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行为”背后心理原因(副本)

合集下载

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背景分析

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背景分析

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背景分析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通常,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性格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也是众多心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焦虑、抑郁、自残、沉迷于社交媒体等。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分析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背景。

一、家庭背景家庭环境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家庭环境不好,可能会对青少年带来压力和影响。

例如,不良婚姻关系、家暴、亲戚间的不和等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上的问题。

此外,家长的高期望也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二、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

对于许多青少年来说,学校可以被看作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然而,学校压力也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学习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欺凌可能导致自卑。

三、社交媒体在今天的世界中,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重要的沟通和交流工具。

但是,社交媒体使用可能会让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增加。

例如,过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自尊心下降、抑郁和焦虑等问题。

四、成长环境除了以上举例的因素外,成长环境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例如,许多青少年可能面临着压力和困难。

学业、雇佣前途、情感关系等方面都可能导致不适感、烦躁和抑郁。

综上所述,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背景与家庭背景、学校环境、社交媒体和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对于家长和学校而言,他们需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青少年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在每一个人看来,他们应该学习如何处理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当然,如果青少年和家长或者朋友发现出现了心理问题,他们应该及时地寻求帮助和支持。

青少年心理问题原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原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原因1、缺少真正的陪伴。

现在很多家长不懂得真正的陪伴,例如孩子在搭积木,父母在旁边玩手机,没有真正参与到孩子搭积木的过程中,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这种低质量的陪伴,不利于亲子感情的交流,也很难真正了解孩子的烦恼。

2、焦虑不安等情绪的传递。

当前,社会信息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也让父母的生活及感情有了更多选择。

有的人只看到比自己生活得好的人,觉得事事不如意,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而这样的焦虑与不安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

3、接受不经筛选的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可以接收到越来越多的信息,这些不加选择的信息中不乏一些负面信息。

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孩子还没有客观的辨别能力,在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下,孩子的心理可能会处于混乱状态。

青少年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1、早恋心理。

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已经发育成熟,对于性以及异性产生好奇心,但是他们心里还不是很成熟,做事情容易冲动而且不计任何后果,甚至会出现中学生怀孕的情况。

2、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都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触犯到个人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

在处事中,只有别人关心他,他却从不去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不了,就想方设法去损害别人和社会利益,以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3、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在青少年时期心理是比较敏感的,害怕被别人所拒绝,看到陌生人就会紧张不安,影响了生活以及学习。

主要因为是不自信而产生的社交恐惧感。

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1、倾听与理解。

在青少年遇到问题时,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予关心和理解。

避免对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进行评判,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

2、增强心理素质。

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阅读心理健康书籍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3、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青少年情绪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情绪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情绪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发展和成长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情绪问题最为突出的时期之一。

当代社会的快节奏、高竞争和巨大压力,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情绪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并分析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主要背景之一。

不良的家庭环境常常导致青少年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

家庭冲突、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暴力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情绪问题形成的重要环境。

学业压力、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过高的学业压力和竞争导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同伴间的欺凌和排斥等问题,都可能使青少年陷入情绪问题的困扰。

三、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影响巨大。

媒体影响、社交媒体、网络暴力、社会认同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产生深远影响。

青少年常常受到社会的各种信息和价值观的冲击,对自我认同和价值观产生困惑,进而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

四、个体心理因素个体心理因素是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内在动力。

身份认同、自尊心、人际关系能力等都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密切相关。

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对未来的迷茫等都可能导致情绪问题的发生。

总结起来,青少年情绪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

要解决青少年情绪问题,需采取综合的心理干预和支持措施。

家长、教师、社会各界都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怀,提供相关支持和指导,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积极、正面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篇幅:421字)。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
1. 成长期变化: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知的阶段,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寻求自
己的身份,甚至对自己的感情产生混乱的感觉。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

父母的离婚、缺少家庭
关爱、孤独无助,甚至到家庭暴力和亲密伴侣暴力等等,都可能导致病态的心理状态。

3. 社会环境: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心理创伤,如暴力
和犯罪,色情物质,体罚等。

