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 案例版 发热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课件:发 热(Fever)

病理生理学课件:发 热(Fever)
前列腺素E2(PGE2) Na+/Ca2+比值 环磷酸腺苷(cAM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一氧化氮(NO)
PGE2:
a.脑室(ICV)内注射PGE
发热;
b.EPs引起发热的同时,CSF中PGE2 c.下丘脑组织与EPs体外培养,有PGE2合成 d.阻断PGE合成的药物,可解热
e.微注射法将PGE2注入POAH区 发热, 而偏离POAH区,则不引起发热。
(1)白细胞介素-1:由单核细胞、巨噬细 胞、内皮 细胞、星状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合 成与释放的多肽类物质。不耐热,70℃, 30min即可破坏其致热活性。
(2)肿瘤坏死因子(TNF):由巨噬细 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 可抑制肿瘤生长,并有致热作用。不耐 热,70℃,30min失活;可被环加氧酶 抑制剂布洛芬阻断。
▪ (5)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是内毒素作 用下巨噬细胞所诱生的肝素-结合蛋白,包 括两种类型:MIP-1α和MIP-1β。
其它: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 内皮素(endothelin)
cAMP:
a.外源性cAMP注入动物脑室内 迅速引 起发热
b.兔注射ET,EPs引起发热时,CSF中cAMP c.注射茶硷, 脑内cAMP同时, EPs性发 热,而注射尼克酸,脑内cAMP同时, EPs性 发热 d. ET和EPs引起双峰热时,CSF中cAMP含量 与体温呈同步双峰变化
CRH(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
(3)干扰素(IFN):在病毒等因素作 用时,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低分子量 的抗病毒抗肿瘤的糖蛋白,有多种亞 型,与致热作用有关的是IFN, IFN 。 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

《病理生理学6发热》课件

《病理生理学6发热》课件
《病理生理学6发热》ppt课 件
• 引言 • 发热的机制 •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 发热的治疗与预防 • 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 ,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 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 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
持体温相对恒定。
当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产热与 散热动态平衡失调时,则会出现
发热。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的原因,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 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是指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 、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等引起的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发热原因。
非感染性发热则是指由于无菌性坏死物 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 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 枢功能失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 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 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但持续高热会对机体造成一定 程度的损伤。
针对发热的治疗,应首先明确 病因,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发热的机制,进一步揭 示发热对机体免疫、代谢等方面
惊厥、代谢紊乱等。
02
发热的机制
致热原与内生致热原
致热原
指能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 的变化的物质,包括外致热原和 内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
指来自体内的某些物质,如白细 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它 们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 热。
体温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有一个预 设的体温调定点,当体温高于或低于 这个调定点时,机体会通过各种机制 来调整体温,使之回到调定点温度。

发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发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三)呼吸功能改变
代谢↑→ CO2 ↑ 血温↑→(+)呼吸中枢
呼吸加强
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
(四)消化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 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防治原则与临床护理
发热是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一定程度的发热,可 以诱发各种防御反应,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在有些 急性传染性疾病中一定程度的发热,常表示机体良好 的反应能力;对病情严重而发热不显著的患者,常表 示机体缺乏反应能力。 但过高过久发热,对机体不利,例如导致细胞变性坏 死,高代谢加重器官负担使心脏过度负荷,严重者可 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
传出N
传出N
散热
(汗腺、皮肤血管、呼吸)
产热
(骨骼肌、肝、甲状腺)
体温恒定
正常成人体温: 腋下 36~37 .4 C 口腔 36.7~37.7 C 直肠 36.9~37.9 C
A
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 为发热。
体温升高的分类
生理性体温 病理性体温
发热 (体温 = 调定点)
散热↓
产热↑
体温上升
热限
发热时体温很少会超过41 ºC,为什么? 负调节介质是一类对抗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的物质,主要 包括精氨酸加压素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等等。 这种发热时体温升高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的现象称为热限。 这是机体自我保护功能和自稳调节机制,对防止体温过度 升高而导致的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具有保护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源概念; 2.熟悉发热的原因、发热发生的机制、发热的时相、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3.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防治原则和临床护理。

最新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发热

最新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发热

最新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发热最新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最新基础医学理论《病理生理学》考点:发热,供大家参考。

一、概述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发热并不是体温调节障碍,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仍正常,只是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在高水平上进行。

