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
历史精选材料题1.(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没有法律,官员就无从存在;没有官员,法律就没有力量。
保罗也提醒我们各人,乃是因上帝的恩慈,我们得以受到执政者的保护,他们佩剑就是要阻止恶人来危害我们。
就这三种由哲学家所提的政体本身而论, 我就无法否认: 贵族政体,或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的配合,远优于君主政体。
因为很少有君王能够约束自己,不使其意志与公义及正直相抵触;又因为他们鲜能慎思明辨,在凡事上发现那尽美尽善的。
所以由于人的罪恶和缺欠,使政权操于许多人之手,乃较为稳妥,他们好彼此帮助规劝。
这样,倘若有人越权,别人就可以监察并约束他的野心。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
……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
故曰有冶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加尔文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相同之处,指出加尔文思想的特点。
(10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恩格斯的观点。
(7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完整)2.(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政府仿照法国教育体制)1872年颁布《学制》,强制适龄儿童进校读书,学制为4——8年,甚至以警察监督强迫执行。
初中历史材料论述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初中历史材料论述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论述题:1、结合历史事实,谈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表现和近代中国人民的处境。
答:(1)历史事实:①开始: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大大加深: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深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表现: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家主权受到破坏,同时又没有完全成为外国的殖民地(即不直接由外国统治而仍然有本国形式上的政府);经济上既保存着封建自然经济,又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3)处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奴役和压迫。
2、简述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答:(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到东部沿海,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
1883-1885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不仅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图一中人物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否“只识弯弓射大雕”?说出依据。
(2)图二中人物是元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请你依据所学知识,提供史实加以印证。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摘自《经世大典序录官制》(3)元代是否设立了今山东省?为什么?当时今南海地区称为什么?今台湾地区当时归哪一行政机构管辖?【答案】(1)1206年,XXX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
不是。
XXX建立了军事、行政、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起司法机构,创制了蒙古文字,故以“只识弯弓射大雕”称之,并不准确。
(2)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没有山东省。
这一地区在当时归中书省直辖。
XXX。
【解析】【详解】(1)图一中人物是XXX,XXX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1206年,XXX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
XXX建立了军事、行政、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起司法机构,创制了蒙古文字,故以“只识弯弓射大雕”称之,并不准确。
(2)图二中人物是XXX,XXX是元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元代没有山东省,山东、山西和河北在元朝被称为腹里地域,在当时归中书省直辖。
当时今南海地域称为万里石塘。
今台湾地域当时归澎湖巡检司统领。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在中央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
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题
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题中国近现代史1、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货能尽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效仿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革命成功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材料三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
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材料四“中国他日必以工业立国。
”“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
凡欲加力使之大莫如机器,〃〃〃〃〃〃一人所作工,能给百人食。
”“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五简而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
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
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
〃〃〃〃〃〃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还是我们的革命任务。
——《毛泽东书信集》材料六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GDP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要求改变中国现状的方式发生了怎样变化?(2)根据材料三和课本知识,孙中山为实现“民族革命”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做出了哪些努力?(3)材料四、材料五阐述的观点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4)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五的主张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努力取得了怎样成效?(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六说明“统计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历史典型材料题是初中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解答问题。
这种题型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文字表达能力。
下面将就一些常见的历史典型材料题进行归纳和解析。
一、世界历史典型材料题1. 以下材料是有关法国大革命的,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起初,人民群众要求各种改革和宪法建立,反对封建贵族特权。
但随着革命的发展,革命派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同时实行了恐怖统治,成立了国民公会。
材料2:大革命期间,尤其是1793年恐怖统治期间,数千人被执行死刑,包括被认为是反革命份子的贵族和支持君主制的人。
恐怖统治结束后,革命开始逐渐走向尾声。
问题: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什么?大革命期间的恐怖统治对法国革命的影响是什么?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了近代化改革,其中包括废除武士阶级和实行普通选举。
材料2: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加强国家工业和军事实力。
通过改革增强了国家的独立和竞争力。
问题: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是什么?在改革中,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国家实力?二、中国历史典型材料题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各个封建国家,建立了秦朝,并实行了统一的法律、货币和文字。
材料2:秦末农民起义和刘邦领导的汉族势力的抵抗,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问题:秦皇统一后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并赔偿英国巨额赔款。
材料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改革,包括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西方科学和文化。
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通过对历史典型材料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归纳。
经典中考历史材料题(附中考答案)
经典中考历史材料题(附中考答案)1.经典中考历史材料题1.1 改写材料一:这个时代需要巨人,而且也产生了巨人。
这些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以及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都非常出色。
这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变革。
材料二的作者是XXX,他的另一个代表作品是《宣言》。
1.2 改写材料三:在法国,那些启发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很革命,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无论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
其中一位主要思想是批判现有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这位人物是XXX所描述的那些人物之一。
1.3 改写问题:1) 材料一中的“最伟大的进步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的作者是谁?他的另一个代表作品的名称是什么?2) 材料三中的“伟大人物”可以举一个例子吗?说出他的主要思想。
