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雕塑与建筑
雕塑课程教案
《雕塑》课程教案院系:教研室: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任课教师:编写时间:第一章雕塑语言一、教学目的:1.掌握雕塑基本特性2。
了解雕塑基本语言构成因素二、教学重点:1。
雕塑与装饰雕塑2.雕塑的表现形式三、教学难点:a。
绘画训练的方法b。
人物的形体结构四、教学内容:一、雕塑概述雕塑是造型艺术的门类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度空间内塑造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可视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它的立体性是与其他艺术门类最根本的区别。
通常以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是可雕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造型,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等内容.雕塑占有着三度空间、是立体的、静止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因此它不能像绘画一样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形象,也不能像音乐一样借助声音去表现旋律,更不可能像电影一样去表现情节过程。
二、装饰与装饰艺术装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同步,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原始人类为了改造自身的生存处境,从制造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始,逐渐摸索和感知到了对称、平衡、均匀、光滑、线条等这些美的因素的存在,并逐渐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些美的原则运用到实践之中.这种对形式美的自然感知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累积起来的技巧,推动了装饰观念的发展。
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通的艺术形态之一.装饰艺术是离人生活最近的艺术,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大到公共环境设计,小到居室装修与布置,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如服装、首饰、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工艺领域与装饰艺术有关。
装饰艺术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是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使这种功利要求在更完善和方便人们的同时,更能获得精神上和生理上的愉悦感,能享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案】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中第三单元中的主题一,在美术鉴赏丛书中,雕塑作为艺术门类,是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变的艺术形式,衔接着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和第四单元“无声之韵——建筑艺术”。
本主题作为雕塑章节的开篇,着重阐明什么是雕塑这一主要问题,包括雕塑的基本知识、雕塑的材质、雕塑的功能和意义等几个重要部分。
认雕塑艺术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敲击、焊接、装配和编织等手段,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美术门类。
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得学生认识到什么是雕塑、雕塑作品如何表现,学会发现雕塑作品的功能和价值,学会以对比的眼光思考中西方雕塑的不同,并尝试鉴赏雕塑,进而从图像识图、美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不同角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成型。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受教对象是十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文化知识的增加,有一定的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美的感受和美的判断较之前有大幅提升。
经过几年美术学习,对美术知识和美术现象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对美术的图像识读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上尚且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立足美术学科本位,深度挖掘作品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雕塑这一基本概念,认识雕塑与绘画在空间上的差异,能区分不同的雕刻形式与功能用途,理解造型手法与材质媒介对艺术表现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以学习任务板块为线索,借助教材中的雕塑案例,向学生介绍雕塑的基本概念;以思考探索为思路,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雕塑作品的能力。
鼓励学生回到博物馆、生活广场,收集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并尝试进行写生和临摹,感受雕塑由二维空间转换为三维空间的不同,学会在三维空间中欣赏雕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逐渐树立和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第1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造型艺术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理解并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因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3. 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造型艺术作品,理解基本因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类型的造型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2. 准备彩色笔、画纸、橡皮泥等教学用品。
3. 制作PPT,用于展示各种造型艺术作品和基本观点。
4. 安排一个适合进行艺术创作的教室或场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造力的造型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创造力和造型艺术之间的干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1.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造型艺术的基本观点、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
2. 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培养创造力,如何在造型艺术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 艺术技巧的学习:介绍一些基本的艺术技巧,如绘画、雕塑、拼贴等,并传授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4. 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如“我的一天”、“我的梦想故里”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判: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判。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与回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3. 互动游戏:通过一些互动游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小结与作业1.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造力和造型艺术之间的干系以及如何培养创造力。
2.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创作,并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
高中美术雕塑教案【篇一: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 1高中美术学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单元教学设计2345【篇二:第六课中国古代雕塑(高中美术教案)】(1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
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引入:说起雕塑人们都会如数家珍的说出《大卫》p90、《维纳斯》p78、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思想者》p104、等等西方雕塑作品。