但对于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来说则不同,调定点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或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和中暑)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亢)等。

这属于被动性体温升高,又称为过热。

另外某些生理情况下,体温也会升高,例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发热激活物发热通常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再经过一些后继环节引起体温升高。

发热激活物又称为EP诱导物。

1、外致热原: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

(1)细菌:①革兰阳性菌是最常见的发热的原因。

主要是葡萄糖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致热物是全菌体以及代谢产物。

例如葡萄球菌释放的可溶性外毒素,A族链球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以及白喉杆菌释放的白喉毒素等。

②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

致热物为全菌体、胞壁所含肽聚糖、最突出的是胞壁所含的脂多糖(LPS,也叫内毒素ET)。

ET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耐热性高,一般方法难以清除,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ET反复注射可耐受。

③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致热物—全菌体及胞壁所含肽聚糖。

(2)病毒:流感病毒、SARS等。

致热物为全病毒及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

病毒反复注射液可导致耐受性。

(3)真菌:致热因素是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4)螺旋体:钩端螺旋体—钩体内所含溶血素和细胞毒因子等致热。

回归热螺旋体—代谢裂解产物致热。

梅毒螺旋体—所含外毒素。

病理生理学-发热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发热PPT课件

病例二:肿瘤性发热
总结词
肿瘤性发热通常由恶性肿瘤引起,表现为持续的低热,且较难控制。
详细描述
肿瘤性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或者肿瘤 细胞本身释放出热量。治疗肿瘤性发热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放 化疗等,同时可采用抗炎药物缓解症状。
病例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抗体产生
发热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 多的抗体,提高免疫力。
炎症反应
发热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的 发生,有助于清除感染病 灶。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发热时,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 满足机体代谢需求。
发热时,心肌收缩力可能增强,以提 高心输出量。
血压
发热时,血压可能升高,以维持足够 的血液循环。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的原因,可 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 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则常见 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反应、肿瘤等。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各 种病原体感染,如细 菌、病毒、支原体等。
发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增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感染的抵 抗力。
发热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一些特殊的 免疫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01
02
03
糖代谢
发热时,机体通过增加糖 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来提 供能量,可能导致血糖升 高。
蛋白质代谢
发热时,蛋白质分解增加, 合成减少,导致负氮平衡。
脂肪代谢
发热过程中,脂肪酸氧化 增加,可能导致高脂血症。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细胞活性
发热时,免疫细胞活性增 强,有助于清除病原体。

病理发热的案例分析题

病理发热的案例分析题

病理发热的案例分析题案例1某中学l0余名学生早餐食用了面包2小时后,先后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症状,呕吐较重。

多数学生有低热,WBC升高。

经抗感染治疗及补液等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

2天内均痊愈。

采集呕吐物样品8份作微生物检查: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培养见金黄色的菌落,甘露醇(+),凝固酶试验(+)。

思考题:1.考虑什么疾病?为什么?2.就此食物中毒事件,我们应注意什么?案例2李某,男,10岁、因发热、水肿、血尿入院。

自幼经常咽痛,发烧。

查体:T39℃,血压偏高。

实验室检查:尿RBC(+++),颗粒管型3-5个/P:ASO抗体800单位。

思考题:1.考虑什么疾病?引起该病的病原菌最有可能的是什么菌?2.患儿的这次临床表现与自幼经常咽痛,发烧是否有关?为什么?案例3患儿.6岁。

因发热伴头疼、呕吐两天,服退热及消炎药后,症状无改善,头疼加剧,烦躁。

入院时T39℃,呕吐两次,呈喷射状,神志尚清,全身皮肤有针头至绿豆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点,颈硬。

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WBC多。

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取沉渣涂片镜检,发现WBC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

思考题: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3.送检病人的检材标本时应注意什么?案例4患者,女,27岁,以尿频、尿痛、阴道分泌物多就诊。

门诊检查,尿道口充血,有压痛及脓性分泌物,宫颈水肿、充血,糜烂,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外见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培养的生化反应:氧化酶(+),葡萄糖(+)麦芽糖(一)蔗糖(一)思考题:1.该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是什么?2.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案例54岁男孩,进食小店卖的水果色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

