一个也是最简单的问题是“伐桩是何时形成的?有无前几年留下的伐桩?”因为《鉴定结论》中没有进行表述,但据我们现场查看,有些伐桩是两年前就存在的。
而林业局的两位助理工程师(鉴定人)回答:“这个问题不晓得,没有到过现场。
”听到这个回答,作为辩护人,我当时很高兴,而鉴定人这一回答惊动法官从审判员位置上直奔向鉴定人,“鉴定人,你们不能这样说呢,这样的鉴定违法呢!”。
至此,法庭审理不能继续,而对此鉴定,我们的意见是:(1)鉴定人无司法鉴定资格,林业局不具备司法鉴定资质,鉴定人仅仅就是林业局的两名助理工程师,违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本没有资格对刑事案件证据作出鉴定;(2)本案中被采伐的树木全部被运到路边,伐区仅留下伐根。
为什么不直接量材积而要数伐桩?如果采用伐桩求算材积,第一是要确定伐桩的形成时间,第二是要选择与伐区相似的林分树种、起源、年龄、郁闭度相同,立地条件相近的林分树种选测多株以上不同径阶立木的地径、胸径及树高, 通过建立地径与胸径、材积与胸径模型,导算出材积一地径相关模型,求算回归方程,利用伐区内样地的地径测量数据推算采伐蓄积。
伐区鉴定的原始凭证应由委托方与当事人现场签字认可,提供的鉴定材料须附有伐区位置图、鉴定人的身份(如技术职称)等,这样才能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但是,该县林业局所作的《鉴定结论》中并没有那些资料;(3)鉴定报告中没有显示从地径推算胸径和树高的计算原理和过程,而且也缺少从地径推算胸径和树高的数学模型以及模型的建立过程;(4)鉴定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伐区调查情况;(5)样木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的?不清楚。
如果任意选择一株样木进行鉴定,这样是严重违反科学性原则的;(6)同一树种,不同密度,其形数、形率都不相同,因而蓄积量或材积也不相同。
难道简单地用一株数的蓄积乘以不同的株数就能客观反映总的采伐蓄积量吗?(7)鉴定结论中“柳杉材积式”如何得出?为什么选择杉木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柳杉?而在部颁标准LY208-77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林部标准,立木材积表LY208-77[S].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出版.1978),二元立木材积计算公式:1、杉木:V=0.000058777042D1.9699831H0.89646157;2、马尾松:V=0.000062341803D1.8551497H0.95682492;3、云南松 V=0.000058290117D1.9796344H0.90715154;4、华山松:V=0.000059973839D1.8334312H1.0295315;5、柏类、杉类(如柳杉):V=0.000057173591D1.8813305H0.99568845;6、阔叶类(北亚热带种类):V= 0.000050479055D19085054H099976507。
据此可以看出,用杉木的计算公式取代柳杉的计算公式进行鉴定,错误地应用了部颁标准,鉴定结论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8)鉴定过程中有非鉴定单位人员参加,违反了科学、独立、客观的鉴定原则;(9)在鉴定过程中没有当事人指认现场的记载和签字(现场指认的人是竟是已死亡的在坟墓中呆了8年的老人,太奇怪了!);(10)县人民检察院于2008年11月6日《退查提纲》第2条明确指出“证据卷77-79页的鉴定结论只有一人签名,请重新鉴定”。
但是,侦查机关根本没有作出重新鉴定,而是直接在2008年5月10日的《盗伐林木现场鉴定结论》的签名处添加上“***”的名字,以此来敷衍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该人到过现场鉴定。
作为鉴定人,不到鉴定现场就可以直接作出鉴定结论吗?);(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1条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41条的规定,侦查机关应该将本案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但是侦查机关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剥夺了犯罪嫌疑人依法获得告知和申请重新鉴定的法定权利。
鉴定中的这些问题足以让法院对被告人宣告无罪,但聪明的法官却当天下午通知公安机关对被告人取保候审,第四天法院裁定让检察院的撤诉了。
案件告一段落!但留给笔者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加之笔者在全省林业部门和林业公安部门走访的情况看,贵州林业司法鉴定确实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重视,至今没有一家林业司法鉴定中心,而周边省(市、区)的司法鉴定中心却运转得有声有色,为森林资源的司法保护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如果笔者的呼吁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将甚是慰藉。
一、林业司法鉴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林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制的规范和保障林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产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
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对生态和林产品需求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途径。
自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以来,林业全新的发展速度,2009,随着集体林权改制的基本完成,林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
