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爱”存在的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师爱”存在的误区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热爱幼儿,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所以,幼儿教师必须爱幼儿,或者说爱幼儿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先决条件。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让些许老师走进了“师爱”的误区。
一、教师对幼儿娇宠放纵的爱。
人们常说幼儿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保姆,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每个孩子。现在我们却发现有些教师“爱”过头了,她们对孩子娇宠放纵、百依百顺而不加任何必要的限制,对孩子们百般呵护。可是结果呢?这种爱不但不能使我们的教育取得成功,相反的却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首先,这样的爱让孩子们养成了一种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习惯,让孩子变得很自大。如:以前我们班有个叫琪琪的小朋友,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的疼爱她。结果我就发现所有的小朋友都向着她,伺候着她,在她的命令下孩子们忙着帮她拿杯子、毛巾等等。有的时候她还很随意的翻动老师的橱柜,而且变得也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一说就撅起小嘴……其次,这种爱还会造成孩子做出很多不合常规的言行,(如大声叫喊、故意摔倒等等)他们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来疯”现象。
人是需要爱的,因为没有了爱,太阳也会结冰。但那绝不是溺爱,而应该是理智的爱。教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有原则的,要做到爱中有
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慈严相济。
二、教师对幼儿虚假、盲目的爱。
社会在进步,现在大部分的教师都知道师爱的重要性,知道作为幼儿教师要爱护幼儿。但是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只是为了角色的需要,虚假的、盲目的在对孩子施予她们的爱。她们只是将对幼儿的爱作为一种奖赏,当孩子们表现好时,便“爱”他们;表现不好时,便不“爱”他们。教师只是将“爱”作为“牵制”幼儿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是为了使孩子们听话,不得不给予的爱,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实质上只保留了爱的外壳,而丧失了爱的内核。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所以,教师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理智的爱,而不是虚假的、盲目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去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等等,给予孩子不一样的“师爱”,寻找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教师对幼儿的偏爱。
偏爱是指教师不能把爱公平地撒向每一个幼儿,而出现的厚此薄彼的一种情感偏向。在教育中,我们常发现一些长得漂亮、帅气;聪明、听话、甜言蜜语、能说会道的孩子特别能得到老师的偏爱,而一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孩子却常常受到老师的冷漠。实践证明,老师偏爱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它会导致幼儿之间的对立,那些未能得到老师爱的幼儿肯定会对老师的这种“区别对待”不满,并有可能将这种不满转移到那些得到老师爱的孩子身上。如:有一次我发现几个孩子
在围攻一个孩子,问他们为什么要围攻人家。他们的回答很干脆:“谁叫老师喜欢他!”——这都是因为教师对幼儿偏爱造成的心理伤害的恶果。而且这种偏爱更会给得宠的孩子带来骄傲的情绪,会让减少他们的规则意识,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尽量避免对幼儿的偏爱,要关爱每一个幼儿,了解、关心、体贴幼儿,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特别是不歧视那些有缺点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幼儿。努力做到将爱洒向每一个幼儿,才能使幼儿获得一个道德成长的良好环境。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之魂,只有施爱于每一个学生,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才能发出灿烂的火花。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端正教育思想,刻苦钻研教育理论,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尽早走出“师爱”的误区吧。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我们用爱的心、爱的情、爱的双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吧。