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TA0812005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资料

合集下载

继电器技术说明..

继电器技术说明..

∙继电器名词术语23印刷电路板式插入式及插座式快速连接式4∙要保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应小心避免继电器的掉落或撞击等机械故障。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继电器设置的外壳不要拆开,否则,将无法保证继电器的初始性能。

∙建议在标准温度、湿度和具有少量灰尘、SO2、H2S或有机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继电器,特别是在含有硅基树脂的环境中,极易造成触点失误,否则,应考虑优选塑封继电器。

∙线圈供电电源应达到规定的额定电压范围,直流线圈应以方波驱动,交流线圈以正弦波驱动。

∙确保线圈连续工作电压不超过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应避免触点电路的通断电压、电流超过规定值。

∙详细规范中所列出的额定通断功率及寿命只能作为参考,这是因为触点的物理、化学变化和触点寿命随负载类型和动作条件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负载类型及动作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事先声明。

∙不要超过样本中所列出的环境温度范围。

∙如用于自动焊接,应选用抗焊剂式或塑封式继电器。

∙当对塑封继电器进行清洗时,应使用氟里昂或酒精作为清洗剂。

∙对所有类型的继电器,都应尽量避免使用超声波清洗,这是因为超声波清洗会危害触点。

∙作为参考,对于快速连接式引出端的继电器,应配用标准的端子,使用的快速安装推力为4~7 kgf。

∙有些继电器在出厂时,外壳顶部的排气孔会封有透明胶带,当继电器安装完毕并在实际使用之前,应将透明胶带撕去,这样有助于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这一条特别重要:不能将继电器触点并联来切换大于一组触点切换能力的负载。

因为,触点接通、断开不可能绝对同步,这将导致由一组触点承受全部的负载而加速失效。

∙为保证正确使用继电器,请仔细阅读继电器详细规范。

56圈电阻)继电器即可以动作,但此时并不保险,其中驱动电压和电阻的变化以及温升等因素都可能使已吸合的继电器释放或不稳定。

因此,要保证继电器可靠工作,就必须使线圈中的电流值为吸合电流的1.5~2倍,而且,受环境温度或线圈自身温升的影响,线圈电阻大致以0.4%/︒C 的比例变化,这可能会使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发生变化;如果温度升高,则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会相应增大,对于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汽车继电器的介绍与检测课件

汽车继电器的介绍与检测课件

汽车继电器的应用和发展
汽车继电器的应用
汽车继电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系统中,如启动系统、灯 光系统、雨刷系统、空调系统等。通过使用继电器,可以实 现对这些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汽车继电器的发展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车继电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要 求也越来越高。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智能化驾驶 技术的推广,汽车继电器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技术也将更加 成熟。
02
汽车继电器的组成和 工作原理
汽车继电器的组成
01
02
03
04
线圈
当一定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磁 场,使铁芯吸合。
触点
继电器工作时,触点会在磁场 的作用下接通或断开电路。
反力弹簧
确保继电器在未通电时触点保 持断开状态。
壳体
保护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并固 定其他部件。
汽车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通电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铁 芯吸合,带动触点移动,接通或 断开电路。
通断检测
检测电源电压
在继电器工作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检测触点通断
在继电器不工作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检测触点是否导通,以及在继电器工作的情况下,检测触工作的情况下,观察继电器的动作 过程是否顺畅,是否有异响或卡滞现象。
检测触点接触情况
02
03
节能控制
通过与节能控制系统的配合,汽车继 电器在保障汽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有效降低了整体的能源消耗。
THANK YOU
汽车继电器的检测方 法
外观检测
检测外观
检查继电器的外观是否有损坏,例如外壳是否破裂,接线是否松动等。
检测型号
检查继电器的型号是否与电路图相符,以及是否符合汽车电路的要求。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系列起动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起动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 2864—1981 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ZB T35001—1987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191--1990 包装储存图示标志3.产品分类继电器按其标称电压分为:DC12V和DC24V。