3) 材料一和材料三共同说明思想解放具有什么重要作用?2.改写材料:2.1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名正言顺地解除了对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同时,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2.2 材料二: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XXX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2.3 改写问题: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些法律文件?它们各自旨在解决什么问题?2) 合众国取得“自由独立”的途径是什么?材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3) 材料二反映的文献由谁颁布?该文献的颁布对美国南北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这两个重大事件的解决对本国发展有何共同影响?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启示?3.改写材料:3.1 改写材料一:大约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的威胁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历史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2)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一问题你能回答吗?(3)秦朝的兴与亡,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举一个方面的例子说明。
2、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回答下列问题:(1)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主要设置了哪三种官职?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2)材料二中图二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3)材料二中图一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时的情景,汉武帝遣使通西域的初衷是什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你能举出几例来自西域的食物吗?图一(4)材料二中图三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重要的中西交通要道,称作“ 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为起点,_________为这条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
(5)从以上三则材料,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几种?你认为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6)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4.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1)材料一中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事件?这件事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哪些书不烧?(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3)材料二是谁提出的建议?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二中的皇帝在经济、民族和外交方面还有哪些作为?(5)两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初一历史材料题大全
初一历史材料题是历史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一历史材料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流频繁,与许多国家都有往来。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是什么?(2)唐朝时期,我国与哪些国家有往来?请列举两个例子。
(3)为什么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什么?他一共下西洋几次?(2)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和影响是什么?(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下西洋?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清朝时期,我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落后挨打。
请问:(1)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改革家,他们的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商鞅变法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
请问:(1)商鞅变法的时间是什么?他是哪个国家的改革家?(2)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3)商鞅变法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他的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发明创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四大发明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组。
请问:(1)四大发明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分别是谁发明的?(2)四大发明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它们对世界历史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希望以上初一历史材料题大全能够帮助到你。
历史材料题
34.(1)对外开放。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或遣唐使来华等)
(2)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友好往来,促进了对南洋的开发。
(3)闭关锁国。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4)十一届三中全会。
吸收了建设资金,引进了技术,吸引了人才,学到了管理经验,加快了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
(5)开放则兴,封闭则衰(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5.(1)问题:南北分裂(奴隶制存废)问题。
经济危机问题。
(2)主导建设国际格局:20年代,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形成了华盛顿体系。
50年代:推行“冷战”政策,与苏联争霸世界,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3)曲折: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发展:1942年1月,中、美、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美两国在战争中结为盟国,互相援助;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4)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共同面对复杂多变对国际环境下出现的挑战;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36.(1)事件一:俄国十月革命;事件二:美国罗斯福新政。
(2)冷战。
(3)联合国。
(4)合作促进发展,对抗阻碍进步。
七年级历史材料典型题
七年级历史材料典型试题一、综合题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
﹣﹣(唐)柳宗元材料二如图,2020年2月,在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关键时期,日本援华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的背后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深厚的人文渊源。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
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材料一体现了“天可汗”时期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1例说明。
(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
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
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什么?结合材料二,说一说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举2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身上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通过材料二、三,我们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小唐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中华文明史》,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录:(1)请你参照第一、三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节内容。
(2)请你依据本书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续写第二章目录(至少写出两节)。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日: “设官公职,以为民也。
世界历史材料题练习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1、(1)农奴制危机;美国侵入。
• •
• • •
(2)①废除农奴制法令;俄国走上资本主义 发展道路。 ②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提倡“文明开 化”。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③改革。 (3)法西斯侵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为打败法西斯国家 的有力保证。 (4)积极应对;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
• • • • •
• •
•
5、(1)表现: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世界大战。 原因: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 烈;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斗争;科学 技术的进步,其成果被用于军事领域。 (2)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20世纪30年 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各国的内部矛盾;德、 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 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 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其本国法西斯势力的 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
