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5篇

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5篇

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5篇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

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1【知识梳理】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兴起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对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为其提供重要前提。

(2)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的推动。

(3)古希腊社会经济发达,政治制度先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先哲们勇于探索、思辨。

2.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主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

3.思想主张:(1)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3)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判断,不应强求一律。

4.地位:(1)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但忽视了伦理道德。

二.美德即知识1.苏格拉底研究的主题:认识人,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2.思想主张:(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知德合一"。

(3)善是人内在灵魂。

(4)教育与美德同样重要。

3.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的思想主张:提出"理想国"的学说。

地位: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例析

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例析

2019摘要: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历史教科书本身在德育功能方面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作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在历史教师的史德是渗透德育的关键;在历史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德育渗透;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对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中学生历史中有着许多优秀的道德思想,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影响至今,尤其是对今天的青少年的道德培养很有借鉴价值。

我在历史教学中也在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在与大家分享的同时,期望得到广大同仁的指导。

一、历史教师的史德是渗透德育的关键要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历史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史德。

首先,要有心,对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有德,做心灵美的历史教师,才能培育出心灵美的学生;再次,要有识,即要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知识;最后,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才能形成历史教师良好的史德。

二、循序渐进地进行德育渗透1.要精心设计德育目标和计划。

目标要定得准,求实忌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莫以“德”小而不为。

计划要切实可行,要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思想品德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恰当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计划。

2.要体现德育渗透的特殊性。

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就是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每一堂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量不一定也要大,但一定要有。

在讲述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一课时,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我给学生出示并介绍了美国《时代周刊》1978年到2018年的四期封面,然后提出问题,“透过这本西方杂志,我们见证了中国40年的沧桑巨变。

中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

中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

中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人才定向的作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教学基本任务之一”。

因此,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德育的重任,它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不断地发掘历史学科中的德育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进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案例。

一、强化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是把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授,寓德于教,让年青一代从小就树立起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团结的信念,产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建立统一、繁荣、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努力。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长期共同的愿望。

中国各地远古人类都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这些地域性的远古文明各具特色,在漫长岁月中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灿烂的文明。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本课主要授课内容是讲述两宋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时战时和的局面。

在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中,我突出了两方面:一方面我考虑到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抗金将领岳飞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掌握岳飞的抗金事迹,分析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爱戴的原因,理解岳飞身上所具备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我在本节课的结尾部分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反映两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图片和文字史料,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高中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进了中国历史,也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但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道德素养又如何呢?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工业盐等食品污染让“偌大的中国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餐桌”。

假冒伪劣品无孔不入,“山寨”版流行到了大街小巷。

这一切都在冲击着道德的底线,我们不禁为这个国家担忧。

要想使中华民族真正强大,国民素质和道德的提高迫在眉睫。

学校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而学科教育则是其突破口。

我们每个学科的教师如何迎接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现在,随着学校教育对道德教育反思的深入,越来越强调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

所以,采取不同措施强化不同形式的道德教育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取向。

学校要由小学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教育。

初中开展“尊师爱生文明礼貌行为”教育,用学校的广播、橱窗、黑板报、活动课等宣传工具进行实例宣传,制定相关的科学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管理的教育方式。

可以说,经过小学、初中的德育教育,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已经形成。

高中是道德标准的强化时期,高中生已有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以往形成的道德观念往往会被现实所左右。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深化学生的历史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把德育渗透其中。

历史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优秀人物、优秀事迹、优秀思想等都是我们拿来直接教育学生的典范;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历史责任感的教育都将通过学习最终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努力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挖掘历史学科中丰富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实例,使学生在深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生活、处事,做人,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学案例引言:历史学科是一个教育功能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就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然而,要实现这个教育任务和目标,我认为教师需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可行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还要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

初中世界史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许许多多鲜活的历史人物,丰富震撼的历史事件,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和发人深省的历史哲理。

二十世纪既是人类高速发展的时代,令人欢呼雀跃备受鼓舞,同时又是人类一个大破坏大恐怖的世纪,其中两次世界大战就爆发在这个时候,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民族矛盾,种族屠杀更是层出不穷。