继电器的型号按其标称电压和配套车型分为JDxx和JDxxx。

4.技术要求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工作环境条件继电器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温度-40℃~55℃b)相对湿度≤95%c)大气压力86kPa~106 kPa4.3外观4.3.1继电器零部件表面应光洁,保护层应均匀、无锈蚀、脱落等缺陷,冲印字迹应清晰、完整。

4.3.2 继电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JB 2864标准要求。

4.4 外形及安装尺寸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

4.5 继电器为短时工作制,定额时间为12s。

4.6 基本性能4.6.1 闭合电压性能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电压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且其触点应可能地一次闭合,不允许有跳动合接触不良等情况。

表1 基本性能要求4.6.2断开电压性能4.6.3闭合与断开电压差性能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与断开电压差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4.7 过电流性能继电器应能承受120A负载电流历时30s的过流试验,试验后触头不得有损伤,其基本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4.6条的规定。

汽车普通直流电磁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普通直流电磁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普通直流电磁继电器技术条件汽车普通直流电磁继电器1 范围本文规定了额定电压12V或24V车用普通继电器(冷却风扇继电器、启动继电器、压缩机继电器、大灯及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2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a1: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GB/T 2423.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GB/T 2423.3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L:砂尘试验方法QC/T 695 汽车通用继电器3 产品分类3.1 产品使用条件温度范围:-40℃~125℃。

相对湿度:最大达98%(温度为 4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工作位置:任意。

3.2 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1。

Ⅰ触点形式:1H:一组常开触点;1Z:一组转换触点(NO:常开触点;NC:常闭触点);2H:两组常开触点;表2 规格参数(二)4 技术要求4.1 环境条件4.1.1 温度贮存(无载)按5.2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触点电压降、绝缘电阻应符合4.2.1~4.2.4的规定。

4.1.2 温度变化按5.3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动作电压、释放电压、触点电压降、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文4.2.1条~4.2.4条的规定。

4.1.3 耐湿性按5.4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外观应无锈蚀和变形,继电器额定电流、动作电压、释放电压、触点电压降、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文4.2.1条~4.2.4条的规定。

继电器

继电器
编辑本段选用
1.先了解必要的条件 ①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能提供的最大电流; ②被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③被控电路需要几组、什么形式的触点。选用继电器时,一般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作为选用的依据。控制电路应能给继电器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否则继电器吸合是不稳定的。 2.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使用条件后,可查找相关资料,找出需要的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号。若手头已有继电器,可依据资料核对是否可以利用。最后考虑尺寸是否合适。 3.注意器具的容积。若是用于一般用电器,除考虑机箱容积外,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安装布局。对于小型电器,如玩具、遥控装置则应选用超小型继电器产品。
目录
工作原理和特性简介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磁簧继电器
光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作用
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
直流电阻
吸合电流
释放电流
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继电器测试测触点电阻
测线圈电阻
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编辑本段继电器测试
磁簧继电器是以线圈产生磁场将磁簧管作动之继电器,为一种线圈传感装置。因此磁簧继电器之特征、小型尺寸、轻量、反应速度快、短跳动时间等特性。 当整块铁磁金属或者其它导磁物质与之靠近的时候,发生动作,开通或者闭合电路。由永久磁铁和干簧管组成。永久磁铁、干簧管固定在一个不导磁也不带有磁性的支架上。以永久磁铁的南北极的连线为轴线,这个轴线应该与干簧管的轴线重合或者基本重合。由远及近的调整永久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距离,当干簧管刚好发生动作(对于常开的干簧管,变为闭合;对于常闭的干簧管,变为断开)时,将磁铁的位置固定下来。这时,当有整块导磁材料,例如铁板同时靠近磁铁和干簧管时,干簧管会再次发生动作,恢复到没有磁场作用时的状态;当该铁板离开时,干簧管即发生相反方向的动作。磁簧继电器结构坚固,触点为密封状态,耐用性高,可以作为机械设备的位置限制开关,也可以用以探测铁制门、窗等是否在指定位置。

QT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完整版

QT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完整版

Q T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QC/T 413-2002(2002-12-31发布,2003-03-01实施)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前言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在标准号转化前是专业标准ZBT35001-1987。