• 2、(1)新航路的开辟。 (2)欧共体或欧盟的建立。 (3)根本动力:科技革命或界经济发 展;促进国际利益融合;推进国际体系转型。 •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承办亚太经 合组织会议。
• 3、(1)贡献: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机器的普及和发 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 (2)时期:20世纪50年代。 •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占 据广阔的世界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等。 • (3)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 术,生物工程 • (4)例:第二次: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 • 第三次: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各举一例即可) • (5)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对全 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 (6)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进步能促进人类社 会的发展;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 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可持续发展, 趋利避害。(必须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看问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
历史材料题是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以下是一道高考历史材料题:
材料如下: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是外人给与的,也是外人书写的。
我们曾三千多年昂首阔步于世界舞台,曾经创造出汉字、造纸术、印刷术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创造。
但是近代中国的历史却不得不由我们的敌人来书写,外国列强的野心、侵略、掠夺,改变了我们曾经的辉煌,使中国屈辱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自由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
近代以来,欧美国家的工人阶级通过斗争,争取到了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但是在中国,情况却并非如此。
中国的工人始终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没有任何的自由权利。
近年来,工人开始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各种斗争,争取自己的权益。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近代中国的历史是由外人给与的吗?中国工人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10分)
参考答案:
近代中国的历史确实是由外人给与的。
材料一中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不得不由我们的敌人来书写,外国列强的野心、侵略、掠夺,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被塑造的。
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中,工人阶级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
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工人始终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没有任何的自由权利。
工人阶级缺乏自由和民主,在社会的经济体制下,他们无法争取到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历史是由外人给与的,中国工人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中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
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无标题文本: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随着清朝的衰落,中国的民主革命思潮日渐兴起。
辛亥革命爆发后,推翻了封建帝制,确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转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战斗和革命斗争。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中国积极吸纳外资,推动市场经济,加强对外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问题1:辛亥革命对中国有何意义?
问题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问题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考中国古代史材料分析题集锦
中考中国古代史材料分析题集锦古代史材料分析是中考历史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古代史材料能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后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中考中国古代史材料分析题的集锦,并通过分析这些材料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题目一:请根据下面的古文材料,简要概括唐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唐故陇西太守吴均文集》提到:“用人何异上下,百川何啻河海。
”唐代的科举制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分贵贱世族,使得社会上层和下层人士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科举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这种制度不仅有利于选拔人才,也有利于社会发展。
题目二:请根据下面的历史材料,分析明朝宦官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明故宦官保宁王文献》中提到:“宦官虽奴仆之身,岂细小琐碎之人哉?”明朝时期的宦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皇帝身边担任亲近的侍从和顾问,具有很高的权力。
宦官们通过掌握朝廷机密和与皇帝建立密切的关系,影响和干涉朝政,有时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
但是,宦官权力的滥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导致明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衰弱。
题目三:请根据下面的历史材料,分析清朝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清世祖文正公奏议》中提到:“夫夷昔者先王以为东隅地势之险,北有大河之固,自谓厚而无敌,岂知弃却之后,不可复得已?”清朝闭关政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需要保持国内稳定和自身实力的恢复。
闭关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控制了对外交往,以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然而,这一政策也使得中国错失了与外界接触和学习的机会,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对这些中考古代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材料分析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古文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掌握历史材料分析的技巧,对于中考历史考试非常重要,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的中考备考有所帮助。
七上历史《材料题大汇总》(含答案)
七上历史《材料题大汇总》(含答案)七年级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1、阅读下面材料: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生产情况?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2)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状况。
神农“教民农作”是因为“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水稻;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粟。
2、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2)材料中“轩辕”指的是谁?相传,他对民族有哪些杰出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什么?(3)材料中“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与哪个事件有关?(1)孙中山(2)黄帝;制造房屋、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其妻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征服炎帝,统一黄河流域,炎黄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人文始祖。
(3)涿鹿之战。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史记》请回答:(1)这句话是说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那一个君主?(2)哪一次大战导致了商朝的灭亡?(3)试分析一下商朝灭亡的原因。
(1)商朝帝纣(2)牧野之战(3)昏庸乱德,宠幸女人,搜求珍奇贪图享乐,苛捐杂税修造鹿台,横征暴敛充实巨桥,侮慢鬼神,残杀忠臣,酒池肉林,刑法残酷。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1)材料说的是哪个诸侯国称霸的事?(2)这个诸侯国“霸诸侯”的背景是什么?(3)这个诸侯国有哪些称霸的有利自然条件?(4)管仲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5)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成果?(6)桓公在称霸过程中提出了什么口号?(7)公“霸诸侯”正式被周天子承认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齐国。
中考历史材料题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 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 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陕西新闻网 (1)秦国最后灭掉的是哪一诸侯国?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图10所示的防御工事被称为什么?其修筑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秦 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 帝王所难以相比。 ——风云人物网 (3)“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为巩固和完善这一制 度,西汉时所采取的主要思想措施是什么?
