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战争爆发 中国腹背受敌
全球货币战争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全球货币战争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货币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各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全球货币战争愈发激烈。
在这场战争中,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全球货币战争不仅带来了诸多挑战,也迫使各国寻找应对之策。
首先,全球货币战争的挑战在于货币贬值竞争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其出口产品价格相对更具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出口,但对进口则会造成压力。
这种贬值竞争导致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紧张的经济关系,严重威胁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次,全球货币战争挑战了货币体系的运作和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各国为了保持竞争力不断地降低利率,推动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大规模货币供应、通胀压力和金融泡沫的问题。
此外,货币战争还可能引发资本流动的不稳定,使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甚至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在面对全球货币战争的挑战时,各国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合作,推动建立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全球货币体系。
通过加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货币政策、汇率管理以及金融合作方面的作用,确保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
其次,各国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宏观调控和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内经济竞争力。
加强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降低制度性成本等措施,增强本国经济的自我驱动力,减少对外依赖。
此外,各国还应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强化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通过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完善金融市场的规则和机制,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避免金融风险的积聚和传染。
最后,各国应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通过推动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打破贸易壁垒、建立公平和透明的贸易规则,实现贸易便利化、市场开放化,促进全球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
全球货币战争的挑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各国必须认识到其严重性,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只有通过加强协调合作、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金融监管和加强贸易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货币战争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做好应对中美货币战争的准备
中国应做好应对中美货币战争的准备中美之间打一场规模空前的货币战争,看似机率非常之低。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看似不可能之处恰是战争高发的地带,因为兵者诡道也,出奇不意乃克敌制胜之要诀。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规律:安全往往是由于“杞人忧天”,而危险则潜伏于漫不经心。
所以,攸关国运之事,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勿以不戒之身待虎狼之吻。
在货币战争中,中国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在于危难之时的举国一心,在于我们有全世界规模最大、最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大军。
很多人不解,为何我在几乎所有的文章中都强调中国的劳动力优势。
须知在战争中,惟有不可被替代的优势才是能起关键作用的优势,而越是基础性的优势其生命力越是坚韧、顽强。
例如,二战苏德战场上,装备精良的德国坦克部队面对装备简单但火力强劲、数量庞大的苏军坦克时,便难以承受巨大的战争消耗。
因为,一场战役下来,德军损失1000辆坦克,苏军损失1500辆坦克。
但是德军的损失可能是1亿美元,而苏军的损失可能只有1000万美元。
我们只要利用好自己的这三点优势,采取三项计策,无论货币战争是否打响,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计:顺水推舟,适用时期:战略防御阶段。
美国人一直在压人民币升值,虽然他未必就是为了要打货币战争。
但是,如果美国人要打货币战争,他一定会先压人民币升值。
很多国人对于政府同意人民币升值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出卖国家利益的举措,其实大谬。
因为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一直与美元挂钩,本身就存在升值要求的人民币已经随着美元一起贬值了。
某种程度上,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已经犯了众怒,而美国政府利用国际上对中国的不满,对中国施加强大的压力,此时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不变,代价势必十分高昂。
“御敌于国门之外”、“寸土必争”是非常容易做出的决策,但其效果却让人不敢恭维,因为它完全丧失了战略的主动权。
这一点,王明同志和蒋委员长已经分别在第五次“反围剿”和抗日战争初期进行了足够精彩的反面演示。
阴谋
阴谋论的通常是指对历史或当代事件作出特别解释的说法。此类特别解释不同于一般广为接受的解释,将事件解释为个人或是团体秘密策划的结果。而且此类特别解释中特别激进者还会进一步驳斥那些广为接受的解释,认为那些是阴谋策划者的掩饰。
目录[隐藏]
简介
阴谋论与英文
电视节目
史上十大阴谋论肯尼迪遇刺案
登月骗局
荒诞指数★★★★影响指数★★★★☆综合指数★★★★☆在中国航天工程正在努力向“嫦娥奔月”的时候,距离美国人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有近四十年了。然而这个1969年人类历史的“一大步”却一直备受质疑,有不少人坚信,这个所谓的登月其实就是一场骗局。 质疑者的主要证据,就是美国官方所公布的一组登月图片,他们提出了登月的十大疑点,包括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没有星星,登月舱降落时没有在月面撞击出一个坑洞,登月舱降落时产生的强劲气体会吹走附近的尘土,所以不可能在登月舱附近出现太空人的脚印以及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当太空人在插国旗时,却可以看到旗帜在风中飘扬等。这些质疑仔细看起来,还是颇有道理的,当然,美国官方也给出了回应,诸如没有星星是因为曝光不足,国旗飘动是因为国旗上有支架。 从美国后来披露的大量资料看,登月是事实的科学计划应当没有疑问,但官方的解释只是证明了这些照片可能是在月球拍的,却不能证明它一定不是在地球上拍的,这就为阴谋论留下了活动的空间,虽然这个空间现在基本已经消失了。但作为20世纪末经常在好莱坞大片中出现,作为控诉充满阴谋的美国政府的登月骗局,还是曾经有着深远影响的。
共济会
荒诞指数★★★影响指数★★★★综合指数★★★☆ 如果你看过《达芬奇密码》,那么你对这个阴谋论多半并不陌生。共济会,是1717年伦敦成立的一个政治改革团体,也推崇人的理性与智慧,宗教上倾向于自然神论,是一个真实存在着的团体。共济会常被误认为基督教的组织,其纲领强调道德、慈善和遵守法律,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存在与灵魂不灭的成年男子,在严格的基督教义里属于异端。大部分的共济会将会员主要分成三个等级:学徒、师兄弟和师傅。 各种小说家言交织成了共济会的辉煌:共济会成员的名单,几乎就是近代以来的人类思想史、政治史和艺术史的名单。《独立宣言》的56名签署者,有53人是该会会员。近年的电影《古墓丽影》、《国家宝藏》、《达芬奇密码》等,都拿美国国徽和钱币上的符号如金字塔、神秘之眼等大做文章,显出美国的建国理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共济会的理想,带着异教的暗流,而与主流的基督信仰有异。例如,1933年出版的一元美钞,背面所印拉丁文字样Novus Ordo Seclorum,即无神的(异教的)新世界秩序,阴谋论者认为,共济会与光明会有关系,骷髅会也是共济会的一支,他们秘密主宰着美国,甚至主宰着世界。基督教正统的阴谋论者则相信一个神秘莫测,势力超乎想象庞大,但拒绝承认耶稣基督为独一救主的组织,正进行着“一统全球”的计划。