病理生理学发--热

病理生理学发--热

一、物质代谢旳变化
❖ 糖代谢:糖分解代谢↑,糖原贮备↓,乳酸↑ ❖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脂肪贮备↓,酮症、消瘦 ❖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 ❖ 维生素代谢: 消耗增多;尤其是维生素B和C。 ❖ 水、电解质代谢:体温上升期: 尿量明显降低。
高热连续期: 皮肤、呼吸道水分蒸发。 体温下降期: 尿量恢复、大量出汗。
三. 发烧时旳体温调整机制
正调整介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一氧化氮(NO)
三. 发烧时旳体温调整机制
(四)热限旳存在
发烧时体温极少会超出41 ºC,为何? 机体存在一种调整机制, 阻止体温无限上升。
发烧时,负调整中枢会释放出某些内源性降温 物质,阻止体温调定点无限上升,此类物质被称 为负调整介质。
二、生理功能旳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
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 高热出现烦躁,谵忘, 幻觉
小儿高热→热惊厥
热惊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 (大脑皮质克制,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增强)
体温超出39℃旳急性发烧 年龄: 6月-6岁 时间:高热24h内出现 百分比:30%
热惊厥旳发生机制可能为: ①遗传原因 ②脑缺氧 ③较高浓度旳EPs具有致癫痫活性 ④高热→部分敏感神经元过分兴奋→异常放电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生致热原( EP )旳产生和释放旳过程:有2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 (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
脂多糖(LPS)+血清中旳LPS结合蛋白(LBP)
可溶性CD14 LPS--sCD14复合物
EP 细胞激活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生致热原( EP )旳产生和释放旳过程:有2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 (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 第二种方式: (在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发热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 响,如胎儿发育障碍、早产等。
03
CATALOGUE
发热的诊断与治疗
发热的诊断
确定发热
在排除寒战、药物等非感染性 因素后,连续两次以上测量体 温均高于正常值(37.3℃),
可诊断为发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导致体温升高的疾病进行 鉴别,如甲亢、内分泌失调等。
病因诊断
05
CATALOGUE
发热的临床表现及病例分析
发热的临床表现
体温升高
发热时,人体体温升高,通常超过 37.2℃。
寒战与畏寒
发热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和畏寒 等表现,这是人体对体温升高的自我 调节反应。
皮肤苍白
发热时,人体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 流量减少,从而皮肤颜色变得苍白。
乏力、肌肉酸痛
发热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肌肉 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病因鉴别
对于发热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同的病因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06
CATALOGUE
发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热的基础研究进展
发热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
揭示了发热激活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如cAMP-PKA、Ca²⁺-PKC 等,为理解发热机制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发热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酒精擦浴等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能够迅速降低体温,缓解症状。
综合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等综合治疗方法,有效提 高了发热的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展望与挑战
发热机制的深入研究
尽管我们对发热的机制有了深入的认识,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 探索,如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精细调控机制等。

兽医病理生理学:实验三 发热

兽医病理生理学:实验三   发热
实验三 发热
实验目的、原理
观察发热时体温的变化规律。 LPS或白细胞悬液作为发热激活物,
通过家兔耳静脉注射入机体后激活产 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 热原而引起发热。
实验材料
家兔(体温在39.5℃以下) 肛表(动物用的温度计),注射器
(10ml)、LPS(或白细胞混悬液),凡 士林。
注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项
体温计头插入前应涂以少许凡士林, 以免损伤肛门和直肠。
每次插入深度一致,以5cm为易。 测肛温时,家兔可置于实验台上。动
作要轻缓,不宜捆绑。
结果处理及讨论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体温变化曲线图 。 讨论体温变化机制,并说明属于何种
热型。
实验步骤
取家兔,测直肠温度3次(正常体温) 同时经耳静脉注入LPS 2-3mL(白细胞悬
液10ml)。 注射后每隔10min测体温一次,连续测3
次,以后每15min测一次,连续4次,每 隔30min测一次,直至体温下降,并记录。 以动物的原始体温为基准时间横坐标, 体温变化数量为纵坐标绘体温变化曲线。

病理生理学 发热

病理生理学 发热

MAPK pathways
TNF-,IL-1,IL-6,etc
对EP的认识过程
o o
最初认为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就是致热物质 Beeson等证实外源性致热原是通过激活白细胞,使后 者释放引起发热的急性介质,这些介质被称为白细胞 致热原(LP)
o o
Atkin等将其命名为内生致热原(EP) 发现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后也能释放EP,EP的命 名反映了其多细胞来源,最终取代LP