因此本次标准修订实际上是在15年后对该标准的重大修改。

以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国的相关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对标准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代替QC/T 413-1999《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本标准与QC/T 413-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取消适用于湿热型产品的规定,相应取消1999年版的及;——取消长霉试验(1999年版的);——取消电机换向器上的火花等级(1999年版的,);——取消互换性检验(1999年版的,);——对产品的温度范围做了调整和修改,规定了上、下限工作温度和贮存温度的范围(1999年版的;本版的3.1.3);——在对产品的基本性能参数的规定中,增加了对低压电线束和机械紧固件的技术要求(1999年版的;本版的);——对产品有关部位的温升限值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本版的,);——增加了噪声试验方法的规定(见)——对超速性能的规定做了补充修改(1999年版的;本版的,);——对产品的防护性能规定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本版的,);——增加了产品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见,);——对产品绝缘耐压性能规定中的编排和措辞进行部分变动(1999年版的,;本版的,);——对产品的防干扰性能规定做了较大修改,改为产品的电磁兼容性(1999年版的;本版的,):——取消交变湿热试验(1999年版的,);——增加了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见)及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见);——对振动试验做了较大修改,取消定频振动,增加了扫频振动的严酷度(1999年版的,;本版的,);——对产品表面防护性能的内容和编排做了部分修改(1999年版的,,,;;本版的,);——产品的贮存期由1年改为2年(1999年版的;本版的);——对产品通用试验条件的内容和编排做了修改(1999年版的;本版的);——增加了性能参数检测的规定(本版的);——提高了产品合格质量水平的规定(1999年版的;本版的;——对产品的标志(产品标志和包装标志)应包括的内容按GB/T 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和修改(1999年版的、;本版的);——明确规定产品的贮存和保管应符合QC/T 238《汽车零部件的贮存和保管》的有关规定(1999年版的;本版的);对标准中有关内容的说明:连续定额是制造厂对产品所规定的可以作长期运行的负载和条件,短时定额是制造厂对产品所规定的可以作短时运行的负载、时间和条件。

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

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

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
车用继电器是汽车电气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承担着在汽车电路中开关控
制的功能。

为了保障车用继电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准化管理。

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车用继电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以确保其在汽车电气系统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首先,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对车用继电器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包
括了车用继电器的工作电压范围、额定电流、绝缘强度、接触电阻、工作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车用继电器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其次,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对车用继电器的外观和尺寸进行了规定。

这些规定
主要包括了车用继电器的外壳材料、防护等级、外形尺寸、安装孔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对外观和尺寸的规定,可以确保车用继电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与其他部件正确配合,保证汽车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还对车用继电器的检测方法和标志进行了规定。


些规定包括了车用继电器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标志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对检测方法和标志的规定,可以确保车用继电器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并且能够正确标识和标志,方便使用和管理。

总的来说,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车用继电器的生产和使用具
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车用继电器的质量和可靠性,还可以保障汽车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

因此,各相关生产和使用单位都应当严格遵守车用继电器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车用继电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汽车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

低压电器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广东亿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015年9月目录前言 (3)第一章设计原则及流程 (4)第二章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电路 (30)第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电路 (41)第四章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电路 (48)第五章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电路 (56)第六章汽车辅助电器电路 (66)第七章暖风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78)附录一各线束之间对接插接件型号、管脚定义 (81)End前言自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为改善汽车的使用性能,其机械结构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后,汽车在机械结构方面已经非常完善,靠改变传统的机械结构和有关结构参数来提高汽车的性能已临近极限。

而晶体管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的问世,彻底解决了机械触点易磨损烧蚀等固有缺陷,汽油发动机进人无触点电子点火时期。

随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满足汽车复杂控制问题所需的模拟电路不仅可做得体积小重量轻,且性能优良可靠性高,首先在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中应用取得成功。

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把燃油准时精确计量地喷人汽缸是降低发动机排放、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的技术关键,通过传统的机械装置解决这一问题已非常困难,电子控制装置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与此同时的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性的温室效应。

迫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世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力图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这些来自国家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又反过来加速了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的迅速发展。

今天,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入们对交通工具(汽车)的行驶速度、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功能提出了愈来愈严格的要求。

