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2. 课程设计目的:[填写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和需求]3. 课程设计目标:[填写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4. 课程大纲:[填写课程的大纲,包括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6. 教学活动:[列举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实验、讨论、小组活动等]7. 评估方式:[说明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8. 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团队的成员,包括主讲教师、助教等]9. 课程进度安排:[设置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包括预计的课程开始和结束日期]10. 教学参考文献:[列举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和文献]11. 补充说明:[如有任何额外的补充说明,请在此处填写]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具体的内容根据课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填写和修改。

12. 课程设计背景:[解释为什么设计此课程,背景资料和理由等]13. 教学目标细化:[具体阐述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且可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层面]14. 教学方法和策略:[详细描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15. 教学评估标准:[明确课程评估的标准和要点,例如针对知识理解的测验、技能表现的评估等]16. 教学资源准备:[具体说明所需的教学材料、设备、实验器具等,以及相关的采购和准备工作]17. 学习支持与辅助:[列举可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持和辅助资源,如电子教学平台、辅导手册等]18. 教学组织和管理:[描述课堂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包括上课时间、课堂纪律、小组分工等]19. 教学团队角色职责:[详细说明教学团队中各成员的角色职责,包括主讲教师、助教、辅导员等]20. 课程进度和时间安排:[具体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安排,包括每周课时数、教学时间分配等]这些补充内容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和目标。

冰蓄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冰蓄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冰蓄冷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冰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冰蓄冷技术的原理、设备和应用场景,掌握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冰蓄冷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能效分析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冰蓄冷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冰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和应用。

详细的教学大纲如下:1.冰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冰蓄冷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和优点,分析冰蓄冷过程中的热力学现象和能量转换。

2.冰蓄冷设备:讲解冰蓄冷设备的种类、结构和性能,包括冰盘管、冰球、冰砖等,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冰蓄冷应用:介绍冰蓄冷技术在空调、制冷、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冰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冰蓄冷技术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冰蓄冷项目案例,使学生了解冰蓄冷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冰蓄冷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冰蓄冷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科研论文和工程案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冰蓄冷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冰蓄冷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XX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XX学科概述1.1 XX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第二章:XX基本原理2.1 XX原理的提出和证明2.2 XX原理的应用案例第三章:XX方法与应用3.1 XX方法的原理和步骤3.2 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XX学科的发展趋势4.1 XX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4.2 XX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实验技能。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课程设计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为课程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 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3. 课程设计步骤3.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在设计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相一致,并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

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等。

学习活动应设计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3 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进行评估和反馈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项目成果、实习报告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授课讲解:教师将重点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5.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 作业/project成果评价:根据学生交付的作业和项目成果,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口头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演讲等口头表现,评估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建水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建水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建水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建水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建水古城的建筑特色、文化传承以及与当地生活的关系。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地理学概念,分析建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古城建筑风格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途径,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地图、绘画等工具,制作建水古城模型,提高空间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地理、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3. 学生通过了解建水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地考察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建水古城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建水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包括建水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2. 建水古城建筑特色分析:学习古城墙、街巷、古建筑类型及风格,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3. 建水地区自然环境与古城建筑关系:探讨地理、气候等因素对古城建筑风格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4. 建水古城保护与开发探讨:分析古城保护的意义、现状及开发策略,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建水古城,拍摄照片、绘制地图,并制作古城模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建水地区历史文化背景介绍第二课时:建水古城建筑特色分析第三课时:建水地区自然环境与古城建筑关系第四课时:建水古城保护与开发探讨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拍摄照片、绘制地图、制作模型)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我们独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融合与应用。

3、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等。

4、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包括运动方式、精度要求、速度范围等。

2、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的选择和布局。

3、完成机械结构的详细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

5、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

6、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系统方案设计1、功能需求分析经过对任务要求的仔细研究,确定本次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一个小型物料搬运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的工作空间内自主移动,抓取和搬运一定重量的物料,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2、总体方案设计(1)机械结构采用轮式移动平台,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轮子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机械手臂采用关节式结构,由三个自由度组成,分别实现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旋转,通过舵机进行驱动。

