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 (含课件)
有趣的膨胀教案
有趣的膨胀教案有趣的膨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食物遇水膨胀的现象。
2.能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食物遇水前后的变化。
3.愿意动手、动脑,感受探究活动的趣味。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食物遇水膨胀的现象。
难点:用比较的方法观察食物遇水前后的变化。
活动准备干木耳、银耳、胖大海、紫菜、菊花、水壶、温水、记录表、水彩笔、透明杯、盘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感知木耳的特征。
1.出示干木耳(1)教师:你看到的木耳是什么样子?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干木耳的特征。
是怎么观察到的?(2)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
(3)小结:我们小朋友通过用眼睛看,小手摸,鼻子闻的方法,知道了木耳现在看起来黑黑的、小小的、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有点扎手,闻起来还有一股味道。
2.迁移生活经验(1)教师:怎么才能把干木耳变成我们吃的样子?(2)教师:有很多的小朋友说,泡在水里就会变成我们吃的样子,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二、基本部分:幼儿实验体验膨胀现象。
(一)幼儿第一次实验,感知木耳遇水膨胀。
1.幼儿实验(1)讲解实验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将木耳放入温水碗中,仔细观察木耳的变化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提示幼儿保持桌面清洁。
(2)教师:把泡过的木耳夹到盘子里,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较泡过的木耳和干木耳有什么不一样?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干木耳泡水后的样子。
(3)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木耳遇水前后的变化。
(4)小结:泡过水的木耳看起来颜色浅了一些、个子变大了,摸起来软软的、湿湿的,闻起来还是有味道的。
2.膨胀现象(1)教师:为什么木耳会有这样的变化?木耳里面什么样子?(2)幼儿讨论,尝试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原因。
(3)教师:木耳吸水会变大,这种变大的现象叫做膨胀,木耳膨胀变大后,可以做菜和汤,吃起来不仅有营养而且口感会很好,那就把我们泡好的木耳送到厨房去做美味的食物吧!(二)幼儿第二次实验,再次观察食物遇水前后的变化。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膨胀现象,让他们了解膨胀的概念,探索膨胀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的概念,知道什么是膨胀。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膨胀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膨胀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感受膨胀现象,理解膨胀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热水、冷水、瓶子、硬币、橡皮泥、尺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并提问:“大家知道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吗?”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膨胀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膨胀现象。
a. 实验一:硬币与橡皮泥教师将硬币放入橡皮泥中,让幼儿观察硬币陷入橡皮泥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这是为什么。
b. 实验二:热水与瓶子教师将热水倒入瓶子中,观察瓶子变瘪的现象,让幼儿感受热胀冷缩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a. 膨胀的概念b. 膨胀现象的实例c. 膨胀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人和同学。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中寻找膨胀现象,开展家庭小实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膨胀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3. 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4. 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膨胀原理的理解1. 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解释膨胀原理,避免使用复杂、专业的术语。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模板《有趣的膨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模板《有趣的膨胀》本次活动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模板《有趣的膨胀》里面包含了: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种黄豆,其形状并与没浸泡过的黄豆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看膨化食品,对其进行食品卫生教育。
怎么提高上课技巧最快?本站有海量优质课教学课件PPT长期更新,欢迎收藏!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
2.引导幼儿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观察物体膨胀前与膨胀后的有趣变化。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用水浸泡过和没浸泡过的黄豆若干,木耳若干,小盘、小勺若干,瘪的乒乓球一个,电热锅一个,植物油、白糖少许。
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师:今天,老师来的时候,有一只小青蛙看到了我,说要来我们这里做客,大家欢迎吗?幼:欢迎。
师:咦,小青蛙怎么哭了?小青蛙说:“我的乒乓球不小心弄瘪了,怎么办呢?我还想和你们一起玩呢,呜……”师:小青蛙别哭,你看,这儿有那么多聪明的宝宝,他们一定会想出办法的,孩子们,你们谁能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呀?幼:扎个眼儿吹起来!幼:用热水蒸起来!(教师按幼儿的两种说法做示范,先扎眼发现不行,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热水放进电热锅,再将瘪了的乒乓球放进去,过一会儿用小勺捞出,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变化)师: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就鼓了起来,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膨胀。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趣的膨胀现象。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种黄豆教师出示用水浸泡过的黄豆,让幼儿观察其形状并与没浸泡过的黄豆进行比较。
师:你们知道用水泡过的黄豆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幼:它变大了。
幼:摸起来比原来的软。
师:我们把黄豆用水泡过后变软变大的这种现象也叫膨胀。
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动手摸一摸两盘黄豆的软硬度;并观察它们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3.做一做让幼儿动手把木耳放到小盆里,倒上温水,用手稍微搅动,观察木耳在水中的变化。
(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中以愉悦的心情亲自体验木耳在水中的变化,引发活动的兴趣)师:木耳用水泡过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幼:木耳也变大变软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章节为《有趣的膨胀》。
详细内容包括:物质在加热或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膨胀的情况;探讨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膨胀现象,知道不同物质在加热或吸收水分后体积会发生变化。
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物质的膨胀情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能够将膨胀现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物质膨胀的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和实验不同物质的膨胀现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热水、杯子、气球、盐、糖、小苏打、醋、滴管等)、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提问:“为什么气球会变大呢?”引导幼儿思考。