4. 学校生活:学校环境和同学关系的不顺畅,学习成绩不佳,过多的压力和竞争,学业、工作、生活上的压力,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对策:
1. 家庭关爱: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
价值观。

2. 疏导情绪:家长或老师、朋友需要疏导青少年的情绪,并尽可能地发现和帮
助他们解决问题。

3. 适当减轻压力:家长需要让孩子有良好的放松方式,比如看书、听歌、做适
当的运动等等,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

4. 学习、生活平衡:帮助青少年平衡自己的生活、学业、工作、兴趣爱好等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做自己的选择。

5. 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建立一个有利于正面关系发展的环境,一个友好、信
任和支持的角色模型,建立青少年自信和积极的氛围。

总之,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入手,并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和疏导。

青少年需要知道,他们不是独自面对挑战的,希望其克服困境,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身心急剧变化,同时也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

在此时期,青少年可能会面临各种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往往根源于复杂的心理因素。

这篇文章将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交关系、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方面。

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温暖、支持和稳定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而一个充满冲突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则很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即给予适当自由与严格要求的平衡)通常能培养出自信、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孩子。

而放任型或专制型教养则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反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和行为问题。

对于放任型家庭,孩子常常缺乏纪律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

家庭关系的质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质量也显得至关重要。

亲子关系良好、沟通顺畅的家庭往往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压力,使他们在面对困扰时更易寻求帮助。

而频繁冲突、不信任和冷漠的家庭则会使青少年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容易引发抗拒社会规范及自我伤害等极端行为。

经济状况与心理压力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生活质量。

经济困难不仅可能导致物质上的匮乏,还可能增加家长之间的摩擦,增加家庭成员因经济问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这些压力往往会转嫁到青少年身上,使他们在学校和社交活动中表现出异常的行为。

二、社交关系中的心理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友谊、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同伴压力与归属感青少年渴望被同龄人接纳与认可,因此他们可能会受到同伴压力影响,以此来获得归属感。

当同伴群体中的某种不良行为被认可时,即使原本不想参与的孩子也可能被迫或自愿地陷入其中。

这种现象尤其在吸烟、酗酒以及违反社会规则等行为表现得尤为明显。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疾患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简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我国当前正处在全方位的社会转型之中,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使社会产生震荡。

人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由于震荡而产生变化,甚至发生紊乱。

而理想、信念的缺失,价值观体系的紊乱,对心理还不成熟,行为尚不够完善、缺乏人生与社会经验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就会显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多重的价值观,增加了他们选择的难度。

另外,再加上大众传媒上的一些误导,使学生难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正确的价值体系,很难形成真正的“自我”。

这就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

另外,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社会上心理保健机构的滞后发展,使得许多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医治。

有病难医,有病不敢医,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家庭原因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但现实是许多儿童在自己的第一所学校里却没有得到第一任教师的良好教育,为以后心理问题的产生种下了最初的种子。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1,800多名学生家长近三年来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

其中过分保护型的家长占30%左右,过分干涉型的家长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的占7%——10%,而比较理想的温暖理解民主式的也占30%左右。

家庭教育的不当和某些误区为今后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三)学校原因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学校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1.课业负担过重。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受老的传统的影响,部分教师还一直把眼光盯在学生的考分上,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学生能考出好成绩,教师便对学生重重加码:内容上多讲,上课和补课时间延长,作业量加大。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自我认知和认同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建立自我认知和认同。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这种内省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自我怀疑、自卑感或者自我否定。

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促使他们采取一些不良行为,比如逃避现实、寻求刺激或者通过攻击他人来减轻自我压力。

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相反,如果家庭关系紧张、沟通不畅或者存在家暴等问题,青少年可能会陷入情绪困扰,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同伴压力和群体效应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受到同龄人的影响更为显著。

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给他们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群体性行为问题。