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现代很多中国雕塑系学生去西方学习雕塑艺术,一位美国雕塑家这样说:“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
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名中国古代雕塑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有西方雕塑不可及的地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成就,到底好在哪里,美国雕塑家为什么那么说?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雕塑?一、雕塑: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
(参考美术的定义说明)⊙雕塑的基本形式:圆雕(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二、古代雕塑:1、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1)陶俑:表现为秦始皇兵马俑(地下替代活人陪葬的偶人)p33~34◎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因为秦始皇时期是一种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非常严谨,艺术家们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追求一种写实的手法,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具有以下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石刻造像:表现为霍去病墓雕刻(立于神道两侧的石刻)p35◎霍去病墓石刻即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遵循一种道家思想,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什么都可以。
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恢弘的建筑群--陵墓雕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十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人文化遗址发现青铜人像和大批青铜人头像、人面具;●西安临潼秦始皇陵发现8000多件兵马俑。
将这将这几件事联系起来,人们获得的新认识是:中国古代有过大型雕塑创作活动,也有创作硬质材料大型雕塑的经验。
而这是过去没有人知道的。
导出课题: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二、新课: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历史源远流长,以自成体系的艺术面貌在世界雕塑史中独树一帜, “以形写神”,重“写意”的审美特征,形成中国古代的艺术魅力,与逼真“再现”客观对象和“写实”为主的西方古代雕塑具有迥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
●雕塑的定义:用雕、琢、刻、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艺术形象,总称为雕塑。
●雕塑的分类:一般分圆雕和浮雕两种。
按其尺寸、形制又分为大型雕塑、小型雕塑两大类;按其不同功能则可分为宗教雕塑、陵墓雕塑、纪念碑雕塑、装饰性雕塑、园林雕塑、喷泉雕塑、民间雕塑、架上雕塑等;●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古代陵墓雕塑和古代宗教雕塑。
●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
●地上纪念性雕塑又分为: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
1、什么是陵墓雕塑?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
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
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
是用泥土、木或銅等作的人形物件。
俑的质地以木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质地的。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並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的神物。
俑大多真实地类比当時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反映当時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輿服制度的重要资料。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二《雕塑艺术》教学设计
第五讲雕塑艺术雕塑是运用形体、量感、明暗、材质、环境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样式。
雕塑艺术与建筑、绘画、舞蹈等艺术种类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与建筑、绘画等共同被称为造型艺术。
又有“凝固的舞蹈”之称。
雕塑概念实际可以理解为“加”和“减”。
“雕”就是“减”,将具有可塑性的材料以削、刻、凿等方法将不需要的部分去除,“塑”就是“加”,将材料通过堆积、浇注、揉捏等方式塑造成为立体的形象。
一、雕塑的产生及发展(一)中国雕塑1、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
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2、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3、、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人教2024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美术是个大家族》教学设计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课后,我收到一些学生的反馈,表示对某些知识点仍存在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在下一节课开始前,预留一段时间解答学生疑问,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举例:以著名美术作品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多方面鉴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3)创作实践:掌握基本绘画、设计技巧,进行个性化创作。
举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绘画、设计技巧进行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潜能。
2.教学难点
(1)美术门类的识别与理解:学生对各类美术门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容易混淆。
举例:通过对比分析各类美术作品,帮助学生识别和区分不同美术门类,理解其特点及相互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美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理解美术的含义、功能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绘画、雕塑、设计等主要美术门类的基本特点。
举例:通过讲解与实例展示,使学生明确美术的界定,了解各类美术形式如油画、水彩画、雕塑等的基本特点。
(2)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如作者背景、作品主题、表现手法化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术是个大家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的美术作品?”(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美术世界的奥秘。
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 5《Art world》(Integrated skills)教学设计
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 5《Art world》(Integrated skills)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 5 Art world》主要介绍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西方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掌握有关艺术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不够熟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来丰富自己的认知。