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历史事件,如何正确认识人类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我们历史课堂当中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下面我以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课为例,就德育教育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过程:一、体验历史真实,抨击反动统治1.历史图片再现历史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本节课在导入时用到“勃兰特惊世一跪”和“东史郎鞠躬道歉”两幅图片,学生由观察生兴趣,由兴趣生疑问:前西德总理为何要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馆前?日本老兵又为何要对中国人忏悔谢罪呢?他们的这种做法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由此导入课题“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既顺理成章,又牢牢吸引住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接下来的正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勃兰特和东史郎这种勇于改过的作风还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对同学们以后的为人处事起到良性影响。

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

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

体现德育的高中历史教案——《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事件。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2)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导入新课。

2.讲解抗日战争的原因(1)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

(2)分析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

(3)分析国内外形势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3.讲解抗日战争的经过(1)介绍七七事变。

(2)讲述南京大屠杀。

(3)分析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讲述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4.讲解抗日战争的结果(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5.德育教育(1)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爱和平,维护国家主权。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6.课堂小结(2)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7.作业布置(1)熟记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一、抗日战争的原因1.日本侵华的原因(1)日本国内经济危机。

(2)日本军国主义扩张政策。

2.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1)国民政府对抗日态度的转变。

(2)国民政府抗战政策的制定。

3.国内外形势对抗日战争的影响(1)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2)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抗日战争的经过1.七七事变(1)事变经过。

(2)事变影响。

2.南京大屠杀(1)大屠杀经过。

(2)大屠杀的影响。

3.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统一战线的建立。

(2)统一战线的意义。

4.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1)平型关大捷。

(2)台儿庄战役。

(3)百团大战。

三、抗日战争的结果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力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渗透功能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渗透功能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渗透功能摘要:高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德育渗透功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

本文从历史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当前一线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功能的策略和方法入手,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以便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德育主渠道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眼界格局。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新课程立德树人道德品质“立德树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这个时代留给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课题。

一所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德育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思想与道德成长的关键期,如何充分认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实现如何“教”,如何“育”的问题,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

现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德育渗透功能浅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历史教学作为德育阵地的必要性1、德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在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球上,全面落实好“育人为先,德育为首”培养充满斗志和朝气,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强大支撑。

德育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德育教育是促进个体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德育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此外,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等。

对于一个生命个体而言,德育教育影响“人”的成长全过程。

高中学生处于16-18周岁,恰是三观形成关键期,高中阶段德育渗透的强与弱将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学生未来成长路径及生活价值观和幸福感,它是促进个体个性化和社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3、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神圣使命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上,充分认识到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了解世界的动荡发展与和平未来,逐渐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操,逐渐具备一名现代公民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

高中历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高中历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o! ! _◇江苏省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 胡友勋“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历史既可以明得失、定信仰,也可以扩眼界、增见识。

可以说,历史学科是培育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

我们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发挥出德育素材的潜在价值,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助力学生成长和学习,最终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德育素材的挖掘我们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梳理其中的德育素材。

高中历史教材中德育素材众多,可按章节顺序进行整理,梳理出其中的德育内容。

也可以从德育内容出发,打破教材章节进行整理。

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内容为例,该单元包括三课。

第一课是“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抗战的意义,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

尤其是通过学习相关史料,学生能培养爱国情感、家国情怀,增强和提升使命感、责任46··感。

第二课是“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在抗日中的表现,学生能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中国抗战史、世界抗战史,能够认识到中国抗战对世界抗战的贡献,从而形成局部影响整体的意识;通过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能够形成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第三课是“人民解放战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感受统一的重要性,形成爱党、爱国的思想。

通过学习该单元,学生能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从中能够看出,教材中包含许多德育素材,只要能合理挖掘,灵活利用,就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渗透德育的措施(1)从素材入手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内容为例,该课的主要内容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文革”、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摘要】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

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

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局部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

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高中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而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社会主义新人,教师首先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其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在教学中,要运用这些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青少年学生,让他们坚信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开展中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育的精髓是思想道德教育,是“身心既善且美〞的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开展的人的核心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首要地位。