全球货币战争爆发 中国腹背受敌字号
全球货币战争爆发中国腹背受敌字号2012年9月美联储推出QE3,12月又推出QE4之后,日本、欧元区、英国也竞相采用货币宽松货币贬值刺激经济,截止1月28日,美元指数较半年前高点84最大跌幅跌5%,欧元兑美元也涨至1.347附近,创下1年来新高。
美元兑日元上涨至91附近,创下2年半以来新高,距三个月前低点78的上涨了20%;日本公开表示希望美元兑日元上涨至95-100以上,英国也公开表示希望英镑大幅贬值。
就在以一场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货币战争愈演愈烈之际,美联储内部却传出2013年可能退出QE3的传言。
既然美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好转,失业率稳中有降,美国没有必要继续量化宽松,为何要持续推出QE3和QE4?而如果却有必要继续宽松,为何又要在推出QE4后考虑停止QE3?是否美联储主导的国际货币战争到了即将收官阶段?接受和讯网连线的众多专家表示,QE3短期很难退出,只因美国的利益尚未最大化,而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几乎为必然,美元指数的走强可能会超出市场的想象,如今的可能退出QE3的吹风只是为以后收手做准备。
QE3短期退出难只因美国尚未利益最大化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和讯网表示,美联储未来停止QE3是大的方向,关键是何时停止,至少2013年不会发生,因为从美联储最为关心的失业率来看,此前美联储曾经把宽松政策很明确的和失业率目标6.5%挂钩,而去年12月美国失业率为7.7%,距离6.5%还有1个百分点以上,因此此时停止QE是不现实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也认为,QE3一定会退出,但今年上半年应该不会,下半年或有可能。
美国收手的关键是要看是否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而目前来看,还没有到利益最大化的阶段。
关于美国利益最大化的标志,黎友焕表示,全球的货币战争目前已经到了几乎全线货币宽松的阶段,发展中国家力图维持国际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力图维持国际竞争优势,而美国收手的时机,就在英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更加宽松货币政策全部出台,并产生明显的后果之后。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济困境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济困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全球规模最大、牵连最广的战争之一。
虽然中国并未直接参战,但它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
本文将围绕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展开讨论,并分析其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一、战争导致中国出口市场萎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国家陷入了长期战争,导致了欧洲市场需求的锐减。
作为一个主要出口国家,中国的出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的农产品、丝绸、茶叶和其他商品无法顺利销往战火纷飞的欧洲市场,这使得中国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
同时,中国的工业品进口也受到了限制,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二、日本对华掠夺加剧经济困境在战争期间,日本不仅积极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更加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困境。
日本掠夺了中国的资源,侵占了中国的市场,并将中国变成了自己的经济殖民地。
这导致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陷入了衰退。
三、战争影响了中国的金融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了国际金融体系,这对中国的金融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
战争导致了货币的大规模贬值,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愈发严重。
同时,战争还使得中国原本脆弱的金融体系更加不稳定,银行业遭受严重冲击,贷款活动陷入停滞。
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经济运行的能力。
四、战争期间中国内部混乱不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内部政治混乱,全国各地爆发了大量的抗议、起义和武装冲突。
同时,近代中国正在进行政治变革,中国的统治者举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受到了严重削弱。
政治混乱使得中国无法有效应对战争带来的经济挑战,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困境。
总结:尽管中国并未直接参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面临着出口市场萎缩、日本的掠夺、金融体系动荡以及内部政治混乱等多重困境。
这些困境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也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与机遇。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经济危机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具有极大影响的全球性战争,全面动员的战争经济体系对于参战各国来说是一个考验。
中国作为中立国,在战争期间也面临着战时经济危机。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经济危机,并从政治、贸易和农业角度进行分析。
一、政治因素对中国战时经济的影响首先,中国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显著削弱了战时经济。
在战争爆发之初,中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战争对经济的冲击和必要的应对措施。
官员们的贪污腐败使得政府无法有效调动资源,导致战时经济难以发展。
此外,政府的内部分裂也加剧了战时经济的危机。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斗争在战争期间愈演愈烈,导致政府的一致性受到严重破坏,各方势力难以合作。
这使得政府无法高效地制定和执行有益于战时经济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危机。
二、贸易中断对中国战时经济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全球贸易遭受重创,也对中国的战时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以出口农产品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大量贸易中断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减少,使得战时经济陷入困境。
此外,战争导致国际市场上物资价格的剧烈波动,中国的进口成本大幅上升,加剧了战时经济的危机。
国内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成本上升,这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这种贸易中断和价格波动共同导致了战时经济的恶化局面。
三、农业困境对中国战时经济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值对战时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战争使得多地发生冲突和饥荒,导致了大面积的耕地荒芜和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剧了战时经济危机。
农民的劳动力和资源被迫转移到战争中,进一步削弱了农业产值。
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无法有效地提供农业支持和保护措施,使得农业生产陷入困境。
这对于战时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逆境,限制了中国的战时经济发展。
结论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面临着严重的战时经济危机。
政治内部矛盾、贸易中断和农业困境共同导致了中国战时经济的困境。
《货币战争》读后感_读《货币战争》的感想作文
《货币战争》读后感_读《货币战争》的感想作文《货币战争》读后感一、书籍简介《货币战争》是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宋鸿兵。