在一些团体中,青少年可能会受到同伴的负面引导,比如模仿不良行为、加入违法团体等。

群体效应使得一些本来无恶意的个体也会加入进去,形成了所谓的“集体无意识”。

媒体影响和信息过载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青少年容易深陷于信息过载之中。

各种虚假信息、负面新闻、不良影视作品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

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可能导致青少年缺乏现实生活中应对问题的能力,产生社交恐惧症、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针对上述心理因素带来的青少年行为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首先,家长应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亲密稳固的亲子关系;学校和社会机构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媒体也应注意内容规范,避免传递消极不健康的信息。

综上所述,青少年行为问题往往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而导致的。

浅析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等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为了落实和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的同时,要研究青少年偏常心理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究预防未成年人不良心理与行为产生的措施,探索偏常心理矫正的对策,真正实施教育保护。

挽救一个孩子,同造就一个人才同等重要,挽救一个孩子能拯救一个家庭、稳定一个社会区域,能为社会减少一份消极因素,消除一份隐患。

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违法青少年把他们的违法行为延续到成人以后,从而真正成为对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分子。

工读学校是对青少年品德行为偏常甚至出现违法行为而进行早期预防、干预的主要阵地,能有效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公民,在社会发展和犯罪控制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全面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维护普通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既有现实意义更有长远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时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生理上的快速发展与心理发展表现为不平衡的状态。

他们正处在高度社会化阶段,正处在自我认同、自我确认阶段,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强;自我意识能力差,易受外在条件影响;自立和结伴要求强;感情易冲动,易走极端。

而问题少年的心理偏差常常表现在:厌学贪玩型、物欲型、轻度的性欲型、哥们义气型。

经过对工读学校96名学生的调査分析,提出心理偏常青少年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家庭是预防问题少年心理行为偏常和违法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事实证明,家庭是预防问题少年心理行为偏常和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是起点也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健康导读: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一、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原因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和宣泄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造成性格扭曲、精神压抑等现象频频发生,甚至有些心理问题已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1、从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看。

关于学校要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吁已有很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法规。

但是,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未列入教学计划之中,许多的中小学还没见什么响应。

一般的中小学教师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很清楚,对心理保健与心理咨询的知识也知道甚少。

2、从社会用人机制看。

从目前社会的用人机制看,主要注重的是学历水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身体状况,很少有用人单位考虑被录用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这样难免导致人们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

3、从学校教育评价看。

学校教育应该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评价标准。

但从传统教育价值判断标准看是以知识接受的多少、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能力,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考核教师的水平。

对学生思想的评价强调的是以社会进步为本位,以满足国家的需要作标准,忽视了以主体性为本位,扼杀个人的需要;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注重的是科学价值,忽视人文价值,从而偏离了它以人性发展和个人需要为最高使命的宗旨。

4、从教师教育观念看。

长期以来,教师关注的往往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忽略了情感因素;教学过程讲究的是科学性与严密性,而缺乏教学的民主性与平等性。

教师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行、道德情感、生活能力、意识观念、人际交往等的培养至今却未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5、从家长养育子女看。

如今,大多数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疾病和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不大重视。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背后的原因剖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背后的原因剖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背后的原因剖析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离不开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本文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剖析。

一、学业压力过重学业压力是当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中学生面临着日益繁重的学业负担。

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各类考试的压力,往往让学生感到无休止的紧张和焦虑。

经常加班加点的学生无暇放松和休息,长期紧张的学习状态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加重。

二、家庭环境不稳定家庭环境是塑造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能有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然而,一些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并不理想,家庭成员之间常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家长的不关心和不支持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种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三、社交压力日益增加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业压力和社交压力并存的阶段,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面临来自同学、老师和社会的各种压力。

班级竞争、同学关系的复杂性、社会评价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冲击。

这些社交压力使得学生更加焦虑和自卑,加重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四、缺乏情绪调节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情绪调节的能力。

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中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地应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和挫折。

他们往往没有有效地释放负面情绪的途径,久而久之,情绪积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爆发。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至关重要。