同时,学生应通过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关艺术的基本词汇,了解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有关艺术的交流和讨论。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有关艺术的基本词汇,了解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有关艺术的交流和讨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和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2.任务型教学法:学生通过完成小组任务,提高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艺术品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2.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准备小组任务清单,以便学生在操练环节进行任务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方艺术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艺术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频和视频资料,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和模仿艺术家们的发音和语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清单,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
3.3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美版(2023)美术鉴赏
《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主题三《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本课程既是第三单“匠心之用——雕塑艺术”的最后一个主题,也是第四单元“无声之韵——建筑艺术”的前奏。
第四单元以建筑为主,建筑作为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建筑决定着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而处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在迎合场所精神的同时,又赋于其新的内涵和意义,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本主题主要以雕塑与公共空间是怎样的关系、新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雕塑作品和公共空间如何借用雕塑来构建公共场域这三个部分为主,形成课程的明线。
雕塑与公众的关系、雕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雕塑与时代脉络的关系成为课程的暗线,以不同主题、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环境的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意在深层次研究雕塑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大部分学生因为升学,初三阶段美术学习重视度不高,美术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主动学习美术的动能不足。
但是高一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知识储备,知识面较宽,特别是通过前两个主题的学习,对雕塑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主题奠定了基础;同时高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针对这样的学生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兴趣点展开教学;另一方面要层层深入,带给学生新的有深度的知识点;还要充分给予学生表达和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让学生有成就感,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最后形成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鉴赏雕塑作品,发表、交流自己的看法;能够欣赏和理解传统的或现代的、抽象的或具象的雕塑作品;能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中外雕塑作品,形成有见地的审美判断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积极思考归纳知识点并表达、能对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进行考察和分析, 并进一步讨论相关作品的形态、主题、文化背景和创作观等。
能完成本课线上小练习,巩固知识点。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 文化》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学设计【目标解读】【课程标准】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代表成就。
难点: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土耳其的特洛瓦镇曾是军事要隘,现有居民5 000多人。
1871年,德国考古学家查尔斯·麦克莱恩在这里发现了古特洛伊城遗址,因此小镇被证实是特洛伊战争的发生地。
尽管目前历史学家还在争论当年是否真有木马计,但特洛瓦镇人却根据传说发挥想象力,用木头建造了一座3层楼高,外型壮观的木马形建筑。
如今,这个“特洛伊木马”每天都能招揽数以千计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脍炙人口的“木马计”故事出自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今天我们就在“木马计”的引领下,进一步探索辉煌的古希腊文明。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文学和雕塑1.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祇族的后裔,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伊阿佩托斯的儿子。
他聪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在泥土中,于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
为了给这泥人以生命,他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人的胸膛里。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哪一文学成就?该成就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提示:希腊神话。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教师点拨: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
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
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
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
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
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被史学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
欣赏雕塑艺术教案
欣赏雕塑艺术教案【篇一:湘美版《雕塑》教案】走近雕塑--雕塑认知嘉善中学杨扬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初步理解雕塑的含义,对雕塑作品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别及材料的雕塑作品的解读,使学生能够简略阐述对雕塑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体会雕塑的形体美感,丰富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对空间艺术的感受能力及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解读雕塑的含义,观看大师的雕塑作品,从而获得对雕塑艺术语言的体验,尤其是对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参与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掌握对一件雕塑作品从欣赏到到鉴赏的能力。
教学准备:1.ppt课件2.石膏模具3.绘画作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问题:什么是雕塑?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雕塑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生:出示课题——《走近雕塑——雕塑感知》二、新课教学:a:讲“空间性”1.教师展示大卫眼睛的石膏模具问题:这是谁的眼睛?(大卫)2.教师展示大卫像以及素描大卫眼睛范图问题:大卫像给人以怎样不同于绘画作品的感受?(雕塑:直观的体量感和空间感具有触感全方位观看??)3.小结:雕塑首先应具备空间性,即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中,运用实体的物质材料进行造型的一门艺术。
问题:仅仅具备空间性就一定是雕塑作品吗?那房屋是不是雕塑?我们手中的笔又是不是雕塑?(不是,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不具备实用性的,仅仅是用来欣赏的。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建筑、文具虽然也能用来欣赏,但是它更突显的是实用性。
)小组讨论:除了具有“空间性”,你们认为雕塑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应当还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b.讲“技术性”1.案例分析题:“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很像人的石头,请问这是雕塑作品吗?为什么?”(不是未经雕琢,是天然的成品没有人的参与)2.案例分析题(升级版):“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很像人的石头,经过自己的雕刻,做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雕塑课教案