2. 新课导入(5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膨胀现象,让幼儿了解不同物质在加热或吸收水分后体积会发生变化。
3. 实验观察(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加热或吸收水分后的膨胀情况。
记录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盐和糖为例,讲解膨胀现象的原因,让幼儿理解不同物质膨胀的原因。
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其他物质,让幼儿预测其膨胀情况,并进行实验验证。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发现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酵、热胀冷缩等。
7. 课堂评价(5分钟)评价幼儿在实验观察、动手操作、思考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膨胀现象:物质在加热或吸收水分后体积变大不同物质的膨胀情况:盐、糖、小苏打等膨胀原因:物质与加热或吸收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膨胀现象:妈妈蒸馒头时,面团发酵变大。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有趣的膨胀》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有趣的膨胀》一、教学内容《有趣的膨胀》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涉及第3节“物质的变化”。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如水加热后体积膨胀、干冰升华导致体积膨胀等,进而理解膨胀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知道膨胀是物质受热或压力变化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膨胀现象的原理,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膨胀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壶、干冰、气球、瓶子、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剪刀、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演示热水加热后瓶子膨胀、干冰升华使气球膨胀等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膨胀的概念、原理以及生活中的膨胀现象。
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膨胀现象,让幼儿直观感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并尝试用彩泥、气球等材料制作简单的膨胀实验。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4. 小结与拓展(10分钟)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热胀冷缩、物体浮力等。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膨胀》2. 内容:膨胀概念膨胀原理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与家人分享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膨胀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中对膨胀现象的观察和探索,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膨胀的基本概念,知道物体在受热或遇水时会发生膨胀现象。
2.通过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物体膨胀的过程,理解膨胀现象。
2.教学难点:分析膨胀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膨胀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热水、冷水、小石子、食盐、塑料瓶等。
2.教学工具:PPT、实验器材、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膨胀现象,如冬天热水袋变软、夏天塑料瓶变形等。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二)观察与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气球、热水和冷水。
2.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膨胀过程,并记录下来。
3.将气球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收缩过程,并记录下来。
4.分析实验结果,讨论膨胀现象的产生原因。
(三)深入探究1.分组讨论:还有哪些物体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膨胀?2.举例说明:如小石子放入水中会膨胀,塑料瓶放入热水中会变形等。
3.进行实验验证:将小石子放入水中,观察膨胀过程;将塑料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变形过程。
(四)拓展与应用1.讨论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热水瓶等。
2.分组设计一个关于膨胀现象的实验,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2.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答。
3.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高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2.检查幼儿对膨胀现象的理解程度,评价其掌握程度。
3.评价幼儿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分享等。
六、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实验室,了解更多关于膨胀现象的实验。
2.开展家庭实验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探索膨胀现象。
3.结合其他学科,如数学、语文等,进行跨学科教学,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培养其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精彩课件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膨胀现象”。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物体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而产生的膨胀现象,认识膨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膨胀现象的定义,知道膨胀现象的常见例子。
2. 观察并描述物体膨胀时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受膨胀现象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膨胀现象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膨胀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膨胀演示器、气球、热水、冷水、尺子、温度计、湿布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气球膨胀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气球膨胀的过程。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吹气球,让幼儿亲身体验膨胀现象。
2. 例题讲解讲解膨胀现象的定义,结合膨胀演示器进行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物体膨胀的过程。
分析膨胀现象的原理,以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如气球、湿布等)在热水和冷水中的膨胀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讲解膨胀现象在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现象》2. 内容:膨胀现象的定义膨胀现象的原理膨胀现象的日常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膨胀现象,描述其变化过程。