五、虚拟世界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学生渐渐迷失在虚拟世界中。

他们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平台,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和获取快乐,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能力减弱。

虚拟世界的影响不仅让中学生更容易陷入孤独和自卑的情绪,还可能诱发网络成瘾等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微山县昭阳一中赵福常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受教育局领导的委托,今天能在这里与各位仁人同行一起探讨青少年心理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我既感到高兴又觉得惶恐。

高兴的是领导给了我们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畅所欲言的谈谈各自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经验和困惑;惶恐的是由于我认识的局限,怕我的肤浅的观点耽误各位的宝贵时间。

在这种矛盾心情的驱使下我恳请各位老师对我所讲内容的错误和不足给予热心的指导。

我一九八七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同年分配到昭阳一中任教至今。

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接触过多种类型的学生,接待过多种表情的家长,处理过多起棘手的学生逃课、上网、打群架、早恋等事件,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几乎被家长放弃的孩子。

每当想起这些画面,我的心情就久久难以平静。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有一位学习基础很好的学生在考卷上写下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泥巴无奈;老师压师母、师母压床、床压地、地动山摇”的对联。

当这样一张试卷摆在我们面前时该怎样处理呢?还有一位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迷上了网吧,成绩急速下滑。

当老师第N次把学生从网吧找回来时,家长是彻底的失望了:老师,我把他领回家养鱼去吧。

面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我们又当如何呢?还有一位同学,大白天在离厕所几米远的校园里小便。

被老师发现后怒气冲冲的带到了我面前。

这样的事情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面对学生中千变万化的问题行为,我始终把握一个宗旨---遵循教育之道、谋求教育之法。

在这里所说的道即规律性。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么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道”又是什么呢?----任何一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受一个或几个浅层的或深层的心理因素的支配。

那么怎样把握这些心理因素呢?那就要了解一下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原因及解决方法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原因及解决方法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原因及解决方法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同时也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行为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许多青少年会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如不良习惯、逆反心理、学习压力等。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原因1.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家庭存在紧张冲突、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或过低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

2. 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学校环境的良好与否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学业竞争激烈、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压力,导致其出现问题行为。

3. 社会影响因素社会的价值观念、媒体的影响等也会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媒体对暴力或不道德行为的渲染,容易引导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

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解决方法1. 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青少年正确行为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积极的引导和榜样。

父母应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并制定合理的期望。

2. 学校教育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引入心理辅导、情绪管理等课程,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此外,学校也应严格管理,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

3. 社会共同关注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青少年问题行为,建立健康的社会风气。

媒体应更加注重正面价值观的传递,减少负面影响。

社会组织和公共机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青少年参与有益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责任感。

4. 个人成长青少年本身也应对自己的问题行为负起责任。

他们应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压力,争取得到适当的支持与帮助。

结语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

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交压力等方面阐述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家庭环境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1)家庭亲密关系的缺失:如果青少年与父母或其他亲近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或疏离,缺乏情感的表达和沟通,可能会导致他们感到无助和内心空虚。

(2)家庭不和谐或冲突:常见的家庭冲突、离异或家庭暴力等问题会对青少年造成心理创伤,对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家庭经济压力:贫困或经济困难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青少年感到无力应对生活的各种压力,甚至出现自卑、焦虑或抑郁等问题。

2. 学校环境学校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学校环境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1)学业压力:过重的学业负担、升学压力和竞争激烈的学校氛围可能对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2)学校暴力和欺凌:在学校遭受欺凌和暴力的青少年会感到孤立、无助和恐惧,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3)师生关系:缺乏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支持网络会使青少年感到与他人疏离,增加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3. 社交压力社交压力是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原因,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引起心理问题的社交压力因素:(1)同伴关系问题:长期缺乏良好的朋友关系或遭遇同伴的排斥、孤立,会使青少年感到痛苦和无助,容易陷入心理问题。