70 年代以后,微型计算机在性能和价格方面进入实用阶段,以微处理器为控制单元的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在汽车上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电子应用装置从早期的电子燃油喷射、电子点火控制系统,进一步扩展到汽车底盘控制,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以及故障诊断显示、娱乐和通信等各个领域。

汽车继电器资料

汽车继电器资料

汽车继电器汽车继电器*概述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而汽车继电器是汽车中使用的继电器,该类继电器切换负载功率大,抗冲、抗振性高。

汽车中的电源现在多用12V,线圈电压大都设计为12V。

由于是蓄电池供电、电压不稳定; 环境条件恶劣,吸动电压V≤60%VH(定额工作电压);线圈过电压允许达1.5VH。

线圈功耗较大,一般为1.6~2W,温升较高。

环境要求相当苛刻:在发动机舱,环境温度范围要求为-40℃~125℃,其他位置环境温度范围为-40℃~85℃;在发动机舱里使用的继电器要能经受砂尘、水、盐、油的侵害;振动、冲击相当苛刻。

汽车继电器*工作原理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或电流,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铁心、轭铁、衔铁、磁路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在磁场的作用下,衔铁吸向铁心极面,从而推动触点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两端电压或电流小于一定值时,机械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时,衔铁回到初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那么,可以把汽车继电器看成是由线圈工作的控制电路和触点工作的主电路两个部分组成的集合体。

在继电器的控制电路中,只有较小的工作电流,这是由于操纵开关的触点容量较小,不能用来直接控制用电量较大的负荷,只能通过继电器的触点来控制它的通断。

继电器既是一种控制开关,又是控制对象(执行器)。

以燃油泵继电器为例,它是燃油泵的控制开关,但是燃油泵继电器的线圈只有在电控单元中驱动三极管导通时,才能通过电控单元的接地点形成回路。

汽车继电器*组成部分汽车继电器由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和复原机构组成。

磁路系统由铁心、轭铁、衔铁、线圈等零件组成。

接触系统由静簧片、动簧片、触点底座等零件组成。

复原机构由复原簧片或拉簧组成。

汽车继电器*分类按照主要功能的差别,汽车继电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电气开关型继电器。

例如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发动机的燃油泵继电器,它安装在中央配电盒内,用于控制电动燃油泵、空气流量传感器、炭罐电磁阀和氧传感器加热器的供电。

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直流电磁继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各类汽车装用的、用来控制汽车压缩机、灯光、喇叭、起动、预热等装置的直流电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GB/T 2423.2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10232-1994 电气继电器第7部分:有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程序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XX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继电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2 继电器工作电压有12 V(DC)、24 V(DC)两种。

3.3 环境条件3.3.1 温度贮存(无载、带载):按4.2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1、3.4.2、3.4.3、3.4.4、3.4.5的规定。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继电器基础知识第一节继电器的定义一、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一、按作用原理分1、电磁继电器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4)极化继电器: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流继电器。

5)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2.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功能由电子元件完成而无机械运动部件的一种继电器。

3.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

4.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5.风速继电器当风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6.加速度继电器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达到规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7.其它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二、按外形尺寸分三、按触点负载分四、按防护特征分五、按用途分衔铁、磁路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在磁场的作用下,衔铁吸向铁心极面,从而推动触点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两端电压或电流小于一定值时,机械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时,衔铁回到初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二、电磁继电器的组成部分电磁继电器由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和复原机构组成。

磁路系统由铁心、轭铁、衔铁、线圈等零件组成。

接触系统由静簧片、动簧片、触点底座等零件组成。

复原机构由复原簧片或拉簧组成。

三、电磁继电器技术指标的含义1、环境温度范围环境温度范围是指继电器允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至最低环境温度的范围。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企业标准 Q/SQR·04·209—2001汽车直流电磁继电器(试行)代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汽公司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汽车继电器。

2引用标准下面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电器继电器第七部分:总规范:由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方法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磁兼容性导线连接干扰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子兼容性发射干扰3产品分类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