2. 答案示例:热水倒入保温杯后,保温杯变热,瓶盖略微膨胀,难以拧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膨胀现象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温度变化对膨胀现象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观察,共同探索生活中的膨胀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膨胀现象的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1)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有趣的膨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的定义,知道膨胀是物体受热或吸收水分后体积变大的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物体膨胀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膨胀的概念,掌握膨胀现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物体膨胀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气球、瓶子、乒乓球、橡皮泥、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气球、瓶子、乒乓球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别之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膨胀实验,如:将热水倒入瓶子中,观察瓶子变瘪;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膨胀等。
(2)教师讲解膨胀的定义,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膨胀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会发生膨胀现象?请举例说明。
”(2)幼儿分组讨论,记录观察到的膨胀现象,并分享交流。
4.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器材,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膨胀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评价幼儿的实验结果,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膨胀定义:物体受热或吸收水分后体积变大的现象。
膨胀现象观察方法:观察、思考、记录、分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如观察热水倒入瓶子,瓶子变瘪的现象。
如观察气球在热水中膨胀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膨胀现象,培养了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2篇)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教案名称:有趣的膨胀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膨胀的概念;2. 探究物体膨胀的原因;3. 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膨胀的情况;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物体膨胀的原因;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膨胀的情况。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烧杯、塑料瓶、塑料袋、气球、水果等;实验工具:温度计、尺子、钟表等;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物体膨胀的兴趣,让学生猜想发生膨胀的原因。
Step 2:探究实验1. 将一些物体放在温暖的地方,如太阳下或取暖器旁边,如瓶子、塑料袋等;2. 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变化,比较温暖地方和常温下的物体有何不同。
Step 3:归纳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物体膨胀的原因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运动增加,从而使物体膨胀。
第二课时:Step 1: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物体膨胀的原因进行巩固和归纳。
Step 2:观察和实验1. 给学生展示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塑料、布料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材质物体在相同温度环境下的膨胀情况。
Step 3:讨论和总结1.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和总结,讨论不同材质物体的膨胀程度是否相同,结果如何?Step 4:小结与拓展1.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给出实例进行拓展,如体温计的原理等;2.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和进行更多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们了解了物体膨胀的概念和原因,并通过实验观察了不同材质物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膨胀情况。
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学生们对物体膨胀的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更多的探究。
同时,可以通过使用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大班科学课精品教案《有趣的膨胀》
大班科学课精品教案《有趣的膨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膨胀现象,使其了解膨胀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膨胀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膨胀的概念,知道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膨胀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膨胀现象,了解膨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瓶子、饮料、海绵、放大镜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对膨胀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见过的膨胀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瓶子膨胀、饮料膨胀等例子,让幼儿了解膨胀的概念及原理。
3. 实验操作(15分钟)a. 用瓶子装满饮料,观察瓶子变瘪后,放入冰箱冷冻,观察瓶子恢复原样的过程。
b. 将海绵浸湿,放入阳光下晒干,观察海绵体积变大的过程。
c. 将气球吹大,观察气球的膨胀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a. 膨胀的定义b. 膨胀现象的例子c. 膨胀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其原理。
2. 答案示例:a. 气球膨胀:气球内充满气体,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使气球体积变大。
b. 海绵膨胀:海绵吸水后,水分使海绵纤维膨胀,体积变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实验操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解膨胀原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增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优质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膨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关于“有趣膨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膨胀现象展开。
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孩子们解和掌握物体因温度、湿度等变化而发生膨胀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解膨胀现象,知道膨胀是物体体积增大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膨胀现象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让幼儿感受和观察膨胀现象,培养他们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气球、热水、冷水、橡皮泥、尺子、彩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热水、冷水、橡皮泥、尺子、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带来一个气球,吹起来给孩子们看,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能变大?”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膨胀现象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
a. 气球膨胀实验:将热水和冷水分别倒入两个气球中,观察气球膨胀程度。
