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道路与铁道工程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概论(铁道工程)6

土木工程概论(铁道工程)6
扣板式扣件(非弹性):源自用于50㎏/m及以下钢轨 的线路。
扣板
绝缘缓冲 垫板 螺纹道钉 弹簧垫圈 铁座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弹条Ⅰ型扣件、弹条Ⅱ型扣件
ω型弹条 螺旋道钉 轨距挡板 挡板座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弹条Ⅲ型扣件:无螺栓、无挡肩扣件。
弹条 预埋铁座 绝缘轨距块 橡胶垫板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可动辙叉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无砟轨道
整体道床
板式无砟轨道
双块式无砟轨道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弹性支承无砟轨道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隧道内整体道床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6.3 铁路轨道结构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铁路轨道
铁路路基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有砟轨道
作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
荷载,并把它传布给路基或桥隧建筑物
组成: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防爬
设备
土木工程概论
按其使用目的分:普通轨枕、岔枕、桥枕。
按材料分:木枕、混凝土枕、钢枕。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木枕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混凝土枕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木岔枕
土木工程概论
第6讲 铁道工程(1)

第四章 道路及铁道工程

第四章  道路及铁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四

铁路线路最好能够随地形条件而有适当 的起伏和弯曲。这样,既可以减少工程数量、 降低造价,又便于避开地形、地质和地物上 的障碍。
铁路线绕避地形障碍示意图

道路与铁道工程 四

在铁路线上,直线和圆曲线不是直接相连的, 它们之间需要插入一段缓和曲线 。
缓和曲线示意图

道路与铁道工程 四
支道------是次干道与居民区的联络路,
为地区交通服务,道路两侧有时还建
有商业建筑等。

道路与铁道工程 四

§4.1.2 道路的组成
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包括路线、 (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结构物、 附属设施三部分。
道路路线设计的内容为依据运输任 务、行驶要求和地形地质条件,按快 速、经济和安全原则,选定路线的布 局并设定其位置,确定路线平面、纵 断面和横断面的各项几何要素,进行 道路的平面和立体交叉的设计等。
标准车
>25000 小客车
15000~550 00
5000~1500 0
2000~6000
小客车
中型货车 中型货车
二 <2000 单 <400
中型货车
出入口控 制
设计交通 量预测年

完全控制 20
部分控制 部分控制
20
15
公路分级
15
《15

道路与铁道工程 四

二、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具有四条以上车道, 路中央设有中央隔离带,分隔双向 车辆行驶,互不干扰,全封闭,全 立交,控制出入口,严禁产生横向 干扰,为汽车专用,设有自动化监 控系统,以及沿线设有必要服务设 施的道路。

铁道工程课件

铁道工程课件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 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 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 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 道难”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 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 1月宝鸡端也开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 月宝鸡端也开工。1956年 12日,南北两段 在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 在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 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 化铁路。该段于1958年 月开工,1960年 化铁路。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月建 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 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8月15日正式交付运 15日正式交付运 营。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为 了克服地势高差,以3个马蹄形和1 了克服地势高差,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的 迂回展线上升,线路重列3层,高达817米,随 迂回展线上升,线路重列3层,高达817米,随 后以2000多米长的隧道穿过秦岭垭口,进入嘉 后以2000多米长的隧道穿过秦岭垭口,进入嘉 陵江流域。全线共完成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 石方7116万立方米;隧道304座,总延长84. 石方7116万立方米;隧道304座,总延长84.4 公里;桥梁1001座,总延长28. 公里;桥梁1001座,总延长28.1公里;桥隧总 长约占线路长度的17%,正线铺轨667.71公里。 长约占线路长度的17%,正线铺轨667.71公里。
目前世界上铁路总长及各洲的分布
目前,全世界117个 目前,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拥 非洲, 大洋洲, 有铁路约120余万公里,其中美国 有铁路约120余万公里,其中美国 7.50% 4.00% 美洲, 亚洲, 铁路20多万公里,俄国铁路10多万 铁路20多万公里,俄国铁路10多万 17.50% 36.80% 公里,中国铁路突破7万公里,印 公里,中国铁路突破7 度、加拿大的铁路6 度、加拿大的铁路6万多公里。其 他如法国、德国4 他如法国、德国4万多公里,阿根 欧洲, 34.20% 廷3万多公里,日本、意大利、墨 西哥、巴西、波兰、南非等2 西哥、巴西、波兰、南非等2万多 分布在各洲的比例大 公里,英国、西班牙、瑞典、罗马 约为: 利亚等1万多公里,4000公里以上 利亚等1万多公里,4000公里以上 美洲36.8%, 美洲36.8%, 的有澳大利亚、匈牙利、新西兰、 欧洲34.2%, 奥地利、芬兰、智利、古巴、挪威、 欧洲34.2%, 亚洲17.5%, 亚洲17.5%, 保加利亚、比利时、巴基斯坦、土 尔其、朝鲜、印度尼西亚、伊郎、 非洲7 5%, 非洲7.5%, 埃及等。 大洋洲4 0%。 大洋洲4.0%。