抓取机构采用气动夹爪,通过气缸控制夹爪的开合。

(2)驱动系统移动平台的驱动电机选择直流无刷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轮子连接,以提供足够的扭矩和速度。

机械手臂的关节驱动选择舵机,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抓取机构的气缸由气泵提供气源,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的动作。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项目概述本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旨在为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模板,教师可以详细说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关键要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门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课程介绍:简要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3. 课程大纲:详细列出课程的各个单元或模块,每个单元或模块包括的主题、目标、内容和学时等。

确保课程设计合理有序,能够覆盖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

4. 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验、小组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

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6. 评估方式:明确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

要求评估方式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安排1. 课程周期:确定课程的教学周期,包括总学时和每周学时。

2. 教学进度:安排具体的教学进度表,每个单元或模块的学时安排和重点内容。

3. 课堂活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 作业布置: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合理布置各类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明确课程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理解、能力应用、思维发展、实践操作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评价周期:确定课程的评价周期,包括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版

西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班级:05010903姓名:焦健指导教师:康永刚蒋建军完成日期:2012.9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1、模具的图样设计1)了解制品的工艺性2)了解制品的生产批量3)了解制品所选用的冲压设备2、确定模具设计方案2)确定模具设计的基本结构3)确定模具所选用的标准件类型4)确定模具中凸凹模的尺寸5)完成模具图样的设计三、进度安排1、第一周:熟悉任务,消化图纸,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2、第二周:对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拟定设计方案3、第三周:设计模具,绘制图纸4、第四周:编写说明书,做好答辩准备摘要模具设计是上学年课程《飞机钣金成形工艺与原理》的应用延伸。

设计过程从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的,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设计的大体思路。

其开始是确定该模具类型为落料-拉深复合模,计算毛坯尺寸,确定拉深次数,作工艺计算,计算出冲裁时的冲压力、卸料力、推件力,以及拉深时的拉深力和压边力,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选择压力机和确定冲模的闭合高度,最后根据前面所计算出的内容确定模具的凸、凹模尺寸和形状。

设计出挡料销、卸料板、推件装置、弹簧、导柱、导套和模柄等模具的主要零部件,从而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工作。

其中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是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包含了凹模结构设计、凸模结构设计、凸凹模结构设计、定位零件、弹性卸料装置、钢性推件装置、弹簧的选用、导柱与导套、模柄与模架的选取等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加工方法和加工注意要点。

这样更有利于加工人员的一线操作,使其通俗易懂加工方便。

本次设计不仅让我熟悉了课本所学的知识,而且让我做到所学的运用到实践当中,更让我了解了冲压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和加工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

在此次真正的感受到去设计一个模具的整个过程中,去体会知识与实际、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获益良多。

关键词:落料拉深冲压力冲模闭合高度拉深力1 冷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1.1工艺分析该零件为旋转体零件。

属于大批量生产,是一个不带凸缘的圆筒形零件,且其形状简单、对称,有利于合理排样、减小废料,直线、曲线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杠杆(二)课程设计说明书

杠杆(二)课程设计说明书
分配
编写教案:详细编写 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
准备教学材料:准备 所需的教学资料和教

实施教学:按照教学 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
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 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 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
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讲解杠 杆原理、分类、应 用等基础知识
实践操作:设计实 验、制作模型、操 作演示等实践活动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 对课程设计进行反馈和改进,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保证实验操作安全
实验前,学 生必须阅读 并理解实验 操作规程和 安全注意事 项
实验过程中, 学生必须遵守 实验操作规程, 不得擅自改变 实验步骤或操 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 学生必须穿 戴好防护用 品,如防护 眼镜、手套 等
案例分析:分析生 活中的杠杆应用, 如起重机、剪刀等
创新思维:鼓励学 生提出新的杠杆应 用方案,培养创新 思维
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发挥
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过程中, 学生必须保 持实验室整 洁,不得随 意丢弃实验 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 学生必须清 理实验台面, 关闭电源和 水源,确保 实验室安全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步骤进行
确定课程目标:明确 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和
效果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 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制定教学计划:合理 安排教学进度和课时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自主设计 的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完成实
验任务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及文本格式标准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及文本格式标准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及文本格式标准1、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其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研室统一排版标准),姓名部分手签;(2)设计任务书(整体采用宋体小四号字体);(3)目录(单独编写,不与正文编号连在一起,一般采用罗马数字表示页码);(4)中文摘要(另起一页);(5)正文;(绪论、产品工艺介绍,工艺设计的计算,工艺流程示意图,章节的符号说明等内容)(6)结论(设计结果总汇一般以表格的形式);(7)结束语或致谢;(8)参考文献(9)主要符号说明(以表格的形式给出);(10)附录(计算机程序、附图等)。