b. 橡皮泥膨胀实验:将橡皮泥放入热水中,观察橡皮泥膨胀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膨胀2. 板书内容:膨胀现象:物体体积增大膨胀原因:温度、湿度变化实验结果:气球、橡皮泥膨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膨胀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答案示例:妈妈煮粥时,粥会膨胀,溢出锅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膨胀现象产生浓厚兴趣,但在理解膨胀原理方面还有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膨胀现象,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还可以组织一次“膨胀小实验”比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深知实践情景引入重要性,它是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关键。
因此,我选择一个简单又直观气球膨胀实验作为开场。
通过亲自吹气球并提问“气球为什能变大?”让孩子们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开始思考膨胀现象。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身边的科学》,主要围绕“有趣的膨胀”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5章“神奇的变化”中的第2节“膨胀现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膨胀现象,了解膨胀的原理,探索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膨胀现象及其原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膨胀现象。
2. 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膨胀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气球、瓶子、水、盐、吸管、实验器材等。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询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个气球为什么会膨胀吗?”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讲解膨胀现象的原理。
如:向瓶子里倒入一定量的水,加入适量盐,观察瓶子变瘪的过程,解释膨胀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膨胀现象。
要求幼儿用画笔描绘实验过程,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 课堂讨论(5分钟)5. 生活探索(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膨胀现象呢?”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分享生活中的膨胀现象。
7. 课后拓展(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任务,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寻找膨胀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膨胀2. 内容:(1)膨胀现象:气球、瓶子、盐等(2)膨胀原理:物体内部压力增加,体积扩大(3)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蛋糕发酵、冰块融化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膨胀现象2. 作业内容:(1)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膨胀现象(2)用画笔描绘膨胀现象(3)与家长分享观察到的膨胀现象3. 答案:(1)蛋糕发酵:面粉、糖、酵母混合后,酵母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2)冰块融化:冰块在室温下融化,体积膨胀,使水位上升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和探索膨胀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新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
最新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的变化》中的第三节《有趣的膨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膨胀现象,探索不同物质膨胀的原因,了解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膨胀的定义,了解不同物质膨胀的特点及原因。
2. 能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膨胀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物质膨胀的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膨胀现象,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的膨胀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瓶、热水、冷水、硬币、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会膨胀?”2. 讲解膨胀现象(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例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膨胀的定义和原因。
3. 探索膨胀原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如塑料瓶、硬币等)在不同条件下(如热水、冷水)的膨胀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4. 交流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共同分析膨胀原因。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膨胀》2. 内容:膨胀的定义不同物质的膨胀特点膨胀原因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记录下来并解释原因。
(2)思考: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答案:(1)示例:热胀冷缩。
如夏天温度升高,轮胎会膨胀;冬天温度降低,轮胎会缩小。
(2)示例:膨胀在建筑、制造、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探索、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膨胀现象,理解膨胀原因。
课后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膨胀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第三节《有趣的膨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膨胀现象的定义,观察并探索生活中常见的膨胀现象,通过实验活动理解膨胀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知道什么是膨胀,能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膨胀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膨胀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通过实验活动探索膨胀产生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气球、热水、冷水、瓶子、乒乓球等),教学课件。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吹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气球为什么会变大?(2)请幼儿举例生活中见到的类似现象,如:热水瓶塞跳起来、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膨胀现象的定义,让幼儿了解膨胀是什么。
(2)讲解膨胀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验活动进行说明。
3. 实验活动(1)热水瓶塞跳起来: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热水瓶塞跳起来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原因。
(2)气球膨胀: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膨胀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膨胀现象。
(2)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膨胀产生的原因。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现象也是由于膨胀产生的?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内容:(1)膨胀现象定义(2)膨胀现象产生原因(3)生活中的膨胀现象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至少列举三个。
2. 答案示例:(1)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因为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轮胎压力增大,容易爆炸。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