宋鸿兵用货币战争来描述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
-------------------------------------------------------------------------------------------------二、内容简介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
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
可以说,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
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三、作者简介宋鸿兵,世界金融历史学者,著有《货币战争》系列丛书,长期高居中国财经图书畅销榜榜首。
宋鸿兵因在书中成功预测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而备受关注,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曾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广泛报道,2009年宋鸿兵被全球销量第一的美国商业杂志《商业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人”。
2010年之后,宋鸿兵首创的“货币战争”一词已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媒体普遍使用的国际热门用语,最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贷地震”、“金融海啸”、“金融高边疆”、“中国大妈”等词汇皆成社会流行词汇。
美欧货币战争是如何拖累中国的
美欧货币战争是如何拖累中国的“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美欧两大经济体出于各自经济复苏与提振的目的,在货币定价权上冲突不断。
而美元与欧元之间的货币战争使国际贸易处于一个动荡的货币环境,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又使其经济前景变数颇多。
在如此复杂的交锋中,中国经济受到了怎样的影响,面对美欧危机应采取何种对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每个成员的生活;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货币定价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元对美元的一再贬值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无论是太平洋(601099)上空,似乎都笼罩在“货币战争”的阴云之下。
目前欧债危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和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并存,同为市场焦点,任何新的进展都将会引起汇市波动。
美元与欧元两大国际货币的角力背后,其实就是美国与欧洲对于全球经济主导权的争夺。
这不仅仅停留在美元与欧元之间,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构成,美欧两大经济体的较量必然会对中国经济,进而对人民币定价产生影响,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出口、吸引外商投资策略的执行与就业目标实现、外储投资贬值风险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等四方面。
欧元诞生对美元的三大威胁欧元诞生于1999年,迄今为止有17个成员国。
自诞生之日起,欧元就作为全球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面地挑战美元霸权体系。
首先,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欧元诞生之后占全球总外汇储备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元则持续下降。
根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构成数据统计,从1996年至今,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倒U”型走势。
在欧元正式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占世界储备的比重从1995年的59%上升到了2001年底71.5%,但是,自从2001年以后,美元的比重就开始不断下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美元兑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影响,2011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所占比重大幅下滑至12年以来最低水平。
货币战争
金融危机回顾
美国金融危机发展示意图
金融危机回顾
2009年9月11日,在英 国伦敦,一妇女经过雷 曼公司原址。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 弟公司倒闭,员工搬家 。
中国被“货币战争” 中国被“货币战争”——中美汇率之战 中美汇率之战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改
革的外力与压力
1.西方发达国家为释 西方发达国家为释 放本国金融货币的 压力而不断向中国 施压。 施压。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状分析
美国次贷问题的暴露, 2.美国次贷问题的暴露,美 美国次贷问题的暴露 元货币政策的技术调整。 元货币政策的技术调整。 3.人民币改革的外部环境从 人民币改革的外部环境从 相对稳定变为急剧动荡, 相对稳定变为急剧动荡 从价 格相对平和变为快速反转, 格相对平和变为快速反转 从 局部问题扩展到全局问题。 局部问题扩展到全局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货币战争与人民币战略
女子军团
提 纲
货币战争释义 金融危机回顾 中国被“货币战争” 中国被“货币战争”——中美汇率之战 中美汇率之战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状分析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货币战争释义
货币战争是各国通过自己的货币来得到利 益的最大化, 而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就 是价值和发行量,各国通过控制这两个因 素进行博弈,当这种博弈越来越激烈的时 候就可以说是货币战争。
1985年9月,日本被迫签署了广场协议
中国被“货币战争” 中国被“货币战争”——中美汇率之战 中美汇率之战
பைடு நூலகம்
1992年英镑危机。 英镑一天内贬值达到 16%。
中国被“货币战争” 中国被“货币战争”——中美汇率之战 中美汇率之战
美国挑起货币战争意在打击中国
作者: 宋鸿兵
作者机构: 环球财经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决策与信息
页码: 15-1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战争 货币 美国 中国 贸易保护 全球经济 汇率操纵 国内政治
摘要:在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的货币硝烟背后,到底发生什么事?是汇率博弈,还是贸易保护?是全球经济再平衡,还是美国国内政治国际化?实际上,全世界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场货币战争。
发动这场货币战争的正是美国,战争的主要手段是所谓的“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战争的宣传口号是“反对汇率操纵”、“反对贸易保护”、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而主要打击目标则是中国!。
当今世界谁能赢得货币战争?谁都不能!
当今世界谁能赢得货币战争?谁都不能!汇通网8月17日讯——去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大幅下跌1.9%震动全球市场,引发人们对全球爆发“货币战争”的担忧。
不过,在此之后,中国通过缓和人民币大幅波动安抚市场的神经。
而各国决策层也已经逐步了解到: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赢得所谓的“货币战争”。
当然了,通过廉价货币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的诱惑并没有减退。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货币贬值可以通过让出口商品更加廉价而促进出口。
如果一个国家有大量的本币对外借款,弱势货币同样会造成财富从海外储蓄者的转移,因为以美元计价的这些证券的价值下跌。
货币贬值也会刺激通胀,因为进口商品的成本上升抬高了价格水平。
最近几年,各国政府尽量避免直接干预货币市场,而更喜欢使用货币政策来压低货币的价值。
这些政策——最显著的是日本和欧洲——目的是为了增加货币的需求。
但家庭和公司都不愿借更多的钱投资或消费。
相反,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被用来降低还本付息成本,并造成资本外逃,这反而对货币造成压力。
弱势货币不再保证出口增加。
由于全球增速放缓,外部需求仍然疲弱。
贸易增速自2014年以来快速放缓。
此外,当今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生产遍及多个国家——也削弱了弱势货币的优势。