(2)社交媒体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社交压力,他们常常面临着追求虚幻表象的社会认可,这可能使他们产生焦虑和自卑等问题。

(3)自我身份建构: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正在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对于社会的期望、家庭的期望以及自我期待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总结: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交压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解读青少年心理问题

解读青少年心理问题

解读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环境的变化,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扰和挑战。

本文将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展开解读。

1.背景和原因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问题易发的时期。

一方面,青少年面临身心发展的快速变化,他们体验到的压力与挫折难以应对;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也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精神负担。

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深远影响。

2.焦虑与抑郁焦虑和抑郁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青少年在面临升学、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变化等问题时,常常感到无助和压抑,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这种负面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解决,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3.自尊与自信自尊和自信心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青少年正处在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任何对个体自尊和自信心的伤害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成绩不理想、外貌缺陷、人际关系问题等都可能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4.沉迷网络和游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沉迷网络和游戏问题也日益突出。

长时间的电子产品使用会引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压力增加等心理问题,而沉迷网络和游戏更会让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5.人际关系问题青少年正处在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人际关系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巨大。

例如,缺乏社交技巧、遭受欺凌和排斥、朋友间的冲突等都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6.家庭教育和关系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积极的亲子交流、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健康的家庭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塑造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7.应对策略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挑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在解决心理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综合的应对策略。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修改版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修改版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修改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青少年时期是个错综复杂的阶段,他们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然而,近年来,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教育系统注重成绩排名,要求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色。

许多学生感到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常常面临着长时间的学习、考试和应试。

为了应对高学业压力,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和失眠等问题。

他们可能感到身心俱疲,无法应对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二、社交媒体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社交网络平台。

他们在这些平台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频繁比较自己与他人的生活。

不可避免地,这将导致自我价值感的下降和对自身外貌的不满。

同时,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和虚假信息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受到欺凌,被负面评论所伤害,或者受到误导性的信息影响。

三、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一些家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冲突频繁或过度保护等问题,这可能导致青少年感到孤立、无助和紧张。

此外,家庭的经济困难也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四、社会变迁社会变迁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稳定与否、社会的竞争等因素都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例如,社会竞争激烈使得青少年面临着就业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失望、无望和无法应对。

解决方案:1. 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

教育系统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课程,帮助青少年了解和应对压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2. 建立健康的社交环境社交媒体平台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解析与干预

心理学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解析与干预

心理学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解析与干预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负面行为表现,包括但不限于违法犯罪、学业问题、人际关系困扰、情绪调节困难等。

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对青少年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威胁。

因此,心理学的解析和干预对于帮助青少年走出问题行为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学解析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原因1. 生理因素:青少年期是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大脑神经回路的发展,都可能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

2. 社会因素: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接受的教育、家庭关系、同伴交往等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暴力、家庭不和谐、同伴压力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

3. 心理因素:青少年常常面临学习压力、自我认同和自我探索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问题行为的发生相关。

二、心理学干预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方法1. 心理评估: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包括个体特点、家庭情况、社交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以便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和特点。

2. 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内心疏导情绪,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 行为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罚机制,引导青少年调整问题行为,提供正面激励和支持,建立适当的行为模式。

4. 心理训练: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情绪管理等心理训练,帮助青少年掌握自我调节的技巧,增强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5. 家庭参与:家庭在青少年问题行为干预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家长进行沟通、培养积极育儿方式,为青少年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指导。

6. 社会支持:将青少年问题行为干预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机会,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关注和解决青少年问题。

三、心理学干预实例以A同学为例,他在学校表现出攻击行为,经过心理学干预团队的评估发现,他在家庭中受到了亲子关系不和谐和同伴欺凌的影响,内心充满愤怒和无力感。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大成因:(一)学习压力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有两种现象:一是恐惧,二是厌学。

目前,虽然都在谈“减负”,但学生的课业任务仍旧繁重,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在咨询中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每当考试来临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