北京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大三暑假)

北京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大三暑假)

道路与铁道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学号:********班级:土木1110班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日期:2014年7月6日目录前言 (6)生产实习地点简介 (6)实习内容——水库路车站和区间隧道 (7)第一章水库路车站 (7)1.施工方法和整体结构 (7)1.1施工方法 (7)1.2车站细部结构结构 (9)第二章区间隧道 (10)2.1一般施工方法即其优缺点有: (11)2.2盾构法定义、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12)2.3盾构法施工步骤 (12)盾构始发前,采取水平及地面注浆,确保土体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其无侧限抗压强度≥1.0Mpa。

142.4盾构管片 (18)结束语 (18)前言 (20)第一部分重载铁路线路 (20)生产实习地点简介 (20)1.重载铁路的条件: (20)2.朔黄铁路与黄万铁路的比较: (21)3.桥上护轨: (21)4.桥枕: (21)5.垫板作用:减震,减少钢轨和轨枕间的应力集中。

(22)6.钢轨磨耗、伤损及其整治措施 (22)7、道砟作用、分级及其养护: (22)8、铁路桥函: (23)9、路桥过渡带:(如上左图所示)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

(23)10、翻车机房和黄骅港 (25)第二部分道岔 (26)1、道岔:是机车从一股轨道转向或越过另一股轨道的设备,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6)2、限位器:限制钢轨的位置滑床板:承托尖轨和基本轨 (27)3、轨撑: (27)4、轨钢接头 (27)5、顶铁: (27)6、道岔动程 (28)7、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容许范围1391―1394。

(28)8、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外侧距离)不得大于1348mm ,1346―1348。

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60/12道岔心轨宽20—30mm断面处,其他道岔在心轨宽20—50mm断面处。

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工程-课件-05

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工程-课件-05
城市道路设计年限规定:
快速道 —— 20年 主干道 —— 20年 次干道 —— 15年 支 道 —— 10-15年
土 木 工 程 概 论 5.1.3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分级)
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规划设计依据和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 是否阻塞的理论依据)
道路与交通正常条件下、保持一定速度安全行驶 时,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通过的车辆数
2.中国道路发展现状
我国1901年进口汽车,在原大车道基础上开始发展通汽 车的道路。从我国第一条公路(1906广西友谊关)修建起到1949 年共40多年,全国通车的公路里程仅8万公里,且缺桥少渡, 标准低,路况差
新中国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 就,前30年间,总里程增加到 89万公里
万公里以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为主的“五纵七 横”12条国道主干线公路,连接全国所有特大城市 (>100万)和93%的大城市(>50万)
将省会(首府)、直辖市、中心城市、主要交通枢 纽和重要口岸联系起来
车速提高一倍,城市间、省际间、经济区域间 400-500 km的道路运输实现当日往返,800-1000 km当日到达
有“几何标准”、“载重标准”和“净空标准”三 种
几何标准(线形标准)— 确定路线线形几何尺寸的技术标准 载重标准 — 依据汽车载重标准等级进行道路结构设计 的技术标准
土 木 工 程 概 论 5.1.3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公路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由路线在路网中的功能、规划交通量、交通组成 和设计速度等因素确定
⑤ ⑥
② ③

土 木 工 程 概 论 第 5 章 道 路与铁道工程
近期第一阶段目标:
建成1.85万公里的同江-三亚、

道路与铁道工程2篇

道路与铁道工程2篇

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第一篇道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连接城市、运输人员和物资的重要任务。

道路工程的建设与维护对于保障交通的顺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道路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路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设计、道路建设和道路维护。

道路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地理条件,确定道路线路、断面和交通设施的过程。

道路建设是指按照设计方案,对道路进行施工、路面铺设等工作。

道路维护是指对已建成的道路进行定期检修、养护和维护,以保障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道路工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作用。