当日元强势时,日本汽车制造商将工厂前往海外更便宜的地区。
世界银行最近的预估暗示,货币贬值在2004到2012年间对促进出口的作用还不到之前8年的一半。
在很多国家,出口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相对来说,美国尤其自足,其进口和出口加起来占其GDP的20%左右。
尽管欧洲对贸易的接触更多,欧洲多数贸易发生在自由贸易区内,很多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
中国则主要是一个制造或装配中心,使用国内的劳动力将进口部件转变为中间的或成品。
因此,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比以前小了。
主要部门,比如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制药和娱乐,由于有限的竞争和普遍的长期合同等,都不太可能受到货币波动的影响。
服务业在中国和其它国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国每4个制造业就业岗位有一个与贸易有关,而服务业仅6%的就业岗位会受到相似的影响。
中国曾是货币战争最大受害者
中国曾是货币战争最大受害者答北京晨报/bjcb/html/2010-03/12/content_13443.htm谁是中国衰落的“罪魁祸首”?翻开史书,令人震惊的是,即使是“最排外”的康乾时期,在清廷任官的西方传教士就达400多人;就在马戛尔尼被拒的同时,来自俄国的商团却取得了成功,康熙还特别恩赐他们不行跪拜礼。
至于制度安排,法国启蒙运动先驱伏尔泰曾对中国的明代制度大加称赞,认为“虚君体制”最具科学性。
历史总是由正反两方面的资料堆积而成,遗憾的是,太多的人喜欢抓住其中只言片语,进行简单化解读。
但可怕的是,当这种思维范式与情绪化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就只能在抱怨与仇恨中走进循环。
任何历史事件,都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韩毓海看到了其中的货币因素:美洲发现后,四分之三的白银流入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国际贸易的规模曾如此巨大,但遗憾的是,中国未能形成自己的主权货币,而是完全依赖白银。
没有主权货币,则经济命脉完全被掌控在他人之手,当中国白银价格是世界其他地区的数倍时,我们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就很难逃脱被掠夺的命运。
这其实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币战争!货币战争硝烟未散是货币战争打倒了明朝,也是货币战争促成了清朝的解体,同样是货币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中,中国由强及衰,落入了“瓜分豆剖”、“国将不国”的境地,然而面对经济崩溃,士大夫阶层反而将注意力转向了政治、军事、体制等,在无休止的盲目中,他们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变革”!作为一本学术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竟能卖得如此之好,以致韩毓海出差回来后发现,他自己也找不到首版书了。
“为什么历史题材这么受欢迎?”韩毓海略加思索便得出了他的答案:因为历史充满着延续性。
货币战争的硝烟并未散去,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但愿作为曾在货币战争中付出最大代价的国家,我们能以史为鉴,永不再卷入危局。
“闭关锁国说”并非历史事实晨报:“闭关锁国”曾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衰落的根本原因,您不同意这种观点?韩毓海:所谓“闭关锁国”,在中国明、清两朝确实出现过,但那都是为了消除外患所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外患解除,相关政令也就取消了,只要看看明清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规模,就可知“闭关锁国说”并非历史事实。
第十次货币战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
第10章第十次货币战争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本章导读:●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什么说美国总统和美联储主席是金融危机的“播种者”?●为什么美国政府拯救两房和AIG却任由雷曼倒下?●为什么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美元竟然在屡创新高?●中国在金融海啸中是赚了还是赔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重创美国金融业的同时,殃及全球金融市场。
随后,次贷危机又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许多国家的金融、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损失十分惨重。
这场危机离我们比较近,许多事情现在想起来就如同发生在昨天。
囿于篇幅的关系,关于这场危机的细节和事件我们这里不做重复,本书附录中的《2008年金融海啸大事记》供读者参考。
笔者更加关心的是,这场危机是如何暴发的?华尔街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美国在这场危机中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中国在危机中又有怎样的得失?1.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既然要说次贷危机,那就得先搞清楚什么是次贷?次贷是次级贷款的简称,银行向综合信用评价不足的人发放的贷款就是次级贷款。
而次贷危机就是因为银行向还款能力不足的人发放贷款,之后这些贷款大规模违约成为坏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对借款人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来说只有信用良好、还款能力充足的人才能获得银行的贷款。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这种用于银行发放信贷重要参考的评价体系非常完善,按照美国的评价方式,620分是一个分界线。
评分在620分以上的人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违约风险较小;而评分620分以下的人,违约风险就比较大了,或者说这些人要么信用有污点,要么根本没有能力还款,要么二者兼具。
把贷款放给这些评分不足620分的人,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很可能收不回贷款。
但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却大规模向信用评分不足620分的人发放贷款,最终酿成弥天大祸。
既然明知发放这种贷款收不回来,为什么美国还要发放那么多次级贷款呢?华尔街的贪婪与狡诈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整个危机的演进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华尔街对利润的追求和金融创新上的天才。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代价与收获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代价与收获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并非直接的参与方,然而,中国作为一个亚洲大国,在这场全球性的战争中仍然承受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代价以及其中的一些收获。
一、经济失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国家,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受到了限制和干扰。
欧洲战争使得欧洲市场关闭,中国的出口市场大幅萎缩。
此外,由于战争导致物资供应短缺,中国的进口也受到了限制。
进口受阻使得中国在许多关键领域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尤其是工业和技术领域。
此外,战争期间的物价飞涨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
物价上涨导致了通货膨胀,进一步削弱了中国人民的购买力。
与此同时,内战和冲突也在中国国内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混乱,影响了正常的经济运作。
二、领土割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领土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割让。
为了应对战争,欧洲列强借机对中国进行了进一步的侵占。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德国驻菲律宾的殖民地青岛被日军占领,使得中国失去了对该地区的控制权。
此外,中国的北方边境地区也遭到了外国势力的入侵。
例如,俄国和日本试图通过藉口战争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领土扩张。
这些领土割让使得中国在战后面临了严重的领土争议和国土完整性的挑战。