厌学则是目前中小学生>学习活动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

来自心理咨询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要求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青少年中近三分之一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一份来自“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课题研究组的调查报告也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不明显,压力大48.52% 同学之间竞争太激烈,学习氛围紧张18.25%某门课程难以学会,自信心丧失63.48%睡眠严重不足,考前焦虑78%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太高,总怕父母失望33.56%不能适应老师的授课方法14%老师对我有成见,偏心5.55%缺乏明确的目标,觉得学习的意义并不大13.93%个人性格有缺陷,不能很好的融入班集体,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及其它6.5%(二)教育缺失1989年月日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会上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一是学术性通行证,二是职业性通行证,三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

这三张通行证实质上是一张心理素质性的通行证。

会议通过了“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体系要进行以下一些重点转移:①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②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③学会算术学习,促进对学习的爱好,以便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④强调个人的发展:自知、自尊、自信;⑤促进人际关系,支持年轻人发展与他人联系的能力等等。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精)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精)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想和矛盾对在校中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正直成长中的中学生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之中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和集中于青春期的各种冲突,使中学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甚至是非常严重的。

以下是本人对中学生中常见的6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对策的分析。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贪图享乐心理现在有不少中学生认为“享乐主义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艰苦奋斗是上一辈人的事,与我们这一带人毫不相干”。

于是就追求享乐、贪图安逸,追时髦、摆阔气的不良风气在学生中越来越严重。

这种思想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不爱劳动,怕脏怕累;好吃零食,花零钱多;衣着讲究,互相攀比。

2、惟我独尊心理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愿望的实现中,处处都得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

在处世中,只能别人关心他(她),他(她)却不知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不了,就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逆反心理中学阶段由于年龄的特点,不少学生因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纪律要求消极抵抗。

4、自卑心理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

于是自认为低人一等,不可救药,变得心灰意懒,消极颓废,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还有部分中学生没有某些缺陷与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

5、惧怕心理就中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优等生惧怕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的现象;就中学生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语文或英语、惧怕使父母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突然衰退等现象。

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探索背后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探索背后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探索背后的心理原因近年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愈发引起广泛关注。

就算是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们,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例如攻击性、冲动行为、违法犯罪等。

虽然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外界环境或者学校教育的问题,但其中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同样值得我们进行探索。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正经历着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身体发育期的改变引发了内分泌激素分泌的增加,这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影响。

这种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易怒和冲动行为的增加。

因此,青少年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和攻击性的行为。

此外,青少年正处于寻找自我身份和认同的阶段,他们在与他人建立关系、处理社交问题和获取朋友圈的同时也在探索自我。

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

他们有时会通过特立独行、违反规则或违法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寻找存在感。

压力是青少年行为问题背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以及未来规划的压力的增加,青少年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

在应对这些压力时,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消极的行为逃避现实,例如沉迷于网络游戏、吸烟、酗酒以及滥用药物等。

这种行为不仅给青少年自身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困扰。

此外,家庭环境也是青少年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之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主要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质量和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有着深远影响。

如果家庭缺乏温暖和支持,或者存在家庭暴力和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青少年就容易产生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对于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青少年的行为问题还和其他各种心理原因密切相关,例如自尊心低、自卑感、情绪障碍、学习困难、家庭变故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

为了解决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我们应当重视心理原因的探索和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微山县昭阳一中赵福常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受教育局领导的委托,今天能在这里与各位仁人同行一起探讨青少年心理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我既感到高兴又觉得惶恐。

高兴的是领导给了我们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畅所欲言的谈谈各自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经验和困惑;惶恐的是由于我认识的局限,怕我的肤浅的观点耽误各位的宝贵时间。

在这种矛盾心情的驱使下我恳请各位老师对我所讲内容的错误和不足给予热心的指导。

我一九八七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同年分配到昭阳一中任教至今。

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接触过多种类型的学生,接待过多种表情的家长,处理过多起棘手的学生逃课、上网、打群架、早恋等事件,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几乎被家长放弃的孩子。