首先,道路工程能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联系。

通过修建道路,可以缩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方便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购买生活用品,也方便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休闲度假。

其次,道路工程能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建设宽阔平整的道路能够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和运载能力,减少交通拥堵,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

再次,道路工程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道路网络能够方便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拓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最后,道路工程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具有积极影响。

修建良好的道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强社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总之,道路工程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与农村的联系、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道路工程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提高道路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水平,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铁道工程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铁路为载体,承担着长途旅行和物资运输的重要任务。

铁道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对于保障铁路的安全和舒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铁道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铁道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线路的规划与设计、铁路线路的建设与改造、铁路线路的维护与管理等。

铁路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地理条件等因素,制定出铁路线路的走向、站点设置等方案。

公共基础知识道路与铁道工程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道路与铁道工程基础知识概述

《道路与铁道工程基础知识概述》一、基本概念道路与铁道工程是一门涉及道路和铁道的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工程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地质学、力学等。

道路工程主要包括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的建设和维护。

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主要交通干线,通常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等不同等级。

城市道路则是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

乡村道路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的交通需求。

铁道工程主要涉及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铁路是一种大运量、高效率的交通方式,通常分为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重载铁路等不同类型。

高速铁路以其高速度、高安全性和舒适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普速铁路则是传统的铁路运输方式,重载铁路主要用于运输大宗货物。

二、核心理论1. 道路工程核心理论- 道路几何设计:包括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等。

道路线形设计要考虑行车安全、舒适性和美观性,横断面设计要确定车道宽度、路肩宽度和边坡坡度等,纵断面设计要考虑坡度、坡长和竖曲线等因素。

- 道路材料力学:研究道路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 交通工程学:涉及交通流量、速度、密度等交通参数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等。

交通工程学的目的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2. 铁道工程核心理论- 轨道力学:研究轨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包括轨道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

轨道力学对于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 铁路选线设计:根据地形、地质、交通需求等因素,确定铁路线路的走向和位置。

选线设计要考虑线路的经济性、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 铁路信号与通信:负责铁路列车的控制和调度,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包括信号设备、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三、发展历程1. 道路工程发展历程- 古代:人类很早就开始修建道路,如古罗马的大道和中国的秦直道等。

道路与铁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和铁道是现代交通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两者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关键部分。

一、道路工程道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和各种设施的通车路面。

道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快速而便捷地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

道路的建设分类如下:1、市政道路建设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特有的道路建设,主要解决城市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交通问题。

这种道路建设要满足城市规划的需要,具有安全、环保、经济和舒适的要求。

常见的市政道路建设包括路面平整、排水系统、道路标识、路灯和绿化带等。

2、公路建设公路是连接城镇、乡村、工业区和港口等交通场所的主要干线,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在交通方面的骨干。

公路建设要求具有高速度、承载能力、安全性和连通性,重点考虑坡度、转弯半径、道路规划等因素。

3、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是指允许车辆以高速行驶并且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道路。

它以安全为首要诉求,还具有免费、快捷、舒适、便捷的优越性。

高速公路对道路建设的要求非常高,主要包括标准化设计、灵敏的路面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的安置、高速交叉口的设置等。

4、城市快速路建设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行车效率。

城市快速路一般要求车速在 60-80 千米/小时,是城市内部道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重要衔接,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车流量、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二、铁道工程铁道是纵横交错的全国性网络,是人们迅速、安全、舒适地出行的重要工具。

铁路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对工业制造、农村生产、旅游业和战略运输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铁道工程的分类:1、高速铁路建设高速铁路是指设计时速大于 250 千米/小时,车速高达350 千米/小时的铁路。

它具有运行速度快、路面平整、安全性高等特点,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复兴号高铁”。

高速铁路建设要求对路基、轨道、车辆制造和车站建设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铁路工程手册目录

铁路工程手册目录

铁路工程手册---目录
铁路工程手册
第1卷轨道1292
第1章路基及道砟
第4章钢轨
第5章轨道
第30章轨枕
第2卷结构1504
第7章木结构
第8章混凝土构件和基础
第9章铁路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第15章钢结构
第3卷基础设施和乘客1184
第6章建筑物和辅助设施
第11章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
第12章轨道交通
第14章站场和枢纽
第17章高速铁路系统
第18章低密度短程铁路
第27章道路养护工作设备
第33章电能应用
第4卷系统管理652
第2章轨道测量系统
第16章铁路工程与运营的经济因素第28章限界
AAR(美国铁路协会)度量衡(仅供参考
总共:4632。