三、民众牺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经济和领土上,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牺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民被动员参与到战争所需的劳动力和资源供应中。
许多中国劳工被迫前往战场进行体力劳动,而大量的资源也被征用供应给战争国家。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加剧了中国内部的社会不稳定。
战时的矛盾和社会动荡导致了一系列的抗争和示威活动。
例如,“五四运动”就在战争结束后爆发,其部分原因就是对战争结果的不满和对外国势力的抗议。
虽然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承受了巨大的代价,但也获得了一些收获。
一、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尽管中国没有直接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该战争使中国积极地寻求对国际事务的参与。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外债问题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外债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也深受战争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所面临的外债困境。
本文将论述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债问题,从中展现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境和对外关系的变化。
一、外债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虽然并没有直接参战,但由于其经济体量庞大,与各大战争参与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中国迅速成为了战争的原材料供应国,出口商品价格大涨,外汇储备增加。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实则背后隐藏着对外债务问题的滋生。
二、外债规模扩大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面临外债问题的规模开始扩大。
一方面,中国为了支持战争参战国的需求,大量借入外国资本,主要用于购买战争物资和军火;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外国企业和个人纷纷借机购买中国的商品,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外债。
三、外债危机和债务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外债问题迅速演变成一场外债危机。
中国政府面临着大量的欠债压力,外国债权人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返还债务。
此时,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应对外债危机。
首先,中国政府着手与各国债权人进行债务谈判,争取减免或延期偿还债务。
通过与债权人的协商,中国政府成功减轻了一部分外债压力,并与一些国家签署了债务平衡协议。
其次,中国政府加大内部经济改革力度,推动出口多样化,减少对外依赖。
通过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和加强对外贸易管理,中国逐渐恢复了经济稳定,从而缓解了外债危机的压力。
最后,中国政府还着手加强国内金融管理,完善债务追讨机制,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外债。
这些举措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管理外债风险,并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四、外债问题的启示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外债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首先,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必须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了解和参与,及时应对外部经济风险。
其次,中国应该加强内部金融管理,完善相关法规和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chen中美货币之战
但因为白银产地广、供应量大的特点,白银更难以被私人资本家掌控,而且美洲大陆恰又盛产白银(1800年前美洲就出产了13万吨白银),白银美元相比黄金美元在民间流传更广。当时的中国,也是这样,尽管中国盛产黄金而不产白银,白银在中国民间的流通却比黄金更广。
美元因为曾经与黄金挂钩,并且能够兑换到黄金,才有了“美金”的美称。
美国这个国家历史不长,赖账次数倒是不少,尤其是对黄金。从罗斯福向美国民众赖账,到尼克松向国际社会赖账,直到现在欧洲各国都盘算着把存放在美国的黄金要搬回家。
1979年11月,美国趁“伊朗人质危机”事件,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黄金储备,从那时起,各国央行就不再信任美国,大家就开始觉得存放在美国的黄金不安全,于是各国开始纷纷购买黄金并直接运回本国储存,伊朗更是惊恐万分的狂买黄金,伊拉克也加入了超级买家行列,那次金价 在短短几个星期之内就从400涨到了850美元。
1934年通过《黄金储备法案》,规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但禁止美国公民兑换。而且这一禁令,持续了41年,直到1975年,美国公民才能合法购买黄金。
但是,资本家的贪婪,致使美国并没有按照“1盎司黄金=35美元”为基础发行美元,很快美元的发行就泛滥了。为了维护美元地位,美国利用其领导的黄金互助基金压制黄金价格,确保维持在35美元附近。
中美货币之战
2015年02月02日chenchen45-中美货币之战
关键词:资本战,货币战,美元根基,石油美元,白银美元,黄金美元,核电,新能源
本世纪之初的中美博弈,不仅将有一场中美资本之战,更将会有一场中美货币之战。
货币战争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一)——货币战争的历史、世界格局背景 占豪
从经济层面上说,介入朝鲜战争从政治层面是为了乘势在亚洲大陆上扎根,同时加剧东西对抗从而巩固自己在西方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并最终巩固美元准货币地位。因为二战后经过几年的战后恢复发展,到了五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就遇到了新的瓶颈,介入朝鲜战争有利于规避美元的准世界货币问题。介入越南战争异曲同工,因为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大量外流。为了避免进一步恶化,美国再一次介入了越南战争,试图通过战争拖延或解决问题。但现实是最终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是美国陷入战争泥潭。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于当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共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世界主要货币自此进入法币时代,再没有本位于黄金或白银的主流货币了。
于是,美国通过对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上的支持将一把利剑彻底插入中东并站稳脚跟,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威逼利诱分裂了阿拉伯势力,最终美国将石油纳入到了自己的控制之中。之后包括1990年的海湾战争、针对南斯拉夫的战争、针对阿富汗的战争以及针对伊拉克的战争,全部是围绕能源控制布局。中东国家由于出售石油等资源获得了大量美元资本,美国又给这些国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本存放池——华尔街股票市场。这些资本进入美国后,可以让美国整个资本链变得极其坚实,美国可以利用这些资本到世界上收购资源、企业,同时将部分利益分给这些资本,这些资本也就会长期呆在美国市场。。
说货币战争,就得说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当前世界经济总体格局仍是沿用二战即将结束达成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布林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游戏规则支柱: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这三大组织中,二战后美国几乎都有绝对的话语权,美元当然就成了准世界货币。说得更白一点,布林顿森林体系不过是二战战胜国的分赃,二战最大的赢家是美苏,由于前苏联当时运行的是所谓共产主义的一套,实际上整个世界经济三大支柱的游戏规则就是美国人制定的,而这个核心就是美元。
货币战争论文对后经济危机时代人民币的挑战
货币战争对后经济危机时代人民币的挑战一、国际国内背景“我们正处于一场国际汇率的战争之中,全球货币正在普遍走软。
”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关于“货币战争”的言论,将世界各国的担心公诸于众。