(3)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 脂皮质蛋白-1是一种钙依赖性磷酸脂结合蛋白, 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存在于脑、肺等 器官中。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发挥解热作用依 赖于脑内脂皮质蛋白-1的释放。向大鼠中枢内 注射重组的脂皮质蛋白-1,可明显抑制IL-1、 IL-6、IL-8、CRH诱导的发热反应。说明脂皮 质蛋白-1可能是一种发热时体温负性调节介质。
环磷酸腺苷(cAMP)

外源性cAMP脑内注射引起发热,潜伏期较EP明显为短 外源性cAMP的中枢致热作用可被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增
强,被磷酸二酯酶激活剂或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减弱

在某些发热激活物、EP及PGE引起的发热时,脑脊液 cAMP明显,且与发热效应呈正相关

过热时cAMP不发生明显改变

IL-6(interleukin-6)
白细胞介素-1(IL-1)
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类物质 分子量2-75kD,12-18kD的具有致热性 两种亚型:IL-1和IL-1 致热作用强,可被环氧合酶抑制剂阻断 对体温中枢的活动有明显影响
大剂量应用时产生双相热
不耐热,700C 30min失活
效应

P物质
磷脂酶A2抑制蛋白 “发热介导蛋白”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8章-发热 演示课件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8章-发热 演示课件
23
发热的机制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免疫复合物 类固醇
产EP细胞
产热 ↑
体温↑(发热)
散热↓
骨骼肌紧张、寒战 运动神经 调定点↑
皮肤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
EP
体 PGE、Na+/Ca2+
温 调
NO、cAMP、CRH
节 中 枢
AVP、α-MSH、 annexin A1、IL-10
24
三 发热的分期和热型
10
三、过热(hyperthermia)
癫痫大发作,甲亢 某些全麻药
中暑,汗腺缺乏症
下丘脑损伤 出血,炎症
产热过度
散热障碍 被动性体温升高
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
体温>调定点
11
四、生理性体温升高
见于: 剧烈运动 月经前期 心理性应激
12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主要内容
一、发热激活物 二、内生致热原(EP)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一)致热信号传入中枢 (二)中枢调节介质重置体温调定点 (三)体温调定点重置后体温的变化时相
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
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儿思睡,
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0. 5h突起惊厥而急送入院。尿少、色深。
体征:体温40.8C,心率116次/分、律整,呼吸24次/分,血压
13. 3/8kPa。疲乏、嗜睡,重病容。面红、口唇干燥,咽部明显充血,
3
常见于布鲁菌病、回归热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天数
4 0
C
3 9
3 8

病理生理学案例版发热

病理生理学案例版发热

(二) EP 的 种 类
IL-1
IFN
TNF
IL-6 MIP-1
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 IL-1)
性质:多肽类物质,分子量小,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 不耐热,70C 30 min灭活,致热性强 产生的细胞:单核-巨噬、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等 两种亚型:IL-1和IL-1 致热特点:①阻断剂为水杨酸钠;
剂 ③诱应导;的发热,CNF中cAMP↑
高温引起的过热, CNF中cAMP无改变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中枢注入CRH脑温 ,结肠温; •IL-1,IL-6可使离体、在体下丘脑释CRH; •IL-1,IL-6引起的发热,可被CRH受体拮抗剂或 抗体阻断。
发热激活物 产EP 细胞
EP 下丘脑
AVP α-MSH
Na+/Ca2+ ↑ cAMP ↑
PGE ↑
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上移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寒战
散热↓
体温↑
产热↑
第三节 发热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一、体温上升期(寒战期)
寒战期
症状:发冷恶寒、皮肤苍白;寒战;鸡皮 关系: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调定点 特点:产热↑>散热↓,体温上升
体温升高
一、发热激活物
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 生致热原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包括外源性致热 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体内产物
细 菌
病 毒
真 菌
螺 旋 体
疟 原 虫
Ag 类 致 固炎
Ab 醇 物
微生物---外源性致热原
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