《道路与铁道工程》课件

《道路与铁道工程》课件
《道路与铁道工程》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道路与铁道工程的基础知识,探讨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理, 以及工程质量与安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有趣的领域吧!
课程介绍
通过这门课程,你将了解到道路和铁道工程的重要性,并深入研究它们对交 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了解道路工程
学习道路设计的原则和方 法,以及道路交通规划和 管理的重要性。
了解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的挑战, 以及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
铁道工程简介
1
铁路系统
介绍铁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轨道、枕木和列车。
2
高速铁路
探索高速铁路的发展,包括设计、技术和运营的挑战。
3
地铁系统
了解地铁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以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角色。
工程设计与规划
土木工程
讨论土木工程的基本原理,如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交通规划
了解交通规划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交通模型和可持续交通规划。
城市设计
探索城市设计的原则和实践,如城市布局和景观规划。
工程施工与监理
工程施工
讨论工程施工的过程和管理,包 括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
质量监督
了解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以及如 何确保工的基本原则和 技巧,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 掌握铁道工程
3 了解工程设计与规划
学习铁路系统的组成部分、 设计和施工,以及高速铁 路和地铁的发展。
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包括土木工程、交通规划 和城市设计。
道路工程简介
道路设计
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
探索道路设计的流程,包括勘测、 地质条件分析和道路几何设计。
讨论交通拥堵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如信号灯优化和公共交通规划。

土木工程概论第6章 铁路工程

土木工程概论第6章 铁路工程

第六章 铁路工程
6.4.3 铁路选线设计
1.越岭地区的地质选线原则 2) 越岭线的越岭隧道和越 岭两侧引线的选择是一项密不可 分的系统工程。做好越岭线的地 质选线就是要综合考虑地形、地 质、分水岭两侧引线及施工条件 等各种因素,选择出能尽量避绕 重大不良地质地段,地质条件相 对较好的线路方案。越岭隧道一 般应选在山坡较陡、山梁较薄、 岩体完整、岩层坚硬、无不良地 质现象、地下水较少的地段。
第六章 铁路工程
6.1
6.1.1
铁路发展概述
世界铁路的发展
(3) 停滞不前时期 二战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较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铁 路与公路、航空的竞争更为剧烈,铁路货运量的比重日益减少。 很多铁路无利可图、亏损严重,不少国家不得不将铁路收归国 有。美、英、德、法、意等国继续封闭并拆除铁路。 (4) 现代化时期 7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产生危机后,因为铁路的能源消耗较飞 机、汽车低,噪声污染小,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从而铁路 又作为主要的运输手段为人们提供经济、快捷的服务。
第六章 铁路工程
6.1.2 国内铁路发展概况
旧中国的铁路,设 备简陋,标准低,全路 的机车不但数量少,而 且破损不堪,机车有 120多种型号,全路钢 轨竟有130多种类型; 粤汉线最小曲线半径仅 194m,沪宁、沪杭线 的最短坡道长度仅152 m;浙赣线某些路段无 信号设备,未铺设道砟; 宝天线绝大部分隧道没 有衬砌,境内断道经常 发生。
第六章 铁路工程
6.2.3 现代化交通运输的种类
航空运输的特点 是速度高,而且运输 方式更容易连接各地, 到达其他运输工具难 以到达的地区。它所 完成的客货运输任务, 虽然在我国客货运输 中所占比重很小,但 在国家生活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它的缺点 是载运能力较小而成 本高。

道路与铁道工程技术课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技术课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技术课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技术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专业知识,涉及到道路和铁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

这两个领域的技术不仅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交通效率。

道路工程技术是指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一门专业技术。

道路工程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交通方式——步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进步,道路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道路工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道路工程技术的学习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的基本原理、道路设计与施工技术、道路材料与测试、道路养护与维修等方面。

在道路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学生需要学习道路的布局规划、纵、横断面设计、交通安全设施配置等知识。

在道路材料与测试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各种道路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并学习相关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在道路养护与维修方面,学生需要学习道路养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道路维修的技术和工艺。

铁道工程技术是指对铁路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一门专业技术。

铁道工程技术的发展与铁路交通的兴起密切相关。

铁路交通是一种高速、大运量、安全、节能的交通方式,对于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铁道工程技术的学习内容包括铁路工程的基本原理、铁路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铁路电气化技术等方面。