如今,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继续刺激经济,采取更为宽松的的货币政策,导致其货币的贬值。
而由于在这些发达国家投资回报率低,大量热钱涌向发展中的国家,加大了这些国家的货币升值的压力,各国不得不出手干预市场。
日本央行连续的出手干预,在外汇市场的压低日元的汇率。
巴西采取了游记的战术,将资本流入税提高一倍,以遏制雷亚尔的急剧升值。
印度与泰国也发出了警告,它们也可能会动用重型的武器。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目前指责中国维持着一种美方所谓蓄意低估,用以辅助出口产业的汇率。
他说,如今如果中国继续抵抗让人民币升值,将伤害国际经济的成长和合作。
他呼吁各国一起建立一个“有效的多国机制”,已解决人民币低估问题。
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布鲁塞尔出席的六界中欧工商峰会时,呼吁欧洲领导人和工商界不要参与压迫人民币升值的战争当中来,否则将给全世界带来灾难。
温家宝总理说,如果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第一次改革算起,现在的人民币升值约是55%,与此同时,美元、欧元、日元都是贬值的。
在此期间,中国队美国的贸易顺差大幅的增加,人民币没有改变这一现状。
“难道这还不可以充分的说明这是贸易结构的问题而不是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吗?”他说,如果按一些人的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升值20%~50%,中国的出口企业将大幅的倒闭,社会很难稳定。
中国出现危机对世界各国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中美双方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博弈还在继续,经济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日渐提高。
对于人民币升值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的讨论也不绝于耳。
人民币升值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有分析人士说,升值可以增强我国的购买力,外国的商品我们买就等于是别人打七八折的价钱卖给我们。
再有,我国对外国进行投资或购买外国资产都会比以前便宜。
另外,人民币升值可能通过降低进口商品相对价格,遏制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生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降低国内通胀水平,并因此降低采取力度更大货币紧缩措施的可能性。
中美货币战争内幕
中美货币战争内幕摘要:楼市在年初,已经做好了全面封杀的局面之后;中国的股市也在做功课;5月份,证监会主席突然出来说了一句话:穷人还是不要炒股的好;当时引来网民一片痛批:难道不给穷人翻身的机会了吗主席只能叹口气,然后不说话了;他当然不能再说了,再说,美国人就坑不了了;他的言外之意是,股市要跌,赔不起的小户,赶快跑吧,咱要做陷阱了,未来的几个月,是会跌的从2008年开始,中美金融战即拉开序幕;美国的思路很明确,就是用白条换中国的实物,然后,让白条贬值;以达到逼迫中国通货膨胀的目的;一开始,美国期望用当年压垮日本的招数,把中国压垮,在这里我不赘述当年美国怎么把日本压垮的了,那样篇幅就太长了;但总的思路就是:1、让中国买美国债2、控制中国的汇率和利率走向3、美国热钱流入中国4、把中国的各个资本市场炒出泡沫5、卖空各个资本市场,赚走巨额利润6、股价、地价暴跌7、中国的银行破产,政府债台高筑8、社会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也无法再产生新贷款,社会经济发展停滞这就是美国准备给中国的剧本;事实上,2011年,美国已经进展到了第三步和第四步了;第一步中国不但走了,而且走的很远;中国手持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可以说把很大一部分的外汇资产,全都买了美债;而第二步,美国走的有点悬,并没能像当年日本那样逼着中国签署广场协议,而中国确实在美国的压力下,开放了RMB的浮动汇率,并且在20 11年初,也确实开始了加息;当2009年,中国第一次使用减持美国国债的办法向美国施压之后,美国人突然意识到,这次遇到中国人,是一个远比日本鬼子要难缠的对手;当年购买美国国债的日本人,上至日本各大商业银行甚至大藏省,下至平民百姓;一群散户;所以散户的思路就是通过多买美国债来托盘,这样避免损失,可是日本人买国债的速度,必然比不过美国印钞机的速度;于是日本鬼子垮了;但中国不同,中国的买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外汇管理局;当中国一开始买了美国8千亿美债的时候,奥巴马志得意满的还以为中国比日本人还傻,因为当初日本人将信将疑的买美国债,美国颇费口舌,才推销成功,没想到希拉里去了一趟北京,就带回了8千亿;奥巴马放心大胆的开启印钞机,开始印钱;察觉到美国人印钞机全速开启的中国人,开始出售自己刚买来的美债,言外之意,就是:你不是想让美元贬值么我可以帮你啊~只要市场上美元够多,不就贬值了么美元下跌速度远超奥巴马意料,顿觉情况不对;立刻停止了印钞;仔细权衡之后,奥巴马发现中国握住了一个美国的大把柄:如果中国不计后果的抛售自己手里的美国债,将使得全世界美元泛滥,并带动其他所有持美元债务的国家纷纷抛售自己的美债,到时候美国通货膨胀率能翻几番的;美元霸权也将终结;当然,中国如果这么做,自己也要受重伤的;于是奥巴马开始筹划,用别的方式解决掉中国;奥巴马瞄准了控制定价权的战术、用白条换实物、限制中国对外投资的办法来遏制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美国推出量化宽松也就是印钞票2、大量美元就会通过中国的出口企业、美国的金融大鳄通过虚假贸易,甚至直接向中国大陆投资,来向中国输入美元;3、因为货币增发量=贷款总额+从国外进来的钱汇率,所以美国向中国输入大量美元,即可导致中国迅速通货膨胀,推高各个工业品、股票、楼市的价格;4、在中国资本膨胀期间,限制中国,不让中国把这些钱花出去;5、卖空各个资本市场,赚走巨额利润6、股价、地价暴跌7、中国的银行破产,政府债台高筑8、社会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也无法再产生新贷款,社会经济发展停滞或许有人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2008年中国出台的4万亿R MB的经济刺激计划造成的;在这里我要给一组数据,来说明中国的通胀有多少是美国人贡献出来的;中国的外汇管理局手里的外汇储备,都是从出口企业手里换来的和美国商人在中国投资兑换的RMB;这样一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量,就等于美国账面上输入中国的美元总量,看好这只是账面的;如果是那些做假贸易、地下钱庄洗钱什么的,都无法计算在内的;2008年中国外汇储备,就有1万亿美元;2011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万亿美元;也就是说3年间,美国输入给中国的美元账面上的,就有万亿美元,要知道08年的时候RMB的汇率兑美元还是1:8呢,当然现在时1:;也就是说,美国3年内使得中国的RMB超发了近18万亿RM B;究竟是4万亿对中国通胀的推力大还是18万亿的推力大,相信数学学到2年级的同学们都能明白的了;中国在08年的刺激计划,只提供了大约不到20%的通货膨胀压力;美国给了中国人这么多美元票子,美国人也是不放心的;因为万一中国人拿着大笔的钱,去别的国家买东西,美国可就没法把中国的泡沫堆高了;当然美国更害怕中国人效仿当年日本人,疯狂收购美国公司;于是给中国设置各种限制;避免中国能在美国买走东西;美国现在工业已被中国掏空,农业中国没法占领的,美国军工,美国不可能卖给中国,当中国人兴冲冲的赚了大把的美元的时候,中国惊讶的发现,这堆美元票子,什么都买不了;美国没什么可卖给中国的了;有人说,买技术,买高科技啊,说的对,美国人也想到了,于是美国人说,中国不重视版权保护,我们不卖给你技术,不卖给你高科技技术产品;也就是说中国很郁闷,美国唯一能卖给中国的东西,美国还不卖给中国;那中国拿着一堆美元还能买什么呢奥巴马又掏出了一笔笔的美国国债;一些中国公司比如华为,准备收购一家美国小电信企业,但因为该企业,有些个中国没有的技术;这个小公司规模只有200万美元,却被层层上报到白宫,奥巴马办公室;奥巴马看了报告,笑着签了字——不卖于是中国遇到了大麻烦,不跟美国做生意,就要挨饿,可是美国给的又都是美元,当我们满心欢喜的拿着美元想去美国买一些想买的技术的时候,美国又不卖,剩下的,美国也没什么可卖给中国的了;于是中国的富人投资往哪投呢最方便的,就是中国自己的楼市股市;当中国自己把自己的楼市、股市炒高的时候,奥巴马就到了收网的时候了;一方面美元不停贬值,美国用白条换了大量中国血汗生产的实物资产,另一方面美国再卖空中国泡沫;当中国大量核心资产濒临破产的时候,美国又可以抄底,以跳楼价,收购中国核心资产,比如银行、电力、通讯、石油等暴利行业;于是奥巴马在2011年的反击,就如上面的路线表,一步步的,把中国推向通胀的深渊2011年前半年,奥巴马打得可谓顺风顺水;基本上中国一步步被奥巴马用不可抵抗的连招一招招连;原本,如果中国是一个普通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使得这些招,中国基本就没有反抗余地了;偏偏,中国执政的是共产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称之为世界最高水平的高智商犯罪的对决了;这就给身小力亏的中国,以战胜美国在2011年金融攻势的组织保证了;中国的对抗的办法,也很简单;既然美国已经走到了第二步;那就不让中国的楼市和股市涨,就可以阻击美国人的攻势了;中国也正好在2011-2012年,迎来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增加量的拐点;也就是说从2011年到2012年起,中国没必要非得维持每年8%的速度了;这天上掉的一个机会,运气不错;于2011年,便开始压制中国经济;中国的办法:1、用行政手段压制房价,避免楼市增长;2、提高准备金率,美国输入中国多少热钱,中国就用银行吃进多少货币;3、因为