病理生理学-发热 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发热 PPT课件

(三)、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1.高热(>40℃)病例
2.心脏病患者 3.妊娠期妇女 4. 解热措施 (1)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中草药 (2)物理降温
病例分析
患儿,男,3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厥半小时入院。3 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 皮肤苍白。当晚发热,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喉痛。次 日,患儿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入院前半小时突起惊厥而急送 入院,尿少,色深。 查体:T 41.3℃, P 115次/min, R 24次/min, Bp 100/60mmHg。 疲乏,嗜睡,重症病容,面红,口唇干燥, 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颈软。心律整齐, 双肺呼吸音粗糙。 实验室检查:WBC 17.3×109/L, 杆状核中性粒细胞2%, 淋巴细胞16%,嗜酸性粒细胞2%,分叶核中性粒细胞80%。
17~25
MIP-1
淋巴
单核
成分 磷脂多糖 糖蛋白 合 分子量 1000~2000 12~18
(KD)
糖蛋白 肝素结
15~17
蛋白质 ?
耐热性 致热
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双峰热
不耐热
小:单峰热 大:双峰热
中度耐热 不耐热 单峰热 单峰热
(剂量依赖)
耐受性 产生
不产生
不产生
产生
不产生
LPS结 合蛋白
激活NF-κB
启动基因转录,EP表达
产EP细胞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示意图
发 热 激 活 物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外毒素 抗原抗体 复合物 类固醇 致炎物
单核细胞
直接 下丘脑 OVLT Na+/Ca2+ cAMP PG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OVLT位于视上隐窝上方,紧靠POAH,是BBB的薄 弱部位,存在有孔cap ,对大分子物质有较大的通透 性; ② EP被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膜受体识别结合 产生发热介质 POAH 发热
③EP作用于巨噬细胞→释放介质→神经元→突触接触 →POAH神经元
OVLT区

Na+/Ca2+比值
脑室内灌注Na+升高体温, Ca2+降低体温 EP先引起体温中枢内Na+/Ca2+比值升高,促使体 温调定点上移 降钙剂 体温↑, cAMP↑ EP 下丘脑Na+/Ca2+→cAMP增加→调定点上移.
毒性作用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 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 DIC等 抗原性 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 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 素 但无中和作用

(3)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多糖、蛋白质
病 毒
正常体温: 腋窝 36.0—37.0 舌下 36.3—37.2 直肠 36.5—37.7
散热
产热
正常体温调节

体温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
正常体温的调节过程:


性质:小分子蛋白,不耐热,700C 30min失活 产生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两种亚型:TNF-和TNF- 致热特点:①作用较强,可被布洛芬阻断 ②小剂量→单相热;大剂量→双相热 ③TNF在体内外均能刺激IL-1的产生
支持依据


钩端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致热成分:代谢裂解成分和外毒素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致热成分:裂殖子和疟色素
疟原虫的裂殖子物
2、制热性类固醇-本胆烷醇酮 3、致炎物和炎症灶激活物—硅酸 盐结晶和尿酸盐结晶
Ab

微生物---外源性致热原 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 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病毒
真菌
螺旋体
疟原虫
细 菌

(1)革兰阴性菌
大肠杆菌
淋球菌
致热成分:全菌体、内毒素(ET),脂多糖(LPS)
细 菌

①TNF iv →
发热
②脑室内注射→ 发热,并伴有PGE↑
白细胞介素-6(IL - 6)


性质: 18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产生细胞:单核、内皮、成纤维等多种细胞;

致热特点:较弱,可被环氧化酶抑制剂阻断。
支持依据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无论EP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它们引 起发热都有一个潜伏期,提示EP需要通过一定作用方式 才能引起发热。
EP
调定点上移
EP并不直接作用于set point 神经元,而是通过刺激相 应的细胞或神经元,释放某些中枢介质来改变调定点。

体 温 双相热
单相热 时间 单相热: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双相热:第一峰多由于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 第二峰产生另一种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性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蛋白质,不耐热,600C
40min失活;
产生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等;
体温>调定点
表6-1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过 热
病因 无致热原
发 热
有致热原
发病机制 防治原则
调定点无变化 物理降温
调定点上移 针对致热原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Causes and mechanisms)

发热激活物
EP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 散热↓
巨噬细胞 毛细 血管 EP
巨噬细胞
POAH
神经元
POAH
神经元
第三脑室 视上隐窝
视神经交叉