每当想起这些画面,我的心情就久久难以平静。

有一位学习基础很好的学生在考卷上写下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泥巴无奈;老师压师母、师母压床、床压地、地动山摇”的对联。

当这样一张试卷摆在我们面前时该怎样处理呢?还有一位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迷上了网吧,成绩急速下滑。

当老师第N次把学生从网吧找回来时,家长是彻底的失望了:老师,我把他领回家养鱼去吧。

面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我们又当如何呢?还有一位同学,大白天在离厕所几米远的校园里小便。

被老师发现后怒气冲冲的带到了我面前。

这样的事情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面对学生中千变万化的问题行为,我始终把握一个宗旨---遵循教育之道、谋求教育之法。

在这里所说的道即规律性。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么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道”又是什么呢?----任何一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受一个或几个浅层的或深层的心理因素的支配。

那么怎样把握这些心理因素呢?那就要了解一下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

第一部分: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一、青少年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规律。

青少年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受自然条件、家庭生活、营养条件、体育运动、疾病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差异。

但是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还是客观存在的。

它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规律生长发育虽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他还是可以分为不同的发育阶段。

根据这些阶段特点,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几个年龄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二)身体各系统发育的不均衡规律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

5-7岁时发育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

此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7-20岁之间脑的重量仅增加10%,但是随着大脑细胞不断地进行复杂的分化,机能也随着提高。

身体中的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其形态指标的发育曲线基本一致,呈波浪式上升。

而生殖系统的发育最晚,10岁之前几乎看不到发育,当身体发育进入青春期后才迅速发育。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展,最后兴奋和抑制达到平衡。

进入青春期后,在垂体和下丘脑的作用下促使性腺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使异性之间互相吸引,进而完成种族延续的伟大使命。

二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青少年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亚成熟状态。

成人感和亚成熟状态是造成青少年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始终处在一个矛盾的过程中,这种矛盾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亚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身体的急速生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

有了成人感便要求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

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实际上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亚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亚成熟状态的矛盾。

这是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2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约束,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定权。

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3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心理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由于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所致。

另一个原因是这时的他们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

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备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

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

其实他们也希望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谈吐心声。

4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青春期儿童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

如果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成就感。

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

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直低沉沮丧。

第二部分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心理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持续时间、症状强度、影响深度和广度等。

如果持续时间长、出现明显的社会功能退化,并泛化到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许多领域,有的甚至导致躯体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可以认定为严重心理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严重程度上是有层次的。

在这里我想通过我平时接触的几个案例来说一下青少年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比如情绪问题、学习问题、人格问题和交往问题等。

一自我意识的表现[案例一]您知道吗?最近我非常高兴;首先,我们的地理老师终于认识我啦!我是多么庆幸啊!师生那么久,她终于在课上叫我的名字啦!您知道吗?以前我们的地理老师只认识我们班的第一名和一些上课总爱捣乱的同学,无奈,有时候上课我想回答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下面做一些小动作或故意装听不见,她准提我。

这下好了,老师终于知道我的名字了,我也因此在课上打开了话匣!还有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终于对班里那些垃圾进行处理和整置。

虽然效果不太理想,但也是使我们不至于那么放纵了。

“心灵驿站”,希望你给我们打开的是一扇明亮的窗口,至少让我们感到教育界还有亮点,还有值得我们信懒的一扇窗。

您知道吗?我非常的尊敬您,每次看到你,都仿佛是“包青天”在世,这是我最敬佩的一点。

一直忘不掉的是前几天您在校门口问我怎么回家,而且还说那路口有小车,虽然我不知道您出于什么目的,但我非常感动。

那是从未有过的。

愿您天天快乐!致此敬礼!分析:这是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过分的自我关注”。

只要社会上有两个人存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向他人表现自己。

青少年希望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他人面前充其量显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钦佩,这本是无可非议的。

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里,介绍自我,推销自我,本身就是自我力量的显示,是自信的反映。