历史课程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最好教材,我们应该通过历史课教学,不断地让青少年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运用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崇高品格,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到达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思想品德。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案例):第一节《鸦片战争》师:1799~1839年英国对华鸦片输入呈现出什么态势?生:迅猛增长。

师:是什么驱使着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而且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进行武装走私?生:巨额的利润。

师:对。

问题是,对于万恶的鸦片贸易,英国政府没有加以制止,而是采取了鼓励政策。

这又是为什么呢?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

师:这就怪了。

英国是工业国,我国是农业国。

为什么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还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多媒体显示《天仙配》画面和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师: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个唱段。

从这四句唱词中你能看到什么?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家庭生活状况。

生:说明当时中国很穷,老百姓没钱买东西;而且老百姓没有消费的愿望。

师:你们觉得当时中国人的这种生活状态和中英贸易状况有没有关系?为什么?生:中国人可以自己生产,用不着买。

生:连想都没想到去买。

生:中国人穷,买不起。

师: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英国的商品,主要是棉布等工业品在中国很难卖出去,而相反,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却在英国人中很受欢迎。

这样,就形成了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反而处于出超地位的状况。

为了扭转这种贸易状,英国人找到了鸦片。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综合反映,是对内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任何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自守就不可能。

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后,愚昧无知。

这是我们从历史中应该汲取的教训,“读史使人明智”。

果实标本;师生探讨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屏幕呈现鸦片输入相关的图片、文字及数据)师: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灾难,请大家描述一下鸦片的大量输入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生:鸦片的输入会引起银荒兵弱,使国家的财政陷入困境,军队丧失战斗力,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德国思想家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 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价值,它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把握德育目标,发掘德育渗透的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灵活渗透到教学中。

以下本人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浅谈发掘不同素材渗透德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一、树立德育渗透意识,积累德育渗透素材“教之道,德为先”。

教师首先要树立德育先行意识,将德育目标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备课时,应先注重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把握;在准备教学活动时,要考虑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在知识传授中,适时运用积累的素材,通过生动的描述,使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得以发酵,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在学习历史中接受德育教育。

其实历史教科书本身就是一部德育教材,其中的德育渗透素材比比皆是: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有才华盖世的李清照留给我们那铿锵有力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循循善诱,即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结合时政消息,进行德育渗透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就是说,由于历史记录尊重事实,不隐恶,不溢美,那么历史学的警醒、育人功能必然彰显。

因此教师必须把历史讲得更贴近于现实,与时俱进,做到历史与现实、智育与德育的完美交融。

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呢?其实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这样的生成性资源:即适当运用时政消息作为德育渗透的素材。