2、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参考字数不少于3000字。

3、设计任务书格式。

4、目录格式:(1)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2)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3)节标题(小四、宋体、居左)(4)页码(小四号、宋体、居右)整个页眉居中印有吉林化工学院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的字样(楷体五号字)上边距2.3cm。

5、正文格式(1)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2.09cm,右1.59cm,页眉1.5cm,页脚1.75cm,装订线位置左;(2)字体:正文全部用宋体、小四号字;(3)行距:固定值18;(4)页码:底部居中,五号字,宋体;页眉:上部居中,小五号字,楷体;(5)数据表格全部采用五号字,宋体;(6)公式全部用公式编辑器来编辑(12号字宋体)。

6、参考文献格式:(1)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2)示例:(五号,宋体)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页次。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研室2011年5月课程设计教师评分表注: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评定成绩。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实际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具体的机械产品或零部件,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造等方面。

2. 设计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图和工艺分析等环节。

4.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设计立项,确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和流程,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

2. 学生选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设计题目,并向指导老师提交选题申请。

3. 中期检查,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中期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 设计完成,学生完成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

5. 最终评定,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定,并给予成绩和评价。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五、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要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计算能力。

3. 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4. 学生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报告。

六、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设计也是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app课程设计说明书

app课程设计说明书

app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实用性。

2.第二课时:讲解XX学科的方法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题。

3.第三课时:探讨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4.第四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点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实验法:进行课堂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及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及格式要求

目录(2号黑体,居中)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 设计目的1.2 设计意义2 设计目标和总体方案2.1 设计目标2.2 设计总体方案3 电路设计3.1 **电路设计3.2 **电路设计3.3 **电路设计3.4 **电路设计3.5 **电路设计4 电路布局及仿真4.1 电路布局4.2 电路调试4.3 电路仿真4.4 仿真结果5 总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附录B注:目次中的内容一般列出二级标题即可,由WORD自动生成;目录采用小四宋体,行间距1.5倍。

题目(2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摘要:×××××××××(宋体小四段前后间距 0行左右缩进0字符首行缩进0字符,行距1.5倍)。

此处大概200-300字,大致内容为:以某某为研究背景,利用了某某软件和某某技术设计了某某作品,实现了某某功能,具有某某价值或者具有某某意义。

关键词:此处是本设计的重要核心词,词和词之间用分号或者空格间隔1××××××(作为1级标题,4号字体,楷体_GB2312,左右缩进0字符,首行缩进0字符,段前段后间距0行,行间距1.5倍行距。

)×××××××××(小四号字宋体段前后间距0行左右缩进0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5倍。

)1.1 ××××(作为2级标题,小4号字,黑体,段前后间距0行,左右缩进0字符,首行缩进0字符,行距1.5倍。

)×××××××××(小四号字宋体段前后间距0行左右缩进0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5倍。

)1.2 ×××××××××××××××1.3×××××××××××××2××××××(作为1级标题,4号字体,楷体_GB2312,左右缩进0字符,首行缩进0字符,段前段后间距0行,行间距1.5倍行距。

倒档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倒档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倒档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1.课程设计说明书概述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
4.教学方法
5.课程考核方式
6.课程设计实施步骤
7.课程设计预期成果
正文: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概述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阐述“倒档拨叉”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该课程主要面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倒档拨叉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倒档拨叉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
2.学会倒档拨叉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提高学生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兴趣和认识。

三、课程内容
1.倒档拨叉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倒档拨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倒档拨叉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计算;
4.倒档拨叉的制造工艺及装配;
5.倒档拨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
1.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通过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五、课程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及实验报告等;
2.期末成绩:课程设计成果、实验操作及报告等。