在铁路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学生需要学习铁路线路的布局与规划、线路几何设计、地基处理与路基施工等知识。

在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方面,学生需要学习铁路桥梁和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安全和检测技术。

在铁路电气化技术方面,学生需要学习铁路供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维护与管理知识。

道路与铁道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道路和铁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释义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释义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释义第一章总则总则是一部法律、法规的纲领性、概括性的规定。

总则中规定的条款为其他各章的具体规范奠定基础。

其他各章的内容必须体现总则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精神。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总则共七条,分别规定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铁路安全管理工作方针,铁路安全监督主体,铁路沿线地方政府职责,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安全生产基本要求,铁路监管部门、运输企业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维护铁路安全的职责和义务等内容。

第一条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关于《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立法目的规定。

立法目的又称立法宗旨,是制定一部法律、法规的主要意图。

本条例是对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全面修订。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快速发展,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但铁路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和谐、不可持续的问题,运输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管理不够扎实,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铁路建设管理也缺乏有力的法规依据,法制建设不能很好适应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需要,影响了铁路的发展质量。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铁路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影响运输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的突出问题,规范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

特别是7.23甬温铁路事故后,这方面的任务更加紧迫,立法需求更加迫切。

2011年,国务院组织的高铁安全大检查中,检查组指出了铁路运营管理、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对加强高铁安全立法,规范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