2014 年“香港占中事件”把香港的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也将学生为何参与政治事件的问题反思展现在国人面前。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准则 。历史 唯物主义 是思想道 德教 育的基点 ,其 他一 切方 面 的思 想政治 、道德教 育只有 在历史 唯物主义 指导下 ,才能保 证其 正确性 与科学性 。历史 唯物主 义的基本 观点 ,诸 如阶级 与 阶级斗争 观点 ,生产与生 产关系 、经济基 础与上层 建筑 的 辩证 关系 ,劳动观 点与人 民群众创 造历史 的观点 ,对 学生 科 学 的世界观 形成有 重要 的作 用 ,是 学生确立 无产 阶级世界 观 高中历史教 学德 育教 育的必要性 历 史 学科 的要 求 。历史 学 科 的 目的不 仅让 学 生 了解 历 与树立共产 主义信念 的基础 。 史, 更是 为了帮助学 生塑造正确 的世界观 、价值观 。高 中历 史 灵 活采 取多种 可行 的方式进行 道德渗透 。实 践活 动法 是 《 课程标准 》中, 强调历史教育 的育人 功能, 尤其是对学 生的情 教 师 组织 学 生参 加 一 定的 实 际活 动 ,在 行 为实 践 中 锻炼 思 感 、态度 、价值 观的 培养 。高 中历史教 师应该 积极的 在教 学 想 ,培养优 良品德 和行为 习惯 的方 法 。课堂 教学 是对学生 进 中渗透德育教育 , 这样才能够满足历 史这门学科 的需求 , 也才能 行 道德教 育的 主要 途径 , 课 外活动 则是课堂 教学 必不 可少 的 够满足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 。 延 伸和补充 。实践 证 明 ,单凭课 堂教学进行 德育 教育是远 远 培养 中学生综合 素质 的要求 。历史学是 一 门人文科 学, 学 不够 的 ,必须 开展 丰 富多彩 的实践活动 。例如可 以组 织学生 历史 对于提高 人们的 人文素养 、思想境 界 、完善人格 、陶冶 编写家 乡史 ,组织 学生参 观访 问家 乡的古迹 、遗 址 、革命 遗 情操 、塑造美好 的心 灵 、学 习做 人 的品格都 有潜移默 化的作 迹 、 自然景观 等 ,让学 生 了解 家乡 的过 去和 现在 使他 们对 自 用 。青少 年是祖 国的未来, 肩 负着建设社 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的 己 的家乡产生 热爱之 情 ,进而 发展成为 一种 对 自己祖 国最真 重任 。青 少年 的综合 素质, 关 系到 国家 的前途和 民族的命运 。 挚 的爱 。这样 的活动 既有 利 于学生有兴 趣学 习历 史 ,又有利 所 以, 我们 应在课堂教学 中渗 透德 育教育, 培养 适应形势发展 的 于培养他们的爱 国主义热情 ,效果 比单 纯的课 堂教育要好 。 高素质的接班人 。 “ 真理不辩 不 明” ,中学 生有着 旺盛的 求知欲 ,他们渴 对每个 历 史教 师 的要求 。古人 说 : “ 师者, 传道 授业解 惑 求真 理 ,反对 枯燥 的说 教 。历 史老 师可选择 课本 某些 重要 问 也 。”传道 即是进行 思想道德 教育 。历史教 育专家赵 亚夫 指 题 ,指导学生 学习课 内知识 、阅读 补充 材料 ,在掌握 一定 知 出: “ 为 什 么要 学 历 史 ? 为 了学 会 做 人 。”教 育 学 生 如何 做 识 的基础上 ,自己提 出问题 ,并以小组 方式 进行 研 究辩论 , 人, 学会做人这 是历史老 师的历史使命 。道德 教育 不仅仅是 学 使学 生逐步认 识正 确的观点 。在这 个过程 中老师 只是 其 中一 校德 育专职工作 者和班 主任的责任, 更是每一 个任 课教师 的职 个成 员 ,学 生可大 胆 阐述 自己 的观 点 ,这样 通过 亲历辩论 经 责。 过 ,学生获得 的思想 品德观 念是深 深扎根于 脑海 的 ,德育效 二 、在 高中历史教学 中渗透德育 的原则 果显然较好 。 循序渐 进原则 。德育是 一个 复杂 的过 程 , 要 循循 善诱 、 当然 ,中学 历史 道德 教 育 中有 效 的方 法 还 有情 感 陶 冶 潜移 默化 、 循序渐进 、长期坚持 , 不可简单化 。 法 、说服教 育法 、对 比分 析法 、情 景再现法 、史料 分析法 等 知行合 一原则 。要把共 产 主义思想 教育 与学 生行 为道 德 等 ,可 以说 是丰 富多彩 ,这些方法 同样也 能渗透 道德教 育 , 习惯 的养 成紧密结合 。思想 教育 的最后 归宿是道 德习惯 的养 只是需要教 师用心 去发掘 素材 ,精 心设计 ,真心 投入 自身情 成 和在 实践 中笃 行 ,把道 德知识 的学 习与社会实 践和 历史 学 感才 能获得效果 。 习结 合 起来 , 以激发 学生 的道 德情 感 、道 德 意 志 、道德 信 结合 学生 的现 实生活 ,引 导学 生进行 道德意 志和 自我教 念。 育 的培养 ,养成 良好 的道 德习惯 。历史 教学 进行 道德教 育的 实事求是原 则 。要 根据历史 教学 实际 ,选择 经得 起实践 最终 目的 ,是 养 成学 生 良好 的道 德 行为 习惯 。道 德 行 为 习 检验的内容 ,不虚美 ,不隐恶。 惯 ,需要 通过一 系列 的模 仿 、无数 次 的重复 、有 意识 的练 习 整 体性 、层 次性原 则 。德 育应使 学生形 成完 整 的道德素 以及与坏 的 习惯 势力作 斗争等 实践 活动 来培养 。其 中 ,意志 质 ,实践真正 的道德 活动 。道 德素质 包含道 德知识 、道德 意 品质 的锻 炼和 自我教 育起 着决 定的作用 。历史教 师要 善于将 志 、道德 情感 、道德信 念 、道德 行为 等要素 。思想道 德教育 历史榜样 的行 为规范 和学生现 实生 活中的行 为规 范有机 地联 的整 体性表现 在道德 素质诸要 素之 间比例平 衡 、各要 素不 可 系起来 ,指导 他们在 处理个人 与国 家 、集体 、 父 母 、同学 、 缺失 。思想道 德教育 的层次性 有两方 面 的含 义 :其一 是道德 亲友 的关系 以及在 自己的学 习过程 中学会处 世做人 。要从大 规范 、行为准则 本身 的层次性 。如有 社会公 德 、职业 道德 、 处着 眼 ,小处 人手 ,抓好符合 公德 的小 事 ,逐渐 明辨 是非 、 家庭 伦理道德 等 。其 二是学 生个体 品德发展 由浅 到深 、由低 习善成性 。 到高 、由他律 到 自 律 的层次性 。我们 应该根 据学 生的知识 水 平 、年龄特 征 、身 心特点进行 由浅 到深 、由易到难 的思想 道 德教育 。 三 、在高 中历史教学 中渗透德育 的策略 处理好 历史唯 物主义 和历史道德 教 育的辩证关 系 。我 国 中学 历史教 材是基 础的 马克 思 主义的 中国通 史与 世界 通史 。 历史 唯物 主义是教材 的灵魂 ,贯穿 于整个教 材之 中。 只有 在 历 史唯物 主义指导 下才 能对 历史 事件进 行归类 、 比较 、客观 分 析 ,才能揭示人类 历史 发展 的规律 ,提炼 出道 德行 为规 范