2.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分)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 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 “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 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 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 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 历史发展的什 么趋势? • (1)东:齐国(2分) 南:楚国(2分) • (2)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 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任答两点 即可)(4分) • (3)秦国(2分) 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2分) • (4)由分裂走向统一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势力日益衰落,诸侯实力不 断上升,诸侯国国君不听周王的号令,相互间发生 大规模的战争,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对此,墨 子提出“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 (1)依据材料说出墨子和孟子观点的共同背景。 (2)分别说明墨子和孟子的不同观点。(不得摘抄 原文) (3)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述孟子的观点。 • (1)共同背景: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社会动 荡。 • (2)墨子只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孟子反 对一切战争。 • (3)孟子笼统反对一切战争,是不恰当的;正义战 争不应反对,应支持。
高中历史材料题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材料题试题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问题:1. 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请简述其统一六国的背景和意义。
2. 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问题:1. 材料二中的诗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请简述其文学成就。
2. 该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是什么?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问题: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四、材料分析题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问题:1. 五四运动的起因是什么?2.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答案一、1. 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景是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最终在秦始皇的领导下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
这一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为后世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 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设置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
二、1. 材料二中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岑参之手。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抒发壮志豪情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该诗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在中国社会中传播开来。
2.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包括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思想的解放、民族工业的发展等,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1. 五四运动的起因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高中历史材料题
高中历史材料题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发展是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几个关于高中历史的材料题:1.材料一:《史记·上·世家》:“故城:秦始皇所以都六国,更名曰京师,地方方圆八十豪,郊十三,筑墙四十万人,以兵役数十万人。
始皇降诏曰:‘诸侯君长以下咸以燃犀报国,击缶鸣钟,筑城郭,南至蛮獠,北为番匈,泽服以为土功。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谈谈秦始皇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贡献2.材料二:《西游记》:“桃花源记,自庐陵逆旅,经千馀里,至是。
闻道者言之,世亦莫能穷十世此中人,并家居佃耕。
…时人以为至还,未有闻者。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解释“桃花源”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3.材料三:《大明律·仪制考监》:“望京城中城则奇,行碧野而观其上,如行乾坤之际;行望京城外圈则奇,行碧野以观其下,如行天地之中。
……望京城……俗名“京师城……东觅春、西游两街昌盛,大雍门、南街最繁华,汴河自西为东,护城河自北至南。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明代北京城的特点以及城市规模及特色4.材料四:《清史稿·本纪》:“雷万春,万历朝进士,事耷英穗。
既吏,逐批红白吏部。
聘腥臭招贪赃千万。
所之州县,诸苦难赖其败均良吏。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探讨明代官员的贪污与腐败问题以及对民众的影响。
5.材料五:《天工开物·山水火器》:“其中贵德,所无有雷雨者,山泉,川流也。
山气上明,地气下治,十步而有山,三步而泉,莫能穷智田者德泽此也。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对于山水的重要性。
以上是几个关于高中历史的材料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八年级材料题
历史八年级材料题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海关管理主要是转口贸易和朝贡贸易,没有专门的海关机构和海关法规。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二:在通商口岸,外国人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关税,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工农产品,并倾销商品。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三:据统计,从1840年至1911年,中国共签订不平等条约700多个,割让土地近200万平方千米,赔款近13亿两白银。
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南京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外国人在通商口岸享有哪些特权?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看法。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其中,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
轮船招商局是当时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实业救国”的重要性,开始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厂。
一时间,民间资本迅速涌动,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企业家和民族品牌。
材料三:据统计,从1895年至1913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不到200家增加到983家,资本额增长了近8倍。
然而,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轻工业领域,且规模较小,技术落后。
请回答:1、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分别属于哪一类企业?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看法。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麻痹症”、“不合作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
(6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1.(1)学术觉悟;林则徐、洋务派“师夷长技”(或者回答“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其军事科技;结果失败。
(2)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
(3)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8分)
2.原因:(1)政治上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2)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3)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
(6分)
3.理解:材料中的史时说明,全盘西化不行,固守传统也不行,应为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