按照《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和2012年1月国务院第187次常务会议提出的抓紧完善铁路安全立法的要求,原铁道部对整改要求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对涉及铁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梳理,认为《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实施以来,正值我国铁路发展最快的时期,高速铁路的发展也取得重要进展,条例中有关保障高铁安全的内容规定还不够充分、不够具体,专门的高铁安全保护措施无法可依,亟需对条例进行必要的修订,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在法规层面把运输安全和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制度确立起来,为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东南 专业课参考书目(《交通工程学》王炜、过秀成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东南  专业课参考书目(《交通工程学》王炜、过秀成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年度:院系: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21 交通学院(83790187) 081401 岩土工程01 土的基本特性02 特殊地基处理03 环境岩土工程04 地下工程05 现代原位测试理论与技术208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3 工程力学或987 工程地质含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该学科是交通学院与土木学院共建学科复试科目:598 土力学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1 大跨径桥梁结构设计与分析理论研究02 桥梁检测、加固改造及养护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03 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及工程对策研究04 桥梁防灾减灾及安全性研究05 隧道结构分析方法与监控技术研究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25 结构力学或956 结构设计原理该学科是交通学院与土木学院共建学科复试科目:598 土力学或599桥梁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1 河流海岸水动力学及工程泥沙02 水运交通规划与管理03 港航工程建筑物及基础04 海岸工程及防灾减灾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90 水力学复试科目:5h2 港航工程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1 变形监测理论和方法研究02 卫星导航定位理论及其应用03 精密交通工程测量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9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复试科目:5k1 工程测量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01 遥感信息分析与应用02 数字摄影测量03 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9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复试科目:5k1 工程测量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1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9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复试科目:588 程序设计基础与GIS软件开发02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03 3S(GIS、RS、GPS)技术集成与应用04 遥感信息处理融合与分析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01 高性能路面结构综合分析与材料02 大跨钢桥桥面铺装理论与维修成套技术03 高速公路资产管理与资源再利用技术04 现代化道路设计与安全05 公路工程重大灾害预警与特殊地基处理06 功能型路基路面新材料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③301 数学一④908 有机化学或936 普通物理或942 材料科学基础或960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复试科目:58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5f1 路基路面工程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1 智能运输系统理论与信息技术应用02 道路交通运营管理与控制03 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04 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控管理与维护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60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复试科目:582 智能运输系统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1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02 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03 道路交通安全04 城市交通控制及智能交通系统05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06 道路交通流理论与通行能力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60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复试科目:5k0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1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02 交通运输安全03 城市客运系统规划与设计04 区域运输系统设计与组织05 运输系统节能减排与环保06 智能交通及安全控制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15 机械原理或960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或981 自动控制原理复试科目:538 汽车运用工程或5h3 运输工程0823Z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测绘与信息技术)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9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或960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复试科目:5k1 工程测量01 3S技术与精密交通工程测量02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03 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0823Z2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地下工程)01 公路隧道工程02 特殊路基工程03 地下空间规划与应用04 公路工程重大灾害预防及预警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60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复试科目:598 土力学085214 水利工程(专业学位)01 港口及航道工程02 水工建筑物与基础工程03 海岸工程及防灾减灾04 水环境与水动力学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90 水力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复试科目:598 土力学或5h2港航工程085215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01 GPS在交通、国土等领域的工程应用02 精密工程测量03 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04 GIS的工程应用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9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复试科目:5k1 工程测量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01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2 道路与铁道工程03 载运工具运用04 岩土工程05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6 桥梁工程07 港航工程08 测绘工程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6 结构设计原理或959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或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或987 工程地质或990 水力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复试科目:582 智能运输系统或598 土力学或599 桥梁工程或5f1 路基路面工程或5h2 港航工程或5h3 运输工程或5k0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或5k1 工程测量导师信息(注:导师以姓氏拼音的首字母为序)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导师姓名081401 岩土工程刘松玉,缪林昌,洪振舜,石名磊,方磊,经绯,朱志铎,邵俐,季鹏,邓永锋,杜广印,杜延军,童立元,章定文等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黄侨,万水,虞建成,安琳,吴文清,刘其伟,王文炜,王新定等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陈一梅,谢耀峰,廖鹏等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胡伍生,高成发,闻道秋,张志伟,吴向阳,喻国荣等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何辉明,戚浩平,沙月进,翁永玲等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蔡先华,程琳,汤君友等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黄卫,黄晓明,钱振东,程建川,倪富健,孙璐,杨军,丁建明,张晓春,陈飞,朱湘,高英,赵永利,顾兴宇,李昶,陈先华,陈小兵,廖公云,凌九忠(兼),明图章(兼),钱吮智,王声乐,杨顺新,杨卫东(兼),张磊,邹建平(兼)等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黄卫,钱振东,柴干,张宁,郭建华,何铁军,路小波,闵召辉,夏井新等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王炜,邓卫,过秀成,李文权,陆建,陈学武,程琳,陈峻,项乔君,任刚,陈淑燕,季彦婕,刘攀,冉斌,孙璐,王昊,杨敏,叶智锐,张国强等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陈大伟,何杰,李铁柱,李旭宏,毛海军,张永,赵池航等0823Z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测绘与信息技术)胡伍生等0823Z2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地下工程) 洪振舜,刘松玉,缪林昌等参考书目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908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915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923 工程力学《应用力学基础》郭应征、李兆霞,高教出版社925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单建,东南大学出版社936 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第二版)漆安慎,高教出版社;《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高教出版社;《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教出版社;《原子物理学》(第三版)杨福家,高教出版社;(以光学、电磁学为重点)942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洵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956 结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叶见曙(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959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一版,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960 道路与交通工程基础交通、信控:《交通工程学》王炜、过秀成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道路:《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版)杨少伟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载运:《运输组织学》,鲍香台、何杰,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981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或田玉平等,科学出版社987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学》吴继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90 水力学《水力学》赵振兴、何建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38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第三版)高延龄许洪国主编58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物理》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582 智能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ITS)概论》(第二版),黄卫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588 程序设计基础与GIS软件开发C++程序设计,GIS软件开发,不指定参考书目598 土力学《土力学》(第三版)张克恭、刘松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599 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5f1 路基路面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或第三版),邓学钧,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或2009年5h2 港航工程《港口水工建筑物I》(第二版)韩理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航道工程学I》程昌华,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航道整治》徐金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5h3 运输工程《运输工程》,李旭宏、陈大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5k0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方法》王炜编,东南大学出版社5k1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测量》第三版,胡伍生、潘庆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道路与铁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Highway & Railway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涵盖公路、城市道路、机场、铁道等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等。

我国交通建设正处在大发展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需要大量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

本学科始建于1979年,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公路、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现改为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开始与多家国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并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被评为交通部和湖南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具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学科方向互相支持且稳定的高水平的学术梯队。

现有教授20名(其中1名工程院院士),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28名。

有6人具有博士导师资格。

本学科专业紧密结合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研究和解决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在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特殊土路基稳定与加固,道路材料、测试与施工控制,公路CAD与3S集成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整体上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所开展的系列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设计水平与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和3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励,并公开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教材。

所依托的道路工程实验室是教育部和交通部的重点实验室,拥有目前亚洲唯一的道路足尺直道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以及大批成套的材料、结构模拟、路面检测评定等方面的先进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保障。

一培养目标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完整版)06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