篇一:欣赏课雕塑艺术教学设计雕塑艺术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教学过程:导引: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
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
如《思想者》、《菊花仙子》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
如室内的屏风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三、雕塑艺术的特点:1、雕塑的形体: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
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例如,a、罗丹的《思想者》。
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
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
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
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
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
新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以雕塑、工艺、建筑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
2、技能目标: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向学生展开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的辉煌画卷。
3、情感目标:让学生欣赏艺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及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不同朝代及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难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作品的背景、审美及艺术表达方式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出去旅游过吗?见到过一些文物古迹和艺术品吗?它们来自于哪个朝代?都有哪些特色?你知道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故事吗?学生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想法进行发言和讨论。
如果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介绍的相似可以进行补充或纠正。
先入为主的导入方式,抛出多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思考,并结合自己旅游的经历可以迅速使学生进入课程情境中,并有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
二、课堂发展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过程:1、中国艺术的起源——新石器时期(距今6500年前)(1)雕塑代表:半山人首器盖、陶人头。
(2)工艺代表:玉鹰、舞蹈纹彩陶盆。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的播放向学生展示了远古文化的魅力。
学生通过欣赏来思考,在这些精美的作品有哪些艺术特点?作品的背后又反映了当时社会有怎样的文化?你能从这些作品背后能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吗?除了老师展示的作品之外,你还知道其他新石器时期的艺术品吗?他们的有哪些艺术特色?一个时期的艺术表现是这段时期历史背景发展的缩影,它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信仰和审美。
但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讲解作品时要从历史背景入手对作品进行剖析,然后再对艺术形式与特点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为了学生尽快的理解作品的含义。
并为学生对下一阶段作品的欣赏打下基础。
2、中国艺术的发展时期——夏商、先秦、两汉时期:(1)雕塑代表:夏商时期作品:三星堆青铜面具、四羊方尊。
古韵悠长 第一课《雕梁画栋》教案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人美版《雕梁画栋》教学设计(第1课第2课时)课题雕梁画栋单元第三单元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独特风格,如木雕、彩绘等装饰手法的精妙之处,并理解这些装饰在古建筑中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2.艺术表现:学生将学习到如何通过雕刻和彩绘来美化建筑结构,如梁、柱、斗拱等,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风格,这些风格如何反映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
3.创意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尝试创作自己的瑞兽形象,并理解这些形象如何为建筑增添神秘色彩和吉祥寓意,以及如何将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4.文化理解: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如雕梁画栋在古建筑中的文化意义,以及这些装饰艺术如何体现古人的审美理想和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中雕梁画栋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认识不同类型的建筑装饰,如木雕、彩绘等,学习欣赏和分析建筑装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雕梁画栋的美,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建筑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讲授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实践法。
教学重点认识建筑中彩画装饰之美,掌握彩画装饰的分类与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彩画装饰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内涵,理解“雕梁画栋”中古人的人文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案例、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彩画的资料、绘画工具和泥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回顾复习上节课所学,回顾中国古代建筑美轮美奂的装饰性雕塑,引导学生关注精致华美的建筑彩画。
教师提出问题:彩画一般出现在古建筑的哪些结构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内容温故知新,引出课题。
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作业布置:回去思考一下,当你去旅游时应该怎么自觉保护好文物。
认真观看课件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历史源流、形式和风格,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美术。
2、创意实践: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审美感知:感悟民族特色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艺术特点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客家土楼
介绍: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客家人原是中国黄河中下游的汉民族,1900多年前在战乱频繁的年代被迫南迁。在这漫长的历史动乱年代中,客家人为避免外来的冲击,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
4、北京故官太和殿及其广场
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在世界雕塑史上蔚为奇观。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毫发,都精雕细刻、一系不苟。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介绍: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继续拥有权利并继续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量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
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做为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2、宗教雕塑