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将信息传到中枢
依据: ①切断膈下迷走神经后腹腔注射IL-1或ivLPS 不再引起发热; ②肝迷走神经节旁神经上有IL-1受体。
四、EP引起“调定点”上移的机 制 体温调节中枢

流感病毒
SARS
甲型H1N1流感病毒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致热成分:全病毒体及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
真 菌

白色念珠菌
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致热成分:全菌体及所含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螺旋体

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
在血脑屏障的cap床部位分别存在有IL-1、IL-6、 TNF的可饱和转运机制; EP也可能从脉络丛部位渗入或易化扩散入脑,通过 脑脊液循环到达POAH。

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VLT):
(二) 内生致热原的生成和释放

脂多糖 (LPS)
LBP (血清中LPS结合蛋白)
LPS-sCD14
Signal transduction 激活NF-κB
基因转录,EP表达 EP: LI-1、TNF、LI-6、INF
产Ep cell: 内皮细胞 上皮细胞

发热的概念(Fever)

致 热 源 体温调定点上移
调节性体温升高(>0.5℃)

癫痫大发作、 甲亢、全麻药
热(Hyperthermia)

中暑,汗腺缺 乏症
下丘脑损伤 出血,炎症
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 体温调节中枢 散热障碍 功能异常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 产热过度 功能障碍 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这类体温升高称为 过热,是被动性体温升高 被动性体温升高
发热 激活物
产EP 细胞
EP
中枢介质
体温
调定点
Set point 神经元

EP
正调节介质
负调节介质
POAH +
MAN、VSA -
中心体温
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 (PGE)
PGE注入动物脑室引起发热,潜伏期比EP短 EP诱导发热期间,动物CSF中PGE水平升高 PGE合成抑制剂解热的同时也降低了CSF中PGE水平
产EP细胞 体温升高
一、发热激活物

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 生致热原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包括外源性致热 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

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 细 菌 病 毒 真 菌 螺 旋 体 疟 原 虫 体内产物 Ag 类 固 醇 致 炎 物


发热
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物 引起50-60%
非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物 以外因素引起
二.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Concept:产EP的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 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第六章 发 热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本章主要内容

1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4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大纲要点

掌握发热、EP概念;发热的发病机制
熟悉发热激活物、EP种类、时相及 代谢特点。
了解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革兰阳性菌
葡萄球菌 可溶性外菌素
链球菌 致热外毒素
白喉杆菌 白喉毒素
致热成分:全菌体,外毒素
内毒素、外毒素的比较

种类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G+及部分GG存在部位 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散出 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 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差、60~80℃ 30m破坏 好、160℃ 2~4h破坏
温度感受器
传入N
T>37℃
T<37℃ 传出N
POAH 37℃
产热 (骨骼肌、肝、 甲状腺、肾上腺)
传出N 散热 (汗腺、皮肤血管、 呼吸)
体温恒定

体温升高=发热?
月经前期
体 温 升 高 (>0.5 C) 生理性体温 剧烈运动 应激、 精神紧张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体温=调定点 病理性体温 过热 (被动性体温升高) 体温 > 调定点
第一节



发热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共有
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包括体温升高、免疫 和诸多生理功能的改变等) ;是疾病重要信 号。
一、正常体温的相关概念

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1℃ 人体温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
亚型:多种,IFN和IFN 与发热有关;
致热特点: ①单相热,反复注射产生耐受。 ②是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 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重要EP。
支持依据

①IFN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热,并有剂量依赖性;
②可引起脑内或组织切片中PGE含量升高。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性质:多肽类物质,分子量小,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
不耐热,70C 30 min灭活,致热性强
产生的细胞:单核-巨噬、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等
两种亚型:IL-1和IL-1
致热特点: ①阻断剂为水杨酸钠; ②大剂量应用时产生双相热; ③无耐受性,反复注射不产生耐受性.
①IL-6能引起各种动物的发热反应; ②iv或脑室内注射IL-6 吲哚美辛阻断; ③动物发热期间,血浆或脑脊液中IL-6的活性↑; ④用IL-1β抗血清阻断LPS性发热,同时也抑制了 IL-6的↑. T↑,可被布洛芬和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MIP-1)
为一种肝素-结合蛋白。皮下注射此因子能引起 炎症反应及发热反应。
正调节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冷敏神经元 兴奋产热 热敏神经元 兴奋散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