(完整版)06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

S1.1.1 S1.1.2 S1.2.2
S1.2.3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5、交通分析
➢2)轴载谱 我国常用的汽车的路面设计参数
标准车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V
P
P
P
P
Q
Q
a)
b)
c)
d)
图2-3车轮作用于路面的垂直压力与水平压力 a)停驻;b)启动、一般行驶、加速;c)减速、制动;d)转向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4、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标准轴载
选用标准轴载的原因
作用在路面的设计荷载千变万化,一般选用一种轴载作
为路面结构设计的标准轴载,其他各种轴载按照一定原 则换算成标准轴载。
标准轴载(Equivalent Single Axle Load-ESAL)
根据实际选定的一种代表车型,中国为单轴双轮,称为
的单轴(轴载约为P/3),极少数汽车前轴为双轴单轮组 (轴重约为P/2)。大部分货车后轴由双轮组组成,有单 轴、双轴和三轴等三种。表6-3 汽车及挂车单轴的最大允许轴载的最大限制 单位:Kg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b)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 D 8P 2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堤示意图
路堑示意图
2. 公路的路面建设 公路路面是用各种坚硬材料分层铺筑而成的路基顶面的构筑物,以 供汽车安全、迅速和舒适地行驶。因此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 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和良好的抗滑性能。路面的常用材料有沥 青、水泥、碎石、粘土、砂、石灰及某些工业废料等。 路面一般按其力学性质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大类。柔性路面 主要有碎石路面和各种沥青路面,它的刚度较小,抗拉强度较低,荷载 作用下变形较大,路面弹性较好,无接缝,行车舒适性好。刚性路面是 指水泥混凝土路面,它一般强度高、刚性大、整体性好,在车轮的作用 下路面的变形较小。
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主要供汽车和少量的非机动车行 驶,具有一定技术指标和工程设施的道路。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 术标准》(JTJ001-2003),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按照 公路的位臵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分为:国 道、省道、县道、乡镇道及专用公路等几种。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且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 工程设施的道路。城市道路除了为城市的各种交通服务外,还是城市规划 布局的骨架,同时还有为城市通风、采光、防火及绿化提供场地的作用, 其它配套市政公用设施有给排水、电力、通、照明、燃气、热力等。根据 道路的地位和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及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功能, 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支道等几类。 林区道路是指修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厂矿道路指主要为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通常分为厂内道路、 厂外道路及露天矿山道路。 乡村道路是指修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 的道路。
三、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标准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主要如下: 1. 最小平曲线半径及超高横坡限制 对于设计车速为120km/h的高速公路,平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为1 000m, 极限最小半径为650m,超高横坡限值为10%。 2. 最大纵坡和竖曲线 高速公路的最大纵坡限为3%(平原微丘区)~5%(山岭区)。竖曲线极 限最小半径:凹型为4 000 m,凸型为1 000m。 3. 线形要求 在司机视线所及的一定线路内不出现转折、错位、突变、虚空或遮断等, 线形彼此有良好的配合,圆滑舒畅,没有过大差比。 4. 横断面 高速公路行车带的每一行驶方向至少有两个车道,便于超车。车道宽 3.75m。一般在平原微丘区设中央分隔带宽为3.00m,左侧路缘带宽0.75m, 中间带全宽4.50m,地形受限制时分别为2.00m.0.50m和3.00m。在平原 微丘区,硬路肩宽不应小于2.50m,土路肩宽不小于0.75m。
6.3
城市道路
一、城市道路的要求
现代的城市道路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城市 的活动。 为了适应城市的人流和车流顺利运行,城市道路应具有如下功能:(1 )道路路幅要满足繁重的城市交通要求;(2)坚固耐久,平整抗滑的路 面,以利于车辆安全、舒适、快速地行驶;(3)扬尘少、噪声小以利于 环境卫生;(4)便利的排水设施以便于雨、雪水及时排出;(5)充分 的照明设施以利于居民晚间活动和车辆运行;(6)道路两侧要设臵足够 宽的人行道、绿化带、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
3. 公路排水构筑物建设 为了确保路基稳定,免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侵害,公路还应修建 专门的排水设施:地面水的排水系统按其排水方向不同,分为纵向排 水和横向排水。纵向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等。横向排水 设施有桥梁、涵洞、路拱、过水路面、渗水路堤和渡水槽等。 4. 公路特殊构筑物 公路特殊构筑物有隧道、悬出路台、防石廊、挡土墙和防护工程 等。 5. 公路沿线附属结构建设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迅速、舒适和美观,还需设臵交通管理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和环境美化设施等。
6.5
我国铁路的现状、分类及设计
一、我国铁路的现状
铁路运输是现代化运输体系之一,也是国家的运输命脉之一。铁路 运输的最大优点是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速度较快、成本较低、对环 境的污染较小,基本不受气象及气候的影响,能源消耗远低于航空和公 路运输,是现代化运输体系中的主干力量。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Stockton和Darlington之间开通, 利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运行距离为36km,开启了铁路时代。 1853年亚洲第一条铁路在印度的孟买和塔纳之间开通。 1856年,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和开罗之间建成了非洲第一条铁路。 1963年,日本第一条高速公路——名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881年,由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成为中国 的第一条铁路,全长9.7km。 1881年6月9日中国制造出第一辆蒸气机车。 1909年,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京张铁路建 成通车。