介绍: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设计我们的校园》七年级上册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劳技学校秦丽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雕塑艺术对校园空间文化塑造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学习校园雕塑作品的设计应与校园整体环境相协调,符合审美要求,能初步提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改进建议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美化校园的愿望与情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优秀雕塑作品,学习制作立体造型作品。
学会加割与结合、折叠与弯曲等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校园规划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收集图片资料到尝试制作立体造型作品,再到校园规划整个的过程。
可以把小组分成设计工作室,每组由成员自己取名。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考察校园环境,集体设计制作立体模型,体现团队的作用,重点培养学生进行想象、探索、综合分析及提出设计与制作方案的能力。
营造一个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的氛围和空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五、教学过程。
初中建筑与雕塑教案模板
初中建筑与雕塑教案模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与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认识建筑与雕塑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 建筑与雕塑的基本概念:建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实体创作,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视觉艺术,具有造型、寓意和审美功能。
2. 建筑与雕塑的特点:建筑注重功能、结构、空间和环境的关系;雕塑注重形式、材质、线条和寓意。
3. 建筑与雕塑的关系:建筑与雕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建筑中常常融入雕塑元素,雕塑也可以成为建筑的装饰和点缀。
4. 建筑与雕塑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建筑与雕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和雕塑作品,提问:你们对这些建筑物和雕塑有什么印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讲解建筑与雕塑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讲解建筑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2. 讲解雕塑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3. 阐述建筑与雕塑的关系。
三、欣赏经典建筑与雕塑作品(20分钟)1. 展示古典建筑、现代建筑、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等作品。
2. 引导学生从形式、材质、空间等方面欣赏和分析作品。
3.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喜好和原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建筑与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系。
2. 强调建筑与雕塑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建筑与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系。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建筑和雕塑作品?二、讲解建筑与雕塑的作用(15分钟)1. 讲解建筑与雕塑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具体案例,如古希腊神庙、古罗马竞技场等。
三、实践活动:欣赏和分析身边的建筑与雕塑(20分钟)1.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欣赏和分析校园内的建筑和雕塑作品。
城市雕塑(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城市雕塑年级: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材: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定义、功能、分类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城市雕塑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2. 城市雕塑的分类3. 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4.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5. 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1. 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2. 城市雕塑的分类3. 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1.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2. 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雕塑?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城市雕塑。
”二、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的理解和认识。
三、城市雕塑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分类的认识。
四、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艺术特点的认识。
五、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讨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市雕塑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制作方法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城市雕塑的定义、功能、分类、艺术特点、与环境的关系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城市雕塑的认识和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教案
第11课雕塑与建筑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书刊和网络查阅希腊、阿拉伯和西欧地区的代表性雕塑和建筑,了解其主要特点,培养观察和鉴赏能力,提高艺术情趣。
(2)对比中外同类建筑和雕塑作品,说出其异同和特色,提高观察、比较、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
(1)古希腊的人物雕塑造型逼真、生动、健美,体现了当时崇尚、赞颂人体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精神,其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
(2)帕特农神庙、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展现了不同历史时代、地域、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鲜明特点,堪称为宗教建筑中的杰出典范。
(3)古代雕塑与建筑的成就来自艺术家的精思巧作、辛勤创造,更反映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无穷创造力。
教学要点
1、重点
(1)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古希腊的雕塑以表现人物为主,最能体现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艺术追求与现实广义创作风格。
(2)帕特农神庙、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的地位:它们分别是古希腊神庙、伊斯兰教寺院和西欧天主教堂的杰出代表,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
2、难点
欣赏雕塑和建筑除了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阅读、分析与归纳
教具
本课插图、图片、复制实体影视等。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音乐给人的愉悦是难以言表的,但有人把另外两门艺术喻为“凝固的音乐”,那就是雕塑与建筑。
新课探究
一、古希腊雕塑
1、特点
(活动一)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62页第一自然段,思考:古代希腊雕塑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体态健美、形象逼真、比例匀称等。
教师点评补充: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雕塑家已掌握了人体写实技巧。
(活动二)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62页小字部分,思考:古希腊的雕塑为什么会以表现人物为主?