《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知道物体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膨胀现象及物体受热时会发生膨胀。
2. 学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膨胀现象的原理。
2. 学会用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四、教学准备:1. 热水、冷水、气球、塑料瓶、木棒等实验材料。
2. 记录表、画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膨胀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膨胀现象的兴趣。
2. 实验一:热水膨胀实验步骤:(1)教师向幼儿演示热水膨胀实验,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膨胀现象。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热水浸泡塑料瓶,观察塑料瓶的膨胀情况。
(3)幼儿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二:冷水膨胀实验步骤:(1)教师向幼儿演示冷水膨胀实验,将气球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膨胀现象。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冷水浸泡塑料瓶,观察塑料瓶的膨胀情况。
(3)幼儿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与总结:(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膨胀现象。
(2)教师总结膨胀现象的原理,即物体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
5. 拓展活动:(1)幼儿分组进行拓展实验,如木棒膨胀实验、橡皮泥膨胀实验等。
(2)幼儿用记录表记录拓展实验结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巩固膨胀现象的认识。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膨胀现象。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与膨胀相关的主题展览,如膨胀材料展示、膨胀现象图片等。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2. 教师通过幼儿的实验记录表和讨论发言评价幼儿对膨胀现象的理解程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膨胀”。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在加热或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产生的膨胀现象,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气球吹起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知道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膨胀。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膨胀现象的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感受膨胀现象,并能够用语言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热水、瓶子、胶带、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气球会变大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气球吹起来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进行一个膨胀实验,如用胶带把瓶子封住,然后倒置放入热水中,观察瓶子变瘪的过程。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讨论膨胀现象的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内容:膨胀现象: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气球吹起来等。
膨胀原因:物质在加热或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导致体积扩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用画笔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我观察到妈妈煮开水时,水壶里的水冒出了很多气泡,这是水加热膨胀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了膨胀现象,但在讲解膨胀原理时,部分幼儿可能难以理解,今后可以尝试用更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继续观察并记录膨胀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科学教材《有趣的膨胀》一章,主要内容涉及膨胀现象的定义、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1. 膨胀的定义及原因;2. 膨胀在生活中的实例;3. 膨胀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膨胀的定义和原因,理解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膨胀的定义、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膨胀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难点:膨胀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膨胀演示仪、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学具:实验材料(气球、水、温度计等)、笔记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因温度变化导致轮胎膨胀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膨胀现象。
2. 理论讲解:通过PPT讲解膨胀的定义、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演示:使用膨胀演示仪,直观展示膨胀现象,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膨胀现象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分享各自的想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膨胀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膨胀的定义、原因、应用以及测量和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膨胀的定义、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膨胀是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原因是物体内部的分子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剧,相互之间的距离变大,导致物体体积增大。
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汽车轮胎的膨胀系数用于调整气压,房屋建设中的膨胀缝用于防止建筑物的膨胀损坏等。
2. 请描述膨胀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答案:膨胀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如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体积等变化;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膨胀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根据物体的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化来计算,膨胀系数是物体在单位温度变化下的体积变化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膨胀的定义、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了膨胀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最新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优质教案