但人们对森林资源多功能的广泛需求却给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中的冲突与纠纷也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林业案件频繁发生,为新时期林业案件的查处和技术问题的鉴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目前各级森林公安等执法或司法部门在处理这些林业案件的专门性技术问题时主要采取临时聘用当地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的方法,由于人员没有专业培训,派出单位没有资质等多种原因,常常影响了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公检法部门的执法效力。
(二)林业司法鉴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有司法鉴定门类的补充和完善为了加强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管理,适应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进行诉讼的需要,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了新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基本制度框架。
2006年7月4日司法部成立司法鉴定管理局,司法鉴定工作开始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司法鉴定通则》(司法部令第107号令)对司法鉴定作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对林业案件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地鉴定,既可以增强林业执法的公正性,积极推进依法治林,又可以满足林业公检法部门办案和广大林农有效取证的迫切需求,同时对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有着积极的作用。
司法鉴定是公正执法的基本手段之一。
医学司法鉴定、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鉴定、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司法会计鉴定、建筑工程司法鉴定、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等等门类的司法鉴定所已发展多年。
而林业类别中,总是处于落后状态,贵州仍是空白。
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应该及时补充。
(三)林业司法鉴定是适应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司法鉴定的公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保证。
司法鉴定公正的实现,既要求鉴定结果的客观准确,也要求鉴定过程符合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及司法部相关规定,规范和加强了对鉴定人及鉴定机构的管理,为实现司法公正创造了条件,是对司法鉴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为林业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获得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运用广泛、系统的林业科学知识,采用科学准确的鉴定方法,对损害(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做出定性定量的判定。
其鉴定结果是涉林司法诉讼中的重要物证,它的科学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社会正义的实现。
必将使林业纠纷与案件的处理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可以改变目前贵州没有专门从事林业案件的技术鉴定机构的现状,增强林业执法的公正性,成为推进依法治林的重要手段。
如果仍旧采取临时聘用当地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的作法,不但会影响鉴定的法律效力,而且将会产生人力与物力上的极大浪费。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需要随着林业投资渐趋活跃,林区社会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
林区内的投资建设增多,其生产经营活动与森林资源发生着广泛联系。
在需要界定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时,如何做出科学、权威的林业司法鉴定,为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提供优质服务,政策和管理层面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成立专门的林业司法鉴定机构,有利于林业案件中一些关键问题与难题的专题研究和司法鉴定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行业的自律与管理。
国家通过加大对林业司法鉴定机构的支持力度,将有利于林业司法鉴定人队伍的建设,从而避免重复与浪费。
提高林业司法鉴定机构的技术水平,将有助于提高立案的准确性,提高公众监督的透明度。
(五)林业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成立鉴定机构的必要性林业工作艰苦和林业技术的开放决定了林业司法鉴定人的首要素质是能够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始终实事求是。
通过对林业司法鉴定人的统一培训与认证,可以筛选出一批技术水平高、道德品质好、不怕苦、不怕累的司法鉴定人,满足林业公检法部门办案中和广大林农申诉前有效取证的迫切需求。
坚持鉴定人持证上岗,实行鉴定人负责制,改变行政领导指定鉴定人的随意性,有利于提高林业司法鉴定工作的严肃性,杜绝人情的干扰和行政的干预,有利于司法鉴定人取得正当报酬的权益,必将大大提高林业司法鉴定人的自豪感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林业执法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