最全面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案例)(精华版)

最全面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案例)(精华版)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课题(教学案例):第一节《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夕世界形势及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统治;鸦片走私;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时空过程;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2.能力培养①通过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 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鸦片战争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史料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3.德育目标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之际,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开辟海外市场进行全球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讲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③通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课前准备利用电脑制作动态鸦片战争示意图,虎门硝烟电影录像片段、鸦片战争相关历史图片。

学生:组织学生做好预习。

如: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或“导学式”教学法,课前可将预习提纲和课上重点讨论的问题印发给学生,适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课是高中学段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与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战争的重点和基本的历史知识,开始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近代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教育。

2.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从起始年级抓起。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引言。

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历史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德育渗透是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设计。

1. 选材精准,在历史教学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教学材料,注重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的品德和行为,激励学生向优秀的历史榜样学习。

2. 引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

3. 融入现实,将历史事件与当下社会现实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探索。

1. 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全面提升。

2.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 案例式教学,通过历史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人们的启示和警示,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评价方式建构。

1. 考察学生的历史观和道德品质,通过学生的历史作业、课堂表现和思维导图等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历史观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情况。

2. 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通过学生的历史论文、课堂讨论和思辨性问题的解答等方式,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的提升情况。

3. 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参与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等方式,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升情况。

五、结语。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热爱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德育渗透升华历史教学

有效德育渗透升华历史教学

有效德育渗透升华历史教学第一篇:有效德育渗透升华历史教学有效德育渗透升华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指出“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性知识,有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有深厚民族根底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的民族胸怀”。

中学历史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教学在德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

一、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历史渊源悠长,文化繁荣昌盛,典籍连绵不绝,人才鼎盛辈出。