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小,因此股市、楼市、甚至物价,都会下跌;4、用手里的外汇,去外国购买资源、矿山、甚至捐给外国,就是要避免让钱流入中国自己的市场里,避免自己把自己的经济涨上去;5、高税率,压制工业发展,避免在此期间经济过快增长;6、适时找一些小国,向他们进行货币互换,捆绑小国的经济,联合他们与美国的金融大鳄对决;当然,中国的办法并非万全之策,也并非100%的胜算倘若美国一路印钱,印个三年五载的,中国也就先扛不住了;因为持续的通胀、高昂的税率、低迷的股市,会把老百姓的资产逐渐耗尽,并最终引发中国主体工业产业的流动性干涸,并全行业破产;而中国的赌注,就在于美国,他敢印多少钱我们知道美国的国力源于稳定强势的美元;如果美国持续印钞票,美元持续贬值,那么美元也就不再受到世界商人们的欢迎,并最终变成垃圾货币;美国也不是完全没有敌手的,欧元就一直在做美元的候补;于是中美金融战决战在2011年的夏季,美国开启QE2的时候,正式打响;美联储往外放话,说是增发了6000亿美元;可是中国很快就从外汇管理局来的报告就发现美联储在说谎因为到了11月份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11年夏天的万亿,涨到了万亿多;也就是中国这里账面上增长的美元总量,达到了5千多亿美元;中国可能会把美国印出的6000亿美元中的5000多亿全吸进来吗显然不可能;据估算,美国实际从08年到现在超发的货币7万亿美元,而不是美联储公布的万亿美元;当然这个7万亿,只是推测数;而不是准确数,也没有任何官方统计数据支持7万亿;但是,中国从08年的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到2011年飙涨了万亿美元,而美国只超发了万亿美元,这不坑爹么中国这多的美元比美国多印的美元都多当然美联储跟中国的统计局一样;都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的;他们说几句瞎话,作为同行,中国的统计局也是理解的;估算出美国准备放多少水之后,中国央行,不断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吃进大量流动资金;这样一来,中国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多的,就都是美国人来炒中国股市楼市的钱了;之所以都在楼市和股市里,是因为这两个市场泡沫产生快,泡沫也大;可是,老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不管他们在经济学上多么神仙画画的高水平,在中国,不看好政府干什么,是迟早要倒霉的;在银行不断抽水的同时,中国政府用了更离谱的2个办法来对抗房市,限购和保障房;限购或许只能挡住普通的小康家庭的投资买房的力量,但仍无法撼动那些特别有钱的人;比如温州炒房团;于是,保障房横空出世;保障房的预计数量,将是近5千万套;要知道,保障房住进去的,大都是穷人;如果你特别有钱,你不愿意搬到那的,因为邻居的素质会普遍偏低;别砸我,我不是瞧不起穷人,只是就事论事;因此有钱人是不会去买保障房来住的;而保障房既可以平民愤,又可以猛烈地提高住房的供给量;当社会中低层老百姓大都住进保障房之后,结婚买房的刚性需求就会大减;商品房市场里,就都是买来住和炒房子的有钱人了;这时候,在池子里的,都是赔得起,放得下的主了,而且所有人都盼着赚钱,都盼着最高点;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可引发多米诺骨牌似的的效应,引发全盘商品房房价下跌;年初国家一开始宣布建保障房,就基本是宣布了房市在中国疯涨,就要成为历史了;没看懂形势的人,还在往里进,谁让你有闲钱玩房地产来着谁让你把钱投在这么祸国殃民的事上楼市在年初,已经做好了全面封杀的局面之后;中国的股市也在做功课;5月份,证监会主席突然出来说了一句话:穷人还是不要炒股的好;当时引来网民一片痛批:难道不给穷人翻身的机会了吗主席只能叹口气,然后不说话了;他当然不能再说了,再说,美国人就坑不了了;他的言外之意是,股市要跌,赔不起的小户,赶快跑吧,咱要做陷阱了,未来的几个月,是会跌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还不明白,只能怨你自己不看新闻或者比较傻了;资本主义社会,聪明人永远都是能赚钱的,笨人都是倒霉的;中国的战术很明确,美国人的钱会随着QE2冲进中国,中国会用楼市和股市招待他们,让他们竖着进来,躺着出去随着银行抽水,股市毫无抵抗的跌跌不休;随着保障房和限购令,楼市各方也都开始观望;可是,中国的办法虽妙,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要为这场战斗过两年清苦日子;因为中国有钱也不敢在国内投资,怕把经济搞上去,让美国人赚了钱;所以,大家总给国外免贷款、捐东西,援建外国工程,给非洲马歇尔计划等等,看着心里不平衡;也没办法;承受着极高的税率生活,也必须挨着;看不明白为什么的老百姓,他们不管你是神马计策不计策的,就是会愤怒;就是会骂政府的;而问题当中,比较难办的,就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的问题;银行不停抽水,美国人的热钱也都是游资,真正能到中小企业的钱,越来越紧张;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看到楼市前景不妙的富人,从楼市退出后急需新的投资途径;一个缺现金,一个缺投资方式,二者如烈火干柴,瞬间形成合力,形成了高利贷市场;但是银行在抽水,使得这些高利贷和中小企业的处境越发艰难,终于在10月份,温州爆发了高利贷问题;而高利贷只是众多现象中的一个,有钱人在9、10月份的黄金涨价浪潮中,疯狂购买黄金;一些格调高的富人,开始投资起了古董;甚至一些文艺青年开始投资红酒收藏……温州高利贷东窗事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这会扰乱正常金融秩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是中国提供就业岗位的中流砥柱养活着大批就业人口;于是国家推出了2项东西,第一是由一些二三流银行牵头,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可是这需要钱啊,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办法发放国债;由国家出面,发行国债,来吸引有钱没处花的富人,把钱投资到国家这边来,然后国家拿这笔钱,再给中小企业贷款;说白了由国家来掌管富人发起的高利贷市场;这时候美国日子也不好过,美国忍受着高达10%的失业率;美联储都说瞎话了,你还认为美国的统计局会实话实说吗这90%的就业率里有多少是水分,不清楚;可是照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那阵势,就不像是只有10%人口失业就能出现的阵势;中国隐忍了一个秋天,终于,熬到了冬天;美国人先扛不住了;12月初,看到了好消息;美国银行和高盛纷纷割肉离场,两家分别在账面上赔了100亿美元,熬不住中国跌跌不休的股市,撤走了;由两大巨头的离场,引发了美国在华热钱的恐慌性逃离,RMB汇率连续12天跌停板;中国出口的压力也骤减;在苦熬了一个秋天之后,中国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下调了%的银行准备金率,往市场里注资,以恢复经济;而各大媒体,纷纷在头版都大肆宣传CPI下来啦~物价回落了等一些列利好消息;老百姓的日子,也会逐渐好过起来;但是,美国热钱显然还有留在中国的;别以为赢了一局,就算全赢了,金融战还没打完呢……政治经济评论,该听谁的,就非常重要了,作为普通读者,又该如何在真假信息的洪流中找到真的信息呢第一,就是要学习逻辑;不要以为你自己有逻辑;如果你看这篇文章看到这,觉得洒家已经很牛逼了,那你也是没逻辑的人;盲信任何人,就是没逻辑的人的一贯表现之一;第二,学习相应的历史、政治、经济知识,还要多看新闻;当你看的新闻越多越全,掌握的前因后果的资料越齐备;你就越可能接近事情的真相;这就跟盲人摸象似的;你两眼一抹黑,只摸到象腿,就会认为大象长的像柱子;假如你就看着新闻觉得中国在南海怎么那么窝囊呢如果你只看南海问题的新闻,你就会这么觉得;但是放眼了全球新闻,你再来分析,你就会觉得,现在就是不该打南海的;甚至还有人说很多事凭良心和直觉就能看懂;我只能说,拥有直觉和良心的,不只有人类,还有狗;人与狗的决定性差别就在于人有知识;人的良心不会因为知识的增长而泯灭,除非你自己想泯灭你自己的良心;所以多看点书,多研究点知识吧,没坏处的;第三,如何去伪存真政治事件错综复杂,各种评论,你很难去判断其背后的动机;因此,最好的寻找网上最好评论家的办法,不是说去找那些说的话最吓人的,最发人深省的人的,而是说的话,都比较接近事实真相的;如何才能判断它的评论接近事实真相呢你要先等等;不要急着下结论;要先根据逻辑,和你的知识先审视一番;然后用时间,用之后发生的事件,来检验究竟谁之前的评论,能与之后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形成准确精密的因果关系的;他的评论就可能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中国领导,现在深怕中国国民,未强先骄,于是原来新闻是报喜不报忧,现在的新闻是既不报喜也不报忧的;真正中国特别扬眉吐气的新闻,都不爆了,比如2008年中国在东海用激光探照灯,照瞎2个美国大兵;这在美日等国掀起轩然大波,在国内居然未见诸报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货币战争爆发中国腹背受敌
2012年9月美联储推出QE3,12月又推出QE4之后,日本、欧元区、英国也竞相采用货币宽松货币贬值刺激经济,截止1月28日,美元指数较半年前高点84最大跌幅跌5%,欧元兑美元也涨至1.347附近,创下1年来新高。
美元兑日元上涨至91附近,创下2年半以来新高,距三个月前低点78的上涨了20%;日本公开表示希望美元兑日元上涨至95-100以上,英国也公开表示希望英镑大幅贬值。
就在以一场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货币战争愈演愈烈之际,美联储内部却传出2013年可能退出QE3的传言。
既然美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好转,失业率稳中有降,美国没有必要继续量化宽松,为何要持续推出QE3和QE4?而如果却有必要继续宽松,为何又要在推出QE4后考虑停止QE3?是否美联储主导的国际货币战争到了即将收官阶段?