六、课程设计实施步骤
1.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2.收集资料,进行理论研究;
3.设计倒档拨叉结构,绘制图纸;
4.编写程序,进行仿真分析;
5.实验操作,验证设计结果;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及验算
4.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验算
5.飞轮设计
6.设计小结(本设计的优缺点、改进意见和课程设计的体会)
7.参考资料目录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A4幅面)
三、设计说明书书写示例(A4幅面)
四、其他要求
1.设计说明书要求论述清楚,文字精炼,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2.设计说明书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笔按一定格式书写,采用统一格式的封面,装订成册
3.设计说明书其他格式要求,自行参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XX概念、XX原理等。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3. 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基础知识:涵盖课本第1章至第3章,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如XX原理、XX公式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跨学科知识融合:结合课本第4章,将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如数学、物理等,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 实践活动:依据课本第5章,设计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参考课本第6章,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数据库等,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围绕课本第7章,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精馏塔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掌握精馏塔的设计步骤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 精馏塔工作原理和流程分析;2. 精馏塔设计计算方法;3. 精馏塔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4. 精馏塔的模拟和优化。

三、课程设计流程1. 前期准备:学生需要收集有关精馏塔的文献和资料,了解精馏塔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

2. 中期报告: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撰写精馏塔设计分析报告,包括精馏塔工作原理、流程分析、设计计算方法、设备选型和结构设计等内容。

3. 课程设计答辩:学生需要根据中期报告的内容,进行精馏塔设计答辩,回答评委老师的提问和质疑,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计成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需要最终实现以下成果:1. 熟练掌握精馏塔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 能够独立完成精馏塔的设计和计算;3.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和项目开发。

五、课程设计拓展1. 精馏塔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精馏塔的流程和分离要求;(2) 计算精馏塔的尺寸和负荷;(3) 选择精馏塔的设备型号和材料;(4) 进行精馏塔的模拟和优化。

2. 精馏塔的选型和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 分离目标和分离效率;(2) 设备材质和耐腐蚀性能;(3) 设备制造工艺和安装要求;(4) 设备效率和节能降耗。

3. 精馏塔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多个领域。

在设计精馏塔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和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前言(内容包括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本专题的应用范围。

PLC控制的特点)第一章概述
1-1转用设备基本情况与拖动情况介绍
1-2转机对液压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第二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1-1设计方案的选择
1.拟定设计任务书
2.总体方案的选择
3.控制方式的选择
1-2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1.主电路的设计
2.液压系统与工作状态显示电路的设计
3.保护电路的设计
4.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的说明
1-3电气元器件的计算与选择
1.接触器的选择
2.各种继电器的选择
3.熔断器的选择
4.各种按钮行程开关的选择
5.各种控制及电源开关的选择
6.控制变压器的选择
7.其他元件的选择
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3-2 PLC I/O点的分配与PLC选型
3-3 PLC的硬件配置
3-4 PLC功能表图与梯形图的绘制
3-5 PLC程序的设计
3-6 PLC的模拟调试
3-7 PLC控制系统的元件设计
1.PLC I/O外接线图的绘制
2.控制柜电气元件布置图的绘制
3. 控制柜电气元件安装接线图的绘制
参考资料目录
设计总结
1. 4层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题目:-------------------------------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前言(内容包括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本专题的应用范围。

PLC控制的特点)第一章概述
1-1 电梯的发展与分类
1-2对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第二章电梯的机械系统
1-1设计方案的选择
1.拟定设计任务书
2.总体方案的选择
3.控制方式的选择
1-2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1.主电路的设计
2.液压系统与工作状态显示电路的设计
3.保护电路的设计
4.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的说明
1-3电气元器件的计算与选择
1.接触器的选择
2.各种继电器的选择
3.熔断器的选择
4.各种按钮行程开关的选择
5.各种控制及电源开关的选择
6.控制变压器的选择
7.其他元件的选择
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3-2 PLC I/O点的分配与PLC选型
3-3 PLC的硬件配置
3-4 PLC功能表图与梯形图的绘制
3-5 PLC程序的设计
3-6 PLC的模拟调试
3-7 PLC控制系统的元件设计
1. PLC I/O外接线图的绘制
2. 控制柜电气元件布置图的绘制
3. 控制柜电气元件安装接线图的绘制
参考资料目录
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2.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
(1)工艺过程
有三台泵组构成生活、消防双恒压无塔供水系统如图所示。