6.4
高速公路
一、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1. 国外高速公路发展 高速公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专门为汽车 交通服务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 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932年,德国建成波恩至科隆高速公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193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建成了第一条长11.2km的高速公路。 1963年,日本第一条高速公路——名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 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80年代 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 快速发展阶段。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和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 路的通车拉开了中国高速公路大发展的序幕。
二、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
城市道路既要满足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还需要满足市政管线、 绿化等要求,其交通性质和组成比较复杂,所以城市道路路线设计中的 横断面设计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典型的横断面形式见下图。
城市道路典型横断面形式
城市道路路幅布臵通常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 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 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 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 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 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 隔为二,分向行驶。
公路横断面是公路中心线的法线方向切面。横断面主要是由行车道、 路肩、边沟等组成,典型的公路断面形式如下图。
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
公路路幅布臵分为单幅路、双幅路。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的山区公路或地方性公路可采用单车道,当交通量大时一般选用双向行车 的双车道,或者可根据交通流量设臵四车道、六车道,甚至更多车道,路 中间设分隔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路。
6.2
普通公路
一、公路的几何组成
公路主要由几何(或称线形)和结构两部分组成。道路的设计一般从 几何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几何设计是指道路的线形设计;结构设计指 用最小的投资,使得道路在自然力及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在使用期 限内保持良好状态,满足使用要求。 路线方案是路线设计中最根本的问题,公路选线工作一般包括从路线 方案选择、路线布局,到具体定出线位的全过程。 公路选线必须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 意义,国家和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的任务、性质方面的要求,国防、支 农、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 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 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 自然条件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主 要材料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方 面的影响。(4)其他如沿线历史古迹、历史文物、与风景区的联系等。
单幅路
双幅路
路线的交叉口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交叉路口通行能力 ,减少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 。道路交叉口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两种。
道路平面交叉口
道路立体交叉口
二、公路的结构建设
1. 公路的路基建设 路基是行车部分的基础,它由土、石按照一定尺寸、结构要求建筑 成带状土工构筑物,路基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 合理,以保证行车部分的稳定性和防止自然破坏力的损害。公路路基的 横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
“五纵”国道主干线网:指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 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 。
五纵公路网
“七横 ”国道主干线网:指绥芬河——满洲里、丹东——拉萨、青岛—— 银川、衡阳——昆明、上海——成都、上海——云南瑞丽、连云港—— 霍尔果斯。
七横公路网
二、道路的分类
道路按其使用功能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及乡 村道路等。
根据交通部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从2005年起到2030年,国 家将斥资两万亿元,新建5.1万km高速公路,使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5 万km。
二、高速公路的特点
1. 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一般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在100km/h以上 。一条车道每小时可通过1 000辆中型车,比一般公路高出3~4倍。 2. 物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一般运距在300 km以内,用大吨位车 辆运输,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均优于铁路和普 通公路运输;同时其综合经济效益也高,能促进沿路地区的经济发 展,其投资成本一般在5~7年内收回。 3.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高速公路有严格的管理系统,全程采用先 进的自动化交通监控手段和完善的交通设施,全封闭、全直交,无 横向干扰,因此交通事故大幅度下降;另外高速公路的线形标准高 、路面坚实平整、行车平稳,乘客不会感到颠簸。
土木工程概论
本 章 内 容
6.1 6.2 6.3 6.4 6.5 6.6 6.7 我国道路的现状及分类 普通公路 城市道路 高速公路 我国铁路的现状、分类及设计 高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及地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