接受和讯网连线的众多专家表示,QE3短期很难退出,只因美国的利益尚未最大化,而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几乎为必然,美元指数的走强可能会超出市场的想象,如今的可能退出QE3的吹风只是为以后收手做准备。
QE3短期退出难只因美国尚未利益最大化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和讯网表示,美联储未来停止QE3是大的方向,关键是何时停止,至少2013年不会发生,因为从美联储最为关心的失业率来看,此前美联储曾经把宽松政策很明确的和失业率目标6.5%挂钩,而去年12月美国失业率为7.7%,距离6.5%还有1个百分点以上,因此此时停止QE是不现实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也认为,QE3一定会退出,但今年上半年应该不会,下半年或有可能。
美国收手的关键是要看是否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而目前来看,还没有到利益最大化的阶段。
关于美国利益最大化的标志,黎友焕表示,全球的货币战争目前已经到了几乎全线货币宽松的阶段,发展中国家力图维持国际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力图维持国际竞争优势,而美国收手的时机,就在英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更加宽松货币政策全部出台,并产生明显的后果之后。
著名财经评论员笔夫也表示,虽然前一段时间美联储内部已经为是否退出这一刺激政策而起了争论,但是真正退出的话仍然需要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即失业率的下降。
尽管美联储无条件退出当前零利率政策的失业
数据是6.5%,但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降至7.5%足以让美国政策有所改变。
随着非农数据迭创五年来最高水平,笔夫认为或许再过一个月美国失业率降至7.5%,这将为QE3退出打开大门。
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可能瞬间提升美国的利率水平,而美元也将随即升高,一切有关美元未来前景的争论将会停止,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元的需求将会成倍放大,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一个久违的美元的景气时代即将开启。
当然市场中也有不同意见,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就表示,美国短期不仅不会退出QE3,而且还会长时间地继续实行量化宽松。
他表示,美国要维持目前的经济状态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靠财政扩张,搞财政赤字;二是压低长期利率,鼓励企业和个人再杠杆化。
美国财政赤字扩张空间已经基本没有,而财政赤字又不可能无限增加,除去量化宽松外,没有别的解决方法,至于货币政策本身,伯南克还是希望继续压低长期利率,而要继续压低长期利率就得买长期国债或资产抵押债券。
量化宽松长期必然退出美元牛市或超出想象
自2009年至今,美国这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持续
时间之长,联储利率之低,美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规模之大都是史上空前的。
如果美国经济一旦复苏,量化宽松政策总有一天要退出,否则美国通胀将会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但是,这么激进的量化宽松,就像飙车到200公里/小时的速度要减到正常水平并最终停下来,绝对不能采用急刹车的方式,聪明的做法应该是一点点的刹车,缓慢减速。
而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刹车过急的先例,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萧条,之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将利率降到比较低的水平,维持几年之后,美国认为经济已经好转就开始收紧政策,但政策收紧得太快,导致了诸如1987年黑色星期一等事件的爆发。
伯南克作为通货膨胀论的拥泵者和如今美联储的总舵主,对这段历史必然是很熟悉的,因此他会为几年之后的最终终止QE打提前量,但不会马上收手。
如今世界都在竞相货币贬值,货币战打的不可开交,而一旦美国经济复苏之后,其退出量化宽松的政策,势必会引起美元的大幅升值和全球性的经济通缩,鲁政委指出,“这一轮美元强势很可能会超出很多人想象”。
同样,从美元指数的技术分析来看,美元指数经历了从2002年到2012年10年的熊市之后,70和73的长期底部已经形成,并且在接连4轮的QE,尤其最近美国财务悬崖、债务上限等问题和影响下,美元指数底部也是越来越高。
并且从1985年以来美元指数的月K线来看,美元指数经历了从1985年-1995年的十年熊市之后,走出了1995年至2002年7年的大牛市,而从图形来看,2002年-2012年的十年熊市与前者在型态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美元指数熊转牛拐点即将来临。
变态宽松日本走上不归路
作为全球货币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或许已成为2012年汇市的一颗奇葩,因为其他国家虽然也正在或有意的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而这么明目张胆的干预本国汇率贬值,世界上还仅此一国。
作为量化宽松政策的始作俑者,其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再三强调将致力于无限额量化宽松政策,希望通过本币贬值来加大其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并要求日央行尽快实现2%的通胀目标。
事实上,美元兑日元并且从去年9月份开启了大幅的贬值之路,已经创下近2年半以来的新高,日本民主党人的由强势日元转为弱势日元的政策短期效果显著。
但长期效果难乐观。
弱势日元使中国对日出口受
到很大影响。
同时,由于日元在美元指数中有15%的权重,其大幅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美元的下跌趋势,为下一步美元指数走强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现在是不计风险和成本的推动量化宽松政策,一旦停止,日本经济可能马上会垮掉,日本的货币宽松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虽然宽松政策使得日本尝到了甜头,较为困难的经济在宽松刺激下压力减缓了,但是,一再宽松之后,现在日本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已居全球之首,现在已陷入两难的境地,不宽松,经济马上下行,宽松,债务的压力很大。
黎友焕一针见血的指出。
“这些采用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目前显示出来的进退两难的状态,正好是美国货币宽松的目标所在,这些宽松政策的后遗症完全爆发之后,意味着美国对世界的打劫基本到位,美国也会开始收手,停止QE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腹背受敌中国或成为货币战争最大牺牲品
全世界都在货币宽松,而唯独中国一直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日元、欧元的大幅贬值形成鲜明对比,人民币2012年反而继续小幅升值2%左右。
向松祚表示,自2009年起我国的货币也比较宽松,2012年信贷总额8.2万亿人民币,过去几年也不少,其中M2高的时候超过20%,现在是10%以上,但人民币还
未国际化,所以美日欧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汇率水平有很大影响,而中国的人民币出不去,这就造成了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
这或许决定了在这轮货币战争开始之初中国就处于不利地位。
在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下,来自美国、日本、欧元区的国际套利资金大幅涌入国际商品市场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不仅造成了大宗商品的大幅上涨,使得中国近10年来的高速发展利润被原材料出口国攫取了很大一部分,也也大大吹大了中国房地产等行业的泡沫,而人民币的无奈持续升值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
而一旦货币战争结束,美国停止量化宽松政策,美元长期走强,随着国外的热钱和国内的金融资本甚至产业资本的外流,中国发展10年来积累的泡沫将被无情刺破,届时,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危机,通缩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无论短期还是长期,中国将腹背受敌,承受本轮货币战争的双重打击。
文章原址:
/2013-01-29/15068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