市网自来水用高、低水位传感器EQ控制注水阀YV1,只要水位低于高水位,就自动把水注满储水池。

水池高、低水位信号也同时送给PLC,作为高、低水位报警用。

为了保证供水的连续性,高,低水位传感器的间距较小。

生活与消防用水共用三台泵供水,平时电磁阀YV2处于失电状态,关闭消防管网,三台泵根据生活用水的多少,按一定的控制逻辑运行,维持生活用水低恒压;当有火灭发生时,电磁阀YV2得电,关闭生活用水管网,三台泵向消防系统供水,并维持消防用水的高恒压,灭火结束后,三台泵在想生活用水系统供水。

(2)控制要求
①生活供水时系统为地恒压值运行;消防供水时系统为高恒压值运行。

②三台泵根据恒压的需要,采取“先开先停”的原则接入和退出。

③在用水量小的情况下,如果一台泵连续运行时间超过3h,则要切换下一台泵,避免某
一台泵工作时间过长。

④从经济型考虑,三台泵只配用一台变频器,但都要有软启动型。

⑤要有万象的报警功能。

⑥泵的操作要有手动控制功能,以便在火灭,应急或检修时临时使用。

控制系统设计
(1)I/O信号分配
I/O信号分配如下表所示。

I/O信号分配
(2)硬件接线
控制系统主电路如图所示。

PLC输入输出设备的接线如图所示。

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在图中,接触器KM1,KM3及KM5用于电动机的工频控制;接触器KM2、KM4及KM6用于电动机的变频控制。

图中,SA1为手动/自动运行的转换开关(1位时为手动,2位时自动)图中按钮SB1~SB6分别为手动启/ 停1~3号泵的按钮;SA2为手动启/停消防供水电磁阀YV2的开关;HL1、HL2、HL5为1~3号泵工频运行时的指示灯,HL2、HL4、HL6为1~3号泵变频运行时的指示灯;继电器KA用于控制变频器的启动与复位。

(3)控制程序
①为了恒压水压,在水压降落时要升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且在一台泵工作不能满足要
求时,需启动第二台泵或第三台泵。

判断需要启动下一台泵的标准是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是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这一功能可通过比较指令实现。

为了判断变频器工作频率达上限值的确实性,应排除频率偶然波动引起的频率达到上限的情况,为此在程序中采用了实间滤波,
②控制要求中规定任一台泵连续变频运行不得超过3h,若超过3h,则需启动下一台泵
或切换变频泵。

程序中将现行运行的变频泵从变频器上切除,并接上一工频电源运行,再将变频器复位,用于下一台泵的启动。

使用泵号加1的方法实现变频泵的循环控制(启动第三台泵后泵号再加1则复位,复位后第一台泵再被启动),用工频泵的总数结合泵号实现工频泵的轮换工作。

③系统初始化在初始化子程序中完成;定时中断程序则用来实现PID控制的定时采用及
输出控制;主程序完成泵切换信号的完成,泵组接触器逻辑控制信号的综合及报警处理等。

中断程序中给处理模拟量输入数据的读取程序及PID处理后的数据向模拟量输出单元数据存储器传送过来的程序。

生活/消防双恒压的两个恒压值是采用数字方式直接在程序中设计的,生活供水时系统设定值为满量程的70%;消防供水时系统设定值为满量程的90%。

这里满量程可以理解为16位二进制数字对应的十进制数4000.在实际工程中,如传感器选择适当,4000可对应传感器输出的满度值。

本系统PID控制中只是用了比列控制和积分控制,其回路增益和时间常数可通过工程计算确定。

如下图为双恒压供水系统的梯形图程序及注释。

附录:
用户
M
压力变送器
变频器
PLC (含PID)
液位变送器
水池
水泵机组
管网压力信号
报警信号水池水位信号
图2.1供水系统流程简图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