然而在很多青少年身上常常会出现过分关注自我,过分表现自我的现象。

其结果,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反而会成为他人的笑料。

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过分的自我关注外、还经常会出现幼稚型、过度敏感、过度独立、过分自尊、过分自责、过分自我掩饰、强烈的无能体验等。

二、情绪问题(厌学、抑郁、焦虑、恐惧、易怒)[案例二]老师您好!我是七四班的学生,我想把自己的烦恼向您诉说一下。

我目前还没交伙食费,不是因为没有那110元而是因为要妈妈的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在校学习成绩不好要钱怪行。

这次的车费也是从零用钱中扣出的20元,和上星期剩余的10元,现在我的钱只有5元,过船的钱也不够,也没有打针。

我不敢向爸妈要钱,他们在地里辛辛苦苦的挣钱,而我却在这儿轻轻松松的花钱,每次都没向妈妈要过伙食费,都是她自己问我。

我现在学习这么差。

怎么能对起在家劳动的父母,我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给我钱,难道就是因为我是他们的女儿吗?现在我没脸向父母要钱,所以我得省着点,只有在外面吃才能省钱。

我对不起爸妈,对不起他们。

在家时,可以给他们分担负担,在这儿却不能,我真的好无用。

我也想过认真学习,可现在成绩一点也提不上去。

我忧愁……学生希望你能给我合适的答案,让我不再烦恼。

分析:这是一起因过度自责而导致的心情抑郁青少年的抑郁心理通常表现为:经常性的情绪低落、敏感多愁善感,少言寡语;注意力经常难以集中,兴趣减弱,成绩不降,容易疲倦、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等。

经调查研究指出:抑郁在8岁以下儿童中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学生中,一般女生多于男生。

[案例三]老师您好:上次我寄过的信你看了吗?这次我给你写是为了让你帮我办烦恼解散一下。

烦恼每个人都是有的,但是我的烦恼非常多。

每次都装在了肚子里。

现在我要向你说说。

第一方面: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不自觉,老师不再的时候,说话的声音非常大,捣坏了我们的学习。

而且还在课堂上骂一些不让人听的话。

一有人管,有些缺德人觉得没有给面了,便打便骂。

这些行为给班级带来了不利影响!我自己有时在想,这样的班级一直下去,将会带来一个怎样的情形?第二方面:家庭里(伤心)自从奶奶去世以后,我的身体天天在减少,而且每天吃三餐,现在变成两餐。

而且吃的特别少,你可能拿到后在想什么呢?因为奶奶是我的第一位“老师”自从妈妈生下我以后,便和爸爸上船了,奶奶便收养了我。

虽然父母是我的亲人,但我却想不开,却对他(她)们产不了什么好感。

每当放学,总是慢慢吞吞地,你想和他(她)们说话。

一位亲人死去,却给我带来了烦恼和伤心。

你能告诉我怎样去面对他(她),怎样去和交谈。

就此停笔节日快乐一个伤心的女孩分析:这是一个由于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原因引起抑郁的伤心女孩,她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让家长配合,给孩子讲清道理,给以真诚的关怀、温暖。

三异性交往[案例四]敬爱的老师: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消除不掉的包袱。

它太沉重了,累得我喘不过气来。

也许你觉得我过于不正常的,我,我……在我刚进入初中的时候,我认识了他,他忠实可靠,长的也特别帅,我和他交上了朋友。

后来渐渐的彼此对对方有了好感。

后来正巧XX转到了这个学校,我和XX关系不错,他也认识XX。

然后他让XX传递我们之间的秘密。

我渐渐的陷入了这个泥潭。

后来我们开始交往关系相当不错。

他因此对我特别好。

我认识了三年的某某他也认识,后来他渐渐学会了吸烟、喝酒。

因此我不再理睬他,所以我和他关系破裂,但是我觉得缺了他生活没有了任何意义。

现在他喜欢我们班的另一个女孩了,所以希望您能帮我渡过难关!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青春期恋爱”案例渴望与异性同学或朋友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