3.1.1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1。

结构尺寸外型结构和尺寸,见产品图纸规定。

表14技术要求4技术要求环境条件4.1.14.1.2温度贮存(带载):按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4.1.3温度变化:按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4.1.4交变湿热:按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外观应无锈蚀和变形,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

4.1.5振动:按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4.1.6盐雾(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条规定进行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GB/T 2423.2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电器所负责解释。
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流电磁继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各类汽车装用的、用来控制汽车压缩机、灯光、喇叭、起动、预热等装置的直流电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本标准自2005年1月10日开始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FT A081-2002。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电器所、产品管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琴、高玉兰。
本标准于2002年10月首次发布,2005年1月第1次修订。
表1 继电器性能指标
车辆类型
通用继电器
短时大电流继电器(电流≥50A)
机械寿命
≥1.0×106次
≥1.0×106次
电寿命
≥1.0×105次
≥5×104次
过负载动作次数
120次
120次
3.4.11机械寿命:按4.16规定进行试验,机械寿命应符合表1的规定,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4、3.5.1的规定。
3.4.9 过负载:按4.14规定进行测试。性能应符合3.4.1、3.4.2、3.4.3、3.4.4、3.4.5的规定。
3.4.10 电寿命:按4.15规定进行试验。在循环过程中,用指示灯监测继电器触点的工作状态应无失效现象。电寿命应符合表1的规定,试验后应符合3.4.2、3.4.4的规定,其中接触压降应不大于200 mV。
3.4.6 线圈过电压:按4.11规定进行测试。性能应符合3.4.1、3.4.2、3.4.3的规定。
3.4.7 线圈瞬时过电压:按4.12规定进行测试。性能应符合3.4.1、3.4.2、3.4.3的规定。
3.4.8 最大连续电流:按4.13规定进行测试。性能应符合3.4.1、3.4.2、3.4.3、3.4.4、3.4.5的规定。
3.4 使用Βιβλιοθήκη 能3.4.1 线圈电阻或线圈电流: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
3.4.2 动作和释放电压: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
3.4.3 触点压降:继电器在标称电压下通以额定电流时的触点电压降符合QC/T 695 4.6.2规定;
3.4.4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Ω
3.4.5 介质耐压:绝缘介质之间应能承受住550 V(AC,50 Hz交流有效值)的作用试验时间1 min,试验时应无飞弧、闪络或绝缘击穿和漏电流应不大于1 m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3.5.2 机械强度:按4.18规定进行试验。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均在下列标准条件下进行。试验后,继电器的恢复均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
温度:23℃±5℃;
相对温度:45%~75%;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Q/FT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继电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2 继电器工作电压有12 V(DC)、24 V(DC)两种。
3.3 环境条件
3.3.1 温度贮存(无载、带载):按4.2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1、3.4.2、3.4.3、3.4.4、3.4.5的规定。
GB/T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10232-1994 电气继电器 第7部分:有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程序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QC/T 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汽车继电器技术条件
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
分发有效
分发日期:2005年01月04日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公司产品设计、生产、采购、检验等部门的工作需要而制定的,是对Q/FT A081—2002的修订。
本标准与Q/FT A081—2002的主要差别如下:
——针对汽车继电器,对技术要求的内容做了调整;
——对检验规则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规则是一项基本要求,各类检验具体实施时允许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但其抽样方法、判定原则、检验项目至少不得低于本标准检验规则的相应规定。对于本公司暂时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检验项目,应要求供方每次送货时提供其有效的出厂检验报告。
3.3.2 温度变化:按4.3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1、3.4.2、3.4.3、3.4.4、3.4.5的规定。
3.3.3 交变湿热:按4.4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1、3.4.2、3.4.3、3.4.4、3.4.5的规定。
3.3.4 振动:按4.5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1、3.4.2、3.4.3的规定。
3.4.12 电磁兼容性:按4.19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1、3.4.2、3.4.3、3.4.4、3.4.5的规定。
3.4.13 对于位于特殊场合有特殊要求的继电器,按相关标准执行。
3.5 物理性能
3.5.1 外观和尺寸:按4.17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金属件(金属支架除外)应无锈蚀,绝缘零件应无裂纹和开裂,标志应完整、正确、清晰,外形结构和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