直到清朝中期为止,我国的文化,科技、经济一直都领先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有经典的儒家学说,有永世不倒的万里长城,有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有鼎盛的唐朝文化,有名誉海外的郑和下西洋,有辉煌的康乾盛世,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血泪和智慧才凝结出来的历史文明,这些历史文明对中华民族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重要的贡献,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

从古到今,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了大量的爱国英雄人物,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在祖国受到侵犯,人民遭到凌辱,民族处于危难时,他们发出了振聋发聩,感人肺腑的呐喊,并为之奋斗,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篇章,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如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以及一批批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崇高思想境界,无不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使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高中历史德育渗透计划

高中历史德育渗透计划

高中历史德育渗透计划篇一: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计划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计划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其特点是“渗透”。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特点与实际,研究其渗透的方法与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针对本学科特点,拟定本学科渗透德育教育计划如下:1、紧扣教材,自然渗透。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悄无声息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如果生拉硬扯,像贴标签一样贴上去,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其反作用。

2、把握学科特点,增强渗透的生动性。

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内容的生动性。

如:历史课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

3、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

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

总之,我们只有在平日的教学中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探索渗透德育的新途径,开创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篇二: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宋晓霞一、计划宗旨作为学科教师,不能只单纯地传授学科知识,而必须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在授业的同时传道,透彻地了解教书与育人、授业与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把学科中渗透德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归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

二、总体要求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要点及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本学期在历史教学中,着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知识。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案例

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案例一、教学内容:古代丝绸之路。

(一)教学过程。

1. 导入。

我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开启一场超级酷炫的穿越之旅,目的地是古代的西域,那可是个充满神秘和宝藏的地方。

”学生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2. 知识讲解。

我开始讲述丝绸之路的起源:“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汉朝有个超级有想法的皇帝,他觉得咱们大汉不能老是自己闷头发展,得出去交交朋友,顺便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啥好东西。

于是啊,就派了一个叫张骞的勇士,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张骞这一路可不容易啊,就像现在咱们玩冒险游戏一样,他要穿越茫茫沙漠,那里的沙子热得能把鸡蛋烤熟,还要翻山越岭,随时可能遇到凶猛的野兽或者不友好的部落。

但是呢,张骞凭借着他的勇敢和智慧,成功到达了西域。

”这时候有个调皮的学生问:“老师,那他去西域干啥呢?”我笑着回答:“问得好啊!他去西域就像是去开盲盒一样,看看有啥新鲜玩意儿。

他发现西域有很多咱们汉朝没有的东西,像好吃的葡萄、核桃,还有超级漂亮的丝绸织品。

而且啊,西域的人也对汉朝的瓷器、丝绸非常感兴趣。

这一来二去,大家就想啊,咱们为啥不建立一条专门的贸易路线呢?就这样,丝绸之路就诞生了。

”3. 德育渗透。

我话锋一转,开始进行德育教育:“同学们,你们看张骞,他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能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

这种勇敢面对未知、不怕困难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啊?就像你们在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不能一看到就打退堂鼓,要像张骞一样勇往直前。

而且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沿着这条路,东方的文化传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来到了东方。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

咱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身边有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我们是不是也要像古人一样,有一颗包容的心呢?”这时候,平时比较内向的一个女生小声说:“老师,我知道了,就像我们班新转来的同学,我们要欢迎他的不同之处。

德育元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元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论衡摘要:在新课改的视角下,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其中,德育一直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也就是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限于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教学重心放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在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增强德育元素的渗透。

文章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从讲解典型的历代先贤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深度挖掘教材入手,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有效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做到文化教育与德育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爱国精神作者简介:杨巍,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

(广东珠海519000)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0)32-0029-02德育元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杨巍一、认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不单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增强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新课改具体要求下,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而且需要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实现民族精神的培养和弘扬,增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教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发展以及德育方面的有效培养,导致历史教学失去其人文意义。

教师需明确历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相对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去思考、体会生活的价值,学会做人的道理,需认识到基础知识的教学与素质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要注重通过历史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除了可以体现其文化课作用以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树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科所涵盖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都可以成为德育教学的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