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文本解读的有机组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拓展:文本解读的有机组成

曾经听过几节课:

某老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的时候,详细介绍了高邮咸鸭蛋的制作流程;

某老师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时候,要求学生做本地区水资源污染情况的调查;某老师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时候,先进行了一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某老师在教学《香菱学诗》的时候,先是介绍了诗歌鉴赏的常识,然后,把香菱写的诗拿出来,请学生对比鉴赏品评;

……

课后,与一些老师聊天,说到这样的文本拓展形式,有些老师对此赞赏有佳,并且还拿出了新课程的理念当佐证:“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而我却一直在思考:这些看似拓展,实则与文本解读关联不大的做法,是不是真正的文本拓展?怎样增强文本拓展的有效性?怎样把文本拓展与文本解读有机融合?

于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就有意关注文本拓展,下面,就结合我平时课堂教学的相关片段,来谈谈我对文本拓展的一些体会。

一、文本拓展要姓“语”。

文本解读,是老师带领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语文课要姓“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本拓展,作为语文课堂里一个重要的环节,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是以这个为基点,也应该姓“语”。

比如,我在教学《老王》这堂课的时候,设计了这么个拓展问题:“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老王这类人的看法。”

学生踊跃发言;

有的说老王这类人需要迅速转变经营方向,坐三轮车的人毕竟很少;

有的说,现在像老王这样的贫困群众太多了,要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有的说,社会贫富悬殊不断加大,老王这样善良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变坏……

如此,学生活动充分,课堂固然是走向了热闹,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是政治课。这样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人来吗?只能培养出一批夸夸其谈的政客。所以,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我果断地对文本拓展这个环节的预设进行了调整,改为:“请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作者送香油鸡蛋的这一部分。要求运用具体的描写,发挥合理想象,写出老王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因为要求发挥合理想象,学生不得不再次走进文本,去揣摩相关描写的句子,因为要求把老王这个人物写活,学生又必须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在后来的学生拓展训练成果展示中,发现这个文本拓展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它不仅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潜能,而且,这个姓“语”的拓展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吃透文本。

反思对比《老王》这堂课的文本拓展的两个版本的设计,我觉得,作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

一个环节,文本拓展,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应该姓“语”,都应该而且必须着力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二、文本拓展要立足文本。

确实,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拓展,但是,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

在教学《智取生辰纲》的时候,文本解读,主要工作就是紧紧围绕“智取”来品析词句,在此基础上,学生基本上都感悟到了本文情节安排的巧妙和人物形象塑造的传神,但是,我总感觉学生对吴用等人的“智”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于是,我对文本进行了拓展:先是请同学们讲讲本文另一个主要人物杨志的故事,使学生意识到,杨志也是一条好汉,他有勇有谋。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哪些地方,也表现了他的“智”?

学生纷纷发言——

杨志在山路上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有远谋;正午热不可当,杨志催促军汉在黄泥冈快行,有预见;松林见人窥探,立马查看,有机敏;不许众军汉买酒解渴,怕有蒙汗药,有戒心;见众人吃了无事,方才动嘴,有心机……

最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要写杨志的“智”呢?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杨志处处小心,时时提防,却还是着了吴用等人的计,这是用杨志之“智”来衬托吴用等人之“智”,而且,钱财劫了,还把杨志逼上了梁山,吴用更是“智”高一筹啊。这个文本拓展的设计是基于文本的,很明显的,也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看一个《孤独之旅》课堂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导演,准备将《孤独之旅》一文中农家少年杜小康在芦苇荡放鸭的经历拍成电影,你准备将哪些镜头搬上银幕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相关句子,发挥想象,把这个镜头描绘出来。(学生活动)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嘴里嚼着一截芦根,目光追随着鸭子,鸭群渐去渐远,消失在芦荡深处,水面的波纹,渐渐地平静下去……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追赶鸭子,迷路了,他颓然坐在地上,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芦苇,像山一样包围着他,白白的芦花,使得他的目光有些迷离,一声水鸟的啼叫,打破了芦荡的寂静……

生:我设计的镜头是——杜小康坐在船头,双手抱膝,任小船在水里漂浮,他的眼前,慢慢浮现出油麻地的小伙伴来,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去偷罗汉豆……

师:同学们设计的镜头,角度不同,手法不一,但是,老师感觉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说说这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我觉得,这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环境来渲染主人公的孤独。

师:恩,那么,他们为什么都要来渲染孤独呢?

生:为了表现杜小康在孤独中坚强地成长。

以上这个课堂实录的片段,充分体现了文本拓展要立足文本的意识,并且,这个文本拓展的设计,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它不露痕迹地把学生带进文本走了一个来回,而且还引领学生出色地完成了再创造。从学生的“情境再现”的结果来看,这个拓展起到了反哺文本的作用,使学生对“杜小康在孤独中坚强地成长”这一主题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文本拓展要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现在有不少老师,把文本拓展片面理解为:在一篇文章学习之后,或就某个话题让学生说话练习,或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片段写作,或进行对比阅读训练,甚至有些老师对文本解读浅尝则止,却又急吼吼地拿出另外一篇类似的文章来,设计若干个题目,让学生来完成。这些文本拓展虽然是从文本衍生出来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又距离文本的内核很远。我以为,文本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

蓄势。

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的时候,在文本解读之前,先进行了拓展。把若干边塞诗歌(王翰《凉州词》、王维《使至塞上》、王昌龄《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联起来进行诵读,如此拓展,让学生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接着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学习,就更容易深切体会到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释疑。

在教学《陋室铭》的时候,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解,是能够了解“白丁”的意思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呢?我觉得就需要在这里进行文本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高雅的情趣,更是学生有意识对古文化常识的一种有效积累途径。

校补。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的时候,设计了这么个主问题:“你觉得苏轼是一个 的人?找一个带‘闲’字的词语来修饰,并说说理由。”有学生说,苏轼是一个清闲的人,无事可做;有学生说,苏轼是一个悠闲的人,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有学生说,苏轼是一个充满闲趣的人,能够欣赏到别人不在意的风景;还有学生说,苏轼是一个故意作出悠闲之态的人,他胸怀大志,却遭人暗算,被贬黄州,心中愤懑自然需要排解……

面对学生的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我意识到,有些学生的理解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于是,就进行了如下的拓展——大家的说法都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究竟怎么样呢?我们借助他在黄州期间写的一些词句来看他的心情:

惊起却回头,有狠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