学生分析、讨论:希腊人崇尚人体美,赞颂人体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将人看做大自然最精美的杰作。
教师点评、归纳。
2、代表作
(活动三)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62--63页内容,思考:古代希腊有几位
1、帕特农神庙
(活动四)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63页最后一自然段,包括图片(柱式)思考:古希腊建筑成有何特点?为什么其成就表现在神庙构建上?建筑典范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略)
教师点评、归纳:
(1)建筑特点:柱式,典雅、明快。
(2)表现在神庙构建上:以共同的信仰加强公民集体的团结,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3)建筑典范:全盛时期的帕特农神庙(体积高大装饰华丽位置优越)。
(活动五)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第3课的内容思考:为什么古希腊会造出像帕特农神庙那样宏伟的建筑?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古希腊雄厚的经济实力,民主政治气氛浓厚。
教师点评:它是古希腊人民的智慧、才能和余力的结晶,同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的地位一样,它成为古希腊的民族象征。
2、麦加清真寺院
(活动六)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65页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圣岩寺图,思考:伊斯兰教寺院建筑有何特点?建筑典范是什么?是否所有的伊斯兰教寺院特点都一样?
学生学生结合第26页插图或其他相关图片进行分析、讨论、回答。
(略)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归纳。
(1)特点:寺院顶部大多为半圆穹盖,上有星月标志,四周有宣礼塔,内外常用几何图形、阿拉伯文、花卉等组成装饰图形。
(2)建筑典范:麦加清真寺---最大清真寺。
(3)各地的伊斯兰教寺院特点不尽一样:由于伊斯兰教传播广泛,而各地情况不一,故不同地区的伊斯兰教寺院特点不一,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
3、巴黎圣母院
(活动七)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66页课本内容,思考:为什么说把宗教建筑作为中古西欧艺术的代表?它的风格是什么?建筑典范是什么?哥特式建筑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观察、分析、思考、讨论:(略)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回答并进行点评:
(1)宗教建筑是中古西欧艺术的代表:中古西欧,由于天主教会控制着整个思想文化领域,艺术也无法摆脱宗教的神秘气氛。
西欧的天主教堂建筑,不仅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而且其中还集聚着大量的雕塑和绘画作品,正如雨果所说“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巨大的石头交响乐。
”
(2)西欧宗教建筑风格:广泛采用哥特式风格。
(3)建筑典范:法国巴黎圣母院。
(4)哥特式建筑的特点:高、尖、直。
课堂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然后归纳: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建筑,因受文化、自然和民族色彩的影各具其独特的风格,但它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时期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设计
雕塑与建筑
一、古希腊雕塑
1、题材表现以人物为主
2、造型健美匀称、写实逼真
3、著名雕塑家及代表作
米隆——《掷铁饼者》菲获亚斯——《雅典娜女神像》
波力克利特——《持矛者》
二、宗教建筑
1、古希腊神庙——帕特农神庙
2、伊斯兰教寺院——麦加清真寺
3、西欧天主教堂——巴黎圣母院
作业
本节虽然内容不多,但所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加之学生对有关雕塑和宗教建筑的知识了解太少,为此,本人在上课之前,要求学收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实物复制品。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本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