最新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有趣的膨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体因受热、吸水等原因而产生的膨胀现象,并掌握其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膨胀现象的定义,知道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观察和分析膨胀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能够运用膨胀现象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膨胀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膨胀现象,理解其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气球、瓶子、橡胶手套、放大镜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热水、冷水、气球、瓶子、橡胶手套、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气球,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会膨胀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讲解膨胀现象的原理。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膨胀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膨胀现象,进行交流与讨论。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强调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膨胀现象的定义膨胀现象的原理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遇到的三个膨胀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示例:气球在热水中膨胀,因为热水使气球内的气体分子运动加快,间隔增大,从而导致气球膨胀。
瓶子在热水中膨胀,因为瓶子材料在受热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导致瓶子体积膨胀。
橡胶手套在热水中膨胀,因为热水使橡胶手套中的橡胶分子链扩张,导致手套体积增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膨胀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 (含课件)
活动目标:1、初步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3、萌发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膨胀的食物图片ppt、实物准备:菊花、木耳、乒乓球、黄豆(干、湿)活动设计过程:一、引导幼儿认识遇水膨胀1、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陪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泡过的和没泡过的两种黄豆)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小客人吗?幼:黄豆师:咦,这两种黄豆怎么不一样呢?幼:有一种用水泡过了。
师:对,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用水泡过的,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幼:泡过的大,没泡过的小。
幼:泡过的是软的,没泡过的是硬的。
2、豆宝宝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木耳师: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颜色的?幼:黑色师: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
你们再用手摸摸,什么感觉的?幼:硬的师: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们给它洗个澡怎么样?你们想想,洗澡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分组操作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幼:木耳泡过后变大了小结:像黄豆、木耳这样经过用水泡之后,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就叫做遇水膨胀。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遇水膨胀现象呢?幼:菊花出示紫菜、菊花茶、茶叶、银耳的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膨胀前后的变化。
二、引导幼儿认识遇热膨胀出示玉米师:小朋友,你们摸摸什么感觉?幼:硬梆梆的师: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把玉米放在炒锅里经过高温不断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幼:变大了,变成爆米花了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放视频)师:小朋友,玉米经过高温变成什么了?(爆米花)爆米花好吃吗?请问你们吃过爆米花吗?吃过的是什么感觉呀?幼:甜甜的、脆脆的师: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贪吃,像爆米花、虾条、薯片这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对小朋友身体可没好处,所以我们平时要少吃。
那像玉米这样经过高温加热变大的现象是膨胀现象吗?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热膨胀现象呢?幼:面包、馒头、豆腐、油条、蛋糕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3、萌发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膨胀的食物图片ppt、
实物准备:菊花、木耳、乒乓球、黄豆(干、湿)
活动设计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遇水膨胀
1、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陪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泡过的和没泡过的两种黄豆)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小客人吗?
幼:黄豆
师:咦,这两种黄豆怎么不一样呢?
幼:有一种用水泡过了。
师:对,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用水泡过的,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泡过的大,没泡过的小。
幼:泡过的是软的,没泡过的是硬的。
2、豆宝宝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木耳
师: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颜色的?
幼:黑色
师: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
你们再用手摸摸,什么感觉的?
幼:硬的
师: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们给它洗个澡怎么样?你们想想,洗澡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分组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木耳泡过后变大了
小结:像黄豆、木耳这样经过用水泡之后,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就叫做遇水膨胀。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遇水膨胀现象呢?
幼:菊花
出示紫菜、菊花茶、茶叶、银耳的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膨胀前后的变化。
二、引导幼儿认识遇热膨胀
出示玉米
师:小朋友,你们摸摸什么感觉?
幼:硬梆梆的
师: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把玉米放在炒锅里经过高温不断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变大了,变成爆米花了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放视频)
师:小朋友,玉米经过高温变成什么了?(爆米花)爆米花好吃吗?请问你们吃过爆米花吗?吃过的是什么感觉呀?幼:甜甜的、脆脆的
师: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贪吃,像爆米花、虾条、薯片这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对小朋友身体可没好处,所以我们平时要少吃。
那像玉米这样经过高温加热变大的现象是膨胀现象吗?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热膨胀现象呢?
幼:面包、馒头、豆腐、油条、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出示瘪了的乒乓球
师: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把瘪了的乒乓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呢?想想办法
幼:用手捏捏、扎个眼儿吹吹、用热水泡泡(让幼儿逐一操作)
小结:像乒乓球这样受热以后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也是遇热膨胀。
延伸活动
小朋友,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现象呀?一种是像黄豆、木耳那样遇水膨胀的现象;一种是像玉米那样遇热的膨胀现象。
你们回家再找找除了食品以外的膨胀现象好不好?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磁铁吸吸乐》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